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旧菌袋膜料分离机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分析
1
作者 赵群喜 胡玉龙 +3 位作者 程炎江 李书雅 李风娟 刘向东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解决食用菌废旧菌袋处理中面临的菌渣粉碎效果不佳、薄膜分离不彻底等难题,推动菌渣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废旧菌袋膜料分离机,该装置包括粉碎杆、破袋刀和传输绞龙等关键部件,旨在实现菌袋的有效分... 【目的】解决食用菌废旧菌袋处理中面临的菌渣粉碎效果不佳、薄膜分离不彻底等难题,推动菌渣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废旧菌袋膜料分离机,该装置包括粉碎杆、破袋刀和传输绞龙等关键部件,旨在实现菌袋的有效分离和菌渣的高效粉碎。为评估该装置的性能,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考察了菌袋含水率、菌袋类型、作业喂入量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使用被污染型菌袋、转速约450 r/min、含水率约45%、喂入量约550袋/h的特定条件下,菌袋脱净率最高;而对于正常培育型菌袋,在含水率调整为约40%的相似条件下,菌渣粉碎合格率最高。多因素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即使用放置了3个月的正常培育型菌袋,喂入量约550袋/h时,菌袋脱净率和菌渣粉碎合格率分别高达97%和96%。【结论】所设计的废旧菌袋膜料分离机性能优良,为废旧菌袋的有效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菌袋膜料分离 分离效果 正交试验 试验分析
下载PDF
袋栽黑木耳田间菌袋褐变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永琴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
在菌丝体培养阶段将菌袋置于20℃,25℃,30℃条件下培养,菌丝体长满菌袋后,采用遮阳(遮阳度70%)栽培和全光栽培,观察褐变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菌袋的褐变与菌丝体培养阶段的温度有关,强光刺激加重了褐变的发生.防治方法是降低菌丝体培养... 在菌丝体培养阶段将菌袋置于20℃,25℃,30℃条件下培养,菌丝体长满菌袋后,采用遮阳(遮阳度70%)栽培和全光栽培,观察褐变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菌袋的褐变与菌丝体培养阶段的温度有关,强光刺激加重了褐变的发生.防治方法是降低菌丝体培养阶段的温度和减少过强的光照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菌袋 褐变菌袋 发生原因 防治
下载PDF
桑黄菌袋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雨晴 钟石 +3 位作者 朱俭勋 林培培 胡桂燕 李有贵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5,共7页
为了将人工栽培桑黄后的废弃物菌袋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控,研究桑黄菌袋提取物(SHM)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组的小鼠体质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 为了将人工栽培桑黄后的废弃物菌袋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控,研究桑黄菌袋提取物(SHM)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组的小鼠体质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极显著变短(P<0.01),结肠组织增厚水肿,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泛素结合酶13(Ubc13)、细胞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NLRP3)和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基因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与DSS组相比,给予375 mg/(kg·d) SHM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血浆中IL-1β和MPO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结肠组织形态得到恢复,但给予125 mg/(kg·d) SHM的小鼠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与DSS组相比,给予375 mg/(kg·d) SHM的小鼠结肠中IL-1β、IL-6和NLRP3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SHM在一定剂量下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TLR-4通路下游蛋白IL-1β和IL-6的基因表达,以及调控NLRP3的表达以降低IL-1β蛋白的活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菌袋提取物 结肠炎 防治 葡聚糖硫酸钠
原文传递
袋栽食用菌菌袋打孔机的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小毛 潘海兵 +2 位作者 汲文峰 宗望远 冉晓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4-197,共4页
为提高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针对袋式栽培技术中一茬出菇后的食用菌菌袋设计了一种机械化打孔设备。该机采用正交三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圆柱凸轮机构,能够将事先准备好菌袋从圆周4个等分角度处沿直径方向打孔,具... 为提高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针对袋式栽培技术中一茬出菇后的食用菌菌袋设计了一种机械化打孔设备。该机采用正交三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圆柱凸轮机构,能够将事先准备好菌袋从圆周4个等分角度处沿直径方向打孔,具有自动完成送料、打孔和下料等功能;结构紧凑,打孔质量好、效率高,无杂菌污染且可不间断自动连续作业;亦可与上游锥形种木机、接种机、粉碎机、混料机、装袋机及下游菌袋注水机等机械一起组成食用菌生产线,适用于食用菌袋式栽培技术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 菌袋 自动化 打孔机
