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2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
1
作者 何依珊 苏静 洪庆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研究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PTX)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根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未转染组、miR-阴性对照(miR-NC)组和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 目的研究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PTX)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根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未转染组、miR-阴性对照(miR-NC)组和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增殖情况(未转染组设置亚组:空白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色素框同源物2(CBX2)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BX2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迁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对各组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但不同浓度紫杉醇(0.05、0.15、0.45、1.35、4.05、8.10μmol/L)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生长抑制作用均高于对照组与miR-NC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Transwell检测及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均<0.05)。结论miR-574-3p可能通过下调CBX2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紫杉醇 miR-574-3p 色素框同源物2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广东规模化鸡场死鸡胚中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
2
作者 陈玥彤 刘晓涵 +9 位作者 王芷洋 赵宇馨 周铁忠 胡增金 朱悦 王少辉 田明星 丁思羽 祁晶晶 于圣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0-299,共10页
旨在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进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分离,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本研究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的带菌死胚卵黄组织中分离禽支原体,通过菌落观察、血清学试验、16S rRNA支... 旨在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进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分离,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本研究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的带菌死胚卵黄组织中分离禽支原体,通过菌落观察、血清学试验、16S rRNA支原体通用引物序列鉴定等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同时将分离的毒株对鸡胚和SPF鸡进行攻毒试验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显微镜下菌落呈典型的“荷包蛋”状。平板凝集试验显示其与MG阳性血清有凝集反应,与MS阳性血清不反应;16S rRNA序列测序发现各分离株与MG相似性达99.9%,因此确定分离株为MG。将各分离株感染7日龄SPF鸡胚,结果显示感染鸡胚大多于临近出壳时死亡;感染3周龄的SPF鸡,3周后解剖发现鸡气囊发生显著病理变化,说明其具有较强致病力;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株分离株对盐酸沃尼妙林、多西环素、泰万菌素及泰妙菌素有较高敏感性,对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红霉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呈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综上,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中成功分离到5株MG分离株,各分离株均可引起红细胞凝集,导致鸡胚死亡,对SPF鸡可引起典型的气囊炎症状,且对多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MG的分离鉴定及用药选择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方法及指导,为MG攻毒模型建立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死鸡胚 分离鉴定 致病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包头地区295例VVC分离株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3
作者 王娜 张利霞 +5 位作者 胡同平 王占黎 石继海 郭丽娜 易星驰 李宏雨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感染念珠菌菌种分布特点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295例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应用MALDI-TOFMS、PCR...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感染念珠菌菌种分布特点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295例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应用MALDI-TOFMS、PCR方法完成菌种鉴定,按照CLSI M27-S4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9种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感染患者以31~35年龄段最多见(30.85%),其次是26~30年龄段(20.34%),21~40年龄段患者占82.04%,性生活、妊娠等易感因素在VVC中占比较大;共分离鉴定出非重复菌株295株,白念珠菌居首位占79.32%,光滑念珠菌次之占13.90%,尼瓦利亚、布加拉等少见念珠菌共7种各1株;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于非白念珠菌(P<0.01),二者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耐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白念珠菌对卡泊芬净和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高于白念珠菌(P<0.01);未发现制霉菌素耐药菌株,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均为100%,对特比奈芬的耐药率均很高。结论:包头地区VVC患者感染菌种多样,以白念珠菌多见,但不同菌种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情况差异较大,应定期进行持续的耐药监测,以便指导妇科医生制订正确的诊疗方案,同时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菌种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下调ODC1对人SCLC细胞H82、H69增殖、凋亡及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4
