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摘薹次数对菜油两用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林钢 李宏江 +2 位作者 杨忠龙 钟微 刘春林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3-94,共12页
为探究摘薹次数对菜油两用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菜油湘-1为试验材料,设不摘薹、摘薹1次和摘薹2次三个处理,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植株的生长发育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结果表明:摘薹1次... 为探究摘薹次数对菜油两用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菜油湘-1为试验材料,设不摘薹、摘薹1次和摘薹2次三个处理,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植株的生长发育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结果表明:摘薹1次,油菜薹期和花期时的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大,冠层透光率降低,但消光系数也显著降低,光在冠层中的分布更均匀,群体光合能力显著增强,且部分重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与不摘薹相比无显著差异;摘薹2次与不摘薹相比,油菜在薹期和花期时的光合面积以及光合面积指数虽有增大,但在角果期显著降低,冠层透光率在角果期最高,消光系数也最大,叶片和角果的净光合速率大幅降低,群体光合能力显著减弱,部分重要农艺性状指标以及籽粒产量也显著减少。综上,一次摘薹对油菜群体冠层结构具有显著的优化作用,使冠层的光分布更为均匀,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还能够额外获得菜薹收益,当菜油湘-1作为菜油两用型油菜时,一次摘薹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两用甘蓝型油菜 冠层结构 光合能力 产量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沣油306’在黄山市菜油两用的适宜种植密度筛选试验初报
2
作者 朱锋云 汪秋女 洪剑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6-67,共2页
为探明‘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菜薹产量和菜籽产量,从而掌握‘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特在安徽省黄山市进行了‘沣油306’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在每667 m2... 为探明‘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菜薹产量和菜籽产量,从而掌握‘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特在安徽省黄山市进行了‘沣油306’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在每667 m2种植3.3万株时其菜薹产量最高,在每667 m2种植2.6万株时其菜籽产量最高,在每667 m2种植3.3万株时其总产值最高。综合考虑菜薹产量、菜籽产量及总产值等因素,‘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的每667 m2适宜种植密度为2.6万~3.3万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沣油306’ 菜油两用 种植密度 产量 产值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解脂亚罗酵母产菜油甾醇培养基组成
3
作者 谭思远 陈月星 +2 位作者 雷秋燕 佘佳怡 孟永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
为提高解脂亚罗酵母PMEDD菌株菜油甾醇的产量,对此菌株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碳源种类、氮源种类、碳源质量浓度、氮源质量浓度、KH2PO4质量浓度对菜油甾醇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对发酵培养基... 为提高解脂亚罗酵母PMEDD菌株菜油甾醇的产量,对此菌株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碳源种类、氮源种类、碳源质量浓度、氮源质量浓度、KH2PO4质量浓度对菜油甾醇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对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17 g/100 mL,蛋白胨1.44 g/100 mL,KH2PO40.65 g/100 mL,Uracil 0.1 g/100 mL,YNB 0.42 g/100 mL,MgSO4·7H2O 0.15 g/100 mL时,菜油甾醇的产量达到最大,为16.49μg/mL,优化后菜油甾醇的产量为优化前的2.10倍。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可有效提高解脂亚罗酵母PMEDD菌株菜油甾醇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脂亚罗酵母 菜油甾醇 响应面法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月桂酸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贾承胜 张莎 +1 位作者 董涛 张晓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0,24,共5页
研究以SDS-HCl为催化剂,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月桂酸的酯化反应动力学。在不同温度下,每隔一定时间从反应体系中取样,利用HPLC测定体系中甾醇和甾醇月桂酸酯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确定该酯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并进一步求得各反应动力学参数... 研究以SDS-HCl为催化剂,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月桂酸的酯化反应动力学。在不同温度下,每隔一定时间从反应体系中取样,利用HPLC测定体系中甾醇和甾醇月桂酸酯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确定该酯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并进一步求得各反应动力学参数;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得到活化能Ea=88.03kJ/mol,反应速率方程:r=1.1595×1012exp[88.03/(RT)]CACB;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月桂酸的酯化反应为2级反应,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其它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菜油甾醇 β-谷甾醇月桂酸酯 菜油甾醇月桂酸酯 酯化反应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贵州“菜油两用”油菜新品种筛选
