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相互作用对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构建的推动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魏军林 聂尧 +1 位作者 杜海 徐岩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12-4424,共13页
传统发酵食品是由自然接种的多微生物组成的混菌体系,了解微生物群落自发式构建的机制是认识发酵机理和调控发酵的关键。尽管大量的测序数据已经对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仍然不清楚微生物群落自... 传统发酵食品是由自然接种的多微生物组成的混菌体系,了解微生物群落自发式构建的机制是认识发酵机理和调控发酵的关键。尽管大量的测序数据已经对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仍然不清楚微生物群落自发式构建的机制。本文提出微生物群落是分布式的代谢系统,微生物之间的营养相互作用推动了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的自发式构建。本文主要阐述了营养相互作用的概念、发生的机理以及研究方法体系,整理了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之间营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营养相互作用推动的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的自发式构建有助于定向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发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微生物群落构建 营养相互作用 定向调控
原文传递
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和δ^(13)C值随海拔而变化的特征及营养元素相互作用对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朴河春 朱建明 +2 位作者 朱书法 余登利 冉景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412-418,共7页
为了研究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和δ^(13)C值随海拔而变化的相关关系,沿着海拔450 m的贵州茂兰至海拔1330 m的贵州安顺一线,采集和分析研究了C_3植物——小果蔷薇(R.cymosa Tratt)的叶片。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随着海拔的... 为了研究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和δ^(13)C值随海拔而变化的相关关系,沿着海拔450 m的贵州茂兰至海拔1330 m的贵州安顺一线,采集和分析研究了C_3植物——小果蔷薇(R.cymosa Tratt)的叶片。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产生的变化是:氮、磷和钾的含量会在增高,而钙和镁的含量却会降低。植物叶片的δ^(13)C值会增大,其变幅为+2.4‰/1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分馏作用 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 C_3植物 贵州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重症监护患者口服药物与肠内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彦贵 卜一珊 张伟彦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口服药物与肠内营养物质间可疑相互作用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中,同时经喂食管应用口服药物及肠内营养者病历...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口服药物与肠内营养物质间可疑相互作用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中,同时经喂食管应用口服药物及肠内营养者病历资料。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药物与肠内营养物质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62例,涉及相关药物52种。其中潜在的药剂学相互作用累计35例,药动学相互作用71例,药效学相互作用14例。分析发现肠内营养物质与口服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同时喂食管放置的位置与口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药物的动力学过程。结论药物与肠内营养物质间相互作用在重症监护治疗中较为常见,临床医师应该注意药物与肠内营养物质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并且在药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口服药物的给药方案,必要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尽量降低药物与肠内营养物质之间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肠内营养相互作用 肠内营养 合理用药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某院肠内营养与其他药物合用的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岳慧杰 万瑶瑶 陶瑛瑛 《东南国防医药》 2016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分析讨论某院肠内营养(EN)与其他药物合用的现状,分析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及不合理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对2014年10-12月使用肠内营养制剂的患者,记录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进行分析。结果有525例患者使用... 目的分析讨论某院肠内营养(EN)与其他药物合用的现状,分析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及不合理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对2014年10-12月使用肠内营养制剂的患者,记录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进行分析。结果有525例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时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其中使用最多的科室为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及肾脏病科,合并用药的患者最多同时使用24种其他药物,合并使用3种以上药物的患者占33.42%。合并用药中以普通片剂最多,以胃肠道用药最多。结论 EN与其他药物会发生物理学、药剂学、药动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导致喂养管堵塞、血药浓度下降、药物与营养物质的物理学等方面改变而影响药效。临床药师应当运用相关药学知识,协助医师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药物-营养物质相互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
下载PDF
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昆虫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滕小慧 赵琦 +5 位作者 范慧杰 杜腾云 田亚立 王友红 李为争 原国辉 《华中昆虫研究》 2017年第1期74-81,共8页
土壤昆虫与植物的根系紧密伴生,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以及营养/毒素的含量,进而影响地上部分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本文综述了食根昆虫对地上部分的植食性昆虫的影响,并指出两大类生物相互作用的强度取决于昆虫种类、昆虫种群密... 土壤昆虫与植物的根系紧密伴生,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以及营养/毒素的含量,进而影响地上部分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本文综述了食根昆虫对地上部分的植食性昆虫的影响,并指出两大类生物相互作用的强度取决于昆虫种类、昆虫种群密度以及它们出现的时期和生态位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地下部分昆虫相互作用 植物防卫 多重营养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影响C_4草本植物C/N比值变化的因素与土壤有机C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朴河春 朱建明 +1 位作者 余登利 冉景丞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1-629,共9页
