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中药渣对黑水虻幼虫生长特性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1
作者 王正非 姚安妮 +2 位作者 李会伟 郭盛 段金廒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中药渣对黑水虻幼虫生长特性及营养组成的影响。选取热毒宁注射液(RDN组)、金振口服液(JZ组)、桂枝茯苓胶囊(GZFL组)和十全大补丸(SQDB组)4个中成药生产过程产生的复方药渣,黄芪(HQ组)、苦参(KS组)、白扁豆(BBD组)...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中药渣对黑水虻幼虫生长特性及营养组成的影响。选取热毒宁注射液(RDN组)、金振口服液(JZ组)、桂枝茯苓胶囊(GZFL组)和十全大补丸(SQDB组)4个中成药生产过程产生的复方药渣,黄芪(HQ组)、苦参(KS组)、白扁豆(BBD组)、桃仁(TR组)、枸杞子(GQZ组)、桂枝(GZ组)和蒲公英(PGY组)7个配方颗粒药渣,以及医院处方(YYCF组)煎煮的复杂药渣,对照组(CTR组)饲料为50%麦麸、30%苜蓿粉和20%玉米粉,分别加入5日龄黑水虻幼虫对其转化,测定幼虫的生长特性、转化率和幼虫的营养物成分。结果显示,GZFL组和BBD组的虫干重和幼虫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GZFL组和GQZ组的幼虫消化蛋白转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幼虫的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总磷、钙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72%~46.19%、24.84%~38.88%、4.84%~27.13%、0.67%~1.54%、0.58%~0.95%和19.54%~33.17%。研究表明,粗纤维含量为14.11%~26.34%、粗蛋白含量为10.46%~21.07%或含有补益成分的药渣底物适宜黑水虻幼虫生长,各组幼虫均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黑水虻 营养组成 生长特性
原文传递
深入解析水稻营养组成及其对现代健康食品开发的影响
2
作者 李小芳 《北方水稻》 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
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现代健康食品开发中的角色经历了深刻变革。通过现代科技的引领,水稻的传统营养价值被重新塑造,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功能性潜力。从基因编辑到分子育种,从生物强化到精准加工,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水... 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现代健康食品开发中的角色经历了深刻变革。通过现代科技的引领,水稻的传统营养价值被重新塑造,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功能性潜力。从基因编辑到分子育种,从生物强化到精准加工,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水稻的营养成分,还拓展了其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水稻不仅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高标准要求,还推动了全球营养安全和健康食品产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营养组成 现代健康食品
下载PDF
饲料来源对养殖拟穴青蟹营养组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爱霞 孙丽慧 +4 位作者 郝贵杰 沈亚芳 崔雁娜 蒋荣响 林锋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为了评价不同饲料来源对拟穴青蟹营养品质的影响,取体重(8.52±0.34) g的蟹,分成两组,分别饲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鱼,试验周期42 d试验结束后分别取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组)和冰鲜鱼(冰鲜鱼组)养殖的拟穴青蟹,分离其肌肉和性腺,测定了肌肉... 为了评价不同饲料来源对拟穴青蟹营养品质的影响,取体重(8.52±0.34) g的蟹,分成两组,分别饲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鱼,试验周期42 d试验结束后分别取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组)和冰鲜鱼(冰鲜鱼组)养殖的拟穴青蟹,分离其肌肉和性腺,测定了肌肉和性腺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等的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冰鲜鱼组(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冰鲜鱼组拟穴青蟹性腺水分含量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粗脂肪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呈味氨基酸(FAA)总量均显著高于冰鲜组(P<0.05)。配合饲料组肌肉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氨基酸评分(AAS)高于冰鲜鱼组,赖氨酸低于冰鲜鱼组;异亮氨酸化学评分(CS)高于冰鲜鱼组,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评分低于冰鲜鱼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冰鲜鱼组。配合饲料组性腺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AAS评分低于冰鲜鱼组,赖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高于冰鲜鱼组;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CS评分低于冰鲜鱼组,赖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高于冰鲜鱼组;EAAI指数高于冰鲜鱼组。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DHA、EPA、n6-PUFA及n3-PUFA比例均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性腺中DHA显著高于冰鲜鱼组、EPA显著低于冰鲜鱼组(P<0.05)。综上所述,配合饲料饲喂的拟穴青蟹肌肉和性腺的EAAI指数高,其蛋白质品质较高,说明饲料组成对拟穴青蟹的品质影响显著,可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提高拟穴青蟹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饲料来源 肌肉 性腺 营养组成
