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PEDV感染幼龄仔猪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胡玉妍 王倩 +4 位作者 谌梦 王蕾 赵迪 张倩 侯永清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3-390,共8页
本试验采用体内和体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利用7日龄仔猪和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为研究对象,研究葛根素(Puerarin,PR)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仔猪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 本试验采用体内和体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利用7日龄仔猪和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为研究对象,研究葛根素(Puerarin,PR)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仔猪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理。分别将30头7日龄仔猪和猪肺泡巨噬细胞分为Control组、PEDV组和PEDV+PR组。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PEDV感染降低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P<0.05),升高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P<0.05)。PR干预后降低了仔猪肠系膜淋巴结MDA含量、MPO活力(P<0.05),提高肠系膜淋巴结GSH-Px酶活(P<0.05)。PEDV感染上调肠系膜淋巴结和肺脏泛素样蛋白(ISG15)的相对表达量(P<0.05),下调仔猪肠系膜淋巴结鸟苷酸结合蛋白(GBP2)以及脾脏和肺脏白细胞介素10(IL-10)、GBP2的相对表达量(P<0.05)。PR干预后上调脾脏和肺脏IL-10、GBP2、抗黏病毒蛋白1(Mx1)、ISG15的相对表达量(P<0.05),下调肠系膜淋巴结病毒基因和Mx1、ISG15的相对表达量(P<0.05)。转录组结果显示PEDV组和Control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富集在天然免疫相关的生物过程。PR干预PEDV的DEGs主要富集在脂代谢相关的生物过程。以上结果表明,PR可以抑制PEDV在肠系膜淋巴结中的复制,降低PEDV诱导的肠系膜淋巴结的氧化应激,影响免疫基因的表达。PR干预可影响PEDV感染3D4/21细胞的脂代谢过程。本研究为指导PR在仔猪PEDV防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仔猪 猪肺泡巨噬细胞 免疫器官 抗氧化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葛根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白继昌 谈力欣 +2 位作者 刘赞朝 杨洋 朱亚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T3-L1脂肪细胞分为7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葛根素3μmol/L组、葛根素10μmol/L组、葛根素30μmol/L组、葛根素100μmol/L组、葛根素300μmol/L组和...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T3-L1脂肪细胞分为7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葛根素3μmol/L组、葛根素10μmol/L组、葛根素30μmol/L组、葛根素100μmol/L组、葛根素300μmol/L组和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10μmol/L组,RGZ组),每组6孔。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分化。利用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IR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的葛根素进行干预,测定葡萄糖利用情况,利用细胞转染过表达TLR2(命名为Pue+oe-TLR2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TLR2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葛根素各剂量组3T3-L1脂肪细胞的增殖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control组相比,葛根素各剂量组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明显增加(P<0.05)。与control组相比,葛根素各剂量组IR 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提高(P<0.05);葛根素各剂量组IR 3T3-L1脂肪细胞中TLR2表达量、IFN-γ分泌量降低,GLUT4和PPARγ的水平升高(P<0.05)。Pue+oe-TLR2组TLR2的相对表达量及IFN-γ分泌量显著高于Pue+oe-NC组,PPARγ、GLUT4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Pue+oe-NC组(P<0.01)。结论:葛根素可提高IR 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缓解IR,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表达进而降低IFN-γ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TLR2 干扰素-Γ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葛根素缓解镉致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和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3
作者 糜晓霞 徐明畅 +2 位作者 王莉 闫俊琳 袁燕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1,共6页
为研究葛根素(Pur)在镉(Cd)致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和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用100μmol/L葛根素预处理PC12细胞和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1 h,再与10μmol/L镉单独或联合处理12 h;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葛根素组... 