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5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细胞微流控芯片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在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丽颖 张丹丹 +2 位作者 杜宏英 于明星 朱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目前用于临床前药物筛选和评价的传统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三维细胞微流控芯片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外研究模型,能够高度模拟人体组织的生理结构、功能,组织所处的生化和力学微环境,经长期培养保持组织功能稳定,因此... 目前用于临床前药物筛选和评价的传统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三维细胞微流控芯片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外研究模型,能够高度模拟人体组织的生理结构、功能,组织所处的生化和力学微环境,经长期培养保持组织功能稳定,因此在构建生理病理模型、药物筛选及再生医学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文章综述了三维细胞微流控芯片模型的研究进展,以药物毒性评价为重点讨论了其优势、可行性、中药应用实例和存在问题,并针对中药传承创新研究的特点展望了三维细胞微流控芯片模型的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细胞 微流控芯片 药物毒性评价 生物打印 类器官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霉酚酸谷浓度与急性排斥反应及药物毒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于立新 李伟模 +1 位作者 李川江 苗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对霉酚酸酯(MMF)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意义。方法 107例肾移植患者分别于术后1、2、3、4-6、7-12个月5个时间段内化验霉酚酸谷浓度(MPA-C0),并记录患者期间发生的急性排斥及药物毒性事件,将患者分为排斥组(Ⅰ组)...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对霉酚酸酯(MMF)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意义。方法 107例肾移植患者分别于术后1、2、3、4-6、7-12个月5个时间段内化验霉酚酸谷浓度(MPA-C0),并记录患者期间发生的急性排斥及药物毒性事件,将患者分为排斥组(Ⅰ组)、药物毒性组(Ⅱ组)、正常组(Ⅲ组)。比较各组MPA-C0水平。结果排斥发生率为12.1%(13/107),药物毒性发生率为35.5%(38/107)。Ⅰ组和Ⅲ组(1个月)、Ⅱ组和Ⅲ组间MPA-C0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显示,MPA-C0水平为1.55 mg/L是识别排斥反应是否发生的最佳截断值,MPA-C0水平为2.50 mg/L是识别毒副反应是否发生的最佳截断值。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服用MMF的患者进行MPA-C0监测,对MMF用量进行个体化调整,有利于预防排斥反应和药物毒性发生,减少并发症,提高移植肾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 谷浓度 肾移植 移植物排斥 药物毒性
下载PDF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药物毒性角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于静 高明宏 +2 位作者 杜春光 刘乙楠 刘英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143-1144,共2页
目的评价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药物毒性角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诊断药源性角膜病变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27只眼)采用连续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应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表皮生长因子,口服... 目的评价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药物毒性角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诊断药源性角膜病变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27只眼)采用连续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应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表皮生长因子,口服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25例(25只眼)仅应用同治疗组相同的药物治疗。两组治疗45 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显著减少角膜刺激症状及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明显提高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角膜接触镜 药物毒性 角膜
下载PDF
儿童结核病短程化疗中的药物毒性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玲 贾劬 +2 位作者 陈钟 楚治群 丁传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0-141,共2页
为探讨儿童结核病短程化疗中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儿童的耐受性,对61例结核病患儿采用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脑干测听或听力测定,观察(6~9)个月。结果显示年龄在7个月以上小儿毒副作用发生率小于2%,治疗期间无严重毒副作用发生;... 为探讨儿童结核病短程化疗中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儿童的耐受性,对61例结核病患儿采用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脑干测听或听力测定,观察(6~9)个月。结果显示年龄在7个月以上小儿毒副作用发生率小于2%,治疗期间无严重毒副作用发生;7个月以下患儿7例儿童中5例出现ALT、AST改变。提示严格掌握多药联用剂量的情况下,一般患儿对短程化疗能很好耐受,年龄在7个月以下婴儿加用保肝治疗仍然能接受短程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病 短程化疗 药物毒性
下载PDF
