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 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案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杜金鸿 张玉波 +3 位作者 刘方正 陈冰 李俊生 王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78-2387,共10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开展动态评价,对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集成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开展动态评价,对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集成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特征,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14个一般性指标和2个限制性指标)的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指数)分为7个等级,以期为科学客观地评价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案例研究看出,2010-2015年间,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指数为-0.7,评价等级为"显著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指标 锡林郭勒草原
下载PDF
辽河平原北部草地类型特征及分布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白龙 闫加乐 +5 位作者 刘英 刘军 杨季云 陈曦 刘慧林 王正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575,共10页
为掌握辽宁省北部草地现状及群落特征,以辽河平原北部的彰武、康平、昌图、法库4县确权草地为范围,通过2年的野外详查,分析草地植被特征,并重新划分草地类型,运用ArcGIS 10.0软件勾绘出草地分布图。结果显示:25个调查样地共出现164种植... 为掌握辽宁省北部草地现状及群落特征,以辽河平原北部的彰武、康平、昌图、法库4县确权草地为范围,通过2年的野外详查,分析草地植被特征,并重新划分草地类型,运用ArcGIS 10.0软件勾绘出草地分布图。结果显示:25个调查样地共出现164种植物,隶属46科129属。根据水热、地形及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将调查区草地划分为疏林草地类、暖性灌草丛类和低平地草甸类3大类。其中,疏林草地类所含物种数最丰富,占到了总物种数的71.3%;疏林草地类和暖性灌草丛类以旱生植物为主,低平地草甸类湿生和水生植物相对较多。3类草地共出现8个草地型,疏林草地类2个,暖性灌草丛类3个,低平地草甸类3个,且均有乔木和灌木。与80年代相比,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等中生植物占优势的草地型已消失,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旱生植物的优势度有所增加,典型草原旱生植物分布区向东扩展。3类草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彰武县以疏林草地类为主,昌图县以暖性灌草丛类为主,而康平和法库县则以低平地草甸类为主。4县共出现草地斑块11 250块,其中50亩以下的占81.2%,100亩以上的仅占8.8%,草地分布零散而面积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平原北部 群落特征 草地类 草地 草地分布
下载PDF
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金良 姚云峰 张文娟 《草原与草坪》 CAS 2008年第5期70-72,76,共4页
以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估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归纳了目前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估研究的主要形式,并结合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及价值评估研究的现状,认为:1.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应高于一般草地生态系统,... 以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估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归纳了目前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估研究的主要形式,并结合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及价值评估研究的现状,认为:1.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应高于一般草地生态系统,尤其表现在基因资源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即在价值评估中对这些价值应特别考虑;2.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时空动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基于不同功能区的价值比较评估和价值时间动态评估;3.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 服务价值 评估形式 方法创新
下载PDF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金良 姚云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0-174,共5页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统计标准,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本文针对以上现状,在对我国的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进行逐一统计和了解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应包括的主要类型...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统计标准,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本文针对以上现状,在对我国的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进行逐一统计和了解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应包括的主要类型,目的在于统一标准,便于研究。同时,通过分析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认为在今后的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加强内部管理与保护,走牧民参与型的发展模式;加强科学研究,挖掘保护区科研潜力,做好资料库的建设;探索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协调的新型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 发展历程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及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自和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概述了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及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积极申报草地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保护区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下载PDF
四川天然草地及草地类的遥感解译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干晓宇 唐江川 +6 位作者 鲁岩 刘琳 刘伟 侯众 张绪校 李林 秦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4期82-87,共6页
