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addle Lite的太湖莼菜检测测试平台设计
1
作者 陶杰 陈啟源 朱恒通 《电子制作》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本文根据太湖莼菜种植槽中图像检测系统的试验需求,设计检测系统。由EasyDL平台采用PaddlePaddle框架训练出图像检测模型,采用Andriod平板上运行检测模型,并通过WiFi发送操制指令至运动控制终端。采用Arduino控制步进驱动器,调整摄像头... 本文根据太湖莼菜种植槽中图像检测系统的试验需求,设计检测系统。由EasyDL平台采用PaddlePaddle框架训练出图像检测模型,采用Andriod平板上运行检测模型,并通过WiFi发送操制指令至运动控制终端。采用Arduino控制步进驱动器,调整摄像头位置,实现检测目标的中心定位要求。根据手动、自动运动控制要求,设计上层通信协议。运动控制终端轮询串口接收指令,判断电机的运动状况,定时中断子程序实现步进驱动器引脚上的电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dle Lite 太湖莼菜 图像检测 ARDUINO Andriod
下载PDF
石柱县莼菜大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黄佳霜 于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明确石柱县莼菜大田的植物多样性,对重庆市石柱县野生莼菜大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到植物244种,隶属于74科200属,其中菊科26属30种,禾本科19属21种,荨麻科8属12种,唇形科10属11种;外来入侵植物有34科63属69种,以... 为明确石柱县莼菜大田的植物多样性,对重庆市石柱县野生莼菜大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到植物244种,隶属于74科200属,其中菊科26属30种,禾本科19属21种,荨麻科8属12种,唇形科10属11种;外来入侵植物有34科63属69种,以菊科、禾本科物种数较多;本土危害物种9科10属12种,危害能力极强。此外,还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重庆市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区系分析、植被类型、植物组成分析显示,该地植物区系丰富,处于热带和温带气候带之间,且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湿地植物数量相对较高,危害植物干扰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大田 区系分析 植物多样性 危害植物 重庆石柱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产品“EEOE”数字营销模式研究:以重庆石柱莼菜为例
3
作者 郑兴棚 裴中成 +3 位作者 李潞 肖睿杰 孙桂香 冉苹丽 《山西农经》 2024年第6期5-9,共5页
以重庆石柱莼菜为例,旨在探究数字化对农产品营销策略的影响。随着数字经济的普及,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息获取途径呈现出数字化的趋势。类似石柱莼菜的农产品经营企业可以通过“EEDE”数字营销模式来进一步满足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者的需... 以重庆石柱莼菜为例,旨在探究数字化对农产品营销策略的影响。随着数字经济的普及,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息获取途径呈现出数字化的趋势。类似石柱莼菜的农产品经营企业可以通过“EEDE”数字营销模式来进一步满足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升农产品销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营销 数字经济 数字营销
下载PDF
大田条件下施肥对利川莼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龚汉雨 邓红平 +7 位作者 柯金松 董琪琪 余光辉 冉露 余斌 温福群 王明琼 周富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72-173,177,共3页
为保护种质资源、确保莼菜高产稳产,随机选取利川市凉雾乡马前继昌村莼菜种植基地的水田,选用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配方肥3种肥料,设4个水平,3次重复,1次对照,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彩钢板分割区块进行大田施肥试验。采用当地常规... 为保护种质资源、确保莼菜高产稳产,随机选取利川市凉雾乡马前继昌村莼菜种植基地的水田,选用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配方肥3种肥料,设4个水平,3次重复,1次对照,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彩钢板分割区块进行大田施肥试验。采用当地常规的田间管理和收获技术,以分析对莼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3种肥料对当地莼菜生长发育和产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产量指标比较稳定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肥料 田间试验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贮藏年限对莼菜种子保护酶活性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凯飚 王先龙 +2 位作者 王博文 向如意 王明红 《现代园艺》 2023年第6期5-7,14,共4页
为探索莼菜(Brasenia schreberi)种子最佳贮藏年限,以贮藏0、2、3、4年的莼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发芽率、发芽势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 为探索莼菜(Brasenia schreberi)种子最佳贮藏年限,以贮藏0、2、3、4年的莼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发芽率、发芽势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0~4年内,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莼菜种子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种子内丙二醛(MDA)含量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降低,且各贮藏年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贮藏2年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贮藏年限(P<0.05)。在低温贮藏条件下,莼菜种子最佳贮藏年限为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贮藏年限 保护酶 种子萌发 种子活力
