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天牛信息素和荜澄茄油对天牛科昆虫的林间引诱效果研究
1
作者 徐炜超 孟庆繁 +3 位作者 李燕 郝元渤 王雪 刘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选用2-(十一烷氧基)-乙醇(Monochamol)、6,10-二甲基十一烷-5,9-二烯醇(E/Z-fuscumol)、6,10-二甲基-5,9-十一二烯-2-乙酸乙酯(E/Z-fuscumol acetate)3种天牛信息素和荜澄茄油(cubeb oil)诱芯,辅以黑色飞翔拦截诱捕器进行林内诱集,筛选... 选用2-(十一烷氧基)-乙醇(Monochamol)、6,10-二甲基十一烷-5,9-二烯醇(E/Z-fuscumol)、6,10-二甲基-5,9-十一二烯-2-乙酸乙酯(E/Z-fuscumol acetate)3种天牛信息素和荜澄茄油(cubeb oil)诱芯,辅以黑色飞翔拦截诱捕器进行林内诱集,筛选不同天牛种类高效信息化合物诱芯,监测阔叶红松林内天牛种类和数量,以及松材线虫病潜在媒介天牛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cubeb oil增加E/Z-fuscumol+E/Z-fuscumol acetate对花天牛亚科的诱集作用,降低Monochamol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集数量;E/Z-fuscumol+E/Z-fuscumol acetate与Monochamol和/或cubeb oil组合可增加诱集的天牛种类。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特定天牛种类选择植物挥发物作为信息素诱芯的增效剂;在云杉花墨天牛、云杉大墨天牛的监测和大量诱捕时可选用Monochamol+E/Z fuscumol acetate+E/Z fuscumol组合,提高诱捕效率;在一般性天牛种群监测调查中为降低成本可使用单一Monochamol诱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 信息素 荜澄茄 挥发物 诱捕器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荜澄茄药材质量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倩倩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7期71-75,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荜澄茄药材的质量。方法收集14个产区荜澄茄药材样品,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检查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样品中柠檬醛和芦丁的含量。以上述5个指标为考察对象,采用灰色关联...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荜澄茄药材的质量。方法收集14个产区荜澄茄药材样品,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检查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样品中柠檬醛和芦丁的含量。以上述5个指标为考察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荜澄茄药材质量评价模型,并与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比较。结果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果显示,福建建阳产药材样品与最优参考序列的相对关联度(0.66)最高,质量最优;广西苍梧产药材与最优参考序列的相对关联度(0.30)最低,质量最差。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所建立模型可用于荜澄茄药材的质量评价,建议将柠檬醛、芦丁含量测定纳入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柠檬醛 芦丁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中药荜澄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沈雅琴 陈光娟 +4 位作者 朱自平 张明发 刘晓云 王德华 马树德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研完结果表明荜澄茄醚、水提取物对大鼠盐酸性胃溃疡有对抗作用,其醚提物对小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也有对抗作用。二种提取物均有持久的利胆作用,都能对抗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和抑制小鼠墨汁胃肠推进运动,并延长小鼠热刺激... 本文研完结果表明荜澄茄醚、水提取物对大鼠盐酸性胃溃疡有对抗作用,其醚提物对小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也有对抗作用。二种提取物均有持久的利胆作用,都能对抗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和抑制小鼠墨汁胃肠推进运动,并延长小鼠热刺激反应潜伏期,醚提物还能抑制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荜澄茄的上述药理作用是其“温中止痛”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温中止痛 抗胃溃疡 利胆 止泻
下载PDF
荜澄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及其镇痛活性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汤杰 万进 +2 位作者 施春阳 方建国 王文清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技术优化荜澄茄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镇痛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时间等对于SC-CO2提取工艺的影响,观察荜澄茄SC-CO2提取物对于化学及物理刺激所致疼痛的... 目的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技术优化荜澄茄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镇痛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时间等对于SC-CO2提取工艺的影响,观察荜澄茄SC-CO2提取物对于化学及物理刺激所致疼痛的抑制作用。结果优选SC-CO2提取工艺为:压力20mPa、温度40℃、CO2流量6kg.h-1、时间2h,萃取率可达30.7%。提取物可显著抑制醋酸及高热所致疼痛反应,镇痛率可达30%以上。结论荜澄茄SC-CO2工艺在提取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所得萃取物具有良好的镇痛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正交试验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 镇痛
下载PDF
