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1
作者 王海贞 刘昕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目的】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在形态学水平上已被鉴定为草原毛虫蛹期的寄生蜂新种。本研究拟从分子标记水平再次对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进行物种辅助鉴定,探究其在小蜂总科中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三江源草原... 【目的】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在形态学水平上已被鉴定为草原毛虫蛹期的寄生蜂新种。本研究拟从分子标记水平再次对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进行物种辅助鉴定,探究其在小蜂总科中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N-J树。【结果】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线粒体COⅠ基因校正后的长度为812 bp,A、T、C、G碱基含量分别为34.36%、42.61%、10.59%、12.44%,AT含量显著高于GC含量,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与蝶蛹金小蜂COⅠ基因相似度最高,遗传距离最小,表明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与蝶蛹金小蜂亲缘较近,因此推断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可能属于金小蜂科物种;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先后与Eupelmus sp.、Sycoscapter sp.、Idiomacromerus sp.、Diaziella bizarre、Eurytoma sp.聚为一支,且与Idiomacromerus sp.+(Diaziella bizarre+Eurytoma sp.)+(Eupelmus sp.+Sycoscapter sp.)形成姊妹群。【结论】本研究从分子标记水平揭示了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与金小蜂科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支持了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的形态学物种鉴定结果,为更深入地研究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系统发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草原毛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COⅠ基因 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 草原毛虫 系统发育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青海草原毛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南彦斌 张月 +2 位作者 何啟玥 陈帅 周渊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8-698,共11页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危害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本研究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海草原毛虫4龄幼虫、雌雄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同时筛选获得其气味结合蛋白基因(GqinOBPs)并进...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危害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本研究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海草原毛虫4龄幼虫、雌雄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同时筛选获得其气味结合蛋白基因(GqinOBP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录本经过组装之后总计得到63335条unigenes,在全部unigenes中筛选并鉴定出17个GqinOBPs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气味结合蛋白为热稳定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在胞外,二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多序列比对显示GqinOBPs具有昆虫OBPs的半胱氨酸模式识别序列;系统分析表明,GqinOBPs基因与同是鳞翅目昆虫的桃蛀螟、小线角木蠹蛾和沙棘木蠹蛾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首次公开并分析青海草原毛虫转录组数据,同时挖掘出其气味结合蛋白基因,为进一步研究青海草原毛虫的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草原毛虫 转录组测序 气味结合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航拍和生态位模型的草原毛虫宜生区研究
3
作者 于红妍 张世荣 +3 位作者 赵兴群 宜树华 孟宝平 吕燕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4-233,共10页
