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营养评分系统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李青芬 张启科 +4 位作者 魏小芳 冯友繁 伏媛 赵阳阳 黄秀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9-504,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控制营养状况(CONUT)及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初诊74例老年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控制营养状况(CONUT)及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初诊74例老年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NI、CONUT评分及FAR的最佳截断值,并据此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上述3个指标与患者性别、血清钙、β_(2)-微球蛋白、血肌酐等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比较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各临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NI、CONUT评分及FA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775、3.5及0.175。根据PNI、CONUT评分及FAR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低两组,统计分析显示患者白蛋白水平在不同组间均存在差异(均P<0.05)。此外,高PNI组与低PNI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高FAR组与低FAR组患者性别分布存在差异(P<0.05)。PNI升高、CONUT及FAR降低的患者生存率更高(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β_(2)-微球蛋白、血肌酐、PNI、CONUT评分及FAR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PNI、CONUT评分及FAR与老年MM患者部分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并对患者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老年人 营养评分系统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营养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的分析
2
作者 张志扬 张雪鹤 +3 位作者 刘芬 宋宁 杨毅宁 李晓梅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76-782,共7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的营养状态与近期及远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8月至2020年3月...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的营养状态与近期及远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8月至2020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731例NSTEMI患者。营养状况评估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risk index, GNRI)、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is nutritional index, PNI)、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 CONUT)、尼泊尔评分(naples prognostic score, NPS)。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不同营养指标与近期MACE发生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营养指标与远期MACE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营养评分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731例NSTEMI患者中,有49例发生近期MACE事件。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NRI、PNI、CONUT评分与NSTEMI患者发生近期MACE有相关性。剩余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其中146例患者发生远期MACE事件。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GNRI和CONUT与NSTEMI患者远期MACE的发生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GNRI组患者的远期MACE事件发生率高于高GNRI组(Log-rank,P<0.001)。结论:GNRI评分、CONUT评分与NSTEMI患者近期及远期MACE事件的发生相关,且GNRI评分预测价值优于CONUT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分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广州蚯蚓锌、铜、铁、钙营养评分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长清 梁锦基 +4 位作者 陈胤瑜 丁顺珍 张冠群 胡志庚 冯毅凡 《广东医药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7-19,共3页
用原子吸收光诸仪检测蚯蚓的锌0.311、铜0.421、铁21.i70、钙9630.4000mg/kg,并用营养评分法对蚯蚓和七种食物的NSF值进行了评分,发现蚯蚓Zn、Cu、Fe、Ca的NSF值为1.60、12.00... 用原子吸收光诸仪检测蚯蚓的锌0.311、铜0.421、铁21.i70、钙9630.4000mg/kg,并用营养评分法对蚯蚓和七种食物的NSF值进行了评分,发现蚯蚓Zn、Cu、Fe、Ca的NSF值为1.60、12.00、90.00、803.00;稻米为80.00、62.00、101.00、17.00;黄豆为10.00、364.00、458.00、306.001瘦肉为30.00、56.00、50.0Q、28.001鲜牛奶为15.00、28.00、2。00、20.00;鸡蛋为62.00、16.00、84.00,47.00;草鱼17.00、5.30、18.00、19.00;大白菜为211.00、162.00、14.00、35,00.并用蚯蚓为三岁幼儿配膳,其Zn、cu、Fe、Ca的NSF值比其标准膳食的NSF值高,因此,建议开发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广州市 营养评分 蚯蚓营养评分
全文增补中
福寿仙的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评分研究
4
作者 林长清 邓周 丁顺珍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5年第12期63-66,共4页
