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池塘养殖水体的悬浮物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哲 刘兴国 +3 位作者 程翔宇 张旺 程果锋 肖述文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为了解草鱼养殖池塘水体中悬浮颗粒物(SS)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采用静沉降方式对草鱼养殖水体沉降处理,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探究养殖水体沉降前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PSD)变化情况、测定沉降前后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及分析悬浮颗粒物... 为了解草鱼养殖池塘水体中悬浮颗粒物(SS)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采用静沉降方式对草鱼养殖水体沉降处理,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探究养殖水体沉降前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PSD)变化情况、测定沉降前后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及分析悬浮颗粒物沉降特性。结果显示:草鱼池塘养殖水体中产生的SS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30 min后水体中SS显著降低(P<0.05),150 min后上层水体中SS可降低60%以上;静置30 min后,上下水体中SS的PSD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粒径大于100μm的SS沉积于底部,上层水体中的SS整体趋于小粒径分布;随着沉降时间延长,水体中SS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加,颗粒无机物(PIM)较颗粒有机物(POM)沉降速度快,150 min后,水体SS的主要成分为POM;SS对水质有影响作用,水体中的TN、TP的质量浓度随沉降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在120 min后趋于稳定。研究结果进一步了解草鱼养殖池塘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物沉降特性,为调控草鱼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 悬浮颗粒物 静沉降 粒径特征
下载PDF
三种主养草鱼池塘沉积物-水界面碳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熊莹槐 王芳 +2 位作者 陈燕 董双林 刘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5-1014,共10页
为了探讨环境因子和底栖配养生物对碳通量的影响,采用实验室培养方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混养模式下沉积物-水界面各形态碳的通量,监测了8月沉积物-水界面上覆水中各形态碳含量的昼夜变化。3种主养草鱼池塘的养殖模式为草鱼、鲢和鳙混养(... 为了探讨环境因子和底栖配养生物对碳通量的影响,采用实验室培养方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混养模式下沉积物-水界面各形态碳的通量,监测了8月沉积物-水界面上覆水中各形态碳含量的昼夜变化。3种主养草鱼池塘的养殖模式为草鱼、鲢和鳙混养(GSB),草鱼、鲢、鳙和凡纳滨对虾混养(GSBL),草鱼、鲢、鳙和鲤混养(GSBC)。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在养殖周期内,3种混养模式沉积物-水界面可溶性无机碳(DIC)通量范围为0.65~16.90 mg/(m^2·d),可溶性有机碳(DOC)通量范围为0.16~13.49 mg/(m^2·d),颗粒性有机碳(POC)通量范围为-2.29~3.32 mg/(m^2·d);GSB和GSBC模式各形态碳通量均以8月最高,GSBL模式则以7月最高。(2)在养殖周期内,3种混养模式沉积物对DIC和DOC均表现为释放,而对POC在4-6月以吸收为主,其余时间表现为释放。(3)在养殖的中后期,3种混养模式的DIC、DOC和POC通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GSBL和GSBC模式中各形态碳通量值显著高于GSB模式(P〈0.05)。(4)8月上覆水中DIC和DOC的含量在4:00达到最大值,POC含量则表现为GSBL模式在4:00达到最大值,12:00达到最小值,而GSBC模式在4:00达到最小值,12:00达到最大值。(5)各形态碳通量的变化与上覆水中的DO、p 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养草鱼池塘 沉积物-水界面 碳通量 上覆水 DO pH 水温
下载PDF
沿黄低洼盐碱地主养草鱼池塘套养鳜鱼技术(下)
3
作者 刘佑臻 祝少华 《乡村科技》 2010年第8期35-35,共1页
6.增氧机的使用。6月份之后,要定期使用增氧机,晴天中午2点左右开增氧机1~2小时,以增加下层水的溶氧量;晚上在鱼浮头前开增氧机,不要在发现鱼浮头时才开,否则会严重影响鱼的摄食与生长。
关键词 草鱼池塘套养鳜鱼 沿黄低洼盐碱地 技术 主养 增氧机 鱼浮头 溶氧量
下载PDF
沿黄低洼盐碱地主养草鱼池塘套养鳜鱼技术(上)
4
作者 刘佑臻 祝少华 《乡村科技》 2010年第7期35-35,共1页
1.池塘条件。池塘土质为砂质壤土,面积为3334—6667平方米,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深2.5米,水深2米,淤泥深15—20厘米,池底平坦,底质为黏土,保水保肥性好。水源为地下井水或农业引黄用水,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 1.池塘条件。池塘土质为砂质壤土,面积为3334—6667平方米,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深2.5米,水深2米,淤泥深15—20厘米,池底平坦,底质为黏土,保水保肥性好。水源为地下井水或农业引黄用水,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池塘进排水方便,且野杂鱼类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套养鳜鱼 沿黄低洼盐碱地 技术 主养 保水保肥性 池塘条件 地下井水 用水标准
下载PDF
草鱼池塘套养鳜鱼技术
5
作者 唐玉华 《农家致富》 2014年第12期38-39,共2页
草鱼具有肉质厚嫩、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青睐:鳜鱼肉多刺少、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被称之为为鱼中佳品。
关键词 草鱼池塘套养鳜鱼 技术 生长速度 操作管理 成本低 消费者 肉质 养殖
下载PDF
