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茶叶消费量和产量探析——《中国茶业复兴计划》数据辨误
1
作者 张宁 刘洋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中国茶业复兴计划》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茶业著作,但书中关于茶叶消费和产量数据存在各种错误。本文结合民国时期多种消费调查、产量调查和统计,辨析《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消费和产量数据的错误及存疑之处,进而结合销量统计和产量... 《中国茶业复兴计划》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茶业著作,但书中关于茶叶消费和产量数据存在各种错误。本文结合民国时期多种消费调查、产量调查和统计,辨析《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消费和产量数据的错误及存疑之处,进而结合销量统计和产量统计两种方法,并对照新中国时期的人均茶叶消费量数据,估算出1934年的全国茶产量(商品量)大概在(以干毛茶计)233万市担到334万市担之间,实际产量水平更接近下限,大大低于民国时期各种调查和统计。因此,在利用民国时期的经济调查和统计时,必须经过认真辨析,多方比较,计算复核,才能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觉农 《中国茶业复兴计划》 民国 叶产量 叶消费
下载PDF
福建省茶业合作化运动的演变及特征研究(1935-1949年)
2
作者 杨新辉 《茶叶学报》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20世纪30年代,福建茶业出现了全方面的衰退,导致茶园荒芜、茶农转业。在合作化运动的影响下,福建政府开始引导茶农成立茶业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发放茶叶贷款,协调茶叶的产制运销,掀起了福建茶业合作化运动的热潮。受时局影响,福建茶业... 20世纪30年代,福建茶业出现了全方面的衰退,导致茶园荒芜、茶农转业。在合作化运动的影响下,福建政府开始引导茶农成立茶业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发放茶叶贷款,协调茶叶的产制运销,掀起了福建茶业合作化运动的热潮。受时局影响,福建茶业合作化运动的工作重点不断变化,先后经历了以救济、稳定与恢复为特征的三个阶段,总体上促进了当时福建茶叶产销的发展,为提升福建经济实力、支援抗战等作出了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合作化运动 茶业合作社 政府
下载PDF
四川茶业文化遗产的景观考古学思考
3
作者 李凯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2,共8页
景观考古学强调探究人与自然的互动变化,适用于研究茶业遗产这一特殊生态文化景观。景观考古学指导下的茶业考古,基于“古今沿用”与“集中分区”的研究理念,具有系统性、可行性与前沿性,是研究四川茶业文化遗产的有力手段。景观考古学... 景观考古学强调探究人与自然的互动变化,适用于研究茶业遗产这一特殊生态文化景观。景观考古学指导下的茶业考古,基于“古今沿用”与“集中分区”的研究理念,具有系统性、可行性与前沿性,是研究四川茶业文化遗产的有力手段。景观考古学在四川茶业文化遗产上的具体应用,包括四川茶业史、禅茶道茶、茶马古道等研究方向。此外,四川茶文化研究还需要考古学的参与,从实证角度凸显四川茶业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独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考古 茶业文化遗产 文化 马古道
下载PDF
宋代茶业的法规嬗变与繁盛发展——以《宋史·食货志·茶》为主要视角
4
作者 杨东铭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宋代茶业受到了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府的高度重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都非常关心茶事,重视茶事,出台了大量治理茶业的法规。《宋史·食货志·茶》篇详载了官方茶事管理与茶业法规的发展变革,内容丰富。梳理茶篇要义,检视多样多变的... 宋代茶业受到了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府的高度重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都非常关心茶事,重视茶事,出台了大量治理茶业的法规。《宋史·食货志·茶》篇详载了官方茶事管理与茶业法规的发展变革,内容丰富。梳理茶篇要义,检视多样多变的宋代茶法,可以看出宋代茶业管理法规的诸多特点与茶事在王朝政府中的重要地位。这也反映出宋代茶业的繁盛有着雄厚的法规保障与制度基础,茶已成为宋朝的重要“食货”,在两宋社会经济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茶业 法规 嬗变 繁盛
下载PDF
晚清政府对茶业危机的认知——以《访察茶叶情形文件》为研究中心
5
作者 陶德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晚清政府对茶业危机的认知具有深刻背景。鸦片战争后,随着洋茶崛起,对中国茶叶外销产生强烈冲击。19世纪80年代,中国茶业进入滞长阶段,茶质下降,茶价下跌,茶区衰落,茶利减少,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英美主要市场危机突出,... 晚清政府对茶业危机的认知具有深刻背景。鸦片战争后,随着洋茶崛起,对中国茶叶外销产生强烈冲击。19世纪80年代,中国茶业进入滞长阶段,茶质下降,茶价下跌,茶区衰落,茶利减少,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英美主要市场危机突出,茶业危机来临。为挽救茶业危机,晚清政府以海关总署牵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茶业调查,主要包括茶业重要地位、洋茶冲击影响、洋茶优势内容、中国茶业弊病、茶业危机表现、筹议茶务整顿等方面。晚清政府对茶业危机的认知主题鲜明,选择恰当,成果丰富,影响深远,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同时,这种认知又是初步的,既不系统,也不全面,存在着明显缺陷,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茶务整顿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没能实现振兴茶业的历史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危机 晚清政府 海关总署 认知内容 影响评析
下载PDF
《广东茶业》杂志征稿及广告启事
6
作者 《广东茶业》 2025年第1期8-8,共1页
