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碳管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贵权 管文军 +2 位作者 李昱 张孝彬 陈裕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8-671,共4页
基于纳米碳管的特殊物理结构和电化学特性,利用多壁纳米碳管(MWCN)修饰酶电极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分析传感器性能的改变并探索酶和电子中间体在纳米碳管表面的作用机制.在碳糊电极表面纳米碳管修饰能够加快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的氧化还原... 基于纳米碳管的特殊物理结构和电化学特性,利用多壁纳米碳管(MWCN)修饰酶电极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分析传感器性能的改变并探索酶和电子中间体在纳米碳管表面的作用机制.在碳糊电极表面纳米碳管修饰能够加快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的氧化还原速度,提高响应电流水平,但没有发现纳米碳管有直接电子传递作用;同时纳米碳管提高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分子在反应过程中的相对活性.经纳米碳管修饰后,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和分辨率,检测灵敏度、检测范围、检测速度有所提高;尤其在人体血糖浓度范围内,响应电流幅度提高了50%,分辨率提高了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印刷电极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掺杂纳米普鲁士蓝溶胶-凝胶修饰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志宇 李建平 方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8-54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普鲁士蓝微粒,将含纳米普鲁士蓝微粒的TiO2溶胶-凝胶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纳米普鲁士蓝修饰电极,该电极对H2O2产生灵敏的响应,线性范围为0.5~400 μmol/L,较常规普鲁士蓝修饰电极(线性范围为25~500 μmol...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普鲁士蓝微粒,将含纳米普鲁士蓝微粒的TiO2溶胶-凝胶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纳米普鲁士蓝修饰电极,该电极对H2O2产生灵敏的响应,线性范围为0.5~400 μmol/L,较常规普鲁士蓝修饰电极(线性范围为25~500 μmol/L)灵敏.电极表面再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后构建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响应范围0~20 mmol/L,葡萄糖氧化酶表观米氏常数为8.04 mmol/L.实验表明,该法适合于批量制作高灵敏和高重现性的生物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普鲁士蓝 纳米 葡萄糖氧化酶 掺杂 溶胶-凝胶法 修饰电极 电极表面 线性范围 TiO2 H2O2 米氏常数 批量制作 电极对 MOL MOL 500 重现性 高灵敏 微粒 响应
下载PDF
以高氯酸·三-2,2′-联吡啶合钴(Ⅲ)作为电子媒介体金纳米颗粒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群芳 娄方明 +1 位作者 周旭美 袁若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0,共4页
用纳米金溶胶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构成复合固酶基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于铂电极表面,并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三-2,2′-联吡啶合钴(Ⅲ)作为电子媒介体,制成了高灵敏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葡萄糖氧化酶吸... 用纳米金溶胶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构成复合固酶基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于铂电极表面,并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三-2,2′-联吡啶合钴(Ⅲ)作为电子媒介体,制成了高灵敏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葡萄糖氧化酶吸附在纳米金颗粒表面上稳定且保持其生物活性;而电子媒介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该传感器对葡萄糖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2×10^-8-6.2×10^-6mol/L,检出限6.2×10^-9mol/L(S/N=3)。该生物传感器有效消除了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可用于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三-2 2′-联吡啶合钴(Ⅲ) 纳米金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层层累积技术制备基于纳米碳管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钰 史海滨 +3 位作者 吴宝艳 李静 安顺一 陈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5,18,共4页
以多壁纳米碳管(MWCNTs)为电子媒介体和酶的吸附载体,利用层层累积的白组装技术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多层(MWCNTs/GOx)。复合薄膜修饰电极,制备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值随着MWCNT... 以多壁纳米碳管(MWCNTs)为电子媒介体和酶的吸附载体,利用层层累积的白组装技术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多层(MWCNTs/GOx)。复合薄膜修饰电极,制备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值随着MWCNTs/GOx复合薄膜层数的不同而变化,当MWCNTs/GOx复合薄膜的层数为6时,响应电流值达到最大。(MWCNTs/GOx)。复合薄膜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3×10^-2moL/L葡萄糖的响应电流为1.63μA,响应时问仅为6.7s。该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10^-4~1.5×10^-2moL/L,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9×10^-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纳米碳管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层层累积技术
下载PDF
聚吡咯掺杂苯磺酸钠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3
5
作者 闫长领 郭玉娟 +2 位作者 张春朵 王公轲 刘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2-84,共3页