下载PDF
饵料对卤虫幼体生长、存活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水清 吴建绍 +4 位作者 郭少鹏 温凭 仇登高 李雷斌 罗辉玉 《渔业研究》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卤虫是水产动物重要的生物饵料,本研究分别采用酵母、小球藻藻粉和发酵虾片等3种饵料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探讨饵料对卤虫幼体生长、存活和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 d的养殖,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生长最快,其平均体长显著大于小球藻... 卤虫是水产动物重要的生物饵料,本研究分别采用酵母、小球藻藻粉和发酵虾片等3种饵料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探讨饵料对卤虫幼体生长、存活和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 d的养殖,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生长最快,其平均体长显著大于小球藻藻粉组和酵母组(P<0.05);酵母组卤虫幼体存活率最低,小球藻藻粉组与发酵虾片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卤虫无节幼体,养殖6日龄的各饵料组卤虫幼体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粗脂肪的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其中小球藻藻粉组和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酵母组(P<0.05);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小球藻藻粉组和酵母组(P<0.05);相比小球藻藻粉组和酵母组,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最高;各试验组检测到较高含量的EPA,但均未检测到DHA;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的总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小球藻藻粉组和酵母组(P<0.05),而小球藻藻粉组卤虫幼体的HUFA、EPA含量明显高于酵母组和发酵虾片组(P<0.05)。综上所述,发酵虾片和小球藻藻粉相较于酵母具有卤虫营养强化的优势,可用于卤虫的养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幼体 酵母 小球藻藻粉 发酵虾片 生长 营养组成
下载PDF
鳄梨油的提取、营养组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5
作者 雷昌贵 孟宇竹 +2 位作者 陈锦屏 张晓东 蔡花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9,共9页
鳄梨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健康、预防糖尿病、抗癌和降血压等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鳄梨油越来越受到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的青睐,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鳄梨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健康、预防糖尿病、抗癌和降血压等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鳄梨油越来越受到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的青睐,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有关鳄梨油的研究成果,该文从鳄梨油的提取工艺、营养组成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展开综述,为鳄梨油提取工艺的创新、营养功效及其潜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梨油 提取方法 营养组成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大竹蛏营养组成、呈味特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于笛 傅志宇 +5 位作者 李龙 刘煜珺 杨芯蕊 白永安 王志松 郑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6,共8页
为实现大竹蛏资源的高效、综合开发利用,以大竹蛏鲜肉(fresh Solen grandis meat,FSGM)、煮肉(boiled Solen grandis meat,BSGM)和煮液(Solen grandis boiling liquid,SGBL)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组成、呈味特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 为实现大竹蛏资源的高效、综合开发利用,以大竹蛏鲜肉(fresh Solen grandis meat,FSGM)、煮肉(boiled Solen grandis meat,BSGM)和煮液(Solen grandis boiling liquid,SGBL)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组成、呈味特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鲜大竹蛏出肉率为79.33%,煮后质量损失率为49.89%;FSGM蛋白质含量为(11.55±0.34)%,总糖含量最低,为(0.46±0.00)%;煮后蛋白质和灰分损失最大,BSGM中蛋白质、脂肪和总糖相对含量分别为(19.33±0.33)%、(1.59±0.09)%、(0.83±0.01)%;SGBL中干物质仅占2.90%,其中41.72%为蛋白质;FSGM和BSGM中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52.15±0.50)g/100 g和(64.04±0.06)g/100 g,谷氨酸含量最高,呈味氨基酸占比分别为(47.44±0.35)%、(47.80±0.05)%,FSGM和BSGM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SGBL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FSGM和BSGM中均检测出16种脂肪酸,PUFA占比分别为(36.98±0.33)%和(28.57±0.15)%,SGBL中6种脂肪酸均为饱和脂肪酸;SGBL中牛磺酸含量最高,为(2073.93±56.90)mg/kg;FSGM和BSGM中均检测到10种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二者之和占比分别为51.16%、66.69%,SGBL中95.20%的单糖为葡萄糖;SGBL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0.68±0.06)g/100 g,其中39.83%为甘氨酸。