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系古建筑“窑顶檐厦”营造技术初探
1
作者 王金平 韩笑 《山西建筑》 2024年第6期12-17,共6页
窑洞结合木结构的营造方式,在山西各地均有发现,是晋系古建筑典型的技术方式,包括“窑上建窑”“窑上建房”“窑前建房”“窑顶檐厦”“无梁结构”和“窑脸仿木”六种不同做法,简称“窑房同构”。其中,“窑顶檐厦”技术,广泛应用于楼阁... 窑洞结合木结构的营造方式,在山西各地均有发现,是晋系古建筑典型的技术方式,包括“窑上建窑”“窑上建房”“窑前建房”“窑顶檐厦”“无梁结构”和“窑脸仿木”六种不同做法,简称“窑房同构”。其中,“窑顶檐厦”技术,广泛应用于楼阁、殿堂和民居建筑中。依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了“窑顶檐厦”技术的分类、功能和技术沿革;以及盝顶式、坡顶式“窑顶檐厦”技术的营造做法;总结归纳了晋系古建筑蕴藏的营造智慧。该研究成果对于科学认知、保护、利用晋系古建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系 窑房同构 窑顶檐厦 营造技术 营造智慧
下载PDF
由学生自主营造一个全要素雨水花园的困难与经验
2
作者 张浩 卓康夫 李迪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校园营造是指在校园内以师生为主体的参与式设计行动。北京大学自2016年开始尝试学生自主参与校园建设的路径,初步形成了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多专业学生合作、多方参与,从被动邀请到主动发起的校园建设模式,探索出由学生主导完成从策划... 校园营造是指在校园内以师生为主体的参与式设计行动。北京大学自2016年开始尝试学生自主参与校园建设的路径,初步形成了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多专业学生合作、多方参与,从被动邀请到主动发起的校园建设模式,探索出由学生主导完成从策划、设计、建造到运营的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全程参与经验。以其中一个由学生自主营造的全要素雨水花园的营造过程为例,总结了按照PBL要求的学生自主营造中遇到的困难和经验,详细分析了激发和维护学生自主性的策略,为在建成环境中增建雨水花园和更广泛的自主参与式营造提供了可借鉴的行业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区营造 校园营造 参与式设计 雨水花园 北京大学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研究——以成都市老马路社区为例
3
作者 杜茜 傅红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社区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公共资源,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营造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是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成都市老马路社区作为国际化音乐社区,是作为场景理论研究的合适范例。文章以场景理论为研究视角,对老马路... 社区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公共资源,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营造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是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成都市老马路社区作为国际化音乐社区,是作为场景理论研究的合适范例。文章以场景理论为研究视角,对老马路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策略进行研究,分析老马路社区的5种场景构成要素,从真实性和戏剧性两个维度深入研究并得出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希望从中吸取经验,为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公共空间营造 社区建设 场景营造
下载PDF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铜版的文化遗产价值刍议
4
作者 崔存明 武将 刘铮峰 《美术大观》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铜版是凹版印刷工艺成熟时期的作品之一,作为中国营造学社主办的建筑类专门刊物的印刷母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印刷技术史意义与艺术史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与研究。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铜版 文化遗产 印刷技术史 艺术史 价值
下载PDF
“森列”与“饾饤”: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两种类型及其结合发展
5
作者 顾凯 叶聪 戴文翼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现有中国园林史研究已经认识到南宋是园林中石假山营造得到重要发展的时期,然而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具体方式及其形态特点尚未得到有效探讨。在深入研读相关文献与图像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来源与后世影响,探讨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类型及其... 现有中国园林史研究已经认识到南宋是园林中石假山营造得到重要发展的时期,然而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具体方式及其形态特点尚未得到有效探讨。在深入研读相关文献与图像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来源与后世影响,探讨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类型及其发展。首先从“置”与“叠”2种基本方式出发,在历史语境中探讨“森列”与“饾饤”这2类南宋常见的假山营造类型及其来源与影响;进而关注二者在仿“飞来峰”营造中的结合与发展,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南宋,乃至其后的石假山营造。这一研究将对其后中国园林假山发展的认识,乃至当代假山特点的理解提供坚实的历史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史 假山营造 南宋 飞来峰
下载PDF
当前青年乡村创业的场域营造及其优化
6
作者 何慧丽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