采用电化学聚合技术,用掺杂苯磺酸钠的聚吡咯(PPy)导电薄膜修饰铅笔芯电极,在修饰电极表面吸附葡萄糖氧化酶制备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了苯磺酸钠掺杂对PPy薄膜形貌、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苯磺酸钠能够改变PP... 采用电化学聚合技术,用掺杂苯磺酸钠的聚吡咯(PPy)导电薄膜修饰铅笔芯电极,在修饰电极表面吸附葡萄糖氧化酶制备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了苯磺酸钠掺杂对PPy薄膜形貌、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苯磺酸钠能够改变PPy形貌、极大提高其导电性.优化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响应电流和葡萄糖浓度在0~0.7 m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度(R=0.9976),灵敏度为26.10 μA/mmol/L,平均响应时间约为6.5s,检测下限为47.2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聚合 聚吡咯 苯磺酸钠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构建基于LbL的(PPy/MWCNTs-CS)n增效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加栋 居莉莉 +3 位作者 陈敬敬 李思埏 周忠焱 怀红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113,115,共4页
实验层层累积(LbL)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壳聚糖(CS),修饰聚吡咯(PPy),结合葡萄糖氧化酶(GOD),构建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线性检测范围为3.7×10-4~1.123×10-2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 实验层层累积(LbL)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壳聚糖(CS),修饰聚吡咯(PPy),结合葡萄糖氧化酶(GOD),构建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线性检测范围为3.7×10-4~1.123×10-2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为2.4×10-5mol/L。达到1.05×10-6A的稳态电流所用的时间〈5 s,于4℃环境保存7 d后峰电流约为原来的95%。传感器抗干扰性强,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累积 聚吡咯 多壁碳纳米管 壳聚糖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聚乙烯缩丁醛膜固定聚亚甲基蓝和纳米银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颜 柴雅琴 +4 位作者 钟霞 孙爱丽 唐点平 戴建远 袁若 《化学传感器》 CAS 2004年第4期25-29,共5页
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电聚合一层稳定的亚甲蓝聚合物膜,研究了这层膜在0.1 mol/L磷酸缓冲溶液(pH 7.0)中的电化学性质。用纳米银颗粒吸附葡萄糖氧化酶(GOD),采用乙烯醇缩丁醛(PVB)为辅助固酶基质将其固定于亚甲蓝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 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电聚合一层稳定的亚甲蓝聚合物膜,研究了这层膜在0.1 mol/L磷酸缓冲溶液(pH 7.0)中的电化学性质。用纳米银颗粒吸附葡萄糖氧化酶(GOD),采用乙烯醇缩丁醛(PVB)为辅助固酶基质将其固定于亚甲蓝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成了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发现,加入纳米银后提高了酶电极对葡萄糖的电流响应,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对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为2.5×10^(-6)~2×10^(-3)mol/L,检测下限为1×10^(-6)mol/L,并具有抗坏血酸、抗尿酸干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醛 纳米银 聚乙烯 磷酸 新型 聚合物膜 PVB 固定 亚甲蓝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利用层层累积技术制备基于纳米碳管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彦 李家涛 冷鹏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8年第2期60-63,共4页
以多壁纳米碳管(MWNTs)为电子媒介体和酶的吸附载体,利用层层累积的自组装技术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多层(MWNTs/GOx)。复合薄膜修饰电极,制备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值随着MWNTs/... 以多壁纳米碳管(MWNTs)为电子媒介体和酶的吸附载体,利用层层累积的自组装技术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多层(MWNTs/GOx)。复合薄膜修饰电极,制备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值随着MWNTs/GOx复合薄膜层数的不同而变化,当MWNTs/GOx复合薄膜的层数为6时,响应电流值达到最大。(MWNTs/GOx)。复合薄膜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30mmol/L葡萄糖的响应电流为1.63μA,响应时间仅为6.7s。该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15mmol/L,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09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纳米碳管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层层累积技术
下载PDF
基于聚中性红和纳米银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群芳 娄方明 龙文波 《化学传感器》 CAS 2009年第4期58-61,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铂金电极上电聚合一层聚中性红膜,将葡萄糖氧化酶和纳米银通过静电吸附交替固定于聚中性红修饰的铂金电极表面,最后用聚中性红包埋电极,从而制得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性红能够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性能稳定并对生物分子...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铂金电极上电聚合一层聚中性红膜,将葡萄糖氧化酶和纳米银通过静电吸附交替固定于聚中性红修饰的铂金电极表面,最后用聚中性红包埋电极,从而制得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性红能够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性能稳定并对生物分子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复合膜,加入纳米银后,显著增加葡萄糖氧化酶固定量,提高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电极在葡萄糖浓度为0.5×10-8~3.5×10-6mol/L的范围内,氧化峰峰电流值与葡萄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25×10-8mol/L(S/N=3)。