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菌落形态特征及生长速度的研究
1
作者 黄海岩 杨慧超 +4 位作者 阿古达木 白丽艳 路喜民 吕艳洁 王占会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国内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 chlammydosporia)的生长速度,筛选最适生长固体培养基并记录其在4种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将5株菌分别接种于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DA),测量菌落直径比较5株菌的生长速率;将5株菌分别接种... 试验旨在研究国内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 chlammydosporia)的生长速度,筛选最适生长固体培养基并记录其在4种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将5株菌分别接种于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DA),测量菌落直径比较5株菌的生长速率;将5株菌分别接种于沙氏培养基(SM)、PDA培养基、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营养琼脂培养基(NA)上,比较各组生长菌落直径,并观察每株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落的性状。结果显示,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在PDA上的生长速度依次为:Pc 30601>Pc 30612>Pc 30611>Pc 30603>Pc 81921,在4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依次为SM>PDA>CMA>NA,菌落正面一般呈现白色、乳白色、淡黄色、深黄色,背面不同程度的黄色。研究表明,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中以Pc 30601生长速度最大,4种培养基中厚垣孢普可尼亚菌最适培养基为SM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 生长速度 菌落形态 最适固体培养基
下载PDF
超高压对草毒浆杀菌效果及微生物菌落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立云 曹霞敏 +2 位作者 李静 廖小军 胡小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9-111,115,共4页
研究了超高压对草莓浆的杀菌效果,考察了常温下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及大肠菌群在处理压强分别为400、500、600MPa,保压时间5~25min时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大肠菌群为压力敏感型菌,400MPa处理5min后全部杀死;霉菌、酵母菌对压力... 研究了超高压对草莓浆的杀菌效果,考察了常温下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及大肠菌群在处理压强分别为400、500、600MPa,保压时间5~25min时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大肠菌群为压力敏感型菌,400MPa处理5min后全部杀死;霉菌、酵母菌对压力较为敏感,500MPa处理10min可全部杀死;虽有部分耐压细菌存在,但600MPa处理25min后仅有15~21cfu/g存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同时发现,高压处理后细菌菌落形态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浆 超高压 菌落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 菌落形态
原文传递
家蚕肠道细菌菌落形态与产消化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冠楠 夏雪娟 +5 位作者 赵欢欢 隆耀航 唐文超 辛佳 李汉歌 朱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3-57,共5页
【目的】研究肠道细菌的菌落形态与其产酶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产酶菌的筛选和家蚕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应用.【方法】从家蚕肠道内共分离出细菌28株,挑选菌落形态有明显差异的细菌7株用于产酶菌研究.用筛选培养基鉴别各菌株的产酶情况,并... 【目的】研究肠道细菌的菌落形态与其产酶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产酶菌的筛选和家蚕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应用.【方法】从家蚕肠道内共分离出细菌28株,挑选菌落形态有明显差异的细菌7株用于产酶菌研究.用筛选培养基鉴别各菌株的产酶情况,并结合16S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法鉴定其种属.根据菌落形态和产酶特性,推测细菌的表型基因与产酶基因表达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结果】鉴定出产酶的细菌为芽孢杆菌、葡萄球菌、不动杆菌,这些细菌在菌落形态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菌落均为乳白色、生长速度快、表面粗糙、边缘不整齐.【结论】细菌菌落形态差异性可作为产酶菌筛选的参考依据,减少实验工作量和节省时间等.为筛选益生菌和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菌落形态 产酶菌 鉴定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常见致食物中毒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俞志祥 马宏 +2 位作者 胡斌 姚达莎 金小东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08-1810,共3页