咸淡水集约化草鱼池塘饲料投喂量与水质及浮游生物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红雕 赵丹丹 +1 位作者 杨浩 顾泽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对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3个咸淡水草鱼池塘的浮游生物、水质和饲料投喂量进行了为期1 a的调查,并利用SPSS和Canoco 5.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排序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池塘饲料投喂量与水体总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4(P&... 对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3个咸淡水草鱼池塘的浮游生物、水质和饲料投喂量进行了为期1 a的调查,并利用SPSS和Canoco 5.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排序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池塘饲料投喂量与水体总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4(P<0.05);与水温、pH、透明度、溶氧、亚硝酸盐、氨氮、总磷和盐度等水质指标无显著相关性。饲料投喂量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r=0.354(P<0.05);与浮游动物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447(P<0.01)。将饲料投喂量和水质指标与浮游生物量进行RDA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饲料投喂量和总磷分别是影响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键因子;且多元回归数据模型拟合较好,预测模型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解释率分别为65.4%和44.8%,模型分别为Y_(1)=16.07X_(4)+13.60X_(3)+11.10X_(2)+2.22X_(6)-2.20X_(5)-2.06X_(1)-51.57、Y_(2)=2243.92x_(4)+5.54x_(3)+0.90x_(2)+0.006x_(1)-57.48(其中Y_(1)是浮游植物生物量,X_(1)、X_(2)、X_(3)、X_(4)、X_(5)和X_(6)分别是透明度、亚硝态氮、pH、总磷、氨氮和溶氧;Y_(2)是浮游动物生物量,x_(1)、x_(2)、x_(3)、x_(4)分别是饲料投喂量、透明度、pH、盐度)。咸淡水集约化池塘饲料投喂量对池塘总氮浓度和浮游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浮游植物对池塘氨氮的吸收能力间接影响池塘饲料投喂量,且浮游动物生物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饲料投喂是否过量。以上结果提示,在养殖生产中,饲料投喂量需结合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量的情况进行调节,预测模型Y_(1)和Y_(2)可供参考;笔者认为该类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在40~70 mg/L为宜,池塘水环境相对较好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 咸淡水 集约化养殖 水质 浮游生物 饲料投喂量 预测模型 水环境 水产病害 生物群落
下载PDF
草鱼池塘套养鳜鱼夏花当年育成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段中华 黄志明 +1 位作者 敖爱军 习宏斌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37,共2页
2010年,江西省新干县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在新干县灌溪千亩科技示范基地进行了草鱼池塘套养鳜鱼夏花当年育成试验,经过6个多月的饲养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 2010年,江西省新干县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在新干县灌溪千亩科技示范基地进行了草鱼池塘套养鳜鱼夏花当年育成试验,经过6个多月的饲养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16.5亩,水深2.0~2.5米,淤泥较少,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底平坦,便于捕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套养鳜鱼 育成技术 夏花 农技推广体系 科技示范基地 条件试验 建设项目 当年育成
下载PDF
草鱼池塘应用PVC浮床种植空心菜试验
8
作者 王春勇 吴加荣 +6 位作者 柴汝龙 刘开润 王翠莲 张四春 沐卫东 官鹏 夏黎亮 《云南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4-6,共3页
在鱼菜共生综合种养项目中,蔬菜种植浮床可以用塑料泡沫制作、也可以运用竹子或PVC框架+网片制作,塑料泡沫制作的浮床,由于废弃泡沫的降解问题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近年笔者尝试运用PVC+网片制作浮床,在水产养殖池塘中种植蔬菜... 在鱼菜共生综合种养项目中,蔬菜种植浮床可以用塑料泡沫制作、也可以运用竹子或PVC框架+网片制作,塑料泡沫制作的浮床,由于废弃泡沫的降解问题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近年笔者尝试运用PVC+网片制作浮床,在水产养殖池塘中种植蔬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寻找一种最适的PVC+网片制作和设置浮床的方法,笔者在主养草鱼的池塘中开展不同网目网片、不同没水深度的浮床栽种空心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1.5 cm网目浮床比1.0 cm网目浮床每茬每平方米多产空心菜1.0 kg;Φ7.5 cm的PVC+网片浮床,全没式比半没式浮床每茬每平方米多产空心菜0.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 PVC浮床 空心菜
下载PDF
草鱼单养和混养池塘的水质与生物组成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肖述文 刘兴国 +3 位作者 陆诗敏 赵宇曦 顾兆俊 周润锋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7,共9页
