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建升 于边芳 焦凤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方法纳入急性肠炎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方法纳入急性肠炎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蛋白、前白蛋白及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比对照组的80.00%高(P<0.05)。两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身热不扬、大便稀溏、恶心呕吐评分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TNF-α、IL-6、hs-CRP及PCT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白蛋白、前白蛋白、IgG、IgA及IgM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其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炎 葛根芩连汤 奥美拉唑 降钙素原 白蛋白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及其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的调节
2
作者 龙鑫月 弓艳霞 唐艳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美沙拉嗪组和葛根芩连组,各组50例,美沙拉嗪组患者单纯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葛根芩连组患者在美沙拉嗪组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干预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美沙拉嗪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40/50),葛根芩连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00%(47/50),与美沙拉嗪组比较,葛根芩连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干预4周后,与美沙拉嗪组比较,葛根芩连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L)-6、IL-8、γ-干扰素(IFN-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葛根芩连组患者外周血中CD_(3)^(+)、CD_(4)^(+)以及CD_(4)^(+)/CD_(8)^(+)水平明显升高,而CD_(8)^(+)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且葛根芩连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肠球菌水平相较于美沙拉嗪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4周后,葛根芩连组患者的IBDQ评分和SF-36评分相较于美沙拉嗪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腹胀、消化不良、头晕头痛、乏力、皮疹等,美沙拉嗪组和葛根芩连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00%(5/50)、14.00%(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提高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抑制血清炎症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炎症水平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春雨 代月优 +1 位作者 王白燕 杨联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79-184,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结肠和直肠的炎症性疾病,其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吸收障碍等,属中医“肠澼”“痢疾”“滞下”“泄泻”“脏毒”等范畴。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善清胃肠湿热,...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结肠和直肠的炎症性疾病,其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吸收障碍等,属中医“肠澼”“痢疾”“滞下”“泄泻”“脏毒”等范畴。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善清胃肠湿热,亦可调和气血,原方由葛根、黄芩、黄连和炙甘草4味中药组成,是治疗UC的经典良方。临床应用方面,主要通过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其他方剂、联合西药、联合灌肠、联合针灸等方式治疗UC患者,其优势体现在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减少肠道炎症反应,缓解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等,有效提高了UC患者的生活质量。作用机制方面,葛根芩连汤治疗UC主要与调节自身免疫、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调节T细胞、抗氧化应激、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IL-6/JAK2/STAT3、TLR4/NF-κB、Notch、Nrf2等信号通路有关。葛根芩连汤中单味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表明,黄芩苷、黄芩多糖、葛根素、小檗碱、甘草酸二铵、甘草次酸等是治疗UC的主要有效成分。文章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临床应用研究和实验机制研究两个方面综述葛根芩连汤治疗UC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葛根芩连汤治疗UC的遣方用药及后续研究葛根芩连汤治疗UC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发挥中医药治疗UC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胰腺组织PERK/ATF4/CHOP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关晓文 梁永林 +3 位作者 朱向东 苏菲 张媛媛 翟艳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胰腺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探讨其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15只db/m小鼠作为空白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胰腺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探讨其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15只db/m小鼠作为空白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12周。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胰岛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p-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组织PERK、ATF4、CHOP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FBG和HbA1c含量显著增加(P<0.01);胰腺组织结构不完整,边界模糊,内有空泡,胰岛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胰腺组织GRP78、p-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ERK、ATF4、CHOP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FBG和HbA1c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胰腺组织病理改变有所减轻,胰岛细胞凋亡不同程度减少(P<0.05,P<0.01);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胰腺组织GRP78、p-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ERK、ATF4、CHOP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信号通路,下调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减少胰岛细胞凋亡,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延缓T2DM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2型糖尿病 内质网应激 PERK/ATF4/CHOP信号通路 小鼠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对湿热下注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李红 