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检测草莓镶脉病毒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肖敏 张志宏 +2 位作者 代红艳 杨洪一 李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3-487,共5页
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优质的草莓总DNA,可以稳定地进行草莓植株中SVBV的PCR检测。对PCR检测草莓植株中SVBV的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romega公司的Taq酶与TaKaRa公司的PCR反应缓冲液配合使用效果较好,适宜引物浓度为0.5μmol/L... 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优质的草莓总DNA,可以稳定地进行草莓植株中SVBV的PCR检测。对PCR检测草莓植株中SVBV的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romega公司的Taq酶与TaKaRa公司的PCR反应缓冲液配合使用效果较好,适宜引物浓度为0.5μmol/L,退火温度为53℃。20μLPCR反应液中包含0.001μL总DNA时能扩增出SVBV特异谱带,相当于能够从不足1μg的草莓新鲜叶片中检测出SVBV。基于对SVBV中国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比较,设计并筛选了检测SVBV的理想引物,提高了利用PCR检测草莓植株中SVBV方法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检测 PCR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草莓镶脉病毒的PCR检测及特异片段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厚成 李思源 +3 位作者 何水涛 郭蔼光 赵霞 郝淑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用CTAB法从感病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以其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长约600bp的扩增产物,同时优化PCR反应程序,获得单一特异条带;通过总DNA浓度梯度稀释,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能检测到2.5μg叶组织中病毒的存在。回收PC... 用CTAB法从感病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以其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长约600bp的扩增产物,同时优化PCR反应程序,获得单一特异条带;通过总DNA浓度梯度稀释,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能检测到2.5μg叶组织中病毒的存在。回收PCR特异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进行转化、重组克隆的筛选、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扩增片段序列与已报道SVBVCP基因序列(序列号:Nc_001725)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2%,氨基酸同源性为96.3%。该特异片段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记号为AY862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检测 PCR 序列
下载PDF
利用PCR技术检测草莓镶脉病毒 被引量:25
3
作者 隋春 吴禄平 张志宏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4,共3页
采用特异引物的PCR扩增方法 ,对 30个草莓品种进行了草莓镶脉病毒的检测 ,同时用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对被检植株进行了病毒检测 ,两种方法结果一致。回收、克隆PCR扩增出的特异DNA片段 ,获得了携有草莓镶脉病毒CP基因片段的载体。测序结... 采用特异引物的PCR扩增方法 ,对 30个草莓品种进行了草莓镶脉病毒的检测 ,同时用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对被检植株进行了病毒检测 ,两种方法结果一致。回收、克隆PCR扩增出的特异DNA片段 ,获得了携有草莓镶脉病毒CP基因片段的载体。测序结果表明 ,得到的特异DNA片段同美国草莓镶脉病毒的株系ATCC 4 5 0 5 8CP基因片段相比 ,同源性为 90 .9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草莓镶脉病毒 检测 PCR技术 基因序列分析 同源性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红颜草莓镶脉病毒(SVBV)的调查与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肖芳 苗立祥 +2 位作者 张豫超 蒋桂华 胡美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94-1700,共7页
为了解浙江省草莓主要产区红颜草莓镶脉病毒的感染情况,建立适宜的草莓脱毒快繁技术体系,调查了浙江省主要草莓产区草莓镶脉病毒的分布情况。PCR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红颜品种的植株感染了SVBV。序列分析表明,所感染的病毒与NCBI中报道... 为了解浙江省草莓主要产区红颜草莓镶脉病毒的感染情况,建立适宜的草莓脱毒快繁技术体系,调查了浙江省主要草莓产区草莓镶脉病毒的分布情况。PCR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红颜品种的植株感染了SVBV。序列分析表明,所感染的病毒与NCBI中报道的病毒相似性达98%以上。以0.2 mm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用MS培养基+0.3 mg·L-16-BA+0.05 mg·L-1GA+0.01 mg·L-1IBA+3%蔗糖(p H值5.8)进行脱毒培养。PCR检测结果显示,茎尖培养植株的脱毒率达到93%。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培养根系发达、抗性强的植株。试验结果将为建立完善的草莓病毒脱毒技术体系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茎尖 脱毒 草莓镶脉病毒(SVBV)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草莓镶脉病毒 被引量:5
5