经广东地质测试研究中心检测了福寿仙的必需微量元素锌、铜、铁、锰、硒的含量,分别为2.70、0.26、79.10、2.04、0.00035mg/L。并用营养评分法对福寿仙和七种常用食物的NSF值进行了营养评分,发现福寿... 经广东地质测试研究中心检测了福寿仙的必需微量元素锌、铜、铁、锰、硒的含量,分别为2.70、0.26、79.10、2.04、0.00035mg/L。并用营养评分法对福寿仙和七种常用食物的NSF值进行了营养评分,发现福寿仙的Zn、Cu、Fe、Mn、Se的NSF值分别为9.0、6.5、219、4.08、0.4;稻米为53.00、55.00、69.44、82.00、45.00;黄豆为6.93、325、305、360、0.60;瘦肉为200、500、33.33、4.00、0.60;鲜牛奶9.80、25.00、1.11、1.20、0.20;鸡蛋4133、14.50、56.11、8.00、4.60;草鱼11.33、4.70、12.22、6.00、0.40;大白菜140、145、9.44、52、0.20。用福寿仙和儿童的膳食配合,通过互补作用,发挥双方的营养效能,经过营养评分,证明其Zn、Cu、Fe、Mn、Se的NSF值比普通膳食的NSF值高。同时证明,福寿仙和普通膳食配合食用,每餐10mL,一天30mL,福寿仙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及老人防治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更具有科学性,效果将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仙 必需微量元素 营养评分 保健品 缺铁性贫血 高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黄豆型中国营养平衡米膳营养评分(NSF)研究
5
作者 刘振熙 林长清 +1 位作者 林红燕 林岳程 《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 2005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 了解黄豆型中国营养平衡米的营养价值,为市场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采用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每100克黄豆型营养平衡米的必微量元素(ETE)Zn、Cu、Fe、Mn含量分别为5.04、0.46、6.74、1.15mg,... 目的 了解黄豆型中国营养平衡米的营养价值,为市场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采用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每100克黄豆型营养平衡米的必微量元素(ETE)Zn、Cu、Fe、Mn含量分别为5.04、0.46、6.74、1.15mg,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得Se含量为0.025mg。并对营养平衡米、普通稻米及6种常用食物进行营养评分(NSF)。结果 评得平衡米、稻米、黄豆、瘦肉、鲜牛奶、鸡蛋、草鱼、大白菜的微量元素(TE)总食物营养评分(NSF)值分别为940、286、998、743、38、4216、35、347。又用黄豆型平衡米和稻米分别与六种食品为儿童配膳并作NSF,评得平衡米膳TE总NSF值为713比稻米膳451高1.58倍。结论 据此认为黄豆型平衡米ErE、NSFV及平衡米膳NSFV比稻米及稻米膳高。且配膳后其Zn、Cu、Fe、Mn、Se摄入量,NSFV、均达到因缺Zn、Cu、Fe、Mn、Se引起的贫血、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糖尿病、骨关节病、骨骼畸形、白内障、生殖机能低下、视力下降、近视、智力不全、生长缓慢及DNA、RNA和蛋白质合成障碍等的营养治疗量及RDA且模式合理。值得推广食用,改革主食稻米营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分 微量元素 营养平衡米
下载PDF
不同营养评分系统对胃癌根治术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胡雄辉 杨勇 +3 位作者 李鑫 蒲国士 陈渝 喻培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比较预后营养指数(PNI)、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UT)、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PS)在胃癌根治术后短期及长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218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NI、C... 目的比较预后营养指数(PNI)、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UT)、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PS)在胃癌根治术后短期及长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218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NI、CONUT、NPS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比较每个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31例(14.2%)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高CONUT和高NPS与术后严重并发症相关(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低PNI是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P=0.031)。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显示PNI评分系统在胃癌术后5年生存的预测效能方面优于NPS及CONUT。结论CONUT、NPS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短期预后预测效能方面优于PNI,对于高NPS和高CONUT患者需详细告知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风险。PNI在长期预后的预测效能中优于CONUT、NPS,可以在胃癌术后疗效的个体化预测与指导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 那不勒斯预后评分 预后 胃癌
下载PDF
红豆型营养保健(平衡)米硒的营养评分及防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岳程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9年第11期38-40,共3页
用2,3一二氨基禁荧光法测得每100g红豆型营养平衡米和稻米中晒为0060和0.0069mg。并对平衡米、稻米及6种食物的硒作了营养评分(NSF),评得平衡米、稻米、黄豆、瘦肉、鲜牛奶、鸡蛋、草鱼、大白菜的硒营养评分值(NSFV)分别为620、40... 用2,3一二氨基禁荧光法测得每100g红豆型营养平衡米和稻米中晒为0060和0.0069mg。并对平衡米、稻米及6种食物的硒作了营养评分(NSF),评得平衡米、稻米、黄豆、瘦肉、鲜牛奶、鸡蛋、草鱼、大白菜的硒营养评分值(NSFV)分别为620、40、0.6、6、0.02、4、0.4、0.2。发现平衡米NSFV比稻米等食品高,有显著差异(P<0.05)。又用平衡米和稻米分别与六种食物为儿童配膳并作了硒的NSF,评得平衡米膳NSF为248,比稻米膳(NSF为17)高14.58倍。说明平衡米、平衡米膳的硒含量的NSF比稻米、稻米腊高,且正常食量可达硒的防癌水平(50-150μg/d),但低于中毒量(75μg/d)。据此,做了微核试验,微核率(‰)为:实验鼠喂红豆型营养平衡米(4)组4190±0.290,微核率<0.5%,有抗突变作用。实验鼠(4)组与阳性对照鼠喂袖米(5)组1220±0.002和基础饲料(3)组12.00±0.00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平衡米可抗突变,具有防癌作用。据此认为,推广食用平衡米,可以预防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分 微核试验 防癌 营养保健米
下载PDF
简化营养评分应用于老年严重肢体缺血病人的营养筛查 被引量:4
8