抗生素滴眼剂致药物毒性眼表损害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杜园园 王跃 吴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9期1166-1167,共2页
关键词 抗生素滴眼剂 眼表损害 药物毒性 临床治疗 角结膜疾病 药物作用机理 药物使用不当 感染性眼病
下载PDF
草酸铂药物毒性反应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关芬 卫述琼 +1 位作者 张萱 朱翠英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886-887,共2页
关键词 草酸铂 护理干预 药物毒性 反应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干预肿瘤化疗药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范修云 张玉霞 +4 位作者 曹雪霞 陈露 陈贡斌 叶文忠 杨博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3期270-271,共2页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是除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外的第三大死因。因此,恶性肿瘤的防治与研究工作正成为世界医学工作者关注的课题,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和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己成...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是除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外的第三大死因。因此,恶性肿瘤的防治与研究工作正成为世界医学工作者关注的课题,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和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己成为肿瘤治疗方案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化疗又是目前肿瘤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会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使治疗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参麦注射液 药物毒性 肿瘤治疗方案 干预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大剂量卡铂化疗的药物毒性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和 纪树国 宋艳红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卡铂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对6例接受大剂量卡铂并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的肺癌患者化疗期的药物毒性进行了观查。卡铂总剂量从560~1375mg/m2,按预定方案分次静滴。5例加用VP-16300mg... 目的:探讨大剂量卡铂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对6例接受大剂量卡铂并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的肺癌患者化疗期的药物毒性进行了观查。卡铂总剂量从560~1375mg/m2,按预定方案分次静滴。5例加用VP-16300mg,1例并用MMC6mg和VCR2mg。结果: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和脱发(WHO毒性反应Ⅲ~Ⅳ级)其次是贫血、皮肤粘膜出血、呕吐和可逆性肝功能损害。其中口腔粘膜溃疡及轻度发烧各2例,一过性蛋白尿、室上性心动过速和便秘各1例,尿素氮和肌酐未见升高;全部患者骨髓均获解救,从自体骨髓回输到骨髓造血功能重建成功平均26.67(17~32)d。结论:大剂量卡铂并ABMT治疗肺癌,在我们所使用的剂量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 药物毒性 骨髓移植 肺肿瘤
下载PDF
简述中药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炮制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景丽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1-552,共2页
中药炮制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药物的毒性 ,归纳总结起来有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及辅料制去毒 ,其中后两者为去毒的主要方法。加热去毒又包括干热去毒和湿热去毒 ;辅料制去毒又可分为固体辅料制去毒及液体辅料制去毒。
关键词 中药炮制 药物毒性 净制去毒法 水制去毒法 加热去毒 辅料
下载PDF
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致严重药物毒性反应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巧凤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药物毒性反应 甲氨蝶呤 阴道不规则流血 附件区包块 尿HCG检查 妇科检查
下载PDF
药物毒性导致儿童耳聋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磊 《天津药学》 2002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预防 治疗 药物毒性 儿童 耳聋
下载PDF
金霉素眼膏涂眼致药物毒性角膜上皮炎2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小妹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金霉素眼膏 涂眼 药物毒性膜上皮炎
下载PDF
增敏化合物丁胱亚磺酰亚胺对Acc-2细胞的药物毒性
13
作者 万光勇 林国础 +1 位作者 王中和 陈万涛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增敏化合物丁俄亚磺筑亚胶(buthioninesulfoximine,BSO)对ACC-2细胞药物毒性。方法采用克隆形成法研究在有氧状态和手氧状态下,BSO对ACC-2细胞的药物毒性,在实验中BSO的药物剂量分别是200、100、50、40、20μmol/L。... 目的研究新型增敏化合物丁俄亚磺筑亚胶(buthioninesulfoximine,BSO)对ACC-2细胞药物毒性。方法采用克隆形成法研究在有氧状态和手氧状态下,BSO对ACC-2细胞的药物毒性,在实验中BSO的药物剂量分别是200、100、50、40、20μmol/L。结果在有氧和乏氧状态下,BSO对Acc-2细胞的半数抑制剂量分别为12μmol/L和80μmol/L。结论BSO的药物毒性较小,BSO在乏氧状态对Acc-2细胞的药物毒性强于有氧状态下对Acc-2细胞的药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胱亚磺酰亚胺 ACC-2细胞 药物毒性
下载PDF
影响药物毒性的关键是剂量和用法
14
作者 袁伯俊 《上海医药》 CAS 2004年第9期406-406,共1页
