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维持治疗期间6-巯基嘌呤使用剂量与TPMT和NUDT1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1
作者 吴新蕊 刘玉峰 +2 位作者 李白 刘莹 刘姗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背景6-巯基嘌呤(6-MP)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维持治疗最主要的药物之一,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的骨髓抑制程度有关。目的探讨ALL患儿维持治疗期间6-MP使用剂量与TPMT和NUDT1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 背景6-巯基嘌呤(6-MP)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维持治疗最主要的药物之一,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的骨髓抑制程度有关。目的探讨ALL患儿维持治疗期间6-MP使用剂量与TPMT和NUDT1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ALL、经前期化疗骨髓达完全缓解、进入维持治疗阶段且口服6-MP治疗的患儿。口服6-MP前患儿行TPMT和NUDT15基因型检测,分析TPMT、NUDT15不同基因型患儿应用6-MP治疗的使用剂量和骨髓抑制情况。主要结局指标6-MP使用剂量。结果61例维持治疗的ALL患儿纳入本文分析。纳入TPMT基因多态性统计分析的ALL患儿48例(除外NUDT15基因突变13例),野生型45例,突变型3例;纳入NUDT15基因多态性统计分析的ALL患儿58例(除外TPMT基因突变3例),CC型45例,CT型9例,TT型4例。在6-MP维持治疗阶段,TPMT和NUDT15不同基因型患儿的WBC、Hb、PLT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用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包括TPMT野生型15例,突变型3例;NUDT15基因CC型15例,CT型5例,TT型4例;TPMT和NUDT15不同基因型患儿骨髓抑制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MT和NUDT15不同基因型患儿6-MP使用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MT野生型和突变型ALL患儿维持治疗期6-MP使用剂量分别为(40.81±6.02)和(16.25±4.42)mg·m^(-2)·d^(-1);NUDT15基因CC型、CT型和TT型6-MP使用剂量分别为(40.81±6.02)、(34.28±4.53)和(10.00±1.28)mg·m^(-2)·d^(-1)。结论TPMT和NUDT15突变型患儿的骨髓抑制程度均较野生型严重。ALL患儿维持治疗期间6-MP使用剂量与TPMT和NUDT15基因多态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巯基嘌呤 TPMT NUDT15 基因多态性 药物使用剂量
下载PDF
“药物使用剂量和频次智能化监控系统”用于非抗菌药物监控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翟晓波 何志高 +1 位作者 鲍思蔚 文传民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973-1975,共3页
目的:借助"药物使用剂量和频次智能化监控系统"促进非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通过"药物使用剂量和频次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非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和频次与患者年龄、体质量、体表面积、肾功能状况... 目的:借助"药物使用剂量和频次智能化监控系统"促进非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通过"药物使用剂量和频次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非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和频次与患者年龄、体质量、体表面积、肾功能状况等信息相链接,并随机抽取我院1天的住院患者非抗菌药物处方(1315张)进行审查。结果:对无需按年龄、肾功能等调整剂量和频次的药物,系统审查出单次剂量过大而频次适中警示200条,单次剂量过大而频次不足警示91条,单次剂量适中而频次不足警示43条,单次剂量适中而频次过多警示41条,单次剂量过小和频次适中或不足警示15条。而对需按年龄、肾功能等调整剂量和频次的药物,系统审查出剂量过大和(或)频次过多警示11条。结论:这种链接方式切实可行,当非抗菌药物处方中出现不符合说明书规定的使用剂量和(或)频次时,能够被该系统识别,而其实用价值有待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使用剂量和频次智能化监控系统 非抗菌药物 剂量 频次 肌酐清除率 体表面积
原文传递
口腔科抗菌药物超剂量使用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义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4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科抗菌药物超剂量使用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为口腔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及2016年口腔科医师开的抗菌药物处方为研究对象,至2016年起,医院实施口腔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政策,研究2015年度... 目的探讨口腔科抗菌药物超剂量使用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为口腔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及2016年口腔科医师开的抗菌药物处方为研究对象,至2016年起,医院实施口腔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政策,研究2015年度和2016年度口腔科抗菌药物超剂量使用情况,并探讨其原因,提出管理对策。结果经过抗菌药物管理后,2016年口腔科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强度明显低于2015年,分别为50.21 DDD和75.89 DDD,抗菌药物占药品总金额数也明显减少,分别为20.17%和32.85%,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明显降低。经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既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还可以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减少耐药性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 抗菌药物剂量使用 管理对策 使用强度
下载PDF
雾化药物单剂量应用及顺序调整对药物残余率的影响
4
作者 邱如其 席芳 +3 位作者 余良梦 赵毛妮 吴雪婷 马利军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9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疗法过程中单剂量雾化药物使用及调整雾化药物顺序在降低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样本医院2020年5月1日—10月31日420例住院雾化吸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0例...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疗法过程中单剂量雾化药物使用及调整雾化药物顺序在降低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样本医院2020年5月1日—10月31日420例住院雾化吸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给予雾化药物联合配置,研究组在雾化吸入过程中采取单剂量使用并实施雾化药物顺序调整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情况。结果:对照组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36,P<0.05)。结论:单剂量药物使用及药物顺序调整干预可有效降低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提高药物最大利用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雾化药物 残余 剂量药物使用
下载PDF
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阳性细菌检出率分析
5
作者 朱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3期126-127,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量及临床分离菌的检出率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分析2013年~2015年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及临床分离菌的检出率。结果 3年间临床选择以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类、头孢菌素...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量及临床分离菌的检出率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分析2013年~2015年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及临床分离菌的检出率。结果 3年间临床选择以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为主,DDDS变化大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钠、磷霉素钠、比阿培南和美罗培南等常用药物(降幅>40%)。2014年和2015年革兰阳性细菌的检出率升高明显(P<0.05)。革兰阴性细菌的检出率未见影响。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根据药物的PK/PD理论给予患者正确的个体化给药剂量,医院应调整药物品种结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医师的用药理论(通过药剂科讲座)及各类细菌特性的知识的学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利于降低我院革兰阳性细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物使用剂量 细菌检出率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6
作者 曹陆军 李晓飞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2期41-43,共3页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时不同剂量治疗方案之间的效果差异。选取临沧市临翔区博尚中心卫生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获取3组治疗相关病例资料,...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时不同剂量治疗方案之间的效果差异。选取临沧市临翔区博尚中心卫生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获取3组治疗相关病例资料,进行相关效果指标整理,完成组间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时,选择中等治疗剂量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药物使用剂量 阿托伐他汀钙 老年冠心病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VAS评分影响分析
7
作者 马士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74-0177,共4页
研究下肢骨折手术用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方法 下肢骨折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麻醉,37例)、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37例),比较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组阻滞起效与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短于... 研究下肢骨折手术用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方法 下肢骨折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麻醉,37例)、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37例),比较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组阻滞起效与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短于对照组,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术后30min及60min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30min,观察组VAS评分、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应激指标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下肢功能恢复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在下肢骨折应用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开展手术,能缩短神经阻滞时间、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对减轻疼痛感、改善应激反应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手术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VAS评分 药物使用剂量 应激指标 不良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药物剂量相关医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卫 张瑞贤 韩壵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第4期213-214,共2页
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药物使用剂量的年龄、体质、地域、病情药物毒性及炮制方法等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药物使用剂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兽医临床常用的泻药及其应用体会
9
作者 董军 《当代畜牧》 2019年第3期36-37,共2页
笔者介绍了兽医临床常用的泻药及其应用体会,希望能为兽医工作者在实践中科学地使用泻药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肠积食 大肠便秘 泻药 药物使用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