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白惠玲 刘勤 +1 位作者 文瑾 吴小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分析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是否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和预后有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外周血VEGF水平,... 目的:分析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是否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和预后有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外周血VEGF水平,并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对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线VEGF水平与患者术后转移的关系。结果: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较健康者升高。就诊时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升高。在随访过程中,血清VEGF≥700pg/m L的患者,肿瘤发生转移的风险较高。结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史雪辉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304-307,共4页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释放多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寻求有价值的特异性TM对UM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UM蛋白标志物及其...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释放多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寻求有价值的特异性TM对UM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UM蛋白标志物及其近年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肿瘤标志物 眼内瘤
下载PDF
MicroRNA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燕 邵毅 高桂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488,共4页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经血流转移,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到多步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因此研究参与此过程的分子机制能为肿瘤的有效治疗提供有益的见解...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经血流转移,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到多步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因此研究参与此过程的分子机制能为肿瘤的有效治疗提供有益的见解。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在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异常表达的microRNA参与了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众多的病理过程。本文综述了microRNA的发现、形成及作用机制,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microRNA的异常表达及其可能机制,microRNA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与增殖、侵袭和转移以及microRNA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MICRORNA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唐飞 甘露 何为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54-258,共5页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虽然目前治疗手段多种多样,眼球摘除术仍是本病的传统治疗,但手术摘除眼球并不能完全控制肿瘤的远处转移。对于伴全身转移的患者,据30a来的统计,生存率仍很低...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虽然目前治疗手段多种多样,眼球摘除术仍是本病的传统治疗,但手术摘除眼球并不能完全控制肿瘤的远处转移。对于伴全身转移的患者,据30a来的统计,生存率仍很低。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放射治疗
下载PDF
1例高龄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护理
5
作者 陈碧贞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367-368,共2页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是眼恶性肿瘤疾病。2009年2月我院收治1例女性高龄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该患者病程长、心功能差、恶性肿瘤体积大易转移,在诊治过程中我科在眼部护理、心理支持、安全护理等方面给予全面、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患者...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是眼恶性肿瘤疾病。2009年2月我院收治1例女性高龄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该患者病程长、心功能差、恶性肿瘤体积大易转移,在诊治过程中我科在眼部护理、心理支持、安全护理等方面给予全面、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患者最终得以治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患者 肿瘤体积 肿瘤疾病 眼部护理 心理支持 安全护理 心功能 治愈 诊治 女性 过程 病程
下载PDF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相关的非编码RNA表达谱及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云 杨伟敏 +2 位作者 邓小茜 季娴 肖伟 《眼科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5-35,共11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相关的非编码RNA,以及它们作为竞争性内源RNA的作用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80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资料,采...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相关的非编码RNA,以及它们作为竞争性内源RNA的作用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80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资料,采用edgeR算法分析转移与非转移患者组织中差异表达(differentially expressed,DE)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和mRNA,并构建lncRNA-miR-mRNA的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网络,基因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研究网络中mRNA的生物学功能。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eRNA网络中核心RNA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从发生远处转移的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样本中,共鉴定出346个上调的mRNA,118个下调的miR和45个上调的lncRNA。其中67个mRNA,7个miR和30个lncRNA相互组合形成616个ceRNA单元,并形成了一个具有181条边线ceRNA网络。基因富集分析表明:网络中的mRNA富集在肿瘤生成和转移相关的几个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和信号通路。拓扑分析确定了6个核心lncRNA(LINC00861、LINC02421、BHLHE40-AS1、LINC01252、LINC00513和LINC02389)和3个核心mRNA(UNC5D、BCL11B和MTDH)。所有核心lncRNA、核心mRNA的表达水平和5个miR(miR-221、miR-222、miR-506、miR-507、miR-876)的表达水平均与总体生存率显着相关(均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几种lncRNA及其相关的ceRNA网络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转移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和/或转移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转移 竞争性内源RNA 长链非编码RNA