受观测手段限制,目前对区域尺度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空间分异特征和宜生区分布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无人机航拍分析系统获取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高寒草原毛虫空间分异特征,结合BIOMOD生态位模型和观测样地所对应草地植被... 受观测手段限制,目前对区域尺度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空间分异特征和宜生区分布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无人机航拍分析系统获取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高寒草原毛虫空间分异特征,结合BIOMOD生态位模型和观测样地所对应草地植被、土壤、气候和地形等环境因子,获取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历年草原毛虫生态位,划分草原虫害宜生区。结果表明:所有野外观测样点中,草原毛虫空间分布异质性较大,其出现的观测样点占所有观测的5.77%,不同监测点总数为1~2 046头,同一监测点内为0~136头。所有生态位模型中,RF模型对草原毛虫生态位模拟精度最高,Kappa系数、TSS和AUC分别为0.6、0.75和0.93。草原毛虫一级到三级宜生区面积较小(占总面积的14.68%),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四级和五级宜生区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85.3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无人机航拍技术高效地提供了草原毛虫空间分布研究的基础数据,可为进一步定量认识草原毛虫的生态学地位及虫害预警、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毛虫 无人机 生态位模型 宜生区
下载PDF
青海草原毛虫转录组分析及SSR位点开发
4
作者 南彦斌 许嘉诚 +2 位作者 何啟玥 潘学能 周渊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53-2662,共10页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青藏高原牧区重要的害虫之一。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TM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青海草原毛虫成虫和4龄幼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在此基础上筛选其微卫星(Single sequence reperts, SSR)位点并挖掘...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青藏高原牧区重要的害虫之一。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TM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青海草原毛虫成虫和4龄幼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在此基础上筛选其微卫星(Single sequence reperts, SSR)位点并挖掘微卫星引物。本研究共获得63 335条unigenes,有12 597个微卫星位点分布于9 851条unigenes中。通过KOG,GO注释和KEGG通路数据库分析发现,unigenes注释主要集中于一般功能预测、细胞进程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SSR重复类型主要为单核苷酸和二核苷酸重复,(A/T)n是单核苷酸重复中最主要的基元类型,占总SSR位点的71.37%,(AC/GT)n为二核苷酸重复的优势基元,占总SSR位点数的6.06%,且SSR数量随重复次数增加而降低,重复次数类型随基元序列长度增长而减少。利用Primer 3软件设计出2 714对青海草原毛虫SSR引物,随机挑出25对引物进行PCR验证,有11对引物扩增出目的DNA片段。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成功筛选出青海草原毛虫微卫星位点,为进一步研究其种群遗传学和发生动态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草原毛虫 转录组分析 微卫星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青海草原毛虫幼虫感器类型及GqinOBPs表达分析
5
作者 南彦斌 王克鑫 +3 位作者 潘学能 何啟月 刘占玲 周渊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26-3635,共10页
为明确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幼虫感受器的类型及气味结合蛋白GqinOBPs基因在嗅觉识别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青海草原毛虫6龄幼虫的感受器种类和形状,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测定GqinOBPs基因在卵... 为明确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幼虫感受器的类型及气味结合蛋白GqinOBPs基因在嗅觉识别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青海草原毛虫6龄幼虫的感受器种类和形状,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测定GqinOBPs基因在卵、幼虫和蛹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青海草原毛虫幼虫触角上分布有7种感器,分别是腔锥形感器(SCo)、4种栓锥形感器(SSTⅠ-Ⅳ)和2种刺形感器(SChⅠ-Ⅱ);头部及口器周围共分布9种感器,分别是3种锥形感器(SBⅠ-Ⅲ),2种刺形感器(SChⅠ-Ⅱ),3种栓锥形感器(SSTⅠ-Ⅲ)和1种毛型感器(ST);足上分布有5种感器,分别是4种刺形感器的(SChⅠ-Ⅳ)和1种锥形感器;毒腺上只有Bohm氏鬃毛感器。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青海草原毛虫15个OBPs基因在卵、幼虫和蛹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GqinOBP4和GqinOBP10表达量较高。本研究旨在为青海草原毛虫化学感受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寻找青海草原毛虫绿色防治的分子靶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草原毛虫 扫描电镜 感受器 气味结合蛋白 表达谱分析
下载PDF
青海草原毛虫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鉴定与组织表达分析
6
