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青龙衣细胞毒活性部位中的萘酚苷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丽娟 王常禹 麻风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研究北青龙衣细胞毒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MTT法测定北青龙衣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得到的4个组分对胃癌细胞BGC803的细胞毒作用,对其中活性最强的30%乙醇洗脱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结... 目的研究北青龙衣细胞毒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MTT法测定北青龙衣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得到的4个组分对胃癌细胞BGC803的细胞毒作用,对其中活性最强的30%乙醇洗脱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结果得到4个萘酚苷类化合物并经核磁共振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4,5-三羟基萘-1,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1,4,5-三羟基萘-1,5-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1,4,8-三羟基萘-1-O-β-D-吡喃葡萄糖苷(3),1,4,8-三羟基萘-1-O-β-D-[6'-O-(3'',4'',5''-三羟基苯甲酰)]吡喃葡萄糖苷(4)。结论北青龙衣细胞毒活性部位中含有萘酚苷类化合物,可能在其抗肿瘤活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青龙衣 细胞毒 萘酚苷
原文传递
以标准汤剂为基准的小红参配方颗粒量值传递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相 孙帅 +1 位作者 王鑫国 牛丽颖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8期891-898,903,共9页
目的以标准汤剂中出膏率、小红参萘酚苷A含量和特征图谱为基准,研究配方颗粒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制备小红参标准汤剂样品,建立小红参萘酚苷A含量及特征图谱测定方法,以其为基准进行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量值传递研究。结果15批... 目的以标准汤剂中出膏率、小红参萘酚苷A含量和特征图谱为基准,研究配方颗粒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制备小红参标准汤剂样品,建立小红参萘酚苷A含量及特征图谱测定方法,以其为基准进行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量值传递研究。结果15批标准汤剂结果表明,出膏率范围为15.3%~28.4%;小红参萘酚苷A的含量范围为15.83~29.39 mg·g^(-1),转移率范围为21.79%~40.47%;共标定6个特征峰,指认峰1小红参萘酚苷A、峰4小红参醌苷乙2个特征峰。收集不同来源15批次小红参药材、饮片及3批中试配方颗粒,并测定小红参萘酚苷A含量及特征图谱,小红参药材中小红参萘酚苷A含量范围为14.32~19.79 mg·g^(-1);小红参饮片中小红参萘酚苷A含量范围为12.71~18.81 mg·g^(-1);小红参配方颗粒中小红参萘酚苷A含量范围为18.71~19.80 mg·g^(-1);其饮片-药材转移率范围为64.41%~119.62%;标准汤剂-饮片转移率范围为21.79%~40.47%;饮片-配方颗粒转移率为26.10%~28.73%。特征图谱结果中小红参药材、饮片、配方颗粒均检测出6个特征峰,且相对保留时间均在规定范围内。结论以小红参标准汤剂为基准,其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中小红参萘酚苷A,6个特征峰的传递规律稳定,均在标准汤剂范围内,说明小红参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稳定,与标准汤剂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参 小红参萘酚苷A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特征图谱 量值传递 出膏率 转移率
下载PDF
过山蕨总黄酮的化学成分研究(1) 被引量:45
3
作者 李宁 李铣 +2 位作者 杨世林 王金辉 王楠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离、鉴定过山蕨 (ComptosorussibiricusRupr )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化学组成。 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制备薄层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 ,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 6个黄酮类化合物 ,即... 目的分离、鉴定过山蕨 (ComptosorussibiricusRupr )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化学组成。 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制备薄层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 ,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 6个黄酮类化合物 ,即山萘酚 (kaempferol,Ⅰ ) ,山萘酚 7 O α L 鼠李糖苷 (kaempferol 7 O α L rhamnoside,Ⅱ ) ,山萘酚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kaempferol3 O β D glucopyranoside,Ⅲ ) ,山萘酚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kaempferol 7 O β D glucopyranoside,Ⅳ ) ,山萘酚 3 ,7 二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kaempferol 3 ,7 di O β D glucopyranoside,Ⅴ ) ,过山蕨素 (山萘酚 3 O β D 葡萄糖 7 O α L 鼠李糖苷 ,kaempferol 3 O β D glucopyranoside 7 O α L rhamnoside,Ⅵ )。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山蕨 化学成分 萘酚苷
下载PDF
彝族药小红参特征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定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任海波 王相 +3 位作者 高乐 王鑫国 牛丽颖 李军山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0-1404,共5页
目的:建立小红参HPLC特征图谱,并对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小红参药材特征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 21.0和SIMCA-P 13.0软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通过... 目的:建立小红参HPLC特征图谱,并对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小红参药材特征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 21.0和SIMCA-P 13.0软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2个指标性成分并测定含量。结果:在特征图谱中标定14个共有峰,且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80;指认的2个成分分别为小红参萘酚苷A和小红参醌苷乙;聚类分析将15批样品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1为提取标准,得到2个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得到3个质量差异标志物;15批样品中上述2个成分含量分别为13.7670~23.9264 mg/g、4.2405~6.2069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小红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参 小红参萘酚苷A 小红参醌 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缬草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肸乐 李冉 +6 位作者 李世伟 张丽花 韩立峰 张祎 王涛 王少峡 吴红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331-7338,共8页
目的 对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水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多种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采用Griess法评价其... 目的 对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水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多种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采用Griess法评价其对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BV-2神经炎症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缬草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tinnevellin-8-O-β-D-glucopyranoside(1)、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2)、(2R,3S)-肥牛木素(3)、左旋橄榄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4)、左旋马尾松树脂醇-3a-O-β-D-吡喃葡萄糖苷(5)、金色酰胺醇乙酸酯(6)、松脂素(7)、8-羟基松脂素(8)、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9)、8,8’-二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2S)-橙皮苷(11)和香蜂草苷(12)。结论 化合物1~4和6均为首次从缬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6、9、11~12在不影响BV-2的细胞活力前提下,可以抑制脂多糖诱导的BV-2细胞神经炎性因子一氧化氮(NO)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萘酚苷 木脂素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 (2R 3S)-肥牛木素 左旋橄榄素-9’-O-β-D-吡喃葡萄糖 金色酰胺醇乙酸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