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改进实践
1
作者 黄娟 汪渝婷 +4 位作者 彭颖 张静 李旭 曾明辉 杨勇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24-27,共4页
目的为建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2016年ADR上报情况,利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第1轮上报工作改进(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运用触发管理工具进行第2轮上报工作改进(2020年1月至2022... 目的为建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2016年ADR上报情况,利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第1轮上报工作改进(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运用触发管理工具进行第2轮上报工作改进(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析改进后的效果。结果2016年,该院ADR上报125例,2017年至2019年分别升至163例、236例、149例。2016年上报新的+严重ADR比例和严重ADR比例分别为31.20%和8.80%,2022年分别大幅升至74.65%和57.94%。结论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及触发管理工具,能促进医院ADR上报数量增加及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上报 PDSA循环 触发管理工具 质量管理工具
下载PDF
某精神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伟杰 钱东丽 +1 位作者 陈永新 张瑞岭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收集某精神专科医院160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分析ADR的发生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影响ADR严重程度的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20年上报的160例ADR报告。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根据患者ADR严重程度... 目的:收集某精神专科医院160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分析ADR的发生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影响ADR严重程度的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20年上报的160例ADR报告。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根据患者ADR严重程度分为一般ADR组和严重ADR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精神科患者ADR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药品类别、给药途径、报告者、关联性评价以及累及系统/器官等指标与ADR严重程度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50岁、可能有关、3种及以上、口服、医生、心血管系统疾病、皮肤疾病与ADR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诊治中应实时监测ADR,控制用药风险,以降低严重ADR发生率,减少药害事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严重程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YP3A4基因位点多态性对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王钦 金智华 蔡亮亮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对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风湿免疫科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RA患者309例作为RA组,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每日2次,每次5 ... 目的探讨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对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风湿免疫科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RA患者309例作为RA组,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每日2次,每次5 mg,共治疗6个月;选取同期的健康人群1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根据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制订的ACR20标准评价托法替布的临床疗效,以是否符合ACR20标准,将RA患者分为改善组(181例)和未改善组(128例);统计治疗期间RA患者与托法替布相关的ADR,采用Karch和Lasagna评定法判定因果关系,以因果关系是否判定为肯定、很可能和可能,将RA患者分为ADR组(58例)和无ADR组(251例)。结果RA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改善组和未改善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差异显著(P<0.05),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ADR累及系统为实验室检验异常、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分别发生27例、11例、7例、5例、3例;ADR严重程度为轻度51例,中度7例。ADR组和无ADR组患者的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差异显著(P<0.05),CYP3A4*4和CYP3A4*18基因位点多态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托法替布治疗RA的ADR有相关性。使用托法替布时,应监测患者的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必要时调整剂量,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 基因位点多态性 托法替布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科544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及风险防控
4
作者 曹晓禄 贾佩佩 +5 位作者 李宏梅 韩瑜 段羽 杨赞章 韩龙辉 乔秀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眼科用药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眼科临床合理用药与风险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科门诊与住院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报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中的544例药品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药... 目的分析眼科用药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眼科临床合理用药与风险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科门诊与住院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报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中的544例药品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药品剂型、临床表现、排名前5位药品和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制订相应防控措施。结果眼科临床用药中,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荧光素钠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数量最多,含激素眼用制剂、中药注射剂、糖皮质激素会引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医师应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护士应密切关注用药后反应,药师应加强药学查房与医嘱点评工作,多方面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结论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掌握眼科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强化重点人群和重点药物使用监护,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降低药源性损害具有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药品不良反应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风险防控
下载PDF
966例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5
作者 房靖祥 吴瑞强 刘云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检索山东省日照市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系统已完成评价,且已确定为新的和严重ADR报告,采用Excel软件对966例报告中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 目的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检索山东省日照市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系统已完成评价,且已确定为新的和严重ADR报告,采用Excel软件对966例报告中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转归,上报人员职业等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上报ADR 4545例,其中新的和严重ADR 966例(21.25%)。女性多于男性(55.80%比44.20%),>60岁老年患者(49.90%)最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58.28%);ADR共涉及424种药品,主要由抗感染药物(26.50%)、抗肿瘤药物(19.67%)和中药制剂(17.08%)引发,分别涉及药品75种(17.69%)、47种(11.08%)、111种(26.18%);临床表现主要累及消化系统(24.12%)、全身性损坏(20.4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7.60%)和血液系统(14.10%);转归主要为好转(55.07%)或痊愈(40.48%);上报人员以医师为主(92.86%)。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临床用药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药物警戒
