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缺血、葡萄糖/能量代谢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均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6,共6页
葡萄糖 /能量代谢障碍是引起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也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综合征之一。由于脑缺血致能量耗竭的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即缺血开始、完全性能量耗竭和能量恢复阶段。该文通过提供大量科学研究资料 ,如神经化学、细胞学和... 葡萄糖 /能量代谢障碍是引起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也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综合征之一。由于脑缺血致能量耗竭的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即缺血开始、完全性能量耗竭和能量恢复阶段。该文通过提供大量科学研究资料 ,如神经化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研究资料来证明葡萄糖 /能量代谢障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对抗脑缺血药的研究进展及其评价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葡萄糖/能量代谢障碍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葡萄糖激酶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汾燕 冯岩梅 +5 位作者 朱跃科 张立洁 于红卫 李娟 付万发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葡萄糖激酶(GCK)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重肝)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在慢重肝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法测定10例慢重肝患者和10例肝硬化(CTP评分A级)患者肝脏GCK mRNA的表... 目的通过研究葡萄糖激酶(GCK)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重肝)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在慢重肝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法测定10例慢重肝患者和10例肝硬化(CTP评分A级)患者肝脏GCK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10例慢重肝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肝组织GLUT2表达。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慢重肝肝组织GCK mRNA表达低于肝硬化组,(1.13±0.11)vs(1.44±0.14),P<0.05。慢重肝肝组织GCK mRNA水平与碳水化合物氧化率呈正相关(r=0.845,P<0.01),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r=0.03,P>0.05)。慢重肝肝组织GLUT2表达减少,且分布在假小叶结节周围细胞。结论肝脏GCK mRNA水平与糖氧化利用密切相关,GCK mRNA与GLUT2表达减少是慢重肝糖代谢障碍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葡糖转运体乙型 葡糖激酶 葡萄糖代谢障碍
下载PDF
不同标准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升 李新岩 +2 位作者 严丽君 庞进才 谢自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探讨2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828例40岁以上居民及职工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对空腹血糖(FPG)≥5.6mmol/L者行75g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负荷后2h血糖(PPG)代谢... 目的探讨2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828例40岁以上居民及职工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对空腹血糖(FPG)≥5.6mmol/L者行75g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负荷后2h血糖(PPG)代谢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828例调查对象中,5.6mmol/L≤FPG<7.0mmol/L的IFG患者627例(A组),6.1mmol/L≤FPG<7.0mmol/L的IFG患者245例(B组)。A组人群中,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为37.00%(232/627),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3.76%)显著高于男性(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为13.88%(87/627),女性T2DM患病率(9.52%)显著高于男性(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饮酒、收缩压和体质指数(BMI)。B组人群中,IGT的患病率为41.22%(101/245),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5.71%)显著高于男性(1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病率为20.82%(51/245),其中女性T2DM患病率(11.84%)显著高于男性(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和BMI。结论以5.6mmol/L和6.1mmol/L为切点的IFG阶段,PPG代谢异常率分别为50.88%和62.04%,共同且可控危险因素为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2型糖尿病 葡萄糖代谢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卵母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蒋欣 徐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95-298,共4页
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受到其生长微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卵母细胞生长微环境的研究是生殖医学关注的热点。卵丘细胞、卵泡液等与卵母细胞紧密相联,组成卵母细胞生长微环境,为卵母细胞能量代谢提供所需物质,同时也分泌激素类物质、细胞活化因子... 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受到其生长微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卵母细胞生长微环境的研究是生殖医学关注的热点。卵丘细胞、卵泡液等与卵母细胞紧密相联,组成卵母细胞生长微环境,为卵母细胞能量代谢提供所需物质,同时也分泌激素类物质、细胞活化因子等调节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因此卵母细胞生长的微环境,与卵母细胞的质量有关。目前,关于卵母细胞生长微环境的研究很多,但不能忽略与其联系紧密的卵母细胞本身,由于科学技术及道德伦理的限制,对卵母细胞本身的代谢研究较少。更好地了解卵母细胞自身的代谢过程,才能明白生长微环境与卵母细胞的联系,及微环境如何影响调控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综述卵母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分别从葡萄糖的转运、代谢途径、代谢相关酶、葡萄糖与卵母细胞质量的关系4个方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葡萄糖代谢障碍 生殖医学 葡萄糖 代谢网络和途径
下载PDF
