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决明子在藏药经方中的配伍规律及常见药组“三黄水”治疗瘙痒症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南杰加 周太才让 +3 位作者 藏吉 万代草 坎毛措 才让南加 《青海科技》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目的 探讨决明子在藏族医学中的配伍规律及常见药物组治疗“黄水”性皮肤病“瘙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藏药方剂宝库》中含决明子的藏药方剂信息。在R语言中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方法分析主治疾病、用药频次、常... 目的 探讨决明子在藏族医学中的配伍规律及常见药物组治疗“黄水”性皮肤病“瘙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藏药方剂宝库》中含决明子的藏药方剂信息。在R语言中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方法分析主治疾病、用药频次、常见药物组合;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常见药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和通路。结果 共收集201首含决明子藏药方剂,涉及主治疾病128种,频次最高的依次为皮肤病(66种)、风湿(47种)、痛风(44种)等。涉及药材647味,使用频率≥40%的有10味,依次为决明子、黄葵、琥珀、诃子等,其中决明子主要与黄葵、琥珀配伍。对决明子主治皮肤病的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和层次聚类分析,发现“决明子-琥珀-黄葵”组合为常见药组,藏医学称之为“三黄水药”,并与“六良药”“三果”等高度关联。进而对常见药组“决明子-琥珀-黄葵”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三黄水”中槲皮素、β-谷甾醇和芦荟素等主要成分可能通过EGFR、STAT3和TP53等靶点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对黄水性皮肤瘙痒症起到治疗作用。结论 初步探析了决明子在藏药经典方剂中的配伍规律,发现决明子常与琥珀、黄葵等具有干涸黄水、消炎止痒功效的药物联用,形成了“决明子-琥珀-黄葵”为主的固定搭配药物组,体现了同效药物联用的增效减毒配伍理念。这种常用药组兼具模块化的规范性和个性化的辨证灵活性组方特点。同时,藏医对决明子的独特用法,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此药。通过进一步药理学研究,有望拓展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配伍规律 常见药组 三黄水 网络
下载PDF
《伤寒论》单元药组之方剂计量学解析
2
作者 王苗 周铭心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用方剂计量学方法提取、解析《伤寒论》方剂之药组配伍关系。方法选取《伤寒论》方剂88首,统计用药频数,并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提取其中的药组;引入方剂计量学新立药组分析法,解析药组的配伍特性与运用情况。结果①《伤寒论》8... 目的用方剂计量学方法提取、解析《伤寒论》方剂之药组配伍关系。方法选取《伤寒论》方剂88首,统计用药频数,并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提取其中的药组;引入方剂计量学新立药组分析法,解析药组的配伍特性与运用情况。结果①《伤寒论》88首方剂,全部用药60味,431药次。②对全部用药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得11个或3药或4药为组合运用单元药组,可视为初选药组。③结合实际方剂加以甄别初选药组,从中确定大枣-生姜-桂枝-甘草、人参-半夏-黄芩-柴胡、石膏-知母-粳米、附子-白术-茯苓、天冬-葳蕤-升麻、桃仁-水蛭-虻虫等10组药为《伤寒论》方剂之常用药组。④解析10个药组,计算其运用频度、亲和度、离组比,以揭示其配对亲和程度及其独立性或依存性关系;分析其成组和离组运用功效,以表明其运用时机。结论《伤寒论》方剂药组为后世医家用药之典范,迄今仍被广泛使用;方剂计量学之药组分析法可以为方剂药组的研究和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单元药组 药组分析法 聚类分析 方剂计量学
原文传递
周恩超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常用药组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令富 周恩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6期128-131,共4页
周恩超教授认为“肾毒”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关键,提出“益肾元、解肾毒”的治疗大法,并根据不同兼夹辨证施治。本文总结了周恩超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用药组: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酒萸肉以补气健脾益肾;紫苏叶、黄连、茵陈、失笑... 周恩超教授认为“肾毒”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关键,提出“益肾元、解肾毒”的治疗大法,并根据不同兼夹辨证施治。本文总结了周恩超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用药组: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酒萸肉以补气健脾益肾;紫苏叶、黄连、茵陈、失笑散以调气和血祛毒;土茯苓、六月雪、白花蛇舌草、积雪草以清热利湿泄浊;红花、川芎、土鳖虫、桃仁以行气活血化瘀;全蝎、僵蚕、蝉蜕、牛蒡子以祛风通络解毒;茯苓皮、车前子、益母草、玉米须以利水渗湿消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药组 益肾解毒 临床经验 周恩超
