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帕海典型草甸群落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组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攀 陆梅 +4 位作者 李聪 吕晶花 杨志东 赵旭燕 陈志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目的】探索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引起纳帕海典型草甸湿地土壤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理解高原湿地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0年11月,在纳帕海湿地选择地下水埋深由高到低的疏花早熟禾Poa pratensis... 【目的】探索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引起纳帕海典型草甸湿地土壤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理解高原湿地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0年11月,在纳帕海湿地选择地下水埋深由高到低的疏花早熟禾Poa pratensis群落、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群落和云雾薹草Carex nubigena群落3种典型草甸群落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的质量分数以及沿土层的分布特征,并分析碳组分与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地下水埋深降低,不同典型草甸群落土壤总有机碳储量(0~40 cm土层)呈减少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疏花早熟禾群落(47.55 t·hm−2)、云雾薹草群落(42.28 t·hm−2)、鼠曲草群落(32.14 t·hm−2),并沿土层加深而降低,其中鼠曲草群落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下降幅度最大;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均随地下水埋深降低而减少,变幅为1.8~3.4倍;土壤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沿土层加深而降低,下降1.0~3.4倍;植物生物量、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随着地下水埋深的降低而减小,降幅达1.5~2.8倍;土壤含水量、pH、全磷同样显著减少(P<0.05);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地上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容重、全氮和全磷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最为强烈,是影响纳帕海典型草甸群落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的主控因子。【结论】纳帕海湿地典型草甸土壤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及垂直分布的特征主要取决于不同地下水埋深所引起的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土壤理化状况的改变。因此,在纳帕海湿地典型草甸群落的保护过程中,建议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防止地下水位过低对湿地碳库稳定性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帕海湿地 典型草甸群落 土壤碳储量 土壤碳组分 地下水埋深
下载PDF
那拉提退化山地草甸群落封育起始期群落组成
2
作者 蒙·蒙克吉尔格尔 乃菲萨·艾力 巴雅尔塔 《甘肃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本文对新疆新源县那拉提退化山地草甸群落封育第一年样方进行调查,探讨退化草地群落封育初期群落组成与生物量变化。所调查的12个样方中共出现19个植物种,属于10科,其中菊科4种,禾本科和毛茛科各3种,蔷薇科和豆科各2种,其它5科各1种。... 本文对新疆新源县那拉提退化山地草甸群落封育第一年样方进行调查,探讨退化草地群落封育初期群落组成与生物量变化。所调查的12个样方中共出现19个植物种,属于10科,其中菊科4种,禾本科和毛茛科各3种,蔷薇科和豆科各2种,其它5科各1种。根据植物生长类型划分,丛生类7种,直立型6种,匍匐型4种,莲座型2种;根据功能群划分,杂草类14种,禾草类3种,豆科类2种。群落样方平均物种数为13.4±2.4,多样性指数为0.82±0.07,物种数在样方中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的植物种的多度、频度和盖度显著高于非均匀分布的植物种的多度、频度和盖度,匍匐型和直立型植物种类的重要值显著高于丛生型和莲座型植物种类的重要值。地上总生物量为(114.6±12.1)g/m^(2),其中禾草类生物量为(24.1±4.3)g/m^(2),占总生物量的(21.1±3.7)%,杂草类生物量为(79.6±12.1)g/m^(2),占总生物量的(69.3±5.7)%,豆科类生物量为(10.9±2.6)g/m^(2),占总生物量的(9.6±2.6)%。综上所述,那拉提退化山地草甸群落封育一年后,杂草类生物量显著高于禾草类和豆科类,禾草类生物量显著高于豆科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 山地草甸群落 物种数 生物量 封育初期
下载PDF
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群落植物生态位的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贾婷婷 毛亮 郭正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9-877,共9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有效洞穴密度扩增会引起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组分的变化。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群落植物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增加,样方内植物种数逐渐增...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有效洞穴密度扩增会引起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组分的变化。