一个早发型家族性AD家系基因与脑葡萄糖代谢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雅梦 宋敬卉 +3 位作者 朱晓岩 孙雪纯 程雨菲 马爱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分析一个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AD)家系的大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并明确其基因诊断。方法收集并分析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该家系中现存活的4例病人进行18 F-FDG PET脑显像,分析其大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应用二代测序及Sanger测序方... 目的分析一个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AD)家系的大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并明确其基因诊断。方法收集并分析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该家系中现存活的4例病人进行18 F-FDG PET脑显像,分析其大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应用二代测序及Sanger测序方法检测早老素蛋白1(PSEN1)基因突变位点。结果 AD病人大脑葡萄糖代谢特点为双侧额叶、颞顶联合皮质区、颞叶外侧部及皮质下结构的代谢减低。Sanger测序发现此家系携带PSEN1基因突变(c.417G>c,p.M139I),为错义突变。结论 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首次报道了PSEN1基因p.M139I位点突变,扩大了PSEN1基因突变谱,该位点突变可能导致早发型家族性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早老素1 突变 大脑 葡萄糖代谢障碍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高糖下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变化导致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婉舒 冯伟 +1 位作者 王戈 张延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可影响心脑血管、眼、肾等多种脏器。糖尿病相关认知减退临床表现隐匿,诊断困难。18 F-FDG PET/CT具有早期识别代谢变化的能力,广泛用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可评估糖尿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异常改变。神经元和...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可影响心脑血管、眼、肾等多种脏器。糖尿病相关认知减退临床表现隐匿,诊断困难。18 F-FDG PET/CT具有早期识别代谢变化的能力,广泛用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可评估糖尿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异常改变。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与脑葡萄糖代谢紧密相关,其数量、功能及代谢活性等异常改变可致糖尿病认知功能减退。本文对高糖环境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改变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糖尿病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的原因,以期为诊断糖尿病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葡萄糖代谢障碍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基于亚组分析探讨糖脂代谢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
7
作者 魏灵荣 王蔚陆 +3 位作者 王屹 高冰 姜天乐 云虹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目的将体检者划分不同亚组,阐释糖脂代谢对甲状腺结节(T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医院体检的有甲状腺B超检查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葡萄糖... 目的将体检者划分不同亚组,阐释糖脂代谢对甲状腺结节(T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医院体检的有甲状腺B超检查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葡萄糖(GLu)资料的人群。首先比较TN阳性和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结合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BP)划分亚组,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比,计算各亚组在总人群中的占比和TN检出率,选取基数大、检出率具有差异的典型亚组。然后将同龄、同性别、BMI、BP均正常的TN者作为对照组,横向与同龄、同性别、BMI、BP均正常的非TN者比较;纵向与同龄、同性别、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亚组比较。最后参考网络生物学解释TN患病的关键因素。结果52182名体检者,TN阴性24040例,TN阳性28142例。不同年龄组男女比例有差异。54个亚组中49~64岁的人群样本含量和TN患病率均较高。男性正常BMI正常BP组与肥胖高血压组比较,后者TN患病率显著升高,女性亦然(P<0.05)。其中男性,与对照组相比,正常BMI正常BP的非TN体检者TG、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甲胎蛋白(AFP)数值偏低。肥胖高血压组的TN患者的ALB、AFP、HDL-C、载脂蛋白A1(Apo-A1)、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降低;TG、GLu、HbA1c、小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r-GGT)、血清总胆汁酸(TBA)、尿酸(UA)、球蛋白(GLB)、β2微球蛋白(β2-MG)、癌胚抗原(CEA)、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升高。其中女性,与对照组相比,正常BMI正常BP甲状腺非TN体检者TBA、LDL-C、直接胆红素、TP、ALB和TC数值偏低。肥胖高血压组TN者的TC、HDL-C、Apo-A1、TBil、IBil降低;TBA、TP、TG、GLu、HbA1c、sdLDL-C、ALT、r-GGT、UA、GLB、β2-MG、CEA、ALP、CRP、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乳酸脱氢酶升高(P<0.05)。网络生物学表明以HIF-1α为关键调控因子的Warburg效应是构建组织结构异常和病理性代谢功能障碍的重要桥梁。结论甲状腺结构的异常,致使机体做出应对,未出现代谢性炎性时,机体尚可启用白蛋白代偿。一旦出现肥胖和高血压,机体将采用更为激进的自适应方式,增加氧输送,抑制氧消耗,厌氧代谢抑制了三羧酸循环,糖脂代谢的恶化非但没有有效遏制,反而机体将承担细胞在增殖凋亡方面进一步恶化的负面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代谢障碍 葡萄糖代谢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糖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元平 纪莉 +1 位作者 赵艳飞 付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503-4504,共2页
糖尿病是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增加如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疾病、中风、失明和肾衰竭等疾病的风险,而显著增加社会、家庭及经济负担。2006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型糖尿病成为第一大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和结核病一样严... 糖尿病是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增加如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疾病、中风、失明和肾衰竭等疾病的风险,而显著增加社会、家庭及经济负担。2006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型糖尿病成为第一大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和结核病一样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1〕。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缺乏身体活动和不健康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睡眠障碍 葡萄糖代谢障碍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佳琦 严悦蓉 余叶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00-1304,共5页
