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缓释高分子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庆红 刘雪薇 +3 位作者 王雨欣 牛珍珍 吴雨桐 孙燕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93-95,98,共4页
药物释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物载体材料,其作用是让药物以一定速度在一定时间内从载体材料中缓慢释放。本文主要综述近5年以来,药物缓释高分子载体在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制备工艺和不同靶向及智能型响应载药体系等研究方面的最新进... 药物释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物载体材料,其作用是让药物以一定速度在一定时间内从载体材料中缓慢释放。本文主要综述近5年以来,药物缓释高分子载体在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制备工艺和不同靶向及智能型响应载药体系等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进展,为设计合成绿色友好、选择应用范围宽、毒副作用小、可控制、靶向释放和环境稳定性的理想药物释放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期在医药、农业、食品等方面有更好的前景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缓释材料 靶向释放 药物负载 最新进展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丝复合材料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莹莹 夏明凤 +5 位作者 徐柯 杜宏 霍盈 林兆云 李滨 刘洪斌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纳米纤维素具有可再生、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比表面积大、弹性模量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特性。利用纤维素纳米纤丝开发药物载体材料,有助于促进农林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纤维素纳米纤丝复合水凝胶材料、复合气... 纳米纤维素具有可再生、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比表面积大、弹性模量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特性。利用纤维素纳米纤丝开发药物载体材料,有助于促进农林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纤维素纳米纤丝复合水凝胶材料、复合气凝胶材料、复合膜材料在药物缓释领域中的研究现状,阐述其药物缓释机理,并展望纳米纤维素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纳米纤丝 药物缓释
下载PDF
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宋阳(综述) 张明亮 李筱荣(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2-616,共5页
新生血管是多种眼底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至关重要,抗VEGF药物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的一线用药,... 新生血管是多种眼底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至关重要,抗VEGF药物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的一线用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存在药物半衰期短、需要长期给药才能维持有效浓度等缺点,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风险,降低了依从性,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眼内药物递送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逐渐释放药物的原理,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释放抗VEGF药物,显著减少患者的注射频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目前,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研究仍不成熟,多种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正在进行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根据设计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微型泵-眼外储存给药系统、可生物降解植入物和不可生物降解植入物3大类,每种类型均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就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进行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腔注射 药物缓释系统
下载PDF
pH/氧化还原响应型药物缓释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新敬 吴怡 +3 位作者 张嘉 尚宏周 安可心 张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142,149,共8页
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为基质、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pH响应单体、3,3'-二硫代二丙酸为偶联剂,构建出一种pH/氧化还原双响应型药物载体MSN@CMCS。通过FT-IR、TGA、SEM、TEM、EDS、XRD、BET和Zeta电位分析载体的结构和... 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为基质、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pH响应单体、3,3'-二硫代二丙酸为偶联剂,构建出一种pH/氧化还原双响应型药物载体MSN@CMCS。通过FT-IR、TGA、SEM、TEM、EDS、XRD、BET和Zeta电位分析载体的结构和性能。以槲皮素(QC)为药物模型,考察纳米粒的吸附和释放能力。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SN@CMCS的平衡吸附量、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133.8 mg/g、11.80%和44.60%。体外释药结果表明,QC@MSN@CMCS在pH为5和GSH浓度为20 mmol/L的环境下药物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29%和13.71%,说明该药物载体具有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可以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药物载体 双重响应 药物缓释