下载PDF
基于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模式的构建与评估研究
6
作者 陈子桃 赖云锋 +3 位作者 陈新林 许星莹 张桂兰 徐梦丹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探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MAH)的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创新模式的构建及其效果评估,为落实MAH药物警戒主体责任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首先针对MAH药物警戒的现存挑战,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ines... 目的:探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MAH)的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创新模式的构建及其效果评估,为落实MAH药物警戒主体责任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首先针对MAH药物警戒的现存挑战,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inese Hospital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CHPS)设计MAH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主动监测模式,包括不良反应的监测、识别、评估及控制;再以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为例分析主动监测效果。结果与结论:从MAH视角,构建基于CHPS整合循证证据和真实世界数据开展ADR主动监测的创新模式,包括运行模式、数据挖掘及模型构建。该主动监测模式被成功应用到以卡瑞利珠单抗为例的临床实践中,取到良好的效果。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帮助MAH开展药品监测工作,落实药品全生命周期主体责任,还能丰富药物警戒的内涵,为促进药物警戒发展和合理用药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许可持有人 药品不良反应 主动监测 模式构建 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
下载PDF
某三甲妇幼保健院413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7
作者 龙凤 李雨 李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查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13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3例ADR报告中0... 目的分析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查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13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3例ADR报告中0~17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其中一般ADR 261例,严重ADR 85例,新的ADR 67例。ADR发生率前3位药品种类为抗感染药物(37.29%),妇产科用药(25.67%),抗肿瘤药(15.25%);发生率前3位药品品种为注射用阿奇霉素(10.41%)、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8.47%)、注射用头孢曲松钠(7.75%)。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为主,大多发生在120 min以后。结论临床应加强特殊人群用药ADR科普教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监测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上市后相关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8
作者 陈霞霜 刘国萍 黄光明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111-116,共6页
目的比较5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ALKi)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截至2022年11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布加替尼、洛拉替尼5种ALKi在胃肠系统、肝胆系统、... 目的比较5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ALKi)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截至2022年11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布加替尼、洛拉替尼5种ALKi在胃肠系统、肝胆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营养和代谢、神经系统6个系统的重点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风险信号挖掘。结果共挖掘到ADR报告15234055例,其中ALKi相关ADR报告20181例,其中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布加替尼、洛拉替尼分别报告10958例、4229例、2101例、1802例、1091例。胃肠系统方面,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克唑替尼的ADR风险信号强度相对较强;肝胆系统方面,阿来替尼和塞瑞替尼较其他ALKi更易出现ADR风险信号;泌尿系统方面,5种ALKi均未发现相关ADR风险信号;营养和代谢方面,洛拉替尼的ADR风险信号强度相对更强;呼吸系统方面,除洛拉替尼外,其余4种ALKi均出现较强的ADR风险信号;神经系统方面,洛拉替尼的ADR风险信号强度较强。结论5种ALKi相关ADR风险信号强度与其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FAERS进行数据挖掘可了解ALKi上市后相关ADR的真实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 数据挖掘
下载PDF
694例癫痫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9
作者 蒋文硕 杨莉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分析癫痫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常见类型及其相关因素,为癫痫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某院癫痫医师药师联合门诊就诊的患者,对患者性别、年龄及ADR发生情况进行... 目的分析癫痫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常见类型及其相关因素,为癫痫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某院癫痫医师药师联合门诊就诊的患者,对患者性别、年龄及ADR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患者ADR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是否联合用药的相关性进行卡方检验。结果694例癫痫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患者中ADR发生率为36.17%(251/694)。男性和女性患者ADR发生率分别为37.08%(142/383)、35.05%(109/311),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06,P=0.580)。≤14岁、15~44岁、45~64岁、≥65岁年龄组的ADR发生率分别为24.00%、33.88%、42.96%、55.10%;4个年龄组的ADR发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6.226,P=0.001)。合并用药与无合并用药的ADR发生率分别为45.00%和26.6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5.279,P=0.000)。结论癫痫的药物治疗强调个体化,应当在充分考虑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用药等基础上制定给药方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与复查项目,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医师 药师 联合门诊 抗癫痫药 药品不良反应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联合ERNIE-DPCNN模型的药品不良反应自动关联性评价方法研究
10
作者 贾晋生 刘红亮 +2 位作者 王青 侯永芳 李馨龄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63-166,180,共5页