乡村生态空间的富集存在和价值潜力是新时代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的基础条件。宏观政策的引领保障作用是新时代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的制度保障。创业起始阶段的先行者群体、创业成长初期的采用者群体以及创业成熟阶段的适应者群体是青... 乡村生态空间的富集存在和价值潜力是新时代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的基础条件。宏观政策的引领保障作用是新时代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的制度保障。创业起始阶段的先行者群体、创业成长初期的采用者群体以及创业成熟阶段的适应者群体是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的主体力量。青年乡村创业需要陪伴式教育或培育的赋能。当前,青年乡村创业场域营造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打破城乡要素壁垒、激活产权要素流动等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乡村创业 场域营造
下载PDF
社区营造中的城市居民:为何参与及何以可为?——以沈阳市X区“车棚革命”为例
7
作者 张平 董小玮 周倩 《长白学刊》 2024年第3期122-134,共13页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社区营造“造人”的核心追求与之不谋而合,尤其关注最为核心、最具规模的社区居民。以对社区居民的深度访谈字表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城市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影响因素,并...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社区营造“造人”的核心追求与之不谋而合,尤其关注最为核心、最具规模的社区居民。以对社区居民的深度访谈字表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城市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城市居民参与社区营造行为选择模型。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区动员、社区社会资本以及自我效能感七大因素构成城市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影响因素,作为实现因素的自我效能感在倾向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参与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态度和主观规范相互影响。主体信念是行为选择的根本性指引,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理应回归培植个体公共性、建构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之中。未来应该从个体塑造和组织促成两个维度发力,以需求撬动居民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以互动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发挥党委、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等主体的协同作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 城市居民 居民参与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初探空间诗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园场所营造
8
作者 熊承霞 李泉如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56-60,82,共6页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是市民亲近自然和放松身心的疗愈场所。在科技数字化世界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园空间的“同质化”和“碎片化”现象日益严重,如何以“诗性化”和“个性化”为核心,构建“诗情画意”和“个性魅力”的城市公园...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是市民亲近自然和放松身心的疗愈场所。在科技数字化世界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园空间的“同质化”和“碎片化”现象日益严重,如何以“诗性化”和“个性化”为核心,构建“诗情画意”和“个性魅力”的城市公园景观场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空间诗学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景观,通过空间诗学中的诗性空间与诗性场所精神的理念为切入点,并结合上海松江方塔园的实践案例进行解析,以此来探讨“诗意”在城市公园中的“场所意象”营造策略。这不仅是对城市公园单纯地环境提升,更多地是希望用诗学的场所营造来创造更多的生态价值,探寻出一条耐久重用性的持续设计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诗学 景观场所 场所精神 城市公园 营造策略
下载PDF
行业协会共同体营造:基于新加坡会展协会的个案研究
9
作者 李芬 吴方彦 《南海学刊》 2024年第1期93-105,共13页
行业协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脱钩管理后,部分行业协会生存困难,发展受限,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行业协会的期冀不相符。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建构行业协会分析框架,并运用此分析框架对新加坡会展协会进行研究发现,该协会通过空间... 行业协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脱钩管理后,部分行业协会生存困难,发展受限,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行业协会的期冀不相符。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建构行业协会分析框架,并运用此分析框架对新加坡会展协会进行研究发现,该协会通过空间营造、行动者营造、环境营造和行动营造增加行业内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提升社会信任水平,求同存异减少恶性竞争,以促进行业共同体形成与发展,实现行业治理功能。我国行业协会可以通过打造边界明确的共同体空间、吸纳共同体行动者、开展营造行动以及从内外两方面增强行业协会共同体营造能力来实现其行业治理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协会 共同体营造 新加坡会展协会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山东临清中洲古城区传统民居屋面营造技艺
