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托竹荪菌盖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庄永亮 孙丽平 尚小丽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49,共5页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竹荪菌盖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菌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水提竹荪菌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盖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5℃,料液比1∶25(g∶mL),浸提时间2.5 ...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竹荪菌盖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菌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水提竹荪菌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盖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5℃,料液比1∶25(g∶mL),浸提时间2.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竹荪菌盖多糖得率为8.25%。菌盖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其中葡萄糖质量分数最高(58.19%)。菌盖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随着菌盖多糖质量浓度的升高,还原能力和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相应提高。但是,菌盖多糖对超氧阴离子的抑制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菌盖 多糖 正交试验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棘托竹荪菌盖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林陈强 林戎斌 +2 位作者 陈济琛 张慧 林新坚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36,共5页
分别采用水、乙醇和乙酸乙酯对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菌盖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结果表明: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不含多糖类物质,3种提取物中均含有三萜和黄酮类物质。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OH、DPPH... 分别采用水、乙醇和乙酸乙酯对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菌盖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结果表明: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不含多糖类物质,3种提取物中均含有三萜和黄酮类物质。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OH、DPPH·、·O2-清除率以及对Fe2+螯合能力均呈量效关系;对·OH和DPPH·的清除能力醇提物最强,水提物对·O2-清除率和对Fe2+螯合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菌盖 抗氧化活性 活性成分
下载PDF
棘托竹荪菌盖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林陈强 曹萌 +2 位作者 陈济琛 林新坚 林戎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89-2093,共5页
采用国标法测定棘托竹荪菌盖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并与竹荪菌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棘托竹荪菌盖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34%和12.95%,均是竹荪菌体的2倍,但其蛋白质的化学评分(CS)结果低于菌体,而氨基酸评分(AAS)、... 采用国标法测定棘托竹荪菌盖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并与竹荪菌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棘托竹荪菌盖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34%和12.95%,均是竹荪菌体的2倍,但其蛋白质的化学评分(CS)结果低于菌体,而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分别为65.71、76.58、71.77、29.05,均高于菌体部分。实验表明棘托竹荪菌盖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蛋白源,以其为原料开发蛋白相关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托竹荪菌盖 蛋白质 营养价值
下载PDF
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及双孢蘑菇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温志强 王玉霞 +1 位作者 边广 谢宝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9-403,共5页
选择14种常见的杀菌剂分别对菌盖疣孢霉菌丝、分生孢子和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以及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和双孢... 选择14种常见的杀菌剂分别对菌盖疣孢霉菌丝、分生孢子和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以及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和双孢蘑菇菌丝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现最好的杀菌剂为特克多,对菌盖疣孢霉菌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对双孢蘑菇菌丝的毒性相对较低.其次是甲基托布津、断灰、适乐时、施保功、施保克、多菌灵6种杀菌剂,它们对菌盖疣孢霉菌的毒力比对双孢蘑菇菌丝毒力相对较高.世高、富力库、爱苗、腈菌唑、福星、扑海因、代森猛锌等7种药剂对疣孢霉菌和蘑菇菌丝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盖疣孢霉 双孢蘑菇 毒力测定
下载PDF
香菇菌盖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欣 吕作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7-541,共5页
