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本溶血对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启华 曹冰 赵洋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9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法)测定血糖(Glu)时标本溶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其干扰机制,以提高Glu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使用一次性真空分离胶采血管采集门诊30例成年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每个患者共采集2管,每管各3 ... 目的探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法)测定血糖(Glu)时标本溶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其干扰机制,以提高Glu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使用一次性真空分离胶采血管采集门诊30例成年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每个患者共采集2管,每管各3 mL,分别编号A管、B管。使A管血液自然凝固,作为非溶血组;用力震荡B管血液,人为造成标本溶血,使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确定其血清中Hb测定浓度为1~4 g/L,作为溶血组。将全部标本分离血清,采用GOD-POD法在生化仪中检测60份标本的Glu值,每份样本重复检测5次,取平均值进行对比。结果溶血组的Glu值较非溶血组明显降低(mmol/L:3.80±0.51比5.30±0.41,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使Glu测定值偏低,影响Glu测定的准确性,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溶血标本进行生化检测。临床工作者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认真做好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分离工作,以防止标本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血糖测定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改良法的建立——血糖测定时间窗口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传江 刘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对小鼠血糖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e enzyme,GOD-POD)法进行改良。方法针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测定,优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如GOD-POD浓度、显色反应稳定时段、波长、线性范围等)。结果 (1)G... 目的对小鼠血糖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e enzyme,GOD-POD)法进行改良。方法针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测定,优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如GOD-POD浓度、显色反应稳定时段、波长、线性范围等)。结果 (1)GOD-POD浓度的选择:当两者的浓度均为1040IU·ml-1,有一显色反应相对稳定的时段(室温下反应从90min至180min),此时样品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较小(0.846%±0.205%,n=3),可用作对较大样本血糖测定的时间窗口;(2)波长的选择:GOD-POD浓度均为1040 IU·ml-1时,550nm的测定灵敏度比505nm好;(3)线性范围:在葡萄糖浓度为3.75~480mg·d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值达3.75mg·dl-1。结论相对于原法,改良法适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测定及降糖药物的效应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大鼠 方法学 测定时间窗口 糖尿病
下载PDF
酶法合成的葡萄糖氧化酶-纳米金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与生物传感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芳 覃晓丽 +3 位作者 傅迎春 陈超 谢青季 姚守拙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520,共6页
将NaAuCl4、葡萄糖氧化酶(GOx)和葡萄糖混合,借一步酶促反应制得吸附GOx的金纳米颗粒(Au NPs),再通过滴干修饰法研制了Nafion/GOx-AuNPs修饰的玻碳(GC)电极,并考察了该酶电极上GOx的直接电化学和生物传感性能.这种酶法合成的GOx-A... 将NaAuCl4、葡萄糖氧化酶(GOx)和葡萄糖混合,借一步酶促反应制得吸附GOx的金纳米颗粒(Au NPs),再通过滴干修饰法研制了Nafion/GOx-AuNPs修饰的玻碳(GC)电极,并考察了该酶电极上GOx的直接电化学和生物传感性能.这种酶法合成的GOx-AuNPs复合物有良好的酶直接电化学活性,也保持了GOx的生物活性,似可归因于酶法合成的纳米金更接近酶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缘故.该酶电极在-0.4 V(vs.SCE)电位下,其稳态电流下降与葡萄糖浓度(0.5-4 mmol·L^-1)成正比,检测下限0.2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酶法合成 葡萄糖氧化酶-纳米金复合物 直接电化学 生物传感
下载PDF
干化学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正海 黄凤英 +2 位作者 谢圣高 梁冯 张新伟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结果的可比性。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方法对比评价EP 9-A文件的要求,用两种检测系统即干化学法(Y)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葡萄糖氧化酶法各重复2次测定4...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结果的可比性。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方法对比评价EP 9-A文件的要求,用两种检测系统即干化学法(Y)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葡萄糖氧化酶法各重复2次测定40例新鲜葡萄样品,做结果比对。结果两种检测系统回发方案:Y=1.042X-0.295,相关系数r=0.978,两系统的相关性良好。3个医学决定水平浓度(X c)下两系统间的比对试验总体符合临床要求,但在低值时不符合。两系统测定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化学法检测结果偏低。结论在测定低值血糖时要利用回归方程进行截距和斜率校准,使系统误差达到临床可接受标准。在室内质控结果不稳定时必须进行校准。干化学法仅适合于血糖的随机监测参考,而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在血糖仪检测结果接近临界值时,应以静脉血清(血浆)在生化分析仪上的检测结果为诊断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化学法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血糖 比对分析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氧消耗速率法的方法学评价