作者 高翔鹏 王晓芳 +3 位作者 贺文艺 李玉苗 宋瑾 贾友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1,共9页
为探索下调鸟氨酸脱羧酶1(ornithine decarboxylase1, ODC1)对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细胞H82、H69增殖、凋亡及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检测了人SCLC细胞系ODC1的表达水平,并利用LV-NC/ODC1-RNAi慢病毒感染H82、H69... 为探索下调鸟氨酸脱羧酶1(ornithine decarboxylase1, ODC1)对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细胞H82、H69增殖、凋亡及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检测了人SCLC细胞系ODC1的表达水平,并利用LV-NC/ODC1-RNAi慢病毒感染H82、H69细胞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1ern blot)检测ODC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CCK-8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检测下调ODC1后细胞增殖、凋亡及对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显示,ODC1在人SCLC细胞系中多数高表达,且下调ODC1后人SCLC细胞H82、H69增殖减慢,凋亡明显增加,药物敏感性增强.说明下调ODC1抑制H82、H6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脱羧酶1(ODC1) 小细胞肺癌(SCLC) 增殖 凋亡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基于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子宫颈癌预后模型构建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5
作者 张玉俊 赵璇 +2 位作者 朱琳 地力亚尔·吾斯曼江 王岩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目的 基于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cuproptosis-related long noncoding RNA,CRL)构建子宫颈癌预后模型并分析不同风险组间药物敏感性差异,为子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 目的 基于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cuproptosis-related long noncoding RNA,CRL)构建子宫颈癌预后模型并分析不同风险组间药物敏感性差异,为子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304例子宫颈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突变数据和临床数据,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52例)和测试集(n=152)。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鉴定CRL。应用单因素Cox、LASSO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在训练集中构建CRL风险评分模型,在测试集和整个队列中进行验证,并根据风险评分中位数将训练集和测试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训练集76例和测试集83例)和低风险组(训练集76例和测试集69例)。使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评估CRL风险评分模型,并构建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CRL风险评分模型的列线图和校准曲线。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探索该模型的潜在分子机制。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免疫细胞浸润与风险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子宫颈癌患者基因突变图谱,分析CRL风险评分模型与体细胞变异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免疫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和20种化疗药物在不同风险群体中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差异。结果 共获得704个CRL,经单因素Cox、LASSO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最终构建包含6个CRL(AC103591.4、AC021851.1、MNX1-AS1、FAM27E3、AL603832.1和AC097505.1)的风险评分预测模型。K-M生存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PCA分析均验证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多因素Cox回归显示,CRL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预后因子(P<0.05)。列线图对子宫颈癌患者的1、3和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GSEA结果显示,高风险组与癌症通路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结果表明,多数免疫细胞与CRL风险评分呈正相关(均r>0,均P<0.05)。免疫检查点分析结果显示,低风险组患者免疫检查点表达较高。基因突变图谱结果表明,高低风险组间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治疗药物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对低风险组患者疗效较好,阿卡地新、二甲基草酰甘氨酸、多柔比星、索拉非尼和阿糖胞苷5种药物的IC50值在高低风险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6个CRL的风险评分特征可独立预测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助于阐明子宫颈癌中CRL的机制,并为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铜死亡 长链非编码RNA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药物敏感性试验与全基因组测序检测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喻秋菊 侯杰 +3 位作者 林钰灵 罗佳 谢轶 马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目的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DST)和全基因组测序(WGS)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耐药情况,比较二者一致性,探讨全基因测序用于MTB耐药性检测的特点。