目的 针对当前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存在的效率较低和主观性评估问题,通过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模型,探索药品不良反应自动关联性评价方法。方法 利用文献及互联网来源,对获取的不良反应报告标注数据(7 301条)进行知识抽取,构... 目的 针对当前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存在的效率较低和主观性评估问题,通过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模型,探索药品不良反应自动关联性评价方法。方法 利用文献及互联网来源,对获取的不良反应报告标注数据(7 301条)进行知识抽取,构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图谱,建立知识驱动的ERNIE-DPCNN自动关联性评价模型。结果 提出的知识图谱联合ERNIE-DPCNN模型在测试集中的精确度、召回率和F1值分别达到82.18%、81.40%、81.21%,相对于其他基线模型各项评估指标均取得了最高值。结论 知识图谱联合ERNIE-DPCNN模型的方法能提高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效率,具备较强的准确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性评估误差,对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ERNIE-DPCNN模型 知识图谱 关联性评价 文本分类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00例分析
11
作者 唐月娥 王韦韦 李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为加强医院ADR监测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2年1—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上报到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200例,采用Excel软件从ADR类型、患者基本情况、ADR涉及的药品类别、给药途...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为加强医院ADR监测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2年1—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上报到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200例,采用Excel软件从ADR类型、患者基本情况、ADR涉及的药品类别、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与系统、临床表现、ADR上报科室及上报人员身份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ADR报告中,一般ADR 125例(62.50%),严重ADR 67例(33.50%),新的ADR 8例(4.00%);涉及患者男103例(51.50%),女97例(48.50%);>60岁老年患者发生ADR较多(30.50%);抗感染药物导致的ADR最多(32.50%),其次为抗肿瘤药物(26.00%)。65例抗感染药物中,引起ADR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43.08%),其次是喹诺酮类(30.77%);静脉给药发生ADR最多(71.50%);200例ADR报告中,ADR累及器官与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多见(31.50%),其次为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15.50%);上报ADR排名前5位的科室为药学部、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儿科。上报人员身份中医师99例(49.50%),药师70例(35.00%),护士31例(15.50%)。结论 医院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应列为临床使用中重点监测药品。医院应当加强管制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药物闭环管理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安全用药
原文传递
4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及用药监护建议
12
作者 吕瑞琼 阮淑芳 +1 位作者 赵晓君 林悦甜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某精神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用药监护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6月医院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446例,用Excel软件对ADR报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可发生在不同年... 目的探讨某精神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用药监护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6月医院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446例,用Excel软件对ADR报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女性ADR发生率多于男性;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神经系统损害(25.73%)、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1.99%);涉及新的、严重的ADR的药品类别最多的是神经系统药物(66.89%),排名前三药品分别是喹硫平、丙戊酸钠、氯氮平。结论建议关注女性、联合用药、长期服药患者的用药安全;重点关注临床症状隐匿、容易掩盖的严重A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监护
下载PDF
2020—2021年广西某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帕累托法分析
13
作者 王艳秀 庞惠媚 +3 位作者 闫美花 吴余燕 曹雯 唐秀能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1-5,9,共6页
目的:分析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帕累托分析法对2020—2021年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上报的262例ADR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物品种及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 目的:分析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帕累托分析法对2020—2021年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上报的262例ADR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物品种及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62例ADR中,导致ADR的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物品种及累及的系统/器官的A类因素为:年龄>60岁98例(37.40%)、51~60岁55例(20.99%)和31~40岁39例(14.89%)这3个年龄段易发生ADR;静脉滴注148例(56.49%)和外用52例(19.85%)比例最大;注射液104例(39.69%)和粉针剂60例(22.90%)为主;抗肿瘤药物68例(25.95%)、抗生素55例(20.99%)、中药饮片52例(19.85%)、中成药15例(5.73%)及循环系统药物15例(5.73%)发生率高;皮肤及附件损害167例(49.26%)、血液系统疾病56例(16.52%)和全身性损害30例(8.85%)为主要表现。结论:本院ADR发生的特征及规律符合民族医院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强化医、护、药人员在合理用药监控环节的作用,加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监护,以降低ADR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帕累托分析法 合理用药 发生规律
下载PDF
盐酸罂粟碱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14
作者 张强 杨雪 张越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盐酸罂粟碱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罂粟碱”“不良反应”为主要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1月涉及盐酸罂粟碱注射剂所致ADR的相关... 目的分析盐酸罂粟碱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罂粟碱”“不良反应”为主要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1月涉及盐酸罂粟碱注射剂所致ADR的相关文献,统计并分析ADR的发生时间、原患疾病、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不合理用药等信息。结果共检索到17篇文献,涉及23例患者,发生ADR 33例次。其中,男女性别比为6.67∶1,年龄45岁及以上占56.52%;ADR主要发生于用药10~30 min和1~2 d的患者占60.87%;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39.13%)、肌肉注射(21.74%)、阴茎海绵体内注射(21.74%);原患疾病主要为椎动脉供血不足(17.39%)、骨折(13.04%)、心绞痛(13.04%)、阳痿(13.04%)、心肌缺血(13.04%)等。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7例次,21.21%),心率及心律紊乱5例次(15.15%),男性生殖系统损害5例次(15.15%),泌尿系统损害4例次(12.12%),胃肠系统损害4例次(12.12%);主要临床表现为尿潴留、阴茎异常勃起、多形性室速、过敏性休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等。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剂的ADR累及人体的多个组织和器官,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临床应重视盐酸罂粟碱注射剂的ADR,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碱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319例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15
