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酸酸浸处理钛石膏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露威 王杰 +3 位作者 李珂珂 冯春花 张文艳 朱建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硫酸法酸浸钛石膏虽能有效浸出铁杂质但易引起石膏相变,对环境影响较大,工艺危险性高。基于此,采用草酸代替硫酸酸浸钛石膏浸出铁杂质,探究了酸浸温度、酸浸时间、草酸质量分数、液固质量比等因素对浸出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酸... 硫酸法酸浸钛石膏虽能有效浸出铁杂质但易引起石膏相变,对环境影响较大,工艺危险性高。基于此,采用草酸代替硫酸酸浸钛石膏浸出铁杂质,探究了酸浸温度、酸浸时间、草酸质量分数、液固质量比等因素对浸出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酸酸浸过程中以扩散过程为主,温度和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在酸浸时间为110 min、酸浸温度为90℃、草酸质量分数为6%、液固质量比为8条件下,草酸浸出铁率可达84%;结合FT-IR、XRD、SEM表征结果发现,钛石膏中铁杂质以絮凝状吸附在石膏晶体表面,适量草酸能有效去除钛石膏中铁杂质,过量草酸则会造成石膏部分溶解并在晶体表面生成草酸钙影响晶体形貌。采用草酸酸浸处理钛石膏可以有效去除钛石膏中的铁杂质,是一种环保、有效的除铁工艺,该实验结果可为钛石膏除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石膏 草酸 铁杂质 草酸
下载PDF
草酸与铁氧化物相互作用及光化学活化分子氧过程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婷 陈振华 徐天缘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415,共11页
草酸与铁氧化物共存于自然环境中,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光化学行为强烈影响着分子氧的活化.而分子氧活化影响共存体系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是发展绿色污染控制氧化技术的关键.因此,探讨草酸与铁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光化学活化分子... 草酸与铁氧化物共存于自然环境中,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光化学行为强烈影响着分子氧的活化.而分子氧活化影响共存体系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是发展绿色污染控制氧化技术的关键.因此,探讨草酸与铁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光化学活化分子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围绕草酸与铁氧化物相互作用以及草酸诱导铁氧化物活化分子氧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草酸在铁氧化表面的吸附与转化特性、草酸铁络合物光化学过程以及活性氧产生与转移途径,同时探讨了上述过程对环境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借此加深理解草酸诱导铁氧化物环境光化学行为与活化分子氧原理,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利用天然铁氧化物和有机质发展原位环境修复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铁氧化物 光化学活化分子氧 光降解 草酸铁络合物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邓英光 银雪艳 +2 位作者 郭秀彩 张紫萍 李峰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吴茱萸碱,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碱溶液后,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绘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吴茱萸碱,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碱溶液后,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以DAS 2.0软件分析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溶液的Cmax分别为(1.61±0.19)和(0.92±0.11)μg·mL^(-1),AUC_(0~t)分别为(4.76±1.41)和(2.07±0.22)mg·L^(-1)·h,CL分别为(0.67±0.21)和(1.38±0.14)L·h^(-1)·kg^(-1),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的C_(max)、AUC_(0~t)较吴茱萸碱溶液提高了1.75、2.30倍,CL是吴茱萸碱溶液的0.48倍,C_(max)、AUC_(0~t)和C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吴茱萸碱制备为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能延长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缓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草酸 胶束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胡冰凌 李波 赵媛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73-377,38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0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 目的探讨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0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根据MoCA评分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对比认知功能障碍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及Mo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中晚期患者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及MoCA评分均低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均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均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联合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高于单独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χ^(2)=7.413,P=0.006;χ^(2)=9.714,P=0.002;χ^(2)=8.541,P=0.003),其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AUC(Z=2.479,P=0.013;Z=2.271,P=0.023;Z=2.451,P=0.014)。