关键词 药物毒性 剂量 用法 止咳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羊膜覆盖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并发药物毒性角膜上皮病变1例
15
作者 袁月 高明宏 杜春光 《沈阳部队医药》 2013年第1期126-127,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68岁。2012—03—08因“右眼抗青光眼术后2个月,视力下降1个月余”入院。2012—01—10因右眼青光眼在某医院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20天,感右眼异物感,视力下降,畏光流泪,无眼痛头痛,
关键词 抗青光眼术后 术后并发 角膜上皮病变 药物毒性 覆盖术 治疗 羊膜 抗青光眼手术
下载PDF
辨证治疗药物毒性诱发的结角膜病变
16
作者 刘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08年第7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毒性诱发的结角膜病变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养肺阴、补肝血、清虚热、活血散瘀之中药内服,治疗因长期应用多种眼药而诱发的结角膜病变26例52眼,并分析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治愈率100%。结论:合理用药是... 目的:探讨药物毒性诱发的结角膜病变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养肺阴、补肝血、清虚热、活血散瘀之中药内服,治疗因长期应用多种眼药而诱发的结角膜病变26例52眼,并分析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治愈率100%。结论:合理用药是防止本病的关键,停用眼局部药物、正确辨证应用中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 药物毒性 结角膜病变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Cemiplimab的药物毒性:基于FARES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方圆 叶小飞 +5 位作者 翟映红 许金芳 郭晓晶 郭志坚 庄永龙 贺佳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8期480-486,共7页
目的 PD-1受体拮抗剂Cemiplimab为2018年最新获批的免疫抑制剂,已作为孤儿药用于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免疫治疗,但该药的药物毒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系统挖掘Cemiplimab的潜在药物毒性,为后续临床免疫治疗提供借鉴。... 目的 PD-1受体拮抗剂Cemiplimab为2018年最新获批的免疫抑制剂,已作为孤儿药用于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免疫治疗,但该药的药物毒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系统挖掘Cemiplimab的潜在药物毒性,为后续临床免疫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数据来源美国FAERS数据库,采用不相称测定分析法中的报告比值法和信息成分法挖掘免疫抑制剂Cemiplimab的潜在药品不良事件信号,并采用MedDRA对FAERS数据库各不良事件名称进行标准化。结果研究共纳入了10 051 679条记录,其中131条为Cemiplimab的药品不良事件记录。结果显示,Cemiplimab存在一定的药物毒性:乏力、背痛、血压下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肌肉痉挛、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肺栓塞、蜂窝织炎、肿瘤发炎、发热。多数Cemiplimab相关的药品不良事件死亡、危及生命和残疾等严重结局所占的比例较高,需要引起警惕。结论Cemiplimab存在一定的药物毒性,且多数Cemiplimab相关的药品不良事件的终点结局较差,临床免疫治疗时医疗人员应保持充分警惕,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保证临床免疫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Cemiplimab 药物毒性 FAERS数据库 不相称测定分析法
下载PDF
用于药物毒性评价的微流控器官芯片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丛烨 王佑平 +3 位作者 韩夏荷 邓权峰 罗勇 张秀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3536-3544,共9页
微流控器官芯片技术的学术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其在毒效学方面也又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技术能实时地、连续地进行指标测量,可实现药物毒性的动态评价。其次,该技术可将药物代谢过程与靶器官的损伤过程进行整合,实现药物代谢物的毒效评... 微流控器官芯片技术的学术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其在毒效学方面也又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技术能实时地、连续地进行指标测量,可实现药物毒性的动态评价。其次,该技术可将药物代谢过程与靶器官的损伤过程进行整合,实现药物代谢物的毒效评价。最后,器官芯片上如全部采用人源细胞,可有效避免因种属差异带来的假阳性/假阴性。正是由于上述优势,多种脏器的微流控器官芯片都曾用于药物的毒性评价研究,本文将重点介绍用于肝毒性、肾毒性、心脏毒性的器官芯片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芯片 药物毒性 药物代谢 毒性 毒性 心脏毒性
下载PDF
全国药物毒性病理和生殖毒理学研讨会在南宁顺利召开
19
《中国药理通讯》 2002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全国药物毒性病理和生殖毒理学研讨会 南宁市 药物毒性病理学 生物毒理学
下载PDF
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爽 盛敏杰 +1 位作者 姜亚萍 陈轶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8-991,共4页
药物毒性角膜病变通常是指眼局部或全身应用药物所导致的角膜组织病理性改变。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的产生是由于药物本身毒性或药物制剂中所含防腐剂的毒性所致。近年来,随着滴眼剂种类的增多、眼局部药物的滥用和滴药过度导致的药物毒性... 药物毒性角膜病变通常是指眼局部或全身应用药物所导致的角膜组织病理性改变。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的产生是由于药物本身毒性或药物制剂中所含防腐剂的毒性所致。近年来,随着滴眼剂种类的增多、眼局部药物的滥用和滴药过度导致的药物毒性角膜病变在临床上不断增加。本文就近年关于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角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病变 药物毒性 眼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