下载PDF
太湖莼菜现代化采摘设备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春风 陶杰 吴凡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2-245,共4页
莼菜是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因现有采摘设备以及手工采摘方式使采摘者比较辛苦,且采摘效率低下,导致莼菜群落面积与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影响了莼菜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太湖莼菜的生长环境、生长特性、采摘时期、采... 莼菜是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因现有采摘设备以及手工采摘方式使采摘者比较辛苦,且采摘效率低下,导致莼菜群落面积与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影响了莼菜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太湖莼菜的生长环境、生长特性、采摘时期、采摘特性、产品质量要求和经济价值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化莼菜采摘设备的发展方向,即能在水面水下作业且省力、省时、轻巧、保质和保量的机械或自动化式莼菜采摘器,以制作出合适的采摘器,减轻采摘者的辛苦、提高莼菜采摘效率,使莼菜采摘器成为促进莼菜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采摘设备 莼菜经济 现代化
下载PDF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利川莼菜
7
作者 毛银 张雪 +1 位作者 赵黎明 王明红 《长江蔬菜》 2023年第22期29-31,共3页
利川市位于北纬30°穿过的地区,是清江、郁江发源地,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常年温度适宜、气候舒适、生态环境优越,境内盛产莼菜。利川莼菜被誉为“水中燕窝”“中国一绝”“世界珍奇”,产量占全国80%以上,利... 利川市位于北纬30°穿过的地区,是清江、郁江发源地,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常年温度适宜、气候舒适、生态环境优越,境内盛产莼菜。利川莼菜被誉为“水中燕窝”“中国一绝”“世界珍奇”,产量占全国80%以上,利川被称为“中国莼菜之乡”。200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对利川莼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川莼菜 地理标志 发展历程 种植技术
下载PDF
莼菜叶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8
作者 王先龙 张雪 +2 位作者 王凯飚 赵黎明 王明红 《长江蔬菜》 2023年第8期48-51,共4页
近年来,莼菜叶腐病在湖北利川莼菜产区大量发生,导致莼菜产量与质量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莼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明确莼菜叶腐病病原菌旋柄腐霉(Phytopythium helicoides)的生物学特性,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旋柄腐霉为试验材... 近年来,莼菜叶腐病在湖北利川莼菜产区大量发生,导致莼菜产量与质量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莼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明确莼菜叶腐病病原菌旋柄腐霉(Phytopythium helicoides)的生物学特性,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旋柄腐霉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pH值、温度、光照条件、碳氮条件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该菌生长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其次为PSA与PDA培养基;最适生长pH值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5℃、在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与甘氨酸。该研究结果可为莼菜叶腐病发病规律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叶腐病 旋柄腐霉 菌丝生长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莽山莼菜种群特性与近地保育研究
9
作者 周爱梅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116-119,共4页
调查了莽山浪畔湖湿地野生莼菜的资源现状,并开展了近地保育研究。结果显示:莽山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野生莼菜主要分布于该湿地0.3~0.5 m浅水区域,集中分布面积0.7 hm^(2),莼菜盖度70%~85%,高度48~95 cm。水体的平均pH值、电导率、总氮... 调查了莽山浪畔湖湿地野生莼菜的资源现状,并开展了近地保育研究。结果显示:莽山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野生莼菜主要分布于该湿地0.3~0.5 m浅水区域,集中分布面积0.7 hm^(2),莼菜盖度70%~85%,高度48~95 cm。水体的平均pH值、电导率、总氮和总磷分别为6.5,28.7μs/cm、1.11 mg/L和0.03 mg/L。经过引种试验发现:在自然条件相似的人工湿地区域浪畔湖湿地野生莼菜可以成功实现近地保育。以期为科学保护、利用莽山野生莼菜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近地保育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莼菜多糖保健饮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志伟 李言郡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3,共3页
对从莼菜中提取莼菜多糖等有效成分并配制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为 :莼菜杀青 99~ 1 0 2℃ ,1 .5min ,木瓜蛋白酶 1 1 6u/ 1 0 0ml作用 4h ,热溶提取沸水浴 0 .5h ,调配灌装后 90℃ ,1 0min杀菌处理。
关键词 莼菜多糖 提取纯化 保健饮料 工艺条件 莼菜
下载PDF
莼菜的栽植管理与综合利用(1)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文场 周淑荣 +2 位作者 董昕瑜 刘佳贺 李悦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第8期43-46,共4页