睡眠障碍对糖代谢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显示,睡眠障碍特别是睡眠时间缩短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并且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尤为明显。睡眠障碍所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或许是今后糖尿病患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回顾了睡眠障... 睡眠障碍对糖代谢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显示,睡眠障碍特别是睡眠时间缩短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并且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尤为明显。睡眠障碍所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或许是今后糖尿病患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回顾了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的关系、睡眠障碍对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分析了睡眠障碍所致下丘脑功能改变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异常与糖代谢的关系。得出了睡眠障碍所致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是其影响糖代谢的潜在机制,为该部分糖尿病患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糖尿病 葡萄糖代谢障碍 综述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2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玉兰 孙琳 +1 位作者 于红卫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和肝胆外科肝组织标本40例,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源性糖...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和肝胆外科肝组织标本40例,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源性糖尿病组)肝组织中GLUT2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BMI以及肝组织脂肪变性比例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免疫组化显示GLUT2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膜,尤其是靠近窦腔部位的细胞膜上,在正常肝组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组织的表达均表现为从中央静脉向汇管区逐渐减少的趋势,有1例在肝硬化肝细胞再生结节部位表达增强。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有明显的脂肪变性(6/10),GLUT2在脂变部位呈强阳性表达,且表达相对均匀,在脂变细胞周围肝细胞质中的表达也有所增加,与窦腔侧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易合并脂肪变性,且GLUT2的表达明显增加,可能是其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葡萄糖转运体2型 葡萄糖代谢障碍
下载PDF
小檗碱和薯芋皂甙对糖代谢障碍滋养细胞MLN64 mRNA表达及胎盘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毅 吴效科 +2 位作者 侯丽辉 李素平 行俊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探讨滋养层细胞糖代谢障碍对MLN64基因表达和胎盘激素代谢的影响及小檗碱、薯芋皂甙等药物对MLN64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妊娠8~12周胎盘绒毛组织,从中分离出滋养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培养48~72h后用Wortmaninn诱导细胞糖代谢... 目的探讨滋养层细胞糖代谢障碍对MLN64基因表达和胎盘激素代谢的影响及小檗碱、薯芋皂甙等药物对MLN64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妊娠8~12周胎盘绒毛组织,从中分离出滋养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培养48~72h后用Wortmaninn诱导细胞糖代谢发生异常,作为模型组(WT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N组)。然后用小檗碱(B组)、薯芋皂甙(S组)、曲格列酮(T组)分别进行处理。采用RT-PCR检测细胞MLN64mRNA的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每组上清中孕酮、雌二醇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胎盘泌乳素(HP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结果(1)WT组MLN64mRNA的表达较N组下降了26.91%,B组和T组MLN64mRNA的表达较WT组分别增加了69.93%和53.98%。(2)干预后T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分别为(143±19)pg/ml和(2.42±1.43)ng/ml〕与WT组〔(110±22)pg/ml和(0.78±0.42)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滋养细胞糖代谢障碍能使MLN64mRNA表达下降,可能影响甾体激素合成的限速步骤。小檗碱和曲格列酮能上调MLN64mRNA表达,且二者作用相当;(2)除曲格列酮外,其他药物对胎盘激素分泌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 葡萄糖代谢障碍 胎盘激素类 小檗碱 薯芋皂甙
下载PDF
糖代谢障碍与围生期母儿疾病的发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毅 吴效科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障碍 疾病 母儿 围生期 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 营养物质
下载PDF