作者 南彦斌 唐德靖 +2 位作者 杨永超 孔一森 周渊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99-3309,共11页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青藏高原上严重危害高寒草甸的重大害虫。本研究基于青海草原毛虫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qRT-PCR技术,对GqinCSPs基因进行鉴定及表达谱分析,共鉴定出11个GqinCSPs基因,均具有完整...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青藏高原上严重危害高寒草甸的重大害虫。本研究基于青海草原毛虫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qRT-PCR技术,对GqinCSPs基因进行鉴定及表达谱分析,共鉴定出11个GqinCSPs基因,均具有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其中,GqinCSP5和GqinCSP8两个基因没有信号肽,GqinCSP4与GqinCSP9相似性最高,二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系统进化表明青海草原毛虫CSPs与棉铃虫和柑橘凤蝶的亲缘关系较近。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11个青海草原毛虫CSP基因在雌雄成虫头部、雄虫触角以及2龄至7龄阶段中均有表达,且体现不同的表达水平。GqinCSP1,GqinCSP3,GqinCSP5,GqinCSP8,GqinCSP9在2龄阶段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青海草原毛虫化学感受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寻找青海草原毛虫绿色防治的分子靶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草原毛虫 化学感受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谱分析
下载PDF
寄生青海草原毛虫的金小蜂一新种(膜翅目:金小蜂科)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3 位作者 钟欣 刘昕 曹亮明 王海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5,共7页
【目的】草原毛虫(鳞翅目:毒蛾科)是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大害虫,取食危害多种高山草甸植物。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植被,无公害防治草原毛虫十分重要。调查草原毛虫天敌昆虫区系,以期为利用天敌控制草原毛虫打下基础。【方法】在三江... 【目的】草原毛虫(鳞翅目:毒蛾科)是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大害虫,取食危害多种高山草甸植物。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植被,无公害防治草原毛虫十分重要。调查草原毛虫天敌昆虫区系,以期为利用天敌控制草原毛虫打下基础。【方法】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调查采集青海草原毛虫蛹,带回室内饲养出寄生蜂成虫,随后统计寄生率,并进行天敌分类研究。【结果】发现1种寄生青海草原毛虫的金小蜂新种——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Pteromalus sanjiangyuanicus Yang,详细描述该寄生蜂新种的形态特征,提供清晰的形态特征彩色照片;并记述其生物学、分布等基础信息;列出区分新种与相近种——草原毛虫金小蜂Pteromalus qinghaiensis Liao 1987的检索表。【结论】为生物防治青海草原毛虫和其他种草原毛虫这种重大害虫找到1种新天敌,在生物防治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草原毛虫 天敌 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 新种 寄生性天敌昆虫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草原毛虫定位观察初报 被引量:2
8
作者 来得珍 孙宝琛 才拉加 《青海草业》 1995年第1期13-15,共3页
草原毛虫定位观察初报来得珍,孙宝琛,才拉加(果洛州草原工作站)前言为了控制我州草原毛虫的扩散,保护草地资源,提高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根据省鼠虫害预测预报中心的部署,1994年度我们对草原毛虫进行了定位定期的调查,初步掌... 草原毛虫定位观察初报来得珍,孙宝琛,才拉加(果洛州草原工作站)前言为了控制我州草原毛虫的扩散,保护草地资源,提高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根据省鼠虫害预测预报中心的部署,1994年度我们对草原毛虫进行了定位定期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其生活史、习性、雌雄比等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毛虫 定位观察 玛沁县 青海草原毛虫 形态特征 门源草原毛虫 观察初报 雌雄比 毛虫 寄生蜂
下载PDF
果洛州玛沁县草原毛虫虫害发生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华坤 王晓辉 +4 位作者 温军 朱锦福 叶鑫 王文颖 陈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利用玛沁县历年草原虫口密度调查资料,研究了气候因子尤其是温度与降水对草原毛虫(Gynaephoraalpherakii)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洛州玛沁县草原毛虫的灾害严重,危害面积达14.67×104 hm2,1993年最高虫口密度达500头.m-2,2003... 利用玛沁县历年草原虫口密度调查资料,研究了气候因子尤其是温度与降水对草原毛虫(Gynaephoraalpherakii)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洛州玛沁县草原毛虫的灾害严重,危害面积达14.67×104 hm2,1993年最高虫口密度达500头.m-2,2003年也较为严重;1971-2007年的37年间玛沁县的年平均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递减趋势;虫口密度与年平均温度、虫口密度与年降水量、虫口密度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之间均无显著关系(P>0.05)。虫口密度与前一年9月的降水量关系显著(P<0.05),与前一年9月平均温度、降水量二者关系显著,虫害的发生与前一年9月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温度与降水适宜会使草原毛虫大量发生,导致严重虫害。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研究分析认为的"温度是草原毛虫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这一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玛沁县近年来温度升高与降水减少,使得温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草原毛虫进行羽化、交配、产卵、孵化所需求的9月降水量成为影响虫害发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毛虫 温度 降水量 虫害 玛沁县