为比较单养、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池塘的水质与生物组成特点,采取水质分析、环境DNA与传统鉴别方法对草鱼单养、混养(草鱼:混养鱼为80:20)两种池塘的水质变化、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为比较单养、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池塘的水质与生物组成特点,采取水质分析、环境DNA与传统鉴别方法对草鱼单养、混养(草鱼:混养鱼为80:20)两种池塘的水质变化、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混养池塘的水质优于单养池塘,混养池塘水体中总氮(TN)、硝态氮(NO_(3)^(-)N)、+-氨氮(NH_(4)^(-)N)、亚硝态氮(NO2-N)的浓度比单养池塘分别低10.15%、3.78%、5.07%、80.18%,总磷(TP)和活性磷(SRP)的浓度分别低27.14%和56.26%;两类池塘中浮游植物均以绿藻门(Chlor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为优势种,但单养池塘中的藻类密度为3.00×10^(7)个/L,低于混养池塘1.04×10^(8)个/L;两类池塘中的浮游动物均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优势种,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数量较少,单养池塘中浮游动物密度高于混养池塘;在底栖动物方面,单养池塘存在螺类、水蚯蚓和摇蚊幼虫,而混养池塘仅有螺类和摇蚊幼虫。在菌群组成方面,单养池塘水体中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类群,混养池塘水体中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类群;但在两种池塘底泥中,均以变形菌门为优势类群。研究表明,草鱼混养有利于改善养殖池塘水质,增加浮游植物丰富度,改变养殖水体菌群的结构。研究结果为优化草鱼池塘养殖结构、改善水质、构建高效池塘养殖模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 养殖模式 水质指标 生物组成 环境DNA
下载PDF
糖蜜对草鱼混养池塘水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小泽 唐艳强 +5 位作者 侯玉洁 刘文舒 陈彦良 方刘 肖海红 李思明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23,共8页
为探讨C/N对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泼洒糖蜜将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C/N调整为4个不同水平(10∶1、15∶1、20∶1和25∶1)。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泼洒糖蜜对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监测养... 为探讨C/N对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泼洒糖蜜将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C/N调整为4个不同水平(10∶1、15∶1、20∶1和25∶1)。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泼洒糖蜜对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监测养殖水质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泼洒糖蜜后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的生物絮团沉积量和总固体颗粒悬浮物量升高;同时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含量降低,其中C/N 20∶1组降低幅度最大,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泼洒糖蜜后,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下降,C/N 25∶1组的溶解氧含量最小,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泼洒糖蜜后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优势菌门蓝细菌门丰度降低,放线菌门丰度显著升高,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基本未变;泼洒糖蜜后水体中主要菌属中聚球藻属和新鞘氨醇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CL500_29_marine_group、hgcI_clade和束缚杆菌属的丰度升高。试验结果表明,泼洒糖蜜调整草鱼混养池塘水体C/N为20∶1时,可显著增加水体的生物絮团沉积量和总固体颗粒悬浮物量,改变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并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 糖蜜 水质 细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添加芽孢杆菌对草鱼池塘中真核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洋 郁二蒙 +3 位作者 王广军 谢骏 张凯 李志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8-225,共8页
为了研究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因子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实验组(添加芽孢杆菌池塘)与对照组(普通池塘)水体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分析了两组池塘的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8、9月实验组池塘水体... 为了研究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因子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实验组(添加芽孢杆菌池塘)与对照组(普通池塘)水体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分析了两组池塘的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8、9月实验组池塘水体中TN、NH4+-N、NO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体中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红囊藻(Hedriocystis)、蓝隐藻(Chroomonas)、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和小环藻属(Cyclotella)真核微生物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池塘水体真核微生物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证实:通过向池塘添加芽孢杆菌,可以改变水体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从而实现对池塘理化因子的调节。研究结果对于降低水产养殖尾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 芽孢杆菌 水质 高通量测序 草鱼池塘