作者 许田田 谢丽 +4 位作者 何春水 刘洋 张丽峰 刘芯君 邱婷婷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评估老年严重肢体缺血(CLI)病人的营养状况,探讨老年CLI病人的营养状况以及GNRI和CONU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入院进行血管腔内治疗(EVT)的107名年龄≥5... 目的: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评估老年严重肢体缺血(CLI)病人的营养状况,探讨老年CLI病人的营养状况以及GNRI和CONU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入院进行血管腔内治疗(EVT)的107名年龄≥55岁的CLI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GNRI评分对病人进行营养分级,分为中高、低和无风险组,根据CONUT评分分为中重度、轻度和正常组。分析营养指标与营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07名病人中,根据GNRI评分,中高、低、无风险组病人分别占33%、22%和45%;中高组病人HGB、CHOL、LDL-C、TG和PA显著低于无风险组病人,中高组的TG和PA也明显小于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NUT评分中,中重度、轻度组和正常组病人分别占20%、51%和29%。中重度组的HGB、LDL-C、PA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轻度组的病人,中重度组的TG和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GNRI和CONUT评分发现GNRI的两组病人在慢性肾衰竭(CKD 4-5)的患病率上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与HGB、TG、HDL-C、LDL-C,PA呈负相关,与Cre呈正相关。GNRI与HGB、CHOL、TG、LDL-C以及PA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应该重视对CLI病人的营养筛查,GNRI和CONUT是便捷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值得推广到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严重肢体缺血 营养筛查
原文传递
NUTRIC营养评分联合血红蛋白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预后研究
9
作者 张旭 董亚琼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92-393,共2页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营养风险(nutrition risk in the critically Ill score,NUTRIC评分)NUTRIC评分(无IL-6版本)联合外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营养风险(nutrition risk in the critically Ill score,NUTRIC评分)NUTRIC评分(无IL-6版本)联合外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不良治疗结局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德江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00例诊断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评估为重症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良好预后患者(A组:治愈好转出院)50例,不良预后患者(B组:包括死亡、接受气管插管及放弃治疗自动出院)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信息,比较入住重症监护病区时两组NUTRIC评分以及入院时外周血HGB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绘制NUTRIC,HGB及指标联检对于患者判断不良预后的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Youden指数(YI),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NUTRIC评分高于B组,HGB均低于B组,住院时间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UTRIC评分评估AECOPD不良预后AUC=0.738,95%CI[0.643,0.834],P<0.01,SEN=0.540,SPE=0.780,YI=0.320;外周血HGB评估AECOPD不良预后AUC=0.718,0,95%CI[0.618,0.818],P<0.01,SEN=0.580,SPE=0.800,YI=0.380;联合检测AUC=0.817,95%CI[0.734,0.901],P<0.01,SEN=0.840,SPE=0.720,YI=0.560.结论NUTRIC评分及外周血HGB检测均可用于评估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不良预后,多指标联合评估可以提高评估精确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营养风险(NUTRIC)评分 血红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和相关炎性指标在肾透明细胞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0
作者 谢芳 冯传宗 +2 位作者 张成 沈雪娇 周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和相关炎性指标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为临床更好地评估病情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宜宾市4所综合性医院收治的132例ccRCC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生...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和相关炎性指标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为临床更好地评估病情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宜宾市4所综合性医院收治的132例ccRCC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生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NUT评分及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2(53,71)个月,随访期内死亡37例(28.03%),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51(41,58)个月和46(35,56)个月,患者3、5年DSS分别为84.09%和71.97%,3、5年PFS分别为75.00%和71.97%。CONUT评分、NLR、PLR以及LMR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0、0.905、0.899和0.88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50分、3.19、89.07和3.5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ONUT评分和PLR与患者DSS有关,其HR(95%CI)分别为0.042(0.013~0.140)和0.182(0.045~0.744);CONUT评分和LMR与患者PFS有关,其HR(95%CI)分别为0.029(0.010~0.086)和2.984(1.227~7.258)。结论ccRCC患者预后与机体营养、免疫和炎症状况有关,CONUT评分和炎症相关指标(PLR、LMR)可能是患者DSS和PFS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预后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
