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Wnt/β-catenin通路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盛小红 王利明 +1 位作者 赵鑫 辛向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0、20、40和80μmol/L)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23细胞48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别采...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0、20、40和80μmol/L)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23细胞48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别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23细胞集落形成、凋亡、迁移及侵袭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Surv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相对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c-Myc、Cyclin D1、Survivin、MMP-9、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及轴抑制蛋白2(Axin2)蛋白相对表达量。另取20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左后腹皮下脂肪垫注射M23细胞悬浮液建立小鼠M23体内移植肿瘤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高剂量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内注射0、10、20和40 mg/kg姜黄素生理盐水溶液,连续注射30 d后剥离皮下瘤体并称质量。结果0μmol/L姜黄素组、20μmol/L姜黄素组、40μmol/L姜黄素组和80μmol/L姜黄素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0.00)%、(83.78±4.59)%、(66.09±3.92)%和(47.16±3.63)%,细胞集落形成数分别为128.67±9.18、100.33±8.73、58.67±6.55和31.67±4.9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3±0.29)%、(14.53±2.04)%、(27.23±3.56)%和(44.73±4.36)%,细胞迁移率分别为(89.76±4.57)%、(65.43±3.70)%、(34.83±2.19)%和(18.82±1.99)%,细胞侵袭数分别为148.33±8.18、125.33±7.41、73.67±6.34、45.67±5.31,各组M23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5.321、97.941、72.516、277.097、139.006,均P<0.001)。随姜黄素作用浓度的增大,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姜黄素浓度的增大,细胞中c-Myc、Cyclin D1、Survivin和MMP-9 mRNA和蛋白及β-catenin和p-GSK-3β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Axin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鼠荷瘤质量随姜黄素作用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UM细胞M23增生、迁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抑制肿瘤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葡萄膜黑色素瘤 生物学行为 WNT/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干扰hsa_circ_0103232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杨萱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目的探讨干扰hsa_circ_0103232对葡萄膜黑色素瘤C918和MUM2B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C918和MUM2B细胞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3个靶向hsa_circ_0103232的小干扰RNA(siRNA)的干扰效果,并选择干扰效果最好... 目的探讨干扰hsa_circ_0103232对葡萄膜黑色素瘤C918和MUM2B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C918和MUM2B细胞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3个靶向hsa_circ_0103232的小干扰RNA(siRNA)的干扰效果,并选择干扰效果最好的siRNA进行后续实验。将C918和MUM2B细胞均分为阴性对照转染(siCtrl)组和干扰(si-hsa_circ_0103232)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hsa_circ_0103232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3个靶向hsa_circ_0103232的siRNA中,以si-hsa_circ_0103232#1的靶点效果最好,在C918和MUM2B细胞中的干扰后表达水平分别为0.263±0.016和0.469±0.0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3±0.008和1.004±0.108(均P<0.001)。CCK-8结果显示,与siCtrl组相比,si-hsa_circ_0103232组C918和MUM2B细胞增殖活力在转染后不同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i-hsa_circ_0103232组C918和MUM2B细胞形成克隆数分别为(12±1)和(45±7)个,分别少于siCtrl组的(28±4)和(83±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7.42,均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hsa_circ_0103232组C918和MUM2B细胞迁移数量分别为(4±1)和(24±2)个,分别少于siCtrl组的(37±12)和(57±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10.80,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siCtrl组相比,si-hsa_circ_0103232组C918和MUM2B细胞中G1期细胞的比例均明显升高、G2/M期比例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hsa_circ_0103232在C918和MUM2B细胞中定位在细胞核。结论干扰hsa_circ_0103232可抑制C918和MUM2B细胞增殖、迁移和周期进程,并促进细胞凋亡。hsa_circ_0103232可能成为葡萄膜黑色素瘤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环状RNA 小干扰RNA 治疗靶点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miR-512-3P/DUSP1轴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自噬并促进细胞凋亡
