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估
1
作者 文睿婷 白嘎力 +1 位作者 黄琳 张晓红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抗菌药物因自身固有的毒副作用和患者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临床用药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监测和及时准确评估,对不良反应的防治及抗菌药物安全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抗菌... 抗菌药物因自身固有的毒副作用和患者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临床用药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监测和及时准确评估,对不良反应的防治及抗菌药物安全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监测进行综述,并对不良反应关联性和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监测 关联性评价
下载PDF
2018—2021年桂北地区某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朱玲 廖露琴 +3 位作者 经力 李江 曾峥 黄贵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2018—2021年桂北地区某院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1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肿瘤药物ADR 381例,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2018—2021年桂北地区某院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1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肿瘤药物ADR 38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肿瘤类型,抗肿瘤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给药途径、ADR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81例抗肿瘤药物ADR中,男女比例为1.09∶1,主要见于40岁以上患者,共345例(90.55%);原患肿瘤以肺癌和鼻咽癌居多;抗肿瘤药物种类以铂类和植物类居多,具体药品以多西他赛注射液和注射用奈达铂居多;累及血液系统例数最多,临床表现以骨髓抑制为主;以已知的严重ADR和已知的一般ADR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患者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及原患肿瘤类型)与ADR预后无相关性,经积极治疗后多数均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物作用机理、体内代谢、药物相互作用、ADR等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用药方案的审核,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预后 抗肿瘤药物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基于知识图谱嵌入与深度学习的药物不良反应预测
3
作者 吴菊华 李俊锋 陶雷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26,40,共9页
识别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有助于辅助医生进行临床用药决策。针对以往研究的特征高维稀疏、需要为每种不良反应构建独立预测模型且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开发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嵌入和深度学习的药物不良反应预测模型,能够对实验所覆盖... 识别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有助于辅助医生进行临床用药决策。针对以往研究的特征高维稀疏、需要为每种不良反应构建独立预测模型且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开发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嵌入和深度学习的药物不良反应预测模型,能够对实验所覆盖的不良反应进行统一预测。一方面,知识图谱及其嵌入技术能够融合药物之间的关联信息,缓解特征矩阵高维稀疏的不足;另一方面,深度学习的高效训练能力能够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使用药物特征数据构建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图谱;通过分析不同嵌入策略下知识图谱的嵌入效果,选择最佳嵌入策略以获得样本向量;然后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不良反应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DistMult嵌入模型和400维嵌入策略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最佳;重复实验的准确率、F_1分数、召回率和曲线下面积的平均值分别为0.887、0.890、0.913和0.957,优于文献报道中的方法。所得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可以为安全用药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知识图谱嵌入 深度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Tri-training的社交媒体药物不良反应实体抽取
4
作者 何忠玻 严馨 +2 位作者 徐广义 张金鹏 邓忠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社交媒体因其数据的实时性,对其充分利用可以弥补传统医疗文献药物不良反应中实体抽取的迟滞性问题,但社交媒体文本面临标注数据成本高、数据噪声大等问题,使得模型难以发挥良好的效果。针对社交媒体大量未标注语料存在标注成本高的问题... 社交媒体因其数据的实时性,对其充分利用可以弥补传统医疗文献药物不良反应中实体抽取的迟滞性问题,但社交媒体文本面临标注数据成本高、数据噪声大等问题,使得模型难以发挥良好的效果。针对社交媒体大量未标注语料存在标注成本高的问题,采用Tri-training半监督的方法进行社交媒体药物不良反应实体抽取,通过三个学习器Transformer+CRF、BiLSTM+CRF和IDCNN+CRF对未标注数据进行标注,再利用一致性评价函数迭代地扩展训练集,最后通过加权投票整合模型输出标签。针对社交媒体的文本不正式性(口语化严重、错别字等)问题,通过融合字与词两个粒度的向量作为整个模型嵌入层的输入,来提取更丰富的语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好大夫在线”网站获取的数据集上取得了良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社交媒体 药物不良反应 实体抽取 半监督学习 TRI-TRAINING
下载PDF
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多重慢病患者疾病认知、健康素养、药物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张晓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85-0088,共4页
探讨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在老年多重慢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08例老年多重慢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疾病认知、健康素养、药物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 探讨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在老年多重慢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08例老年多重慢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疾病认知、健康素养、药物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92.72±4.15 vs 84.33±6.46分),反映健康素养的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HeLMS)评分高于对照组(96.54±4.95 vs 88.06±7.30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6% vs 18.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LI-74)中的躯体功能(80.52±5.52 vs 73.41±4.92分)、物质情感(88.46±5.79 vs 84.41±6.23分)和心理状态评分(91.17±4.76 vs 85.04±5.74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老年多重慢病患者中开展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提高疾病认知和健康素养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 老年 多重慢病 疾病认知 健康素养 药物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TG和BMI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引起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卢欣 黄小理 +1 位作者 梁卓萌 曾尚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61-0166,共6页