10
作者 梅剑平 信慧言 龙思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临清中洲古城区作为明清时期运河的重镇,传统民居的建造受到南北文化和区位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的屋面特征和营造技艺独具一格。以临清中洲古城区的传统民居屋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从当地民居整体特征入手,对古城... 临清中洲古城区作为明清时期运河的重镇,传统民居的建造受到南北文化和区位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的屋面特征和营造技艺独具一格。以临清中洲古城区的传统民居屋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从当地民居整体特征入手,对古城传统民居屋面形式和构造进行系统阐述,详细分析其营造方式和特点。发现临清中洲古城区传统民居屋面的营造蕴含了南北文化特色和当地风格。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保护传承临清中洲古城区传统民居屋面营造技艺和运河文化遗产提供有益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洲古城区 传统民居 营造技艺 南北文化
下载PDF
社工机构介入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的行动逻辑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安徽省X项目为例
11
作者 刘志军 朱妍 《社会建设》 2024年第1期89-116,共28页
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需要多主体协同参与,包括由民政部门、基层社区、社区居民、高校等主体组成的人类行动者以及社区文化、公共空间、课程体系等非人类行动者,社工机构如何激活这一行动者网络依然有待讨论。本文以安徽省X项目为例,借鉴... 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需要多主体协同参与,包括由民政部门、基层社区、社区居民、高校等主体组成的人类行动者以及社区文化、公共空间、课程体系等非人类行动者,社工机构如何激活这一行动者网络依然有待讨论。本文以安徽省X项目为例,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框架,从转译的不同阶段分析社工机构的行动逻辑:在问题呈现阶段确立共同行动目标与强制通行点;在利益赋予阶段协调各类行动者的关键利益;在征召阶段推动异质行动者的融合加入;在异议动员阶段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为了保障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的可持续性,社工机构可采取的策略包括:通过调研评估挖掘社区特色的内源力、通过跨界融合吸纳异质行动者的加入、通过平台搭建畅通主体间的沟通渠道、通过充权赋能保障规划运营的自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型社区 社区营造 可持续发展 行动者网络理论
下载PDF
遵《园冶》之法·构“坐隐”之式——图文中的坐隐园之营造特征探考
12
作者 严敏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中国传统园林的遗产保护要关注地域化风格的传承。选取徽州地区坐隐园为研究对象,以图文资料为研究依据,探究徽州造园的特征。坐隐园地处徽州休宁县汪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戏曲作家、出版家汪廷讷出资建造。从版画《环翠堂园景图》和... 中国传统园林的遗产保护要关注地域化风格的传承。选取徽州地区坐隐园为研究对象,以图文资料为研究依据,探究徽州造园的特征。坐隐园地处徽州休宁县汪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戏曲作家、出版家汪廷讷出资建造。从版画《环翠堂园景图》和文集《坐隐先生全集》的描述中提炼坐隐园造园信息,以明代造园专著《园冶》中的理论与原则为指导,分别从相地选址、构园、建筑营造及山水建构几个方面重点分析徽州园林营造,总结坐隐园的风格与特征。坐隐园既遵循中国传统造园的统一之“法”,又呈现徽州园林的多变之“式”。对之探讨以扩充对徽州园林的研究内容,可对徽州园林的相关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隐园 营造特征 《坐隐先生全集》 《环翠堂园景图》 《园冶》
下载PDF
山东囤顶建筑木作营造体系研究——以泰安常庄古聚落为例
13
作者 黄晓曼 张广贺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95-198,共4页
囤顶建筑作为山东地区传统建筑形式之一,其木作营造与传承方式的系统性研究仍有极大探索空间。常庄囤顶建筑保存完整、结构鲜明,是研究山东囤顶建筑的典型案例。文章即以常庄古聚落囤顶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述采访和建筑实物互证,廓清... 囤顶建筑作为山东地区传统建筑形式之一,其木作营造与传承方式的系统性研究仍有极大探索空间。常庄囤顶建筑保存完整、结构鲜明,是研究山东囤顶建筑的典型案例。文章即以常庄古聚落囤顶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述采访和建筑实物互证,廓清山东囤顶建筑木作中的营造体系特色以及匠作传承方式,为山东囤顶建筑木作技艺及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囤顶建筑 木作 匠师 营造体系 传承方式
下载PDF
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花海和花果旅游景观营造情况及对策
14
作者 杨逢玉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以文化润疆为背景,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花海和花果旅游的情况,指出新疆花海和花果旅游植物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挖掘新疆花海和花果旅游植物文化内涵的必要性,并对新疆花海和花果旅游景观的提升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文化润疆 花海和花果旅游 景观营造 情况 对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营造情境,提升室内区域体育游戏效果
15
作者 吕艳静 《留学》 2024年第1期44-44,共1页
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境教学来得直观、深刻。”为此,在开展室内区域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情境营造,以此提升体育游戏质量,满足幼儿发展需求。