BSGM中核苷酸总量最高,为(2388.04±99.57)g/kg,其中AMP含量最高,为(380.28±10.48)mg/kg;3组样品均检测到3种有机酸,绝大部分为酒石酸;经复合蛋白酶酶解的FSGM和经风味蛋白酶酶解的BSGM抗氧化活性最强。上述结果可为大竹蛏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竹蛏 煮制 营养组成 呈味特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食用菌营养组成、功能活性及加工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建胜 杨正友 +8 位作者 王延圣 弓志青 王文亮 贾凤娟 崔文甲 张剑 侯福荣 李永生 宋莎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8-366,共9页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大型真菌,自古以来就被用作民间药物和健康食品。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多糖、萜烯和脂质等营养活性物质,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高胆固醇血症、抗病毒、抗糖尿病和抗炎等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大型真菌,自古以来就被用作民间药物和健康食品。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多糖、萜烯和脂质等营养活性物质,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高胆固醇血症、抗病毒、抗糖尿病和抗炎等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健康饮食观念的日益深入,食用菌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对其加工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食用菌营养、活性物质及加工产品的研究进展,以期对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功能活性 食用菌产品 营养组成 食用菌多糖
下载PDF
石榴籽油的提取、营养组成及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子聪 胡超凡 +3 位作者 李彦坡 蒋巧俊 李群和 房翠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20,共13页
石榴籽油是从石榴加工剩余物石榴籽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油,它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文从石榴籽油的提取方法、营养组成和健康功效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榴籽油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 石榴籽油是从石榴加工剩余物石榴籽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油,它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文从石榴籽油的提取方法、营养组成和健康功效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榴籽油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水酶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物理场辅助提取法对石榴籽油的得率和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影响。尽管源于不同产地和不同提取方法的石榴籽油在脂肪酸组成上存在差异,但整体上来看,石榴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达到88.57%~95.33%,其中以石榴酸为主(60.62%~81.40%),它是石榴籽油能够发挥一系列营养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石榴籽油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的木本植物油,本文旨在为石榴籽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油 提取方法 营养组成 石榴酸 健康功效 活性机制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对斑点叉尾鮰鱼苗生长性能、营养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苏超凡 张世勇 +5 位作者 段永强 刘洪岩 钟立强 刘炬 王明华 陈校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3-77,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营养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6000尾体重(0.03±0.01)g、体长(1.47±0.09)cm的健康斑点叉尾鮰,随机分成4组,分别投喂配合饲料、轮虫、水蚯蚓和卤虫,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营养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6000尾体重(0.03±0.01)g、体长(1.47±0.09)cm的健康斑点叉尾鮰,随机分成4组,分别投喂配合饲料、轮虫、水蚯蚓和卤虫,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0尾。试验期31 d,开口阶段10 d,转食阶段21 d。结果显示,开口阶段,配合饲料组鱼苗体长最长,体重显著高于水蚯蚓组和卤虫组(P<0.05),特定生长率为15.40%/d,增重率达366.67%,鱼苗体内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最高(P<0.05)。转食阶段,配合饲料组鱼苗的体长和体重仍保持优势,从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角度来看,水蚯蚓组和卤虫组鱼苗生长增快,水蚯蚓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和轮虫组(P<0.05)。两阶段各试验组斑点叉尾鮰鱼苗的胃蛋白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4种开口饵料中,配合饲料是斑点叉尾鮰鱼苗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开口饵料 生长性能 营养组成 消化酶
原文传递