作者 苗立祥 荣宁宁 +4 位作者 张豫超 杨肖芳 张琴 张慧琴 蒋桂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0-1036,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已有的检测SVBV的引物信息,合成引物,对不同草莓品种进行PCR扩增。经过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得到了感染SVB... 为了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已有的检测SVBV的引物信息,合成引物,对不同草莓品种进行PCR扩增。经过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得到了感染SVBV的阳性植株,利用此植株PCR扩增产物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优化了PCR反应体系,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进行了灵敏度和重复性试验,敏感性可达到10~1拷贝·μL^(-1),约为普通PCR的1 000倍,重复性好;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了比较,成功建立了检测SVB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该方法检测了部分草莓品种的DNA样品,结果表明,大部分植株都带有SVBV。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重复性,可用来快速检测草莓植株是否感染SV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SYBR Green-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草莓镶脉病毒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江彤 杨友志 +5 位作者 丁菲 蒋磊 李祥宇 邓竹根 谢朝阳 宋培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4,共5页
PCR扩增得到了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将SVBV c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终浓度为0.05 mmol·L-1的IPTG诱导表达。SDS-PAGE... PCR扩增得到了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将SVBV c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终浓度为0.05 mmol·L-1的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SVBV 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融合表达。利用Ni2+-NTA亲和树脂纯化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获得了重组蛋白的多抗血清。以此多抗血清建立了Dot-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制备的特异性多抗血清可以快速检测出感病草莓样品中的SV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外壳蛋白 原核表达 多抗血清
下载PDF
草莓镶脉病毒(SVBV)C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爽 李瑞 +1 位作者 宋培培 江彤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5-318,共4页
用CTAB法从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扩增SVBVCP基因的3个片段,分别克隆并测序。经序列拼接得到SVBVCP基因完整序列,全长1407nts,编码468个aa。将它与美国报道的SVBV(NC001725)以及花椰菜花叶病... 用CTAB法从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扩增SVBVCP基因的3个片段,分别克隆并测序。经序列拼接得到SVBVCP基因完整序列,全长1407nts,编码468个aa。将它与美国报道的SVBV(NC001725)以及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其它成员的CP基因相比较,结果表明,SVBVCP基因与SVBV(NC001725)CP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达83.4%;而与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其它成员的CP基因序列相似性均较低,仅为27.1%~33.2%。构建SVBV及其同属其它成员CP基因的系统关系树,结果显示中国SVBV与SVBV(NC001725)单独形成一个分支,而与其同属其它成员的亲缘关系均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CP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草莓镶脉病毒(SVBV)ORF Ⅵ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瑞 倪方锐 +2 位作者 贾琳 蒋磊 江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共6页
用CTAB法从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SVBV ORF Ⅵ基因的全长片段,进行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SVBV ORF Ⅵ基因完整序列全长1 557bp,编码518个氨基酸.将其与SVBV... 用CTAB法从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SVBV ORF Ⅵ基因的全长片段,进行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SVBV ORF Ⅵ基因完整序列全长1 557bp,编码518个氨基酸.将其与SVBV美国分离物以及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其他成员的ORF Ⅵ基因相比较,结果表明SVBV中国分离物ORF Ⅵ基因与SVBV美国分离物ORF Ⅵ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84.5%;而与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其他成员的ORF Ⅵ基因序列相似性均较低,仅为23.7%~27.9%.构建SVBV及其同属其他成员ORF Ⅵ基因的系统关系树,结果显示SVBV中国分离物与SVBV美国分离物单独形成1个分支,说明来源于草莓的2个SVBV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其同属其他成员的亲缘关系均较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VBVORF Ⅵ基因表达的P6蛋白序列含有多种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其二级结构N端是1个α-螺旋富集区.该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P6蛋白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ORF Ⅵ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二级结构
原文传递
草莓镶脉病毒粒子提取及电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肖文斐 裘劼人 +8 位作者 柳爱春 余红 来文国 童建新 张恒木 阮松林 马华升 忻雅 方献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313-4316,共4页