GC法测定荜澄茄中棕榈酸、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双慧 陈晓辉 毕开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建立荜澄茄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甲酯化后测定荜澄茄中棕榈酸、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采用 DB-17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为分析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70℃,以5 ... 目的:建立荜澄茄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甲酯化后测定荜澄茄中棕榈酸、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采用 DB-17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为分析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70℃,以5 ℃·min^(-1)升至25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器温度:250℃;流速:1.2 mL·min^(-1);分流比为100:1;柱压:98.3 kPa;载气:氮气。结果:棕榈酸线性范围为0.040~0.400 mg·mL^(-1);平均回收率(n=3)为98.3%~102.3%,RSD≤2.0%。油酸线性范围为0.067~0.584 mg·mL^(-1);平均回收率(n=3)为97.6%~102.2%,RSD≤4.1%。亚油酸线性范围为0.099~0.869 mg·mL^(-1);平均回收率(n=3)为95.7%~99.3%,RSD≤1.1%。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荜澄茄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棕榈酸 油酸 亚油酸 气相色谱
下载PDF
荜澄茄、干姜、辛夷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艳杰 白一岑 马云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考察荜澄茄、干姜、辛夷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雪上一枝蒿总碱中甲素的累积渗透量,并以氮酮为对照,考察不同浓度的荜澄茄、干姜、辛... 目的:考察荜澄茄、干姜、辛夷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雪上一枝蒿总碱中甲素的累积渗透量,并以氮酮为对照,考察不同浓度的荜澄茄、干姜、辛夷3种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的促渗效果。结果:5%荜澄茄、7%干姜、7%辛夷挥发油与3%氮酮的促渗效果最好,渗透系数(×10-3cm.h-1)分别为55.81,38.28,35.23,34.46;与无促渗剂组相比,促渗倍数分别为1.73,1.18,1.09,1.06倍。结论:5%荜澄茄、7%干姜、7%辛夷挥发油均能促进雪上一枝蒿总碱的经皮渗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渗剂 雪上一枝蒿总碱 挥发油 荜澄茄 干姜 辛夷
下载PDF
荜澄茄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豚鼠胆结石形成及其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小丽 张涛 +5 位作者 陈瑞明 张亚红 姜姗姗 李芳 柴焱 张天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观察荜澄茄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豚鼠胆石症的干预作用。方法用致石饲料建立豚鼠胆结石模型,荜澄茄不同极性提取物灌胃给药,比较各组豚鼠的成石率,并检测血脂、胆汁成分等指标。结果荜澄茄醚提物1.2g·kg-1、醇提物1.7g·kg-1... 目的观察荜澄茄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豚鼠胆石症的干预作用。方法用致石饲料建立豚鼠胆结石模型,荜澄茄不同极性提取物灌胃给药,比较各组豚鼠的成石率,并检测血脂、胆汁成分等指标。结果荜澄茄醚提物1.2g·kg-1、醇提物1.7g·kg-1、水提物2.8g·kg-1、混合物2.55g·kg-1具有抑制豚鼠胆结石形成作用,增加胆结石豚鼠胆囊中的胆汁量。醚提物1.2g·kg-1可降低胆汁中的总胆红素和胆固醇含量,可降低Ca2+的浓度;水提物2.8g·kg-1和混合物2.55g·kg-1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醇提物1.7g·kg-1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混合物2.55g·kg-1可提高血液高密度脂蛋白。其中醚提物作用最强,醇提物其次。结论荜澄茄制剂可以作为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石症的治疗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提取物 胆石症 血脂 胆汁成分
下载PDF
干姜、丁香、荜澄茄对马钱子总碱贴剂的经皮促渗作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琴 马云淑 +2 位作者 杨芬 张惠玲 汪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21-2324,共4页
目的考察干姜、丁香、荜澄茄挥发油及其混合挥发油对马钱子总碱贴剂的经皮促渗作用。方法利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氮酮为阳性对照,不含促渗剂的马钱子总碱为阴性对照,考察含不同质量分数的(3%,5%,7%,10%)干姜、丁香、荜澄茄挥发油对模... 目的考察干姜、丁香、荜澄茄挥发油及其混合挥发油对马钱子总碱贴剂的经皮促渗作用。方法利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氮酮为阳性对照,不含促渗剂的马钱子总碱为阴性对照,考察含不同质量分数的(3%,5%,7%,10%)干姜、丁香、荜澄茄挥发油对模型药马钱子总碱经小鼠皮肤的促渗效果,然后将筛选出来的最好质量分数的挥发油,折半后按1∶1混合再对马钱子总碱的经皮渗透作用进行考察,采用HPLC测定马钱子总碱的含量。结果同系列中以10%干姜油、7%丁香油、5%荜澄茄油及5%干姜+5%氮酮的混合挥发油对贴剂中马钱子总碱的促渗效果最好,其8 h平均累积渗透量(Q8)分别为2.311、2.016、2.656与2.532(mg·cm-2);6h时增渗倍数分别为1.692、2.687、3.420与1.991。与阴性对照组的Q8比较,10%干姜油、5%荜澄茄油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10%干姜挥发油、7%丁香挥发油、5%荜澄茄挥发油以及5%干姜+5%氮酮的混合挥发油能明显提高马钱子总碱在贴剂中的渗透量,促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丁香 荜澄茄 马钱子总碱贴剂 经皮渗透
下载PDF
荜澄茄等3种挥发油对乌头碱经皮渗透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艳杰 白一岑 马云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荜澄茄、干姜、石菖蒲挥发油对乌头碱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HPLC法测定模型药物乌头碱的累积渗透量,考察不同浓度的荜澄茄、干姜、石菖蒲挥发油对乌头碱的促渗效果。结果:7%浓度的荜澄茄、干姜、石菖... 目的:研究荜澄茄、干姜、石菖蒲挥发油对乌头碱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HPLC法测定模型药物乌头碱的累积渗透量,考察不同浓度的荜澄茄、干姜、石菖蒲挥发油对乌头碱的促渗效果。结果:7%浓度的荜澄茄、干姜、石菖蒲挥发油与3%氮酮的渗透系数(×10-3cm/h)分别为:10.79、5.82、5.40、3.91,与无促渗剂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促渗倍数分别为3.87、2.09、1.94、1.40倍,可见7%的3种挥发油促渗倍数均大于3%氮酮。结论:7%的荜澄茄、干姜、石菖蒲挥发油均能明显促进乌头碱的经皮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渗剂 乌头碱 荜澄茄 干姜油 石菖蒲油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东业 李志华 +7 位作者 刘鸿 农李政 白家峰 宁振兴 宋凌勇 刘绍华 龙章德 吴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优化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为天然植物在卷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方向及思路。