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真菌检查中荧光染色法与KOH法的应用比较分析
1
作者 孙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荧光染色法和KOH法在皮肤真菌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临沂市皮肤病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皮肤科门诊接诊的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患者60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取患者的标本分别进行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检测,对比不同真菌感染... 目的:对比分析荧光染色法和KOH法在皮肤真菌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临沂市皮肤病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皮肤科门诊接诊的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患者60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取患者的标本分别进行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检测,对比不同真菌感染的检出率。结果:荧光染色法检测的标本镜下可清晰观察真菌的轮廊与菌丝,真菌轮廊呈现亮蓝色,菌丝与周围的背景容易分辨;KOH湿片法检测的标本镜下可见背景昏暗并且较为杂乱,反差比较小,真菌的结构与杂质之间无法清晰鉴别;荧光染色法的总阳性率为42.48%(257/605),明显高于KOH检测法的22.81%(138/605),且不同部位及不同疾病的检测结果中荧光染色法也均高于KOH法(P<0.05)。结论:与KOH湿片法相比,荧光染色法对皮肤真菌的检测效果更理想,能够辅助临床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荧光染色法 KOH法
下载PDF
荧光染色法在中重度甲真菌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徐亚楠 宋煜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法在中重度甲真菌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拟诊为甲真菌病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氢氧化钾检查与荧光染色检查,观察镜下特征与记录检查时间;以病原学诊断为金标准,判断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在12...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法在中重度甲真菌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拟诊为甲真菌病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氢氧化钾检查与荧光染色检查,观察镜下特征与记录检查时间;以病原学诊断为金标准,判断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在125例患者中,荧光染色检查的制片时间与镜下观察时间均少于氢氧化钾检查(P<0.05);病原学PCR诊断为甲真菌病75例(甲真菌病组),占比60.0%;氢氧化钾检查背景杂乱,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特点;荧光染色检查可见清晰的菌丝内部结构,明亮的蓝绿色和蓝色;荧光染色检查诊断甲真菌病的敏感性高于氢氧化钾检查(P<0.05),特异性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荧光染色法在中重度甲真菌病的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制片时间与镜下观察时间,还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色法 甲真菌病 氢氧化钾检查 制片时间 镜下观察时间 敏感性
下载PDF
痰涂片荧光染色法在老年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平 郑鹏 +2 位作者 田敏 石雪艳 王静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痰涂片革兰染色法、痰涂片荧光染色法与真菌培养法检测真菌的结果,评价痰涂片荧光染色法在老年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12月拟诊为肺部真菌感染的47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标本,... 目的通过比较痰涂片革兰染色法、痰涂片荧光染色法与真菌培养法检测真菌的结果,评价痰涂片荧光染色法在老年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12月拟诊为肺部真菌感染的47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标本,同时采用痰涂片革兰染色法、痰涂片荧光染色法、真菌培养法检测真菌,对3种检测方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真菌培养法作为金标准,比较痰涂片革兰染色法和痰涂片荧光染色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痰涂片革兰染色法、痰涂片荧光染色法、痰真菌培养法检出率分别为13.6%、36.5%、34.2%,3种检测方法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28,P<0.001);痰涂片荧光染色法真菌检出率略高于真菌培养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2,P=0.457);痰涂片荧光染色法真菌检出率高于痰涂片革兰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69,P<0.001)。痰涂片革兰染色法和痰涂片荧光染色法的灵敏度分别为26.2%和76.2%,特异度分别为93.0%和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痰涂片荧光染色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真菌,在老年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痰涂片荧光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 真菌培养
