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4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
作者 祁水林 林桦 +3 位作者 邓锐颖 李荣杰 李若雨 王凤廷 《护理学报》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并综合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6S”证据金字塔为模型进行证据检索,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老年皮肤瘙痒症非药物治...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并综合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6S”证据金字塔为模型进行证据检索,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老年皮肤瘙痒症非药物治疗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由2名具有循证知识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总结。结果 最终纳入指南4篇、临床决策3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2篇,形成原则、评估、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心理治疗、健康宣教6个主题,共22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依据。护理人员可结合临床实际情境进行证据应用,加强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皮肤瘙痒症 药物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护士参与抗菌药物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聂慧宇 岳丽青 +3 位作者 彭欢 周金平 李冰玉 曹紫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4年第1期91-98,I0002,I0003,共10页
目的基于能力、机会、动机和行为(capability, opportunity,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COM-B )理论,调查我国护士抗菌药物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AMS)参 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策略提高AMS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基于能力、机会、动机和行为(capability, opportunity,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COM-B )理论,调查我国护士抗菌药物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AMS)参 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策略提高AMS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选取湖南省的17所三级医院的4514名护士进行调查。在COM-B理论指导下,自行编制护士参与抗菌药物管理问卷(the NurseAMS Engagement Que stionnaire ,NAEQ)。该问卷包括能力(14个条目)、机会(7个条目)、动机(6个条目)和行为(12个条目)4个维度,共39个条目。结果护士NAEQ总分为( 155.08±±27.12)分,得分率为79.5% ,表明护士参与AMS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能力维度得分为(52.33±13.48 )分,机会维度得分为(28.64±5.76)分,动机维度得分为(24.57±4.57)分,行为维度得分为(4953±8.83)分。不同职称、是否兼职感染控制护士、是否知晓AMS团队、是否知晓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科室类型、科室是否配备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培训和医师-护士联合查房的频率等特征不同的护士NAEQ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初级职称护士的NAEQ得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P<0.05);担任兼职感染控制护士、知晓AMS团队、知晓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的护士NAEQ得分高于其他护士(P<0.01);重症监护室和传染病科护士NAEQ得分低于五官科等其他科室的护士(P<0.01);科室配备临床药师的护士NAEQ得分高于未配备或不清楚是否配备临床药师的护士(P<0.01);参与抗菌药物培训和医师-护士联合查房次数较多的护士NAEQ得分高于其他护士(P<0.01)。结论加强教育和培训及改善多学科沟通与协作等多种策略有望提高护士参与AMS的水平。此外,应更多关注中级职称、感染控制经验较少以及特定科室工作的护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管理 行为 中国 医院 知识 动机 护士
下载PDF
风湿免疫科护士的药物管理实践与优化策略
3
作者 陈月华 张少军 +1 位作者 黄燕丽 陈志娟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药物管理措施对风湿免疫科护士的药物管理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00名风湿免疫科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试验组接受优化后的药物管理措施,包括建立药品清单、定期药品...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药物管理措施对风湿免疫科护士的药物管理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00名风湿免疫科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试验组接受优化后的药物管理措施,包括建立药品清单、定期药品检查、用药指导等;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药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药品管理质量、患者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药品清单完整性、药品存储规范性和药品使用准确性方面的评分分别为(93.12±2.21)分、(90.79±2.13)分和(90.68±1.82)分,对照组评分分别为(84.10±1.21)分、(83.90±1.10)分和(80.62±2.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长期用药坚持评分方面为(7.23±0.21)分,对照组为(5.71±0.30)分;试验组在RF、抗CCP抗体、CRP和ESR等指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试验组的ANA滴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而对照组为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药物管理措施能够提高风湿免疫科护士的药物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未来应进一步探讨更加优化的药物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风湿免疫科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 药物管理 护士 用药安全
下载PDF
非处方药物管理及医院药学作用分析
4