下载PDF
用工厂化废菌袋覆土栽培杏鲍菇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陆荣生 韩美丽 +2 位作者 霍秀娟 胡小芬 梁志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56-60,共5页
以工厂化生产中采过1茬菇的杏鲍菇废菌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糖分对废菌袋中杏鲍菇菌丝恢复生长的影响,以及覆土成分和覆土时间对废菌袋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海藻糖0.5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 以工厂化生产中采过1茬菇的杏鲍菇废菌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糖分对废菌袋中杏鲍菇菌丝恢复生长的影响,以及覆土成分和覆土时间对废菌袋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海藻糖0.5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恢复生长与抗杂菌能力的增强,并促进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在含陶砾10%的黄土中添加10%~20%的废菌渣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生物学转化率;菌袋覆土的最佳时间是在菌丝恢复生长后的第9~12天;在覆土中添加0.75%~1.00%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并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87.3%~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菌袋 覆土 生物学转化率
下载PDF
白灵侧耳菌袋不同后熟期对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文良 刘宇 +3 位作者 王丽珍 孟莉莉 孔传广 何玉宁 《食用菌》 2004年第6期24-25,共2页
白灵侧耳菌丝体发满的菌袋 ,在 2 0~ 2 2℃条件下 ,经30天的后熟期 ,白灵侧耳生长良好 ,产量最高。
关键词 白灵侧耳 后熟期 菌袋 产量 生长 丝体 影响 条件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黑木耳菌袋全自动窝口机的研制设想 被引量:6
7
作者 胡福志 周忠宝 +2 位作者 韩瑞宝 张春凤 伦志明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1期51-51,共1页
本文阐述了目前牡丹江地区黑木耳菌袋窝口机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本地区自然环境、劳动力状况及社会条件的全自动黑木耳菌袋窝口机的研制方向及设想。
关键词 黑木耳 菌袋 窝口机 全自动 研制
下载PDF
菌袋、菌种对发酵料栽培平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孔维丽 崔筱 +4 位作者 刘芹 袁瑞奇 张燕 宋凯博 张玉亭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筛选合适的发酵料栽培平菇条件。[方法]研究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不同菌袋规格、菌种粒径、播种方式、播种量对平菇菌丝、产量、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随菌袋直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加快,产量、生物学效率升高,26 cm菌袋菌丝生... [目的]筛选合适的发酵料栽培平菇条件。[方法]研究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不同菌袋规格、菌种粒径、播种方式、播种量对平菇菌丝、产量、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随菌袋直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加快,产量、生物学效率升高,26 cm菌袋菌丝生长较快(1.28 cm/d),出菇较早(7 d),产量、生物学效率(95.5%)均高于直径18~24 cm菌袋,28 cm菌袋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时间与26 cm菌袋差异不显著,产量、生物学效率分别低35 g/袋、14.4%;15%接种量菌丝长势好,满袋后7 d出菇,产量(1178 g/袋)、生物学效率(96.2%)最高,与10%、20%接种量差异不显著,较5%接种量出菇早3 d,产量、生物学效率分别高313 g/袋、25.7%。菌种粒径1.0~2.5 cm,层播菌丝生长速度快(1.35 cm/d),出菇早(7 d),生物学效率(95.9%)较其他处理高5.5%~12.8%,混播菌丝长势较差。[结论]发酵料栽培平菇选择直径26 cm菌袋,接种量15%左右,层播,菌种粒径1.0~2.5 cm,菌丝长势好,产量、生物学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发酵料 菌袋 产量
下载PDF
防治绿色木霉污染香菇菌袋的方法——注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韩留福 侯桂森 +1 位作者 刘金妹 付华 《中国食用菌》 2006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菌袋成品率 香菇 绿色木霉 二氯异氰尿酸钠 注射 溶液法 食用生产 污染 防治 甲醛溶液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忠宝 胡福志 +5 位作者 闫瑞涛 程慧 史欣欣 张伟 王晓艳 李艳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年第3期16-16,共1页
目前,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主要由人力手工来完成,劳动强度大、费用高、生产效率低。结合地栽黑木耳生产现状,提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地栽黑木耳 废弃菌袋 回收 市场
下载PDF
平菇发酵料栽培菌袋制作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艳茹 刘志强 鲍国栋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6期73-73,共1页