原文传递
利用药物缓释系统抑制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5
作者 牛科 王东林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23-327,共5页
抗青光眼术后瘢痕化是青光眼滤过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术后眼压控制失败的重要原因。虽然用于抑制滤过泡瘢痕化的药物较多,但普遍作用时间较短。应用药物缓释技术有延长抑制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用药剂量和次数、... 抗青光眼术后瘢痕化是青光眼滤过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术后眼压控制失败的重要原因。虽然用于抑制滤过泡瘢痕化的药物较多,但普遍作用时间较短。应用药物缓释技术有延长抑制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用药剂量和次数、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优势,对保护患者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瘢痕化 药物缓释系统
下载PDF
温敏型药物缓释载体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安可心 来士胜 +3 位作者 张倩 尚宏周 乔宁 孙晓然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33-40,59,共9页
通过材料结构设计,制备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温敏型药物缓释载体,实现药物的智能释放。以纳米介孔硅为基质,采用KH-570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引入双键,然后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功能单体,以槲皮素(QC)为模型药物,采用自由基聚合技术,制... 通过材料结构设计,制备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温敏型药物缓释载体,实现药物的智能释放。以纳米介孔硅为基质,采用KH-570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引入双键,然后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功能单体,以槲皮素(QC)为模型药物,采用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核壳结构的温敏型药物载体(mSiO_(2)-NIPAM)。采用FTIR、BET、XRD、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SiO_(2)-NIPAM的最佳载药温度为25℃,此时载药率达46.25%、包封率为86.05%;体外释药实验显示,在42℃条件下,QC@mSiO_(2)-NIPAM在各时段的累积释药率均高于25℃条件下的累积释药率,说明其对疏水性药物具有优异的温度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 药物缓释 槲皮素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方炫程 许锦煌 黄建荣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2-68,共7页
目前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异种骨等骨缺损修复材料因其优异的成骨能力均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针对特定的骨质缺损需搭载药物进行治疗时,其应用就受到明显限制[1]。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骨缺损填充... 目前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异种骨等骨缺损修复材料因其优异的成骨能力均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针对特定的骨质缺损需搭载药物进行治疗时,其应用就受到明显限制[1]。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骨缺损填充物,其药物缓释体系能够在骨重建过程中长期稳定释放搭载的各种药物或有机分子,在促进骨骼再生、修复骨缺损的同时达到特定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磷酸钙骨水泥 药物缓释体系
原文传递
以壳聚糖缓释微球研发为导向创新药物缓释制剂实践教学研究
8
作者 罗华丽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对国内外最新壳聚糖文献进行信息检索,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以壳聚糖药物缓释微球研发为导向,依次从药物制剂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与内容选取、药物缓释制剂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教学的分类评价等角度进行论述五五制实... 对国内外最新壳聚糖文献进行信息检索,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以壳聚糖药物缓释微球研发为导向,依次从药物制剂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与内容选取、药物缓释制剂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教学的分类评价等角度进行论述五五制实践教学模式在药物缓释制剂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经实验比较发现该教学模式改革对学生成绩、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药物载体 实践教学 药物制剂 壳聚糖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酯酰胺的合成及其对药物缓释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海连 刘孝波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5-427,共3页
通过酰胺二元醇、1 ,4 -丁二醇、己二酸的无规共聚得到了富含酯链段的可生物降解聚酯酰胺。以对硝基苯胺为模型药物 。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性 酰胺 二元醇 丁二醇 己二酸 共聚 聚酯酰胺 合成 药物缓释 药物缓释载体
下载PDF
钙-磷生物活性陶瓷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君杰 谢幼专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30-32,共3页