作者 仲旭东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为了进一步对非处方药物管理及医院药学作用进行分析,该文梳理了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的阶段性进展与当前非处方药物管理的意义,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发现非处方药物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公众自我医疗水平不足、对非处方药物不良反应认... 为了进一步对非处方药物管理及医院药学作用进行分析,该文梳理了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的阶段性进展与当前非处方药物管理的意义,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发现非处方药物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公众自我医疗水平不足、对非处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多种药物重复使用等问题,提出了优化与改善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处方药物 药物管理 药物分类
下载PDF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5
作者 江松员 邢萌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都昌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45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 目的:分析和评价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都昌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45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12月未进行抗菌药物管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干预前组(n=225),而将2021年1月—12月进行抗菌药物管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干预后组(n=225);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以及在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低于干预前组(29.78%vs 40.89%,P<0.05);干预后组患者围术期第1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高于干预前组(59.70%vs 38.04%,P<0.05);干预后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在术前0.5~1.0 h、给药疗程≤24 h的比例均高于干预前组(P<0.05)。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还能提高在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方面的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管理 预防用药 干预效果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管理在促进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覃培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37-0040,共4页
分析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分析2020年-2021年抗菌药物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管理前住院病人累计消耗前十的药物均为注射剂,其中48.88%为非限制使用级,45.93%为限制使用级,5.19%为特殊使用级品种。... 分析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分析2020年-2021年抗菌药物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管理前住院病人累计消耗前十的药物均为注射剂,其中48.88%为非限制使用级,45.93%为限制使用级,5.19%为特殊使用级品种。管理后变为2种口服制剂、8种注射剂,其中60.95%为非限制使用级,37.65%为限制使用级,1.40%为特殊使用级;管理后销售金额与AUD均降低(P<0.05);I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下降,预防用药时间缩短。结论 随着抗菌药物管理的实施,累计消耗排名前十的抗菌药物种类和组成比例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两种口服制剂,而非限制使用级别的抗菌药物组成比例有所上升,尤其是头孢呋辛的组成比例有所上升,这很可能是由于抗菌药物种类的进一步规范化,使得抗菌药物的用药结构趋向于合理。结果可见抗菌药物管理成效显著,能降低抗菌药物依赖性,节约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管理 合理应用 使用强度 I类切口预防用药
原文传递
智能药物管理系统在医院急诊药房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宇静 金鹏飞 +2 位作者 张亚同 王洋 谢沂伯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7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智能药物管理系统(IDMS)在医院急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设计智能管控柜、智能药架等硬件配置,开发药品货位电子标签、麻醉药品电子化管理等软件功能,基于IDMS建立新的工作流程。结果IDMS应用后,急诊药房药品实现了信息... 目的探讨智能药物管理系统(IDMS)在医院急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设计智能管控柜、智能药架等硬件配置,开发药品货位电子标签、麻醉药品电子化管理等软件功能,基于IDMS建立新的工作流程。结果IDMS应用后,急诊药房药品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可实时统计、准确查询药品信息;调配处方时给予药师导引,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调配差错,节省人力成本;也可缩短药品盘点时间,提高账物相符率;同时加强了高警示药品、麻醉药品的管理,提升了护士和急诊药房药师的满意度。结论IDMS应用于医院急诊药房,实现了急诊药品的全程监管,提升了药品管理水平,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药物管理系统 急诊药房 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下载PDF
抗菌药物管理项目对减少新生儿肺炎抗菌药物使用的质量改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瑶 丁翊君 +1 位作者 王晓玲 齐宇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75,共4页
背景抗菌药物是NICU频繁使用的药物类别。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能促进NICU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化。目的 探讨实施ASP减少新生儿肺炎的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设计质量改进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新生儿肺炎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 背景抗菌药物是NICU频繁使用的药物类别。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能促进NICU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化。目的 探讨实施ASP减少新生儿肺炎的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设计质量改进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新生儿肺炎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ASP时点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由主治医师基于抗菌谱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特殊病原或药物经感染科医师会诊后使用;干预组以MDT-ASP团队实施NICU特色的ASP,MDT-ASP团队包括新生儿科医师、临床药师、感染科医师、微生物室检验科医师和放射科医师等,进行定期查房、用药评估和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干预组样本量与对照组满足1∶1时截止纳入。