5
作者 杨鸣 胡燕 肖华贵 《农技服务》 2023年第7期9-11,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贵州“菜油两用”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扩大多用途油菜生产水平和效益,引进丰白1号、阳光131、黔苔油1号、川油45、德先油168、黔苔油2号、德名油700、黔油31号、黔油早32号共9个新品种,以黔油早2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综合... 为筛选出适合贵州“菜油两用”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扩大多用途油菜生产水平和效益,引进丰白1号、阳光131、黔苔油1号、川油45、德先油168、黔苔油2号、德名油700、黔油31号、黔油早32号共9个新品种,以黔油早2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综合比较9个品种的生育期、菜薹产量、籽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黔油31号、德名油700、黔苔油1号3个品种菜薹产值及适口性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宜作为“菜油两用”新品种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菜油两用 新品种 筛选
下载PDF
耒阳市菜油两用油菜防冻丰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资芳 肖芳 肖文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4期22-24,共3页
菜油两用油菜是耒阳市冬季主要的作物之一,低温冻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拉尼娜事件将在2023年冬季达到峰值,有可能连续3个冬季发生拉尼娜事件,将是21世纪首次“三峰”拉尼娜现象。受其影响,湖南冬季气温... 菜油两用油菜是耒阳市冬季主要的作物之一,低温冻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拉尼娜事件将在2023年冬季达到峰值,有可能连续3个冬季发生拉尼娜事件,将是21世纪首次“三峰”拉尼娜现象。受其影响,湖南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较高,由此对油菜薹和油菜籽的产量及品质造成的影响将会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冻害 世界气象组织 菜油两用 油菜薹 拉尼娜事件 丰产栽培技术 油菜籽 拉尼娜现象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玉杰 戴玲妹 +1 位作者 陈福明 李总成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 ,并选用V(庚烷 )∶V(乙腈 )∶V(乙酸乙酯 ) =5∶5∶1溶剂体系 ,成功地分离了混合植物甾醇标准品中的 β 谷甾醇和菜油甾醇。经过HPLC检测 ,一次性分离可得到质量分数为 97%的 β 谷甾醇和质量分数为 91%的菜油甾醇产...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 ,并选用V(庚烷 )∶V(乙腈 )∶V(乙酸乙酯 ) =5∶5∶1溶剂体系 ,成功地分离了混合植物甾醇标准品中的 β 谷甾醇和菜油甾醇。经过HPLC检测 ,一次性分离可得到质量分数为 97%的 β 谷甾醇和质量分数为 91%的菜油甾醇产品 ,收率分别可达 5 6 %和 5 0 %。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可作为高纯度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法 分离 Β-谷甾醇 菜油甾醇 研究 植物甾醇 提纯
下载PDF
菜油拌粮对玉米象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及保粮效果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长举 邓望喜 杨志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7-89,共3页
玉米象(Sitop hilus zeamais)是最大的毁灭性储藏物害虫之一。它能危害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及其加工品,还能危害莲籽,该仁米,天麻等土特产及中药材。目前在国家粮库等单位主要采用熏蒸剂和化学保护剂防治玉米象,可是在农户及城市居民家... 玉米象(Sitop hilus zeamais)是最大的毁灭性储藏物害虫之一。它能危害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及其加工品,还能危害莲籽,该仁米,天麻等土特产及中药材。目前在国家粮库等单位主要采用熏蒸剂和化学保护剂防治玉米象,可是在农户及城市居民家中应用化学药剂特别是熏蒸剂很不方便,很不安全。为探讨在农户及城市居民家中防治玉米象的简便、安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象 菜油 粮食储藏
下载PDF
菜油油烟冷凝物诱导大鼠气管上皮细胞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虹 程书均 +2 位作者 冯继农 邹介智 瞿永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4-25,共2页
利用本室建立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体内-体外转化模型,研究菜油油烟冷凝物对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的转化作用。结果显示,气管内滴注总剂量0.1mg/kg·bw的菜油油烟冷凝物具增强转化的的趋势,滴注1.5mg/kg·bw... 利用本室建立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体内-体外转化模型,研究菜油油烟冷凝物对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的转化作用。结果显示,气管内滴注总剂量0.1mg/kg·bw的菜油油烟冷凝物具增强转化的的趋势,滴注1.5mg/kg·bw则可显著提高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的转化率。本研究从细胞转化角度,为验证菜油油烟为肺癌的非吸烟可疑病因之一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 油烟冷凝物 气管上皮细胞 转化 肺肿瘤
下载PDF
氧化亚硫酸化菜油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高志晓 强西怀 +1 位作者 樊国栋 刘为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确定了天然油脂氧化亚硫酸化新方法的工艺技术路线 ,研究出菜油氧化亚硫酸化新工艺 ,并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应用试验表明 ,该氧化亚硫酸化菜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加脂剂 ,其生产工艺操作简便、周期短、无三废污染 ,可适用于其它植物... 本文确定了天然油脂氧化亚硫酸化新方法的工艺技术路线 ,研究出菜油氧化亚硫酸化新工艺 ,并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应用试验表明 ,该氧化亚硫酸化菜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加脂剂 ,其生产工艺操作简便、周期短、无三废污染 ,可适用于其它植物油的氧化亚硫酸化 ,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 氧化 亚硫酸化 皮革加脂剂