《广东茶业》杂志征稿及广告启事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茶业》(双月刊,大16开,全彩版)创刊于1979年,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茶叶学会主办,是广东省唯一具有国内外刊号的茶叶类科技期刊。本刊面向国内外的茶叶科研、生产、经营... 《广东茶业》杂志征稿及广告启事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茶业》(双月刊,大16开,全彩版)创刊于1979年,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茶叶学会主办,是广东省唯一具有国内外刊号的茶叶类科技期刊。本刊面向国内外的茶叶科研、生产、经营等单位及茶叶爱好者,推广先进茶叶科研技术及成果、普及茶知识,提供茶资讯,是一份集专业性、权威性、可读性为一体,信息量大的专业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协会 叶学会 期刊 科技期刊 茶业 广告 可读性
下载PDF
2025年浙江省茶业科技年会在杭州举办
7
作者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76-76,共1页
1月18日,由浙江省茶叶学会、浙江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承办的2025年浙江省茶业科技年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工作组委员会成员、相关... 1月18日,由浙江省茶叶学会、浙江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承办的2025年浙江省茶业科技年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工作组委员会成员、相关企业代表等180余人参会。本次科技年会的召开,进一步汇聚了行业智慧,共同探讨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新路径。年会就茶产业的前沿技术、新质生产力、品牌技术、市场拓展、AI技术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助力浙江茶产业腾飞,再创辉煌。会上进行了产品共创坊签约仪式和2023-2024年度省茶叶学会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颁奖仪式以及科普基地授牌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市场拓展 浙江省科协 科技工作者 叶研究所 叶学会 生物技术学院 茶业科技
下载PDF
2025年浙江省茶业科技年会在杭州隆重召开
8
作者 《茶叶》 2025年第1期61-61,共1页
1月18日,2025年浙江省茶业科技年会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隆重召开。此次活动由浙江省茶叶学会、浙江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共同主办,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联合承办,旨在... 1月18日,2025年浙江省茶业科技年会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隆重召开。此次活动由浙江省茶叶学会、浙江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共同主办,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联合承办,旨在更好地促进浙江省茶叶科技创新、茶科技普及、茶文化推广和茶人才培养,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科技年会 浙江大学 浙江省 与生物技术学院
下载PDF
民国时期(1935-1938)福建茶业科研的起步研究
9
作者 王秀萍 项丽慧 《茶叶学报》 202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现代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本文聚焦民国时期福建茶业科研的蹒跚起步,剖析福建茶业科技事业诞生的历史背景,细究福建茶业科技事业的最初建树,品味当时的艰辛与遗憾,从而为认识茶科技与茶... 现代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本文聚焦民国时期福建茶业科研的蹒跚起步,剖析福建茶业科技事业诞生的历史背景,细究福建茶业科技事业的最初建树,品味当时的艰辛与遗憾,从而为认识茶科技与茶产业的密切关系,提升茶科技贡献度等找到源头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福建 茶业 科研
下载PDF
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创建经验分析
10
作者 韦书远 《南方农业》 2024年第3期40-42,46,共4页
特色农业示范区在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给各地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可学习借鉴的参考模式,以广西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为例,通过对示范区创建背景和目标、建设规划... 特色农业示范区在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给各地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可学习借鉴的参考模式,以广西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为例,通过对示范区创建背景和目标、建设规划内容、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示范区创建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 品牌建设 成效 广西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
下载PDF