饲料中添加高水平蚕豆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和土腥味物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杨经群 彭凯 +7 位作者 梁前才 曹俊明 黄文 胡俊茹 赵红霞 蔡佳 张淑芬 陈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36-724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高水平蚕豆对其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和土腥味物质的影响。选取吉富罗非鱼50尾,初始体质量(402.32±8.59)g,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5个重复,5尾鱼为1个重复。2组试验鱼在49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高水平蚕豆对其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和土腥味物质的影响。选取吉富罗非鱼50尾,初始体质量(402.32±8.59)g,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5个重复,5尾鱼为1个重复。2组试验鱼在49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未添加蚕豆的普通配合饲料(对照组,记为G0组)和添加70%蚕豆的配合饲料(试验组,记为G70组),2种试验饲料等氮等脂。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70%蚕豆对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肠体比和脏体比(P<0.05)。2)饲料中添加70%蚕豆对罗非鱼肌肉粗蛋白质、水分、钙、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P<0.05)。3)饲料中添加70%蚕豆对罗非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4)肌肉脂肪酸组成中,G70组C8∶0、C11∶0、C12∶0、C13∶0、C15∶0、C16∶0、C17∶0、C20∶0、C21∶0、C22∶0、C23∶0、C24∶0、C15∶1 t、C16∶1 t、C18∶1n-7 t、C18∶1n-9 t、C18∶1n-12 t、C18∶1n-9 c、C18∶1n-7、C20∶1 t、C20∶1、C22∶1n-9 t、C24∶1、C20∶2、C20∶3 n-6、C22∶2、C22∶4、C22∶5n-3、C22∶6n-3含量均较C0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显著低于G0组(P<0.05)。5)与G0组相比,G70组肌肉中土腥味物质土臭素(GSM)含量显著降低。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70%的蚕豆能显著降低吉富罗非鱼的肠体比和脏体比,还能显著降低肌肉中粗灰分、粗脂肪及土腥味物质GSM的含量,对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70%蚕豆影响吉富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会显著降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n-3/n-6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生长性能 肌肉营养组成 土腥味物质
下载PDF
不同废弃物对黑水虻幼虫生长、营养组成及生产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超宏 王凤英 +8 位作者 卢钰升 顾文杰 杨革玲 李俊俊 徐培智 解开治 王丹 彭焕龙 李雅莹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3-764,共12页
本文以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废弃物对其幼虫生长、营养组成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可将餐厨垃圾(FW)、厨余垃圾(KW)、蔬菜废弃物(VW)、猪粪(PM)、牛粪(DM)、鸡粪(CM)等转化成优质蛋白质和脂肪。... 本文以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废弃物对其幼虫生长、营养组成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可将餐厨垃圾(FW)、厨余垃圾(KW)、蔬菜废弃物(VW)、猪粪(PM)、牛粪(DM)、鸡粪(CM)等转化成优质蛋白质和脂肪。以FW和KW作为基质养殖10 d后,幼虫体长(19.0 mm、17.1 mm)与单头重(171.54 mg、136.82 m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虫粉粗蛋白含量受废弃物种类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废弃物处理虫粉均显示出良好氨基酸谱。尽管各处理虫粉总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鱼粉和豆粕,但FW、KW和CM处理虫粉缬氨酸含量高于鱼粉和豆粕,VW处理虫粉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含量高于鱼粉和豆粕,PM处理虫粉组氨酸和缬氨酸含量高于鱼粉和豆粕。以FW和KW作为基质养殖10 d后,尽管虫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比例低于采食PM和DM的处理,但远高于其它处理的虫粉粗脂肪含量(42.13%、37.49%),虫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也最高;料虫比(6.06、7.90)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幼虫转化率(59.40%、52.07%)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废弃物减量化率(89.53%、84.46%)仅低于VW处理(94.86%)。利用黑水虻幼虫处理FW和KW,幼虫生长性能和营养组成优于其它废弃物处理,且生产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黑水虻 生物转化 营养组成 生产性能
下载PDF
不同低温时间无水保活对中国圆田螺存活、营养组成、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康奇 韦孜娜 +9 位作者 李哲 林勇 黄姻 杜雪松 覃俊奇 陈忠 欧红霞 徐俊龙 项桂德 潘贤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9,共11页