构建以遥感参数为主的天然草地及其草地类的解译指标体系,能够高效快速地提取天然草地资源的现状特征。以四川省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遥感技术,提取四川省3州(甘孜、阿坝、凉山)及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天然草地解译标志。结果表明,... 构建以遥感参数为主的天然草地及其草地类的解译指标体系,能够高效快速地提取天然草地资源的现状特征。以四川省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遥感技术,提取四川省3州(甘孜、阿坝、凉山)及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天然草地解译标志。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波段、红光波段及绿光波段指标,配合温度、湿度、降水等非遥感指标构建的解译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地提取四川省的5类主要天然草地类的分布特征,其解译精度为89.7%。此研究为接下来的四川省天然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遥感 解译指标 草地类
下载PDF
2016年~2020年新源县不同草地类草原载畜量的变化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伟 罗志娜 +1 位作者 张生楹 范天文 《草食家畜》 2021年第3期30-38,共9页
为掌握新源县不同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和经济价值,落实草畜平衡措施,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对新源县的8个草地类草地进行野外地面调查,并结合室内分析,探讨8个草地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载畜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源县8类... 为掌握新源县不同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和经济价值,落实草畜平衡措施,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对新源县的8个草地类草地进行野外地面调查,并结合室内分析,探讨8个草地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载畜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源县8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和合理载畜量差异较大,温性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居于前列,载畜能力强,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低,承载能力弱。山地草甸类草地面积大、合理载畜量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草地产草量低、载畜能力弱、经济效益低,但生态价值不容忽视,且修复难度大,建议通过发展人工草地进行土地置换,减少利用,促进其自然恢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 鲜草产量 合理载畜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青海天然草地分类及草地类特点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海松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5-38,47,共5页
根据中国南、北草地资源调查办公室公布的草地分类法,对青海天然草地进行分类,并对各草地类的植物组成、草层高度、植被盖度、产草量、着生土壤、面积及分布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青海 天然草地 草地类特点
下载PDF
新疆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草地类型特点与分布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筱刚 刘霞 《新疆环境保护》 1994年第4期187-189,209,共4页
从保护荒漠类草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生产利用的意义出发,在调查基础上综述了“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和草地类型特点。保护区境内包括有湿性荒漠类草地及低平地草甸草地二个大类,含四个亚类七个草地型。描述... 从保护荒漠类草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生产利用的意义出发,在调查基础上综述了“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和草地类型特点。保护区境内包括有湿性荒漠类草地及低平地草甸草地二个大类,含四个亚类七个草地型。描述了各型草地分布、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地 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草地类
下载PDF
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草地类型特点与分布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筱刚 刘霞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4年第3期68-70,共3页
本文综述奇台县“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基本特征和草地类型特点。保护区境内包括有温性荒漠类草地及低平地草甸草地2个大类、下含有4个亚类7个草地型。描述了各型草地分布、生产力。建立保护区对保护荒漠类草地生态系统... 本文综述奇台县“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基本特征和草地类型特点。保护区境内包括有温性荒漠类草地及低平地草甸草地2个大类、下含有4个亚类7个草地型。描述了各型草地分布、生产力。建立保护区对保护荒漠类草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生产利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地 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草地类
下载PDF
尼勒克县不同草地类草原5年载畜量的变化及经济效益分析
11
作者 李建伟 罗志娜 +1 位作者 张生楹 范天文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36-42,共7页
以野外地面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2016至2020年5年间新疆尼勒克县内8个草地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载畜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和经济价值,为实现草畜平衡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尼勒克县8个草地类草地... 以野外地面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2016至2020年5年间新疆尼勒克县内8个草地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载畜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和经济价值,为实现草畜平衡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尼勒克县8个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差异大,温性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和低地草甸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居于前列,载畜能力强;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低,载畜能力弱。山地草甸类草地的载畜量高、面积大,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草地载畜能力弱、经济效益低,但生态价值大,且破坏后修复难度大,建议通过发展人工草地进行土地置换,减少利用以促进其生态功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勒克县 草地类 鲜草产量 合理载畜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在锡林浩特2种草地类型生产力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凤杰 吴惠惠 +3 位作者 刘朝阳 秦兴虎 王广君 张泽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9-1064,共6页