我国茶业碳汇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俐雯 张俊飚 秦江楠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茶园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碳库功能。分析测评茶园生产种植过程中的碳汇水平,对科学评估茶园潜在的生态价值,推动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选取全国16个茶叶主产省份1978—2020年数据,借助茶树生长周期的生物量模型、土壤含碳量模型... 茶园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碳库功能。分析测评茶园生产种植过程中的碳汇水平,对科学评估茶园潜在的生态价值,推动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选取全国16个茶叶主产省份1978—2020年数据,借助茶树生长周期的生物量模型、土壤含碳量模型核算评估了我国茶业碳汇的基本情况,利用重心拟合模型分析了茶业碳汇的时空演变规律,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就其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展开探讨。结果表明:(1)我国茶业碳汇总量呈阶段性增长态势,于2020年达到73531.10万t,且土壤碳汇积累量高于植被碳汇,碳汇强度则具有“升-降-升”变化特征;(2)各省际茶业碳汇强度差异明显,高强度省份聚集在我国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碳汇重心长期位于湖南省境内,但稍有向西位移趋势;(3)农业补贴、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茶业碳汇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力,但不同地区茶业碳汇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存在区别。基于此,从茶业碳汇的管理经营以及产业政策制定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 碳汇 测度 时空演进 驱动因子
下载PDF
“三茶”统筹发展背景下茶业人才培养思路探讨——以福建开放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世光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7-20,共4页
福建是茶业大省,近些年茶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推进茶产业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引领型、技能型、全媒型、融合型人才缺乏,高素质茶农不够等人力资源问题,且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市场导... 福建是茶业大省,近些年茶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推进茶产业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引领型、技能型、全媒型、融合型人才缺乏,高素质茶农不够等人力资源问题,且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市场导向不够精准、统筹管理不够有序、实践教学不够有效等问题,制约了茶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现立足福建茶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开放大学体系办学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时空优势、实践优势,从设立专门学院、开展政校企合作、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结合、推行“双师”教学和“书证”融通、开展研学游学活动等方面,提出“三茶”统筹发展背景下福建开放大学为当地茶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的思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 开放大学 茶业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三茶统筹”下的中国茶业创新之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国文 张巨 《福建茶叶》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拥有着悠久的茶业历史与多元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当今愈加深化的“一带一路”进程中,中国茶业也面对着诸多的挑战与问题,如茶叶品质参差不齐、茶品牌建设滞后、茶科技创新不足、茶文化穿透性弱等难点。为了促进中... 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拥有着悠久的茶业历史与多元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当今愈加深化的“一带一路”进程中,中国茶业也面对着诸多的挑战与问题,如茶叶品质参差不齐、茶品牌建设滞后、茶科技创新不足、茶文化穿透性弱等难点。为了促进中国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统筹发展,本文展望与分析了“三茶统筹”下的中国茶业创新之路。中国茶业以茶文化带动了路径创新、以茶产业引领了群体创新、以茶科技激发了业态创新。在“三茶统筹”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茶业高质量发展起始于茶文化要义之传承,重点在于茶产业链的绿色发展与协调发展,以期推动茶叶创新之路有序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 文化 科技 茶业创新
下载PDF
我国南部山区茶源地茶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以安化茶业研究为中心
14
作者 平英志 黄柏权 徐海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安化是中国著名的茶产地,也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20世纪以来,学界围绕中国茶业发展变迁的研究成果众多。在安化茶业发展现状、发展变迁及影响,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及贸易,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了丰...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安化是中国著名的茶产地,也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20世纪以来,学界围绕中国茶业发展变迁的研究成果众多。在安化茶业发展现状、发展变迁及影响,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及贸易,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包括安化茶区在内的各茶源地茶业研究仍存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不系统、研究视角狭窄、茶业发展演变及茶业与区域社会关系探究不深、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不够等问题,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茶业 研究成果 未来展望