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群落植物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增加,样方内植物种数逐渐增多,但主要是毒杂草,有效洞穴密度超过15个/625m2时豆科植物出现。优势种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的重要值随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5个/625m2。有效洞穴密度低于或等于21个/625m2时,优势种高山嵩草生态位宽度位居第一,但有效洞穴密度达31个/625m2时,其生态位宽度降至并列第三,低于小米草(Euphrasia pectinata)和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等同于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和乳浆大戟(Euphorbia esula)。有效洞穴密度分别为10个/625m2,15个/625m2,21个/625m2,31个/625m2时,与高山嵩草生态位重叠度最大的物种分别为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圆叶筋骨草(Ajuga ovalifolia)、乳浆大戟、条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lineare)。有效洞穴密度为10个/625m2时,高山嵩草是群落内种群间竞争最激烈的一方,但有效洞穴密度超过或等于15个/625m2时,高山嵩草则退出了种群间竞争最激烈的双方。说明高原鼠兔有效密度增加严重影响了高寒草甸群落组分、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高寒草甸群落
下载PDF
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75
4
作者 李军玲 张金屯 郭逍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081-2088,共8页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关帝山亚高山草甸灌丛群落中的13个主要种群进行了生态位研究.首先运用TWINSPAN把33个样方分为5个群落类型,作为5个综合资源位,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公式测定群落中...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关帝山亚高山草甸灌丛群落中的13个主要种群进行了生态位研究.首先运用TWINSPAN把33个样方分为5个群落类型,作为5个综合资源位,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公式测定群落中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分析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越强;生态位重叠越大,种群间的生态相似性越大,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越高;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高的重叠值,反之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帝山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亚高山灌丛草甸群落
下载PDF
关帝山亚高山灌丛群落和草甸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军玲 张金屯 袁建英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运用2×2列联表、χ2检验方法对关帝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的28个优势种及亚高山灌丛群落的26个优势种进行总体相关性和种对间的联结性检验,利用Ochiai指数测定种对间的关联度,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刻画种对间的数量... 运用2×2列联表、χ2检验方法对关帝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的28个优势种及亚高山灌丛群落的26个优势种进行总体相关性和种对间的联结性检验,利用Ochiai指数测定种对间的关联度,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刻画种对间的数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间多呈不显著关联,草甸群落中显著相关的种对数仅占总对数的17.9%,灌丛群落为25.9%;对生境要求相同或相似的种对呈显著的正关联;种间关系因群落类型不同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生态学 关帝山 种间关系 灌丛群落 草甸群落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群落物种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盼盼 张荣 +2 位作者 王璠 袁自强 杜京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9,共11页
实验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群落为研究对象,进行邻体去除实验处理.采用相对邻体效应指数值作为相互作用强度和方向的测量指标,通过将去除邻体植物的目标种的表现同对照的邻体植物保持完整的目标种的表现做比较,验证高寒草甸群落中物种... 实验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群落为研究对象,进行邻体去除实验处理.采用相对邻体效应指数值作为相互作用强度和方向的测量指标,通过将去除邻体植物的目标种的表现同对照的邻体植物保持完整的目标种的表现做比较,验证高寒草甸群落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是促进还是竞争,并进一步探讨了群落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发生的内在机制.两年的实验结果显示:物种间相互作用在生物量、叶片数和繁殖率上表现为竞争,在株高和存活率上基本表现为促进.实验期间观测到正相互作用存在的证据,但负相互作用仍在高寒草甸群落物种间相互作用中占主导.研究结论表明:正相互作用的发生与干扰胁追梯度以及时空尺度的变化相关,并且是物种特异性、性状特异性和区域特异性的.不管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还是条件良好的环境中,竞争和促进有可能同时存在,促进之所以没有被普遍观测到,可能是因为被群落中更强的竞争作用掩盖了.因此,正负相互作用之间是一种权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群落 物种间相互作用 干扰 胁迫 正相互作用 负相互作用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北方草甸群落结构和组成分析及野花组合模拟构建 被引量:11