随着医学、药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针对各种疾病的新药层出不穷,由于药物活性在体内存在半衰期,所以药物疗效受到给药方式的影响,系统给药时容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而且可因达到靶部位的药物浓度过低导致疗效差。将药... 随着医学、药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针对各种疾病的新药层出不穷,由于药物活性在体内存在半衰期,所以药物疗效受到给药方式的影响,系统给药时容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而且可因达到靶部位的药物浓度过低导致疗效差。将药物与合适的缓释载体复合形成药物缓释系统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能使药物在局部持续稳定释放到靶部位,提高药物在体内的活性周期,从而提高疗效。药物缓释系统是将药物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以物理或者化学方式结合,使其在人体内以扩散、渗透等方式局部均匀持续释放,它能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和周期,并能使药物达到人体特定的靶部位。与系统给药相比,通过缓释系统局部给药能将靶部位的药物浓度控制在治疗水平剂量,同时避免因药物浓度过高导致的全身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缓释载体 生物活性陶瓷 药物缓释系统 肝肾功能损害 全身毒性反应 药物疗效 系统给药 药物浓度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莽 张彩霞 陈德敏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综述了磷酸钙骨水泥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系统在载药前后的特征变化、药物缓释的动力学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药物缓释系统 骨缺损 修复 药物缓释载体系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眼内植入型长效药物缓释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立信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21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眼内药物浓度 药物缓释系统 植入型 药物缓释载体 医疗保险改革 组织无刺激性 全身用药 治疗效果 血眼屏障 眼用药物
下载PDF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碧 王坤余 +3 位作者 叶勇 程劲 但卫华 张廷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介绍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新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 结果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与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 ,胶原材料已成为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些胶原基... 目的 介绍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新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 结果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与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 ,胶原材料已成为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些胶原基质新型药物缓释系统和新型组织工程材料已进入临床论证阶段 ,将促进胶原材料在组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结论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尤其是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将胶原适当交联处理或与其它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复合外 ,今后的研究中还应注重利用化学修饰改善胶原性能 ,通过将性质不同的支链接枝到胶原大分子上 ,赋予胶原新的特性 ,从而研制出新一代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生物材料 药物缓释 组织工程 活性人工皮肤 骨骼替代物 胶原蛋自
下载PDF
壳聚糖作为药物缓释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晨光 刘成圣 +2 位作者 孟祥红 陈西广 刘万顺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98-102,59,共6页
壳聚糖是几丁质的脱乙酰基衍生物。它具有生物相溶性好、低毒性、生物可降解性及可被吸收利用等特点 ,因此是一种良好的药物释放载体。综述了壳聚糖微球、壳聚糖纳米粒子、壳聚糖膜和壳聚糖水性凝胶的制备方法 ,药物缓释效果及其在临床... 壳聚糖是几丁质的脱乙酰基衍生物。它具有生物相溶性好、低毒性、生物可降解性及可被吸收利用等特点 ,因此是一种良好的药物释放载体。综述了壳聚糖微球、壳聚糖纳米粒子、壳聚糖膜和壳聚糖水性凝胶的制备方法 ,药物缓释效果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缓释材料 壳聚糖 药物释放载体 微囊药物释放系统 特性
下载PDF
基于HPMCP包覆介孔SBA-15的pH敏感药物缓释系统 被引量:23
15
作者 徐武军 高强 +2 位作者 徐耀 吴东 孙予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658-1662,共5页
以肠溶性包衣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原料,在负载法莫替丁(Famo)的SBA-15药片表面包覆HPMCP聚合物膜,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pH敏感药物缓释系统,并考察了此缓释系统在不同pH释放环境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 以肠溶性包衣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原料,在负载法莫替丁(Famo)的SBA-15药片表面包覆HPMCP聚合物膜,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pH敏感药物缓释系统,并考察了此缓释系统在不同pH释放环境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中(SGF,pH=1.2),HPMCP能致密包覆在药片表面,从而明显延缓Famo的释放速度;而在模拟肠液中(SIF,pH=7.5),HPMCP能够迅速溶于缓释溶液中,因而对Famo释放速度的影响甚微.因此,可以将这种新型智能药物缓释系统应用于肠道靶向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PH敏感 药物缓释
下载PDF