采用水浸法、碱浸法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粗多糖 ,经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CTAB络合沉淀、氯化钠溶液溶解、透析 ,得到 2种多糖 :Lew(水浸物 )和Lea(碱浸物 )。经PAGE电泳、纸层析、紫外光谱分析鉴定 ,两者都为均一组分。Lew的纯度为 79... 采用水浸法、碱浸法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粗多糖 ,经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CTAB络合沉淀、氯化钠溶液溶解、透析 ,得到 2种多糖 :Lew(水浸物 )和Lea(碱浸物 )。经PAGE电泳、纸层析、紫外光谱分析鉴定 ,两者都为均一组分。Lew的纯度为 79.1% ,Lea为 83.2 %。改良型膜渗透压法测分子量 ,Lew的分子量为 8.31× 10 4 ;Lea为 9.4 0× 10 4 。经红外光谱分析 ,Lew、Lea具相似结构 ,但不是同一物质 ,它们具多糖的特征吸收峰 ,是 β 酸性异多糖。采用纸层析、气相色谱分析 ,检测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 ,Lew为Ara∶Rha∶Xyl∶Gal∶Glc =4 .36∶2 .0 3∶1.0 0∶5.64∶13.80 ;Lea为Ara∶Rha∶Xyl∶Gal∶Glc =9.37∶1.0 0∶1.64∶7.19∶2 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盖 多糖 纯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棘托竹荪菌盖蛋白提取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萌 林陈强 +3 位作者 林戎斌 陈济琛 邱宏端 林新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479,共5页
首次以棘托竹荪菌盖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菌盖蛋白最佳提取工艺;用SDS-PAGE测定所提取蛋白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pH是影响竹荪菌盖蛋白提取的主要因数,最佳提取条件为pH8.0,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55℃,提... 首次以棘托竹荪菌盖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菌盖蛋白最佳提取工艺;用SDS-PAGE测定所提取蛋白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pH是影响竹荪菌盖蛋白提取的主要因数,最佳提取条件为pH8.0,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55℃,提取率达64.07%,提取的竹荪菌盖主要蛋白分子量为16 kDa和38 kDa。棘托竹荪菌盖作为蛋白提取原料是可行的,以其为原料开发蛋白相关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菌盖 蛋白 提取
下载PDF
鸡腿菇子实体菌柄和菌盖营养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索晓敏 李波 +1 位作者 聂磊 李斌 《食用菌》 2009年第5期74-75,共2页
测定了鸡腿菇菌柄和菌盖干粉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总糖、多糖、还原糖、粗蛋白、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核酸、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在菌柄中的含量为53.89%、47.83%、2.51%、12.68%、7.24%、0.57%、3.95%、4.14%、11.37%、7.18%;在... 测定了鸡腿菇菌柄和菌盖干粉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总糖、多糖、还原糖、粗蛋白、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核酸、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在菌柄中的含量为53.89%、47.83%、2.51%、12.68%、7.24%、0.57%、3.95%、4.14%、11.37%、7.18%;在菌盖中的含量为24.76%、31.89%、4.09%、34.05%、25.46%、1.86%、9.89%、5.72%、13.88%、8.80%。菌柄的总糖及多糖含量较高,菌盖的粗蛋白、游离氨基酸、核酸含量较高。菌盖中的八种矿物元素(K、Na、Ca、Fe、Mg、Zn、Cr、Cu)含量均高于菌柄,其中Fe、Zn含量约为菌柄的3倍,二者都是高K低Na,都含有微量的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营养成分 子实体 菌盖
下载PDF
黔产长裙竹荪菌盖部分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静 汤洪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7-31,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黔产长裙竹荪菌盖部分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大孔树脂和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黔产长裙竹荪菌帽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化合物。结果显示:从竹荪菌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 为进一步了解黔产长裙竹荪菌盖部分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大孔树脂和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黔产长裙竹荪菌帽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化合物。结果显示:从竹荪菌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六烷酸(16-Hexadecanoic acid)、2-呋喃甲酸(2-Furancarboxylic acid)、2-异丙基-5-甲基环己醇(5-methyl-2-(1-methyl)-)、5-氧代吡咯烷-2-甲酸甲酯(methyl 5-oxo-DL-prolinate)、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酯(Butyl isobutyl phthalate,BI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其中化合物2-呋喃甲酸和5-氧代吡咯烷-2-甲酸甲酯是首次在竹荪中被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裙竹荪 菌盖 化学成分 气相-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处理对真姬菇菌盖与菌柄鲜味物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爱云 董晓博 +3 位作者 康淑芳 陈丹 崔梦迪 徐怀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3-162,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蛋白酶处理对真姬菇菌盖与菌柄鲜味物质释放的影响,以充分提取并利用真姬菇鲜味物质。