主要结局指标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结果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回顾性纳入对照组229例,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前瞻性纳入干预组229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和母亲基本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分别为24.5%(56/229)和7.0%(16/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67,P<0.001)。对照组较干预组,抗菌药物治疗天数由12(3~60)d缩短至8(0~35)d(P<0.001),住院时间由10(7~33)d缩短至9(5~46)d(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后出现NEC以及在院死亡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P可减少新生儿肺炎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管理项目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中心 多学科团队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多病共存患者治疗药物管理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小云 郭春钰 魏桂林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分享临床药师参与多病共存患者治疗药物管理的经验。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多病共存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过程,结合患者特点、并存疾病,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后进行用药建议,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精简患者的药物种类。结果患者的治疗药物种... 目的分享临床药师参与多病共存患者治疗药物管理的经验。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多病共存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过程,结合患者特点、并存疾病,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后进行用药建议,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精简患者的药物种类。结果患者的治疗药物种类减少,节约了治疗药物成本,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对多病共存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管理和药学监护,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性,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慢性病共病 临床药师 多病共存 治疗药物管理
下载PDF
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前焦虑的非药物管理策略证据总结
10
作者 陈志鹏 金奕 +3 位作者 岳萌 赵宝娟 刘淑玲 霍晓菁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9期3456-3461,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前焦虑的最佳证据,为建立基于最佳证据的全身麻醉患儿术前焦虑非药物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各指南网、指南库、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前焦虑的最佳证据,为建立基于最佳证据的全身麻醉患儿术前焦虑非药物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各指南网、指南库、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EMbase、BMJ-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图书馆、CINAHL、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关于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前焦虑非药物性干预策略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最佳临床实践手册、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1日。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1篇临床决策,1篇指南,1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2篇RCT,总结出患儿术前焦虑高危因素的评估、术前非药物管理措施、手术转运、麻醉诱导前的非药物管理策略4个方面,共12条证据。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患儿术前焦虑的高危因素有性格类型、父母焦虑水平,而年龄、性别等与患儿术前焦虑的关系尚不明确。采用与患儿年龄相适应的术前评估、多手段相结合的术前宣教、转运、麻醉诱导前干预能有效缓解全身麻醉患儿术前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手术 患儿 术前焦虑 药物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参与药物管理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姣姣 刘方 +3 位作者 张春慧 张振香 张焱 易梦思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参与药物管理体验,为制订药物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方法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归纳...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参与药物管理体验,为制订药物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方法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归纳出4个主题:参与态度积极、参与能力匮乏、过渡期不适应、信息沟通不充分。结论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药物管理体验多样,护理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认知能力及心理变化,提供个性化指导,引导患者充分利用社会支持,参与自身药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药物管理 患者参与 现象学研究
下载PDF
质量管理循环程序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嘉利 江丽华 +2 位作者 关灵 梁宝方 韩欣良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231-235,共5页