5
作者 张宁 袁平宗 +3 位作者 史德 李传达 陈秀珍 殷运忠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 :葡萄糖氧化酶—氧消耗速率法 (GOD -O2 )和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GOD -POD)测定葡萄糖的方法学比较。方法 :采用BeckmanCX9GOD -O2 法与ISPGOD -POD法进行比较 ,并对GOD -O2 法的重复性、线性试验、干扰实验、回收实验进... 目的 :葡萄糖氧化酶—氧消耗速率法 (GOD -O2 )和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GOD -POD)测定葡萄糖的方法学比较。方法 :采用BeckmanCX9GOD -O2 法与ISPGOD -POD法进行比较 ,并对GOD -O2 法的重复性、线性试验、干扰实验、回收实验进行评价。结果 :GOD -O2 法 (Y)与GOD -POD法 (X)有很好的相关性 ,Y =1.0 30X - 1.16 8,r=0 .9995 ) ;线性可达 2 9.2mmol L ;批内CV <1.3% ,日间CV <1.7% ,总CV <2 .2 % ;回收率平均99.83% ;溶血、脂血、黄疸对测定无显著干扰。结论 :本法准确、快速、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酶氧化消耗速率法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方法学 生化检验
下载PDF
模拟过氧化物酶Fe[Ⅱ]-丁二酮肟络合物催化显色反应及分析应用
6
作者 高景芝 朱若华 王文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了Fe[Ⅱ ] 丁二酮肟的络合物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对过氧化氢、4 氨基安替比林和苯酚显色反应的催化活性 .将显色反应与葡萄糖氧化酶反应偶联 ,测定了葡萄糖注射液及五味子蜜中葡萄糖的含量 。
关键词 铁[Ⅱ]-丁二酮肟络合物 催化显色反应 模拟过氧化物 含量测定 葡萄糖氧化酶反应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定量分析黏结剂种类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敏 张晓洁 郑苍尚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12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定量检测纤维桩的微渗漏,分析全酸蚀、自酸蚀及自黏结3种树脂类黏结剂对纤维桩粘固后的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将大小形态相似的24颗离体上前牙经常规根管治疗,根... 目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定量检测纤维桩的微渗漏,分析全酸蚀、自酸蚀及自黏结3种树脂类黏结剂对纤维桩粘固后的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将大小形态相似的24颗离体上前牙经常规根管治疗,根管上2/3行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各8颗牙,分别采用全酸蚀、自酸蚀、自黏结树脂类黏结剂黏结直径为1.8mm的同一种纤维桩。截取离体牙釉牙骨质界下方6mm牙体作为实验试件,采用GOD-POD法测量其微渗漏情况。结果全酸蚀树脂黏结剂Duolink的微渗漏为(0.916±0.106)mmol/L,自黏结树脂黏结剂Embrace WetBond的微渗漏为(0.958±0.047)mmol/L,自酸蚀树脂黏结剂Multilink N的微渗漏为(0.992±0.079)mmol/L,3种黏结剂试件间微渗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种类树脂黏结剂粘固纤维桩后均有微渗漏发生,与自黏结树脂黏结剂、自酸蚀树脂黏结剂比较,全酸蚀树脂黏结剂产生的微渗漏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树脂黏结剂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微渗漏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氧化测定过氧化氢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应平 张玉玲 +2 位作者 颜克美 陈百玲 罗光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在 pH9.58 NH_4Cl-NH_3·H_2O缓冲体系中,氯化血红素(Hemin)呈现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有机染料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2,3,7-tirhydroxy-9(3,5-dihydroxy)phenylfluorone,DHPF)降解褪色.本文研究了Hemin-D... 在 pH9.58 NH_4Cl-NH_3·H_2O缓冲体系中,氯化血红素(Hemin)呈现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有机染料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2,3,7-tirhydroxy-9(3,5-dihydroxy)phenylfluorone,DHPF)降解褪色.本文研究了Hemin-DHPF-H_2O_2催化体系的褪色反应条件,拟定了测定H_2O_2高灵敏度的光分析方法,测定H_2O_2的线性范围为 0~2.40 × 10-5mol/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06×10~3L·mol-1·cm-1,检测线为2.48×10~6mol·L-1.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现象,探讨了酶催化反应的可能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模拟酶 催化氧化 氯化血红素 氧化 2 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 酶法分析 酶催化反应 含量测定
下载PDF
β-环糊精构筑模拟酶催化法测定葡萄糖 被引量:5
9
作者 沈静茹 雷灼霖 +2 位作者 孙小梅 韦继争 丁志刚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28-831,共4页
采用 β 环糊精 ( β cyclodextrin,β CD)二间羧基苯磺酸酯同三氯化铁构筑模拟酶催化法 ,对葡萄糖制剂中的葡萄糖进行测定并寻找最佳测定检测条件。方法简便 ,灵敏度和重现性理想 ,线性范围 1 2 0~4 0 0mg/L ,检测下限为 60mg/L,精密... 采用 β 环糊精 ( β cyclodextrin,β CD)二间羧基苯磺酸酯同三氯化铁构筑模拟酶催化法 ,对葡萄糖制剂中的葡萄糖进行测定并寻找最佳测定检测条件。方法简便 ,灵敏度和重现性理想 ,线性范围 1 2 0~4 0 0mg/L ,检测下限为 60mg/L,精密度试验RSD为 1 .9% (n=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模拟葡萄糖氧化酶 模拟过氧化物 催化分析 葡萄糖 测定