文章对采自贵州从低海拔的东部到高海拔的西部且大致平行的石灰岩和砂岩两地带均生长的3种C4草本植物,即巴茅(Miscanthus floridulu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和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以及相对应的土壤表层样品,进行了营养... 文章对采自贵州从低海拔的东部到高海拔的西部且大致平行的石灰岩和砂岩两地带均生长的3种C4草本植物,即巴茅(Miscanthus floridulu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和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以及相对应的土壤表层样品,进行了营养元素和C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营养元素含量随着海拔的不同而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协变作用,尤其是Ca和N之间的相互协变作用对植物的N含量、C/N比值和δ13C值的影响,以了解植物的C/N比值(指示植物残留物质量的一种标志)与土壤有机C积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的N含量和δ13C值具有随海拔的上升而显著增大趋势,而植物的C/N比值在砂岩地区虽有减小的趋势,在石灰岩地带则没有。对所研究的C4草本植物来说,在土壤pH值为5.8的中性条件下显示出Ca的最大吸收,因此,Ca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协变模式在两种土壤类型中表现出相反的倾向,并存在土壤交换性Ca的边界浓度:当土壤可交换性Ca的含量为2.24 mg/g,相应土壤的pH值在5.8以下时,随着土壤可交换性Ca浓度的增大,植物的N含量上升,而植物的C/N比值会显著降低;当Ca在边界浓度以上时,随着土壤可交换性Ca浓度的增大,植物的N含量下降,而植物的C/N比值有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草类植物 营养元素相互作用 土壤可交换性Ca含量 C同位素 C/N比值 海拔 土壤有机C的积累
下载PDF
Trophic interactions,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被引量:3
7
作者 林群 金显仕 张波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6-58,共13页
The southem Yellow Sea is an important fishing ground, providing abundant fishery resources. However, overfishing and climate change have caused a decline in the resource and damaged the ecosystem. We developed an eco... The southem Yellow Sea is an important fishing ground, providing abundant fishery resources. However, overfishing and climate change have caused a decline in the resource and damaged the ecosystem. We developed an ecosystem model to analyze the trophic interactions and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o gui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system. Atrophic mass-balance model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during 2000-2001 was constructed using Ecopath with Ecosim software. We defined 22 important functional groups and studied their diet composition. The trophic levels of fish, shrimp, crabs, and cephalopods were between 2.78 and 4.39, and the mean trophic level of the fisheries was 3.24. The trophic flows within the food web occurred primarily in the lower trophic levels. The mean trophic transfer efficiency was 8.1%, of which 7.1% was from primary producers and 9.3% was from detritus within the ecosystem. The transfer efficiency between trophic levels II to III to IV to V to 〉V was 5.0%, 5.7%, 18.5%, and 19.7%-20.4%, respectively. Of the total flow, phytoplankton contributed 61% and detritus contributed 39%. Fishing is defined as a top predator within the ecosystem, and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most commercial species. Moreover, the ecosystem had a high gross efficiency of the fishery and a high value of primary production required to sustain the fishery. Together, our data suggest there is high fishing pressure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Based on analysis of Odum's ecological parameters, this ecosystem was at an immature stage. Our results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ec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PATH trophic interactions ecosystem structure FISHERIES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原文传递
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挥发物释放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鲁玉杰 王霞 +1 位作者 娄永根 程家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2146-2153,共8页
以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及其卵期寄生蜂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褐飞虱为害后水稻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以及乙烯、水稻挥发物和对寄生蜂引诱作用三者间的关系,研究了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在褐飞虱为害诱导... 以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及其卵期寄生蜂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褐飞虱为害后水稻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以及乙烯、水稻挥发物和对寄生蜂引诱作用三者间的关系,研究了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在褐飞虱为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释放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受褐飞虱为害后2~24h,受害稻株释放的乙烯浓度一直显著地高于未处理稻株;利用乙烯利在酸性水溶液中释放的乙烯处理水稻后,水稻能释放与褐飞虱为害株相类似的挥发物组成相,并且两者表现出对寄生蜂相同的引诱活性;在褐飞虱为害之前利用乙烯受体的抑制剂1-甲基环丙稀处理水稻,可明显抑制褐飞虱诱导的大部分水稻挥发物组分,并且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作用也受到抑制.上述结果表明,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在褐飞虱为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释放中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信号转导途径 褐飞虱 稻虱缨小蜂 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 水稻 营养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Delta-GAMMs模型研究海州湾5种关键饵料生物被摄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铭伟 董秀强 +4 位作者 张崇良 徐宾铎 纪毓鹏 任一平 薛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7-1145,共9页