原文传递
香型氧化亚硫酸化菜油加脂剂的研制及应用(Ⅰ)——菜籽油的氧化亚硫酸化改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坤余 孙兵 +3 位作者 但卫华 陈敏 廖隆理 叶勇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9,共7页
出于资源利用和提高国产加脂剂档次的双重考虑,对以菜籽油为原料,研制香型氧化亚硫酸化皮革加脂剂的合成技术和产品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菜油甲醇酯交换、催化氧化和亚硫酸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加脂剂制备工艺较简便,生产过程无三... 出于资源利用和提高国产加脂剂档次的双重考虑,对以菜籽油为原料,研制香型氧化亚硫酸化皮革加脂剂的合成技术和产品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菜油甲醇酯交换、催化氧化和亚硫酸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加脂剂制备工艺较简便,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产品性能稳定。与文献报道的氧化亚硫酸化菜油加脂剂的制备工艺相比,本工艺具有酯交换温度较低,催化效率高,氧化反应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加脂剂 氧化亚硫酸化 菜油
原文传递
反复煎炸食品的菜油致小鼠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纯先 庄颖 +3 位作者 王帮霞 肖棣 赵红 姚荣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反复煎炸食品的菜油对小鼠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毒理学方法观察煎炸菜油对小鼠体重、肝肾脏器系数和微核率的影响,并作 F 检验、q 检验、t 检验和u 检验。结果:煎炸菜油0 .2 ml/10 g 组、0 .1... 目的:探讨反复煎炸食品的菜油对小鼠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毒理学方法观察煎炸菜油对小鼠体重、肝肾脏器系数和微核率的影响,并作 F 检验、q 检验、t 检验和u 检验。结果:煎炸菜油0 .2 ml/10 g 组、0 .1 ml/10 g 组和0 .05 ml/10 g 组小鼠的体重均显著地低于食用菜油对照组( P< 0 .01) ,但各组小鼠的肝肾脏器系数和微核率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5) 。结论:煎炸菜油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 毒理学 小鼠 反复煎炸食品
下载PDF
菜油油烟凝聚物的细胞遗传毒理学研究——Ⅵ.氢化对菜油油烟凝聚物诱发V_(79)细胞SCE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莉芳 邹介智 +3 位作者 瞿永华 徐冠雄 高玉堂 王蘅文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本市女性肿瘤的诱发因素除吸烟外,与厨房小环境的空气污染有密切关系,其主要污染源来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及烹调时的食用油油烟雾。有关资料提示,常用菜油烹调者肺癌相对危险度高于常用豆油者。Ames微生物试验已经证...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本市女性肿瘤的诱发因素除吸烟外,与厨房小环境的空气污染有密切关系,其主要污染源来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及烹调时的食用油油烟雾。有关资料提示,常用菜油烹调者肺癌相对危险度高于常用豆油者。Ames微生物试验已经证实了食用菜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油烟 肺癌 细胞遗传毒性
下载PDF
直接测定菜油、精制油和氢化油中砷的温等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宏刚 杨雪峰 陶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5-67,共3页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测定砷较为困难,直接测定有机材料中砷的文献更为少见。Elson等曾试图用GFAAS直接测定MIBK溶解的精制油,最终认为即使加入Ni^(2+)也无法进行测定。Fabec用Ni^(3+)作基体改进剂,由GF-AAS直接测定了四氢...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测定砷较为困难,直接测定有机材料中砷的文献更为少见。Elson等曾试图用GFAAS直接测定MIBK溶解的精制油,最终认为即使加入Ni^(2+)也无法进行测定。Fabec用Ni^(3+)作基体改进剂,由GF-AAS直接测定了四氢呋喃溶解的页岩油中的砷。由于该法必须将样品稀释100倍以上,其检出限量仅为0.2mg/kg,不能适合食品卫生标准对植物油中砷限量应≤0.1mg/kg的要求。本文比较了管壁法和平台法,以及P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菜油 精制油
下载PDF
膨润土对食用菜油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翟永功 赵文明 +2 位作者 马建岗 曹炜 张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对天然膨润土的活化方法及其对食用菜油的活化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实验证明 ,活化剂 号是最好的活化剂 ,当其浓度为 2 0 %时 ,活化膨润土对菜油的脱色力最强。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膨润土 活化 脱色 食用菜油
下载PDF
双低油菜油苔两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月星 张冬青 耿玉华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39,共2页
介绍了双低油菜菜苔的营养价值、油苔两用的经济效益,和选用油苔兼用型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适时摘苔、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套油苔两用高效技术。
关键词 双低油菜 高效栽培技术 菜苔 防治病虫 兼用型品种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经济效益 适时 菜油
下载PDF