下载PDF
草原毛虫病毒杀虫剂的研制及其大面积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世贵 杨志荣 +2 位作者 伍铁桥 汪志刚 周俗 《草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7-50,共4页
根据草原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研制一种以草原毛虫自身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和杆状芽胞菌为主体成分,外加Ca^(2+)、微量化学农药和光保护剂等辅助成分的草原毛虫病毒杀虫剂。该杀虫剂对草原毛虫具良好的防治效果,并在川青藏高原上的20多... 根据草原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研制一种以草原毛虫自身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和杆状芽胞菌为主体成分,外加Ca^(2+)、微量化学农药和光保护剂等辅助成分的草原毛虫病毒杀虫剂。该杀虫剂对草原毛虫具良好的防治效果,并在川青藏高原上的20多万公顷草地上应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毛虫 核型 多角体病毒 杀虫剂
下载PDF
V·B草原毛虫生物防治剂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志荣 伍铁桥 +2 位作者 刘世贵 汪志刚 郭万祥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7-323,共7页
本文针对草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V·B草原毛虫生物防治剂的一些特性,研究出一套适用于V·B草原毛虫生物防治剂大面积防治草原毛虫的技术,以每亩50ml,温度20℃左右时对三龄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能有效地防治草... 本文针对草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V·B草原毛虫生物防治剂的一些特性,研究出一套适用于V·B草原毛虫生物防治剂大面积防治草原毛虫的技术,以每亩50ml,温度20℃左右时对三龄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能有效地防治草原毛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毛虫 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防治剂
下载PDF
烈香杜鹃精油和牛尾蒿精油对门源草原毛虫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严林 胡凤祖 +1 位作者 吴静 韩福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3,共6页
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烈香杜鹃(Rhododendrom anthopogonoides Maxim)、牛尾蒿(Artemisa dubiaWall.ex Bess)植物精油对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 menyuanensis)(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6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烈香杜鹃(Rhododendrom anthopogonoides Maxim)、牛尾蒿(Artemisa dubiaWall.ex Bess)植物精油对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 menyuanensis)(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6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烈香杜鹃和牛尾蒿植物精油对幼虫具有很强的胃毒、触杀活性和拒食作用,以及生长抑制作用。烈香杜鹃精油对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生物活性高于牛尾蒿精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香杜鹃 牛尾蒿 门源草原毛虫 生物活性 植物精油
下载PDF
门源草原毛虫幼虫发育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严林 江小蕾 王刚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寒草甸地区优良牧草的主要害虫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门源草原毛虫幼虫虫龄划分为雄虫6龄,雌虫7龄.头壳宽与摄食量为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而头壳宽与体重,虫龄与头壳宽...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寒草甸地区优良牧草的主要害虫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门源草原毛虫幼虫虫龄划分为雄虫6龄,雌虫7龄.头壳宽与摄食量为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而头壳宽与体重,虫龄与头壳宽、体长、体重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头壳宽与体长,虫龄与摄食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草原毛虫的相对生长率随虫龄增大只是略有上升,生长率较恒定.门源草原毛虫一生取食紫羊茅植物的食量约为1 700 mg(干重).草原毛虫的相对生长速率(RGR)为0.03~0.08 mg/(d·mg),相对取食速率(RCR)为14.9~1.2 mg/(d·mg),近似消化率(AD)为23%~95%,净转化效率(ECD)和毛转化效率(ECI)分别为0.28%~11%和0.2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草原毛虫 幼虫发育特性 虫龄 食物利用指数