下载PDF
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洪巧 李云婷 李芬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43-948,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285例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 目的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285例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入ICU时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mNUTRIC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ICS将病人分为PICS组(n=102)与非PICS组(n=183),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NUTRIC评分与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关系。结果脓毒症病人PICS发生率为35.79%。PICS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NUTRIC评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72 h占比、机械通气时间≥72 h占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72 h占比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分别为(73.49±8.64)岁、[2.00(1.00,3.00)]分、(21.67±6.62)分、(8.69±2.63)分、[5.00(5.00,6.00)]分、53.92%、71.57%、48.04%、[32.85(20.83,74.98)]mg/L、[3.33(2.30,4.78)]mmol/L,均高于非PICS组的(67.72±8.63)岁、[1.00(0.00,2.00)]分、(17.83±6.05)分、(7.45±2.43)分、[3.00(2.00,4.00)]分、29.51%、41.53%、23.50%、[27.00(18.50,38.30)]mg/L、[2.60(2.02,4.0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S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17±2.92)g/L,低于非PICS组的(38.22±2.8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UTRIC评分≥5分的脓毒症病人PICS发生率为73.64%,高于mNUTRIC评分<5分的12.00%(χ^(2)=111.6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NUTRIC评分值升高[OR=2.61,95%CI:(1.73,3.94),P<0.001],机械通气时间≥72 h[OR=3.24,95%CI:(1.60,6.56),P=0.001]、CRRT时间≥72 h[OR=3.45,95%CI:(1.68,7.08),P=0.001]是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mNUTRIC评分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81,0.89),最佳截断值为4分时,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灵敏度为79.41%、特异度为84.15%和约登指数为0.64。结论发生PICS的脓毒症病人入ICU时mNUTRIC评分明显高于非PICS病人,同时mNUTRIC评分是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mNUTRIC评分在预测脓毒症病人PICS方面具有更好的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术前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预后营养指数评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任莹 蒋文婷 +1 位作者 刘苏雅 高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评价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评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评价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评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II和PNI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SII-PIN评分赋值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与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II与PN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0.75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8、48.95。根据最佳截断值,SII-PNI评分分组为:SII<658且PNI>48.95为0分(61例);SII≥658或PNI≤48.95为1分(41例);SII≥658且PNI≤48.95为2分(42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及SII-PNI评分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SII-PNI评分2分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显示,SII-PNI评分0分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1分组和2分组(P<0.05)。结论术前SII-PNI评分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评估,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预后营养指数评分 预后 根治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营养炎症风险评分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白志芳 谈翠 侯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营养炎症风险评分(nutrition-inflammation risk score,NIRS)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营养炎症风险评分(nutrition-inflammation risk score,NIRS)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HF患者。根据患者30d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NIRS和死亡预测模型。采用ROC分析、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老年HF患者死亡预测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7例老年HF患者,164例(20.6%)老年HF患者在30d内死亡。