豆油和菜油对鲫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吉红 单世涛 +1 位作者 扈翔 周继术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分别以豆油、菜油、混合油(豆油∶菜油=1∶1)作为脂肪源,制成3种试验饲料,饲养体重为(27.64±2.29)g的鲫57d,对试验鱼生长、生物学性状、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以综合评价豆油和菜油对鲫(Carassius auratus)的影响并进行比... 分别以豆油、菜油、混合油(豆油∶菜油=1∶1)作为脂肪源,制成3种试验饲料,饲养体重为(27.64±2.29)g的鲫57d,对试验鱼生长、生物学性状、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以综合评价豆油和菜油对鲫(Carassius auratus)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菜油组和豆油组终末体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混合油组(P<0.05);饲料系数、增重率、绝对生长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内脏指数菜油组和豆油组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混合油组(P<0.05);菜油组的含肉率显著低于混合油组(P<0.05),两者与豆油组差异不显著;菜油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混合油组(P<0.05),两者与豆油组差异不显著;菜油组的肠体比和豆油组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混合油组(P<0.05);肠长比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菜油组的肥满度最高,混合油组最低,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豆油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菜油组(P<0.05),与混合油组间差异不显著;混合油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菜油组(P<0.05),与豆油组含差异显著;鱼体肌肉水分、粗脂肪、肝胰脏脂肪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豆油、菜油单独作为脂肪源对鲫生长、血清生化性状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豆油能够改善鲫的体形,提高鲫的肌肉粗蛋白含量,而2种油脂混合使用则抑制鲫的生长,其原因可能与鲫的消化道发育受到抑制有关。建议生产中使用豆油为鲫的脂肪源,并避免同时使用豆油和菜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菜油 生长 体成分 血清生化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或菜油对西农萨能奶山羊泌乳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大为 罗军 +3 位作者 吴敏 余康 席立萌 史怀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S1期274-27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或菜油对泌乳期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能、乳成分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27只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健康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9个重复,试验组I每天添加45 g脂肪酸钙,...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或菜油对泌乳期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能、乳成分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27只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健康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9个重复,试验组I每天添加45 g脂肪酸钙,试验组II每天添加36 g菜油,对照组不添加。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脂肪酸钙或菜油分别使乳产量提高了2.67%和1.60%,但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添加脂肪酸钙或菜油组试验羊乳中乳脂、全脂固形物呈下降趋势,试验组I乳脂降低的幅度最慢,对照组次之。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3饲粮添加脂肪酸钙或菜油,试验组I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下降趋势缓慢,试验组II次之;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的试验组I血浆中尿素氮含量下降最快,对照组次之。其它各时期及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脂肪酸钙或菜油可提高乳蛋白的含量,减缓血浆中葡萄糖的下降趋势,降低血浆尿素氮含量,而添加脂肪酸钙更有利于提高奶山羊的泌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农萨能奶山羊 脂肪酸钙 菜油 产奶量 乳成分
下载PDF
菜油加热产物的正向突变试验(SV50)和不同加热温度对其致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冠雄 方君成 +2 位作者 黄飞 瞿永华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菜油加热产物的正向突变试验(SV50)和不同加热温度对其致变性的影响徐冠雄,方君成,黄飞,瞿永华,高玉堂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200032)为了探讨上海地区女性肺癌构成比和相对比较高,可能与中国传统烹饪高温煎炒习惯有... 菜油加热产物的正向突变试验(SV50)和不同加热温度对其致变性的影响徐冠雄,方君成,黄飞,瞿永华,高玉堂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200032)为了探讨上海地区女性肺癌构成比和相对比较高,可能与中国传统烹饪高温煎炒习惯有关,我们曾研究并发现食用菜油加热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 肺肿瘤 油雾凝聚物 正向突变试验
下载PDF
菜油油烟凝聚物诱发人羊膜FL细胞中的非定标性突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卫萍 张小山 +1 位作者 余应年 陈星若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本研究以穿梭质粒pZ189作为探针,用菜油油烟凝聚物RapeSeedOilCondensate,RC)诱发人羊膜FL细胞中的非定标性突变。结果显示:l2.5和50μg/mlRC处理组的突变频率较自发突变频率增加了3.... 本研究以穿梭质粒pZ189作为探针,用菜油油烟凝聚物RapeSeedOilCondensate,RC)诱发人羊膜FL细胞中的非定标性突变。结果显示:l2.5和50μg/mlRC处理组的突变频率较自发突变频率增加了3.5和4.1倍;两个处理组的点突变频率分别为11.9×1O-4(19/15996)和11.6×l0-4(17/14701),比自发点突变频率2.9×10-4(2/6822)分别增加了4.1和3.9倍,其卡方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标性突变 菜油油烟凝聚物 穿梭质粒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