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5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蒋敏 边原 龙恩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指标可出现异常,存在潜在发生血栓或出血的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引起血栓风险,但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潜在风险可能干...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指标可出现异常,存在潜在发生血栓或出血的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引起血栓风险,但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潜在风险可能干扰抗凝药物治疗安全性,同时甲状腺疾病治疗药物与抗凝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影响。该文基于既往研究文献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凝血功能相关性,评估和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以期为甲状腺功能紊乱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素 抗凝药 促凝药 药物相互作用 凝血系统
下载PDF
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药物相互作用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马雪辰 沈珑 +2 位作者 俞彬滨 曹莉华 施芳红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115-120,共6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综合管理中药物相互作用(DDI)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Lexi-InteractTM数据库,筛选糖尿病综合管理中降血糖药、降血压药、调血脂药、减重药的DDI,根据严重程度分为X级(避免联用)、D级(考虑调整治疗)、C级(需监控治疗)... 目的分析糖尿病综合管理中药物相互作用(DDI)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Lexi-InteractTM数据库,筛选糖尿病综合管理中降血糖药、降血压药、调血脂药、减重药的DDI,根据严重程度分为X级(避免联用)、D级(考虑调整治疗)、C级(需监控治疗)、B级(无须调整)、A级(无DDI);收集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2型糖尿病并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根据患者的DDI数量分为低DDI组(<5组DDI)和高DDI组(≥5组DDI),分析DDI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9种药物,其中降血压药、降血糖药、调血脂药、减重药分别有57种、32种、19种、1种,DDI分别有5091组、1086组、723组、15组。除减重药外,其余3种药物DDI总数最多的分别为钙通道阻滞剂(CCB)、磺脲类药物、他汀类药物;X级药物DDI数量排名前3的药物分别为他汀类药物、CCB类药物及β受体拮抗药。共纳入患者69例,其中低DDI组和高DDI组分别有26例、43例,影响患者DDI总数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合并用药数量、慢性肾脏病(CKD)1-3期,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P<0.05)。结论控制合并用药数量并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D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综合管理 降血糖 调血脂 降血压 体质量 药物相互作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潜在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炼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0-763,共4页
糖尿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等。其中,我国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90%;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相对较少[1]。2型糖尿病不但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而且糖... 糖尿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等。其中,我国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90%;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相对较少[1]。2型糖尿病不但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而且糖尿病还常伴随心血管疾病、肾病或其他多种疾病等,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多种药物。这就导致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概率增加。由于携带和使用方便,口服类剂型是临床降糖药物常用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降糖药 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P450酶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伏立康唑不良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实践效果
4
作者 丁海华 陈道俊 +1 位作者 王华 张云玲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9-13,共5页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伏立康唑。方法制订医院伏立康唑不良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DDI)药品合用分级目录,临床药师按药理作用归纳伏立康唑pDDI的风险和用药建议,并对临床科室开展伏立康唑pDDI合理用药专项培训;通过前置审方系统对医嘱(处方...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伏立康唑。方法制订医院伏立康唑不良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DDI)药品合用分级目录,临床药师按药理作用归纳伏立康唑pDDI的风险和用药建议,并对临床科室开展伏立康唑pDDI合理用药专项培训;通过前置审方系统对医嘱(处方)实时干预,提供个体化、精细化的用药提示信息。利用美康智慧药学服务平台的PASS处方点评系统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干预前)、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干预后)使用伏立康唑的出院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186例)与干预组(140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分析伏立康唑不良pDDI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发生伏立康唑不良pDDI 80例(57.14%)、101例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23例(66.13%)、181例次(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伏立康唑合用奥美拉唑、地塞米松、利福平、辛伐他汀不良pDDI发生频次占比均下降。ADR发生方面,干预组为6.43%,低于对照组的10.22%(P>0.05);其中,伏立康唑不良pDDI发生率为88.89%,略低于对照组的89.47%(P>0.05);严重ADR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63%(P<0.05);出现ADR患者2次及以上伏立康唑不良pDDI发生率为44.44%,高于对照组的36.84%(P>0.05)。