下载PDF
曹永清教授治疗便秘常用药组探析
4
作者 王星晨 曹永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7期143-147,共5页
曹永清教授认为便秘核心病机为虚实两端,虚证有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实证有气秘、热秘、冷秘,强调辨证论治在便秘中医治疗中的核心地位。曹永清教授充分考虑便秘特性及各证型便秘发病特点,从而形成对应药组,如黄芪、白术、... 曹永清教授认为便秘核心病机为虚实两端,虚证有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实证有气秘、热秘、冷秘,强调辨证论治在便秘中医治疗中的核心地位。曹永清教授充分考虑便秘特性及各证型便秘发病特点,从而形成对应药组,如黄芪、白术、党参、太子参扶正补气药组;当归、火麻仁、白芍、熟地养血润肠药组;麦冬、石斛、北沙参、山药养阴增液药组;肉桂、肉苁蓉、牛膝、补骨脂补肾温阳药组;木香、枳壳、厚朴、青皮理行气导滞药组;玄参、枳实、厚朴、大黄泄热通便药组;大黄、附子、细辛、干姜温里散寒药组。曹永清教授针对不同证型的便秘采用对应药组,无论各证型均可灵活使用、搭配,临床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药组 名医经验 曹永清
下载PDF
徐荷芬治疗大肠癌常用药对与药组经验撷英
5
作者 张振生 吕欣妮 +4 位作者 金梦洁 尹佳钰 钱丽君 方志军 徐荷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4期86-88,共3页
徐荷芬教授躬行临床、科研数十载,深研药性,精研配伍,对大肠癌的治疗形成了“补气养阴,扶正抑癌”的学术思想,遣方用药善用对药,以辨证论治为纲,巧用药对,或减毒增效,或相须相使,临床应用每多效验。撷取徐荷芬教授临床运用药对及药组治... 徐荷芬教授躬行临床、科研数十载,深研药性,精研配伍,对大肠癌的治疗形成了“补气养阴,扶正抑癌”的学术思想,遣方用药善用对药,以辨证论治为纲,巧用药对,或减毒增效,或相须相使,临床应用每多效验。撷取徐荷芬教授临床运用药对及药组治疗大肠癌的经验,窥探其配伍辨证特点,总结用药规律,传承其学术经验,以冀为临床诊疗提供些许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组 大肠癌 名医经验 徐荷芬
原文传递
邓中甲治疗肝系病证常用药组选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振兴 潘怡 +3 位作者 张秀 彭波 邓中甲 王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77-1379,共3页
药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临床的经验积累过程中,逐渐总结形成的一门药物配伍理论。邓中甲教授在40余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对药组的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临床验之屡见良效。文章通过长期跟师门诊,对邓中甲教授临床中肝系病证的... 药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临床的经验积累过程中,逐渐总结形成的一门药物配伍理论。邓中甲教授在40余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对药组的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临床验之屡见良效。文章通过长期跟师门诊,对邓中甲教授临床中肝系病证的常用药组进行总结,并结合验案探讨其规律、特点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组 配伍规律 肝系病证 临床经验 邓中甲
原文传递
两种中草药组方对鲫鱼肝脏转氨酶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鹏飞 杨德强 +1 位作者 邹红 陈科 《饲料工业》 2005年第6期28-31,共4页
在饲料中添加两种中草药组方对鲫鱼的自然鱼体和利用喹乙醇诱导其肝受损后的鱼体进行试验,并通过测定投喂前后血清生化指标中转氨酶浓度变化情况,表明该两种中草药组方对自然鱼体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对喹乙醇诱导的肝损伤有一定的... 在饲料中添加两种中草药组方对鲫鱼的自然鱼体和利用喹乙醇诱导其肝受损后的鱼体进行试验,并通过测定投喂前后血清生化指标中转氨酶浓度变化情况,表明该两种中草药组方对自然鱼体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对喹乙醇诱导的肝损伤有一定的恢复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组 转氨酶 肝脏 中草 诱导 治疗作用 喹乙醇 鱼体 鲫鱼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童荣生 李晋奇 +3 位作者 彭成 邹静 张康 钟承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指纹图谱的差别。方法:采用PhenomenexGemini C18 110A(5μm,250mm×4.6mm)色谱柱,柱温40℃,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pH 3.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指纹图谱的差别。方法:采用PhenomenexGemini C18 110A(5μm,250mm×4.6mm)色谱柱,柱温40℃,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pH 3.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水提醇沉液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相似度均大于0.99,在半夏泻心汤中17个和其苦降药组共有的色谱峰峰面积占总峰面积98.18%。结论:苦降药组水提醇沉液和半夏泻心汤水提醇沉液HPLC指纹图谱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苦降药组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龙生蛭胶囊中“桃仁-红花-川芎”药组治疗脑卒中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海燕 王珊 +5 位作者 彭修娟 陈衍斌 侯敏娜 刘艳红 逯莉 刘峰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3期36-41,共6页