方法:选取3种单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2种复配酶(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复配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配酶)... 目的:探究不同蛋白酶处理对真姬菇菌盖与菌柄鲜味物质释放的影响,以充分提取并利用真姬菇鲜味物质。方法:选取3种单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2种复配酶(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复配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配酶)对真姬菇菌盖和菌柄进行酶解,比较5组蛋白酶处理后真姬菇菌盖与菌柄鲜味物质释放的差异。结果:风味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复配酶水解液鲜味氨基酸和鲜味核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P<0.05),菌盖与菌柄经该复配酶水解后水解液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达20.85 mg/g和10.60 mg/g,鲜味核苷酸含量分别达8.45 mg/g和3.88 mg/g,菌盖的等效鲜味浓度值从食用菌的第二等级(836.90 g MSG/100 g)显著提升到第一等级(1333.75 g MSG/100 g)。此外,电子舌系统可较好地辨别不同水解物的滋味差异。结论:利用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的复配酶水解,能够更充分释放真姬菇菌盖和菌柄中的鲜味物质,且真姬菇菌盖相较于菌柄在开发少盐鲜味调味品方面更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真姬菇 菌盖 鲜味物质
下载PDF
羊肚菌菌盖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龙云 高金诚 +2 位作者 安旺盛 李柏年 陈乐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6-19,共4页
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的观察,了解到羊肚菌菌盖外表面的网状棱纹是由不育的疏丝组织组成;凹坑内分布着由侧丝和子囊组成的子实层。侧丝顶端稍膨大,呈细长棒形,外壁具网状皱纹;子囊顶端有壶盖形的囊盖,呈长圆筒形,外壁也具网状皱纹,内含8... 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的观察,了解到羊肚菌菌盖外表面的网状棱纹是由不育的疏丝组织组成;凹坑内分布着由侧丝和子囊组成的子实层。侧丝顶端稍膨大,呈细长棒形,外壁具网状皱纹;子囊顶端有壶盖形的囊盖,呈长圆筒形,外壁也具网状皱纹,内含8个单列的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的子囊孢子。子囊具趋光性向光弯曲的特性,开裂方式晕典型的。顶端囊盖开裂。菌盖内表面与其外表面网状棱纹的结构相同,亦是由疏丝组织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菌盖 电镜
下载PDF
基于菌盖特征的花菇等级评价方法及花菇形成的适宜环境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成晨 谢皓宇 +4 位作者 张健 黄天骥 何娟 边银丙 肖扬 《食药用菌》 2023年第2期102-108,共7页
以花菇菌盖纹理与色泽为重要分选指标,制定了一种新的高效精确评价花菇的分类等级标准,将花菇品质定性地分为7个等级,分别以1~7表示每个等级相应的赋分。利用这套赋分体系对5潮花菇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以秋栽第一潮菇和春栽第二潮... 以花菇菌盖纹理与色泽为重要分选指标,制定了一种新的高效精确评价花菇的分类等级标准,将花菇品质定性地分为7个等级,分别以1~7表示每个等级相应的赋分。利用这套赋分体系对5潮花菇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以秋栽第一潮菇和春栽第二潮菇的品质最好。为揭示适宜花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对这两个阶段的棚内环境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花菇形成的最适环境参数:最高温度不超过25℃,平均温度为8~15℃,最低温度介于5~10℃,昼夜温差约15℃;平均湿度在75%~85%,湿差介于60%~80%;平均光照强度介于4000~6000 lx,平均CO_(2)浓度介于0.04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菇 分类等级标准 菌盖纹理 形成环境条件
下载PDF
羊肚菌菌盖干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慧 张晓勇 +5 位作者 郑欢 蔡青苡 罗佳佳 罗凯 李树江 杨友联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2,共7页
菌盖干腐病是羊肚菌Morchella spp.出菇后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常给羊肚菌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明确引起贵州六盘水地区羊肚菌菌盖干腐病致病菌种类,采用单孢分离法从六盘水地区3个羊肚菌栽培点的菌盖干腐病样品上分离到9个菌株。基于... 菌盖干腐病是羊肚菌Morchella spp.出菇后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常给羊肚菌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明确引起贵州六盘水地区羊肚菌菌盖干腐病致病菌种类,采用单孢分离法从六盘水地区3个羊肚菌栽培点的菌盖干腐病样品上分离到9个菌株。基于形态学及ITS和LSU基因序列分析将9个菌株鉴定为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öspora longispora。培养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的培养基为PCA,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与硝酸铵,最适碳源为葡萄糖与麦芽糖,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5℃,最适pH为6~10;当温度超过30℃菌丝即停止生长,孢子无法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菌盖干腐病 长孢卵单隔孢霉 系统鉴定 培养特性
下载PDF
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菌盖、菌柄的紫外光谱鉴别
13
《中国园艺文摘》 2017年第8期232-232,共1页
建立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的方法,确定美味牛肝菌最佳提取溶剂和时间,制备测试液,应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7个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菌盖和菌柄的紫外指纹图谱,光谱数据转化后进行聚类分析。