下载PDF
真菌荧光染色法与PAS染色法在肺隐球菌病病理学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恋恋 朱晨 梅勇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29-231,共3页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疾病,具有传染性,近年来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也有发病,整体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由于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与肺部其他疾病相混淆[2]。检验科主要依靠革兰染色涂片法及真菌培养法检测,但革...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疾病,具有传染性,近年来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也有发病,整体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由于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与肺部其他疾病相混淆[2]。检验科主要依靠革兰染色涂片法及真菌培养法检测,但革兰染色存在缺陷,其检出率不高,容易漏检,而真菌培养时间长,阳性率低[3]。对于组织标本,病理科诊断该病一直以来用的都是较为传统的石蜡组织切片PAS染色法技术[4],近年来真菌荧光染色法也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染色方法被临床科室运用。本研究分别采用真菌荧光染色法和PAS染色法进行检测,与痰涂片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探讨真菌荧光染色法在肺隐球菌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荧光染色法 PAS染色法 肺隐球菌
下载PDF
免疫荧光染色法在基层医院诊断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5
作者 练亿香 罗海军 蒋莎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0期5-8,共4页
目的:评估肺活检病理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法与TB-DNA-PCR检测法诊断肺结核的一致性,并与抗酸染色法比较,以得出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基层医院可替代TB-DNA检测的快速、准确、经济的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沙市中心... 目的:评估肺活检病理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法与TB-DNA-PCR检测法诊断肺结核的一致性,并与抗酸染色法比较,以得出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基层医院可替代TB-DNA检测的快速、准确、经济的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考虑肺结核并已做TB-DNA检测和抗酸染色检测的患者387例,分析免疫荧光染色法、抗酸染色法与TB-DNA检测的一致性,以TB-DNA结果为参照,比较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差异,并且评估不同方法联合的诊断性能。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法与TB-DNA一致性的kappa值为0.746(0.681-0.811)。免疫荧光染色法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的面积(AUC)为0.889(95%CI=0.859-0.918)。免疫荧光染色法与抗酸染色法的灵敏度(81.6%vs 49.6%,P<0.001)、阴性预测值(77.4%vs 55.8%,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学或免疫荧光染色法联合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1%(95%CI=96.9%-99.9%)和97.8%(95%CI=92.4%-99.7%)。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法与TB-DNA法检测结果一致性高,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法的联合对于肺结核诊断的阴性预测值高,是缺乏分子病理诊断能力的基层医院的潜在替代诊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DNA 免疫荧光染色法 抗酸染色法 肺结核 阴性预测值
下载PDF
荧光染色法与KOH法在皮肤真菌直接镜检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曾莉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法与KOH法在皮肤真菌直接镜检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皮肤科门诊98例疑为皮肤真菌感染患者皮损标本,每例均进行荧光染色法与KOH法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对比两种方法阳性率、不同标本阳性率、不同疾病类型阳性率。结...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法与KOH法在皮肤真菌直接镜检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皮肤科门诊98例疑为皮肤真菌感染患者皮损标本,每例均进行荧光染色法与KOH法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对比两种方法阳性率、不同标本阳性率、不同疾病类型阳性率。结果总98例标本中,荧光染色法阳性63例,阴性35例,阳性率为64.29%;KOH法阳性46例,阴性52例,阳性率为46.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P=0.015)。以KOH法为参考,荧光染色法相对灵敏度100%,相对特异度为67.31%;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皮屑、甲屑、毛发阳性率均较KOH法高,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7.76%,KOH法阳性率6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5,P=0.001);98例患者中,皮屑标本87例,其中体股癣最多,其次为手足癣,甲真菌病的甲屑标本3例,头癣的毛发标本8例。荧光染色法阳性检出率较KOH法高(χ^(2)=18.092,P<0.001)。结论荧光染色法较KOH法结果更加准确、迅速,能便于快速诊断皮肤真菌感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真菌感染 荧光染色法 KOH法 不同疾病类型阳性率