7
作者 房味味 任鸿雁 +1 位作者 凌隽 袁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3,共7页
依据基于植物性状的群落构建机制,对位于晋冀交界处的典型北方草甸群落的垂直结构和多样性以及不同亚层物种的叶级谱、叶片形状、叶倾角、叶片数和冠(丛)径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采用“盒子”模型对群落垂直剖面进行模拟构建;此外,根据... 依据基于植物性状的群落构建机制,对位于晋冀交界处的典型北方草甸群落的垂直结构和多样性以及不同亚层物种的叶级谱、叶片形状、叶倾角、叶片数和冠(丛)径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采用“盒子”模型对群落垂直剖面进行模拟构建;此外,根据中国北方草甸常见的野生植物种类提出了不同层次适宜配置的种类。结果表明:根据株高可将草甸群落划分为3个亚层,其中第2亚层的种数、株(丛)数、重要值、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Gleason丰富度指数均最大,第1亚层的各项指标均最小;同一重要值等级下,第2亚层植物的冠(丛)径最高、第1亚层的最低。第1亚层植物茎型为直立且不分枝或少分枝,第2亚层植物以丛生茎型为主,第3亚层植物以匍匐状或莲座丛状为主。3个亚层的植物均以小叶型为主;第1亚层植物均具3-10枚叶片,叶片一般兼具茎生叶和基生叶,茎生叶主要为卵形和披针形,且以斜叶型(叶倾角30°-60°)为主;第2亚层以具3-10枚和11-30枚叶片的植物为主,线形、披针形、卵形和阔卵形叶片均存在,且以斜叶型为主;第3亚层以具3-10枚叶片的植物为主,叶片有阔卵形、卵形和披针形,且均为平叶型(叶倾角约90°)。根据各亚层植物性状,用长宽比较大的长方形“盒子”模拟第1亚层,用正方形“盒子”和长宽比小于第1亚层的长方形“盒子”模拟第2亚层,用长宽比最小的长方形“盒子”模拟第3亚层,据此构建北方草甸群落垂直剖面的“盒子”模型。根据该模型,人工野花组合群落适宜的配比为高大的植物种类占20%、中间层次种类占50%、低矮种类占30%,其种数和株(丛)数可因景观需求和立地条件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甸群落 垂直结构 性状 “盒子”模型 人工群落构建 野花组合
下载PDF
施肥对环青海湖地区草甸群落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侯宪宽 芦光新 +2 位作者 董全民 郑伟 宋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8-492,共5页
通过环青海湖地区草甸羊粪添加控制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羊粪(S0,S1和S2分别为0,0.34,0.56 kg·m^(-2))对该草甸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1与S0,S2与S0,S1与S2间的植物群落高度存在显著差异(P<0.... 通过环青海湖地区草甸羊粪添加控制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羊粪(S0,S1和S2分别为0,0.34,0.56 kg·m^(-2))对该草甸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1与S0,S2与S0,S1与S2间的植物群落高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植被平均盖度差异不显著;除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 phala)外,各处理对研究地区的主要物种高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间植株重要值差异不显著;除了豆科地上生物量和地上总生物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他主要物种地上生物量几乎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间群落丰富度指数变化不显著,群落均匀度指数为S0高于S1和S2,S0与S1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于物种多样性指数,S1和S2均低于S0,S0与S2差异不明显,且S0与S1及S1与S2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施肥对0~15 cm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对15~30 cm土壤含水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群落 羊粪 植被特征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 被引量:17
9
作者 房味味 袁涛 付桂荣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63,共5页
为探索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解决野花组合配置中花卉种类的选择及数量配比问题,调查了中国华北地区4处具有观赏性的典型草甸,按株高将草甸群落划分为3个亚层,分析其垂直结构、各亚层植物种类的性状特点及季相特征与动... 为探索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解决野花组合配置中花卉种类的选择及数量配比问题,调查了中国华北地区4处具有观赏性的典型草甸,按株高将草甸群落划分为3个亚层,分析其垂直结构、各亚层植物种类的性状特点及季相特征与动态变化,绘制自然草甸群落景观模拟图,最后从群落结构、群落外貌和季节动态等方面,为人工野花组合群落构建提供可借鉴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自然草甸群落 野花组合 启示
下载PDF
山西历山山地草甸群落及种群格局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萍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66,共8页
