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对甘草苗生长及甘草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孙志蓉 翟明普 +1 位作者 王文全 李玉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222-2226,2281,共6页
目的:通过对甘草密度效应的研究,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方法: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甘草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甘草酸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密度对甘草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 目的:通过对甘草密度效应的研究,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方法: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甘草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甘草酸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密度对甘草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甘草株高速生期的起止时间随密度增大逐渐提前,速生期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甘草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而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甘草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65.02%,19.55%,15.43%,根、茎、叶生物量的RSD分别为0.57%,0.49%,0.76%。较低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质量分数在0.52%~0.59%,而最高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仅为0.29%。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密度与甘草侧枝和地下茎萌发的时间、复叶上的小叶数量、株高和地径生长量、芦头粗度、侧根数量、单株根和枝叶量、单株生物产量及甘草酸含量成负相关,与甘草群体生物产量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密度 生物量 草酸含量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桂枝颗粒中桂皮酸、芍药苷、甘草酸含量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晔 郝福 +1 位作者 李艳荣 任淑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关键词 草酸含量 同时测定 桂枝汤 桂皮酸 芍药苷 HPLC 中药制剂 指标成分
下载PDF
栽培甘草不同部位甘草酸含量的单株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春生 段天璇 +1 位作者 王文全 牛小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660-2661,共2页
关键词 草酸含量 栽培甘草 同部位 药材质量 野生甘草 临床用量 甘草资源 市场需要
下载PDF
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 被引量:19
4
作者 付玉杰 赵文灏 +3 位作者 侯春莲 刘晓娜 施晓光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确定了制备甘草酸分析样品的超声波提取条件, 0. 3%稀氨水为溶剂,液固比50: 1,提取时间5h;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草酸含量的条件为ODS色谱柱(4. 6mm×25cm, 5μm),检测波长254nm,检测温度为室温,流动相CH3OH/3% HOAc(V/V)为75 ... 确定了制备甘草酸分析样品的超声波提取条件, 0. 3%稀氨水为溶剂,液固比50: 1,提取时间5h;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草酸含量的条件为ODS色谱柱(4. 6mm×25cm, 5μm),检测波长254nm,检测温度为室温,流动相CH3OH/3% HOAc(V/V)为75 /25,流速1mL/min,进样量10μL,平均加样回收率100. 20%,相对标准偏差为1. 77%。结果表明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准确度高,速度快的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草酸含量 超声提取 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 CH3OH 提取条件 分析样品 提取时间 检测波长 检测方法 超声波 草酸 稀氨水 液固比 6mm 色谱柱 ODS 流动相 min 进样量 回收率 准确度 平均
下载PDF
半夏与甘草配伍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圣志 施钧瀚 +2 位作者 杨玉涛 赖宝林 韩秀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58-1559,共2页
目的:研究甘草与半夏不同炮制品配伍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甘草以及甘草与生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分别配伍水煎1h,以甘草酸为考察指标,用HPLC法分析各种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配伍后各种水煎液中甘草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甘草单... 目的:研究甘草与半夏不同炮制品配伍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甘草以及甘草与生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分别配伍水煎1h,以甘草酸为考察指标,用HPLC法分析各种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配伍后各种水煎液中甘草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甘草单独水煎液,其中与清半夏配伍的煎液中甘草酸含量最低。结论:甘草与半夏的不同炮制品配伍使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半夏炮制品 配伍 草酸含量 变化
原文传递