为研究葛根素(Pur)在镉(Cd)致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和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用100μmol/L葛根素预处理PC12细胞和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1 h,再与10μmol/L镉单独或联合处理12 h;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葛根素组、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葛根素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每日以每千克体重200 mg的葛根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灌胃,对照组、镉组大鼠每日用相同剂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持续7周;从第4周开始,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在灌胃的同时自由饮用75 mg/L镉水溶液,持续4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免疫印迹法检测Pink1、Parkin和LC3Ⅱ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组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嵴断裂、模糊,线粒体基质内出现空泡,线粒体内Pink1、Parkin和LC3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镉组相比,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嵴排列较规整,基质内空泡化现象减轻,线粒体内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内LC3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葛根素可缓解镉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和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大鼠神经细胞 线粒体结构损伤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和分子动态模拟探讨葛根素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张春艳 曹晓璐 +3 位作者 刘嵩 黄瑞松 李姝雅 王江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和动态模拟,联合整体动物水平研究,揭示葛根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联合分子动态模拟技术预测葛根素与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的结合潜力;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和动态模拟,联合整体动物水平研究,揭示葛根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联合分子动态模拟技术预测葛根素与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的结合潜力;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给予葛根素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抑制SIRT1表达后葛根素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变化。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TUNEL联合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SIRT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葛根素和SIRT1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发挥药效;在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大鼠体内给予葛根素处理,能明显改善心肌损伤,上调SIRT1、溶质载体家族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并下调铁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表达;一旦抑制SIRT1蛋白表达后,则葛根素的心肌保护作用被抑制。结论 分子对接和分子动态模拟技术能较好地预测葛根素与主要靶点SIRT1的作用潜力,葛根素通过激活SIRT1通路抑制铁死亡从而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分子动态 葛根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 SIRT1
下载PDF
葛根素对背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褚立梅 袁静静 +1 位作者 王涛 韩丽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葛根素对背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大鼠采用背根神经结扎手术,B组大鼠采用鞘内注射葛根素联合背根神经结扎手术,C组大鼠不结扎背根神经,其他手术过程同A组。检测大鼠术后1、3... 目的探究葛根素对背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大鼠采用背根神经结扎手术,B组大鼠采用鞘内注射葛根素联合背根神经结扎手术,C组大鼠不结扎背根神经,其他手术过程同A组。检测大鼠术后1、3、5和7 d的机械缩足反应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显微镜下观察背根神经元细胞数量与形态,用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结果术后1、3、5和7d,A组、B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与C组相比持续下降(P<0.05);术后3、5和7 d,B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均高于A组(P<0.05);术后5 d和7 d,A组、B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均低于C组(P<0.05);术后7d,B组大鼠的背根神经元细胞数量较多,背根神经节IL-6、IL-1β蛋白表达、染色情况评分高于A组、C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葛根素可有效减轻神经损伤引起的机械热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并可能通过降低背根神经内的IL-6和IL-1β表达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大鼠 背根神经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 镇痛作用
下载PDF
葛根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母体和胎儿的影响
6
作者 钱坤 宋祎一 曹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75,共7页
目的观察口服葛根素(puerarin,Pue)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ic mellitus,GDM)大鼠母体的药效及对其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Pue用于治疗GDM提供参考。方法给已孕母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GDM大鼠模型,灌胃Pue治疗12 d,记录... 目的观察口服葛根素(puerarin,Pue)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ic mellitus,GDM)大鼠母体的药效及对其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Pue用于治疗GDM提供参考。方法给已孕母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GDM大鼠模型,灌胃Pue治疗12 d,记录孕鼠体质量及流产情况,检测孕鼠给药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并分别于给药后的第5天和第10天检测母鼠糖耐量;母鼠怀孕第20天行剖腹产,检测胎鼠血糖含量,并观察胎鼠生长发育情况。测定胎鼠体质量、体长、尾长及胎盘和重要脏器的重量,计算脏器指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ue可显著降低GDM孕鼠及胎鼠的空腹血糖,改善孕鼠糖耐量,有效缓解GDM导致的孕鼠体质量过度增加和胎鼠体质量过大的状况,降低流产率;并可逆转GDM引起的胎鼠脑、心、肝等脏器指数下降和肾脏脏器指数升高。结论口服Pue可缓解GDM母体及胎儿的高血糖状态,降低流产率,减少巨大儿的发生,促进胎儿重要脏器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胎鼠 生长发育 宫内生长受限