关键词 美味牛肝 紫外光谱 快速鉴别 产地 菌盖 光谱技术 提取溶剂
下载PDF
金针菇菌盖过早开伞如何预防
14
作者 郑州华 《农家科技》 2012年第9期20-20,共1页
金针菇菌盖在未形成商品菇时就开伞,而早开伞的菌盖容易脱落,形成无菌盖的光柄菇,影响质量。
关键词 金针菇 菌盖 开伞 预防
下载PDF
食用菌菌盖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
15
作者 冯国民 《吉林农业》 2006年第1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斑点病 食用 发生与防治 菌盖 症状表现 子实体 发病 病斑
下载PDF
研究揭示平菇菌盖颜色形成机制
16
《食药用菌》 2022年第3期206-206,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开展平菇菌盖颜色的形成机制研究,解析了菌盖颜色成分,并揭示了菌盖颜色遗传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开展平菇菌盖颜色的形成机制研究,解析了菌盖颜色成分,并揭示了菌盖颜色遗传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应用和环境微生物(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区划研究所 菌盖 食品化学 环境微生物 平菇 瓦赫宁根大学
下载PDF
毛头鬼伞菌盖中蛋白质提取条件优化及氨基酸分析
17
作者 苏玉春 俞佳宝 +2 位作者 李文君 汪树生 向应欣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8-994,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氢氧化钠碱法提取毛头鬼伞菌盖蛋白质,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料液比、温度、时间、超声功率、pH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液pH 11,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功率为200... 采用超声辅助氢氧化钠碱法提取毛头鬼伞菌盖蛋白质,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料液比、温度、时间、超声功率、pH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液pH 11,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功率为200 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33.18%。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氨基酸的组成,并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化学评分(CS)等指标对菌盖蛋白质进行初步营养价值评价。菌盖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9%,EAA/NEAA为0.58,符合WHO提出的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鬼伞 菌盖 蛋白质提取 氨基酸
原文传递
竹荪菌盖和菌托生物活性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佳司 谭树华 《中国化妆品》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竹荪是重要的食药两用菌,在食用、药品和化妆品领域均有应用,但占其整体质量三分之二的菌盖和菌托长期被废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竹荪菌盖和菌托中含有丰富的多糖、挥发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和甾醇等物质。本文综述了竹... 竹荪是重要的食药两用菌,在食用、药品和化妆品领域均有应用,但占其整体质量三分之二的菌盖和菌托长期被废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竹荪菌盖和菌托中含有丰富的多糖、挥发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和甾醇等物质。本文综述了竹荪菌盖和菌托的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对竹荪菌盖和菌托在化妆品领域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菌盖 化学成分 生理活性 化妆品
原文传递
野生菌:大自然馈赠的瑰宝
19
作者 周志帅 李娇 《中国食品》 2025年第7期75-77,共3页
野生菌有个专用名,叫“蕈菌”,其英文名是“mushroom”,指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一般被译为“蘑菇”。在我国,云南省是野生菌的生长核心区,全省120多个县市均有野生菌分布,种类达900种,占全国已知种类的90%和全球的36%。野生菌通... 野生菌有个专用名,叫“蕈菌”,其英文名是“mushroom”,指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一般被译为“蘑菇”。在我国,云南省是野生菌的生长核心区,全省120多个县市均有野生菌分布,种类达900种,占全国已知种类的90%和全球的36%。野生菌通常由菌盖、菌柄、菌托以及菌环等部分构成。其中,菌盖是最为显著的部分,形状多样,有伞形、钟形、斗笠形、球形或半球形、扇形、漏斗形等,且颜色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盖 野生 漏斗形 子实体 核心区 英文名
下载PDF
复合材料菌形盖RTM工艺制造技术研究
20
作者 刘鑫燚 谢铁秦 +2 位作者 于柏峰 张云峰 周骐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4年第4期31-35,共5页
以碳纤维为代表的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比强度、比刚度、抗疲劳性及耐腐蚀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作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一种,树脂传递成型(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技术具有绿色化、质量稳定、尺寸精度高、产品外形光... 以碳纤维为代表的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比强度、比刚度、抗疲劳性及耐腐蚀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作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一种,树脂传递成型(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技术具有绿色化、质量稳定、尺寸精度高、产品外形光滑平整等多种优势。本文基于RTM工艺,通过对基体树脂粘度的研究,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优化流道设计及工艺参数,获得最佳注射方式,成功制备了较大厚度、低孔隙率及高内部质量的碳纤维菌形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RTM 计算机辅助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