结论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和认知功能存在差异,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高香草酸水平均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关系密切,均对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评估价值,但三者血清指标联合更有助于临床评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5-羟色胺 高香草酸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张琼 周芳 郭亚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51-253,257,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肾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lgG)、免疫球蛋白A(lg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lgG、lg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可改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肾功能,缓解炎症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并发症 肾炎/并发症 草酸/药理学 他克莫司结合蛋白质类/药理学
原文传递
草酸诱导不同铁氧化物光化学活性差异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振华 王清林 徐天缘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6,共7页
铁氧化物(IOs)和草酸非均相光化学体系作为传统Fenton和非均相Fenton法的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激发矿物的潜在本能,发挥天然自净化的优势,改善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然而自然界中IOs种类繁多且各有差异,导致各IOs-草酸光化学体系降解性... 铁氧化物(IOs)和草酸非均相光化学体系作为传统Fenton和非均相Fenton法的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激发矿物的潜在本能,发挥天然自净化的优势,改善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然而自然界中IOs种类繁多且各有差异,导致各IOs-草酸光化学体系降解性能也存在不同。在总结IOs结构性质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IOs-草酸光化学体系的降解性能,并从草酸吸附、铁溶出、活性氧物种生成3个方面对体系光化学机理差异进一步展开论述,同时对后续研究做出展望,旨在通过调控IOs自身性质,打造出行之有效、性能更强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 草酸 草酸铁配体 铁溶出 活性氧物种
下载PDF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治疗中对患者认知功能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徐筱 李泽兵 +4 位作者 方传华 陈思 顾烨 沈凯 黄昱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和观察组(40例,草酸...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和观察组(40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炎症因子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定向力、知觉、动作运用、空间知觉、注意力及专注力、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评分均呈升高趋势,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MBP、Cor水平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血清BDNF水平呈升高趋势,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患者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可得到显著改善,且有利于减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盐酸帕罗西汀片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刮痧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手部顽固性湿疹湿热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杜迎春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手部顽固性湿疹湿热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手部顽固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次,3次/d,饭后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手部顽固性湿疹湿热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手部顽固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次,3次/d,饭后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刮痧(督脉、膀胱经,主穴取大椎、神道、天柱、神堂、膈俞、膈关、脾俞、意舍)治疗,1次/周。