为改进中国圆田螺保存技术,促进螺蛳粉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初始体重为(21.71±2.70)g的健康中国圆田螺1500只,探讨了低温(4℃)无水条件下0、14、28、42和56 d等不同时间中国圆田螺存活、形体指标、一般营养组成、脂肪酸、消... 为改进中国圆田螺保存技术,促进螺蛳粉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初始体重为(21.71±2.70)g的健康中国圆田螺1500只,探讨了低温(4℃)无水条件下0、14、28、42和56 d等不同时间中国圆田螺存活、形体指标、一般营养组成、脂肪酸、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4℃短期存放(14~28 d)中国圆田螺的存活率均超过93%,但是超过42 d后,存活率降至78%以下。低温28和42 d的肝重和肝体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低温56 d体重降了7.6%,而肝重显著提高。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各组间肌肉的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均无显著影响。而粗脂肪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8、42和56 d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原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4与56 d差异显著。脂肪酸结果显示,SFA和MUFA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28~56 d均显著低于对照和14 d组;28和42 d的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本研究中所有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对照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14 d,但显著高于42 d。除42 d的胰蛋白酶外,其余处理的脂肪酶和胰蛋白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42 d的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且42 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在4℃条件下无水保活超过42 d会导致中国圆田螺出现较高的死亡率,由于42 d后体内的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内环境平衡被打破,进而导致高的死亡率。胁迫期间中国圆田螺主要以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其次是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能量物质被消耗,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被更好地保留下来。本研究为了解中国圆田螺在低温无水保活不同时间下的生理生化适应对策及改善其储存运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圆田螺 低温时间 营养组成 脂肪酸 酶活性 抗氧化指标
原文传递
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形态学、生物学指标和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明 刘伟 +7 位作者 周钦 陈则 王扬 马文君 杨珍 施文瑞 孟庆辉 郑天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4,共12页
清溪乌鳖(Qingxi black strain of Pelodiscus sinensis)是基于太湖花鳖(Taihu strain of P.sinensis)体色黑化个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研究体色黑化对中华鳖群体分化的影响,通过测定太湖花鳖、清溪乌鳖的23项形态学指标、3项生物学指... 清溪乌鳖(Qingxi black strain of Pelodiscus sinensis)是基于太湖花鳖(Taihu strain of P.sinensis)体色黑化个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研究体色黑化对中华鳖群体分化的影响,通过测定太湖花鳖、清溪乌鳖的23项形态学指标、3项生物学指标及营养组成,对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种质性状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显示:(1)形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且两者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背甲、腹甲、四肢和头部的形态差异;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2)太湖花鳖的可食净重占比显著高于清溪乌鳖;而背甲重占比,太湖花鳖显著低于清溪乌鳖。(3)太湖花鳖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18.15%,♀:18.08%)显著低于清溪乌鳖(♂:18.85%,♀:18.89%);而粗脂肪含量,太湖花鳖(♂:0.56%,♀:0.56%)显著高于清溪乌鳖(♂:0.43%,♀:0.45%)。(4)清溪乌鳖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的含量比值(♂:84.44%,♀:85.54%)和呈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38.65%,♀:38.35%)显著高于太湖花鳖(♂:80.59%,♀:81.82%)、(♂:37.88%,♀:37.36%);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太湖花鳖♂:50.46%,♀:50.70%;清溪乌鳖♂:51.01%,♀:51.44%),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太湖花鳖裙边中的羟脯氨酸含量(♂:16.08%,♀:16.12%)显著高于清溪乌鳖(♂:15.77%,♀:15.69%)。(5)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1.89%,♀:30.92%;清溪乌鳖♂:31.64%,♀:32.8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0.50%,♀:30.160%;清溪乌鳖♂:30.55%,♀:30.7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0.94%,♀:30.58%;清溪乌鳖♂:31.98%,♀:32.72%)和EPA+DHA的含量(太湖花鳖♂:12.63%,♀:12.39%;清溪乌鳖♂:12.98%,♀:12.82%)基本接近,仅在个别脂肪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形态特征 生物学指标 营养组成
下载PDF
蚕蛹油的提取、营养组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宇 李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70,共11页