从受感染的草莓(Fragaria sp)植株中提取了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粒子并对其进行了电镜观察.用CTAB法从草莓叶片中提取总核酸,设计SVBV外壳蛋白基因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杭州地区的草莓镶脉病毒感... 从受感染的草莓(Fragaria sp)植株中提取了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粒子并对其进行了电镜观察.用CTAB法从草莓叶片中提取总核酸,设计SVBV外壳蛋白基因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杭州地区的草莓镶脉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大田种植的草莓中存在SVBV感染现象.从4株受感染草莓植株中分离克隆了SVBV的CP基因片段并测序;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与已报道的美国SVBV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号NC_001725)核苷酸同源性为91%.利用差速离心法从上述草莓植株的叶片中提纯SVBV病毒,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SVBV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为40-5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SVBV) PCR检测 病毒提取 电镜观察
下载PDF
RIP和TCS双价转基因草莓抗草莓镶脉病毒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庆玉 张璐璐 +1 位作者 张凤琴 朱延明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0,共3页
用小叶嫁接法对农杆菌转化RIP和TCS双价抗病毒基因所获得的草莓品种森嘎拉和戈雷拉转基因植株接种草莓镶脉病毒,采用PCR方法检测嫁接成活后的转基因草莓苗草莓镶脉病毒。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的转基因植株均有部分植株未扩增出草莓镶脉病... 用小叶嫁接法对农杆菌转化RIP和TCS双价抗病毒基因所获得的草莓品种森嘎拉和戈雷拉转基因植株接种草莓镶脉病毒,采用PCR方法检测嫁接成活后的转基因草莓苗草莓镶脉病毒。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的转基因植株均有部分植株未扩增出草莓镶脉病毒特异条带,说明转入的外源基因具有一定的抗草莓镶脉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转基因植株 草莓镶脉病毒 鉴定
下载PDF
草莓镶脉病毒(SVBV)ORFⅠ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1
作者 贾琳 倪方锐 +3 位作者 李瑞 蒋磊 丁菲 江彤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用CTAB法从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含有SVBVORFⅠ的片段,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全长1 033个核苷酸,其中包含的ORFⅠ全长987个核苷酸,编码328个氨基酸。结果表明:将其与花椰菜花叶病... 用CTAB法从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含有SVBVORFⅠ的片段,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全长1 033个核苷酸,其中包含的ORFⅠ全长987个核苷酸,编码328个氨基酸。结果表明:将其与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其他成员的ORFⅠ序列相比较,中国SVBVORFⅠ与美国SVBV ORFⅠ序列相似性最高,达88.3%。进一步构建SVBV及其同属其他成员ORFⅠ的系统关系树,结果显示:中国SVBV ORFⅠ与美国SVBV ORFⅠ单独形成1个亚分支,说明来源于草莓的2个SVBV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ORFⅠ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草莓镶脉病毒P6蛋白互作的森林草莓寄主因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帅 蒋西子 +5 位作者 梁伟芳 陈思涵 张享享 左登攀 胡亚会 江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519-3528,共10页
【目的】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是侵染草莓的主要病毒,但其侵染草莓的机制尚不清楚。论文以SVBV的P6蛋白为诱饵筛选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c DNA文库的寄主因子,为解析SVBV侵染草莓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 【目的】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是侵染草莓的主要病毒,但其侵染草莓的机制尚不清楚。论文以SVBV的P6蛋白为诱饵筛选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c DNA文库的寄主因子,为解析SVBV侵染草莓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VBV接种森林草莓,提取出现明显症状叶片的总RNA,Dnase I处理后,用SMART法反转录合成ds c DNA,均一化处理c DNA并酶切纯化,将<400 bp的短片段去除,其余片段连接到p GAD-T7质粒载体上,构建森林草莓初级c DNA文库。同时将SVBV P6构建到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 GBK-T7上,再将p GBK-P6和p GBK-T7分别转化酵母菌株AH109,阳性酵母菌株接种SD/-Trp液体培养基,鉴定诱饵载体对酵母细胞的毒性。将转化p GBK-P6的酵母菌分别涂布SD/-Trp、SD/-Leu-Trp和SD/-His-Trp平板,测定菌落生长情况,分析P6蛋白对酵母报告基因的自激活活性。然后用森林草莓初级c DNA文库质粒转化含有诱饵载体p GBK-P6的AH109酵母菌株,共转化子依次涂布SD/-Leu-Trp、SD/-Leu-Trp-His和SD/-Trp-Leu-His-Ade/X-α-Gal平板,最终筛选蓝色且长势较好的阳性菌落,提取酵母质粒并测序,Gen Bank中初步比对候选基因,利用Uniprot在线网站的gene ontology(GO)通路注释互作蛋白因子,分析互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3种c DNA文库平均库容超过2.0×106 cfu,平均文库重组率为97%,文库插入片段平均扩增长度>1 kb,表明森林草莓c DNA文库符合试验标准。最终利用SD/-Trp-Leu-His-Ade/X-α-Gal培养基筛选得到230个酵母阳性克隆,经过序列相似性比对,除去重复序列、载体序列和移码序列,共筛得15个与SVBV P6互作的寄主因子。GO通路注释结果表明这些寄主因子参与了13种生物过程,包括泛素化、转录因子调节、防御反应、代谢过程、氧化还原和胞内氨基酸代谢等过程;这15个寄主因子的分子功能多样,包括乙酰转移酶活性、萜烯合酶活性、脱氢酶活性、金属离子结合活性、蛋白激酶活性和水解酶活性等。【结论】成功构建了森林草莓酵母c DNA文库,筛选出15个与SVBV P6互作的森林草莓寄主因子,为进一步探明SVBV与森林草莓互作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森林草莓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 筛选 寄主因子
下载PDF
草莓镶脉病毒(SVBV)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方锐 李瑞 +4 位作者 李爽 贾琳 蒋磊 宋培培 江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1,110,共6页