下载PDF
金胺“O”荧光染色法与萋—尼染色法在肺结核细菌学检验中的准确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亚茹 吕思遥 +1 位作者 郑牛威 史雯舒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分析金胺“O”荧光染色法与萋—尼染色法在肺结核细菌学检验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预进行肺结核病筛查的痰标本360份,将采集的痰液标本进行镜检涂片,分别采用金胺“O”荧光染色法与萋—尼染色法,以L-J... 目的:分析金胺“O”荧光染色法与萋—尼染色法在肺结核细菌学检验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预进行肺结核病筛查的痰标本360份,将采集的痰液标本进行镜检涂片,分别采用金胺“O”荧光染色法与萋—尼染色法,以L-J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染色法检出率,分析两者检验的诊断效能,测定两种染色法检验耗费时间。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法检测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萋—尼染色法(P<0.05)。金胺“O”荧光染色法对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高于萋—尼染色法(P<0.05)。金胺“O”荧光染色法检验耗费时间明显短于萋—尼染色法(P<0.05)。结论:与萋—尼染色法相比,金胺“O”荧光染色法可提高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操作简单、方便,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胺“O”荧光染色法 萋—尼染色法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免疫磁珠荧光染色法在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殿水 王新芳 +3 位作者 朱妍妍 袁相恋 党光辉 王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建立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荧光染色法并评估其在临床痰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IMB富集纯化结核分枝杆菌,利用自动染色机和自动显微镜智能软件扫描系统进行荧光... 目的建立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荧光染色法并评估其在临床痰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IMB富集纯化结核分枝杆菌,利用自动染色机和自动显微镜智能软件扫描系统进行荧光染色及结果分析,建立结核分枝杆菌IMB荧光染色法。用实验室培养的标准菌株评估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选取2021年5月~2022年2月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4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取每例患者的痰液标本,选用萋-尼氏(Ziehl-Neelsen,Z-N)抗酸染色法、IMB荧光染色法和BACTEC 960系统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比较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验证IMB荧光染色法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IMB荧光染色法的最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量是30 CFU/ml,在标本含菌量≥30 CFU/ml时,该方法学的敏感度为100%;而在10 CFU/ml时则降到56%,该方法检测的特异度为100%。在利用临床标本检测中,IMB荧光染色法、Z-N抗酸染色法和培养法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10%,40.69%和78.62%;IMB荧光染色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Z-N抗酸染色法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0599,P<0.05);略低于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52,P>0.05)。IMB荧光染色法在临床标本检测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98%,100.00%和94.48%,明显高于Z-N抗酸染色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47.37%,83.87%和55.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47,5.4386,P<0.05;59.4792,均P<0.05)。结论研究建立的IMB荧光染色法优于目前应用的其他染色法,可为结核病早期诊断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 免疫磁珠荧光染色法 萋-尼氏抗酸染色法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荧光染色法、双重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在甲真菌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徐瑾 何咏 +4 位作者 黄玲珍 胡云峰 吴实 刘赛君 邓列华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167-169,172,共4页