探讨甘油三酯(TG)和体质量指数(BMI)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引起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的临界值。方法 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 探讨甘油三酯(TG)和体质量指数(BMI)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引起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的临界值。方法 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预测因素,绘制独立预测因素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TG和BMI的临界值。结果 性别(Sex)、TG、BMI为独立预测因素(P<0.05),TG临界值为1.030;BMI临界值为24.681。结论 伴有高甘油三脂的超重肥胖的T2DM男性患者可能更加适合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甘油三酯 体质量指数 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7
作者 吴成琳 黄婷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9例,根据其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n=44),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9例,根据其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n=44),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治疗,n=45)。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开始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咳痰、气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7 d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及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α及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收集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相较于单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幅度更大,综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且并未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提示该方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喹诺酮 炎症因子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利培酮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研究
8
作者 黄小玲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利培酮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法:于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接受不同用药剂量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分为A组(21例,4mg/d利培酮)和B组(21例,6mg/d利培酮),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情况.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100.0... 目的:研究利培酮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法:于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接受不同用药剂量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分为A组(21例,4mg/d利培酮)和B组(21例,6mg/d利培酮),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情况.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100.00%)和B组(90.48%)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出现月经紊乱1例(4.76%),头痛1例(4.76%),便秘1例(4.76%),未见肌强直、震颤、视物模糊、静坐不能、激越,少于B组[静坐不能3例(14.29%),月经紊乱3例(14.29%),肌强直1例(4.76%),震颤1例(4.76%),视物模糊1例(4.76%),头痛2例(9.52%),激越1例(4.76%),便秘5例(23.81%)](P<0.05).A组用药完全依从率(66.67%)高于B组(23.81%)(P<0.05).结论:降低利培酮用药剂量可以达到良好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同时对于提高用药合理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某儿童医院静脉用阿奇霉素所致不同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刘功莲 王燕 +1 位作者 陈艳华 董睛睛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阿奇霉素所致不同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患儿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为临床阿奇霉素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儿童医院上报国家药品...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阿奇霉素所致不同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患儿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为临床阿奇霉素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儿童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64例静脉用阿奇霉素所致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检查指标和ADRs严重程度,以及阿奇霉素的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等情况,分析阿奇霉素所致不同严重程度ADRs患儿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根据《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CTCAE)5.0版》,264例ADRs报告中,严重程度Ⅰ级的有120例(占45.45%),Ⅱ级的有91例(占34.47%),Ⅲ级的有51例(占19.32%),Ⅳ级的有2例(占0.76%);与Ⅰ级ADRs患者相比,Ⅱ级及以上ADRs患者的年龄和体质量均明显更小(P<0.05),而其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则明显更高(P<0.05);而在用药方面,相较于Ⅰ级ADRs患者,Ⅱ级及以上ADRs患者阿奇霉素与氨溴索联用、联合用药数>3种的占比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AST水平、阿奇霉素与氨溴索联用、联合用药数>3种是患儿发生Ⅱ级以上ADR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静脉用阿奇霉素所致的Ⅱ级及以上ADRs患儿存在低年龄、低体质量、高AST水平、更多的阿奇霉素与氨溴索联用、更多的联合用药数>3种的情况,而这些因素也是使用静脉用阿奇霉素患儿发生Ⅱ级及以上ADRs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对于高风险患儿应当加强监护和管理,以确保患儿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儿童 药物不良反应 严重程度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控制探讨
10
作者 唐吉利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0227-0229,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患者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控制情况。方法:收集2022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进行急诊输液的50例患者,按序贯平衡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患者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控制情况。方法:收集2022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进行急诊输液的50例患者,按序贯平衡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降低(P<0.05);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急诊输液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急诊输液 药物不良反应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于洋 何玉晶 夏文翠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期139-141,145,共4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建湖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建湖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症程度(HAMD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治疗依从性(MARS量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少抑郁症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不良反应 HAMD评分 依从性