莼菜(Brasnia schreberi J.F.Gmel.,1791)[B.purpurea Casp.]属莼菜科(abombaceae)莼菜属或莼属(Brasnia Schreb.,1789)水生植物,又名水葵、马蹄草,为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莼性纯而生,种以浅深为候,水... 莼菜(Brasnia schreberi J.F.Gmel.,1791)[B.purpurea Casp.]属莼菜科(abombaceae)莼菜属或莼属(Brasnia Schreb.,1789)水生植物,又名水葵、马蹄草,为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莼性纯而生,种以浅深为候,水深则茎肥而叶少,水浅则茎瘦而叶多,其性逐水而滑,故谓之莼菜。”莼菜又名莼头、马蹄草、水荷叶、水葵、露葵、湖菜,被誉称为20世纪的生态水生蔬菜。古人一向对莼菜的风味十分推崇,西晋时,人们就把它与菰菜(茭白)、松江鲈相提并论。莼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佳肴,而且可以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综合利用 栽植管理 水生植物 《齐民要术》 多年生草本 水生蔬菜 莼菜
下载PDF
太湖莼菜营养成份、药用价值及烹调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德荣 袁卫明 《上海农业科技》 1995年第5期47-48,共2页
太湖莼菜自古以来是江南传统名、特、珍稀蔬菜,它以其特有的风味和功能受到古今中外人士的青睐,使其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得以繁延不绝,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已成为外向型经济和国内人民生活中一朵艳丽的鲜花。
关键词 莼菜 太湖莼菜 营养成份 药用价值 烹调
下载PDF
莼菜多糖蛋白对小鼠移植S_(180)瘤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秋英 刘翠俐 +3 位作者 刘如业 刘素清 于勇 刘阳 《沈阳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23-24,共2页
发酵法制出的莼菜多糖蛋白化学成分已有报道,认为它具有抗癌作用。为对莼菜多糖蛋白做为防治肿瘤的营养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观察了莼菜多糖蛋白对小鼠移植S<sub>180</sub>瘤株生长速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 发酵法制出的莼菜多糖蛋白化学成分已有报道,认为它具有抗癌作用。为对莼菜多糖蛋白做为防治肿瘤的营养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观察了莼菜多糖蛋白对小鼠移植S<sub>180</sub>瘤株生长速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莼菜多糖蛋白,由辽宁天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测定其主要成分为:粗蛋白占15.21%,单糖占16.33%,多糖占2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多糖 生长速度 环磷酰胺 小鼠 抗癌作用 抑制率 食品卫生 莼菜多糖蛋白体营养液 监督检验 瘤株
下载PDF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莼菜、莼菜粉中微量锌、铜
14
作者 余世鑫 张平 《湖北化工》 1998年第5期43-45,共3页
报道了微分电位溶出法用于测定莼菜、莼菜粉中微量锌、铜。在确定的条件下,灵敏度高,峰形好,重现性佳。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比较了6种湿法消解体系对莼菜和莼菜粉的消解情况。该方法RSD小于3.3%,其回收率在99.6%~... 报道了微分电位溶出法用于测定莼菜、莼菜粉中微量锌、铜。在确定的条件下,灵敏度高,峰形好,重现性佳。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比较了6种湿法消解体系对莼菜和莼菜粉的消解情况。该方法RSD小于3.3%,其回收率在99.6%~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电位溶出 莼菜 莼菜 水生植物
下载PDF
福宝山莼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15
作者 余昌均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96年第2期62-63,共2页
福宝山莼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余昌均(湖北农学院,江陵434103)福宝山莼菜以其胶质丰富、叶肉肥厚、质地柔滑而闻名于世,尤其是福宝山药菜的锌含量丰富,达193~288PPm,堪称绿色植物中的“锌王”。据报道,锌具有延年... 福宝山莼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余昌均(湖北农学院,江陵434103)福宝山莼菜以其胶质丰富、叶肉肥厚、质地柔滑而闻名于世,尤其是福宝山药菜的锌含量丰富,达193~288PPm,堪称绿色植物中的“锌王”。据报道,锌具有延年益寿和提高儿童智力的作用,因此其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宝山莼菜 莼菜 栽培 田间管理
下载PDF
Hg、Cd对莼菜越冬芽光合膜光化学活性及多肽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72
16
作者 陈国祥 施国新 +4 位作者 何兵 解凯彬 陆长梅 常福辰 魏锦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研究了重金属Hg2+ 、Cd2 + 对水生植物莼菜越冬芽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多肽组分及光化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1 m mol/L 浓度Hg2 + 处理后,叶片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 值、室温吸收光谱、荧光发射... 研究了重金属Hg2+ 、Cd2 + 对水生植物莼菜越冬芽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多肽组分及光化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1 m mol/L 浓度Hg2 + 处理后,叶片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 值、室温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光系统电子传递活性呈下降趋势;当Hg2+ 处理浓度超过2 m mol/L 时,叶片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及其它光化学活性显著下降,光合膜多肽组分也产生降解.茎光合膜对Hg2 + 的敏感程度比叶片低.莼菜越冬芽经不同浓度Cd2+ (2、5 、10 m mol/L) 处理后,其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光化学活性也产生相应变化,但程度较Hg2 + 处理弱;同样,其叶片光合膜对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越冬 叶绿素 光合膜 光化学活性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莼菜中铜、锌的含量 被引量:19