杨桃草酸的分布及其果实草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钟云 蒋侬辉 +3 位作者 姜波 刘岩 曾继吾 易干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83-85,共3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新加坡甜杨桃和广州本地酸杨桃的叶、叶柄、根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及其不同部位进行了草酸含量的测定,同时对不同施肥处理、热水处理的甜杨桃果实分别进行了草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杨桃果实草酸含量先迅速上升,然...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新加坡甜杨桃和广州本地酸杨桃的叶、叶柄、根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及其不同部位进行了草酸含量的测定,同时对不同施肥处理、热水处理的甜杨桃果实分别进行了草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杨桃果实草酸含量先迅速上升,然后逐渐下降,谢花80d左右处于低峰值;杨桃叶片的草酸含量最高,果肉的草酸含量最低;施有机肥可有效降低甜杨桃果实水溶性草酸含量;热水处理3 min可降低果肉水溶性草酸含量4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桃 草酸含量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栀逍遥丸中栀子苷、芍药苷、丹皮酚和甘草酸含量 被引量:25
7
作者 周欣 杨文业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测定丹栀逍遥丸中栀子苷、芍药苷、丹皮酚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5μm, 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30 min,甲醇25%→95%,0.3%磷酸溶液75%→5%),流速:1.0 mL·min... 目的:测定丹栀逍遥丸中栀子苷、芍药苷、丹皮酚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5μm, 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30 min,甲醇25%→95%,0.3%磷酸溶液75%→5%),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为栀子苷237 nm、芍药苷237 nm、丹皮酚274 nm、甘草酸250 nm。结果:栀子苷,芍药苷,丹皮酚和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0.70μg(r=0.9998),0.20-0.70μg(r=0.9996),0.08 -0.28μg(r=0.9999),0.30-1.05μg(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100.4%,100.4%,101.5%。结论:本法简捷,快速,可靠,可用于控制制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栀逍遥丸 栀子苷 芍药苷 丹皮酚 草酸含量 测定 平均加样回收率 DAD检测器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 线性范围 制剂质量 酸溶液 流动相 甲醇
下载PDF
半夏与甘草配伍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二)
8
作者 田圣志 施钧瀚 +2 位作者 杨玉涛 韩秀奇 赖宝林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53-1855,共3页
目的:研究清半夏及其炮制辅料对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甘草酸为对照品,用HPLC法分析甘草煎液以及甘草与清半夏、明矾配伍水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配伍后各种水煎液中甘草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甘草单独水煎液,其含量随着清半... 目的:研究清半夏及其炮制辅料对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甘草酸为对照品,用HPLC法分析甘草煎液以及甘草与清半夏、明矾配伍水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配伍后各种水煎液中甘草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甘草单独水煎液,其含量随着清半夏或明矾的比例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结论:清半夏及其炮制辅料明矾均能降低甘草中甘草酸的煎出,尤以明矾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半夏 明矾 甘草 配伍 草酸含量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国不同产地甘草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1696-1698,共3页
甘草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组方中常用药物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甘草的干燥根或根茎具有益气补脾、解毒去热、止咳祛痰、止痛缓急、调和诸药的功效。甘草中起到药理作用的甘草酸包括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二者在甘草中同... 甘草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组方中常用药物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甘草的干燥根或根茎具有益气补脾、解毒去热、止咳祛痰、止痛缓急、调和诸药的功效。甘草中起到药理作用的甘草酸包括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二者在甘草中同时存在且互为反向异构体,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过敏、保肝、抗纤维化、类固醇样等药理作用[1,2]。我国传统医学对中草药特别注重产地,不同产地的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也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品优质高的甘草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新疆和宁夏。为了能选择品优质高的甘草药材,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我国不同甘草主产地所产甘草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含量,试验结果可为选择药品生产中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同时测定 18Α-甘草酸 主产地 中国 传统医学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草酸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蔚霞 《现代仪器》 2011年第4期79-83,共5页
本项目研究从制样方法、色谱柱筛选、检测波长确认、定容的试剂确认以及方法的重复性、再现性与准确度等方面全面考量与优化液相色谱检测草酸的分析方法,摸索一套快速、准确可行的草酸含量的检验方法;建立不同果蔬基质、不同草酸含量范... 本项目研究从制样方法、色谱柱筛选、检测波长确认、定容的试剂确认以及方法的重复性、再现性与准确度等方面全面考量与优化液相色谱检测草酸的分析方法,摸索一套快速、准确可行的草酸含量的检验方法;建立不同果蔬基质、不同草酸含量范围的液相色谱检测线性回归方程;浓度范围为1~500μg/mL,回归方程为y=25.55x+0.139,线性相关性R^2=0.9998良好,最低检出限5(S/N)为0.1μg/mL。精密度误差RSD<5%,回收率98.0%~105.4%,并在5家实验室进行验证,实现立项时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含量 液相色普法检测 制样方法 精准度高 检出限低 线性范围广