目的预测龙生蛭胶囊中"桃仁-红花-川芎"药组治疗脑卒中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将"桃仁-红花-川芎"药组化学信息进行靶标预测,构建与脑卒中相关疾病靶标信息... 目的预测龙生蛭胶囊中"桃仁-红花-川芎"药组治疗脑卒中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将"桃仁-红花-川芎"药组化学信息进行靶标预测,构建与脑卒中相关疾病靶标信息的蛋白互作网络(PPI),采用通路富集分析药组干预疾病的关键靶标,并构建"桃仁-红花-川芎"药组活性成分、关键核心靶标和疾病相关通路的PPI,绘制"中药-活性成分-关键核心靶标-通路"网络图,分析与核心靶标相关的主要成分,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活性成分进行虚拟筛选。结果共预测到活性成分19个,核心网络靶标62个,其中药物靶标27个,疾病靶标35个,疾病与药物共有靶标2个(NR3C1,APP);其药效物质基础主要为生物碱类、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成分";桃仁-红花-川芎"药组主要活性物质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2(ERK2)、Janus激酶2(JNK2)形成较好的对接模式与较高的亲和力,具有治疗脑卒中的活性。结论龙生蛭胶囊中"桃仁-红花-川芎"药组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发挥脑卒中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RK2和JNK2等核心靶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生蛭胶囊 “桃仁-红花-川芎”药组 脑卒中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2 JANUS激酶2 网络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含甘遂-甘草反药组合的甘遂半夏汤临床用药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桐 钟赣生 +1 位作者 张建美 许皖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12期89-91,共3页
中药“十八反”作为中药配伍禁忌,其内容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多有记载,并以金元时期张从正《儒门事亲》所载“十八反”歌诀流传最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版中均采纳了十八反的内容,规定“注明畏、恶、反的药物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 中药“十八反”作为中药配伍禁忌,其内容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多有记载,并以金元时期张从正《儒门事亲》所载“十八反”歌诀流传最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版中均采纳了十八反的内容,规定“注明畏、恶、反的药物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两药不宜同用”,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毒性反应或拮抗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半夏汤 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典》 配伍禁忌 “十八反” 临床 药组 甘草
下载PDF
龙生蛭胶囊中“黄芪-当归-刺五加”药组治疗PSCI的动物实验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整合药理学发掘与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珊 刘亚倩 +5 位作者 侯敏娜 王青 刘艳红 陈衍斌 彭修娟 许海燕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网络预测的形式来揭示龙生蛭胶囊中“黄芪-当归-刺五加”药组治疗脑卒中后PSCI(PSCI)的作用机制,为龙生蛭胶囊的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黄芪-当归-刺五加”药组对PSCI大鼠行为...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网络预测的形式来揭示龙生蛭胶囊中“黄芪-当归-刺五加”药组治疗脑卒中后PSCI(PSCI)的作用机制,为龙生蛭胶囊的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黄芪-当归-刺五加”药组对PSCI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同时对血清生化学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采用整合药理学平台(TCMIP V2.0)对“黄芪-当归-刺五加”药组治疗PSCI的作用机制进行挖掘与预测。