NIRS由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is nutrition index,PNI)、HGB-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emoglobin,albumin,lymphocyte,platelet,HALP)评分、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和CRP-白蛋白比值(C-reaction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组成。多因素Logstic回归结果表明,NIRS(OR=11.867,95%CI:7.681~18.333,P<0.001)、高血压(OR=1.935,95%CI:1.18~3.175,P<0.001)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306,95%CI:2.611~7.1,P<0.001)是老年HF患者30d死亡的危险因素。此外,老年HF患者30d死亡列线图模型ACU为0.85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净获益良好。结论:INRS是老年HF患者30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老年HF患者30d死亡列线图模型可个体化预测老年HF患者30d内的死亡风险,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死亡高风险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30天死亡 营养炎症风险评分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经PFNA内固定术治疗后肠内营养状态评分及其预后预测价值研究
14
作者 张爽 刘杨 王晓玲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80岁)患者经股骨近端钉抗扭转系统(PFNA)内固定术治疗后肠内营养状态评分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PFNA内固定术患者。回顾性收...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80岁)患者经股骨近端钉抗扭转系统(PFNA)内固定术治疗后肠内营养状态评分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PFNA内固定术患者。回顾性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综合评价患者手术最近1周的进食量是否下降及其感染性并发症评估。统计老年高龄患者的不良预后,对死亡组与生存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且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对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merical rating scale 2002,NRS 2002)、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价。结果60~69岁、70~79岁和≥80岁3个年龄组中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分别为8、16、39例,其中,≥80岁组中有营养风险患者人数占比最多,达到了90.70%(3943)。较高的营养风险等级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延长的住院时间密切相关(P<0.05)。43例老年高龄患者预后死亡9例,占20.93%,单因素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NRS 2002评分、MLR和冠心病比例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NRS 2002评分、MLR对高龄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和0.816,而两者联合对不良预后的AUC值达0.91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经PFNA内固定术治疗后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年龄、疾病严重程度、营养风险和炎症反应与不良预后存在密切关联。临床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以提高预后和生存质量。同时,NRS 2002评分和MLR在预测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方面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应用这两个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 股骨近端钉抗扭转系统内固定术内固定术 营养状态评分 预后
下载PDF
基于修订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的干预方案对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15
作者 林小琳 王小珍 黄燕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162-165,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修订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的干预方案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方法82例ICU行早期E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通过监测胃残留量(G... 目的评价基于修订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的干预方案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方法82例ICU行早期E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通过监测胃残留量(GRV)评估EN耐受性并进行分级干预,研究组采用修订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评估EN耐受性并进行分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FI发生率、目标喂养达标率与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FI发生率分别为19.4%与35.4%,目标喂养达标率分别为77.4%与62.3%。研究组F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目标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后7d,研究组TP、ALB与Hb分别为(68.3±7.5)、(39.7±6.8)、(130.7±16.6)g/L,对照组分别为(64.1±6.7)、(36.1±5.7)、(126.3±14.0)g/L。入住ICU后7 d,研究组TP与AL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修订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的干预方案可提升ICU患者对EN的耐受性与目标喂养达标率,提升营养支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
下载PDF
基于炎症-免疫-营养评分和循环肿瘤细胞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构建预后列线图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会珂 罗茜 +3 位作者 魏千 于霄 孟祥瑞 王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5-238,共14页