依据野外调查数据,结合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双项轨迹方差法(TTLQV),对山西历山山地草甸群落及其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样带4外,其他样带的群落与建群种的格局均表现出明显的大格局(600 cm);5条样带群落格局的变化与... 依据野外调查数据,结合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双项轨迹方差法(TTLQV),对山西历山山地草甸群落及其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样带4外,其他样带的群落与建群种的格局均表现出明显的大格局(600 cm);5条样带群落格局的变化与其建群种的格局变化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群种的格局变化对群落的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群落物种组成、结构以及功能的变化会导致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的分布格局不同。如东方草莓在样带2中主要呈现"单峰"的中格局,在样带3中表现为大、中尺度的"双峰"格局,而在样带4中表现为大、中和小尺度的"三峰"格局。(3)物种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形成的格局也会有所不同;等穗薹草在样带5中表现为大格局,而在样带4中的格局多样,大(540 cm)、中(430 cm)和小(110 cm)格局均有所体现。(4)随着海拔的升高,人为活动逐渐减少,车前在群落中出现的频率与盖度明显减少;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车前的格局分布依次表现为:大尺度的"聚集分布"、中小尺度的"聚集分布"、大尺度的"随机分布"、大中尺度的"随机分布"以及中小尺度的"随机分布"。车前的这种格局变化一方面与环境适应性有关,另一方面与人为活动的干扰有关。(5)DCA和TTLQV相结合,合理、客观地揭示历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及种群的格局特征。因此,群落和种群的分布格局不仅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有关,还受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环境因子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草甸 草甸群落 种群格局 山西历山
下载PDF
山西五台山草甸自然保护区草甸群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阳阳 《山西林业》 2020年第3期26-27,48,共3页
山西五台山草甸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山及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调查发现,保护区草甸群落盖度较大的草本植物有苔草、北方蒿草等33种,常见群落有8个草甸群落类型。
关键词 山西五台山草甸自然保护区 草甸群落
下载PDF
高寒草甸不同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93
12
作者 王长庭 龙瑞军 +2 位作者 王启基 景增春 丁路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群落生态学中研究的中心问题,其中,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是其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用4种不同草地类型探讨自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结果表明,矮嵩草草甸、小嵩草草...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群落生态学中研究的中心问题,其中,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是其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用4种不同草地类型探讨自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结果表明,矮嵩草草甸、小嵩草草甸和金露梅灌丛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呈线性增加关系,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群落中线性增加关系不显著,这表明群落生产力除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外,也受物种本身特征和环境资源的影响。不同的环境资源和环境异质性是形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群落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物种丰富度
下载PDF
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的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8
13
作者 白晓航 张金屯 +3 位作者 曹科 王云泉 Sehrish Sadia 曹格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33-2543,共11页
采用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沿海拔梯度取样,利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该区的草甸群落分为9个类型;2)RD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出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 采用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沿海拔梯度取样,利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该区的草甸群落分为9个类型;2)RD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出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各个群落类型在前两轴分异明显;第一轴反映了群落分布格局与坡向、土壤温度、海拔、土壤厚度极显著相关(P<0.01),与土壤湿度显著相关(P<0.05);第二轴反映了群落分布格局与坡度、土壤厚度极显著相关(P<0.01);3)环境因子的蒙特卡罗随机置换检验表明,坡向、海拔、坡度显著影响群落分布(P<0.05),对植被类型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4)草甸群落Patrick丰富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着坡向值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升高呈逐渐上升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土壤厚度的增大呈微小下降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湿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随着坡向值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表现出微小的下降趋势,随土壤厚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析 冗余分析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边缘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杰 赵洪 +3 位作者 袁晓霞 杨玉婷 罗开嘉 郭正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6-1070,共5页