目的:了解常见致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情况,供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挑取疑似菌落时参考。方法:将已知病原菌分别接种于血平皿、营养琼脂平皿以及各选择性平皿,(36±1)℃培养20 h后,观察菌落形态。结果:获... 目的:了解常见致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情况,供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挑取疑似菌落时参考。方法:将已知病原菌分别接种于血平皿、营养琼脂平皿以及各选择性平皿,(36±1)℃培养20 h后,观察菌落形态。结果:获得了不同致病菌在相应选择性平皿上所生长的菌落形态,同时获得了像副溶血性弧菌在WS,沙门氏菌在TCBS等非选择性培养基上所生长的菌落形态。结论:所获得各种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所生长的菌落形态详细情况,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测检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病原菌 培养基 菌落形态
下载PDF
新月弯孢菌及其近似菌菌落形态和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比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宁红 高荣 +3 位作者 王丽焕 蒋辉 刘如东 刘世贵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2,共4页
通过对分离自玉米及其他寄主的 12个新月弯孢菌菌株和 5个近似菌株菌落形态及可溶性蛋白电泳谱比较分析 ,表明菌落形态在不同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同种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但不稳定和存在变异。 17个菌株可溶性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 通过对分离自玉米及其他寄主的 12个新月弯孢菌菌株和 5个近似菌株菌落形态及可溶性蛋白电泳谱比较分析 ,表明菌落形态在不同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同种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但不稳定和存在变异。 17个菌株可溶性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 ,Curvularia属在Rf值为 0 177处有一条该属的特征蛋白带 ,新月弯孢菌在Rf值为 0 2 2 5处有一条该种的特征蛋白带 ,但新月弯孢菌蛋白带存在多样性 ,聚类分析将未能确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蛋白 电泳图谱 比较分析 新月弯孢菌 菌落形态 玉米 弯孢菌叶斑病
下载PDF
短小芽孢杆菌E601传代和中子辐照后的菌落形态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晓明 魏宝丽 张建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1-295,共5页
为研究短小芽孢杆菌E601不同形态菌落分布情况及中子辐照对其影响,对短小芽孢杆菌不同形态菌落进行了反复传代,并采用CFBR-Ⅱ快中子脉冲反应堆分别对不透明菌落进行了低、中、高剂量的一次中子辐照和二次中子辐照,发现:(1)在正常传代条... 为研究短小芽孢杆菌E601不同形态菌落分布情况及中子辐照对其影响,对短小芽孢杆菌不同形态菌落进行了反复传代,并采用CFBR-Ⅱ快中子脉冲反应堆分别对不透明菌落进行了低、中、高剂量的一次中子辐照和二次中子辐照,发现:(1)在正常传代条件下,E601短小芽孢杆菌有半透明型和不透明型菌落存在;(2)经反复传代,半透明菌落可产生各占一半的半透明型与不透明型两种菌落形态,而不透明菌落基本不产生半透明菌落;(3)中子辐照对菌落分布影响较大,随着一次中子辐照剂量的升高,半透明菌落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当中子二次辐照剂量最高时,半透明菌落所占比例最大。因此认为E601短小芽孢杆菌之所以能产生两种不同形态菌落,主要是由半透明菌落的不稳定性决定的。在中子辐照中,半透明菌落型菌株耐辐照能力高于不透明型菌落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小芽孢杆菌E601(Bacillus pumilus) 辐照灭菌 菌落形态
下载PDF
不同菌落形态的链霉菌对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敏 曹娟 +3 位作者 张颖颖 高红亮 范西强 鲁心安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435-438,444,共5页
通过对链霉菌STK-203进行自然选育,挑选出5种不同菌落形态的单菌落。摇瓶发酵培养48 h后检测发酵液中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活性、残余氨基氮含量、残余甘油含量、菌种生物量等4种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编号为Ⅰ即馒头型的单菌落的酶活最高,... 通过对链霉菌STK-203进行自然选育,挑选出5种不同菌落形态的单菌落。摇瓶发酵培养48 h后检测发酵液中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活性、残余氨基氮含量、残余甘油含量、菌种生物量等4种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编号为Ⅰ即馒头型的单菌落的酶活最高,高达5.84 U/mL,其残余甘油含量为0.071 g/L,残余氨基氮含量为1.48 g/L,菌体浓度为36.01%。根据菌落形态和产酶的相关性,为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链霉菌STK-203菌株的选育和生产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STK-203 谷氨酰胺转胺酶 菌落形态
下载PDF
双孢蘑菇菌落形态和产质量性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詹才新 凌霞芬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3期7-12,共6页
本文以单一双孢蘑菇菌株及其同一子实体上不同菌落形态的单孢分离物为材料,研究双孢蘑菇生长发育全过程中菌落形态和子实体产质量性状间关系,探讨其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同一子实体上菌落形态不同的单孢分离物间及其与出发菌株间都存在... 本文以单一双孢蘑菇菌株及其同一子实体上不同菌落形态的单孢分离物为材料,研究双孢蘑菇生长发育全过程中菌落形态和子实体产质量性状间关系,探讨其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同一子实体上菌落形态不同的单孢分离物间及其与出发菌株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菌落形态和子实体产质量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为双孢蘑菇菌种的遗传改良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菌落形态 产质量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三种不同菌落形态的林肯链霉菌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正莲 王洲 +1 位作者 张相美 朱艳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考察三种不同形态的林肯链霉菌在种子培养、发酵过程中的一些发酵特性,在馒头状,草帽状和梅花状三种茵落形态中,梅花状茵落的发酵单位最高,其发酵单位比草帽状的高11%,比馒头状的高出8.3%。