目的 依据炎症-免疫-营养评分(IINS)、循环肿瘤细胞(CTCs)计数、肿瘤异常糖链蛋白(TAP)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列线图。方法 选取2013-08-05-2021-07-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首次手术治疗的492例食管癌患者纳入... 目的 依据炎症-免疫-营养评分(IINS)、循环肿瘤细胞(CTCs)计数、肿瘤异常糖链蛋白(TAP)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列线图。方法 选取2013-08-05-2021-07-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首次手术治疗的492例食管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队列,随机选取343例患者作为训练队列,149例患者作为验证队列。采用LASSO Cox回归模型进行数据的简化和特征选择。使用基线变量构建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的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时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时间依赖性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列线图的净效益。最后,通过risk plot、时间依赖性AUC、Kaplan-Meier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评价预测因子与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 基于OS的多因素分析,建立包含CTCs(HR=2.413,95%CI:1.757~3.314,P<0.001)、IINS(HR=13.136,95%CI:8.579~20.113,P<0.001)、TAP(HR=3.509,95%CI:2.482~4.961,P<0.001)、神经侵犯(HR=1.467,95%CI:1.088~1.979,P=0.012)和脉管侵犯(HR=1.488,95%CI:1.137~1.946,P=0.004)的列线图。时间ROC、时间依赖性AUC、校准曲线和DCA显示,列线图预测的1、2、3年OS和PFS率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Risk plot、时间依赖性AUC、RCS和Kaplan-Meier分析显示,CTCs、IINS和TAP越高,预后越差,且与生存风险呈非线性关系。结论 CTCs、IINS和TAP可作为食管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指标。此外,包括CTCs、IINS和TAP在内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指导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决策,调整治疗方案和随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炎症-免疫-营养评分 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异常糖链蛋白 预后 列线图 限制立方样条
原文传递
NUTRIC评分与NRS 2002在ICU老年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评估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好 冯英璞 +1 位作者 陈云霞 吴婷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2-1337,共6页
目的:比较危重症营养评分(NUTRIC)与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 2002)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老年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及并发症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CU住院的80例老年脑卒中病人为研究... 目的:比较危重症营养评分(NUTRIC)与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 2002)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老年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及并发症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CU住院的80例老年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估病人入住ICU时的NRS 2002和NUTRIC评分,测量病人入住和转出ICU时的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段围(MAC)、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根据病人ICU转出时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将病人分为营养不良组(n=31)与营养正常组(n=49)、并发症组(n=24)和无并发症组(n=56),比较两组NRS 2002和NUTRIC评分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RS 2002和NUTRIC评分对病人营养风险的诊断价值。结果:营养不良组入院时NUTRIC与NRS 2002评分均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NRS 2002评分与BMI、ALB、PA、TSF呈负相关,NUTRIC评分与BMI、ALB、PA、TSF、MAC及Hb呈负相关(P<0.05);NUTRIC评分定性预测营养不良的敏感度(96.77%)和特异度(73.47%)均高于NRS 2002评分(87.10%、36.73%);NUTRIC定量预测营养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0.894)高于NRS 2002评分(0.759)。并发症组NUTRIC评分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两组NRS 200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UTRIC评分对神经内科ICU老年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及并发症风险的预测性能相对优于NRS 2002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营养评分 营养风险筛查量表 营养不良 重症监护室 脑卒中 老年人 护理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对老年早期远端胃癌全腔镜手术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斌 谢海伟 董建宁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709-713,共5页