李妍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对湿热下注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下游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唐山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对湿热下注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下游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唐山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灌肠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内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TLR4、MyD88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LR4、MyD88水平下降,且观察组TLR4、MyD8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下注型U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相应症状,调节TLR4/MyD8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下游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湿热下注型 溃疡性结肠炎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李子伊 李淋雨 +4 位作者 张紫园 邱宇 赵飞 戴敏 常艳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4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6g·kg^(-1)),益生菌组(0.3 g·kg^(-1))及益生菌联合葛根芩连汤低、...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4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6g·kg^(-1)),益生菌组(0.3 g·kg^(-1))及益生菌联合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2.54、5.08、10.16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连续7 d,再饮水7 d进行造模,整个实验共重复4个循环。在造模第35日依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将造模失败的小鼠进行剔除,其余小鼠按分组进行给药,均给药21 d。造模及给药期间每周两次记录小鼠体重、DAI评分;实验结束后记录结肠长度,采用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IL^(-1)0的表达;通过肠道粪便16S rRNA测序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体重升高、DAI评分降低,且结肠长度恢复,病理评分降低,联合给药中、高剂量组恢复效果较显著(P <0.05),且结果呈剂量依赖性;联合给药各组促炎因子IL-6、 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1),结果呈剂量依赖性;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及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各给药组间群落物种组成及物种丰富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模型组表现为物种丰度降低,而益生菌组及联合给药中剂量组可显著恢复物种丰富度(P <0.01);基于门水平小鼠肠道内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且联合给药组可显著上调F/B的水平;属水平物种相对丰度分析得出联合给药组可显著回调有益菌属如Muribaculaceae、毛螺菌属NK4A136(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另枝菌属(Alistipes)、罗氏菌属(Roseburia)、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的丰度并显著下调条件致病菌属如拟杆菌属(Bacteroides)、大肠埃希菌属(Colidextribacter)、梭状芽杆孢菌属UGG-014(Clostridia_UCG-014)的丰度(P <0.05),调节肠道菌群恢复稳态。结论 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恢复结肠长度、修复结肠病理损伤、抑制促炎症因子表达等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TNF-α、IL-10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范宇锋 顾建英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IL-10水平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19年5月—2022年5月本院就诊的湿热内蕴型轻中度UC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IL-10水平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19年5月—2022年5月本院就诊的湿热内蕴型轻中度UC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中医症状进行评分,ELISA检测血清TNF-α及IL-10变化,检测肠道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0%(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肠道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肠道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相关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能够改善轻中度UC患者的中医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调整肠道菌群,且使用过程中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轻中度 美沙拉嗪 葛根芩连汤 湿热内蕴 TNF-α IL-10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8
作者 张文勇 叶常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省霞浦县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 目的 探讨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省霞浦县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脘腹痞满、肢体灼痛、麻木不仁、重着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老年DPN患者血糖水平具有降低作用,且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改良葛根芩连汤 血糖 神经传导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联合低FODMAPs饮食疗法治疗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9
作者 管永贵 徐章龙 席思思 《光明中医》 2024年第3期563-567,共5页
目的 探究葛根芩连汤联合低FODMAPs饮食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83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和试验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联合低FODMAPs饮食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 目的 探究葛根芩连汤联合低FODMAPs饮食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83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和试验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联合低FODMAPs饮食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和IBS-S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大便中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数量比对照组多(P<0.05),直肠敏感性指标(排便阈值、腹痛阈值、直肠感知阈值和肛肠静息压)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联合低FODMAPs饮食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症状,调节肠道菌群,提高直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葛根芩连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10
作者 郑哲洋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4期104-106,118,共4页