老年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正莉 邱长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4059-4059,共1页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障碍 卫生教育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糖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玉 陆守荣 +3 位作者 芦嘉琪 李昕逸 杨颖 洪侃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19-424,共6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作为内分泌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类型伴有相当比例的糖代谢异常,是内分泌性糖尿病的一种病因,可能机制包括自主醛固酮过量分泌并通过盐皮质激素受体及非盐皮质激素受体等导致外周组织和肝脏等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作为内分泌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类型伴有相当比例的糖代谢异常,是内分泌性糖尿病的一种病因,可能机制包括自主醛固酮过量分泌并通过盐皮质激素受体及非盐皮质激素受体等导致外周组织和肝脏等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功能受损。近期研究表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皮质醇共分泌发生率较高,皮质醇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及盐皮质激素受体发挥作用,促进糖异生、抑制糖原合成、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分泌等途径影响糖代谢。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对糖代谢的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议,针对合并皮质醇共分泌且不宜手术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或许对糖代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葡萄糖代谢障碍 氢化可的松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综述
下载PDF
以抑郁症葡萄糖分解代谢障碍机制解析为例探究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与策略
15
作者 田俊生 赵云昊 +4 位作者 令狐婷 武文泽 刘少博 王贤贤 秦雪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5-1731,共7页
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组学通过示踪标记的原子对整个机体代谢过程进行追踪分析,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该技术对于阐释疾病发生机制、发现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作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以抑郁症葡萄糖分解代谢障碍机制解... 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组学通过示踪标记的原子对整个机体代谢过程进行追踪分析,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该技术对于阐释疾病发生机制、发现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作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以抑郁症葡萄糖分解代谢障碍机制解析为例,系统地阐述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应用。提出了在非标记代谢组学基础上的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组学研究思路,给出了从代谢物同位素丰度、关键代谢酶、代谢物流向和代谢物流量四个维度展开生物学意义阐释的研究策略,突破了基于整体动物实验的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组学研究技术瓶颈,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组学 抑郁症 能量代谢 葡萄糖分解代谢障碍 研究思路与策略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改变影响CG-IUGR大鼠糖代谢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袁冰舒 李丽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7-1313,共7页
目的对生长追赶的宫内发育迟缓(CG-IUGR)大鼠进行正常大鼠肠道菌群干预,分析其肠道菌群改变与糖代谢功能降低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为Control组、CG-IUGR组和CG-IUGR+肠菌组,每组8只。采用低热量饮食法复制CG-IUGR大鼠模型,CG-IUGR+肠... 目的对生长追赶的宫内发育迟缓(CG-IUGR)大鼠进行正常大鼠肠道菌群干预,分析其肠道菌群改变与糖代谢功能降低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为Control组、CG-IUGR组和CG-IUGR+肠菌组,每组8只。采用低热量饮食法复制CG-IUGR大鼠模型,CG-IUGR+肠菌组大鼠在其3周龄时移植Control组大鼠的肠菌,每周移植1次,共6次。测量3组大鼠出生后至8周龄的体质量和身长,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3组大鼠糖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耐量试验,以及葡萄糖负荷后15 min的血清胰岛素(INS)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大鼠骨骼肌糖原合成酶(GYS)1和肝脏GYS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骨骼肌和肝脏GYS酶活性。采用16S rDNA测序法检测3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G-IUGR组大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长、体质量和BMI均明显增加,血清FINS水平下降,血清FBG无明显变化,血糖水平在糖负荷和INS负荷后明显上调,且血清INS水平在糖负荷后的15 min显著上调;骨骼肌GYS1和肝脏GYS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其GYS酶活性亦下降(P<0.05);CGIUGR+肠菌组大鼠的上述变化均较CG-IUGR组改善(P<0.05)。CG-IUGR组大鼠肠道菌群ACE、Chao1指数低于Control组(P<0.05);与CG-IUGR组相比较,CG-IUGR+肠菌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相对丰度增加(P<0.05)。结论IUGR可通过下调骨骼肌和肝脏GYS的表达及活性降低CG-IUGR大鼠糖代谢功能,CG-IUGR大鼠糖代谢功能异常可能与肠道菌群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群 糖尿病 糖原合酶 葡萄糖代谢障碍 宫内发育迟缓
下载PDF
糖调节异常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龙晓月 孟琳 +2 位作者 孙宝莹 刘斌 王雅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ICSVD)患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血糖异常但未确诊糖...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ICSVD)患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血糖异常但未确诊糖尿病的ICSVD患者455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238例)和认知障碍组(217例),认知障碍组进一步分为轻度组(97例)、中度组(68例)和重度组(52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定患者IGR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CAM-1、VCAM-1水平。结果认知障碍组IGR、血清ICAM-1、VCAM-1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R、血清ICAM-1及VCAM-1水平与ICSVD患者认知障碍独立相关(OR=1.544,95%CI:1.042~2.286,P=0.030;OR=1.239,95%CI:1.037~1.481,P=0.018;OR=1.271,95%CI:1.064~1.517,P=0.008)。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及重度组血清ICAM-1、VCAM-1水平明显上升;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ICAM-1、VCAM-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CSVD患者认知障碍严重程度与IGR严重程度、血清VCAM-1、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279,P=0.002;r=0.242,P=0.009;r=0.217,P=0.019)。