甲真菌病由真菌感染甲板和甲床引起,以趾甲受累居多,约占皮肤科门诊足病患者的15.7%[1]。目前皮肤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为氢氧化钾(KOH)直接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法,但阳性率均不高。荧光染料通过与真菌细胞壁几丁质等多糖结合,在紫外... 甲真菌病由真菌感染甲板和甲床引起,以趾甲受累居多,约占皮肤科门诊足病患者的15.7%[1]。目前皮肤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为氢氧化钾(KOH)直接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法,但阳性率均不高。荧光染料通过与真菌细胞壁几丁质等多糖结合,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蓝绿色荧光。诸多研究表明荧光染色法的阳性率高于KOH湿片法[2-5]。本研究用两种真菌荧光染色法(双重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法)分别与20%KOH湿片法比较在甲真菌病检测中的阳性率、工作效率及难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荧光染色法 双重荧光染色法 KOH湿片法
下载PDF
荧光染色法与KOH法在皮肤真菌检查中的效果比较研究
10
作者 齐亚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皮肤真菌检查中应用荧光染色法与KOH法的效果。方法 对2023.3-2023.7月阶段内我院皮肤科接受真菌检查的100例患者视作分析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不同皮肤真菌检查分析,有荧光染色法的荧光检查组、KOH法的基本检查组。统计两组阳性检... 分析皮肤真菌检查中应用荧光染色法与KOH法的效果。方法 对2023.3-2023.7月阶段内我院皮肤科接受真菌检查的100例患者视作分析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不同皮肤真菌检查分析,有荧光染色法的荧光检查组、KOH法的基本检查组。统计两组阳性检出率和具体检查情况,评估两种检查方式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荧光检查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皮屑检查中,荧光检查组20例为体股癣、占比76.9%,18例为手足癣、占比81.8%,10例为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占比71.4%,6例为脂溢性皮炎、占比75.0%,基础检查组16例为体股癣、占比61.5%,13例为手足癣、占比59.1%,8例为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占比57.1%,3例为脂溢性皮炎、占比37.5%,比较之下荧光检查组阳性率更高p<0.05。且荧光检查组16例为毛发皮癣、占比88.95,9例为甲屑真菌病、占比75.0%,均高于基础检查组,P<0.05;检验人员对荧光检查组方式的检查可行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5.50±3.46)分、检查安全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4.73±5.09)分、检查及时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2.94±4.13)分、检查准确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1.76±3.55)分、检查专业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3.75±6.29)分,均较基础检查组评分均值高,p<0.05。结论 皮肤真菌检查中,要首选荧光染色法,不仅提高阳性检出率,还可以给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色法 KOH法 皮肤真菌检查 效果比较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检测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并与MTT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童善庆 张希衡 +4 位作者 朱佑明 胡宝瑜 丁建青 陆德源 钟晓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本文根据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的机制,采用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AFS)分别检测了卵巢癌细胞株(3AO)、部分肺癌患者分离的癌细胞药物敏感性,并和传统的ATT法进行比较.用不同浓度的顺铂诱导3AO凋亡、两种方法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P... 本文根据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的机制,采用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AFS)分别检测了卵巢癌细胞株(3AO)、部分肺癌患者分离的癌细胞药物敏感性,并和传统的ATT法进行比较.用不同浓度的顺铂诱导3AO凋亡、两种方法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但用于肺癌患者分离的肿瘤细胞进行药物的筛选时,有显著性差别(P<O.05);AFS避免了MTT多种影响因素,比MTT快速、准确、敏感、重复性好,同时能观察凋亡、坏死及活细胞,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用于肿瘤化疗药物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细胞凋亡 荧光染色法 MTT法 肿瘤
下载PDF
牛卵母细胞皮层颗粒荧光染色法质成熟鉴定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荣凤 薛晓先 +1 位作者 刘哲 旭日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3-210,共8页