3
作者 孙正杨 刘楠楠 +5 位作者 范学菲 陈苏环 陈唔奇 陈广祎 邵玉宝 陈晓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8,共7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choroidal melanoma cells,MUM2B)自噬并促进其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UM2B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ES(0、10、20、40、60、80μmol·L-1)处理细胞...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choroidal melanoma cells,MUM2B)自噬并促进其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UM2B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ES(0、10、20、40、60、80μmol·L-1)处理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512-3P、DUSP1以及其他目的蛋白的表达,RIP实验验证miR-512-3P靶向沉默DUSP1,使用miR-512-3P的mimic,体外评估miR-512-3P的生物学意义。结果RES抑制了MUM2B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减弱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凋亡;MUM2B细胞p-ERK、p-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miR-512-3P表达增加;过表达miR-512-3P靶向抑制了DUSP1的表达,并促进了MUM2B细胞的凋亡。结论RES通过促进miR-512-3P的表达靶向抑制DUSP1,从而抑制MUM2B的自噬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白藜芦醇 miR-512-3P DUSP1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葡萄膜黑色素瘤风险预测模型
4
作者 张富程 张睿 +2 位作者 桑英旗 卢奕安 冷瀛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构建与铁死亡基因相关的UVM预测模型,用于评估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生存及转移情况。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获取UVM转录组数据和与之匹配的临床信息,结合铁死亡数据库确定铁死亡相关基因。Kaplan-Meier方法分...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构建与铁死亡基因相关的UVM预测模型,用于评估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生存及转移情况。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获取UVM转录组数据和与之匹配的临床信息,结合铁死亡数据库确定铁死亡相关基因。Kaplan-Meier方法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在高、低表达状态下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利用LASSO、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并构建免疫相关风险预测模型。根据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利用ROC曲线评估模型准确度,并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GSE84976和GSE22138作为验证集。结果通过多种算法构建了含有4个核心基因的预测模型(AIFM2、ITGA6、CD44、ALOX12),基于模型标志物计算的风险评分可以准确识别UVM高、低风险患者,并具有预测患者总体生存的能力(P<0.01,1 a AUC=0.84、3 a AUC=0.89、5 a AUC=0.91),验证集GSE84976外部验证结果:P<0.01,1 a AUC=NA,3 a AUC=0.78,5 a AUC=0.91;验证集GSE22138外部验证结果:P<0.01,1 a AUC=0.75,3 a AUC=0.79,5 a AUC=0.82,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可作为UVM独立预后因素,预测生存及转移情况。结论构建的新型铁死亡相关的UVM预测模型(AIFM2、ITGA6、CD44、ALOX12),能够准确预测UVM患者预后及转移情况,可为UVM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生物信息学 铁死亡 预测模型
下载PDF
MiR-29a/b/c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5
作者 潘虹婷 王超 +1 位作者 朱鲜 侯强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74-278,286,共6页
目的:探索miR-29a/b/c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hsa-miR-29a/b/c或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特异性siRNA转染进UM细胞。使用MTS实验和Matrigel 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UM细胞增殖和侵袭... 目的:探索miR-29a/b/c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hsa-miR-29a/b/c或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特异性siRNA转染进UM细胞。使用MTS实验和Matrigel 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UM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使用半定量PCR实验检测UM细胞中MMP2m RNA水平表达量的变化。使用ELISA实验检测UM细胞上清中MMP2蛋白分泌量的变化。结果:转染miR-29a/b/c抑制了UM细胞的增殖(P<0.05)和侵袭能力(P<0.05)。MiR-29a/b/c不影响MMP2 mRNA转录,但均能抑制UM细胞分泌MMP2(P<0.05)。在UM细胞中干扰MMP2抑制UM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结论:Mi R-29a/b/c抑制UM细胞的增殖和侵袭。MiR-29a/b/c减少其下游靶蛋白MMP2的分泌,在UM细胞中干扰MMP2抑制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a/b/c 葡萄膜黑色素瘤 细胞增殖 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永慧 姚溪 杨滢瑞 《天津护理》 2024年第2期242-245,共4页