方法选取2018-2020年留存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71例MTB临床分离株,采用DST(氧化还原指示剂法... 目的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DST)和全基因组测序(WGS)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耐药情况,比较二者一致性,探讨全基因测序用于MTB耐药性检测的特点。方法选取2018-2020年留存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71例MTB临床分离株,采用DST(氧化还原指示剂法)和WGS两种方法对菌株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IF)、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莫西沙星(MFX)、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星(LFX)、卡那霉素(KAN)、阿米卡星(AMK)、卷曲霉素(CPM)、乙硫异烟胺(ETH)、利福布汀(RFB)、对氨基水杨酸(PAS)和氯法齐明(CLO)共14种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并对结果进行Kappa检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RIF、RFB、SM、MFX、OFX和LFX 6种药物耐药性检测的符合率均超过90.00%,Kappa值均大于0.80,一致性较好;INH和EMB耐药性检测的符合率分别为84.51%,81.69%,Kappa值分别为0.68和0.54,一致性一般;AMK和KAN两种方法检测的耐药株未超过2株,耐药率小于3.00%;CPM、ETH、PAS、CLO耐药性检测的符合率范围为61.97%~91.55%,Kappa值均小于0.40,一致性较差。结论WGS检测不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能力存在差异,其检测RIF、RFB、SM、MFX、OFX和LFX 6种药物耐药性效果较佳,而检测其他抗结核药物耐药性与DST相比较仍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药物的详细耐药机制,并对WGS用于耐药性分析的标准化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全基因组测序 一致
下载PDF
TREM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免疫浸润及药物敏感性的分析
7
作者 王文榜 冯佳宁 +4 位作者 解辉平 王淼 余克富 张志斐 于德红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857-863,共7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肝细胞癌患者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表达水平与预后、免疫微环境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联。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体(ICGC)数据库分析TREM...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肝细胞癌患者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表达水平与预后、免疫微环境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联。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体(ICGC)数据库分析TREM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TREM2高、低表达组与肝细胞癌生存预后及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然后对TREM2进行GO和KEGG、突变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TREM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 <0.001);TREM2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 <0.05)。突变分析发现TP53基因在TREM2高表达组具有更高的突变频率。免疫分析结果表明TREM2的表达与肝细胞癌基质评分(r=0.36,P <0.001)、免疫评分(r=0.55,P <0.001)和ESTIMATE评分(r=0.50,P <0.001)成正相关;与调节性T细胞(Tregs)、M2型巨噬细胞的免疫浸润水平成正相关(P <0.001)。KEGG和GO富集分析显示,TREM2基因在细胞吞噬、肝癌细胞转移、免疫逃逸、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通路上高度富集。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TREM2高表达组有较高敏感性的药物有索拉非尼、帕博利珠单抗、西罗莫司、硼替佐米和拉帕替尼(P <0.05)。结论 TREM2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且与免疫细胞浸润、肿瘤微环境有关,并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REM2 生物信息 肿瘤微环境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RECQL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8
作者 姜德培 钟剑锋 +4 位作者 张伟康 胡志耀 文学 王新友 陈泓磊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目的探究RECQ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预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以及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RECQL4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性。通过GEPIA2数据库、GEO数据库分析RECQ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 目的探究RECQ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预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以及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RECQL4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性。通过GEPIA2数据库、GEO数据库分析RECQ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对RECQL4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进行生存分析评估。通过TIMER 2.0数据库评估RECQL4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相关性。应用RNAactDrug数据库揭示RECQL4分子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RECQL4在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肿瘤组织中高表达;RECQL4的高表达与胃癌的较差预后相关。胃癌中RECQL4 mRNA表达水平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治疗胃癌的常用药物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紫杉醇及多西他赛的敏感性均与RECQL4相关。结论RECQL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可能与多种化疗药物敏感性相关,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志物。RECQL4高表达可抑制免疫细胞浸润,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促进肿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解旋酶 临床预后 免疫浸润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两种硝基咪唑类抗结核新药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9