该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并具有抗抗坏血酸、尿酸干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银溶胶 聚中性红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聚天青A和纳米银修饰玻碳电极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新义 黄晓东 +1 位作者 李绍中 王璐 《饮料工业》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该传感器以电聚合于玻碳电极的天青A作为电子传递介体,用纳米银颗粒和壳聚糖膜作为复合固酶基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颗粒的引入可显著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用此法制备... 该传感器以电聚合于玻碳电极的天青A作为电子传递介体,用纳米银颗粒和壳聚糖膜作为复合固酶基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颗粒的引入可显著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用此法制备的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6~4.2×10-3mol/L,并具有抗尿酸、抗坏血酸干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青A 纳米银 壳聚糖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修饰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11
作者 吴宝艳 许鑫华 +3 位作者 史海滨 韩松岩 黄亮 陈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3-517,共5页
为拓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利用质量浓度为0g/L、10g/L、15g/L、20g/L、25g/L和30g/L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对以二茂铁为电子媒介体明胶戊二醛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的葡萄糖丝网印刷金电极进行修饰,研究了醋酸纤维素扩... 为拓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利用质量浓度为0g/L、10g/L、15g/L、20g/L、25g/L和30g/L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对以二茂铁为电子媒介体明胶戊二醛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的葡萄糖丝网印刷金电极进行修饰,研究了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有效地拓宽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质量浓度为20g/L醋酸纤维素制备的扩散限制膜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性能最优,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其检测线性范围为0~30mmol/L,响应时间为10s,灵敏度为31.4μA/(mol·L-1),相关系数为0.99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醋酸纤维素 扩散限制膜 检测范围
下载PDF
基于链接反应固定的葡萄糖氧化酶及其应用于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12
作者 卫银银 李颖 +1 位作者 张芋丹 金利通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286-286,共1页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简单、迅速地检测和诊断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链接反应是由Sharpless提出:Cu(Ⅰ)催化叠氮化合物与末端炔基形成碳亚二胺,该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强、生物兼...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简单、迅速地检测和诊断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链接反应是由Sharpless提出:Cu(Ⅰ)催化叠氮化合物与末端炔基形成碳亚二胺,该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强、生物兼容性好。本实验利用链接反应将炔基化的GOx固定于AuNPs表面,并将其应用于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葡萄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反应条件 葡萄糖氧化酶 链接 应用 葡萄糖含量 叠氮化合物 Cu(Ⅰ)
下载PDF
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13
作者 李秋霞 罗立强 +4 位作者 徐彦红 丁亚平 王霞 徐引娟 邓冬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64-64,共1页
葡萄糖是生物体的重要代谢产物,其浓度的检测对糖尿病人极为重要。葡萄糖氧化酶因其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和实用性强而成为一种理想的酶。它含有素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氧化还原中心,能催化电子从葡萄糖转移至葡萄糖酸内酯,已经... 葡萄糖是生物体的重要代谢产物,其浓度的检测对糖尿病人极为重要。葡萄糖氧化酶因其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和实用性强而成为一种理想的酶。它含有素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氧化还原中心,能催化电子从葡萄糖转移至葡萄糖酸内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监测糖尿病的葡萄糖水平。然而,由于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深深地位于蛋白质的内部,即使葡萄糖氧化酶有活泼的性质,也不能轻易实现电子在酶与电极间的直接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磁性纳米粒子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酸内酯 糖尿病人 代谢产物 氧化还原
下载PDF
以萘酚绿B为电子媒介体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英文)
14
作者 赵勤 袁若 +2 位作者 莫昌莉 柴雅琴 钟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0-714,共5页
首次采用了染料萘酚绿B作为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电子媒介体制备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检测电位低,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其对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 5~18μmol/L,检测下限为0 5μmol/L及响应时间小于30s.