下载PDF
偶联酶法分光光度直接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被引量:9
10
作者 韩爱霞 吴国是 +4 位作者 梁强 张复实 郝丽 张秀梅 唐应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17-1420,共4页
研究了以改进的Trinder试剂N 乙基 N (2 羟基 3 磺酸基丙基 ) 3 ,5 二甲氧基苯胺 (DAOS)为还原型色原测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新体系。应用DAOS试剂的优点在于它形成的氧化型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5 92nm。在此波长下 ,血液中胆红素等... 研究了以改进的Trinder试剂N 乙基 N (2 羟基 3 磺酸基丙基 ) 3 ,5 二甲氧基苯胺 (DAOS)为还原型色原测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新体系。应用DAOS试剂的优点在于它形成的氧化型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5 92nm。在此波长下 ,血液中胆红素等物质没有干扰吸收 ,所以本法测血糖含量不需把血液分离为血清 ,比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酶法分析中以苯酚为还原型色原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本法测定葡萄糖的线性范围在 1~ 2 0mmol L ;回收率为 96.3 %~ 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葡萄糖 含量测定 偶联酶法 分光光度法 临床医学检验 还原型色原 葡萄糖氧化酶 N-乙基-N-(2-羟基-3-磺酸基丙基)-3 5-二甲氧基苯胺
下载PDF
恒压式葡萄糖定量法评价4种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穆云静 屈铁军 +5 位作者 程小刚 王小勤 赵明 汪雨娜 韩冰 余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建立恒压式葡萄糖定量微渗漏模型,并以此评价AH Plus、Roeko Seal、Cortisomol、RC Sealer 4种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性能。方法选取56颗单直根管的上前牙,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AH Plus组(A组)、RoekoSeal组(B组)、Cortisomol组(C组)、RC S... 目的建立恒压式葡萄糖定量微渗漏模型,并以此评价AH Plus、Roeko Seal、Cortisomol、RC Sealer 4种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性能。方法选取56颗单直根管的上前牙,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AH Plus组(A组)、RoekoSeal组(B组)、Cortisomol组(C组)、RC Sealer组(D组),每组各12颗;另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各4颗。常规根管预备后,实验组用冷牙胶侧向加压充填技术配合各根管封闭剂充填根管,对照组只使用牙胶尖充填。通过恒压式葡萄糖定量微渗漏模型,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检测第1、3、5、7、10、15、20、25、30天从冠方向根方漏出的葡萄糖的量。结果第1、3、5天时,A、B两组间及C、D两组间葡萄糖微渗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起实验各组微渗漏值逐渐增大,且实验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压式葡萄糖微渗漏模型建模简单、灵敏度高、操作性强。聚二甲基硅氧烷类根管封闭剂(Roeko Seal)封闭根管的能力较强,树脂类(AH Plus)居中,氧化锌类(Cortisomol、RC Sealer)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封闭剂 微渗漏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下载PDF
GOD-POD法在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晓云 王朋倩 +1 位作者 韩曼 刘喜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84-1687,共4页
目的:通过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法检测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建立简便、经济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评价方法。方法: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分别采用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地塞米松(... 目的:通过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法检测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建立简便、经济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评价方法。方法: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分别采用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1.0μmol/L)诱导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GOD-POD法测定糖浓度,动态观察诱导过程中细胞糖消耗,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同时应用RT-PCR检测脂联素(Adiponectin)mRNA表达。结果:通过该方法检测,可以反映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以胰岛素刺激下较基础状态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增加量,计算出ISI,能够反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抵抗程度。结论:GOD-POD法能够准确测定细胞总体葡萄糖消耗,可用于脂肪细胞糖摄取利用与IR评价,此方法操作简便、经济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 胰岛素抵抗 3T3-L1 脂联素
下载PDF
尿酸对GOD-POD法测定血糖的干扰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良洪 朱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483-1484,共2页