检索近10年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文献,对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开发,汉化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miR-506-3p通过靶向结合SART3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恶性表型
7
作者 陈瑜 张永珍 +2 位作者 王永强 王宗仁 胡莹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557-3565,共9页
目的:探讨miR-506-3p通过靶向结合鳞状细胞癌抗原3(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3,SART3)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恶性表型的机制。方法:实验将OCM-1A和MUM-213细胞构建miR-506-3p过表达模型(miR-NC组和miR-506-3p... 目的:探讨miR-506-3p通过靶向结合鳞状细胞癌抗原3(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3,SART3)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恶性表型的机制。方法:实验将OCM-1A和MUM-213细胞构建miR-506-3p过表达模型(miR-NC组和miR-506-3p组),构建SART3敲低模型(shNC组、shSART31#组和shSART32#组)。生物信息学分析miR-506-3p和SART3与UM不良表型之间的关系并预测两者之间的靶向关系。RT-PCR检测miR-506-3p和SART3在APRE-19、OCM-1A和MUM-213细胞中的表达。CCK-8实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横向迁移和侵袭能力。裸鼠成瘤实验检测瘤体重量、体积。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ART3蛋白表达。双荧光酶素实验验证miR-506-3p和SART3的靶标关系。结果:miR-506-3p在UM细胞中低表达,过表达miR-506-3p能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上调miR-506-3p表达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数据库预测SART3是miR-506-3p的靶基因,双荧光酶素报告实验证实SART3是miR-506-3p作用靶点。SART3在UM中高表达,下调SART3表达可以抑制U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miR-506-3p靶向结合SART3抑制U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miR-506-3p能抑制U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SART3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06-3p 葡萄膜黑色素瘤 增殖 鳞状细胞癌抗原3
下载PDF
超声造影动态血管模型参数与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关系分析
8
作者 谢佳佳 王琳玲 喻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7期817-82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动态血管模型参数与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UM患者248例(248只患眼)纳入研究,治疗后随访观察2年,失访10例,脱落3例,将剩余...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动态血管模型参数与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UM患者248例(248只患眼)纳入研究,治疗后随访观察2年,失访10例,脱落3例,将剩余235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58)和预后良好组(n=17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UM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超声造影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 vascular pattern,DVP)参数对UM患者不良预后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上皮样细胞型占比、最大基底直径>16 mm占比、发生累及睫状体占比、虹膜新生血管占比、发生球外蔓延占比及峰值强度(maximum of intensity,Imax)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中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上升时间(rise time,RT)则短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皮样细胞型、最大基底直径>16 mm、肿瘤累及睫状体、mTT缩短及Imax增大均是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TT以43.04 s为最佳截断值预测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不良预后的灵敏度为67.24%、特异度84.18%、AUC为0.784;Imax以150.12%为最佳截断值预测的灵敏度为68.97%、特异度83.05%、AUC为0.834;二者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91.38%、特异度82.49%、AUC为0.885,联合预测的灵敏度高于单项指标(P<0.05)。结论超声造影DVP参数中的mTT缩短、Imax增大均是影响UM不良预后的因素,mTT联合Imax预测UM不良预后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超声造影 血管模型参数 预后
下载PDF
RBX1通过STAT1调控葡萄膜黑色素瘤免疫相关基因
9
作者 周晓雯 李倩 +2 位作者 张哲 沈键锋 范先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9-717,共9页
目的·探索RBX1(ring-box protein 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VM)肿瘤细胞中对免疫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RBX1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分... 目的·探索RBX1(ring-box protein 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VM)肿瘤细胞中对免疫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RBX1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分期、生存预后的相关性。使用靶向RBX1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分别在UVM细胞系92.1、OMM2.3和MEL290中瞬时敲低RBX1,并对瞬时敲低RBX1的92.1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si RBX1转染细胞与对照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探究RBX1与肿瘤免疫相关基因的关系。