以甘肃天祝和玛曲为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和多样性的分异性。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均为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东缘地区植物群落高度和盖度大于东北缘地区... 以甘肃天祝和玛曲为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和多样性的分异性。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均为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东缘地区植物群落高度和盖度大于东北缘地区;植物群落均表现为双层垂直结构。东缘和东北缘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物种均匀度指数、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东缘地区显著大于东北缘地区。本研究结果说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植物多样性和草地初级生产力具有较大分异性,因此,制订经营策略时应因地制宜,以维持高寒草甸的稳产和保育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群落特征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下载PDF
武功山山地草甸主要群落类型高光谱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真真 郑翔 +3 位作者 牛德奎 郭晓敏 谢碧裕 张学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2-1501,共10页
本研究以江西省武功山金顶风景区的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飘拂草(Fimbristylis wukungshanensis)、中华苔草(Carex chinensis)、箭竹(Sinarundinaria nitida)为优势物种的5种主要群落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西省武功山金顶风景区的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飘拂草(Fimbristylis wukungshanensis)、中华苔草(Carex chinensis)、箭竹(Sinarundinaria nitida)为优势物种的5种主要群落为研究对象,以美国SVC HR-768野外便携式地物波谱仪测定的高光谱数据为基础,利用重采样、一阶微分和去包络线3种数据处理方法分别提取有效的光谱吸收特征参数,以此获得区分5种草地群落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1)5种群落光谱反射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光谱反射率表现为中华苔草>野古草>五节芒>箭竹>飘拂草;2)重采样处理得到的特征参数中500-600、600-700和1 200-1 300nm 3个波段的波峰/谷深度差别都最明显,一阶微分处理提取的红边、黄边和蓝边有关的特征参数也能够很好的将5种群落进行分类,而利用连续统去除法提取的特征参数中,吸收谷的宽深比差值最大可达到92,是区分5种群落最有效的特征参数;3)波峰/波谷对应的波长位置是山地草甸5种主要群落的共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采样 一阶微分 连续统去除 草甸群落 武功山
下载PDF
不同干扰因素下草甸草原自然保护区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桂花 乌仁其其格 袁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调查不同干扰因素下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草甸草原的物种多样性,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设羊草放牧、羊草刈割、针茅放牧、针茅刈割4个不同样地,调查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特征。【结果】各群落物... 【目的】调查不同干扰因素下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草甸草原的物种多样性,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设羊草放牧、羊草刈割、针茅放牧、针茅刈割4个不同样地,调查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特征。【结果】各群落物种的重要值变化幅度很大,物种数在放牧干扰下都明显下降,α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羊草群落中羊草在放牧干扰下重要值比刈割干扰高;贝加尔针茅群落中贝加尔针茅在刈割干扰的重要值比放牧干扰低。【结论】在各种干扰因素下,草甸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重大变化,物种多样性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草原 草甸群落 植物多样性 α多样性指数 呼伦贝尔
下载PDF
草甸植物群落的发生学基础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绍成 黄凤兰 杨俊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6-19,共4页