【目的】对草莓镶脉病毒(SVBV)启动子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启动子稳定表达活性、表达类型及驱动外源基因稳定表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CTAB法从感染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SVBV启动子,克隆并测... 【目的】对草莓镶脉病毒(SVBV)启动子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启动子稳定表达活性、表达类型及驱动外源基因稳定表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CTAB法从感染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SVBV启动子,克隆并测序。将SVBV启动子与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其他成员的启动子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并构建其系统关系树,再用PlantCARE软件分析SVBV启动子序列中的各个作用元件。【结果】获得全长为1017 bp的SVBV启动子。序列比列表明,本研究构建的中国SVBV启动子与美国SVBV启动子序列相似性最高,达77.29%。从构建的系统关系树可以看出,中国SVBV启动子与美国SVBV启动子单独聚成一个亚分支,说明来源于草莓的2个SVBV启动子亲缘关系最近。另外,SVBV启动子和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启动子亲缘关系虽然相对较近,但二者序列相似性较低,说明SVBV启动子与CaMV 35 S启动子的结构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表明,SVBV启动子除了具有一般植物启动子的典型作用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具有一些与组织特异性表达或诱导表达相关的调节因子。【结论】SVBV启动子具有多种转录顺式作用元件,可能是一个在双子叶植物中具有较强驱动活性的组成型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启动子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草莓镶脉病毒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晓军 王敬东 +2 位作者 马洪爱 陈虞超 宋玉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3-125,共3页
以携带草莓镶脉病毒的植株为试材,运用一种新的信息生物学算法-Insignia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以现行技术标准为对照验证其准确性和可行性。通过RNA反转录扩增内标基因、病毒特异性序列和技术标准特异性序列,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295、289、... 以携带草莓镶脉病毒的植株为试材,运用一种新的信息生物学算法-Insignia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以现行技术标准为对照验证其准确性和可行性。通过RNA反转录扩增内标基因、病毒特异性序列和技术标准特异性序列,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295、289、600 bp,与设计一致。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特异性引物能较好地满足草莓病毒检测的标准,从而为草莓病毒的准确、快速检测方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检测 INSIGNIA
下载PDF
草莓镶脉病毒ORF Ⅵ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彤 谢朝阳 +2 位作者 丁菲 李祥宇 贾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2-516,共5页
为了分析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ORFⅥ基因的功能,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该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SVBV中国分离物的ORFⅥ基因,将此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SUMO上,获得重... 为了分析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ORFⅥ基因的功能,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该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SVBV中国分离物的ORFⅥ基因,将此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SUMO上,获得重组质粒pET-SUMO-ORFⅥ。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与Ni2+-NTA亲和柱纯化,获得分子质量约为90 kD的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抗血清的效价、反应灵敏度以及ORFⅥ基因在本氏烟中的瞬时表达。结果显示,间接ELISA法测定抗血清对重组蛋白的效价达1∶256 000,Western blot法能够检测到稀释64 000倍的重组蛋白。利用稀释2000倍的抗血清,仍能够检测出SVBV中国分离物和美国分离物ORFⅥ基因在本氏烟中瞬时表达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ORF Ⅵ基因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原文传递
草莓镶脉病毒ORFⅡ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与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磊 邓竹根 +4 位作者 谢朝阳 杨友志 李祥宇 丁菲 江彤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6,共7页
用CTAB法从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SVBV中国分离物ORFⅡ基因,克隆并测序。结果表明,SVBV中国分离物ORFⅡ基因全长486 nts,编码161个氨基酸。将其与SVBV美国分... 用CTAB法从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SVBV中国分离物ORFⅡ基因,克隆并测序。结果表明,SVBV中国分离物ORFⅡ基因全长486 nts,编码161个氨基酸。将其与SVBV美国分离物以及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其他成员的ORFⅡ基因相比较,结果表明,SVBV中国分离物ORFⅡ基因与SVBV美国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1.2%。将SVBV ORFⅡ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质粒pET-ORFⅡ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及Ni2+-NTA亲和柱纯化,获得分子质量约为38 kDa的融合蛋白。以此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可以制备出高效价的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制备的抗血清能与重组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利用抗血清进行ELISA测定,能够检测出感病草莓植株病汁液中SVBV ORFⅡ基因表达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ORFⅡ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多抗血清