以皮层颗粒 (CG)单层分布于质膜下做为卵母细胞质成熟的指标 ,利用CG荧光染色法 ,研究了不同类型牛卵母细胞的质成熟情况。结果表明 :(1)采自直径大于 5mm、2~ 5mm和小于 2mm卵泡的卵母细胞 ,成熟培养前的质成熟率分别为 4 2 %、1 8%... 以皮层颗粒 (CG)单层分布于质膜下做为卵母细胞质成熟的指标 ,利用CG荧光染色法 ,研究了不同类型牛卵母细胞的质成熟情况。结果表明 :(1)采自直径大于 5mm、2~ 5mm和小于 2mm卵泡的卵母细胞 ,成熟培养前的质成熟率分别为 4 2 %、1 8%和 0 ,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但所有的大卵泡卵以及 95 2 %的中卵泡卵 ,CG已分布于皮层 ,而小卵泡卵中则有 51 7%的卵子 ,CG尚未迁移至皮质区 ,仍以簇的形式分布于细胞质的中间。经 2 4h成熟培养后 ,三类卵子的质成熟率分别达到 54 5%、2 8 6 %、和 7 1% ,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小卵泡卵内的CG趋向于聚集成更大的簇 ,并向皮质区迁移。 (2 )根据卵丘细胞情况而分的四类卵母细胞 :A(带有 5层以上致密卵丘细胞 )、B(带有 3~ 5层致密卵丘细胞 )、C(裸卵或半裸卵 )和D(卵丘细胞已扩散成蜘蛛网状 ) ,成熟培养前的质成熟率分别为 4 3%、0、0和 2 8 0 % ,第四者显著高于前三者 (P <0 0 1)。成熟培养后 ,A、B类卵子的质成熟率 (2 3 1%和 10 8% )显著低于D类卵子 (88 2 % ) (P <0 0 1)。裸卵表现为完全缺乏CG或形态异常。 (3)采卵结果表明 ,大、中、小卵泡卵中 ,A类卵子所占的比例依次减少 (97 7%、56 3%和 18 4 % ) ,B类卵子依次增多 (2 3%、36 6 %和 5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颗粒 牛卵母细胞 质成熟 荧光染色法
下载PDF
用荧光染色法研究山羊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速率的初报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梦芝 王洪荣 +2 位作者 李国祥 曹恒春 卢占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76-1481,共6页
【目的】采用荧光染色标记细菌(fluorescence labeled bacteria,FLB)技术,研究山羊瘤胃中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方法】利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采集瘤胃液以获取瘤胃原虫和细菌。试验设置清洗原虫祛除瘤胃自由细菌的荧... 【目的】采用荧光染色标记细菌(fluorescence labeled bacteria,FLB)技术,研究山羊瘤胃中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方法】利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采集瘤胃液以获取瘤胃原虫和细菌。试验设置清洗原虫祛除瘤胃自由细菌的荧光全标组(WFLB)及未清洗原虫保留瘤胃自由细菌荧光标记组(FLB)。【结果】WFLB组和FLB组的吞噬速率分别为398.4cells/(cell·h)和230.4cells/(cell·h),换算为细菌N为:2.15pgN/(cell·h)/和1.24pgN/(cell·h)。【结论】每天每头羊由原虫在瘤胃内循环中带出的细菌N损失在WFLB组和FLB组分别估计为103.2mgN/(d·头)、59.5mgN/(d·头),或者细菌蛋白损失为0.645g/(d·头)和0.372g/(d·头)。结果同时表明,荧光染色标记技术可以应用于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速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原虫 吞噬速率 细菌N 荧光染色法
下载PDF
肿瘤细胞AO/EB荧光染色法在药敏试验中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1
14
作者 袁小鹏 焦伟华 徐如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9-360,共2页
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被认为是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种途径,对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同时观察则更有意义。在鉴别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方法中,吖啶橙/溴乙锭(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法简便易行,结果判断容易,... 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被认为是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种途径,对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同时观察则更有意义。在鉴别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方法中,吖啶橙/溴乙锭(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法简便易行,结果判断容易,可以直接从形态上进行观察。我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荧光染色法 药敏试验 肿瘤
下载PDF
KOH湿片镜检法与CFW荧光染色法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伟宏 王丽娅 +2 位作者 韩雷 孙声桃 吴细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求早期、快速和准确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实验室方法。方法:对58例真菌培养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刮片进行涂片镜检,同一涂片先行KOH湿片镜检,然后行Calcofluor White(CFW)荧光染色镜检。以真菌培养阳性为诊断真菌性角膜炎... 目的:探求早期、快速和准确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实验室方法。方法:对58例真菌培养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刮片进行涂片镜检,同一涂片先行KOH湿片镜检,然后行Calcofluor White(CFW)荧光染色镜检。以真菌培养阳性为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金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一涂片KOH湿片阳性率为81.0%(47/58),而CFW荧光染色阳性率为96.6%(56/58),2者共阳性47例,共阴性2例,CFW荧光染色阳性率高于KOH湿片镜检法(χ2=7.11,P<0.001)。结论:角膜刮片CFW荧光染色镜检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优于KOH湿片镜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刮片 KOH湿片镜检法 CFW荧光染色法