作者 李应芬 韩雷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 分析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了解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319例注射用脑蛋白... 目的 分析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了解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319例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不良反应累计598例次,多发生于61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为用药30 min内,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疾病、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严重报告56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结论 临床应警惕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规范临床用药,防止过敏性休克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 脑蛋白水解物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过敏性休克 过敏样反应
下载PDF
医院近3年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16
作者 彭静 李海俏 +1 位作者 张英男 陈绣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58-160,16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近3年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抗生素ADR报告243份,涉及243例患者。分析243例患者ADR...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近3年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抗生素ADR报告243份,涉及243例患者。分析243例患者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发生ADR的抗生素种类及ADR治疗情况。结果243例患者中累及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多,其中皮疹发生率最高,为44.03%,瘙痒发生率次之,为18.9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排名第三,为10.29%。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导致ADR发生的主要药品,占比最高,为43.21%,喹喏酮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次之,分别占15.64%、9.88%。91.77%(223/243)患者治疗治愈与好转后出院。结论近3年抗生素ADR以皮疹、瘙痒及胃肠道反应等症状为主要表现,β内酰胺类、喏酮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是导致ADR发生的主要药品,临床为降低抗生素ADR的发生,应重点关于头孢类等药物的使用,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我院2021~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17
作者 洪宝慧 陈荣 《海峡药学》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2021~2022年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旨在完善ADR监测工作的开展,并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21~2022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品种、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是否在新药监测期... 目的分析我院2021~2022年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旨在完善ADR监测工作的开展,并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21~2022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品种、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是否在新药监测期、上报人职业等多项内容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549例报告中,医生上报的份数最多,306例(55.74%);女性与男性例数相近;50~65岁人群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211例(38.43%);静脉滴注给药药品不良反应最多,298例(54.28%);抗肿瘤药不良反应例数居首,87例(15.8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136例(24.77%),其中严重例数最多的为血液系统损害,74例(13.48%);新药监测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最多的为卡瑞利珠单抗,11例(34.38%)。结论通过定期培训宣传,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ADR的主动监测意识。重点加强中老年患者、抗肿瘤用药、新药监测期内药品的ADR监护,保障患者的药物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新药监测 合理用药 用药安全
下载PDF
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要点研究
18
作者 唐剑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总结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的要点,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开展标准化建设提供对策。方法:从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一线监测人员的角度,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的理念,分析和探讨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标... 目的:总结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的要点,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开展标准化建设提供对策。方法:从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一线监测人员的角度,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的理念,分析和探讨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理念的现实意义及其建设要点。结果和结论:提出了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六大要点,为其他地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开展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基层 监测机构 标准化建设 ISO9001
下载PDF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19
作者 卢宏 《管理学家》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药品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工具,然而,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ADRs)是指在正常剂量下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 药品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工具,然而,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ADRs)是指在正常剂量下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对于确保公众用药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药品市场的日益扩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管理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目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监测体系不完善、报告制度不健全、信息共享不足和公众意识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亟待解决。文章旨在探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管理 问题分析 应对措施 用药安全
下载PDF
药品不良反应,你真的了解吗
20
作者 王婧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4期38-39,共2页
药物是人们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然而,是药三分毒,药品不良反应也是我们在使用药物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大部分药品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其是指人体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物物质的毒性反... 药物是人们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然而,是药三分毒,药品不良反应也是我们在使用药物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大部分药品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其是指人体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物物质的毒性反应以及迟发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可以在治疗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发生,从初始用药出现,到长期或连续使用后发作,它可以是短暂的,并在停止用药后自行消失;也可以是长期的,需要进行治疗或药物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药三分毒 药品不良反应 迟发性反应 毒性反应 过敏反应 心理反应 维护健康 用药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