【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荜澄茄挥发油,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并通过评吸法评价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 【目的】优化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为天然植物在卷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方向及思路。【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荜澄茄挥发油,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并通过评吸法评价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结果】荜澄茄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2.5:1、浸泡时间18 h、蒸馏时间1h,将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挥发油添加至卷烟中进行评吸,评吸得分为90.5分,略高于预测值(90.0分)。荜澄茄挥发油能起到提升卷烟香气质、降低烟气刺激性、改善余味、掩盖杂气等作用,对卷烟吸食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结论】优化条件下提取的荜澄茄挥发油对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效果最佳,可用于卷烟加香和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挥发油 工艺优化 卷烟 吸食品质 加香
下载PDF
荜澄茄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佳旭 刘慧 +5 位作者 杜漠 张欢 熊本涛 王卫卫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8期7765-7767,共3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荜澄茄的成分、药理、养生保健价值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全民养生保健提供科学资料。
关键词 荜澄茄(Fructus Litseae) 成分 药理 养生保健 注意事项
下载PDF
荜澄茄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提取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程轩轩 黄铿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优选荜澄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探讨挥发油得率与提取时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分离鉴定荜澄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荜澄茄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动力学模型对提取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 目的优选荜澄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探讨挥发油得率与提取时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分离鉴定荜澄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荜澄茄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动力学模型对提取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挥发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应用GC-MS技术进行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结果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方程为:V=1.96×(1-e-0.00607t)(R2=0.998 9)和ln(Vs-V)=-0.00473t+0.7275(R2=0.998 2)。荜澄茄挥发油经GC-MS分离鉴定出24种化合物。结论所得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较好表达了挥发油提取量和提取时间的关系,可用于指导荜澄茄挥发油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从荜澄茄挥发油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70%,绝大部分为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挥发油 GC—MS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荜澄茄中芦丁的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加 陈晓辉 +2 位作者 刘洋 谢普 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3-635,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荜澄茄中芦丁含量的RP-HPLC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体积分数为0.05%的磷酸(体积比为38∶6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芦丁的质量浓度在1.66...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荜澄茄中芦丁含量的RP-HPLC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体积分数为0.05%的磷酸(体积比为38∶6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芦丁的质量浓度在1.664-62.400 mg.L-1(r=0.999 4)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2.3%)。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该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芦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荜澄茄RP-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加 陈晓辉 +2 位作者 杨晨 蒋玲燕 毕开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建立荜澄茄药材RP-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和268nm,柱温35℃,分析时间70min。结果在HPLC指纹图谱中,确定... 目的建立荜澄茄药材RP-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和268nm,柱温35℃,分析时间70min。结果在HPLC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4个共有峰,并对16批不同产地荜澄茄药材相似度进行了比较。结论荜澄茄药材指纹图谱特征性、专属性强,为荜澄茄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指纹图谱 RP-HPLC
下载PDF