作者 刘文果 朱大冕 +4 位作者 冯鑫 沈静 孔珏颖 伏宣霖 胡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2,256,共7页
目的对德拉马尼(delamanid,DLM)和普瑞玛尼(pretomanid,PMD)两种硝基咪唑类抗结核新药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多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重庆市39个区(县)送至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的培养阳性分离株,... 目的对德拉马尼(delamanid,DLM)和普瑞玛尼(pretomanid,PMD)两种硝基咪唑类抗结核新药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多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重庆市39个区(县)送至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的培养阳性分离株,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经菌种鉴定和比例法药敏试验确定的198株耐多药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DLM和PMD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比较药敏结果。结果在198株MDR-TB临床分离株中,DLM、PMD的基线耐药率分别为5.1%(10/198)、3.5%(7/198),DLM的MIC值主要集中于0.016~0.06μg/mL,PMD的MIC值主要位于0.03~2μg/mL。在13株硝基咪唑类药物耐药株中,DLM耐药10株,PMD耐药7株,两者交叉耐药4株(30.8%,4/13)。结论DLM和PMD对MDR-TB临床分离株均有较强的体外抑菌活性,DLM的抑菌效果更强,但两者基线耐药的出现提示我们应在用药前进行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德拉马尼 普瑞玛尼 药物敏感性 耐多药
下载PDF
基于类器官模型探究乳腺癌突变位点ER、PR、HER2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
10
作者 吴松龄 刘佳慧 +1 位作者 詹巧惠 黄佳雯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相关受体ER、和PR、和HER2的表达量水平与20种FDA批准的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中肿瘤组织,同时培养肿瘤组织对应的类器官,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观察类器官受... 目的探索乳腺癌相关受体ER、和PR、和HER2的表达量水平与20种FDA批准的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中肿瘤组织,同时培养肿瘤组织对应的类器官,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观察类器官受体(ER和PR、HER2)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分别观察各组类器官对包括顺铂、紫杉醇在内的20种FDA批准的化疗药物的IC50值,并通过GR50浓度对类器官的敏感性进行评分。结果培养的乳腺癌类器官具有与肿瘤组织相同的肿瘤上皮细胞和ER和PR、HER2的表达情况,药敏的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类器官对奥拉帕尼和舒尼替尼、曲贝丁的评分较高,对顺铂、卡铂的敏感率较低。其中ER和PR表达水平上调会增加类器官对依托泊苷、阿霉素和它莫西芬等药物的的敏感性,而会降低对紫杉醇、长春瑞滨和SN-38等的敏感性。另外,HER2表达水平上调会增加类器官对顺铂、卡铂和长春瑞滨等的敏感性,会降低对依托泊苷和吉西他滨的敏感性。结论ER、PR或HER2的表达量与乳腺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是需要考虑这些受体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类器官 药物敏感性 ER PR HER2
下载PDF
不同地区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津 王甲 +5 位作者 赵浩然 刘博 刘元杰 姚文生 刘燕 马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8-376,共9页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为禽支原体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福建和安徽3个省份疑似MG感染的养殖场采集的43份气囊样品中分离培养和纯化MG流行菌株,并...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为禽支原体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福建和安徽3个省份疑似MG感染的养殖场采集的43份气囊样品中分离培养和纯化MG流行菌株,并对其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及染色鉴定、血清学特异性鉴定、PCR测序分析、致病性试验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到3株疑似MG,均可使培养基颜色变黄,在固体培养基上呈典型“煎蛋”样菌落,可发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能利用尿素,符合MG培养特性。姬姆萨染色观察菌体形态、血清学特异性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分离株为MG。mgc2基因测序结果显示,3株分离株与强毒代表株亲缘关系更近。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株与MG感染临床症状一致,发病率为70%~90%,致病力较强。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株均对恩诺沙星、替米考星、土霉素、氟苯尼考耐药,对泰万菌素和沃尼妙林均敏感,对大观霉素、金霉素、泰乐菌素和泰妙菌素的敏感性具有地域差异:福建株对大观霉素表现明显耐药,安徽株对泰妙菌素表现耐药,而广东株对大观霉素、金霉素和泰妙菌素均较敏感。【结论】本试验成功分离到3株MG,致病力较强,且均存在一定程度耐药,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有地区性差异,今后仍需加强各地区MG的药物敏感性监测,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与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1株猪源阴沟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12
作者 冯丽丽 高春艳 +6 位作者 李庆东 李海利 张菡 于彤彤 姬向波 段强德 彭志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6,共7页