下载PDF
血液肿瘤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的改良荧光染色法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从义 屈三甫 胡国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2-433,共2页
改良了观察血液肿瘤细胞凋亡形态学的荧光染色法。其程序包括细胞固定、、制片、染色、现察等步骤,简单易行;整个细胞凋亡检测过程在2h内即可完成,且检出率极高,甚至在细胞凋亡发生率仅为1%的情况下,仍可快速检出。因此,该染色... 改良了观察血液肿瘤细胞凋亡形态学的荧光染色法。其程序包括细胞固定、、制片、染色、现察等步骤,简单易行;整个细胞凋亡检测过程在2h内即可完成,且检出率极高,甚至在细胞凋亡发生率仅为1%的情况下,仍可快速检出。因此,该染色法具有方便、快速、实用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常规实验室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细胞凋亡 形态学 荧光染色法
下载PDF
PCR、DNA荧光染色法与培养法在支原体检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典才 高光 +2 位作者 张宁 尹红章 李德富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79-181,共3页
用PCR、DNA荧光染色法及培养法,对46株细胞培养物中污染的支原体进行检测,对实验过程及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实验的可行性、敏感性、可靠性三方面对3种方法进行了评估分析。以便选择支原体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DNA荧光染色法 培养法 聚合酶链反应 支原体
下载PDF
DNA荧光染色法和培养法在支原体检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余华 杜永凤 +4 位作者 严玉宝 何信群 胡娟 周岷江 崔鹏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039-4041,共3页
[目的]为检测支原体寻求一种有效、快速的方法。[方法]分别运用DNA荧光染色法和培养法对原材料、细胞和生物制品中的支原体污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NA荧光染色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细胞中支原体的污染;培养法在... [目的]为检测支原体寻求一种有效、快速的方法。[方法]分别运用DNA荧光染色法和培养法对原材料、细胞和生物制品中的支原体污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NA荧光染色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细胞中支原体的污染;培养法在支原体检测中需要的时间较长,但能有效地对原材料、细胞和生物制品中支原体污染进行检测。[结论]有效地检测支原体应根据待检样品的特性来筛选最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荧光染色法 培养法 支原体 检测
下载PDF
莱芙特敏荧光染色法、Baso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在诊断浅部真菌病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晓晓 李志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浅部真菌病包括手足癣、体股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和头癣等,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技术是KOH湿片法,其具有经济简便等特点,但易受标本中的杂质如油脂、纤维、气泡等干扰,依赖检查人员的主观判断,易造成误差[1-2]。近年来真菌荧光染色技术... 浅部真菌病包括手足癣、体股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和头癣等,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技术是KOH湿片法,其具有经济简便等特点,但易受标本中的杂质如油脂、纤维、气泡等干扰,依赖检查人员的主观判断,易造成误差[1-2]。近年来真菌荧光染色技术在各大医院推广,从最初需加A、B液两步法到一步法的改进,荧光染色液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我院皮肤科真菌实验室使用莱芙特敏荧光染色法、Baso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同时对200份标本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探讨两种荧光染液染色法镜下真菌形态的异同,比较两种荧光染液辨别真菌的灵敏度与清晰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湿片法 莱芙特敏荧光染色法 Baso荧光染色法
下载PDF
用荧光染色法观察南瓜雄配子体发育过程 被引量:3
20
作者 崔群香 刘卫东 +1 位作者 吴敏 崔杨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37,共3页
采用蜜本南瓜和安生黑钻南瓜开花初期的雄花蕾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染色技术对南瓜花粉发育时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南瓜花粉母细胞发育经过减数分裂后进入四分体时期,经历单核早中期和单核靠边期进入二核期,成熟花粉为2-细胞花粉。其中... 采用蜜本南瓜和安生黑钻南瓜开花初期的雄花蕾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染色技术对南瓜花粉发育时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南瓜花粉母细胞发育经过减数分裂后进入四分体时期,经历单核早中期和单核靠边期进入二核期,成熟花粉为2-细胞花粉。其中蜜本南瓜处于单核期的花蕾长度在1.4~1.7 cm,安生黑钻南瓜则在1.2~1.7 cm,可以作为花药或花粉培养的选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色法 南瓜 花粉发育时期 花蕾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