中药荜澄茄的基源品种调查及商品鉴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幼竹 万德光 李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49-50,共2页
对四川省及贵州、湖南部分地区的中药荜澄茄商品药材的基源作了初步调查,指出了现今药 用的主流品种,并对其品质作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 中药 荜澄茄 基源品种 调查 商品鉴定 植物药
下载PDF
荜澄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杰 万进 施春阳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技术萃取荜澄茄挥发性成分,并观察其药效。方法以管碟法考察荜澄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采用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二甲苯致耳廓肿胀试验观察其抗炎活性,并观察其对化学及物理... 目的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技术萃取荜澄茄挥发性成分,并观察其药效。方法以管碟法考察荜澄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采用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二甲苯致耳廓肿胀试验观察其抗炎活性,并观察其对化学及物理刺激所致疼痛的抑制作用。结果荜澄茄SC-CO2提取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能够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抑菌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荜澄茄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鸿梅 冯静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509-510,共2页
目的 :对荜澄茄 (PiperCubebal)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 :先将样品皂化、甲酯化处理 ,再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来6种脂肪酸 ,分别是软脂酸、亚油酸、α -亚麻酸、硬脂酸、花生 -烯酸、花生酸 ,并... 目的 :对荜澄茄 (PiperCubebal)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 :先将样品皂化、甲酯化处理 ,再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来6种脂肪酸 ,分别是软脂酸、亚油酸、α -亚麻酸、硬脂酸、花生 -烯酸、花生酸 ,并求出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论 :在6种脂肪酸中 ,α -亚麻酸占7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Α-亚麻酸 脂肪酸 气-质联用法 中药
下载PDF
荜澄茄超临界萃取物工艺筛选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姿媛 何泽民 姜笑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筛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荜澄茄挥发性成分的最佳工艺,并研究萃取物的药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萃取物得率为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及解析温度4个因素的影响;采用体外抗菌实验、抗致敏豚鼠回肠肌过敏性收缩反应... 目的筛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荜澄茄挥发性成分的最佳工艺,并研究萃取物的药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萃取物得率为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及解析温度4个因素的影响;采用体外抗菌实验、抗致敏豚鼠回肠肌过敏性收缩反应实验、醋酸扭体法实验、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影响试验研究萃取物的主要药效。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0℃,解析压力8MPa,解析温度50℃;萃取物具有显著的抑菌、抗过敏、镇痛、镇静等药理作用。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用于荜澄茄挥发性成分提取,方法简单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荜澄茄超临界萃取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开发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对中国药典荜澄茄名称的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敏 陈勇 +2 位作者 张廷模 肖武 张钟利 《中药与临床》 2010年第2期52-53,共2页
考释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荜澄茄中药名称的源流。《药典》将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确定为"荜澄茄"的来源,这与胡椒科荜澄茄植物Piper cubeba L.同名异物,建议将《药典》荜... 考释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荜澄茄中药名称的源流。《药典》将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确定为"荜澄茄"的来源,这与胡椒科荜澄茄植物Piper cubeba L.同名异物,建议将《药典》荜澄茄的正名改为澄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名称考释
下载PDF
荜澄茄的利胆溶石和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1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研究荜澄茄治疗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的新适应证。方法:行大鼠胆管插管手术,引流胆汁,测量胆汁流量和胆汁成分;用致石饲料致小鼠胆石形成模型,评价荜澄茄抑制胆石形成的作用;用人胆石体外试验荜澄茄的溶石作用;用常规的疼痛模型... 目的:研究荜澄茄治疗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的新适应证。方法:行大鼠胆管插管手术,引流胆汁,测量胆汁流量和胆汁成分;用致石饲料致小鼠胆石形成模型,评价荜澄茄抑制胆石形成的作用;用人胆石体外试验荜澄茄的溶石作用;用常规的疼痛模型和炎症模型,观察荜澄茄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荜澄茄的水提物、醚提物、醇提物都有促进大鼠胆汁分泌的作用,并反复给予其提取物仍有显著和持续地促进大鼠胆汁的分泌作用;在利胆的同时降低胆汁中的总胆固醇、胆红素、黏液的含量,喂饲其生药粉末还可抑制小鼠胆囊结石的形成;体外实验其醚提物可溶解人混合型胆石;将其给小鼠灌胃有镇痛抗炎的作用。结论:荜澄茄具有促进低含量胆固醇、胆红素和黏蛋白胆汁分泌以及具有抑制胆石形成和溶解胆石的作用;因此,患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石症的患者可望成为荜澄茄制剂治疗的新适应证,而其镇痛抗炎作用及其广谱抗菌作用将有助于消除胆道炎症和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利胆药 胆石症 胆囊炎 胆管炎 镇痛 抗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