为构建锡林浩特2种草地类型的反射光谱特征值与生物量关系模型,使用地物波谱仪对放牧区、禁牧区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杂类草型草地和具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的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型草地进行植被反射光谱与生物量关... 为构建锡林浩特2种草地类型的反射光谱特征值与生物量关系模型,使用地物波谱仪对放牧区、禁牧区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杂类草型草地和具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的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型草地进行植被反射光谱与生物量关系的研究,使用简单回归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的反射光谱特征值与生物量反演模型不同:放牧区羊草+杂类草型是y=326.81x-19.994,R=0.8612;放牧区具锦鸡儿的克氏针茅型是y=209.18x+11.435,R=0.9442;禁牧区羊草+杂类草型是y=614.15x-119.28,R=0.9992;禁牧区具锦鸡儿的克氏针茅型是y=602.32x-148.08,R=0.9356。其中x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y为草地生物量。通过研究高光谱遥感反射光谱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并延长调查持续时间,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模型,使模型在精度和准确性方面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生物量模型 羊草+杂草型草地 具锦鸡儿的针茅型草地
下载PDF
凋落物添加对蒿类荒漠草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13
作者 周磊 孙宗玖 +3 位作者 聂婷婷 于冰洁 郑丽 周晨烨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2-469,共8页
为探究凋落物添加对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梅森瓶室外培养法,探求凋落物添加种类及添加量对蒿类荒漠草地0~10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发现茎叶混合促进了凋落物分解,但同一添加物... 为探究凋落物添加对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梅森瓶室外培养法,探求凋落物添加种类及添加量对蒿类荒漠草地0~10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发现茎叶混合促进了凋落物分解,但同一添加物各添加量间分解速率无显著差异。添加5 g和7.5 g叶后土壤SOC较对照分别增加10.4%,15.2%(P<0.05)。土壤TN随叶添加量增加呈上升趋势,较CK增加11.9%~18.4%(P<0.05),而茎、茎叶混合依次仅在5 g、7.5 g添加量时显著减少7.9%、增加37.8%(P<0.05)。2.5 g茎叶、5 g茎和7.5 g叶添加后土壤TP较CK依次增加9.8%,14.4%,7.2%(P<0.05)。凋落物添加后土壤C∶N,C∶P,N∶P分别为2.46~3.63,12.40~16.17,3.47~5.60,且SOC与C∶P、TN与N∶P均呈正相关,而TN与C∶N除添加叶外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凋落物分解有利于蒿类荒漠土壤养分的恢复,尤其是叶凋落物的分解是其土壤碳氮短期补充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残留率 土壤碳氮磷 化学计量比 荒漠草地
下载PDF
宁夏天然草地的空间分布与类型特征
14
作者 马珂昕 王瑞泾 +4 位作者 唐荣 常生华 刘晓斌 杨发林 林慧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7-847,共11页
重新科学地认识宁夏草地类型及其特征对宁夏草地可持续利用与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也对黄河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运用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在ArcGIS平台上制作了宁夏回族自治区CSCS草地类、草地类组分布图,... 重新科学地认识宁夏草地类型及其特征对宁夏草地可持续利用与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也对黄河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运用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在ArcGIS平台上制作了宁夏回族自治区CSCS草地类、草地类组分布图,研究其空间分布与类型特征,结果显示:1)宁夏共有12种CSCS草地类,其中,暖温干旱暖温带半荒漠类面积最大,为14786.73 km^(2),其次是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面积为8187.36 km^(2),两种草地类分别占宁夏全区草地面积的48.44%和26.82%。2)宁夏共有4种CSCS草地类组,从北到南依次为半荒漠类组、典型草地类组、温带湿润草地类组和温带森林草地类组,面积逐步减小,分别占据宁夏草原总面积的75.27%、12.39%、8.45%和3.89%。3)根据宁夏草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宁夏草地划分为3个片区,分别是宁北半荒漠草地生态保护区、宁中典型草地-温带湿润草地生态经济区和宁南温带森林草地山地景观生产区;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3个片区分别实行以草定畜、发展草业生态经济和山地-草地景观旅游业等草地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草地类 草地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综合顺序分法(CSCS) 草地管理措施 草地面积
下载PDF
模拟增温增水对蒿类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影响
15
作者 石宇堃 孙宗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2-364,共13页
为探讨水热交互作用对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模拟温度(对照,增温2、4、6℃,依次用T_(0)、T_(2)、T_(4)、T_(6)表示)、模拟增水(对照,增水5%、10%、15%、20%,依次用W_(0)、W_(5)、W_(10)、W_(15)、W_(20)表示... 为探讨水热交互作用对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模拟温度(对照,增温2、4、6℃,依次用T_(0)、T_(2)、T_(4)、T_(6)表示)、模拟增水(对照,增水5%、10%、15%、20%,依次用W_(0)、W_(5)、W_(10)、W_(15)、W_(20)表示)研究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0-10 cm土层中的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植物种类、数量及其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伊犁绢蒿荒漠草地0-10 cm土层可萌发土壤种子库的种子萌发密度和植物多样性随降水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增加而先增后降,但温度和降水的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T_(2)W_(20)处理下萌发密度最大,为350.3粒·m^(-2),较T_(0)W_(0)增加了119%;T_(6)W_(0)最小,为95.5粒·m^(-2),较T_(0)W_(0)下降40%。T_(2)W_(20)处理下可萌发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密度和其中双子叶植物的萌发密度均达到最高,0-5 cm土层依次为350.3和318.5粒·m^(-2),而5-10 cm土层依次为222.9和159.2粒·m^(-2)。随温度和降水增加,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种子萌发时间和枯黄期提前。总之,试验设计范围内,降水增加促进了蒿类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种子的萌发,而温度升高则抑制了种子萌发;适度增温增水(T≤T_(4),W≤W_(20))对土壤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而过度增温不增水(T=T_(6),W=W_(0))则不利于土壤种子库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增水 荒漠草地 土壤种子库 种子萌发 群落相似性 萌发动态 消亡动态