17
作者 周志 唐巧玉 +2 位作者 汪兴平 罗祖友 胡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5-287,共3页
应用微波消解制备系统,对莼菜湿样中铜、锌元素进行了微波消解研究,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元素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设计,讨论了HNO3/H2O2比、固液比、消解时间、微波功率对微波消解结果的影响。最佳的消解条件为:HNO3/H2O2(V/V)=1:1... 应用微波消解制备系统,对莼菜湿样中铜、锌元素进行了微波消解研究,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元素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设计,讨论了HNO3/H2O2比、固液比、消解时间、微波功率对微波消解结果的影响。最佳的消解条件为:HNO3/H2O2(V/V)=1:1,固液比(g/ml)=1:12,消解时间为6min,微波功率为700W。在最佳微波消解条件下,进行了精密度实验、回收率实验和金属离子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所得铜的回收率在97.60%~102.80%之间,RSD为4.61%;锌的回收率在98.40%~101.80%之间,RSD为6.19%。微波消解法处理莼菜湿样,具有快速、简便、节约试剂、消解完全等特点,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 莼菜
下载PDF
Hg,Cd对莼菜冬芽茎、叶叶绿素含量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陆长梅 施国新 +2 位作者 吴国荣 陈国祥 常福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2-327,共6页
本文研究了 Hg^(2+)Cd^(2+)对水生经济植物莼菜冬芽茎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 a/b值。可溶性蛋白含量、O_2含量以及活性氧清除系统活性(SOD,CAT,PO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 a/b值、可... 本文研究了 Hg^(2+)Cd^(2+)对水生经济植物莼菜冬芽茎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 a/b值。可溶性蛋白含量、O_2含量以及活性氧清除系统活性(SOD,CAT,PO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 a/b值、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 Hg^(2+),Cd^(2+)处理浓度的加大呈下降趋势;低浓度Hg^(2+)(≤1mmol.L^(-1),Cd^(2+)(≤5mmol.L^(-1)对O_2’含量、SOD活性、CAT活性有激应升高,但随着Hg^(2+) Cd^(2+)处理浓度的加大又呈下降趋势; POD活性随着 Hg^(2+) Cd^(2+)处理浓度的加大一直呈上升趋势.莼菜冬芽对 Hg^(2+)的反应较 Cd^(2+)敏感,叶片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莼菜冬芽 叶绿素 活性氧 清除系统
下载PDF
莼菜富集锌的能力及其锌的分布探讨 被引量:23
19
作者 吴永尧 彭振坤 +1 位作者 周大寨 周毅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同一土壤栽培的5种作物及其环境(土壤、灌溉水)的锌含量,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玉米、马铃薯和两种水稻籽粒的锌含量彼此间无显著差异,均低于土壤背景值;而莼菜锌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土壤背景值和另外4种作物,显...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同一土壤栽培的5种作物及其环境(土壤、灌溉水)的锌含量,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玉米、马铃薯和两种水稻籽粒的锌含量彼此间无显著差异,均低于土壤背景值;而莼菜锌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土壤背景值和另外4种作物,显示出莼菜对环境中的锌有很强的富集能力。采用先分离再测定的方法,进一步探索锌在莼菜各器官和几种大分子中的积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器官均积累有锌,锌的分布量依次为:叶>主根>须根>茎;莼菜富集锌的70%以上结合于有机化合物中,在几种生物大分子中的锌含量依次为:蛋白质>水溶性多糖>碱溶性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富集锌 富集能力 分布规律 有效成分 生理功能
下载PDF
Cd^(2+)污染对莼菜叶片形态学伤害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丁小余 施国新 +1 位作者 常福辰 杜开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17-422,共6页
重点研究了Cd2+胁迫下莼菜叶片的受害症状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当Cd2+浓度大于2μg·g-1时,莼菜叶面将在短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莼菜叶片遭受Cd2+毒害初期,叶肉细胞质体中的少数基粒会发生膨胀或... 重点研究了Cd2+胁迫下莼菜叶片的受害症状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当Cd2+浓度大于2μg·g-1时,莼菜叶面将在短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莼菜叶片遭受Cd2+毒害初期,叶肉细胞质体中的少数基粒会发生膨胀或解体,线粒体的脊出现瓦解,部分核仁裂解成数块大小不等的颗粒。随着叶肉细胞遭受毒害程度的加深,质体中较多的类囊体便出现解体,多种膜性结构如:质体、线粒体的外包膜以及核膜、液泡膜等均遭破坏。还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对Cd2+胁迫下莼菜叶片中Cd2+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镉污染 毒害症状 细胞结构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