下载PDF
斑壳放疗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消退率
7
作者 J.WilliamHarbour SaadAhmad MohammedEl-Bash 赵素焱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3年第3期182-182,共1页
目的:确定渗出性视网膜脱离(ERD)与斑壳放疗后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后ERD消退率的临床关系。
关键词 斑壳 放疗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消退率 术后随访
下载PDF
眼睛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8
作者 刘燕南 乔江春 韦军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9-470,共2页
眼睛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由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发育来,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肝脏,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40%~80%的病人有肝脏转移。过去认为恶性黑色素瘤病人肝转移为Ⅳ期病人,不适合手术切除。随着影像学技术如CT、MRI、PET的发展使早期... 眼睛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由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发育来,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肝脏,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40%~80%的病人有肝脏转移。过去认为恶性黑色素瘤病人肝转移为Ⅳ期病人,不适合手术切除。随着影像学技术如CT、MRI、PET的发展使早期发现肝脏转移病灶成为可能,同Herb科手术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使外科治疗成为可能。目前已有一些恶性黑色素瘤肝转移行肝切除后长期存活的报道。笔者就卫生部北京医院诊治的2例眼睛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肝转移病例结合文献作一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外科治疗 肝转移 眼睛 卫生部北京医院 肝脏转移 影像学技术 细胞发育
原文传递
双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9
作者 高玫蕊 魏文斌 贺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44-845,共2页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眼科检查 诊断 视网膜脱离
原文传递
单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10
作者 郭凯 韩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34-934,共1页
患者 男62岁因右眼视力障碍一个月,2007年3月26日于我院就诊。患者否认其他病史,全身体检除血压(160/100mmHg)偏高外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2,矫正均无提高。双眼晶状体浑浊,双眼玻璃体色素状浑浊,右眼底视盘... 患者 男62岁因右眼视力障碍一个月,2007年3月26日于我院就诊。患者否认其他病史,全身体检除血压(160/100mmHg)偏高外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2,矫正均无提高。双眼晶状体浑浊,双眼玻璃体色素状浑浊,右眼底视盘颞上方可见圆形、大小约5PD、边界清晰、隆起约2CD屈光度的孤立性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晶状体浑浊 右眼视力 视力障碍 眼玻璃体 屈光度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原发性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民稳 高玲 +3 位作者 刘茹 王涛 唐罗生 朱晓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factor-1-receptor,IGF-1R)对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GF-1R在41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组织的表达。用xz检验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factor-1-receptor,IGF-1R)对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GF-1R在41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组织的表达。用xz检验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乘积极限法分析生存率,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1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标本中,IGF-1R在28例肿瘤的细胞胞浆中表达,阳性率68.3%。x^2检验分析显示:IGF-1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细胞类型、最大基底直径、肿瘤的高度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IGF-1R的表达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IGF-1R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高表达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成为临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R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miR-135a/b靶向SIRT1调控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
12
作者 林永 杨汝森 +1 位作者 叶菊秀 陈晓燕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88-95,共8页
目的:研究microRNA-135a/b(miR-135a/b)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定量RT-PCR检测UM标本和癌旁组织中miR-135a/b的表达水平。将miRNA模拟物转染入UM细胞(M23和SP6.5)过表达miR-135a/b,... 目的:研究microRNA-135a/b(miR-135a/b)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定量RT-PCR检测UM标本和癌旁组织中miR-135a/b的表达水平。将miRNA模拟物转染入UM细胞(M23和SP6.5)过表达miR-135a/b,转染无义序列作为对照组(NC)。利用小RNA干扰技术和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染技术分别下调和上调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以无义小干扰RNA(siNC)和插入无义序列的慢病毒载体(Lv-NC)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鉴定miR-135a/b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定量RT-PCR结果显示miR-135a/b在UM组织较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iR-135a:t=6.38,P=0.003;miR-135b:t=23.26,P<0.001)。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miR-135a/b过表达M23和SP6.5细胞迁移距离减小(miR-135a:t=36.01、8.98,均P<0.01;miR-135b:t=27.53、10.51,均P<0.01)且迁移细胞数量减少(miR-135a:t=7.04、7.02,均P<0.01;miR-135b:t=5.01、7.32,均P<0.01)。