结论血清ICAM-1、VCAM-1水平与伴IGR的缺血性CSVD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及严重程度有关,且IGR可能与伴血清ICAM-1、VCAM-1升高的ICSVD患者认知障碍及其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双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葡萄糖代谢障碍 细胞黏附分子 认知障碍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结节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博 刘珺 +6 位作者 张玄娥 顾蕾 唐键 唐文佳 程笑冰 张雪莲 周尊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648-3652,共5页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于2014年4—12月在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定海、殷行、江浦、长白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人群4 036例。记录受试者临床资料,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根据血糖水平将受...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于2014年4—12月在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定海、殷行、江浦、长白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人群4 036例。记录受试者临床资料,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根据血糖水平将受试者分为正常血糖组和糖代谢异常组,均行甲状腺B超检查。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正常血糖组1 995例,其中男611例、女1 384例,糖代谢异常组2 041例,其中男686例、女1 355例,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P=0.042)。两组身高、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年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收缩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正常血糖组(P<0.05)。糖代谢异常组甲状腺结节、多发结节、两叶结节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两组单发结节、左叶结节、右叶结节、峡部结节、结节大于1 cm、伴钙化、伴弥漫性病变、囊性结节、混合性结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高,且多为多发、两叶结节。性别、年龄、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障碍 糖尿病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高龄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对不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硕琳 石玉芝 +4 位作者 王春雪 张宁 李菁晶 吴佳 沈东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龄脑卒中患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现患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龄初发脑卒中患者220例.根据诊断分为糖尿病组111例,糖尿病前期组62例,糖代谢正常组47例.住院期间生存依赖结局依据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较好为mR... 目的 探讨高龄脑卒中患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现患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龄初发脑卒中患者220例.根据诊断分为糖尿病组111例,糖尿病前期组62例,糖代谢正常组47例.住院期间生存依赖结局依据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较好为mRS 0~1分75例,较差为mRS 2~6分145例.比较各组糖代谢异常与脑卒中类型及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的关系.结果 与糖代谢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前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和空腹血糖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前期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型脑梗死率均较小动脉型梗死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校正后,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前期组均较糖代谢正常组,更易罹患不良生存依赖结局.糖尿病组OR=8.19,95%CI:2.91~10.80,糖尿病前期组OR=4.52,95%CI.1.01~7.23.结论 高龄急性初发脑卒中患者中,有半数以上的患者符合糖代谢异常的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均是脑卒中后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住院期间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判断脑卒中后不良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糖尿病 葡萄糖代谢障碍 葡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奥氮平及喹硫平所致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董介正 徐莲莲 +4 位作者 刘义 宋旦哥 李树珍 朱文静 胡希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防治奥氮平和喹硫平所致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方法大鼠ig给予奥氮平1 mg·kg^-1·d^-1,从第15天开始,或第1~第4天大鼠ig给予喹硫平20 mg·kg^-1·d^-1,从第5天喹硫平加至40 mg·kg^-1·d^...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防治奥氮平和喹硫平所致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方法大鼠ig给予奥氮平1 mg·kg^-1·d^-1,从第15天开始,或第1~第4天大鼠ig给予喹硫平20 mg·kg^-1·d^-1,从第5天喹硫平加至40 mg·kg^-1·d^-1;第15天ig给予二甲双胍100 mg·kg^-1·d^-1;给药持续8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3 d、1周、2周、4周、6周及8周称大鼠体质量,同时测空腹血糖(FBS)及餐后2 h血糖(2hPBG);于实验第8周末采血,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测血清果糖胺(FA)及胰岛素(IRS)水平。结果单独给予二甲双胍100 mg·kg^-1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第6周末单独给予奥氮平1 mg·kg^-1或喹硫平组大鼠体质量和2hPBG均显著增加(P〈0.05);在8周末,单独给奥氮平组和单独喹硫平组大鼠体质量、2hPBG、INS、FA、TC、TG和LDL-C上升(P〈0.05),HDL-C下降(P〈0.05),而FBS仅在单独给予奥氮平组显著上升(P〈0.05);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组相比,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联用二甲双胍的两个组,与相应的单独给予奥氮平组或单独喹硫平组相比,第6和第8周末大鼠体质量、FBS、2hPBG、INS、FA、TC、TG和LDL-C水平降低(P〈0.05),HDL-C下降(P〈0.05)。结论同时给予二甲双胍可对抗奥氮平或喹硫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奥氮平 喹硫平 葡萄糖代谢障碍 代谢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