关键词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萘酚绿B 电子媒介体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 检测电位 抗干扰能力
下载PDF
医用μTAS微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的微加工技术
15
作者 金鹏 谭久彬 三泽弘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663-1666,共4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 IDA薄膜电极的微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结合该传感器 IDA薄膜电极的加工 ,介绍了目前 μTAS加工中的微加工技术。
关键词 微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IDA电极 ΜTAS 微加工技术
下载PDF
纳米ZnO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16
作者 丁一 康卓 张跃 《新材料产业》 2015年第3期22-27,共6页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的合成工艺与表征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们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利用功能纳米材料提升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在众多纳米材料中,氧化锌(ZnO)被视为是极具潜力的候选者之一。
关键词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纳米ZNO 功能纳米材料 表征技术 合成工艺 氧化锌
下载PDF
基于螺旋型铂铱合金电极的植入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江渊 朱志刚 +2 位作者 陈诚 李崭虹 陈云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4,共6页
采用螺旋型铂铱合金电极设计,旨在提高植入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葡萄糖氧化酶担载量并增大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以扫描电镜(SEM)观察聚氨酯(Polyurethane,PU)半透膜的形貌,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I-T)考察PU涂覆厚度、P... 采用螺旋型铂铱合金电极设计,旨在提高植入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葡萄糖氧化酶担载量并增大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以扫描电镜(SEM)观察聚氨酯(Polyurethane,PU)半透膜的形貌,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I-T)考察PU涂覆厚度、PU含量以及酶含量等参数对传感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螺旋型传感器灵敏度在20 n A/(mmol/L)~30 n A/(mmol/L),可在人体生理条件范围内线性检测(2 mmol/L^30 mmol/L)葡萄糖浓度,并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符合电极长期植入式需求,有望作为今后糖尿病患者血糖连续监测的关键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螺旋线圈电极 聚氨酯半透膜 选择性
下载PDF
基于铂纳米颗粒电沉积镁铝水滑石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亮 林有芹 +2 位作者 陈旭 路艳罗 杨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2-447,共6页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纳米颗粒,将其修饰到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电极表面;在此修饰电极基础上,利用电沉积还原氯铂酸盐法制备了铂纳米颗粒/水滑石复合修饰电极.由于水滑石层板表面的外限域作用有效抑制了铂纳米颗粒的聚集,...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纳米颗粒,将其修饰到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电极表面;在此修饰电极基础上,利用电沉积还原氯铂酸盐法制备了铂纳米颗粒/水滑石复合修饰电极.由于水滑石层板表面的外限域作用有效抑制了铂纳米颗粒的聚集,使该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性能.基于镁铝水滑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葡萄糖氧化酶进一步修饰到该电极表面,实现了对葡萄糖高灵敏的电化学检测,检出限(S/N=3)达1.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颗粒 镁铝水滑石 电沉积 电化学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二茂铁/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19
作者 宦迪亮 左少华 蓝闽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2-826,共5页
在碳糊电极上利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并用金纳米颗粒进行修饰,二茂铁作为电子传递介质,制作用于测量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仅为3S,线性测量范围为3.4~17.7mmol/L,... 在碳糊电极上利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并用金纳米颗粒进行修饰,二茂铁作为电子传递介质,制作用于测量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仅为3S,线性测量范围为3.4~17.7mmol/L,通过金纳米颗粒的修饰,增大了检测的线性范围,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葡萄糖传感器的灵敏度从42.48μA/(mol·L^-1)提高到1.1576mA/(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循环伏安法 二茂铁 纳米金 溶胶-凝胶
下载PDF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在有机介质中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孟较 应太林 +1 位作者 张晓岚 漆德瑶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研究了β-环糊精与二茂铁主客体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在正丙醇、乙醇、乙腈三种有机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响应特性,发现该传感器在有机溶液中的响应电流较缓冲溶液中增加;且有机溶液的浓度对传感器响应产生影响,其最适百分比浓度分别为。正... 研究了β-环糊精与二茂铁主客体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在正丙醇、乙醇、乙腈三种有机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响应特性,发现该传感器在有机溶液中的响应电流较缓冲溶液中增加;且有机溶液的浓度对传感器响应产生影响,其最适百分比浓度分别为。正丙醇40%,乙醇45,乙腈40%;并探讨有机溶液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产生影响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介质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循环伏安响应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