下载PDF
车间空气中草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万夫 薛烨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1988年第1期42-43,共2页
我们为解决铝制品厂的氧化处理车间草酸浓度的监测问题,参阅国内外资料,初步建立起以水吸收草酸蒸气,用碘酸钾比色定量的方法。经过方法学鉴定表明,本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采样效率达到了实验要求。现场实际应用如能排除其... 我们为解决铝制品厂的氧化处理车间草酸浓度的监测问题,参阅国内外资料,初步建立起以水吸收草酸蒸气,用碘酸钾比色定量的方法。经过方法学鉴定表明,本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采样效率达到了实验要求。现场实际应用如能排除其它有机酸,无机酸类及氧化还原性物质外,此法是可靠的。 一、原理 以碘酸钾、碘化钾溶液与草酸作用,析出碘,溶液呈黄色,再遇淀粉溶液显兰色,比色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酸钾溶液 无机酸 还原性 车间 空气 工业气体 草酸含量 比色定量 多孔玻板吸收管 吸收液 灰碘 祛痰药 碘化钾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蒙药托如布汤搽剂中甘草酸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建玲 李琦 张春雨 《中国药事》 CAS 2007年第5期348-349,共2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草酸含量 蒙药材 HPLC法 搽剂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质量标准 神经性皮炎
下载PDF
一种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13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5年第6期97-97,共1页
摘要:本发明涉及植物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所述的测定方法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在252nm波长处的吸收峰,并通过甘草酸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从而获得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的含量。本发明不仅... 摘要:本发明涉及植物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所述的测定方法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在252nm波长处的吸收峰,并通过甘草酸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从而获得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的含量。本发明不仅公开了一种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易于工业化推广的甘草提取工艺,同时还给出了这一工艺所得产品的药物用途,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测定方法 草酸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 提取工艺 产品纯度 化学领域 标准曲线
下载PDF
关于茶抽出液中的草酸含量
14
作者 高木满 《福建茶叶》 2003年第3期7-8,共2页
关键词 茶抽出液 草酸含量 洗提特性 毛细管电泳法 涩味成分 可溶性固性成分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八角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黄梦娇 符韵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3期25-28,108,共5页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八角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的八角果为原料,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为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莽草酸和茴香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莽草酸含量,气相色谱法检测茴香油中主要成...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八角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的八角果为原料,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为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莽草酸和茴香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莽草酸含量,气相色谱法检测茴香油中主要成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影响不同。莽草酸含量最高的处理方式是100℃开水杀青后晒干,为9.64%;含量最低的处理方式是微波杀青后烘干,为7.35%。茴香油含量最高的处理方式是薄膜包住杀青后晒干,为4.23%;含量最低的处理方式是100℃开水杀青后烘干,为3.12%。不同方式处理八角所提取茴香油中茴脑含量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青 晒干 烘干 八角 草酸含量 茴香油含量 水蒸气蒸馏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我国不同产区野生与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及其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魏胜利 王文全 +5 位作者 王继永 孙志蓉 刘春生 王海 杨志刚 吴保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了解全国野生和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范围,初步寻找影响甘草酸含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HPLC测定收集于全国9省区37个旗县165份野生甘草和1 013份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分析产地、药用部位、栽培年限、土壤类型与质地对甘草酸含... 目的:了解全国野生和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范围,初步寻找影响甘草酸含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HPLC测定收集于全国9省区37个旗县165份野生甘草和1 013份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分析产地、药用部位、栽培年限、土壤类型与质地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野生甘草的甘草酸质量分数平均为(4.43±1.32)%,而栽培甘草的甘草酸质量分数平均为(1.51±0.49)%,低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最低标准。不同产地野生和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野生甘草中,根和根茎的甘草酸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一至四年生阶段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生后甘草酸含量快速增高,栽培地土壤类型和质地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草酸含量 甘草药材质量