结论伏立康唑与多种药物存在多种不良pDDI,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处方干预能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不良潜在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药师 处方审核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重症监护室抗菌药物相关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及药学服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涛 张抗怀 +6 位作者 谢姣 王娜 杨乾婷 蔡艳 李友佳 张莉 王岩 《中国药师》 CAS 2023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目的描述抗菌药物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pDAAIs)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流行情况,分析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对提高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12月有临床药师审核医嘱的ICU患... 目的描述抗菌药物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pDAAIs)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流行情况,分析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对提高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12月有临床药师审核医嘱的ICU患者作为干预组,同时回顾性选取2019年1—12月未进行药学干预的该院ICU感染患者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有无临床药师干预的感染患者的ICU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相关肝肾损伤发生率。干预组采用Micromedex数据库鉴别确定pDAAIs,并对其严重程度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78例患者,其中干预组406例,临床药师审核了3619条药物医嘱,发现30种药物相互作用组合,286对pDAAIs,其中10种组合占所观察到pDAAIs的60.5%。干预组中已发生和未发生pDDIs的患者,在抗菌药物类别、平均使用药物品种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药师药学干预pDAAIs 537条,医师接受503条,总接受率为93.7%。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抗菌药物相关肝、肾损伤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ICU感染患者pDAAIs发生率较高,药物治疗易受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可预防或处置pDAAIs,提高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重症监护室 药学干预
原文传递
塞来昔布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处方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目的分析塞来昔布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医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塞来昔布联合用药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pADIs,并对pADIs危险严重性进行分级。结果共收集... 目的分析塞来昔布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医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塞来昔布联合用药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pADIs,并对pADIs危险严重性进行分级。结果共收集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用药处方705张,存在pADIs处方169张(占24.0%),pADIs发生频次213次。其中塞来昔布与非甾体抗炎药、来氟米特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pADIs发生频次居前3位。塞来昔布+非甾体抗炎药危险严重性分级为“禁忌”。结论该院塞来昔布胶囊与其他药物存在pADIs,医院应当加强塞来昔布胶囊pADIs风险点培训,采取信息化平台进行pADIs警示,以减少和防范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药物相互作用 对策
下载PDF
伏立康唑与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7
作者 陈婷婷 林志强 +1 位作者 吴水发 张清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1-1437,共7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利福平对伏立康唑谷浓度的影响和影响持续的时间,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均使用过伏立康唑和利福平且进行伏立康唑TDM的病例,汇总患者的一般资料、利福平给药方案、伏立康... 目的回顾性研究利福平对伏立康唑谷浓度的影响和影响持续的时间,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均使用过伏立康唑和利福平且进行伏立康唑TDM的病例,汇总患者的一般资料、利福平给药方案、伏立康唑给药方案、其他合并用药及伏立康唑TDM结果。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15例同期联用利福平,17例未同期联用利福平。联用利福平组伏立康唑平均谷浓度为(1.58±3.01)mg/L,66.7%(10例)患者低于目标范围下限,达标率为26.7%;未联用利福平组伏立康唑平均谷浓度为(3.67±2.44)mg/L,0例患者谷浓度低于下限,达标率为82.4%,两组谷浓度分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联用组中,谷浓度低于目标范围的10例患者,首次TDM时机均为停用利福平7 d内,其中6例患者停用利福平后多次复查谷浓度,3例在停药7 d后谷浓度上升至目标范围下限;联用组内首次TDM谷浓度>1.0 mg/L的5例患者中,3例为危重症患者,SOFA评分均大于10分,其中1例同时联用大剂量PPI;1例在利福平停药第7 d实施伏立康唑TDM;1例在联用利福平前谷浓度超标。结论伏立康唑与利福平联用时,谷浓度显著降低,利福平停药7 d以上,谷浓度可能恢复至目标范围内;利福平对伏立康唑的代谢诱导作用可能受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利福平 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相互作用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硝苯地平不良药物相互作用文献分析
8
作者 刘群 褚志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66-169,共4页
目的 了解硝苯地平临床应用中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情况,为该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80—202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纳入有关硝苯地平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病... 目的 了解硝苯地平临床应用中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情况,为该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80—202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纳入有关硝苯地平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病例报道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纳入硝苯地平不良药物相互作用文献34篇,涉及34例患者。患者年龄(60.71±20.35)岁,联合用药3 d内出现不良相互作用占70.59%。与硝苯地平出现相互作用的药物主要涉及利福平、三唑类抗真菌药、克拉霉素、抗HI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及硫酸镁等。结论 与硝苯地平联用出现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品种较多,作用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高度重视,密切观察,谨慎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药物相互作用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某三甲医院达比加群酯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回顾性研究