蚕蛹油的提取技术、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是蚕蛹油走向市场的关键因素。作者综述了常见蚕蛹油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蚕蛹油中主要营养成分的种类、含量及功能,蚕蛹油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蚕蛹油的工业化生产和在健康食品... 蚕蛹油的提取技术、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是蚕蛹油走向市场的关键因素。作者综述了常见蚕蛹油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蚕蛹油中主要营养成分的种类、含量及功能,蚕蛹油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蚕蛹油的工业化生产和在健康食品中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油 提取方法 营养组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栀子果油的提取技术、营养组成及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15
作者 胡子聪 李群和 +2 位作者 苏凤贤 胡超凡 邹盈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223,共8页
栀子果油是从栀子果实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食用植物油,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症、抗抑郁和保护肝脏等多种健康功效,其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还含有酚酸、生育酚、植物甾醇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是栀子果油发挥多种功效活性的... 栀子果油是从栀子果实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食用植物油,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症、抗抑郁和保护肝脏等多种健康功效,其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还含有酚酸、生育酚、植物甾醇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是栀子果油发挥多种功效活性的物质基础。文章系统综述了栀子果油的提取工艺、营养组成和健康功效,并展望了栀子果油在食品、化妆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高值化利用过程中应聚焦的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提取方法 营养组成 健康功效 活性机制
下载PDF
黑龙江鲶形目鱼类的肌肉营养组成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尹洪滨 姚道霞 +3 位作者 孙中武 孙德志 潘伟志 郭树倩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测定鲶、六须鲶、黄颡、乌苏里拟鳞的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结果:鲶、六须鲶、黄颡、乌苏里拟鳞四种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67.11%-82.11%;粗脂肪含量为8.91... 目的:分析测定鲶、六须鲶、黄颡、乌苏里拟鳞的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结果:鲶、六须鲶、黄颡、乌苏里拟鳞四种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67.11%-82.11%;粗脂肪含量为8.91%-23.74%;灰分含量为4.95%~6.24%;18种氨基酸总量为52.54%-73.52%,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22.04%-30.37%,4种呈味氨基酸13.23%-29.40%。结论:这四种鲶形目鱼类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是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都较高的优质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鲶形目 肌肉 营养组成 评价
下载PDF
硒对草鱼生长、营养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7
作者 苏传福 罗莉 +3 位作者 文华 陈小川 盛小洒 陈卓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9,共6页
选用体长(10.16±0.14)cm,体重(21.20±0.24)g的草鱼种630尾,随机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草鱼。在纯化饲料中添加0、0.15、0.3、0.6、1.2、2.4、4.8 mg/kg的硒,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进行为期84 d的生... 选用体长(10.16±0.14)cm,体重(21.20±0.24)g的草鱼种630尾,随机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草鱼。在纯化饲料中添加0、0.15、0.3、0.6、1.2、2.4、4.8 mg/kg的硒,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进行为期84 d的生长试验以研究饲料不同硒水平对草鱼生长、营养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硒能促进草鱼的生长,提高饲料效率,提高体蛋白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草鱼消化酶活性。饲料硒对草鱼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P<0.05)。当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蛋白沉积效率为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其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分别提高了28.37%和38.30%;草鱼鱼体蛋白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草鱼的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以及脂肪酶活性均达最大值,其中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05.55%和249.33%。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适量添加硒能提高消化酶活性,改善草鱼品质,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生长 营养组成 消化酶
下载PDF