下载PDF
青海天然草地的不同退化类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旭谦 杜铁瑛 《青海草业》 2015年第3期49-52,共4页
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不仅分布广、面积大,而且草地退化的速率也在逐年加快,进而使得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文结合全省草地资源调查工作,就全省天然草地的退化面积及退化程度进行了统计,对各类草地的退化面积与退化程度的差异进行了... 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不仅分布广、面积大,而且草地退化的速率也在逐年加快,进而使得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文结合全省草地资源调查工作,就全省天然草地的退化面积及退化程度进行了统计,对各类草地的退化面积与退化程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草地类 退化
下载PDF
重庆市草地资源分布现状及类型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发玉 尹权为 +6 位作者 胡俊 陈东颖 王源 张璐璐 蒋林峰 李舸 唐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4-482,共9页
为掌握重庆市草地资源最新分布现状及类型特征,本试验于2017—2018年以重庆市32个区县和万盛经开区为研究区域,对重庆市草地资源展开清查。本研究根据重庆市20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成果、第二次国土调查成果、地理国情调查成果和中高... 为掌握重庆市草地资源最新分布现状及类型特征,本试验于2017—2018年以重庆市32个区县和万盛经开区为研究区域,对重庆市草地资源展开清查。本研究根据重庆市20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成果、第二次国土调查成果、地理国情调查成果和中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等,利用ArcGIS10.2软件制作外业调查底图,开展外业调查获得地面调查数据,进而掌握重庆市最新的草地资源面积、分布及草地类型。结果表明:重庆市共有206653个草地资源图斑,总面积合计约3.35×10^5 hm^2,主要分布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云阳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8个区县,占草地总面积的64.2%。草地资源有4类,即: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山地草甸类和低地草甸类,其面积占草地资源总面积的比例依次为:72.80%,20.62%,6.23%和0.36%。草地型有40个,其中热性灌草丛类有15个草地型,暖性灌草丛类有10个草地型,山地草甸类有13个草地型,低地草甸类有2个草地型。本研究为推进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草地资源 草地分布 草地类 草地
下载PDF
亚高山草甸类草地退化评估及草地保护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秀云 姚玉璧 王润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45,154,共5页
为研究亚高山草甸类草地退化及草地保护对策,在实地测定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数、草地质量指数、优良牧草比例等指标作为评估指标,制定了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评估的4级指标值... 为研究亚高山草甸类草地退化及草地保护对策,在实地测定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数、草地质量指数、优良牧草比例等指标作为评估指标,制定了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评估的4级指标值。选择各级别典型生态区域,对其现状和指标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反映了植被生态的量化指标,各项指标相互联系和相关,具有易获得性和实用性,符合当地生态质量现状,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估区域生态质量。超载过牧,滥采乱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是造成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控制放牧,防止滥采乱挖,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是维护该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 评估指标体系 亚高山草甸草地
下载PDF
放牧对蒿类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昊 柯梅 +4 位作者 李学森 任玉平 侯钰荣 魏鹏 贠静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8-73,共6页
通过对不同放牧梯度下蒿类荒漠草地地上植物的高度、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及地下土壤容重、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旨在为此类草地恢复和合理放牧制度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梯度下放牧后的草地... 通过对不同放牧梯度下蒿类荒漠草地地上植物的高度、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及地下土壤容重、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旨在为此类草地恢复和合理放牧制度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梯度下放牧后的草地植物的地上生物量下降十分为明显,放牧前、适度放牧后及重度放牧后分别为:161.98,105.11和73.17g/m^2,草地植物生物量在不同牧压间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2)适度放牧下,0~10、10~20及20~30cm的土壤容重在放牧前后均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放牧下,10~20cm土壤容重放牧后比放牧前增加,差异显著(P<0.05);(3)10~20和20~30cm土层,全钾在适度放牧后和重度放牧后均表现为增加、有机质均有所减少,其放牧前后均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放牧 荒漠草地 植物群落 地上生物量 土壤容重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热性草丛类草地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建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31,共3页
对广西热性草丛类的4个草丛组的地形、分布、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和植被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改良利用草地的建议。
关键词 热性草丛草地 自然环境 植被 改良利用 草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