9
作者 魏安华 李文静 黄妍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43-1249,共7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的达比加群酯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达比加群酯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文献及专业数据库,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使用达比加群酯的住院患者...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的达比加群酯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达比加群酯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文献及专业数据库,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使用达比加群酯的住院患者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965份使用达比加群酯的病历,共发生736例(1088例次)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37.46%。涉及41种药物,主要为抗心律失常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其中高风险药物相互作用共879例次,占80.79%。结论达比加群酯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生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现象较普遍,临床医师应权衡利弊,优化药物治疗方案,药师应通过药学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潜在药物相互作用 安全性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9城市老年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恒 李丹丹 +4 位作者 温爱萍 程晟 李哲 王维娜 李新刚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5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对老年患者处方中他汀类药物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至2021年9座城市160余家医院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老年患者门诊处方,根据Lexicomp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筛查存在的D类及X类的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根据最新版他汀类... 目的对老年患者处方中他汀类药物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至2021年9座城市160余家医院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老年患者门诊处方,根据Lexicomp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筛查存在的D类及X类的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根据最新版他汀类药物说明书中针对合并用药推荐的每日最大剂量,筛选超出该推荐剂量的处方。使用sql server 2019及R 4.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Logistic回归及其他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2733777例次门诊处方,涉及7种他汀类药物,筛查出潜在相互作用37584例次,整体发生率为1.38%。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男性,女性(OR=1.18,95%CI 1.16~1.21,P<0.001)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更高;相对于65~74岁患者,75~84岁(OR=1.03,95%CI 1.01~1.05,P<0.05)患者风险略增加,85~94岁(OR=0.96,95%CI 0.93~0.99,P<0.05)患者风险略降低,95岁及以上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合用2种药物的患者,随着合用药数量的增加风险增加:3种(OR=2.23,95%CI 2.12~2.34,P<0.001),4种(OR=3.24,95%CI 3.10~3.40,P<0.001),5种(OR=4.15,95%CI 3.96~4.34,P<0.001),5种以上(OR=5.47,95%CI 5.23~5.72,P<0.001)。结论老年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存在发生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临床工作者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他汀 药物相互作用 Lexicomp数据库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长期用药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悦 龚辉 +3 位作者 单青 李晨 李树 陈孟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7-593,共7页
背景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识别和避免DDIs对于优化老年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十分必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长期用药中潜在的具有临床意义的DDIs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老年药物合理使... 背景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识别和避免DDIs对于优化老年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十分必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长期用药中潜在的具有临床意义的DDIs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老年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3月、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北京三个社区≥65岁的老年人群中开展横断面研究,使用《老年人潜在的具有临床意义的DDIs国际共识清单》评估患者长期用药中的DDIs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DDIs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老年患者683例,年龄[Md(IQR):84(79~88)]岁,至少发生1种潜在DDIs的患者202例(29.6%)。其中药品使用的种类越多,发生潜在DDIs的概率越高(与2~4种相比:5~9种,OR=2.751,95%CI:1.627~4.652,P<0.001;10~14种,OR=5.006,95%CI:2.813~8.907,P<0.001;≥15种,OR=11.27,95%CI:5.140~24.711,P<0.001),衰弱状态(OR=1.757,95%CI:1.184~2.606,P=0.005)、有潜在不适当用药(OR=2.722,95%CI:1.863~3.976,P<0.001)、有心血管疾病(OR=6.759,95%CI:1.549~29.501,P=0.011)者发生潜在DDIs的概率更高。最常见的潜在DDIs为同时使用两种以上保钾药,所有与非甾体抗炎药有关的药物相互作用中,患者均使用了阿司匹林。结论社区老年人用药中潜在的具有临床意义的DDIs多见,应特别关注多药、衰弱、具有心血管疾病、有潜在不适当用药的老年患者DDIs发生情况,加强潜在DDIs的相关风险监测,以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社区 老年人 不合理用药 DDIs国际共识清单