为研究猪源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从临床病死猪病料中分离到1株优势细菌,经革兰染色、镜检、MALDI-TOF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阴沟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猪源阴沟肠杆菌对... 为研究猪源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从临床病死猪病料中分离到1株优势细菌,经革兰染色、镜检、MALDI-TOF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阴沟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猪源阴沟肠杆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4×10~8 CFU。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猪源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大观霉素、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青霉素、氟苯尼考、四环素、磺胺、复方新诺明、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耐药。综上,分离获得1株猪源阴沟肠杆菌,且耐药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耐药
下载PDF
2017—2019年山东省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
13
作者 李静 王梦园 +14 位作者 李政 戈宁宁 周卫萍 李仁哲 李艳 彭海英 李艳华 陈艳萍 刘志伟 满思金 孙彦蒙 寇琳娜 于文文 王世富 张春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2017—2019年山东省肺炎链球菌(S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17—2019年山东省50所医院临床分离Sp的信息,包括感染患者的年龄、标本种类、分离时间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根据CLSI M1002021版进行药物敏感性判定,使用W... 目的探讨2017—2019年山东省肺炎链球菌(S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17—2019年山东省50所医院临床分离Sp的信息,包括感染患者的年龄、标本种类、分离时间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根据CLSI M1002021版进行药物敏感性判定,使用WHONET5.6及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18677株Sp,多分离于6岁以下儿童(71.39%)和60岁以上老年人(18.19%),各年龄段男性患者Sp感染比例均高于女性患者,分离时间多在11月—次年4月(65.1%)。Sp主要分离于呼吸道(88.67%)和无菌部位(5.59%),血液与脑脊液共同培养出Sp的比例为8.31%,6月以下儿童为29.03%。Sp均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脑脊液分离的青霉素敏感Sp和青霉素耐药的Sp分别占30.8%、69.2%;非脑脊液Sp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率较低,分别为1.5%、3.4%、22.7%,对左氧氟沙星、氯霉素、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9.3%、92.6%、95.6%、90.8%、87.2%、60.9%。儿童分离的Sp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低于成人及老年人。结论山东地区Sp多分离于儿童和老年人的呼吸道标本中,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Sp易从同一患者(尤其是不满6月龄的幼儿)血液与脑脊液中同时分离;儿童Sp对多数药物的敏感率低于成人及老年人,青霉素可为治疗Sp感染的一线药物,但患者病情危重且药物敏感性结果不明时应首选万古霉素进行经验性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药物敏感性 临床特征 侵袭肺炎链球菌病 脑膜炎
下载PDF
抗菌药物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14
作者 邓劲 刘雅 +6 位作者 吴思颖 廖全凤 张为利 肖玉玲 谢轶 马莹 康梅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85-393,共9页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日益流行,但相关治疗方法有限,抗菌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研究成为热点。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判断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是否有协同作用,为临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目前,临床常用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方...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日益流行,但相关治疗方法有限,抗菌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研究成为热点。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判断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是否有协同作用,为临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目前,临床常用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有时间-杀菌曲线(TKA)、棋盘稀释法(CB)、E试验和纸片法。文章就上述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抗菌药物 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 时间-杀菌曲线 棋盘稀释法 E试验 纸片法
下载PDF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
15
作者 张峻梅 杨莉莉 +4 位作者 冯小艳 刘敏 杨菊艳 彭溪 李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近两年来该院检验科临床送检标本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概率、类型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等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统计分析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KP)、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的... 目的探讨近两年来该院检验科临床送检标本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概率、类型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等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统计分析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KP)、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的标本类型、科室分布、产碳青霉烯酶类型等特征,及对临床常见的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征和不同类型的CRKP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及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体外药敏实验。