目的总结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生效后,我院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找出优化对策。方法利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plan、do、check、action,PDCA),使用帕累托图和鱼骨图对... 目的总结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生效后,我院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找出优化对策。方法利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plan、do、check、action,PDCA),使用帕累托图和鱼骨图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得出优化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的方案。结果通过PDCA循环工具优化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体系,使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中保存、转运以及回收环节问题减少率大于50%。结论PDCA能显著减少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为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搭建更规范、更具可行性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药物管理 质量管理循环程序 鱼骨图
下载PDF
基于综合药物管理评价的老年患者药物相关问题的药学服务模式探索
13
作者 龚辉 李晨 +6 位作者 单青 刘伟 陈洪 赵氚 邹慧 黄转青 陈孟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62-2166,共5页
目的 基于综合药物管理评价(CMMR)探索应对老年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药学服务模式,并观察该模式下的药学服务效果。方法 参考澳大利亚CMMR指南,建立老年患者药学服务新模式:临床药师通过保健医生转诊、患者或其照护者主动咨询等途... 目的 基于综合药物管理评价(CMMR)探索应对老年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药学服务模式,并观察该模式下的药学服务效果。方法 参考澳大利亚CMMR指南,建立老年患者药学服务新模式:临床药师通过保健医生转诊、患者或其照护者主动咨询等途径来接诊;出诊采取面诊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并采取门诊复诊、电话随访、预约上门指导等形式了解保健医生或患者对DRPs的处置情况。在该模式下,通过横断面调查老年患者DRPs的发生现状及分类,通过自身前后对照,从住院率、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用药依从性、用药数量、血脂水平等方面评价药学服务效果。结果 在本研究中,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评估-干预-再评估的闭环药学服务模式。调查结果发现,317例研究对象中,有203例(64.0%)发生了DRPs,平均每人发生DRPs 1.03(0~7)例次。采用所建立的药学服务模式干预后,与干预前对比,虽然用药数量由2.00(0.00,3.00)种增至2.00(1.00,3.00)种,但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由3.48(2.58,4.29) mmol/L下降至3.11(2.29,3.81) mmol/L(P<0.05);患者1年内住院率、1年内ADR发生率、用药依从性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MMR的药学服务模式能有效甄别并管理老年患者的DRPs,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问题 老年患者 综合药物管理评价 药学服务
下载PDF
脑卒中后疲乏筛查和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4
作者 王冉 邓悦 +4 位作者 靳千胜 张远星 刘凡 陈璐 王芳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643-648,共6页
目的通过总结脑卒中后疲乏筛查、非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脑卒中后疲乏筛查与非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8日,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文献进行... 目的通过总结脑卒中后疲乏筛查、非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脑卒中后疲乏筛查与非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8日,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文献进行证据提取、汇总。结果纳入文献共16篇,包括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2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8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脑卒中后疲乏患者的预防、筛查、非药物管理3个方面,共19个证据。结论研究总结的脑卒中患者疲乏筛查与非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证据,建议医护人员根据临床情景应用证据,通过科学、规范的筛查与管理,帮助患者减轻疲乏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疲乏 筛查 药物管理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下载PDF
基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地舒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艳鑫 邹剑 +4 位作者 董长江 陈力 何绪成 舒亚民 吴攀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为地舒单抗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6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2季度共22个季度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的综合标准(MHRA)法对... 目的为地舒单抗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6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2季度共22个季度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的综合标准(MHRA)法对地舒单抗的相关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得到有效信号后,再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3.1首选语(PT)进行编码,并对有信号的首选语在系统/器官分类(SOC)项下进行归类。结果获得地舒单抗报告数122924个,ADE信号数875个。信号涉及26个SOC,主要集中于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分别累计ADE报告数45081个、29049个、19175个。涉及13个事件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包括步态障碍(PT数868,ROR=2.67,PRR=2.66),感觉减退(PT数470,ROR=2.05,PRR=2.04),骨髓炎(PT数374,ROR=12.21,PRR=12.17),龋齿(PT数310,ROR=22.02,PRR=21.95),乳腺癌(PT数310,ROR=2.51,PRR=2.51),高钙血症性肾病(PT数4,ROR=221.02,PRR=221.01),牙吸收(PT数36,ROR=209.46,PRR=209.38),动脉瘤样骨囊肿(PT数5,ROR=184.19,PRR=184.18),外耳道骨坏死(PT数24,ROR=171.15,PRR=171.15),糖尿病性终末器官损伤(PT数3,ROR=132.61,PRR=132.61)、植入物周围炎(PT数11,ROR=127.97,PRR=127.95),低磷酸酯酶症(PT数6,ROR=69.80,PRR=69.79)、骨肉瘤(PT数3,ROR=66.31,PRR=66.30)。在上报的99698份ADE报告中,女性占比(78.84%)远高于男性(10.89%),年龄主要集中在65岁及以上(44.65%),上报人员以医师为主(50.63%),上报国家主要为美国(77.21%)。结论应重视地舒单抗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新的ADE,及时监测发生的ADE,采取必要干预措施,促进地舒单抗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比法 综合标准法
