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本植物上侵长白山苔原对牛皮杜鹃孤岛化的作用分析
1
作者 靳英华 刁银霞 +3 位作者 许嘉巍 徐晓云 张思琪 彭博妍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7,共9页
对近年来长白山出现草本植物上侵灌木苔原,导致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孤岛化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入侵导致苔原带牛皮杜鹃分布范围缩小、重要值下降、生态位总宽度下降,草本植物与牛皮杜鹃生态位重叠程度加重;草... 对近年来长白山出现草本植物上侵灌木苔原,导致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孤岛化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入侵导致苔原带牛皮杜鹃分布范围缩小、重要值下降、生态位总宽度下降,草本植物与牛皮杜鹃生态位重叠程度加重;草本植物入侵使苔原带牛皮杜鹃与岳桦林下牛皮杜鹃隔离加大;苔原带现有草本入侵的景观与牛皮杜鹃景观差异增大;牛皮杜鹃景观破碎程度加重.苔原的低海拔区域受草本入侵影响程度比中高海拔区域强烈.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并持续扩张,使牛皮杜鹃景观基质面被打散;在苔原带下部出现草甸亚带,使苔原带和岳桦林带成为两个独立的牛皮杜鹃分布区,两个带牛皮杜鹃基因交流的廊道被切断;苔原带上牛皮杜鹃景观破碎程度越来越大,与原来景观的差异越来越大,且这种作用从低海拔逐渐向高海拔推进,在空间上牛皮杜鹃生存范围将越来越小,牛皮杜鹃物种孤岛化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孤岛化 牛皮杜鹃 草本入侵 长白山苔原
下载PDF
草本植物入侵对长白山西坡苔原土壤微生物与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睿 张英洁 +7 位作者 靳英华 许嘉巍 陶岩 贺红士 高翔 韩莹莹 王慧赟 白云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3,共9页
近年来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Kom.)Y.L.Chang)等草本植物入侵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改变了原来以灌木为优势种的原生植被群落物种组成,进而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为此,在长白山西坡苔原带设立了8个长期观测样地,通过... 近年来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Kom.)Y.L.Chang)等草本植物入侵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改变了原来以灌木为优势种的原生植被群落物种组成,进而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为此,在长白山西坡苔原带设立了8个长期观测样地,通过对群落重要值、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和土壤养分含量等进行测定、分析,揭示了近7年来长白山西坡苔原植物-土壤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2011—2017年间,以小叶章、藜芦(Veratrum nigrum Linn.)为代表的多种草本植物重要值上升,原生优势种灌木植物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 Georgi)与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的重要值减小;土壤微生物总量随入侵程度的加重而持续增加,增幅为细菌>放线菌>真菌;除全磷外,土壤养分随微生物PLFA总量的增多而明显减少.草本植物入侵导致土壤养分减少,可能会抑制草本植物的入侵,长白山西坡苔原通过植被—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之间的负反馈,实现了自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入侵 长白山苔原 重要值 PLFA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长白山苔原草本植物入侵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羽霞 许嘉巍 +4 位作者 靳英华 张英洁 牛莉平 王嫒林 贺红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5-1244,共10页
在对长白山高山苔原西坡样带内132个样方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冗余分析(RDA)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程度与苔原土理化性质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草本入侵程度区域差异明... 在对长白山高山苔原西坡样带内132个样方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冗余分析(RDA)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程度与苔原土理化性质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草本入侵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可分为5个不同的入侵等级;海拔、坡度、全钾含量、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等10种土壤环境因子与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明显相关。RDA分析表明土壤环境因子能解释93%的植物物种多度信息,影响草本植物入侵的主要土壤因子是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和坡度;第一对典型变量说明有机质含量与牛皮杜鹃多度正相关,与大白花地榆多度负相关,粘粒含量则相反;第二对典型变量说明海拔、速效氮含量与笃斯越桔、长白老鹳草多度呈负相关。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草本植物在空间分布上是离散的,呈斑块状。可见,草本植物入侵,对生境是有所选择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灌木多度呈正相关,说明在草本入侵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会减少;或者有机质含量减少的地方,灌木生长退化,草本由此开始侵入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入侵 土壤理化因子 土壤因子 高山苔原土 长白山
下载PDF
云南省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对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彩云 李俊生 刘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为探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分布差异及关键影响因素,于2015年对云南省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天然林林缘、橡胶林、橡胶林林缘和农田5种生境共164个1 m2样方的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对比不同生境... 为探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分布差异及关键影响因素,于2015年对云南省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天然林林缘、橡胶林、橡胶林林缘和农田5种生境共164个1 m2样方的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对比不同生境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5种生境中主要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生境中共发现外来入侵草本植物32种,其中橡胶林林缘和农田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种类最多,达20余种,天然林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最少,仅为6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天然林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皮洛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0、0.15、0.09和0.16,均显著低于其它生境;橡胶林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除均匀度指数外,其余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天然林且显著低于其余3种生境;农田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为5.50,显著高于其它生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不同;本地乔灌木物种数量和海拔是影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在不同生境分布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草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生境
原文传递
云南省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与本地植物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彩云 赵相健 +1 位作者 柳晓燕 李俊生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29,共8页