下载PDF
葛根素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7
作者 谢毓敏 曾文雪 +3 位作者 关志宇 徐鹏飞 李思慧 李梦淋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的:考察苯硼酸化壳聚糖载葛根素纳米粒(PBACS-TPP-Pur-NPs)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离子凝胶化法制备PBACS-TPP-Pur-NPs,以粒径、PDI、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的因素主要包括3-羧基苯硼酸化壳聚糖(PBACS)的取代度... 目的:考察苯硼酸化壳聚糖载葛根素纳米粒(PBACS-TPP-Pur-NPs)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离子凝胶化法制备PBACS-TPP-Pur-NPs,以粒径、PDI、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的因素主要包括3-羧基苯硼酸化壳聚糖(PBACS)的取代度、PBACS的浓度、三聚磷酸钠(TPP)的浓度、PBACS的pH、搅拌转速和搅拌时间。筛选出最优处方工艺,并对优化所得纳米粒的基本性质和体外释药性能进行表征评价。结果:制备PBACS-TPP-Pur-NPs的最佳处方工艺为PBACS浓度为1.5 mg/mL,TPP浓度为1.4 mg/mL,PBACS的pH为5.5,搅拌转速为390.0 r/min,搅拌时间为30 min。优化所得的PBACS-TPP-Pur-NPs粒径适中均一、载药能力强、稳定性良好、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该方法有效可行,适用于优化葛根素纳米粒的处方与制备工艺,为葛根素纳米制剂的开发提供稳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3-羧基苯硼酸 葛根素 纳米粒 制备工艺
下载PDF
葛根素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代谢紊乱
8
作者 丁文姣 葛晶晶 +3 位作者 吴优 虞雨娟 周峰 阮征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7,共10页
高脂肪和/或高果糖摄入等因素导致过多的脂肪储存在肝脏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其全球发病率为25.2%,呈快速上升趋势。该文采用高糖高脂诱导NAFLD小鼠模型,研究了葛根素对NAFLD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NAFLD小鼠体质量、肝指数分别下... 高脂肪和/或高果糖摄入等因素导致过多的脂肪储存在肝脏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其全球发病率为25.2%,呈快速上升趋势。该文采用高糖高脂诱导NAFLD小鼠模型,研究了葛根素对NAFLD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NAFLD小鼠体质量、肝指数分别下降13.7%、14.9%;H&E染色提示肝脏组织损伤减轻,脂肪空泡几乎消失;ELISA测定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浓度分别下降62.9%、60.5%和61.0%。采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NAFLD小鼠的肝脏代谢,结果表明葛根素提高代谢物L-蛋氨酸、L-丝氨酸、L-天冬酰胺、L-苯丙氨酸和氨基己二酸的水平,调控了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和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途径的紊乱;下调脂质代谢物油酸水平,促进鞘脂降解;并调节磷酸戊糖代谢、维生素代谢、嘌呤及嘧啶代谢途径的代谢物水平。因此,葛根素调控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等途径的紊乱,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挥保护作用,为饮食调控脂肪代谢乃至脂肪肝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物
下载PDF
葛根素对大鼠和小鼠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9
作者 胡锦华 韩菁婕 +2 位作者 金旻 胡滨 娄月芬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葛根素对大鼠和小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Scopus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3年11月6日收录的有关葛根素治疗对大鼠和小鼠...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葛根素对大鼠和小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Scopus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3年11月6日收录的有关葛根素治疗对大鼠和小鼠骨密度影响的文献。文献纳入标准包括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对照为安慰剂或空白组),研究对象为大鼠或小鼠,干预措施为葛根素,结果包含骨密度检测。文献排除标准包括葛根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没有原始研究数据,未公开发表,骨密度检测部位为下颌骨。采用SYRCLE'sRoB工具对纳入文献中的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采用Stata 16.0和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数据库检索共获得429篇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2篇文献。纳入文献中涉及41项研究,共925只动物纳入数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可改善大鼠和小鼠的骨密度:股骨37项研究,n=824,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2.1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69~2.54,P<0.0001、腰椎(13项研究,n=271,SMD=2.25,95%CI=1.49~3.01,P<0.0001)、胫骨(4项研究,n=95,SMD=0.94,95%CI=0.05~1.83,P=0.04)和全身(4项研究,n=94,SMD=1.89,95%CI=0.50~3.29,P=0.008)的组间骨密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大鼠和小鼠的骨密度,本研究可以为葛根素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提供良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骨密度 META分析 大鼠 小鼠
下载PDF
葛根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古路路 吴福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4期586-589,共4页
葛根素具有广泛的药理学特性,如抗炎、抗氧化、抗癌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葛根素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许多优势。本文总结了葛根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最新进展,以期提供有应用前景的药物。
关键词 葛根素 呼吸系统疾病 信号通路 进展
下载PDF
葛根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改善作用
11