下载PDF
某院头孢菌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分析
12
作者 周爱春 刘冀衡 +3 位作者 文隆 于慧 刘梦娇 刘晓慧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头孢菌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祁阳市中医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074例ADRs报告... 目的:分析医院头孢菌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祁阳市中医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074例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报告中ADRs所涉及的药物种类及其用法用量,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信息,分析其中头孢菌素相关ADRs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074例ADRs报告中,涉及抗菌药物的有392例,其中与头孢菌素相关的有203例;203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中,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45岁(68例,占33.50%)和45岁~<65岁(49例,占24.14%),而涉及的种类主要为第3代头孢菌素(152例,占74.87%),其中涉及的主要品种为注射用头孢他啶(51例,占25.12%)和注射用头孢噻肟(42例,占20.69%);在累及器官方面,203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163例,占80.30%),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荨麻疹、皮肤发红和红斑;203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中有30例为严重ADRs,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严重ADRs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药物的给药途径相关(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相关ADRs中头孢菌素占有重要分量,并且其在患者年龄、药物种类和给药途径方面具有明显特点,其中患者年龄和药物给药途径可能还与ADRs的严重程度均有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风险患者的管理和监护,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流行病学特点
原文传递
社区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13
作者 姚雪花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滨湖区蠡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滨湖区蠡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中,共报告8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表现为胃肠道反应1例,过敏性皮炎1例,一般过敏反应2例,上腹部疼痛1例,头晕、耳痛2例,下肢水肿1例。钙离子阻滞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β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利尿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100例患者中,共有7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为7.00%。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用药中存在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社区医务人员需熟练掌握各类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等,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4
作者 许玉莲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118例发生ADRs的老...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118例发生ADRs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发生ADRs的药物类型、用药途径、累及器官系统及表现,分析其ADRs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并制定保障用药安全的相关策略。结果:118例发生ADRs的老年患者中,>75岁的占比最高(44.92%),其余依次为>70~75岁的(占33.05%)和65~70岁的(占22.03%);118例老年患者中,ADRs所涉的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类(32例,占27.12%)、消化系统药物(24例,占20.34%)和心脑血管药物(22例,占18.64%),而ADRs所涉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48例,占40.68%),其次为口服给药(34例,占28.81%)和肌内注射(24例,占20.34%);118例老年患者中,ADRs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38例,占32.20%)和消化系统(26例,占22.03%),其次为呼吸系统(12例,占10.17%)、泌尿系统(12例,占10.17%)和心血管系统(10例,占8.47%)。结论:老年患者临床用药期间ADRs发生率较高,尤其是>75岁以上群体,因此临床用药应科学选择给药方式和药物类型,并加强用药指导和监测,以有效预防ADRs发生,确保其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 流行病学特点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对策探讨
15
作者 周永梅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
为制订合理的用药干预对策,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选取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针对其用药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114例住院患... 为制订合理的用药干预对策,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选取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针对其用药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114例住院患者ADRs报告,统计ADRs类型、给药途径、发生ADRs的药品种类、ADRs累及的系统/器官等。通过统计的数据分析,制订合理的用药干预对策,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用药依从性进行比较。数据显示,中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ADRs,占75.44%;静脉滴注发生ADRs现象最常见,占51.75%;ADRs涉及药品种类以抗感染类药物最多,占23.68%;累及系统/器官最多的为皮肤及其附件,占32.45%。进行合理用药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用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住院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弱,一般采取静脉滴注给药及多联合用药,治疗过程中更易发生ADRs,临床上需予以重视并进行积极的用药干预,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干预对策
下载PDF
近5年我国癌症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16
作者 单丽明 林沛钰 +4 位作者 方小芳 陈佳佳 杨湘英 宁丽 李益民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 分析我国癌症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提取2018—2022年与癌症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相关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 目的 分析我国癌症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提取2018—2022年与癌症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相关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描述分析和图谱描绘。结果 共纳入文献1112篇,分布在国内256种期刊,合著的文献537篇,合著率为48.29%;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有胃肠道反应、癌因性疲乏、中医护理、循证护理、负性情绪。结论 该领域的研究存在样本量小、机构单一的问题。建议今后的研究加强作者间与机构间的合作。未来研究重点: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的方式,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癌症患者不良反应制定干预方案及效果评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护理 文献计量学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艾博韦泰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17