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别检测瞬时敲低RBX1的92.1、OMM2.3和MEL290细胞系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及其下游的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9,CXCL9)和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92.1细胞中STAT1及p-STAT1蛋白表达水平。在瞬时敲低RBX1的细胞系OMM2.3和MEL290中,分别加入5 nmol/L或10 nmol/L的STAT1抑制剂fludarabine,处理48 h后通过qPCR检测CXCL9和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RBX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肾上腺皮质癌和UVM中显著高表达;且这2种肿瘤分期晚的患者,RBX1表达水平更高,同时RBX1表达水平高的患者的总生存期更短(均P<0.05)。对瞬时敲低RBX1的92.1细胞和对照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差异基因,并且GSEA结果显示,RBX1参与调控肿瘤免疫相关通路。热图分析显示RBX1敲低后STAT1表达水平上升。在92.1、OMM2.3和MEL290细胞系中,qPCR结果显示RBX1敲低后STAT1、CXCL9和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上升,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92.1细胞系中敲低RBX1后STAT1及p-STAT1表达水平上升。加入STAT1抑制剂后,OMM2.3和MEL290细胞系中的CXCL9和CXCL10 mRNA上调表达被抑制。结论·RBX1在UVM细胞中可能通过STAT1调控CXCL9和CXCL10的表达,参与肿瘤免疫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RBX1 肿瘤免疫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下载PDF
SLC52A2基因表达与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关联
10
作者 梁晓翠 肖泽锋 周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9-1404,共6页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SLC52A2与葡萄膜黑色素瘤(UM)的相关性,初步探讨SLC52A2对UM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下载收集80例UM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和SLC52A2的mRNA表达数据,根据SLC52A2表达量采...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SLC52A2与葡萄膜黑色素瘤(UM)的相关性,初步探讨SLC52A2对UM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下载收集80例UM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和SLC52A2的mRNA表达数据,根据SLC52A2表达量采用中位数法将80例患者分为SLC52A2高、低表达组,分析SLC52A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期、SLC52A2的mRNA表达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UM预后因子。GSEA富集分析预测SLC52A2在UM中可能的调控通路。结果:SLC52A2低表达患者生存预后优于SLC52A2高表达患者(P<0.05)。SLC52A2高、低表达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期均无差异(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SLC52A2高表达是U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合SLC52A2表达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开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UM患者的生存概率。SLC52A2高、低表达组Th2细胞、Treg细胞的浸润丰度分别比较有差异(均P<0.001)。GSEA分析表明,SLC52A2高表达的组织中存在JAK-STAT信号通路(FDR=0.028,P=0.004)和PI3K/AKT信号通路(FDR=0.017,P=0.002)相关基因富集。结论:SLC52A2高表达是U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SLC52A2可作为UM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UM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SLC52A2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 预后
下载PDF
TBX2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预后和机制探索
11
作者 昝雨欣 毛爱秋 丁妍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746-755,共10页
目的:探究T盒转录因子2(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TBX2)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VM)中的表达水平、生存预后、免疫浸润相关性。方法:首先通过TIMER2.0数据库分析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TBX2表达和临床特征,从UCSC Xena数... 目的:探究T盒转录因子2(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TBX2)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VM)中的表达水平、生存预后、免疫浸润相关性。方法:首先通过TIMER2.0数据库分析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TBX2表达和临床特征,从UCSC Xena数据库下载泛癌的生存数据,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Kaplan-Meier曲线分析评估TBX2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然后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人源TBX2突变前后生存改变,通过BloodSpot和TIMER2.0数据库探究TBX2与癌症免疫浸润之间的相关性。癌症单细胞状态图谱和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GSVA)探究其表达与分子机制的相关性。结果:15种肿瘤类型的TB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改变,TBX2是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肾乳头状细胞癌(kidney renal papillary cell carcinoma,KIRP)、UVM典型的生存预后标志物。