原文传递
陶粒浮床对草鱼养殖池塘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晓莉 陶玲 +3 位作者 张世羊 赵晓杰 陆光全 李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为了探讨陶粒浮床对草鱼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将6个池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浮床组和对照组,2013年5—10月对养殖池塘的藻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浮床组池塘水体透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为了探讨陶粒浮床对草鱼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将6个池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浮床组和对照组,2013年5—10月对养殖池塘的藻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浮床组池塘水体透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养殖后期,浮床组主要营养盐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生物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水质理化指标波动范围小,系统稳定性较强。试验期间共检出浮游藻类8门111属179种,其中绿藻93种,蓝藻25种,硅藻23种,裸藻17种,黄藻6种,甲藻5种,金藻5种,隐藻5种。在养殖中后期,陶粒浮床对藻类的种类组成有显著影响,藻类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浮床组和对照组浮游植物数量范围分别为101.95×106—614.95×106 ind./L和151.43×106—612.60×106 ind./L,生物量范围分别为90.79—402.85 mg/L和116.33—831.55 mg/L,到养殖中后期(8月份以后),对照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浮床组(P<0.05)。绿藻门和蓝藻门的贡献率一直占总密度的90%以上。浮游植物群落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绿藻门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蓝藻门相反。试验初期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为栅藻;在试验开始30d后,浮床组栅藻继续保持优势藻的地位,对照组的优势种则变为平裂藻和微囊藻;7—8月份,浮床组和对照组的优势种均为蓝藻门的平裂藻,9月份后优势藻逐渐由栅藻和绿球藻取代。浮床组和对照组藻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物种丰富度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范围为3.16—5.59,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范围分别为1.50—2.46和0.54—0.87。陶粒浮床对改善池塘水质、丰富藻类种类组成、降低过高生物量和微囊藻爆发的风险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养殖池塘 新型陶粒浮床 浮游植物 水质
下载PDF
草鱼养殖池塘微孔增氧与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楠 万锦涛 李涵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第2期36-39,共4页
通过监测池塘养殖草鱼的生长指标、池塘水质指标和底泥中的异养细菌数量,比较微孔增氧和叶轮式增氧机增氧的效果。结果表明底部微孔增氧的增氧能力显著强于叶轮式增氧机,可显著提高鱼类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增加效益。
关键词 微孔增氧 叶轮式增养 草鱼养殖池塘
下载PDF
草鱼混养与单养的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特征研究
14
作者 陈鑫 朱林 +5 位作者 车轩 刘兴国 刘晃 田亿 李新丰 陈晓龙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2期16-24,共9页
为探究草鱼混养与单养两种养殖模式的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仪法对2个草鱼养殖池塘的水-气界面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通量进行了24 h观测。结果显示:草鱼混养和单养CO_(2)通量的昼夜... 为探究草鱼混养与单养两种养殖模式的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仪法对2个草鱼养殖池塘的水-气界面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通量进行了24 h观测。结果显示:草鱼混养和单养CO_(2)通量的昼夜变化范围分别为(-119.03±76.25)~(59.79±52.19)和(-199.88±163.25)~(186.64±48.06) mg/(m^(2)·h),CH_(4)通量范围分别为(1.81±2.07)~(7.25±7.06)和(-11.75±14.38)~(17.77±14.84) mg/(m^(2)·h),N_(2)O通量范围分别为(24.4±16.4)~(77.4±34.7)和(43.8±12.8)~(165.7±122.2)μg/(m^(2)·h)。草鱼混养的CO_(2)、CH_(4)和N_(2)O日平均排放量均低于单养模式,其中,N_(2)O的排放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混养模式使草鱼养殖的CO_(2)、CH_(4)和N_(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下降了56.60%、5.03%和46.96%。整体上两种养殖模式均为温室气体排放源;三种温室气体排放均具有昼低夜高的特征,两种模式的CO_(2)通量昼夜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草鱼单养CH_(4)排放的昼夜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种养殖模式N_(2)O排放的昼夜差异均不显著;驱动混养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氧化还原电位(Eh)、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和气压,单养模式的主要驱动因素为风速、气压和泥温;混养能降低草鱼池塘养殖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草鱼养殖池塘 养殖模式 排放通量 昼夜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草鱼不同混养模式的上覆水、间隙水及沉积物中各形态碳的分布特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莹槐 王芳 +2 位作者 陈燕 董双林 刘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30,共9页