各类草甸有不同的形成途径和水分状况及其决定因素 ,但都表现出对地带性气候的依赖性。不论是低地草甸、山地草甸 ,还是高寒草甸 ,其植物群落发生的基本因素是充足的水分条件。草甸植物群落所具有的明显的低地、山地、亚高山、高山等地... 各类草甸有不同的形成途径和水分状况及其决定因素 ,但都表现出对地带性气候的依赖性。不论是低地草甸、山地草甸 ,还是高寒草甸 ,其植物群落发生的基本因素是充足的水分条件。草甸植物群落所具有的明显的低地、山地、亚高山、高山等地形和所反映的各种类型草甸土的湿润土壤 ,正是其群落发生的立地条件 ,并且是个重要因素。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的聚集是草甸群落发生的内在因素 ,同时在草甸的发生与发展及生态关系中居核心地位。因此 ,水分条件、地形土壤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植物群落 发生学基础 水分条件 地形土壤条件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返青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保积虹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9期13-15,共3页
针对不同放牧强度下海北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影响不明显,植株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增高。群落中的优势种矮嵩草、披碱草的密度随放牧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但地上生物量随放牧... 针对不同放牧强度下海北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影响不明显,植株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增高。群落中的优势种矮嵩草、披碱草的密度随放牧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但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加。次优势种异针茅、紫羊茅、唐松草和黑褐苔草的密度随放牧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也逐渐减小。一些适口性差的阳性植物如美丽凤毛菊的密度、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大,且植物群落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小其差异性显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在返青期由于对重度放牧条件下过度采食,植物光合叶面积减小,根系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导致植物净生产量下降。因此,适宜地采食有利于植物返青,且植物地上净生产量将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 放牧强度 演替
下载PDF
放牧干扰对喀纳斯草地植物功能群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郑伟 朱进忠 潘存德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8,共7页
在确定喀纳斯景区草甸群落放牧干扰梯度的基础上,研究放牧干扰下草甸群落的功能群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利用功能群重要值、功能群丰富度、功能群和群落生物量变异系数、群落结构变异系数及群落生态优势度指数,比较分析了不同干扰强度阶段... 在确定喀纳斯景区草甸群落放牧干扰梯度的基础上,研究放牧干扰下草甸群落的功能群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利用功能群重要值、功能群丰富度、功能群和群落生物量变异系数、群落结构变异系数及群落生态优势度指数,比较分析了不同干扰强度阶段功能群组成结构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干扰强度的增加,群落优势功能群多年生杂类草逐渐被多年生丛生禾草和一二年生杂草所取代,多年生根茎禾草与豆科牧草等不耐践踏和采食的功能群逐渐消失,功能群多样性显著降低,不合理的放牧干扰显著降低了群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干扰 植物功能群 群落结构 草甸群落 喀纳斯景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对牦牛放牧的响应 被引量:14
20
作者 苗福泓 薛冉 +1 位作者 郭正刚 沈禹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7,共10页
在甘肃天祝县境内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牧区设置不同强度放牧小区,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组成、种重要值和种群生态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随放牧强度增大植物种数逐渐减少,其中紫花... 在甘肃天祝县境内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牧区设置不同强度放牧小区,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组成、种重要值和种群生态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随放牧强度增大植物种数逐渐减少,其中紫花针茅、西藏香青、高山韭等种类在重度放牧条件下消失。在中度条件下,优势种线叶嵩草的重要值最高;另一优势种珠芽蓼的重要值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以轻度放牧条件下最高。在3个放牧强度条件下,珠芽蓼和线叶嵩草的生态位宽度均位居所有种群前两位,并随着放牧强度增加二者的生态位宽度呈增大趋势,在重度放牧条件下二者生态位宽度相等。3个放牧强度下,优势种珠芽蓼和线叶嵩草与各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系数不尽相同,封育或者轻度放牧条件下,珠芽蓼是种群间竞争较强的一方,但当放牧强度达到中度及以上时,珠芽蓼则退出种群间竞争强度激烈的局面;线叶嵩草是重度放牧下,种群间竞争强度最大的一方。说明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植物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度放牧强度是珠芽蓼和线叶嵩草的适宜放牧强度。运用"生态位理论"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其结果与"中度干扰理论"相吻合,中度放牧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种适宜的放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高寒草甸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