其突变与生存状态无明显相关性,在UVM中T淋巴细胞浸润水平提高导致不良预后风险升高。此外,在UVM中TBX2通路富集至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e transporter,ABC)转运蛋白、DNA修复和损伤。结论:TBX2在UVM的生存和免疫浸润中起着关键作用,将来可能作为一种UVM预后及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盒转录因子2 预后 免疫 生物信息学 葡萄膜黑色素瘤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钟恩宇 曹阳 《世界肿瘤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57-62,共6页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应用放疗、全身化疗或者眼球摘除等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肿瘤进展(90%),仍有近半的患者会发生远处转移。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研究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UVM所涉及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该领...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应用放疗、全身化疗或者眼球摘除等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肿瘤进展(90%),仍有近半的患者会发生远处转移。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研究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UVM所涉及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有效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以及新的治疗靶点。这篇综述中,我们重点总结了PCD包含的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铁死亡、自噬和铜死亡等几种细胞死亡模式在UVM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lncRNA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宰欣雨 薛朔 王春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38-341,344,共5页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之一,侵袭性较强,其发生、发展机制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其中基因异常表达起着关键作用。大量研究发现非编码RNA是基因调控的重要因子,通过影响不同的信号通路,在UM进展中发挥作用...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之一,侵袭性较强,其发生、发展机制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其中基因异常表达起着关键作用。大量研究发现非编码RNA是基因调控的重要因子,通过影响不同的信号通路,在UM进展中发挥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没有蛋白质编码潜能的RNA,近期研究发现其在UM患者的预后预测以及开辟治疗途径等方面有非常大的潜力。本文就lncRNA的发现、形成以及近年来其在UM进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发展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长链非编码RNA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骨硬化蛋白在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
14
作者 王瀚庆 黄晓明 +5 位作者 吴桐 史双双 万剑锋 赵思迪 唐东润 孙丰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0-640,共11页
目的探讨骨硬化蛋白(SOST)和WNT/CTNNB1信号通路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收集20例上皮细胞型UM组织和16例梭形细胞型UM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OST、Wnt-1和Catenin beta-1... 目的探讨骨硬化蛋白(SOST)和WNT/CTNNB1信号通路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收集20例上皮细胞型UM组织和16例梭形细胞型UM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OST、Wnt-1和Catenin beta-1蛋白含量。选择3株人UM组织来源的细胞系OCM-1(原发梭型)、Mum-2B(转移上皮型)和Mum-2C(转移梭型),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和SOST siRNA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不转染质粒、空质粒组用SOST阴性对照质粒转染,SOST siRNA组用含SOST siRNA转染。转染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OST、CTNNB1、WNT蛋白家族1(WNT1)、CC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mRNA和相应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方法测定转染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取BALB/c nude雌性小鼠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OCM-1组、OCM-1空载体组和SOST shRNA组,分别接种未感染慢病毒的OCM-1、感染空载慢病毒的OCM-1以及感染SOST shRNA慢病毒的OCM-1,观察SOST沉默对小鼠原位成瘤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探讨OCM-1细胞SOST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5/6蛋白相互作用。