两组均治疗8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00%(41/5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躯体功能、心理活动、社会能力、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手部湿疹严重指数评分和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刮痧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手部顽固性湿疹湿热证有较好疗效,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湿疹,缓解瘙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顽固性湿疹 刮痧 复方甘草酸苷片 依巴斯汀片 炎症因子 生活质量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清化复肝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肝损伤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杨阳 张明 姚春旭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清化复肝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化疗后肝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52例化疗后出现肝损伤的APL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观察清化复肝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化疗后肝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52例化疗后出现肝损伤的APL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6例,两组均采用维A酸联合亚砷酸化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化复肝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8%(75/76),高于对照组的86.84%(6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hs-CRP、IL-6、AST、ALT、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复肝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APL化疗后肝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ATL、AST、hs-CRP、IL-6水平,改善细胞免疫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复肝汤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化疗 肝损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10
作者 张玉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36-0039,共4页
探究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收治时间是2020年1月-2021年6月,所有患者被平均分成了参照组(35例,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干预组(35例,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 探究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收治时间是2020年1月-2021年6月,所有患者被平均分成了参照组(35例,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干预组(35例,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症状积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一些,组间差别明显(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以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可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升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卢帕他定 复方甘草酸 慢性荨麻疹
原文传递
黄钾铁矾对硫脲浸金的影响及草酸盐的作用机理
11
作者 李科 李骞 +4 位作者 姜涛 杨永斌 徐斌 许瑞 张雁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22-335,共14页
研究生物氧化产生的黄钾铁矾对酸性硫脲浸金的影响,并探讨草酸添加剂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黄钾铁矾会增加硫脲的消耗和阻碍金的溶解。黄钾铁矾能显著提高硫脲的分解,阻碍金的溶解。黄钾铁矾造成不利影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酸性溶液中黄... 研究生物氧化产生的黄钾铁矾对酸性硫脲浸金的影响,并探讨草酸添加剂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黄钾铁矾会增加硫脲的消耗和阻碍金的溶解。黄钾铁矾能显著提高硫脲的分解,阻碍金的溶解。黄钾铁矾造成不利影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酸性溶液中黄钾铁矾释放的铁离子使溶液浆电位增加,从而加速硫脲的分解,并加剧硫脲分解产生的钝化物种对金表面的钝化作用。添加草酸盐可以有效削弱黄钾铁矾的不利影响,表现为明显降低硫脲的消耗和促进金的溶解。通过溶液电位、Zeta电位和XPS分析,揭示草酸的可能作用机理。草酸盐不仅可以通过与Fe^(3+)配位减弱Fe^(3+)与硫脲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通过无差别吸附和静电斥力阻止钝化产物在金表面包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黄钾铁矾 金浸出 硫脲消耗 草酸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凤钦 赵丽滟 +3 位作者 王利国 曹妍 贺鹏 李会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42,共20页
我国富煤、少油和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对煤炭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如何发挥我国大储量煤炭资源的优势,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低碳化和多元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向多元化学品转化,降低对石油、天然气... 我国富煤、少油和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对煤炭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如何发挥我国大储量煤炭资源的优势,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低碳化和多元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向多元化学品转化,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和对外依赖,一直是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研究的重点方向。将煤经高温气化为CO和H_(2)后,利用CO和H_(2)合成气合成的草酸二甲酯(DMO)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反应向多种含氧化学品转化是一条已被证实的可行技术路线。