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因其操作简便,特异性高,半自动,全自动生化仪均可使用,目前已被推荐为血糖测定的首选方法。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用此方法检测血糖。其原理为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和色素... 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因其操作简便,特异性高,半自动,全自动生化仪均可使用,目前已被推荐为血糖测定的首选方法。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用此方法检测血糖。其原理为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和色素原性氧受体存在下,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同时使色素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其色泽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呈正比。反应式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D-POD法 血糖 测定 过氧化物酶法 葡萄糖氧化酶 4-氨基安替比林 干扰 尿酸
下载PDF
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微渗漏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敏 郑苍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比较4种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的封闭效果,观察有机硅烷偶联剂对固定螺丝孔微渗漏的影响,分析冷热循环试验对固定螺丝孔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制备80个钛合金中空半圆柱状试件(上1/2表面烤瓷,内表面喷砂+酸蚀处理),分... 目的:比较4种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的封闭效果,观察有机硅烷偶联剂对固定螺丝孔微渗漏的影响,分析冷热循环试验对固定螺丝孔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制备80个钛合金中空半圆柱状试件(上1/2表面烤瓷,内表面喷砂+酸蚀处理),分为偶联剂和非偶联剂组,分别用4种光固化树脂进行封闭,各组再作对比冷热循环试验。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测量微渗漏情况,采用SAS 1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种光固化复合树脂间、偶联剂组与非偶联剂组间、冷热循环组与对照组间微渗漏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对封闭材料(A因素)、偶联剂处理(B因素)、冷热循环试验(C因素)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中发现,只有B因素与C因素间具有交互作用(P<0.01);AB间、AC间、ABC间则均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封闭材料是影响固定螺丝孔微渗漏的一个重要因素。使用偶联剂可有效减少黏结界面的微渗漏,实验试件对冷热循环试验的耐受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固定螺丝孔 微渗漏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偶联剂
原文传递
有机硅烷偶联剂对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敏 郑苍尚 +2 位作者 张晓洁 朱明颖 刘琼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83-885,890,共4页
目的:观察有机硅烷偶联剂在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封闭中的作用;引入并改造一种定量检测固定螺丝孔微渗漏的方法-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方法:制备40个钛合金中空半圆柱状试件(上1/2表面烤瓷,内表面喷砂+酸蚀处理),分为偶联... 目的:观察有机硅烷偶联剂在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封闭中的作用;引入并改造一种定量检测固定螺丝孔微渗漏的方法-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方法:制备40个钛合金中空半圆柱状试件(上1/2表面烤瓷,内表面喷砂+酸蚀处理),分为偶联剂处理组与对照组,用Vivadent瓷化树脂粘接后进行对比冷热循环试验。采用GOD-POD法测量微渗漏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偶联剂组与对照组间的微渗漏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使用有机硅烷偶联剂可以有效减少固定螺丝孔周壁粘接界面的微渗漏;GOD-POD法是一种能精确测定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微渗漏的简单灵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固定螺丝孔 微渗漏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有机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糖代谢紊乱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美玉 李智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534-53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糖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法 ,测定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空腹血糖 ,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1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所致的肝原...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糖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法 ,测定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空腹血糖 ,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1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所致的肝原性糖尿病发生率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方面的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 ) ;而低血糖的发生率在上述各方面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2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肝原性糖尿病和低血糖的发生率在e抗原阳性与e抗原阴性者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3)两组患者肝原性糖尿病发生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低血糖发生率间的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性别、年龄、病程是慢性病毒性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血糖代谢紊乱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下载PDF