结果“黄芪-当归-刺五加”药组对PSCI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药组还能显著降低模型脑卒中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共预测得到27个活性成分,11个药物与疾病的共有靶标。结论证实了“黄芪-当归-刺五加”对PSCI大鼠的行为学及血清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及改善作用,同时也初步预测了“黄芪-当归-刺五加”药组治疗PSCI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可为龙生蛭胶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生蛭胶囊 “黄芪-当归-刺五加”药组 脑卒中后PSCI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长期植稻年限序列土壤耐药组演替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辉 成琪璐 +5 位作者 邹平 孙万春 俞巧钢 叶静 陈照明 马军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11-2721,共11页
以杭州湾南岸两个前期已鉴定的跨2000 a的水稻土序列(上虞:30~2000 a;慈溪:9~2000 a)为模型,探究长期植稻下稻田土壤耐药组演替特征,以期拓展对人为水耕土土壤耐药组形成与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研究采用了高通量荧光定量PCR(HTqPCR)技术... 以杭州湾南岸两个前期已鉴定的跨2000 a的水稻土序列(上虞:30~2000 a;慈溪:9~2000 a)为模型,探究长期植稻下稻田土壤耐药组演替特征,以期拓展对人为水耕土土壤耐药组形成与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研究采用了高通量荧光定量PCR(HTqPCR)技术,分析了不同土壤深度(耕作层、犁底层、母质层)下水稻土序列中320个耐药基因(ARGs)的检出情况、丰度、多样性及其随植稻年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水稻土序列共检出289种ARGs,以氨基糖苷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最为丰富多样,两个地区共有181种ARGs。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指出,上虞和慈溪水稻土序列的ARGs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部分体现在ARGs亚型数量上。慈溪持有108种在上虞水稻土序列中不存在的ARGs,但85%的慈溪特有ARGs在植稻100 a后消失。因此,随植稻年限增加,不同地区水稻土序列在ARGs亚型数量上的差异缩小,在植稻千年后趋于接近。同时,随着植稻年限增加,水稻土耕作层、犁底层和母质层土壤间的ARGs亚型数量差异缩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杭州湾南岸水稻土序列的ARGs丰富度和多样性随耕作年限的增加整体呈衰减趋势,同时伴随ARGs相对丰度的上升,其中相比耕作层和犁底层,母质层ARGs与植稻年限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综上,时间驱动了稻田土壤耐药组发展,而植稻年限对母质层中ARGs组成有强烈的塑造作用。在杭州湾南岸,新生稻田土壤(≤50 a)比成熟稻田土壤(≥1000 a)拥有更为丰富的ARGs亚型但更低的ARGs相对丰度。水稻土序列中细菌丰度与ARGs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暗示成土过程中ARGs演替与微生物间的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序列 土壤耐药组 抗生素抗性基因 演替
下载PDF
黄立中教授治疗肿瘤常用药组浅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玉洁 黄立中 +3 位作者 李阳 邹煌 郭缇 杨菊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0期34-35,共2页
黄立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方向学术带头人,从事肿瘤病中西医结合诊治T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肿瘤的中医病机多归于“虚、痰、瘀、毒”,黄教授临证时擅用药组治疗肿瘤,通、补、攻... 黄立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方向学术带头人,从事肿瘤病中西医结合诊治T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肿瘤的中医病机多归于“虚、痰、瘀、毒”,黄教授临证时擅用药组治疗肿瘤,通、补、攻结合,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就其治疗肿瘤常用药组浅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立中 肿瘤 药组
下载PDF
周铭心运用单元药组配伍经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伍镝 周铭心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2期28-29,35,共3页
介绍周铭心教授运用单元药组配伍特色。从单元药组的概念、来源、功效、特色阐述其内涵,认为单元药组"谨守病机",且不同类型的单元药组合理地联缀组方是其配伍特色,并举例说明常见单元药组及联缀组方的组成及临床应用规律。
关键词 单元药组 方剂配伍 临床经验 周铭心
原文传递
四物汤构成补血类方核心药组之论证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宜花 陈爱民 丁舸 《现代中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114-116,共3页