随着DMO经过间接加氢反应和连续加氢反应向乙醇酸甲酯(MG)、乙二醇(EG)、乙醇、碳酸二甲酯(DMC)和草酰胺等多种高值化学品转化技术的逐步发展,使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的平衡。围绕DMO向下游产品转化展开详细论述和讨论。根据近年来学者对DMO的研究,DMO初步加氢可得到MG,MG二次加氢可得到EG,EG脱水得到乙醇、C3~C4醇,及DMO氨化制备“新型氮肥”——草酰胺等。重点归纳了各下游产品转化所使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活性物种的吸附-活化作用机制。详细梳理总结了当前通过引入其他助剂、调控表面酸碱度和引入第二第三金属等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方法。针对目前负载型铜基催化剂、铁基催化剂和银基催化剂等在DMO加氢过程中表现出的高选择性和局限性展开了细致的讨论。明确指出了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铜基催化剂所显现的高温易板结、中毒失活问题,铁基催化剂存在的中间产物加氢能力差及银基催化剂C-O键活化过程作用弱等问题,并进一步对催化剂失活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分析。详细指出了当前DMO加氢工艺路线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给出了DMO加氢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含氧化学品 非均相催化 反应机理 稳定化机制
下载PDF
积雪草酸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和自噬缓解脂多糖诱导肉鸡急性肾损伤的研究
13
作者 邱文粤 苏依曼 +7 位作者 叶嘉莉 章心婷 庞晓玥 王荣梅 谢子茂 张辉 唐兆新 苏荣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821,共13页
旨在探讨积雪草酸(AA)对脂多糖(LPS)诱导肉鸡肾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将40只1日龄肉鸡适应性饲养至7日龄,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on)、LPS组(LPS)、低剂量AA组(LPS+AA 15 mg·kg^(-1))和高剂量AA组(LPS+AA 30 mg·kg^(-1))。AA预... 旨在探讨积雪草酸(AA)对脂多糖(LPS)诱导肉鸡肾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将40只1日龄肉鸡适应性饲养至7日龄,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on)、LPS组(LPS)、低剂量AA组(LPS+AA 15 mg·kg^(-1))和高剂量AA组(LPS+AA 30 mg·kg^(-1))。AA预处理组的肉鸡连续14 d每日灌胃相应剂量AA。除Con组,其余组肉鸡在第16、18和20日龄时腹腔注射0.5 mg·kg^(-1)剂量的LPS构建急性肾损伤(AKI)模型;第21日龄时处死肉鸡并采集肾组织样品。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肾脏系数和检测肾组织抗氧化酶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色素c(Cytc)和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与分布;TUNEL染色检测肾细胞凋亡率。结果发现,AA可减轻LPS诱导的肉鸡肾病理损伤,显著降低肾脏系数和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P<0.05)。AA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AKI中P 53、BAX和Caspase 3的mRNA表达,显著促进了LPS诱导的AKI中BCl2、Beclin1、ATG5、LC 3-Ⅰ和LC 3-Ⅱ的mRNA表达(P<0.05);此外,AA预处理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AKI中P53、Bak1、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P<0.05),显著促进了LPS诱导的AKI中Beclin1、ATG5、LC3Ⅱ/Ⅰ的蛋白表达(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AA预处理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AKI中Cytc蛋白的表达与分布(P<0.001),促进了LC3蛋白在LPS诱导的AKI中的表达与分布(P<0.001)。TUNEL结果表明,AA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肉鸡肾细胞凋亡率(P<0.001)。总之,AA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促进细胞自噬和降低细胞凋亡,缓解了LPS诱导的肉鸡AKI。此结果为AA成为潜在饲料添加剂和预防LPS诱导肉鸡AKI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自噬 积雪草酸 脂多糖 急性肾损伤 肉鸡
下载PDF
积雪草酸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铁死亡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肉鸡心肌损伤的研究
14
作者 章心婷 邱文粤 +7 位作者 庞晓玥 苏依曼 叶嘉莉 黄健佳 周水莲 唐兆新 王荣梅 苏荣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7-1799,共13页
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积雪草酸(AA)对脂多糖(LPS)诱导肉鸡心肌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的影响。选取50只1日龄肉鸡适应性饲养至7日龄,并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ontrol)、LPS组(LPS)、低剂量AA组(LPS+AA 15 mg·kg^(-1))、中剂量AA组(LPS+AA 30 ... 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积雪草酸(AA)对脂多糖(LPS)诱导肉鸡心肌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的影响。选取50只1日龄肉鸡适应性饲养至7日龄,并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ontrol)、LPS组(LPS)、低剂量AA组(LPS+AA 15 mg·kg^(-1))、中剂量AA组(LPS+AA 30 mg·kg^(-1))、高剂量AA组(LPS+AA 60 mg·kg^(-1))。所有AA组用相应剂量的AA连续灌胃14 d。在16、18和20日龄时,所有LPS组肉鸡腹腔注射0.5 mg·kg^(-1) LPS以建立急性心肌损伤(AMI)模型并于21日龄时处死肉鸡并采集心肌样品。