下载PDF
牦牛干扰下草原毛虫对小嵩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培杰 李亚娇 +3 位作者 潘多锋 陈本建 李心诚 王德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8-705,共8页
采用野外受控放牧试验(放牧和不放牧)和人工控制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方法(草原毛虫移除和未移除),研究了牦牛干扰下草原毛虫对高寒草甸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地植被群落(植被盖度、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 采用野外受控放牧试验(放牧和不放牧)和人工控制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方法(草原毛虫移除和未移除),研究了牦牛干扰下草原毛虫对高寒草甸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地植被群落(植被盖度、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草原毛虫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牦牛(Bos mutus)放牧区内草原毛虫种群数量及增长趋势均高于无牧区。草原毛虫单独存在时群落的盖度、高度及地上总生物量与对照(牦牛与草原毛虫都不存在,CK)差异不显著(P>0.05),而牦牛与草原毛虫共存时群落盖度、高度及地上总生物量都显著低于CK(P<0.05)。牦牛干扰了草原毛虫对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的作用,植物重要值发生了显著变化。草原毛虫单独存在时植物多样性指数与CK间无显著差异,单独放牧牦牛和牦牛与草原毛虫共存时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CK(P<0.05)。本研究表明,牦牛显著加剧了草原毛虫对小嵩草高寒草甸植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草原毛虫 高寒草甸 群落 小嵩草 地上生物量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草原毛虫幼虫的食性及其空间格局 被引量:25
15
作者 万秀莲 张卫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4-88,共5页
以禾草及嵩草在高寒草甸中的优势度为指标,研究草原毛虫(Gynaephora a lpherak ii)的食性、空间格局及其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原毛虫的食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其喜食程度排序为莎草科(Cyp eraceae)>禾本科(G ram ineae)>... 以禾草及嵩草在高寒草甸中的优势度为指标,研究草原毛虫(Gynaephora a lpherak ii)的食性、空间格局及其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原毛虫的食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其喜食程度排序为莎草科(Cyp eraceae)>禾本科(G ram ineae)>杂类草,特别对嵩草属(K obresia W illd.)植物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和倾向性;草原毛虫的分布型受制于其喜食植物的空间格局,在总体上呈聚集分布,但在小尺度下则常呈均匀分布;虫口密度依赖于喜食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喜食植物的增加而显著上升,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减少而显著下降;草原毛虫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具有平衡物种关系、调控群落结构的功能;采用定向改变草地植物组成的农艺措施实现对草原毛虫数量的人工调控是实施虫害生态防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毛虫 食性 虫口密度 空间格局
下载PDF
草原毛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棋麟 袁明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8-646,共9页
草原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草原毛虫属(Gynaephora),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不仅取食优良牧草,造成家畜食物短缺,改变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加剧草地退化和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还会导致家畜... 草原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草原毛虫属(Gynaephora),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不仅取食优良牧草,造成家畜食物短缺,改变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加剧草地退化和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还会导致家畜中毒,严重阻碍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草原毛虫主要分布于高山或北极地区,为研究生物对严寒、缺氧等极端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式系统。本研究综述了草原毛虫的分类、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草原毛虫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为该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毛虫 生物学 生态学
下载PDF