关键词 林肯链霉菌 菌落形态 发酵特性
下载PDF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霖 王小光 +2 位作者 宋驰萍 陈明亮 张颖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8-561,共4页
为探究不同emm基因型的化脓性链球菌的特异性菌落形态,对2019年1—12月从猩红热儿科患者中分离的179株化脓性链球菌进行emm基因测序与分型,观察不同emm基因型的菌落形态。结果表明4种emm基因型(emm12,emm1,emm3和emm4)的菌落特点明显不... 为探究不同emm基因型的化脓性链球菌的特异性菌落形态,对2019年1—12月从猩红热儿科患者中分离的179株化脓性链球菌进行emm基因测序与分型,观察不同emm基因型的菌落形态。结果表明4种emm基因型(emm12,emm1,emm3和emm4)的菌落特点明显不同,emm12型及亚型菌落为光滑型或粗糙型,直径较小,约0.5 mm。emm1型及亚型均为光滑型,明显区别于emm1的是肉眼可见的菌落大小差异,emm1型菌落较大,大小约为emm12型的2倍。emm3型菌落为所有基因型里最大的,直径3~4 mm,属于黏液型,明显不同于其他3种菌落特点。emm4型大小约0.5 mm,表面光滑或粗糙,溶血不典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有明显的emm基因型特异性,不同emm基因型菌株的菌落特点不同,同一基因型的各亚型菌落特征相同,不同菌落形态可以辅助早期辨别化脓性链球菌的emm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链球菌 菌落形态 emm基因型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的菌落形态和镜下结构特征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玮 胡素泉 +6 位作者 陈伟 吕雪莲 葛一平 吕桂霞 沈永年 刘维达 卢春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红色毛癣菌的菌落形态和镜下结构特征以及与感染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192株红色毛癣菌进行表型分型,选取其中39株在28℃、30℃、35℃3种温度孵育6d、10d、14d时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结果192株红色毛癣菌共... 目的探讨红色毛癣菌的菌落形态和镜下结构特征以及与感染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192株红色毛癣菌进行表型分型,选取其中39株在28℃、30℃、35℃3种温度孵育6d、10d、14d时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结果192株红色毛癣菌共分离出3种表型:绒毛型、沟纹型、粉末型(或颗粒型)。在相同培养基上,28℃、30℃时菌落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均快于35℃(P<0.05)。在相同温度时,菌落在SDA上的生长速度快于PDA培养基。在28℃、30℃时菌落形态比较稳定,在35℃时变异较大。菌落在PDA培养基上产孢丰富,镜下显示有较多的大、小分生孢子,而在SDA培养基上只有少量的小分生孢子,几乎见不到大分生孢子。各种浅部感染均以绒毛型为主,绒毛型在手足癣中占比例最高,沟纹型在体股癣中所占比例较高,粉末型在甲癣中占的比例较高。结论红色毛癣菌的菌落形态与培养基和培养温度有关,其表型和镜下结构与感染部位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菌落形态 生长速度 结构特征
下载PDF
链霉菌702菌落形态对其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智强 涂晓嵘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456,共3页
通过对链霉菌702自然选育,挑选出5种不同形态的单菌落,对其分别进行摇瓶发酵,测定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中不产色素的菌落发酵后不产生具有抑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为选育产生物活性物质的链霉菌702菌株提供一... 通过对链霉菌702自然选育,挑选出5种不同形态的单菌落,对其分别进行摇瓶发酵,测定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中不产色素的菌落发酵后不产生具有抑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为选育产生物活性物质的链霉菌702菌株提供一种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702 菌落形态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一株在普龙亚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变异鼠疫菌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玉贵 刘焕文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0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鼠疫苗 变异 普龙亚培养基 菌落形态
下载PDF
从痰中分离出1株菌落形态变异的肺炎链球菌
14
作者 黄宪章 田碧文 +3 位作者 马骥 洪桂清 周强 庞雪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分离 菌落形态 形态变异 肺炎链球菌 细菌鉴定
下载PDF
真菌菌落形态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傅廷亮 詹剑 +2 位作者 贡顶 沈业寿 刘竞男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2年第4期35-37,共3页