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使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和SLC7A11的阳性表达率;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组织中GPX4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发现,AA预处理可以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病理损伤;与LPS组相比,中剂量AA预处理后心肌中GSH-Px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AA预处理均显著降低MDA的含量(P<0.05);此外,AA预处理降低了LPS诱导的心肌Keap1、HMGB1和PTGS2的mRNA表达(P<0.05),促进了Nrf2、HO1、NQO1、GCLC、GCLM、SLC7A11、FTH1和GPX4的mRNA表达(P<0.05),同时,也降低了Keap1、HMGB1的蛋白表达,促进了Nrf2、HO1、NQO1、SLC7A11、FTH1和GPX4的蛋白表达(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AA预处理可促进Nrf2(P<0.01)、SLC7A11(P<0.01)和GPX4(P<0.05)的表达。本结果首次表明,AA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缓解LPS诱导的急性心肌损伤(AMI)。AA有望成为未来预防LPS诱导肉鸡AMI的潜在食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急性心肌损伤 脂多糖 氧化应激 铁死亡
下载PDF
铜催化草酸二甲酯加氢副产物1,2-丙二醇生成机理的DFT研究
15
作者 伦国栋 严伟琦 +2 位作者 周静红 朱贻安 李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4,共12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u(111)及Cu_(2)O(111)表面上草酸二甲酯加氢副产物1,2-丙二醇(1,2-PDO)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究,计算了两种表面上1,2-PDO生成的不同反应路径基元步骤的热力学数据以及所涉及物种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局域态密度以及差分...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u(111)及Cu_(2)O(111)表面上草酸二甲酯加氢副产物1,2-丙二醇(1,2-PDO)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究,计算了两种表面上1,2-PDO生成的不同反应路径基元步骤的热力学数据以及所涉及物种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局域态密度以及差分电荷密度分析,阐明了铜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位点及1,2-PDO生成的主要路径。结果表明,1,2-PDO主要由乙二醇和甲醇于Cu_(2)O(111)表面通过Guerbet醇缩合反应生成,具体包括醇脱氢、羟醛缩合以及不饱和醛加氢三个过程。Cu_(2)O(111)表面Cu_(us)^(+)及O_(suf)^(-)位点形成的Lewis酸碱对能够促进反应物、产物及反应中间体的吸附且对于1,2-PDO生成过程的整体催化活性更高。Cu_(2)O(111)表面的O_(suf)^(-)位点是醇类脱氢生成醛、羟醛缩合过程中生成烯醇物种以及不饱和醛类中间体加氢的主要活性中心,而C-C偶联反应则发生在Cu_(us)^(+)金属位点上。论文研究结果可为铜催化剂设计和改性以及草酸酯加氢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加氢 CU催化剂 1 2-丙二醇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代谢工程改造热带假丝酵母生产鼠尾草酸
16
作者 霍达 陈献忠 +1 位作者 杨海泉 曹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1,I0002,I0003,共9页
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是一种酚类二萜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鼠尾草等唇科类植物中。CA具有抗肿瘤等多种生理以及药理活性,在日化、食品、医疗领域应用价值巨大。热带假丝酵母具有鲁棒性强、耐高温、产油脂等特性,因而在萜类化合物高... 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是一种酚类二萜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鼠尾草等唇科类植物中。CA具有抗肿瘤等多种生理以及药理活性,在日化、食品、医疗领域应用价值巨大。热带假丝酵母具有鲁棒性强、耐高温、产油脂等特性,因而在萜类化合物高效生产方面极具潜力。该研究根据热带假丝酵母密码子偏好性对来源于鼠尾草的铁锈醇合酶基因CYP76AH24和鼠尾草酸合酶基因CYP76AK6、来源于拟南芥的细胞色素还原酶基因ATR1进行全序列密码子优化以及基因合成。以生产鼠尾草酸前体次丹参酮二烯热带假丝酵母1C2PM04作为出发菌株,将上述基因整合到其基因组中成功合成鼠尾草酸。利用模块化工程与酵母不同亚细胞区室的空间组合,将上述3条基因以模块化的方式导入胞质和过氧化物酶体中进行表达,鼠尾草酸产量分别为10.25 mg/L和4.64 mg/L。通过下调角鲨烯合酶基因ERG9,降低法尼基焦磷酸池的消耗进而改变代谢通量进一步提高鼠尾草酸产量,效价达到26.3 mg/L。将细胞色素P450酶和细胞色素还原酶进行融合表达,测试以刚性linker(E3AK,E3AK×2,E3AK×3)和柔性linker(G4S,G4S×2,G4S×3)为连接肽,融合表达CYP76AH24和ATR1,鼠尾草酸产量提高1.54倍。该文通过增加CPR拷贝数,增加电子供体,进一步提高鼠尾草酸表达水平,产量达到78.2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 鼠尾草酸 细胞色素P450 融合蛋白 代谢工程
下载PDF
积雪草酸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肉鸡肾细胞焦亡
17
作者 苏依曼 叶嘉莉 +5 位作者 邱文粤 章心婷 庞晓玥 王荣梅 唐兆新 苏荣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7-1786,共10页
旨在研究积雪草酸(asiatic acid, AA)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减轻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肉鸡肾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将40只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适应性饲养至7日龄,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CON)、LPS诱导模型组(LPS)... 旨在研究积雪草酸(asiatic acid, AA)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减轻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肉鸡肾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将40只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适应性饲养至7日龄,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CON)、LPS诱导模型组(LPS)、AA低剂量组(LPS+AA 15 mg·kg^(-1))和AA高剂量组(LPS+AA 30 mg·kg^(-1))。