食入草原毛虫导致放牧羊口腔黏膜溃烂的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勤文 莫重辉 +4 位作者 沈明华 河生德 尼玛 窦全林 倪小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为探明青海省海北州放牧家畜口腔黏膜溃烂病病因,通过给试验动物饲喂添加有草原毛虫的饲料,观察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并与自然发病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畜流涎、食欲不振,采食困难,在口唇部、齿龈、... 为探明青海省海北州放牧家畜口腔黏膜溃烂病病因,通过给试验动物饲喂添加有草原毛虫的饲料,观察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并与自然发病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畜流涎、食欲不振,采食困难,在口唇部、齿龈、舌面有大小不等的溃疡,严重时舌体断裂;剖检变化表现为病畜消瘦,营养不良,舌面、齿龈等部位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溃烂,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舌表面黏膜有损伤,损伤部位黏膜内及深层舌肌中有异物刺入,异物有倒刺,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试验羊与自然发病羊病变均相同。刺入舌内异物形态与草原毛虫虫体表面虫毛一致,确诊青海省海北州放牧家畜口腔黏膜溃烂病为放牧家畜食入草原毛虫及其蜕皮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溃烂病 草原毛虫 病理学诊断
下载PDF
饲喂青海草原毛虫对绵羊6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莫重辉 孙应祥 +5 位作者 陈刚 沈明华 窦全林 河生德 尼玛 纪辉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给5只试验羊每天按50个/只~60个/只数量饲喂草原毛虫,并在试验前和试验后每间隔7d监测血清6项生化指标,以探索草原毛虫对试验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羊在连续饲喂8d后舌表面出现黑斑,试验第13d舌面黑斑处严重溃烂出血;试... 给5只试验羊每天按50个/只~60个/只数量饲喂草原毛虫,并在试验前和试验后每间隔7d监测血清6项生化指标,以探索草原毛虫对试验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羊在连续饲喂8d后舌表面出现黑斑,试验第13d舌面黑斑处严重溃烂出血;试验羊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肌酐含量在试验期间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含量在试验14d后明显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在试验14d后明显降低(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在试验28d后明显降低(P<0.05),说明草原毛虫能够引起试验羊口腔黏膜的溃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溃烂 草原毛虫 绵羊
下载PDF
试验增温和放牧对门源草原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慧 朱文琰 赵新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8-272,共5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域之一,门源草原毛虫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的主要害虫之一,虫害爆发时造成牧草短缺,引发家畜口膜炎甚至死亡。因此,未来持续增温情况下,门源草原毛虫的表现对当地畜牧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野...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域之一,门源草原毛虫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的主要害虫之一,虫害爆发时造成牧草短缺,引发家畜口膜炎甚至死亡。因此,未来持续增温情况下,门源草原毛虫的表现对当地畜牧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野外控制试验,探讨增温(日增温1.2℃/夜增温1.7℃)和放牧对草原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著提高了幼虫生长速率和蛹重,雌蛹增重比率约为雄蛹的2倍。增温显著缩短了草原毛虫幼虫期(雌性幼虫4.4d、雄性幼虫7.0d)和蛹期(雌蛹3.6d、雄蛹4.6d),而且引发雄性先熟,即雄成虫羽化时间较雌成虫早5.0d。增温放牧处理下,草原毛虫的生长速率提高9%、雌蛹增重26%。可见,未来持续增温的高寒草甸牧场,门源草原毛虫适合度升高,对当地草场和家畜的威胁加大,需加强害虫的监控和防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放牧 草原毛虫
下载PDF
饲喂青海草原毛虫对小鼠体重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秀萍 陆艳 +5 位作者 王光华 蔡其刚 王戈平 叶成玉 牛小迎 马利青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79,共3页
为建立青海草原毛虫对放牧家畜口腔黏膜危害的动物模型,给20只试验小白鼠每日按0.5~1个/只数量饲喂草原毛虫,并在试验后每隔5d对小鼠体重及9项血液指标进行检测,以了解饲喂草原毛虫对试验小白鼠体重及主要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为建立青海草原毛虫对放牧家畜口腔黏膜危害的动物模型,给20只试验小白鼠每日按0.5~1个/只数量饲喂草原毛虫,并在试验后每隔5d对小鼠体重及9项血液指标进行检测,以了解饲喂草原毛虫对试验小白鼠体重及主要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饲喂的15d内试验小鼠体重有明显的下降,小白鼠舌表面有黑斑,牙龈处有溃疡;试验小白鼠平均血细胞体积(MCV)、淋巴细胞比率(LY%)、单核细胞比率(MO%)、中性细胞比率(GR%)在试验期间无明显变化(P>0.05);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等在试验的15d后明显降低(P<0.05),初步说明草原毛虫能引起试验动物口腔黏膜病变、体重下降以及部分血液指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草原毛虫 血液指标 体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