该文介绍了一个用于真菌菌落形态仿真的通用模型和软件 ,分析了各部分功能 ,模拟了营养条件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真菌 菌落形态 仿真系统 设计 根-土壤系统 生物工程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的菌落形态分型法
16
作者 温旺荣 吴定昌 +2 位作者 王德春 陈红 戴庚孙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339-340,共2页
白色念珠菌的菌落形态分型法*温旺荣1吴定昌2王德春3陈红1戴庚孙1关键词白色念珠菌,分型;菌落形态分型*:福建省教委三项费资助项目(K93042)1.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福州350004)2.福建省龙岩地... 白色念珠菌的菌落形态分型法*温旺荣1吴定昌2王德春3陈红1戴庚孙1关键词白色念珠菌,分型;菌落形态分型*:福建省教委三项费资助项目(K93042)1.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福州350004)2.福建省龙岩地区第一医院检验科3.南京军区福州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分型 菌落形态分型
下载PDF
培养基质对双孢蘑菇As2796菌落形态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洪荣 《食药用菌》 2011年第3期19-21,共3页
配制天然、有机、合成等4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接种双孢蘑菇品种As2796菌丝块,观察菌丝在培养皿中生长的菌落形态变化并测定菌丝的生长速度,以探讨培养基质对双孢蘑菇品种As2796菌落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双孢蘑菇As2796菌落形态及菌丝... 配制天然、有机、合成等4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接种双孢蘑菇品种As2796菌丝块,观察菌丝在培养皿中生长的菌落形态变化并测定菌丝的生长速度,以探讨培养基质对双孢蘑菇品种As2796菌落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双孢蘑菇As2796菌落形态及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受培养基质影响,菌落形态表现为气生、半气生、贴生等类型;不同配方中葡萄糖的添加量对菌丝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双孢蘑菇 AS2796 培养基质 菌落形态
下载PDF
从海分枝杆菌菌落形态变化筛选与毒力相关基因的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玮祥 于佳 高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600,604,共6页
目的通过菌落表型的变化筛选并鉴定与毒力相关基因。方法利用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技术建立海分枝杆菌随机插入突变库;通过菌落形态变化表型筛选细菌表面结构发生变化的突变菌株;运用抗性标记挽救法鉴定突变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 目的通过菌落表型的变化筛选并鉴定与毒力相关基因。方法利用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技术建立海分枝杆菌随机插入突变库;通过菌落形态变化表型筛选细菌表面结构发生变化的突变菌株;运用抗性标记挽救法鉴定突变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基因的功能。结果通过菌落形态改变筛选出66个突变菌株,并成功鉴定其中的53个突变菌株的转座子插入位点,涉及48个基因;其中已有研究报道的、直接跟毒力相关的基因15个(占筛选基因的31.25%)。结论本研究从海分枝杆菌菌落表型变化筛选与毒力可能相关的基因,为海分枝杆菌致病基因的筛选提供了新策略;同时为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分枝杆菌 MycoMar T7 转座子 菌落形态 致病基因
下载PDF
夫西地酸产生菌菌落形态与代谢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昕 蓝鸿 +2 位作者 董晓景 李继安 陈代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12-318,共7页
通过对梭链孢脂球菌SIPI-A.3201进行紫外诱变处理,挑选出3种比较典型的单菌落.摇瓶发酵考察它们的生长代谢特性,检测菌体浓度、糖氮代谢、pH变化以及夫西地酸生物合成量等几项指标.并且对菌株Ⅰ和菌株Ⅲ发酵过程中的菌丝形态变化进行了... 通过对梭链孢脂球菌SIPI-A.3201进行紫外诱变处理,挑选出3种比较典型的单菌落.摇瓶发酵考察它们的生长代谢特性,检测菌体浓度、糖氮代谢、pH变化以及夫西地酸生物合成量等几项指标.并且对菌株Ⅰ和菌株Ⅲ发酵过程中的菌丝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菌株Ⅰ和菌株Ⅱ相比,菌株Ⅲ草帽型的单菌落产抗水平最高,达到了约480×10-6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西地酸 菌落形态 代谢特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5种菌落形态与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玉栋 王海军 赵建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菌落形态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细菌鉴定采用常规手工法或API20NE鉴定系统,药敏试验为K-B法。结果:统计分析3年中从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256株,其中典型型菌落占48.4%,黏液型菌落占35...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菌落形态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细菌鉴定采用常规手工法或API20NE鉴定系统,药敏试验为K-B法。结果:统计分析3年中从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256株,其中典型型菌落占48.4%,黏液型菌落占35.9%,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0.3%和12.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黏液型菌落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菌落形态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