双萤光素酶实验证实,miR-135a/b能够明显抑制SIRT1野生组萤光素酶的荧光值(miR-135a:t=2.88,P=0.028;miR-135b:t=4.99,P=0.003);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过表达miR-135a/b的M23和SP6.5细胞中SIRT1的蛋白水平下调(miR-135a:t=9.93、4.13,均P<0.01;miR-135b:t=4.66、6.20,均P<0.01)。siSIRT1转染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siRNC组相比,M23和SP6.5细胞中下调SIRT1蛋白水平后细胞的迁移距离减小(siSIRT1-I:t=13.88、11.78,均P<0.01;siSIRT1-II:t=31.20、6.27,均P<0.01)且迁移细胞数量减少(siSIRT1-I:t=7.57、4.66,均P<0.01;siSIRT1-II:t=5.58、3.25,均P<0.05)。M23和SP6.5细胞中上调SIRT1蛋白水平同时过表达miR-135a/b,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细胞的迁移数量较仅过表达miR-135a/b升高(miR-135a+Lv-SIRT1:t=4.10、2.75,均P<0.05;miR-135b+Lv-SIRT1:t=2.99、2.49,均P<0.05)。结论:miR-135a/b在UM中明显下调且通过靶向结合SIRT1 mRNA 3'非翻译区抑制UM细胞的迁移,提示miR-135a/b-SIRT1信号轴在UM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microRNA-135a microRNA-135b SIRT1 细胞迁移
原文传递
沙利霉素对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细胞的侵袭和增殖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维 夏玉 +2 位作者 邓柏林 高玉英 李静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002-4005,共4页
目的研究沙利霉素对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92-1细胞的侵袭和增殖及对β-连环蛋白(β-catenin)/转录因子4(TCF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沙利霉素(1,2.5,5,10,20,50,100,150,200μmol·L-1)处理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92-1细胞,48 h... 目的研究沙利霉素对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92-1细胞的侵袭和增殖及对β-连环蛋白(β-catenin)/转录因子4(TCF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沙利霉素(1,2.5,5,10,20,50,100,150,200μmol·L-1)处理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92-1细胞,48 h后以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将92-1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浓度实验组,空白对照组给予0.9%NaCl,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分别以终浓度为5,10,20μmol·L-1沙利霉素处理。Transwell实验检测92-1细胞侵袭,克隆形成实验检测92-1细胞增殖,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β-catenin和TCF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48 h后,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浓度实验组侵袭细胞数量分别为76±14,56±12,28±15和10±6;这4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77±11)%,(54±8)%,(27±9)%和(11±6)%;这4组的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6±0.14,0.57±0.21,0.16±0.08和0.02±0.01;这4组的TCF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5±0.12,0.42±0.14,0.12±0.06,0.03±0.02。上述指标:低、中、高3个浓度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沙利霉素可有效抑制葡萄膜恶性黑色素92-1细胞侵袭及增殖,且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这可能与沙利霉素调节β-catenin/TCF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霉素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活力 侵袭 增殖 β-连环蛋白/转录因子4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恶性食管间质瘤的血管生成拟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晖 顾晓萌 +1 位作者 丛波 李希波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5-407,共3页
1999年Maniotis等[1]在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发现一种全新的血液输送管道,其管壁为变形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及其间质形成,因其结构与正常血管类似,称之为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相继研究发现,含有VM的肿瘤在生物... 1999年Maniotis等[1]在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发现一种全新的血液输送管道,其管壁为变形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及其间质形成,因其结构与正常血管类似,称之为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相继研究发现,含有VM的肿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具有如下特点:恶性程度高、非定向分化或双向性分化、生长迅速、血道转移率高,如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滑膜肉瘤、间皮肉瘤及卵巢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血管生成拟态 食管间质瘤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定向分化 生物学行为 正常血管 研究发现 恶性程度 滑膜肉瘤
原文传递
眼内恶性肿瘤基因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管文雪 彭晓燕 《国际眼科纵览》 2020年第4期262-265,共4页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治疗手段,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alignant melanoma,UM)、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和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rimary vitreoretinal lympho...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治疗手段,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alignant melanoma,UM)、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和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rimary vitreoretinal lymphoma,PVRL)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UM患者,GNAQ/GNA11基因的突变率超过90%,GαQ和Gα11蛋白抑制剂FR900359或其衍生物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蛋白激酶C和ERK激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可能改善转移性UM患者的治疗反应。针对Yes相关蛋白的靶向治疗策略可能是未来治疗UM的有效手段。Nutlin-3a是MDM2-p53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它在高浓度时可杀死视网膜母细胞株。SYK抑制剂是开发中的RB治疗潜在靶点。沉默CKS1B基因可以抑制RB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伊布替尼可能预防或延迟CD79B阳性PVRL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眼内恶性肿瘤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