结果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1280例KP,标本类型主要是痰液50.7%(648/1280)﹑纤支镜液17.1%(219/1280)及尿液10.4%(134/1280);患者主要来自呼吸内科35.0%(453/1280),重症监护室(ICU)25.0%(325/1280);鉴定出252株CRKP菌株,各病区CRKP与该病区KP株数的比率前三位是ICU 51.7%(168/325),呼吸内科14.1%(64/453)和血液病区9.9%(25/252);非CRKP组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完全敏感,耐药率为0,CRKP组对米诺四环素、多黏菌素B、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率分别为46.0%(116/252);0.4%(1/252)及11.9%(30/252);CRKP菌株对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非CR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252株CRKP组进一步分类,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221株(87.7%),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耐药率为0.0%,对氨基糖苷类有一定的敏感性;产金属碳青霉烯酶30株(11.9%),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氨基糖苷类均不敏感,耐药率为100.0%。结论CRKP对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耐药率高,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敏感性显著低于非CRKP组。临床对CRKP的一线抗菌药物敏感性在产丝氨酸酶CRKP组和产金属酶CRKP组有所分化。酶抑制纸片法可初步鉴定CRKP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碳青霉烯酶针对性给药,对于临床用药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碳青霉烯类 耐药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高通量药物敏感性检测在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应用
16
作者 林丹娜 张观梅 +6 位作者 刘改英 金明 张亚芥 吴莉 程明 余莉华 杨丽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药物敏感性检测(HDS)技术用于筛选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RR-AL)挽救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5例接受了HDS筛选的中高度敏感化疗方案治疗的RR-AL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缓解率、并发症及治... 目的探讨高通量药物敏感性检测(HDS)技术用于筛选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RR-AL)挽救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5例接受了HDS筛选的中高度敏感化疗方案治疗的RR-AL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缓解率、并发症及治疗结局。结果接受了HDS筛选化疗方案的5例患儿,年龄2岁~13岁,其中巩固化疗结束后微小残留病(MRD)未转阴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骨髓复发ALL 2例,骨髓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经过1~3个疗程HDS筛选方案治疗后,共4例取得缓解,其中3例MRD转阴,1例分子学MRD水平下降;另一例治疗后病情进展。治疗有效的4例RR-AL桥接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无病生存至今。5例RR-AL患儿在挽救化疗期间,均合并不同程度感染,无1例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HDS技术用于儿童RR-AL的挽救化疗方案的筛选是可行的,为取得MRD转阴桥接Allo-HSCT创造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药物敏感性 复发难治白血病 儿童
下载PDF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汤光明 段密 +2 位作者 张振乾 王喜阳 夏红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3期20-23,共4页
目的 分析儿童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4例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患儿资料和437例非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患儿资料,分析病原菌组成及药物敏感性... 目的 分析儿童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4例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患儿资料和437例非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患儿资料,分析病原菌组成及药物敏感性的差异。结果 神经源性膀胱组患儿共检出202株致病菌,其中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95株(47.03%),肺炎克雷伯杆菌21株(10.40%);非神经源性膀胱组患儿共检出437株致病菌,其中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66株(60.87%),肺炎克雷伯杆菌29株(6.64%);2组间主要致病菌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方面,神经源性膀胱组患儿检出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株58株(58/95,61.05%),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菌株7株(7/21,33.33%);非神经源性膀胱组检出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31株(31/266,11.65%),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菌株3株(3/29,10.34%);神经源性膀胱组患儿更易发生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儿较非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更易发生非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且多重耐药菌株比例更高,需选择高级别敏感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神经源膀胱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分析
18