AA处理组的肉鸡用对应剂量的AA预处理14 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肉鸡在16、18和20日龄时腹腔注射0.5 mg·kg^(-1)的LPS构建急性肾损伤模型,在20日龄,腹腔注射LPS 12 h后处死肉鸡,并采集肾组织样品。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法检测肾组织中HMGB1、TLR4、NF-κB、IκB、NLRP3、Caspase-1、IL-18、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HMGB1、TLR4、P-NF-κB、NLRP3、GSDMD、IL-1β和Cleaved caspase-1/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IκB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MGB1、NLRP3和ASC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PS会引发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以及肾小球发育不良,而经AA处理可以改善由LPS诱导引起的病理损伤。同时,LPS使肉鸡肾组织中HMGB1/TLR4/NF-κB通路和焦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升高(P<0.05),AA可以显著下调由LPS诱导所导致的肾组织中HMGB1、TLR4、NF-κB、IκB、NLRP3、Caspase-1、TNF-α和IL-18的mRNA水平升高(P<0.05);TLR4、P-NF-κB、NLRP3、IL-1β和Cleaved caspase-1/Caspase-1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AA可以显著降低LPS所诱导的肾组织中P-IκB、HMGB1、NLRP3和ASC蛋白的表达与分布。综上所述,AA能够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减轻LPS诱导肉鸡肾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脂多糖 HMGB1/TLR4/NF-κB通路 细胞焦亡
下载PDF
草酸和抑制剂对氮肥在喀斯特土壤中迁移规律的影响
18
作者 谢富金 钟宁 +5 位作者 王家凤 张嘉佳 田嫄 陶毅才 周柳强 蔡秋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2-390,共9页
【目的】探究草酸、硝化抑制剂(DMPP)和脲酶抑制剂(NBPT)与氮肥配施后氮素在喀斯特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为喀斯特地区合理施用氮肥及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土柱培养法,在土壤湿度为30%条件下,以草酸、DMPP和NBPT... 【目的】探究草酸、硝化抑制剂(DMPP)和脲酶抑制剂(NBPT)与氮肥配施后氮素在喀斯特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为喀斯特地区合理施用氮肥及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土柱培养法,在土壤湿度为30%条件下,以草酸、DMPP和NBPT与3种氮肥(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组合配施,培养15、30和90 d后,测定土柱中不同土层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及其百分率,探究氮肥配施草酸和2种抑制剂对喀斯特土壤中氮素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在15、30和90 d的培养时间下,与单施氮肥相比,氮肥配施草酸和抑制剂对氮素在喀斯特土壤中迁移具有明显影响。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配施草酸后,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增加,分别为0.516、3.266和0.958 mg/g,同时,3种氮肥在土壤中的可溶性无机氮百分率均升高(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的可溶性无机氮百分率最高分别为16.68%、41.28%和11.02%)。氯化铵配施草酸+DMPP后,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增加,其百分率提高,且在培养15 d时百分率最高,为45.48%;尿素配施草酸+DMPP后,在培养90 d时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和百分率均最高,分别为0.935 mg/g和11.19%。【结论】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中,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分别配施草酸均能提高土壤可溶性无机氮含量,促进氮素向深层次土壤迁移,氯化铵和尿素分别配施草酸+DMPP也可提高土壤可溶性无机氮含量,这些高效利用氮肥的施肥方式可在农业生产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喀斯特土壤 迁移规律 草酸 抑制剂 可溶性无机氮
下载PDF
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李媛 王珍 +1 位作者 曹雪 侯绍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分为对照(NG)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及HG+GA组(30 mmol/L葡萄糖+200... 目的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分为对照(NG)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及HG+GA组(30 mmol/L葡萄糖+200μmol/L GA)。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及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IL-1β、TNF-α、α-SMA在细胞内的荧光表达强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L-6及IL-8的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IL-1β、TNF-α、IL-6、IL-8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TNF-α、IL-6、IL-8和α-SMA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与HG组相比,HG+GA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和IL-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IL-6、TNF-α、IL-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高糖 草酸 肾小球系膜细胞 炎性因子 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