作者 邵骏菁 孙芳 +5 位作者 许昊 杨梦涵 由智栋 李会 周晓娅 史才兴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5,10,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2.5%DSS溶液被灌以小鼠进而建造UC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低...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2.5%DSS溶液被灌以小鼠进而建造UC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20 mg/kg·d)、中剂量(30 mg/kg·d)和高剂量(40 mg/kg·d),连续给药8 d,对小鼠的体重变化、疾病指数(DAI)的变化、结肠长度等进行评价,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处理评价结肠组织损伤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定量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水平。结果 葛根素可减缓小鼠体重下降的趋势,降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延缓结肠长度缩短及降低结肠组织损伤的程度。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葛根素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ɑ和IL-6)水平,降低MPO、NO、iNOS水平。结论 葛根素对DSS诱导的UC小鼠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溃疡性结肠炎 葡聚糖硫酸钠 炎症
下载PDF
葛根素口服给药对急性酒精中毒解酒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范志铭 张耿强 +2 位作者 蔡舒冰 李晓霞 何宇 《科学咨询》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本研究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观察葛根素口服给药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躯体麻痹症状、肝系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和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究葛根素口服给药后对急性酒精中毒的解酒作用。方法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本研究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观察葛根素口服给药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躯体麻痹症状、肝系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和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究葛根素口服给药后对急性酒精中毒的解酒作用。方法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酒精灌胃法(56°红星二锅头白酒0.1ml·10g^(-1))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葛根素组按照0.3g·ml^(-1)葛根素溶液0.2ml·10g^(-1)口服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2h后,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躯体麻痹症状持续时间,并麻醉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处死小鼠,取出肝脏,测定肝系数,并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口服给药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具有解酒作用,缩短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躯体麻痹症状持续时间,精神状态、活动能力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正常对照组肝系数为[(5.53±0.32)%],葛根素组肝系数[(5.72±0.36)%]比模型组[(7.22±0.93)%]降低。正常对照组血清ALT浓度为[(28.04±1.70)μg·L^(-1)],葛根组血清ALT浓度[(107.88±1.88)μg·L^(-1)]比模型组血清ALT浓度[(252.90±9.72)μg·L^(-1)]降低。由此可见,葛根素能够降低肝系数(P<0.05)和血清ALT浓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小鼠肝脏体积增大、质地坚实、边缘圆钝、包膜紧张、充血红肿,而经葛根素给药后炎症症状减轻。HE染色显示,葛根素组坏死肝细胞百分占比低于模型组。结论葛根素口服给药对急性酒精中毒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葛根素 口服 解酒作用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Notch1信号通路抑制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
13
作者 刘春丽 闫雨娟 +2 位作者 莫礼文 吴志杰 张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636-5641,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葛根素干预后破骨细胞的分化被抑制,Notch1、HES1、Jagged1等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下降,但Notch1信号通路对于葛根素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究Notch信号通路对葛根素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葛根素干预后破骨细胞的分化被抑制,Notch1、HES1、Jagged1等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下降,但Notch1信号通路对于葛根素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究Notch信号通路对葛根素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7组干预培养,空白对照组采用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培养,破骨细胞诱导组采用破骨诱导培养基培养,葛根素干预组在破骨诱导的同时加入50μmol/L葛根素培养,葛根素+Notch1 si RNA对照组、葛根素+Notch1 si RNA组、葛根素+Notch1过表达对照组、葛根素+Notch1过表达组分别采用Notch1 si RNA对照序列、Notch1 si RNA序列、Notch1过表达对照质粒、Notch1过表达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后,加入破骨诱导培养基和葛根素进行培养。培养7 d后,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大小,F-actin染色观察破骨细胞骨架形成情况,RT-PCR检测破骨细胞形成标志物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显示:葛根素干预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Notch1沉默会进一步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数量,Notch1过表达后破骨细胞生成数量明显增加;(2)F-actin染色显示:Raw264.7细胞经破骨诱导可以形成边界清晰的F-actin环,葛根素干预会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Notch1沉默会增强葛根素的抑制作用,而Notch1过表达则能减弱葛根素的抑制作用;(3)RT-PCR检测显示,葛根素可以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K和c-Fos的m RNA表达,Notch1沉默后上述3个因子的m RNA表达进一步降低,Notch1过表达后上述3个因子的m RNA表达增加。结果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葛根素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抑制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RAW264.7细胞 NOTCH1 过表达 沉默 破骨诱导 破骨细胞 牙周炎