目的探究对湿热蕴结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州市长乐区中医院收治的86例湿热蕴结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究对湿热蕴结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州市长乐区中医院收治的86例湿热蕴结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葛根芩连汤。对比两组血糖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血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蕴结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葛根芩连汤治疗,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疗效突出,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糖尿病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及对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生莹 陈小云 朱扬彬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3期85-87,91,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应用葛根芩连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霞浦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30例)以二甲双胍与葛根芩连...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应用葛根芩连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霞浦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30例)以二甲双胍与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葛根芩连汤 糖脂代谢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行性
12
作者 惠朋利 朱社教 +7 位作者 王成 谢红 沈维艳 王谧 张涛 邹崇伟 高宏君 曾红梅 《现代中医药》 2024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葛根芩连汤(GGQL)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得到方剂中各药物的有效成分及靶基因;再检索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获得疾病的基因,将药物基因与疾病基因取交集得到核心基...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葛根芩连汤(GGQL)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得到方剂中各药物的有效成分及靶基因;再检索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获得疾病的基因,将药物基因与疾病基因取交集得到核心基因;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基因功能关联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有效成分278种,靶点410个,疾病基因914个;将药物基因与疾病基因取交集共得到113个核心基因,然后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基因功能关联网络,将网络信息数据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发现IL6、STAT3、IL1B、VEGFA、MAPK1、EGF、PTGS2、EGFR、ICAM1、MMP9等靶点度值较高,可能是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共得到16个富集的生物过程聚类,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26个富集的通路聚类,其中与炎症密切相关并且联系靶点较多的通路有TNF信号通路和炎症性肠病信号通路。结论研究初步得到了GGQL治疗UC的作用靶点以及作用通路,结合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认为GGQL可能通过TNF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湿热证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改良葛根芩连汤提取工艺研究
13
作者 房思远 刘贺 +4 位作者 赵子玉 朱永明 封晓慧 李育明 赵兵令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优化和评价改良葛根芩连汤的提取工艺,为提高其临床适用性以及开发新兽药奠定基础。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以葛根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对响应面条件下17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得... 优化和评价改良葛根芩连汤的提取工艺,为提高其临床适用性以及开发新兽药奠定基础。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以葛根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对响应面条件下17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各因素对葛根素提取率的影响程度。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回归模型方差以及响应面曲面图,获得改良葛根芩连汤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提取时间2 h,加水量9倍。通过工艺验证测得葛根素含量平均值为0.8108 mg/mL,与预测值0.8110 mg/mL接近。优化的改良葛根芩连汤最佳提取工艺特征有效成分溶出率高,稳定可行,可为该复方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葛根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尧夫 许娟 +1 位作者 孙洪平 曹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68-3475,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对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获得T2DM相关疾病靶标基...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对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获得T2DM相关疾病靶标基因,Cytoscape技术整合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基因,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R语言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葛根芩连汤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结果获得活性化合物140个,有效靶点212个。葛根芩连汤治疗T2DM涉及靶点204个,涉及炎症TNF信号通路等119条信号通路。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可降低T2DM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TNF-α及IL-17水平(P<0.05),改善肝细胞形态,减少脂质空泡数目,减轻淋巴细胞浸润及脂质沉积,降低肝组织TNF-α、NF-κB蛋白表达(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T2DM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特性,可能通过TNF-α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来发挥降糖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2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TNF-Α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葛根芩连汤异病同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鑫 刘旭妍 +3 位作者 蒋广祥 侯来永 尹珏 郑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4期40-46,共7页
目的本文通过探究葛根芩连汤“一方治三病”的作用机制,“三病”即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从实际范例中寻找中医药异病同治理论的应用证据。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 目的本文通过探究葛根芩连汤“一方治三病”的作用机制,“三病”即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从实际范例中寻找中医药异病同治理论的应用证据。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TCMSP)获取葛根芩连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 cards、TTD、OMIM数据库获取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3种疾病的相关靶点。将以上获得的4组靶点取交集获取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绘制“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共有靶点”网络图;结合STRING数据库绘制PPI网络图,再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及可视化。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并得到葛根芩连汤异病同治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共同作用靶点33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涉及生物过程20个,主要包括蛋白质磷酸化、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迁移等。