平菇是我区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菌类之一。平菇的发酵料栽培具有方法简便、成功率高、产量稳定、周期短等优点,现已发展成为平茹最主要的栽培方式。笔者根据多年来指导平菇发酵料生产的实践经验,将该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关键词 发酵料栽培 平菇 制作技术 菌袋 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面积 栽培方式 实践经验
下载PDF
对传统黑木耳菌袋装袋机的改造升级构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福志 闫瑞涛 +2 位作者 李雨龙 王崇林 李艳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第2期6-6,共1页
黑木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中国黑木耳资源丰富,但其加工机械特别是菌袋装袋机的开发速度非常缓慢,严重制约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因此,对现有的传统菌袋装袋机进行改造升级,设计一种新型的装袋机十分必要。
关键词 黑木耳 菌袋 改造 市场 效益
下载PDF
北方春栽香菇菌袋越夏要重视“九忌”
13
作者 郭恒 魏向阳 +3 位作者 程雁 申进文 郭光辉 贾身茂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香菇 春栽 越夏 秋栽 菌袋 北方 栽培 消费量 发展 市场
下载PDF
香菇菌袋早期污染的判别与原因剖析
14
作者 王澄澈 苗艳芳 +1 位作者 吴祖峰 侯军 《河南科技》 1999年第1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香菇 栽培技术 菌袋污染 早期污染
下载PDF
栽培白灵菇后期菌袋如何补水 被引量:3
15
作者 庞全宝 《食用菌》 2012年第1期50-50,共1页
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发现白灵菇菌袋经过80多天有效积温的生长,90%以上的菌袋都已达到生理成熟。由于菌丝体经过长期的中高温生长和多次松动袋口供氧,其菌袋的失水率特别高(一般都在30%,有的达40%)。
关键词 菌袋注水 环剥泥墙补水 菌袋覆土补水
下载PDF
冬闲蚕室平菇菌袋种植技术
16
作者 柴建萍 陈松 +1 位作者 谢道燕 白兴荣 《农村实用技术》 2008年第1期32-33,共2页
云南省2007年桑园面积将突破100万亩,鲜茧产量3.5万吨,农民茧收入进一步提高。一年三季蚕期结束至次年春季收蚁约5个月时间,农户蚕室闲置期间种植平菇,既可充分利用冬闲劳力、物力。
关键词 菌袋 种植技术 收蚁 菇房 生料栽培 蚕期 丝体生长 美味侧耳 出菇 桑园面积
下载PDF
生物抗菌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病害的防治效果
17
作者 顾红 张威远 +5 位作者 陈锦永 方金豹 周麦生 田银芳 宫永铭 牟悦龙 《果农之友》 2015年第8期6-7,共2页
苹果套袋使果面更加干净,颜色更加鲜艳,又能防治病虫害危害,减少喷药的次数,同时减少用药的残留,所以近十几年来苹果套袋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大面积应用。但实际生产中出现许多问题,苹果套袋改变果实周围环境,透气性差,果皮变薄,... 苹果套袋使果面更加干净,颜色更加鲜艳,又能防治病虫害危害,减少喷药的次数,同时减少用药的残留,所以近十几年来苹果套袋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大面积应用。但实际生产中出现许多问题,苹果套袋改变果实周围环境,透气性差,果皮变薄,会诱发潜在的病害,如黑点病、红点病、锈病等。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果实病害 防治效果 菌袋 生物 苹果套 周围环境 病虫害
下载PDF
如何预防白灵菇菌袋乱现蕾
18
作者 冯国明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5,共1页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现营,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笔者根据栽培白灵菇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
关键词 白灵菇 现蕾 菌袋 预防 出菇阶段 商品性 管理
下载PDF
提高袋栽香菇菌袋成品率的综合技术
19
作者 康源春 张水旺 蒋宝贵 《食用菌》 1999年第4期27-27,共1页
近年来,袋栽香菇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河南省袋栽香菇从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90年代中期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已成为袋栽香菇生产大省之一,泌阳、西峡、桐柏、扶沟等地,袋栽香菇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农村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的生... 近年来,袋栽香菇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河南省袋栽香菇从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90年代中期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已成为袋栽香菇生产大省之一,泌阳、西峡、桐柏、扶沟等地,袋栽香菇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农村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如何提高菌袋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种菇效益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菌袋制作期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改进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综合技术,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袋成品率
下载PDF
白灵菇菌袋乱显蕾的防治
20
作者 冯国明 《中国食用菌》 2007年第6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白灵菇 菌袋 防治 出菇阶段 商品性 管理 现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