下载PDF
1例伏立康唑药物相互作用致横纹肌溶解的案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12
作者 胡功利 韩丽珠 +4 位作者 雷洋 陶春 黄玉 肖溢 边原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4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药物相互作用相关性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为该类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1例伏立康唑联合阿托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的病例,同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我院1例肺曲霉菌感染合并颈动...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药物相互作用相关性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为该类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1例伏立康唑联合阿托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的病例,同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我院1例肺曲霉菌感染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使用伏立康唑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15 d后出现横纹肌溶解早期症状,最终进展为多器官衰竭。文献分析提示伏立康唑与塞来昔布、他克莫司、甲泼尼龙、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阿托伐他汀联用时发生药物相关性肌病风险增加,主要表现为肌痛、肌无力、肌酸激酶升高,严重者出现横纹肌溶解,通常于用药后12~15 d发生;有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伏立康唑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联用时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风险更大,且大多预后不良。结论使用伏立康唑时应充分评估合并用药和患者基础状况,密切监测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肌酶及临床表现,警惕伏立康唑药物相互作用所致横纹肌溶解的严重罕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横纹肌溶解 肌损伤 肌炎 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某院重症监护室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评估
13
作者 黄柳绿 姜波 +3 位作者 许聪聪 唐姣 刘盈 韩永龙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8期116-119,共4页
目的为重症监护室(ICU)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医院信息系统中2021年1月至12月ICU用药(不含溶剂、外用药、中成药)医嘱(剔除单药医嘱)71份,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用药信息,利用Lexicomp数据库筛选和分析药物相互作用(DDI)并评价... 目的为重症监护室(ICU)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医院信息系统中2021年1月至12月ICU用药(不含溶剂、外用药、中成药)医嘱(剔除单药医嘱)71份,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用药信息,利用Lexicomp数据库筛选和分析药物相互作用(DDI)并评价其风险等级。结果DDI发生率为80.28%(57/71);共计用药352种,平均每份医嘱(12.89±8.04)种。共检索到383个DDI,其中X级(需避免组合)17个(4.44%),较多见的为头孢呋辛+奥美拉唑(9例次,2.35%);D级(需考虑疗法调整)50个(13.05%),较多见的为美罗培南+丙戊酸(6例次,1.57%);C级(需监测治疗)265个(69.19%),较多见的为纳美芬+奥美拉唑(31例次,8.09%);B级(无须操作)49个(12.79%);A级(无已知DDI)2个(0.52%)。结论该院ICU医嘱合并用药存在一定风险,临床药师应对其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及优化,避免因潜在的DDI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药物相互作用 Lexicomp数据库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4
作者 席田兰 幸晓琼 +1 位作者 杨佳丹 王红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DDIs)等因素的心血管疾病(CV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VD住院患者人口学资料、相关检查以及pDDIs等信息,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 目的:构建基于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DDIs)等因素的心血管疾病(CV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VD住院患者人口学资料、相关检查以及pDDIs等信息,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V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599例CVD住院患者,其中566例患者(占94.49%)存在至少1种pDDI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禁忌pDDIs、体重指数和用药总数是CV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此构建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87~0.850),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结论:CVD患者中pDDIs发生率较高,基于pDDIs等因素构建的CV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决策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药物相互作用 危险因素 住院时间 预测模型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老年人潜在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筛查标准的比较
15
作者 刘悦 李晨 陈孟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6期749-752,共4页
目的:对包含潜在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csDDI)的国外标准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老年人药物治疗过程中潜在csDDI的识别提供参考。方法:提取国外常见的包含老年人csDDI标准的筛查清单相关信息,对基本信息、覆盖内容、提示的相互... 目的:对包含潜在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csDDI)的国外标准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老年人药物治疗过程中潜在csDDI的识别提供参考。方法:提取国外常见的包含老年人csDDI标准的筛查清单相关信息,对基本信息、覆盖内容、提示的相互作用风险、相互作用类型以及处置意见等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5个标准,包括Beers标准、STOPP标准、NORGEP-NH标准、GheOP^(3)S工具以及老年人潜在csDDI国际共识清单。所有标准共涉及80类csDDI,其中被5个标准覆盖的有2类,被4个标准覆盖的有2类,被3个标准覆盖的有13类,被2个标准覆盖的有12类;STOPP标准最少(6条),但与其他标准的重复率最高(100%);国际共识清单中潜在csDDI覆盖最广(66条)。结论:老年人潜在csDDI筛查标准的内容有所异同,目前尚缺乏适宜我国老年人群药物治疗过程中潜在csDDI的筛查标准以及实际csDDI发生的相关研究,丰富相关研究能为我国老年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利福平联合环孢素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结核感染的药物相互作用