原文传递
甘草药材中淀粉含量和甘草酸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春生 王学勇 +2 位作者 刘仁权 南博 张艳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831-2832,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药材中淀粉含量和甘草酸含量的关系,为提高栽培甘草药材中的甘草酸含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和碘.淀粉比色法分别测定甘草单株中的甘草酸和淀粉含量。结果:甘草药材中淀粉质量分数为1.39%~10.82%,甘草酸质... 目的:探讨甘草药材中淀粉含量和甘草酸含量的关系,为提高栽培甘草药材中的甘草酸含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和碘.淀粉比色法分别测定甘草单株中的甘草酸和淀粉含量。结果:甘草药材中淀粉质量分数为1.39%~10.82%,甘草酸质量分数为0.63%~3.51%。结论:甘草药材中淀粉含量和甘草酸含量负相关,可以通过调控甘草中淀粉含量提高甘草药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含量 淀粉含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实测甘草冠层光谱定量估算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玲 李宏益 张学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33-1937,共5页
甘草酸(GA)和甘草苷(LQ)是甘草的两个主要的活性成分,常用作评估甘草的质量主要指标。首次尝试应用实测甘草冠层的可见-短波红外(Vis-SWIR)高光谱数据定量估算甘草中的GA和LQ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分别测定甘草中GA和LQ含量... 甘草酸(GA)和甘草苷(LQ)是甘草的两个主要的活性成分,常用作评估甘草的质量主要指标。首次尝试应用实测甘草冠层的可见-短波红外(Vis-SWIR)高光谱数据定量估算甘草中的GA和LQ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分别测定甘草中GA和LQ含量作为参考值,通过结合一阶导数预处理和运用Wilk’lambda逐步回归法选择特征波长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在选择9个最优波段基础上建立偏最小二乘(PLS)回归预测模型,甘草GA和LQ的回归精度R2分别为0.953和0.932,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31和0.22,预测精度R2分别为0.875和0.883,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39和0.27。结果显示,用光谱预测模型获得甘草GA和LQ含量预测与HPLC方法获得的甘草GA和LQ含量实测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Vis-SWIR技术从遥感数据中来确定GA和LQ含量的可行性。为野外利用外机载和/或星载高光谱传感器对甘草质量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短波红外光谱 定量估算 草酸含量 甘草苷含量 高光谱 冠层反射率
下载PDF
东北5种常见松科树种针叶中莽草酸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磊 刘洋 +3 位作者 张俞 杨逢建 刘玉 祖元刚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9-1130,共2页
试验的树种针叶采摘于本校内(N45°43.096’,E126°38.03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杨磊等2009),研究同一生境条件下5种东北常见松科树种白扦(Picea meyeri Rehd.et Wil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 试验的树种针叶采摘于本校内(N45°43.096’,E126°38.03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杨磊等2009),研究同一生境条件下5种东北常见松科树种白扦(Picea meyeri Rehd.et Wil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沙松(Abies holophylla Maxim.)和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 Rupr.)针叶中莽草酸含量的全年动态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动态变化 草酸含量 针叶 树种 松科 东北 高效液相色谱法 季节
原文传递
离子色谱法测定甘草提取物中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施超欧 栾绍嵘 王洁姮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5年第3期38-39,共2页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甘草提取物中残留草酸含量的新方法。选用DionexIonPacAS11-HC阴离子分析柱(250mm×4mmi.d.),淋洗液为18mmol/LNaOH溶液,流速为1.0mL/min,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草酸色谱峰面积(Y)与浓度(X)在1.004~10.04mg/L...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甘草提取物中残留草酸含量的新方法。选用DionexIonPacAS11-HC阴离子分析柱(250mm×4mmi.d.),淋洗液为18mmol/LNaOH溶液,流速为1.0mL/min,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草酸色谱峰面积(Y)与浓度(X)在1.004~10.04mg/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1939X-0.0326,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12mg/L。样品回收率为96.8%~98.6%,相对标准偏差为0.78%。该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离子色谱法 测定 IonPac NAOH溶液 线性回归方程 相对标准偏差 电导检测器 色谱峰面积 草酸含量 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分析柱 阴离子 淋洗液 min 检出限 回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