下载PDF
国内外市场销售均不及预期 中国茶业应持续加大茶文化宣传 被引量:1
15
作者 梅宇 梁晓 《中国食品》 2024年第9期120-125,共6页
近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客观展示了2023年中国茶叶产销情况,并提出了推进中国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茶业 叶产销 国内外市场 中国 《报告》 中国叶流通协会 持续
下载PDF
“两展一节”助推“小茶叶”变身“大茶业”
16
作者 张莉 张越(图) 《中国对外贸易》 2024年第7期76-78,共3页
6月7—10日,2024北京“两展一节”(北京国际茶业展、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宜红工夫茶文化节)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作为茶行业标志性品牌茶业展会,吸引了全国众多知名茶企积极参与。体验“中国茶”的非凡魅力本届展会为期4天,今年活动... 6月7—10日,2024北京“两展一节”(北京国际茶业展、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宜红工夫茶文化节)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作为茶行业标志性品牌茶业展会,吸引了全国众多知名茶企积极参与。体验“中国茶”的非凡魅力本届展会为期4天,今年活动主题为“以茶结缘,相聚北京城;以诚会友,品饮世界茶”。展会上可谓名品云集,特设专业展区,邀请了宜昌、泉州、黄山、梧州、横州、福鼎、政和、英德、三江、信阳浉河区等区域公用品牌核心产区,以及湘茶、宜茶、竹叶青、品品香、张一元、吴裕泰、武夷星、川茶、徽六、长盛川等众多著名品牌参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连道 北京展览馆 浉河区 茶业 竹叶青
下载PDF
福建发展低碳茶业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13
17
作者 尤志明 杨如兴 +3 位作者 吴志丹 江福英 李慧玲 翁伯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9-23,共5页
通过探讨低碳茶业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福建发展低碳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低碳茶业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1)稳定面积,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2)大力推广现有的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茶叶生产技术体系;(3)... 通过探讨低碳茶业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福建发展低碳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低碳茶业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1)稳定面积,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2)大力推广现有的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茶叶生产技术体系;(3)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低碳茶业技术瓶颈,为低碳茶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 低碳农 低碳茶业
下载PDF
抗战时期湖南茶业改良研究
18
作者 姜桂芳 曾嘉宇 《古今农业》 2024年第3期80-91,共12页
清末以降,华茶在西方农业现代化浪潮下遭受巨大冲击,国际地位愈渐衰颓。为挽救华茶危机,中国开始进行茶业改良。抗战时期,湖南茶业肩负着为抗战服务与产业转型的双重任务,其改良事业涵盖健全茶业组织、改良产制技术、推进茶业统制、发... 清末以降,华茶在西方农业现代化浪潮下遭受巨大冲击,国际地位愈渐衰颓。为挽救华茶危机,中国开始进行茶业改良。抗战时期,湖南茶业肩负着为抗战服务与产业转型的双重任务,其改良事业涵盖健全茶业组织、改良产制技术、推进茶业统制、发展茶业教育等诸多领域。经改良后,湖南茶业迈入新阶段,并出口大量茶叶换取巨额外汇和军事物资,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但由于国民政府低效且腐败的行政体系以及统制政策下官商农间的利益冲突,同时囿于兵燹不断,致使湖南茶业改良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湖南 茶业改良 现代化
下载PDF
焕新茶文化 做好茶文章--走进2024北京国际茶业展
19
作者 何娟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2期54-55,共2页
以茶结缘,相聚北京城;以诚会友,品饮世界茶。2024北京国际茶业展,适逢端午小长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民俗、国潮、工艺为亮点的茶文化盛宴,集中展现中国茶产业的新业态、新场景、新应用、新观念,看点精彩纷呈、卖点美轮美奂…….
关键词 文化盛宴 自然遗产 茶业 文化 北京城
下载PDF
以“小而美、美而精”引领海南大叶茶高质量发展——以海垦茶业保亭金江五指山分公司为例
20
作者 陈凯 《中国农垦》 2024年第4期44-45,共2页
海垦茶业保亭金江五指山分公司(以下简称“五指山公司”)隶属于海南农垦热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海南省上规模的大叶茶龙头企业。针对茶园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较低等问题,借鉴日本、中国台湾等“小而美”的海岛型经... 海垦茶业保亭金江五指山分公司(以下简称“五指山公司”)隶属于海南农垦热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海南省上规模的大叶茶龙头企业。针对茶园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较低等问题,借鉴日本、中国台湾等“小而美”的海岛型经济成功经验,五指山公司应结合自身的海岛特色、军垦文化、品质特点等资源禀赋,以“小而美、美而精”小产区特色茶为主线,按“优基地—延加工—拓渠道—强品牌”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用好用足海南自贸港政策,着力将海南大叶茶做专做精做强,实现海南大叶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 五指山 军垦文化 海南农垦 茶业 资源禀赋 品质特点 中国台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