目的 探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与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对老年早期远端胃癌全腔镜手术病人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全腔镜胃癌切除术的老年早期远端胃癌病人126例,术前3 d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淋... 目的 探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与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对老年早期远端胃癌全腔镜手术病人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全腔镜胃癌切除术的老年早期远端胃癌病人126例,术前3 d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白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计算SⅡ及CONUT评分。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早期远端胃癌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Ⅱ及CONUT评分对老年早期远端胃癌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26例老年早期远端胃癌病人中预后不佳24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年龄大、SⅡ升高、CONUT评分较高及浸润黏膜肌层M3为老年早期远端胃癌病人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Ⅱ及CONUT评分单一及联合预测老年早期远端胃癌病人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706(95%CI:0.610~0.852)、0.701(95%CI:0.594~0.826)、0.809(95%CI:0.759~0.941),两者单一预测效能低于联合预测(P<0.05)。结论 SII及CONUT评分可用于辅助评估老年早期远端胃癌病人的预后,且预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远端胃癌 老年人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
下载PDF
构建基于控制营养状况评分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TACE治疗患者预后
19
作者 陆一峰 王祁 何忠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90-1196,共7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意义,并构建整合多种预后因素的列线图模型,以帮助临床医师准确预测个体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意义,并构建整合多种预后因素的列线图模型,以帮助临床医师准确预测个体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55例原发性HC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NUT评分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曲线分析其预后意义。采用单变量、多变量Cox生存分析确定接受TACE治疗HC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以多变量分析的显著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其预测TACE治疗HCC患者总生存期(OS)能力。绘制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概率与实际OS结局间的一致性。结果 CONUT评分预测OS最佳截断值为4,AUC值为0.766(95%CI=0.691~0.841)。高CONUT评分(≥4)组患者肿瘤直径更大(P=0.014),血清AFP水平更高(P=0.002),肝储备功能(P<0.01)和TACE治疗反应(P<0.01)更差,中位OS更短(P<0.01)。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血清AFP水平、BCLC分期、TACE治疗反应及CONUT评分(均P<0.05)是TACE治疗后HCC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以上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其C-index为0.785(95%CI=0.691~0.879)。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CONUT评分是评价接受TACE治疗HCC患者预后的简单可行工具。基于肿瘤生物学特征、TACE治疗反应及CONUT评分的列线图模型对HCC患者具有可靠的预后预测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列线图 预后预测
下载PDF
钙磷乘积与营养控制状况评分预测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术后再失功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涛 谢赛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6期474-479,共6页
目的探讨钙磷乘积与营养控制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预测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功能不良术后再失功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112... 目的探讨钙磷乘积与营养控制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预测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功能不良术后再失功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112例接受内瘘修复/重建术的AV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根据有无发生术后再失功分为通畅组(n=68)和再失功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钙磷乘积及CONUT评分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术后再失功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钙磷乘积及CONUT评分预测再失功的价值;以最佳阶段值为分组依据,K-M法分析不同钙磷乘积及CONUT评分分组患者术后内瘘生存情况。结果再失功组患者钙磷乘积与合并糖尿病占比分别为(51.78±9.88)、50.00%,高于通畅组的(43.32±6.95)、25.00%(P<0.05);再失功组CONUT评分高于通畅组(P<0.05),且两组CONUT评分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钙磷乘积、COUNT评分轻度营养不良和中、重度营养不良均是导致AVF功能不良术后再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钙磷乘积和CONUT评分预测AVF功能不良术后再失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751 mg^(2)/L^(2)、>1分,曲线下面积和95%CI分别为0.781(0.687~0.857)、0.778(0.684~0.855),且钙磷乘积联合CONUT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和95%CI为0.824(0.735~0.893),优于二者单独预测效能(P<0.05)。以最佳截断值为分组依据,经K-M生存分析显示,高钙磷乘积组患者术后内瘘生存曲线优于低钙磷乘积组,低COUNT评分组患者术后内瘘生存曲线优于高COUNT评分组(P<0.05)。结论钙磷乘积与CONUT评分是AVF功能不良术后再失功的危险因素,二者可影响术后内瘘生存时间,且可作为预测术后内瘘再失功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磷乘积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 动静脉内瘘 功能不良 术后再失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