生物相容壳聚糖/蒙脱土复合微球的溶胀与药物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智慧 刘文涛 +4 位作者 崔海涛 李中原 高旭静 何素芹 朱诚身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蒙脱土复合微球,其中改性蒙脱土作为插层改性剂引入。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改性蒙脱土的结构,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以药物包埋法制备出了壳聚糖/蒙脱土载药微球,并对其缓... 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蒙脱土复合微球,其中改性蒙脱土作为插层改性剂引入。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改性蒙脱土的结构,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以药物包埋法制备出了壳聚糖/蒙脱土载药微球,并对其缓释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改性蒙脱土的层间距变大,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大,复合微球的溶胀率降低,释药率逐渐减小,pH值为1.2下的壳聚糖/蒙脱土载药微球的释药模式为Fickian扩散类型,pH值为7.4下的释药模式为non-Fickian扩散,壳聚糖/蒙脱土复合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很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蒙脱土 微球 药物缓释
下载PDF
药物缓释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的合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2 位作者 王方 王浚 游革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15-518,共4页
以D,L 乳酸、乙醇酸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乙醇酸(PLGA)。在165℃、70Pa下熔融聚合10h,以w(SnCl2)=0 5%的氯化亚锡为催化剂时,特性黏数[η]最高可达0 2382dL/g。当使用人体营养添加剂如乳酸锌、乳酸钙、乙... 以D,L 乳酸、乙醇酸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乙醇酸(PLGA)。在165℃、70Pa下熔融聚合10h,以w(SnCl2)=0 5%的氯化亚锡为催化剂时,特性黏数[η]最高可达0 2382dL/g。当使用人体营养添加剂如乳酸锌、乳酸钙、乙酸锌、硫酸锌、牛磺酸等作为无毒催化剂反应时,[η]为0 1036~0 2150dL/g。金属Lewis酸型催化剂乳酸锌与质子酸型催化剂牛磺酸复合使用,[η]为0 1068~0 1357dL/g,比牛磺酸催化时(0 1036dL/g)高,比乳酸锌催化时(0 1507dL/g)低,未见明显的协同效果。简单易行的直接熔融聚合法,尤其是用无毒催化剂催化合成,有利于拓展PLGA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酸 无毒催化剂 乳酸锌 牛磺酸 直接熔融聚合 生物降解材料 药物缓释载体
下载PDF
聚乳酸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及其药物缓释体系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玉洁 姚军燕 +1 位作者 陈明河 苗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7-151,共5页
聚乳酸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因具有孔隙率小、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组织工程、药物控释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聚乳酸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形貌与性能,并介绍了聚乳酸纳米纤维作为药物缓释体系的载体对药物的负载和释放... 聚乳酸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因具有孔隙率小、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组织工程、药物控释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聚乳酸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形貌与性能,并介绍了聚乳酸纳米纤维作为药物缓释体系的载体对药物的负载和释放的研究现状,同时对聚乳酸纳米纤维在组织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静电纺丝 药物缓释 纳米纤维
下载PDF
颅通定/壳多糖药物缓释小球的制备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向军 谢世杉 +7 位作者 张宇新 张晋琳 张德云 王延林 倪丹 李芚 路玫 叶乾堂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782-787,共6页
本文通过凝固浴成球法,制备了颅通定/壳多糖药物缓释小球。考察了颅通定/壳多糖配比、交联剂、壳多糖分子量等因素对制剂药物含量和溶出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药量56.7%的缓释小球,在模拟胃、肠液中,T_(50)分别可达40min和180min;全... 本文通过凝固浴成球法,制备了颅通定/壳多糖药物缓释小球。考察了颅通定/壳多糖配比、交联剂、壳多糖分子量等因素对制剂药物含量和溶出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药量56.7%的缓释小球,在模拟胃、肠液中,T_(50)分别可达40min和180min;全部溶出时间可达9h和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凝胶 颅通定 药物缓释
下载PDF
无毒催化剂催化合成外消旋聚乳酸及其在药物缓释微球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2 位作者 王浚 杨帆 韩芸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7-382,共6页
 以D,L 乳酸单体为原料,使用人体营养添加剂如乳酸锌、乳酸钙、乙酸锌、硫酸锌、牛磺酸等作为无毒催化剂,通过熔融聚合直接合成低分子量的生物降解材料外消旋聚乳酸(PDLLA),粘均分子量接近4000。以PDLLA为载体,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环丙...  以D,L 乳酸单体为原料,使用人体营养添加剂如乳酸锌、乳酸钙、乙酸锌、硫酸锌、牛磺酸等作为无毒催化剂,通过熔融聚合直接合成低分子量的生物降解材料外消旋聚乳酸(PDLLA),粘均分子量接近4000。以PDLLA为载体,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环丙沙星聚乳酸微球,用DSC和SEM表征其成球性能,载药微球体外缓释半衰期为31.9h,53.2h后累积释药百分率约为84.0%,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外消旋聚乳酸 D L-乳酸 无毒催化剂 直接熔融聚合 生物降解材料 环丙沙星 药物缓释微球 药物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