池塘养殖条件下长江、黄河和辽河种群中华绒螯蟹雌体卵巢发育和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赵恒亮 吴旭干 +4 位作者 姜晓东 龙晓文 何杰 刘乃更 成永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为研究长江、黄河和辽河中华绒螯蟹养殖种群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成蟹性腺发育和营养组成,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池塘养殖条件下3种群雌体的性腺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了雌体的可食率、肥满度和可食组织中的营养组成,结果显... 为研究长江、黄河和辽河中华绒螯蟹养殖种群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成蟹性腺发育和营养组成,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池塘养殖条件下3种群雌体的性腺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了雌体的可食率、肥满度和可食组织中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1)3种群雌体性腺发育速度存在显著差异,性腺发育顺序为辽河种群>黄河种群>长江种群,但10月底辽河和黄河种群的卵巢指数无显著差异。(2)在体质量和卵巢指数接近的条件下,3种群雌体膏蟹的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3)3种雌体卵巢、肝胰腺和肌肉中的常规生化成分含量接近,仅长江种群雌体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群,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4)3种群卵巢中脂肪酸组成接近,但长江种群卵巢中C22∶6n3(DHA)百分含量显著高于黄河种群;3种群雌体肝胰腺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相近,仅肝胰腺中的C20∶1n9和C20∶4n6含量存在显著差异。(5)长江种群雌体卵巢中的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和丝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辽河种群;黄河种群雌体肌肉中大部分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均为最高,故其总氨基酸(TAA)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种群。(6)3种群雌体卵巢和肌肉中均无限制性氨基酸,长江种群雌体卵巢和黄河种群雌体肌肉中的平均必需氨基酸分(EAAS)分别最高;整体上,雌体卵巢中的平均EAAS高于肌肉组织。研究表明,长江种群雌体卵巢发育速度最慢,辽河种群相对较快,3种群雌体可食组织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含量接近,肌肉中的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其卵巢和肌肉中均无限制性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卵巢发育 营养组成 池塘养殖 地理种群
下载PDF
大连沿海13种食用海藻的营养组成分析 被引量:45
19
作者 陶平 许庆陵 +1 位作者 姚俊刚 高旭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406-410,共5页
对采自大连沿海分属于绿藻门、红藻门及褐藻门的 13种食用海藻的有机和无机组成进行了研究 .它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及总糖含量分别为 12 2~ 2 0 5 ,1.0~ 2 1.8,18~ 12 2 ,35 9~ 6 71g/kg .它们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 ,约占... 对采自大连沿海分属于绿藻门、红藻门及褐藻门的 13种食用海藻的有机和无机组成进行了研究 .它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及总糖含量分别为 12 2~ 2 0 5 ,1.0~ 2 1.8,18~ 12 2 ,35 9~ 6 71g/kg .它们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 ,约占脂肪酸含量的 5 5 %~ 6 7% ;孔石莼与海萝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含量 ;测定了 13种海藻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结果表明 :这些海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 ,富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为海藻食品的开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营养组成 食品开发 大连市 营养评价
下载PDF
七种养殖淡水鱼类肌肉营养组成及对比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盛晓风 孙晓杰 +3 位作者 丁海燕 赵艳芳 翟毓秀 尚德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3,共5页
本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了我国常见的七种淡水养殖鱼类肌肉中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七种鱼的水分含量范围在74.7%~80.5%;草鱼肌肉中蛋白质最高为20.5%;乌鳢肌肉中灰分含量最高为1.4%;鲫鱼的粗脂... 本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了我国常见的七种淡水养殖鱼类肌肉中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七种鱼的水分含量范围在74.7%~80.5%;草鱼肌肉中蛋白质最高为20.5%;乌鳢肌肉中灰分含量最高为1.4%;鲫鱼的粗脂肪含量最高11.9%。七种淡水鱼氨基酸总量在15.4%~16.8%(鲜重计);它们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WEAA/WTAA)在40.45%~43.5%之间,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在86.8%~94.2%之间,它们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都是Met+Cys,其中鳜鱼的EEAI值最高,达85.8,最理想的均衡补充氨基酸的营养食品。在七种鱼中鲫鱼肌肉中脂肪酸总量最高达3.79%;其EPA和DHA的含量也达到最高,分别为0.01%和0.16%;鳊鱼肌肉中亚油酸:亚麻酸值达到了6.3,最接近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均衡比例。本文为常见淡水经济鱼种的养殖和加工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淡水鱼类 营养组成 氨基酸 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