16
作者 李殊 张爱国 +1 位作者 赵一鸣 王晓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通过对3例肾病综合征(NS)合并结核感染患者联合应用环孢素(CsA)与利福平(RFP)的监护与干预,探讨临床药师基于血药浓度监测在药学监护和识别药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分析与RFP联用及停药后的CsA血... 目的:通过对3例肾病综合征(NS)合并结核感染患者联合应用环孢素(CsA)与利福平(RFP)的监护与干预,探讨临床药师基于血药浓度监测在药学监护和识别药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分析与RFP联用及停药后的CsA血药浓度变化情况,揭示RFP与CsA的相互作用及持续时间,寻找有效治疗方案。结果:CsA与RFP联用后,采取多种措施,均未上升到有效血药浓度。停用RFP 1周CsA血药浓度可上升至有效血药浓度,且RFP的诱导作用仍然存在。RFP可显著降低CsA的血药浓度,且作用时间持久,应避免二者联用。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参与优化药物治疗,成功干预了药物相互作用,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环孢素 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系统综述新型口服抗凝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
17
作者 马翠 谢珊珊 +2 位作者 林环玉 万瑾瑾 张卫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9期174-177,181,共5页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相较传统口服抗凝药(OACs)剂量固定、起效迅速且无需常规监测,已成为临床抗凝治疗的新选择。对于长期服用NOACs的患者,一旦遇到感染或手术,往往需联合使用抗菌药物。NOACs为P糖蛋白(P-gp)的底物,部分同时为细胞...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相较传统口服抗凝药(OACs)剂量固定、起效迅速且无需常规监测,已成为临床抗凝治疗的新选择。对于长期服用NOACs的患者,一旦遇到感染或手术,往往需联合使用抗菌药物。NOACs为P糖蛋白(P-gp)的底物,部分同时为细胞色素P450(CYP3A4)酶的底物;而相当一部分抗菌药物可影响P-gp或CYP3A4酶活性,预测两药联用或可影响NOACs药代动力学,从而影响其疗效及安全性。本文通过系统综述NOACs与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NOACs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抗菌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P-糖蛋白 细胞色素P450酶
原文传递
抗耐药结核新药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和普托马尼的药动学特征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杨明 陆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多药组合的化学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近年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德拉马尼(Delamanid,DLM)、普托马尼(Pretomanid,PMD)等抗耐药结核新药的出现,显著提高了耐药结核的治...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多药组合的化学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近年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德拉马尼(Delamanid,DLM)、普托马尼(Pretomanid,PMD)等抗耐药结核新药的出现,显著提高了耐药结核的治愈率。了解抗耐药结核新药的药动学特征及药物相互作用特点,合理设计药物组合及给药方案,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对三种主要抗耐药结核新药的代谢动力学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达喹啉 德拉马尼 普托马尼 药动学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住院肿瘤患者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顾大伟 李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270-3275,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肿瘤患者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otential drug-drug interactions,pDDIs)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并预测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本院2022年03月至2022年07月住院肿瘤患者的医嘱,通过IBM Micromedex筛查潜在药物相互作用...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肿瘤患者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otential drug-drug interactions,pDDIs)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并预测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本院2022年03月至2022年07月住院肿瘤患者的医嘱,通过IBM Micromedex筛查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结果:282例患者有137例发生pDDIs,发生率为48.58%。相互作用的类型主要为地塞米松磷酸钠和阿瑞匹坦、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止痛药、卡培他滨和质子泵抑制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手术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多药联用(≥5种)、住院天数(≥7天)等是发生pDDIs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pDDIs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及药师需要加强监测及干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住院患者 潜在药物相互作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BPK模型在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庆娴 龚菲 +1 位作者 胡锦芳 周颖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细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而抗菌药物作为广泛应用的抗感染类药物,常与免疫抑制剂、抗肿瘤类药物等联合使用。由于存在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s),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共同给药仍然具有挑战性。近年来,基于生理的药动学(PBPK... 细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而抗菌药物作为广泛应用的抗感染类药物,常与免疫抑制剂、抗肿瘤类药物等联合使用。由于存在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s),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共同给药仍然具有挑战性。近年来,基于生理的药动学(PBPK)模型越来越多地用于预测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从而更好的指导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的选择。本文将对PBPK模型的概念及其在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和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动学模型 抗菌药物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