下载PDF
基于SPO理论的药物管理模式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万丹 陈红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4期147-150,共4页
目的 观察基于SPO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的药物管理模式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2月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 目的 观察基于SPO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的药物管理模式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2月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SPO理论的药物管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咳嗽咯痰、鼻塞喷嚏及全身无力)积分,痊愈时间、治疗总费用、药物不良反应,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舒适度评分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5 d, 2组咳嗽咯痰、鼻塞喷嚏及全身无力症状积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5 d, 2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用药、护理、经济负担及预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SPO理论的药物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症状,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缓解用药不良反应,提升日常生活能力、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理论 药物管理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药师运用欧洲药学监护联盟分类系统参与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药物管理的意义
17
作者 毕莹 刘林林 +2 位作者 陈琳 丁薇 周芳丽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识别并分类髋部骨折患者的药物相关问题(DRPs),并评估药师参与用药管理对优化治疗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7月1日至9月30日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药师实施全面的围术期用药管理。借助欧洲药学监护联盟(PCNE)分类系统... 目的识别并分类髋部骨折患者的药物相关问题(DRPs),并评估药师参与用药管理对优化治疗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7月1日至9月30日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药师实施全面的围术期用药管理。借助欧洲药学监护联盟(PCNE)分类系统9.1版记录分析DRPs的类型、原因、干预措施和接受率。结果162名患者被纳入研究,共记录了322个DRPs,并提出了893项干预措施。处方医生对干预的接受率为93.5%。最常见的DRPs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n=94)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n=84)。药物选择不恰当导致了61.5%的问题发生。结论髋部骨折患者中DRPs发生率较高,药师参与围术期用药管理有助于减少DRPs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药学服务 药物管理 欧洲药学监护联盟 药师 药物相关问题
下载PDF
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晓晖 余雅婷 +1 位作者 谭银凤 张燊鸿 《智慧健康》 2023年第4期197-200,216,共5页
目的 探讨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综合外科、儿科、妇产科4个科室病例,2020年1~5月医院未实行抗菌药物分科分级管理前为参照组,2021年1~5月医院实行抗菌药物分科分级管理后为研究组,... 目的 探讨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综合外科、儿科、妇产科4个科室病例,2020年1~5月医院未实行抗菌药物分科分级管理前为参照组,2021年1~5月医院实行抗菌药物分科分级管理后为研究组,总病例数为700例,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50例患者,统计整合研究组与抗菌使用强度关联的数据并应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数据对比。结果 研究组抗菌使用强度远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分科分级管理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各个科室在不同的用药环境中对抗菌剂量和效果的实际需求,及时地发现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促进了药物合理配置和科学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科分级控制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管理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妊娠非药物管理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丁建平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4期283-286,共4页
从终末期肾病患者妊娠的影响因素和非药物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主要阐述目前国内外终末期肾病患者妊娠非药物管理的现状。非药物管理包括容量管理、血压管理、营养管理、产前咨询、孕期监测及产后指导等,旨在为临床管理终末期肾病患者... 从终末期肾病患者妊娠的影响因素和非药物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主要阐述目前国内外终末期肾病患者妊娠非药物管理的现状。非药物管理包括容量管理、血压管理、营养管理、产前咨询、孕期监测及产后指导等,旨在为临床管理终末期肾病患者妊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妊娠 药物管理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在抗菌药物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
作者 徐成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5期757-759,共3页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抗菌药物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抗菌药物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两组药品总费用以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药物合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药品总费用以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药物合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抗菌药物管理持续改进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具有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药品费用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抗菌药物管理 持续改进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