山羊黄体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树林 蒋田园 +4 位作者 雷治海 林磊 曾明华 李文献 范光丽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19,共4页
为了探查山羊卵巢黄体中是否存在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法对12~18月龄妊娠奶山羊卵巢中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体组织中各区均含有催产素、神经元特异... 为了探查山羊卵巢黄体中是否存在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法对12~18月龄妊娠奶山羊卵巢中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体组织中各区均含有催产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突触素和5-羟色胺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这些细胞散在或成团分布,多呈圆形、卵圆形和三角形,一些细胞具有明显的突起。阳性细胞数由多至少顺序为:催产素、突触素、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羟色胺。鉴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突触素和5-羟色胺是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广谱的、共同的细胞标记物,结果提示山羊卵巢黄体中存在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 黄体 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 奶山羊
下载PDF
快速检测痕量汞的光电型传感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8
作者 商璟 翁芝莹 +2 位作者 柴春彦 张洪才 刘国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建立一种检测痕量汞的光电型传感方法,利用汞抑制葡萄糖氧化酶体系(即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葡萄糖-邻联甲苯胺—偶联反应体系)生成蓝色产物的原理,将Glu与OT固定化制成试纸条,插入自制的便携式光电型传感器,绘制出汞离子溶... 为建立一种检测痕量汞的光电型传感方法,利用汞抑制葡萄糖氧化酶体系(即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葡萄糖-邻联甲苯胺—偶联反应体系)生成蓝色产物的原理,将Glu与OT固定化制成试纸条,插入自制的便携式光电型传感器,绘制出汞离子溶液浓度与对应的反射光强度值的标准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当汞溶液的浓度范围分别处于0.010~0.050mmoL/L时,光反射强度值与汞浓度皆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经优化检测条件,汞溶液与双酶孵育的最佳时间为1h。该方法测定汞的检出限为1.0×10-4 mmol/L,检测时间分别为5min。由此可知,此方法检测汞快速、简便,有望实现对样品中汞含量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传感器 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葡萄糖—邻联甲苯胺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血糖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亚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5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瑞士罗康全活力型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可比性。方法用两种方法即干化学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我院10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末梢血及静脉血清标本的血糖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瑞士罗康全活力型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可比性。方法用两种方法即干化学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我院10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末梢血及静脉血清标本的血糖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罗康全活力型血糖仪测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其末梢全血与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的血糖结果有高度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值时,二者差异逐渐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化学法监测血糖具有方便快捷、可用全血进行检测、无需定标、试纸易保存等优点,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及检验科的随机检测参考,但其不能完全替代静脉血清的测定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尤其是达到高值时,应结合临床症状,以生化分析仪复测的检测结果作为诊断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化学法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血糖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鸡端脑向小脑投射的起始核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为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1-504,共4页
将 4 0 %辣根过氧化物酶 ( HRP)水溶液注入鸡小脑的 、 、 叶 ,逆行追踪其端脑向小脑投射的起始核。结果发现 ,端脑的海马、隔核、带核、旁嗅叶出现多量标记细胞 ;副高纹状体、嗅结节和古纹状体出现少量标记细胞。将 CB-HRP引入古纹状... 将 4 0 %辣根过氧化物酶 ( HRP)水溶液注入鸡小脑的 、 、 叶 ,逆行追踪其端脑向小脑投射的起始核。结果发现 ,端脑的海马、隔核、带核、旁嗅叶出现多量标记细胞 ;副高纹状体、嗅结节和古纹状体出现少量标记细胞。将 CB-HRP引入古纹状体 ,于小脑皮层的分子层内出现顺行标记物 ,颗粒层内也有稀疏的顺行标记物出现。结果表明 ,鸡端脑 -小脑投射的起源较为丰富而广泛 ,上世纪初提出的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脑-小脑投射 辣根过氧化物酶法 起始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