作者 张怡洁 黄金龙 杨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艾博韦泰(ABT)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AIDS患者92例纳入研究,分析其药物疗效及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基线HIV RNA为5.3(5.0,6.4)Log1... 目的探讨艾博韦泰(ABT)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AIDS患者92例纳入研究,分析其药物疗效及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基线HIV RNA为5.3(5.0,6.4)Log10 copies/ml,其中84例患者治疗40 d检测HIV RNA为2.4(1.0,3.9)Log10 copies/ml,与基线比较,降低了2.9 Log10 copies/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0.872,P<0.05);其他8例患者HIV RNA>4.8 Log10 copies/ml。基线CD4+T计数为(358±176)个/μl,治疗40 d后CD4+T计数为(443±187)个/μl,CD4+T细胞计数均上升;AIDS患者17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13/17),重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CD4+、CD8+、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药物过敏史发生率可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白细胞减少、贫血、既往有过敏史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T治疗AIDS可降低HIV RNA的复制率,提高免疫功能,吸烟、白细胞减少、贫血、既往药物过敏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博韦泰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分析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月霞 王忆 +3 位作者 郭凯文 于东琪 唐启令 姜善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15-19,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方法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应用CiteSpace软件对1982年1月到2021年10月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在CNKI数据库中共检... 目的通过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方法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应用CiteSpace软件对1982年1月到2021年10月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在CNKI数据库中共检索到831篇文献,其中2013年发文量最大,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李智平教授,发文量最多的杂志是儿科药学杂志,发文量最多的单位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研究热点为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儿童患者、阿奇霉素、文献分析、疗效和癫痫等。结论近30年来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平稳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合理用药、抗菌药物、抗癫痫药物、药物临床试验等热点问题领域,为国内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某院新的和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归莱 张桂芬 +1 位作者 王建 朱爱国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6期583-588,共6页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患者所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696例A...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患者所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696例ADRs报告,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等,以及ADRs的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和所涉药品的种类、给药方式等信息,分析新的和严重的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上报的696例ADRs报告中,新的和严重的ADRs共308例,其中报告类型为新的一般的有214例,新的严重的有23例,严重的有71例;308例新的和严重的ADRs报告中,前3位的上报部门分别为重症医学科(19例,占6.17%)、神经内科(17例,占5.52%)和骨科(17例,占5.52%),所涉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80岁(157例,占50.97%)和40~<60岁(78例,占25.32%),而其所患疾病前3位的分别为胃恶性肿瘤(21例,占6.82%)、肺部感染(19例,占6.17%)和骨折(18例,占5.84%);308例新的和严重的ADRs报告主要涉及抗感染药物(70例,占22.73%)、血液系统药物(35例,占11.36%)和心血管系统药物(26例,占8.44%),所涉品种主要为氨甲环酸(14例,占4.55%)和左氧氟沙星(12例,占3.90%),主要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114例次)、胃肠与肝胆系统(90例次)、全身性反应(74例次),出现较多的临床表现有皮疹性瘙痒(47例次)、皮疹(38例次)、恶心(23例次)、胸闷(20例次)、头晕(19例次);308例新的和严重的ADRs患者经过处置,治愈的有220例(占71.43%),好转的有85例(占27.60%)。结论:医院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难免发生ADRs,而其中有较大的可能发生新的或严重的ADRs,这其中又以中老年人群发生最多,医院应督促临床安全用药长抓不懈,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新的 严重的 流行病学特点
原文传递
海南地区癫痫儿童HLA-B*1502基因与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治疗后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钟莉莉 陈君 +2 位作者 王榆雅 洪绵慧 张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36-39,47,共5页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癫痫儿童HLA-B*1502基因与芳香族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后发生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cADRs)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癫痫儿童100例,均使用芳香族AEDs治疗,并根据是否发生cADRs分为cADRs组(n=32)...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癫痫儿童HLA-B*1502基因与芳香族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后发生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cADRs)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癫痫儿童100例,均使用芳香族AEDs治疗,并根据是否发生cADRs分为cADRs组(n=32)与非cADRs组(n=68)。针对患儿进行HLA-B*1502基因检测,记录HLA-B*1502基因分型与等位基因频率。根据cADRs的严重程度,将轻微反应者纳入轻微组,将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以及药物超敏综合征(DHS)者纳入重型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的HLA-B*1502基因分型;分析HLA-B*1502基因与cADRs的相关性。结果cADRs组HLA-B*1502TB位点的CT型比率高于非cADRs组(68.75%、36.76%),CC型比率低于非cADRs组(28.13%、6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Rs组HLA-B*1502TB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为37.50%,高于非cADRs组的1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微组与重型组HLA-B*1502基因的基因分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LA-B*1502TB位点的CT基因分型及T等位基因会增加海南地区癫痫儿童AEDs治疗后cADRs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海南地区癫痫儿童经芳香族AEDs治疗后,cADRs的发生与HLA-B*1502基因密切相关。HLA-B*1502TB位点携带CT基因分型与T等位基因的患儿的cADRs发生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儿童 芳香族抗癫痫药物 HLA-B*1502基因 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