下载PDF
葛根素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罗莉宁 李刚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葛根素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西门塔尔杂交肉牛80头,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不添加葛根素),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600、900 mg/kg葛根素,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 试验旨在研究葛根素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西门塔尔杂交肉牛80头,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不添加葛根素),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600、900 mg/kg葛根素,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牛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肉牛屠宰前活体重、胴体重和眼肌面积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肉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牛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葛根素可以提高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综合考虑养殖的经济效益,肉牛饲粮中葛根素的推荐添加量为6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肉牛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抗氧化指标
下载PDF
葛根素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宋冲 杜青 李心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D-半乳糖诱导的心脏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6~8周龄的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半乳糖组、葛根素低剂量组和葛根素高剂量组4组,通过持续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建立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葛根素和等量0...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D-半乳糖诱导的心脏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6~8周龄的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半乳糖组、葛根素低剂量组和葛根素高剂量组4组,通过持续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建立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葛根素和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60 d后,应用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应用ELISA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使用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荧光探针测量心肌组织中的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4-羟基-2-壬烯醛(4-hydroxy-2-nonenal,4-HNE)、p21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c Tn T、CK、ROS、MDA的水平升高、SOD的水平降低,8-OHdG、4-HNE、p21和p5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D-半乳糖组比较,葛根素低剂量和葛根素高剂量给药组小鼠血清中c Tn T、CK水平明显降低(P<0.05)。此外,心肌组织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8-OHdG、4-HNE、p21和p53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葛根素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弱D-半乳糖诱导的心脏衰老,表明葛根素可作为抗衰老治疗的潜在有效中草药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衰老 D-半乳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葛根素在重大慢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探索研究
16
作者 田赵威 刘晨风 王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22-529,共8页
葛根素是近年来中医药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了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年发表的与葛根素相关的文献,通过关键词及热点突现分析,结合图谱内容解读,得出以下结论:葛根素在重大慢性疾病,如心脑血... 葛根素是近年来中医药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了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年发表的与葛根素相关的文献,通过关键词及热点突现分析,结合图谱内容解读,得出以下结论:葛根素在重大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的临床前模型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相关,但不同作用机制间的相互关系尚不完全清楚;葛根素在糖尿病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等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有较高的潜力,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葛根素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愈发被关注,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高质量临床试验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总的来说,葛根素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相关作用机理及其关系仍需深入挖掘,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亦值得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重大慢性疾病 临床应用 研究趋势
下载PDF
制备粉葛中葛根素纳米脂质体的工艺优化及其表征
17