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动力学是决定渔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也是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为了评估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海州湾5种关键饵料生物被摄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11和2018年秋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 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动力学是决定渔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也是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为了评估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海州湾5种关键饵料生物被摄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11和2018年秋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和胃含物分析数据,构建了Delta-GAMMs模型,选择细螯虾、日本鼓虾、枪乌贼、小黄鱼和口虾蛄5种关键饵料生物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出现频率百分比和捕食压力指数筛选其主要捕食者,基于方差膨胀因子和全子集回归筛选影响5种关键饵料生物被摄食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5种关键饵料生物在捕食者食物中的出现频率范围为8.5%~42.2%,重量百分比范围为4.2%~40.9%。Delta-GAMMs二项模型和正态模型的平均偏差解释率分别为16.1%和23.8%。捕食者体长、捕食者种群密度和底层水温是影响饵料生物-捕食者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其中,捕食者体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关键饵料生物的被摄食率和被摄食量均随捕食者体长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关键饵料生物的被摄食率和被摄食量随着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此外,底层水温、水深、纬度和底层盐度等环境因素对种间营养关系的影响,因饵料生物-捕食者组合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趋势。研究表明,Delta-GAMMs模型是探究海洋生态系统饵料生物与捕食者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能够为渔业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饵料生物 营养相互作用 广义加性混合效应模型 海州湾
原文传递
β-葡萄糖苷酶处理与褐飞虱为害激活水稻类似的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霞 周国鑫 +4 位作者 向才玉 杜孟浩 程家安 刘树生 娄永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852-2856,共5页
已有研究表明,β-葡萄糖苷酶处理植株能诱导其产生与植食性昆虫为害类似的挥发物,然而其诱导产生的机理至今尚不明确.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和过氧化氢是植物诱导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分子.为此,本文对β-葡萄糖苷酶处理后水稻... 已有研究表明,β-葡萄糖苷酶处理植株能诱导其产生与植食性昆虫为害类似的挥发物,然而其诱导产生的机理至今尚不明确.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和过氧化氢是植物诱导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分子.为此,本文对β-葡萄糖苷酶处理后水稻体内这4种信号分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褐飞虱为害稻株进行了比较,以明确β-葡萄糖苷酶处理与褐飞虱为害是否激活了水稻类似的信号转导途径.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对照相比,机械损伤并经β-葡萄糖苷酶处理能明显提高水稻水杨酸、乙烯和过氧化氢的浓度,但却降低了茉莉酸的含量.β-葡萄糖苷酶对这些信号分子含量影响的总体趋势与褐飞虱为害的基本一致,尽管两者所诱导的信号分子的绝对含量与时间动态存在一定差异,表明β-葡萄糖苷酶处理能激活与褐飞虱为害相类似的水稻信号转导途径.这一结果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两种处理能诱导水稻产生类似的挥发物并对稻虱缨小蜂具有同等的引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信号转导途径 茉莉酸 水杨酸 乙烯 过氧化氢 营养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昆虫学研究 被引量:58
11
作者 戈峰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7-1122,共6页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温度上升、降雨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出现频次增加等全球气候变化,深刻改变着农林生态系统昆虫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演替,使昆虫分布区域扩大、发生世代增多、生态适应性变异,从而影响了原有的植物-害虫-天敌...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温度上升、降雨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出现频次增加等全球气候变化,深刻改变着农林生态系统昆虫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演替,使昆虫分布区域扩大、发生世代增多、生态适应性变异,从而影响了原有的植物-害虫-天敌间内在联系和各营养层间的固有平衡格局,最终导致一些害虫暴发成灾,一些昆虫种群数量下降,甚至一些昆虫物种灭绝。本文在综述昆虫对温度升高、干旱、温室气体(CO2、O3)变化响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应围绕害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适应机制及其控制新方法3个关键的科学问题,通过长期监测、控制试验和模型预测结合,重点开展4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昆虫发生、控制与保护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新的挑战 昆虫 大气CO2浓度升高 营养相互作用 温度
原文传递
管饲药物致喂养管堵塞患者的药学服务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若宁 陈伟 于倩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09-310,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92岁,主因“间断发热3个月”于2011年8月19日人院。既往帕金森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3级、陈旧性脑梗死、陈旧性肺结核、反流性食管炎、骨... 临床资料:患者,女,92岁,主因“间断发热3个月”于2011年8月19日人院。既往帕金森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3级、陈旧性脑梗死、陈旧性肺结核、反流性食管炎、骨质疏松症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肠道营养 喂养管堵塞 药物与营养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