为明确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及其与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对云南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2个1 m2小样方(78个100 m2大样方)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 为明确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及其与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对云南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2个1 m2小样方(78个100 m2大样方)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密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与本地草本植物密度的关系及对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调查发现22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其中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类最多,达14种,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有2种;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之间、本地草本植物密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之间均呈现正、负2种相关关系,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它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简单回归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本地草本植物盖度、本地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是造成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草本植物 本地草本植物 丰富度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入侵
原文传递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和本地草本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珂晓 李飞飞 +3 位作者 柳晓燕 熊韫琦 李俊生 赵彩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47-1055,共9页
外来入侵植物快速扩散、蔓延,有些种类已进入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胁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本文基于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4个草本样方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外来入侵草本和本地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阐明了气候因素对物... 外来入侵植物快速扩散、蔓延,有些种类已进入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胁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本文基于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4个草本样方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外来入侵草本和本地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阐明了气候因素对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共记录本地草本143种,隶属于54科115属;外来入侵草本16种,隶属于7科13属。本地草本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上升显著增加(P<0.05),而外来入侵草本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P> 0.05)。本地草本和入侵草本的均匀度随海拔升高变化均不显著(P> 0.05)。在不同海拔梯度,本地草本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显著高于外来入侵草本,均匀度则相反。回归分析表明,温度和降水量共解释了本地草本物种丰富度差异的41.6%,其中温度解释率为21.4%,降水量解释率为10.7%,且温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 <0.05)。温度和降水量对外来入侵草本的物种丰富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单一因子解释率均较低,分别为0.9%和0.4%。这些结果表明,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与本地草本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变化呈截然相反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气候因素对两者分布格局的影响不同。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在海拔800–1,000 m地区具有相对多样的群落组成和较稳定的群落结构,可能会威胁本地植物多样性,建议加强此海拔区间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草本植物 本地草本植物 气候因素 海拔格局 广义加性模型
原文传递
Effective See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an Upward Shift Species in Alpine Tundra of Changbai Mountains 被引量:1
7
作者 ZONG Shengwei XU Jiawei +2 位作者 Eckart DEGE WU Zhengfang HE Hongsh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48-58,共11页
The vegetation of alpine tundra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s has experienced great changes in recent decades. Narrowleaf small reed(Deyeuxia angustifolia), a perennial herb from the birch forest zone had crossed the tree... The vegetation of alpine tundra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s has experienced great changes in recent decades. Narrowleaf small reed(Deyeuxia angustifolia), a perennial herb from the birch forest zone had crossed the tree line and invaded into the alpine tundra zone. To reveal the driven mechanism of D. angustifolia invas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figure out the effective seed distribution pattern, which could tell us where the potential risk regions are and help us to interpret the invasion process.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the locations of the seeds in the soil layer and mean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ive see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D. angustifol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the effective seed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also assessed by redundancy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seeds of D. angustifolia spread in the alpine tundra with a considerable number(mean value of 322 per m2). They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w elevation area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Effective seed number(ESN) occurrences of D. angustifolia were different in various plant communities. Plant communities with lower canopy cover tended to have more seeds of D. angustifolia. Our research indicated reliabl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 the extent to which habitats are susceptible to inva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invasion effective seed number (ESN) alpine tundra Changbai Mountai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