作者 张娜郡 陈超 +2 位作者 宋露露 李云飞 秦楠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采用熔融超声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粉葛中葛根素纳米脂质体(Puerarin nano-liposomes carriers,Pue-NLC),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对其相关表征和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评价。得到最优工艺为Pue用量5 mg,药脂比1∶17,单硬脂酸甘油酯... 采用熔融超声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粉葛中葛根素纳米脂质体(Puerarin nano-liposomes carriers,Pue-NLC),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对其相关表征和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评价。得到最优工艺为Pue用量5 mg,药脂比1∶17,单硬脂酸甘油酯:辛癸酸甘油酯用量比3∶1,乳化剂用量3%,卵磷脂:聚醚F188用量比1∶1,超声温度70℃。测得其粒径为(203.7±2.76)nm,PDI (0.193±0.34),Zeta电位(-22.37±3.46) mV,包封率(78.3±1.59)%,载药量(1.36±0.06)%,电镜扫描可见Pue-NLC的类球状小囊泡结构,其粒径小,载药量、包封率高,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葛根素的有效利用和新型给药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纳米脂质体 单因素 包封率 体外释放
下载PDF
葛根素微球的制备及其对2型糖尿病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李思慧 李燕飞 +1 位作者 闫慧佳 胡蒋宁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开发了一种可口服的葛根素微球——以海藻酸盐为载体负载葛根素的载药凝胶微球。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显示葛根素微球的球形度高,分散性好,平均粒径(391.62±22.06)μm。体外释放曲线表明葛根素微球能够避免胃酸分... 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开发了一种可口服的葛根素微球——以海藻酸盐为载体负载葛根素的载药凝胶微球。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显示葛根素微球的球形度高,分散性好,平均粒径(391.62±22.06)μm。体外释放曲线表明葛根素微球能够避免胃酸分解,到达肠道缓慢释放,从而提高葛根素的生物利用率。将葛根素微球给予小鼠10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微球组的小鼠血糖下降了约31.57%,肝脏指数下降了18.67%。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葛根素微球能显著降低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改善肝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肝脏中糖原合成相关蛋白GSK-3β和GYS-2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微球组GSK-3β表达下降了69.33%,GYS-2表达升高了126.19%。结果表明,通过口服葛根素微球能够有效促进肝糖原的合成,降低血糖,从而减轻2型糖尿病症状及其引起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凝胶微球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肝损伤
下载PDF
葛根素对庆大霉素毒性小鼠p53-ROS通路和螺旋神经元的细胞学的影响机制研究
19
作者 牛苹 张在涛 李荣兴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067-4072,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在庆大霉素毒性小鼠中的作用效果及对p53-ROS通路和螺旋神经元细胞学的影响。方法:购置SPF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小鼠建立庆大霉素耳毒性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葛根素组...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在庆大霉素毒性小鼠中的作用效果及对p53-ROS通路和螺旋神经元细胞学的影响。方法:购置SPF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小鼠建立庆大霉素耳毒性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葛根素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葛根素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腹腔注射,比较3组小鼠听力水平、耳蜗形态学变化及p53-ROS通路关键蛋白水平。结果:葛根素组ABR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05);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5);模型对照组ABR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5);葛根素组干预14 d后听力水平0.75 kHz、1.0 kHz、2.0 kHz、4.0 kHz及8.0 kHz小鼠DPOAE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P < 0.05);HE染色结果表明,葛根素组经药物干预后耳蜗部位毛细胞数量减少,耳蜗底转血管纹细胞未见水肿,形态正常。葛根素组Bax、Bcl-2及Cytochrome C mRNA及相关蛋白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05)。结论:葛根素用于庆大霉素毒性小鼠动物模型中效果显著,能抑制p53-ROS通路,改善螺旋神经元的细胞学水平,有助于提升小鼠听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庆大霉素 p53-ROS通路 螺旋神经元 细胞学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富硒葛根粉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20
作者 龙泽霞 杨芳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采用HPLC和LC-M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富硒葛根粉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70%乙醇提取,利用岛津Inertsil ODS-SP C_(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甲醇-0.3%磷酸(20∶80)为流动相,测定富硒葛根粉中葛根素含量... 目的:采用HPLC和LC-M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富硒葛根粉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70%乙醇提取,利用岛津Inertsil ODS-SP C_(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甲醇-0.3%磷酸(20∶80)为流动相,测定富硒葛根粉中葛根素含量。结果:在0.1~1.3μg·mL^(-1),葛根素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39%,RSD为1.08%。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富硒葛根粉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葛根 葛根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