原文传递
草莓镶脉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17
作者 江彤 张汉平 +2 位作者 谢朝阳 陈静 冯明峰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5-240,共6页
利用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全长克隆pSVBV-E3构建SVBV侵染性克隆。pSVBV-E3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别获得0.5-mer SVBV和1.0-mer SVBV,依次正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NPLUS,成功构建侵染性克隆重组质粒pBIN-1.5S... 利用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全长克隆pSVBV-E3构建SVBV侵染性克隆。pSVBV-E3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别获得0.5-mer SVBV和1.0-mer SVBV,依次正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NPLUS,成功构建侵染性克隆重组质粒pBIN-1.5SVBV。pBIN-1.5SVBV转化农杆菌,分别接种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和4种烟草属植物(Nicotiana spp.)验证其侵染性。结果表明,SVBV侵染性克隆接种森林草莓8周后发病,表现出典型的叶脉镶边黄化症状,PCR法可以从显症森林草莓中检测出SVBV cp基因,Southern blot法可以检测出SVBV基因组。而接种4种烟草属植物8周后未观察到发病症状,PCR法也未检测出SVBV cp基因。构建的SVBV侵染性克隆经接种验证能够侵染森林草莓,为进一步研究SVBV侵染森林草莓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侵染性克隆 构建
原文传递
利用PCR和RT-PCR检测草莓镶脉病毒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成林 官春月 +4 位作者 代红艳 刘月学 马跃 李贺 张志宏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2-555,共4页
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花椰菜花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45nm[1]。SVBV基因组全长7876bp,包括7个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7.8、18.3、16.6、56.0、8... 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花椰菜花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45nm[1]。SVBV基因组全长7876bp,包括7个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7.8、18.3、16.6、56.0、81.1、59.0和12.6kDa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RT-PCR检测 PCR 植物研究
原文传递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草莓镶脉病毒移动蛋白P1互作的寄主因子
19
作者 张享享 蒋西子 +2 位作者 李帅 蒋磊 江彤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3,共8页
构建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VBV)森林草莓的酵母c DNA文库,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与SVBV P1蛋白互作的15种寄主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15种寄主因子参与茉莉酸途径、泛素化、光合作用、抗病抗逆、蛋白修饰、蛋白运输和氧化还原等... 构建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VBV)森林草莓的酵母c DNA文库,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与SVBV P1蛋白互作的15种寄主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15种寄主因子参与茉莉酸途径、泛素化、光合作用、抗病抗逆、蛋白修饰、蛋白运输和氧化还原等多种生物过程。另外,这些寄主因子还具有其他分子功能,包括氧化还原酶活性、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活性和金属离子结合活性等。本研究初步探讨了P1与寄主因子的互作机理,为揭示SVBV侵染森林草莓以及SVBV在寄主中扩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移动蛋白P1 森林草莓 寄主因子 互作
原文传递
草莓镶脉病毒外壳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克隆、表达及鉴定
20
作者 杨菊梅 马建忠 +1 位作者 潘博 李印武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9-446,共8页
为实现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简单和快速检测,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SVBV外壳蛋白的线性抗原表位及其理化性质,以大肠杆菌的优势密码子对所预测的优势抗表原位进行设计并合成,同时进行了最佳异源表达... 为实现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简单和快速检测,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SVBV外壳蛋白的线性抗原表位及其理化性质,以大肠杆菌的优势密码子对所预测的优势抗表原位进行设计并合成,同时进行了最佳异源表达条件优化。结果表明,第218~238位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为SVBV外壳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其编码片段为5-A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4.8 kD,与其理论分子量20.5 kD基本一致。异源表达优化的结果表明,当IPTG浓度为0.5 mmol/L、温度为40℃、诱导时间为4 h时,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为23.6 mg/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能与His多克隆抗体起特异性反应。串联质谱结果表明,5-AE肽段氨基酸残基序列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外壳蛋白 抗原表位 原核表达 质谱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