KEGG通路信号分析以P<0.01为显著性水平,发现最小计数为3且富集因子>1.5的通路有15条,包括癌症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等通路。结论葛根芩连汤异病同治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涉及33个共同靶点、20个生物过程及15种信号通路,且在临床应用中均有较好的疗效,可为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溃疡性结肠炎 肠易激综合征 2型糖尿病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广礼 《光明中医》 2023年第8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 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探究组,各39例。参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探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糖脂... 目的 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探究组,各39例。参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探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糖脂代谢指标,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监测2组平均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探究组LDL-C、TC、TG、HbA1c、FPG、FINS低于参照组,HOMA-β高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低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调节患者糖脂代谢,提升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血压变异性,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眩晕 葛根芩连汤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糖脂代谢 胰岛Β细胞功能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腹泻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朱海明 徐行 +2 位作者 耿炎炎 陈飞 聂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所致腹泻患者应用葛根芩连汤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收治于高邮市中医医院肿瘤科的78例肿瘤化疗所致腹泻患者作为临床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9例)和试验...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所致腹泻患者应用葛根芩连汤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收治于高邮市中医医院肿瘤科的78例肿瘤化疗所致腹泻患者作为临床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9例)和试验组(39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止泻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止泻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合参苓白术散。评价两组用药疗效,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并且在用药前后比较中医症候积分、D-乳酸、内毒素、白细胞介素指标(IL-4、IL-6、IL-10)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止泻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62%(P<0.05)。用药后,两组脘腹胀满、排便不顺、恶心干呕、食少纳呆等中医症候积分均较用药前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用药后,试验组与常规组D-乳酸、内毒素、IL-4、IL-6、IL-10表达均较用药前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困倦、大便干结、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82%,低于常规组的33.33%(P<0.05)。结论:肿瘤化疗所致腹泻患者合用葛根芩连汤与参苓白术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显著减轻腹泻症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腹泻 葛根芩连汤 参苓白术散 炎症因子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抗湿热型结直肠炎、癌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国娟 陈秀丹 +2 位作者 朱柰澄 郭敏 余文燕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87-92,共6页
葛根芩连汤是张仲景名方、表里双解之剂,以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药合用治疗协热下利证,其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小檗碱和甘草酸等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黏膜屏障,降低促炎... 葛根芩连汤是张仲景名方、表里双解之剂,以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药合用治疗协热下利证,其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小檗碱和甘草酸等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黏膜屏障,降低促炎因子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效改善肠道疾病。现从葛根芩连汤及其活性成分、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冀为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肠道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湿热证型 结直肠炎 结直肠癌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及其单味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朱琳 周亚滨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20549-20557,共9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在控制病情发展的同时易耗伤正气,所以中医药治疗AS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尤擅清阳明经热毒,本文通过对...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在控制病情发展的同时易耗伤正气,所以中医药治疗AS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尤擅清阳明经热毒,本文通过对葛根芩连汤治疗AS的主要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了归纳分析,发现在临床实验方面葛根芩连汤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改善中医证候表现,减少斑块面积。在药理实验方面,单味中药研究中葛根芩连汤的有效成分包括葛根素、黄芩苷、小劈碱等分别发挥了不同程度的抗炎、抗氧化等功能;整体方药研究中葛根芩连汤能够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激活Sirt1信号通路等来减缓AS的发生发展。因此,葛根芩连汤对AS疾病起到了抑制作用,值得后续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2 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莲萱 张会永 +4 位作者 庞琳琳 李楠 邵天赐 吴威 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83-87,共5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增长,且呈低龄化趋势。现今,我国已成为糖尿病人口第一大国,深入...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增长,且呈低龄化趋势。现今,我国已成为糖尿病人口第一大国,深入开展疾病研究迫在眉睫。此病尚无根治手段,西医多采用单靶点药物治疗,虽能暂时控制血糖,但长期应用易致不良反应。中医具有多层面、多靶点、机制互补、减毒增效的优势,为糖尿病的治疗迎来了新突破。T2DM属中医“消渴”范畴,过食肥甘为其主要发病原因,故湿热蕴结逐渐发展为其基本病机。葛根芩连汤源于《伤寒论》,原方主治湿热下利。后世医家基于“异病同治”的原则,应用其治疗T2DM,疗效确切。经文献梳理发现,该方的降糖机制主要与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抗炎、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等有关。结合T2DM的发病机制,对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临床治疗T2DM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2型糖尿病 临床应用 胰岛素抵抗 糖脂代谢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