设定3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模式:草鱼、鲢和鳙混养(GSB),草鱼、鲢、鳙和凡纳滨对虾混养(GSBL),草鱼、鲢、鳙和鲤混养(GSBC)。于2013年4—9月采集不同混养池塘的上覆水和底泥样品,分析上覆水、表层间隙水及沉... 设定3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模式:草鱼、鲢和鳙混养(GSB),草鱼、鲢、鳙和凡纳滨对虾混养(GSBL),草鱼、鲢、鳙和鲤混养(GSBC)。于2013年4—9月采集不同混养池塘的上覆水和底泥样品,分析上覆水、表层间隙水及沉积物中各形态碳的含量及相关关系。研究显示:(1)不同混养池塘表层间隙水中DOC和DIC含量显著高于上覆水(P〈0.05),DOC和DIC含量在GSB、GSBC组中于8月出现最大值,而在GSBL组中于7月出现最大值;上覆水DOC和DIC含量在不同模式中的变化规律与表层间隙水基本一致。(2)上覆水和表层间隙水中DOC含量整体均表现为GSBC〉GSBL〉GSB,DIC含量整体均表现为GSBC〉GSB〉GSBL,各组间的DOC和DIC含量在8月的差异显著(P〈0.05);表层沉积物TOC和TIC含量则整体均表现为GSB〉GSBL〉GSBC,在8、9月各组间TOC差异显著(P〈0.05),而6、7月GSB组的TIC显著高于其它2组(P〈0.05)。(3)间隙水DOC、DIC和沉积物TOC、TIC垂直分布规律与养殖模式关系密切:总体而言,GSB、GSBL组仅在0~2cm变化明显;GSBC组在0~2和2~4cm均有明显变化,且2层含量在养殖中后期较接近。(4)上覆水DOC和DIC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上覆水DOC与表层间隙水DO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表层沉积物TOC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上覆水DIC与表层间隙水DI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表层沉积物TI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间隙水及底泥中各形态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主要受生物扰动作用的影响,其次是扩散作用。GSBC模式中间隙水及底泥中各形态碳含量受生物扰动作用影响最明显,GSBL模式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养草鱼池塘 上覆水 间隙水 沉积物 DOC DIC TOC TIC
下载PDF
草鱼不同混养模式下围隔底泥反硝化、硝化和氨化速率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永坚 王芳 +3 位作者 董双林 高勤峰 张美昭 田相利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7-866,共10页
应用乙炔抑制法测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不同混养模式围隔底泥的硝化、反硝化和氨化速率,以探究草鱼不同混养模式对池塘底泥-水界面N元素动态变化的影响,并为草鱼养殖模式的优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混养组合分别为一元... 应用乙炔抑制法测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不同混养模式围隔底泥的硝化、反硝化和氨化速率,以探究草鱼不同混养模式对池塘底泥-水界面N元素动态变化的影响,并为草鱼养殖模式的优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混养组合分别为一元组(草鱼)、二元组(草鱼+鲢、草鱼+凡纳滨对虾)、三元组(草鱼+鲢+凡纳滨对虾,设2种放养比例)。结果显示:1)草鱼不同混养模式中底泥的反硝化速率范围为0-734.15μmol/(m2.d),硝化速率范围为0-1 209.20 mmol/(m2.d),氨化速率范围为0-41.25 mmol/(m2.d)。2)草鱼不同混养模式底泥的反硝化速率较高,与很多河口和湖泊数值接近;在养殖中期,底泥的硝化速率很小甚至检测不到;底泥的氨化速率呈逐月递增趋势,以三元混养组最高。3)混养组中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放养密度越大,草鱼的放养密度越小,反硝化作用出现得越早,但反硝化速率很难保持开始的水平;反之,反硝化作用出现得较晚,并会随着养殖周期的推移迅速升高;放养种类越单一,底泥的硝化速率越低,且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放养密度越高,硝化速率越高。从养殖模式优化的角度来看,草鱼三元混养组要优于单养组和二元混养组,但三元混养组中两种放养密度各有优劣,有待进一步优化以确定最佳放养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混养池塘 反硝化速率 硝化速率 氨化速率
下载PDF
池塘草鱼健康养殖与传统养殖对比试验
17
作者 邱文彬 《基层农技推广》 2019年第5期46-49,共4页
2018年在福建省宁化县顺丰渔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池塘草鱼健康养殖与传统养殖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健康养殖技术的试验塘主养品种草鱼较采用传统养殖技术的对照塘亩增产859.48kg,草鱼成活率提高13.30%,总收入超77 568.60元,净利... 2018年在福建省宁化县顺丰渔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池塘草鱼健康养殖与传统养殖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健康养殖技术的试验塘主养品种草鱼较采用传统养殖技术的对照塘亩增产859.48kg,草鱼成活率提高13.30%,总收入超77 568.60元,净利润30 000.00元以上,亩利润超3 083.80元。采用健康养殖技术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是今后渔业的主推技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草鱼 健康养殖 传统养殖 对比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