作者 赵娜 王养正 +5 位作者 潘士印 王瑞娜 刘超 陈敏 李慧明 朱舒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85-88,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旨在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至12月角膜炎病变累及部位真菌培养阳性标本86例(来自74例患者),对其病原菌分布和药物... 目的了解我院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旨在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至12月角膜炎病变累及部位真菌培养阳性标本86例(来自74例患者),对其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汇总。结果86例真菌培养阳性标本中,男性患者标本58例,女性患者标本2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5岁。病变角膜是进行真菌培养的主要取材部位,且培养阳性率高达77.91%。真菌培养阳性率排名前三位的为镰刀菌属、链格孢属和曲霉菌属,且出现1例少见的淡紫紫孢菌。大多数真菌病原菌对伏立康唑敏感。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伏立康唑的敏感率最高,达93.02%;其次为那他霉素,为61.63%;特比奈芬的敏感率为25.58%。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达91.86%;其次为两性霉素,为81.40%;伏立康唑的耐药率最低,为6.98%。结论真菌性角膜炎的最常见病原菌包括镰刀菌属和链格孢属;伏立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最高,其次为那他霉素;氟康唑和两性霉素耐药率较高。在培养结果未出来前,临床医师应经验性使用广谱敏感抗真菌药物,待培养结果出来后应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调整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角膜炎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洋洋 李芮芮 +6 位作者 马忠臣 唐恬 王娜 陈创夫 郑炜 王勇 王鹏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4-763,共10页
【目的】确定引起新疆石河子地区集约化牛场常发性肺炎的主要病原同时进行病原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采集有典型咳嗽、流涕症状的牛鼻拭子10份和病死牛肺脏组织1份,用牛支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将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病... 【目的】确定引起新疆石河子地区集约化牛场常发性肺炎的主要病原同时进行病原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采集有典型咳嗽、流涕症状的牛鼻拭子10份和病死牛肺脏组织1份,用牛支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将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病原培养纯化,对纯化后的分离株菌落进行形态学观察、Dienes染色、生化试验及16S rRNA测序和进化分析,通过测定颜色变化单位(CCU)测定分离株生长曲线,并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PCR结果显示,10份鼻拭子中检测出7份牛支原体阳性样本,1份病死牛肺脏组织也检测为阳性;在涂有肺脏组织研磨液培养液的PPLO固体培养基上长出针尖状的菌落,纯化后分离株菌落形态为典型的煎蛋状;Dienes染色可见明显的深蓝色中心脐;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不水解明胶、精氨酸、七叶苷,不发酵乳糖、葡萄糖和甘露醇,不分解尿素,可还原氯化三苯基四氮唑;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牛支原体国际标准株PG45相似性为99.7%,与国内牛支原体地方流行株XBY01、Ningxia-1、NM2012、Tibet-10的相似性最高,均为99.9%;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分离株在培养基中生长6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54 h时达到高峰进入稳定期,72 h后进入衰亡期;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呋喃妥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对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中介,而对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及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结论】本研究成功从肺脏组织中分离鉴定出1株牛支原体,培养54 h是该分离株的最佳收获时间,与国内大多数牛支原体地方流行株差异较小,整体遗传进化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耐药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对牛支原体的防控提供参考,也为牛支原体致病机制研究及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笋壳鱼源柱状黄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丽娟 王红莉 +4 位作者 王亚军 任燕 王庆 石存斌 张德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8-646,共9页
【目的】明确2022年5月广东省珠海市某养殖场笋壳鱼烂鳃病的病原,为防控笋壳鱼相关病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患病笋壳鱼的腐烂鳃丝、肾脏和体表病灶等部位分离细菌,并纯化优势菌落,通过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的16S rRNA序列并进行测... 【目的】明确2022年5月广东省珠海市某养殖场笋壳鱼烂鳃病的病原,为防控笋壳鱼相关病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患病笋壳鱼的腐烂鳃丝、肾脏和体表病灶等部位分离细菌,并纯化优势菌落,通过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的16S rRNA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同时构建该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树,鉴定患病笋壳鱼的病原菌。选取代表菌株Om2202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和斑马鱼人工感染试验。测定中草药和消毒剂对分离菌株Om2202的抑菌和杀菌活性,分析菌株Om2202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结果】从患病鱼鳃部和肾脏分离到的优势菌落呈细长的弯曲或直杆状,菌体表面未见鞭毛和菌毛,有荚膜,有胞外分泌物;通过特异性PCR检测和16S 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合菌落形态分析结果,确定分离菌株Om2202为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菌株Om2202携带gldD、hly、cslA、ompA和chiA等11种毒力相关基因。斑马鱼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菌株Om2202对斑马鱼具有较强致病性,其LC50为7.50×106 CFU/mL。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Om2202菌株对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苯扎溴铵等药物敏感,对连翘精油、二氧化氯、蛋氨酸碘和过氧化钙等药物不敏感。【结论】引起笋壳鱼烂鳃的主要致病菌为柱状黄杆菌,属于广泛流行的基因Ⅱ型菌株,且携带大量的毒力相关基因,对斑马鱼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用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苯扎溴铵等药物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壳鱼 柱状黄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