关键词 布鲁纳 体育游戏 区域体育 营造情境 情境教学 幼儿发展需求 教学形式 情境营造
下载PDF
江西省宜丰县下屋村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
16
作者 马凯 赵梓铭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以江西省宜丰县下屋村为例,总结下屋民居特点,归纳民居营造原理,梳理民居营流程,收集民居营造习俗。通过实地测绘现有建筑,并与当地匠师口述之营造方法进行比较,来进一步分析下屋民居营造经验,为村落后续的保护与发展积累基础资料。
关键词 下屋村 传统民居 营造技艺 营造习俗
下载PDF
码头文化景观叙事的空间营造
17
作者 李晨婷 《河北画报》 2024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前,在体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中叙事资源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码头是城市景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城市发展及变迁起到见证作用,同时还是多数历史文化的发源地。然而,随着水运的落寞,码头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导致码头景观呈现载体陈旧、形式... 目前,在体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中叙事资源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码头是城市景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城市发展及变迁起到见证作用,同时还是多数历史文化的发源地。然而,随着水运的落寞,码头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导致码头景观呈现载体陈旧、形式落后以及缺乏创新等现象,这使得叙事类景观建造无法体现其价值。因此,本文对码头文化景观叙事的空间营造进行研究,了解码头文化景观与叙事的空间营造的关系,分析叙事的空间营造中码头文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码头文化景观叙事的空间营造策略,使码头文化景观的叙事性空间营造更加合理,更加具有文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文化景观 叙事空间营造 营造策略
下载PDF
城景一体:一种追求城市人居格局意境的本土风景营造模式
18
作者 李静洋(文/图) 李小龙(文/图) +1 位作者 杨晓丹(文/图) 邸玮(文/图)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城景一体”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葆有对诗意栖居的向往和对美好人居环境的不懈追求,注重城市建设与风景营造的有机统一。城市规划建设积极地发掘风景、激活风景、融汇风景、创造风景、升华风景;且不止于关注一地、一隅之局部风景点... 1.何谓“城景一体”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葆有对诗意栖居的向往和对美好人居环境的不懈追求,注重城市建设与风景营造的有机统一。城市规划建设积极地发掘风景、激活风景、融汇风景、创造风景、升华风景;且不止于关注一地、一隅之局部风景点的塑造,而是着眼于城市整体山水人文环境,以城为景、处处用心、整体经营,形成城在景中、景城交融的“城景一体”式人居格局意境,因此,累代积淀形成了优秀的本土风景营造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经营 诗意栖居 营造模式 城市规划建设 风景 本土
下载PDF
顾文彬文稿中“画”“文”“园”互文互证的怡园营造审美意象
19
作者 杨姝 李超德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本文以顾文彬文稿为中心,通过对家书、日记、诗文、书画题跋等文稿的梳理,从“画”“文”“园”互文互证的角度溯源了晚清苏州怡园“依画构园”“以画记园”“画文相彰”的营造过程。阐释了怡园中诗、书、画三绝于一体的文人构园之道,... 本文以顾文彬文稿为中心,通过对家书、日记、诗文、书画题跋等文稿的梳理,从“画”“文”“园”互文互证的角度溯源了晚清苏州怡园“依画构园”“以画记园”“画文相彰”的营造过程。阐释了怡园中诗、书、画三绝于一体的文人构园之道,解读了怡园营造的实体物理空间和文化心理空间,进而探析园主顾文彬“取法仿照且雅致省俭”“博采诸式且坚守传统”“风雅真率且独具文心”的造园审美意象。从园主人视角切入,通过其造园理念和园中艺文交往,重新审视怡园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独特价值,管窥晚清“同光中兴”造园小高潮时期苏州文人的造园风尚和审美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文彬文稿 怡园营造 “画”“文”“园” 互文互证 审美意象
下载PDF
地方视角下苏州古城滨水街区节点活力营造策略——以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蕊彤 毛政烨 +2 位作者 王瀚坤 俞喆涵 张芳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1-5,44,共6页
江南城市水网纵横,水资源孕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滨水街区。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河道不再承载其原本的功能,街区滨水空间逐渐衰败。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特色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如何平衡,关系到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传承。文章从“地方性”视角... 江南城市水网纵横,水资源孕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滨水街区。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河道不再承载其原本的功能,街区滨水空间逐渐衰败。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特色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如何平衡,关系到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传承。文章从“地方性”视角切入,对街区滨水空间节点进行分类研究,为节点活力营造提出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滨水街区 地方性 活力营造 节点改造 古城更新 山塘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