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功擅补血和血。四物汤中的四味药构成补血类方核心药组,决定着补血类方的主要功用和主治趋向。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学分析、中医临床应用等方面论证四物汤中当归、川... 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功擅补血和血。四物汤中的四味药构成补血类方核心药组,决定着补血类方的主要功用和主治趋向。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学分析、中医临床应用等方面论证四物汤中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是补血类方核心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补血类方 核心药组
下载PDF
试论麻黄、石膏核心药组在方剂配伍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静 傅杰 丁舸 《中医研究》 2013年第10期50-51,共2页
"核心药组"在中医方剂组成中具有重要的配伍意义。这种"核心药组"是不可随意分割和取舍的,如果改变了"核心药组"的组成,原方的主要作用功效也随之改变。本文试从张仲景方中含麻黄、石膏的方剂着手,阐明... "核心药组"在中医方剂组成中具有重要的配伍意义。这种"核心药组"是不可随意分割和取舍的,如果改变了"核心药组"的组成,原方的主要作用功效也随之改变。本文试从张仲景方中含麻黄、石膏的方剂着手,阐明麻黄、石膏作为核心药组的配伍意义,目的在于使临证选药组方时既能够优化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又可调和药物之间的偏性,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石膏 核心药组 配伍意义 发散郁热 宣肺平喘
下载PDF
花药组织培养和小麦×玉米杂交技术应用于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新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两个春小麦品种意塔和帕旺的花药组织培养和小麦×玉米杂交技术产生单倍体的效果不同。不同基因型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从 9 4%到 1 9 7%不等 ,不同基因型所产生的再生株数量亦不同 ,两个小麦品种都有绿苗和白化苗产生 ,绿苗诱... 两个春小麦品种意塔和帕旺的花药组织培养和小麦×玉米杂交技术产生单倍体的效果不同。不同基因型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从 9 4%到 1 9 7%不等 ,不同基因型所产生的再生株数量亦不同 ,两个小麦品种都有绿苗和白化苗产生 ,绿苗诱导率自 1 3%到 5 0 %。分别利用小麦×玉米杂交技术能有效诱导两个春小麦品种单倍体 ,杂交结实率为 80 2 %~95 1 % ,但只有 1 0 9%~ 1 4 6%的籽粒含有幼胚 ,其中 95 %以上的幼胚可发育成绿苗。每 1 0 0个杂交小花中平均可生成 1 0 5个到 1 4 0个绿苗 ,不产生白化苗 ,染色体亦不自然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苗 小麦×玉米 单倍体 杂交技术 春小麦品种 织培养 药组 基因型 诱导
下载PDF
王玉玺教授运用药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海龙 杨素清 +2 位作者 王松岩 李志岭 李志鸿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2期187-189,共3页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但病因病机复杂,易诊难治。药组是一种介于单味药与方剂之间的相对固定的配伍组合,包括"对药""角药"等不同形式。王玉玺教授运用中医理论辨治银屑病时,常用药组,获得了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王玉玺 药组 银屑病 经验总结
下载PDF
试论大承气汤核心药组配伍的合理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勇 魏伯丞 丁舸 《现代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74-76,共3页
每首方剂都有其特定的药物组成,而组成药物中的核心配伍药物结构则显得尤为关键,这种核心组成结构是不能随意分割、随意取舍的,它对整个方剂的功用、主治起决定作用。本文试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 每首方剂都有其特定的药物组成,而组成药物中的核心配伍药物结构则显得尤为关键,这种核心组成结构是不能随意分割、随意取舍的,它对整个方剂的功用、主治起决定作用。本文试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阐述大黄、芒硝二药配伍为大承气汤核心药组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芒硝 核心药组 大承气汤
下载PDF
试论四逆散之核心药组的合理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卢嫏环 肖勇 丁舸 《光明中医》 2013年第9期1768-1770,共3页
每首方剂都有其特定的组成药物,但其中起核心作用药物的配伍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整首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趋向。本文试从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研究等方面论证柴胡、芍药为四逆散的核心配伍药组。
关键词 柴胡 四逆散 核心药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