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恶性程度较低的梭形细胞型UM组织中SOST表达水平高于上皮细胞型UM组织,Wnt-1和Catenin beta-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上皮细胞型UM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各细胞系中SOST siRNA组SOST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相应空质粒组,CCND1、WNT1及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CM-1和Mum-2C细胞系中,SOST siRNA组CTNNB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OST siRNA组SOS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质粒组,Wnt-1、Catenin beta-1、cyclin-D1、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各细胞系中SOST siRNA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SOST siRNA组G1期细胞比例以及G1/S期比值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OCM-1组、OCM-1空载体组和SOST shRNA组眼球体积分别为(42.7±4.6)、(49.0±22.9)和(135.2±32.7)mm3,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63,P<0.01),其中SOST shRNA组小鼠眼球较OCM-1组和OCM-1空载体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SOST可分别与LRP-5和LRP-6相互结合发生相互作用。结论沉默SOST可促进UM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并使其处于分裂期的比例升高,可以促进肿瘤在裸鼠眼内的生长。SOST可能是通过与膜上受体LRP-5/LRP-6相互作用进而调节WNT/CTNNB1信号通路来发挥这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蛋白 葡萄膜黑色素瘤 发生和发展 机制
下载PDF
miR-26a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娜 曹娟 +1 位作者 郁继国 李亚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分析miR26a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SP6.5、M23及正常葡萄膜上皮细胞系ARPE-19行RT-PCR实验,检测3种细胞系中miR-26a的相对表达差异;将葡萄膜黑... 目的分析miR26a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SP6.5、M23及正常葡萄膜上皮细胞系ARPE-19行RT-PCR实验,检测3种细胞系中miR-26a的相对表达差异;将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SP6.5分成miR-26a模拟物组和NC组,分别转染miR-26a mimics和对照序列scramble,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和凋亡;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下游蛋白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表达水平。结果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SP6.5中miR-26a相对表达量为0.250±0.029,细胞系M23中为0.350±0.017,正常葡萄膜上皮细胞系ARPE-19中miR-26a相对表达量为1.0,在细胞系SP6.5及M23中miR-26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葡萄膜上皮细胞系ARPE-19中miR-26a的相对表达量(均为P<0.001)。miR-26a模拟物组在培养72 h、96 h、120 h OD450值(0.69±0.09、1.23±0.15、2.12±0.23)均显著低于NC组(1.39±0.11、2.35±0.25、3.53±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R-26a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15.60±2.30)%高于NC组(5.00±0.70)%(P<0.01);miR-26a模拟物组划痕愈合率(23.7±2.1)%低于NC组(68.9±5.1)%(P<0.01);侵袭细胞数(45.1±3.9)个低于NC组(115.3±8.9)个(P<0.01)。miR-26a模拟物组EZH2蛋白相对表达量(0.39±0.09)低于NC组(1.0;P<0.01)。结论 miR-26a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低表达,过表达miR-26a显著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并抑制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是通过下调EZH2的表达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6a 葡萄膜黑色素瘤 增殖 凋亡 侵袭 转移 EZH2
下载PDF
MiR-127-3p靶向MAPK4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魏丽 连红梅 +3 位作者 刘鹏 刘兴华 吴书一 刘萌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5,共10页
[目的]探讨miR-127-3p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通过RT-qPCR检测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及细胞、正常组织及细胞中miR-127-3p与MAPK4mRNA的表达;通过Lipofectamine2000说明书将mimic-NC、miR-127-3pmimic... [目的]探讨miR-127-3p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通过RT-qPCR检测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及细胞、正常组织及细胞中miR-127-3p与MAPK4mRNA的表达;通过Lipofectamine2000说明书将mimic-NC、miR-127-3pmimic、pc-MAPK4质粒分别或联合转染进入SP6.5或OM431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miR-127-3p与MAPK4复染靶向关系;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AKT/mTOR通路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27-3p表达明显下调(P<0.01),而MAPK4表达明显上调(P<0.01);miR-127-3p与MAPK43′UTR区存在结合位点,miR-127-3p高表达明显抑制了含有野生型MAPK4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但对突变型MAPK4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miR-127-3pmimic组SP6.5细胞和OM431细胞增殖均明显下降(P<0.01),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1),划痕闭合率均明显降低(P<0.01),每视野侵袭细胞数目均明显减少(P<0.01),p-AKT(T308)/AKT、p-mTORr(S473)/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共转染pc-MAPK4逆转上述变化。[结论]M iR-127-3p通过靶向下调MAPK4来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抑制AKT/mTOR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miR-127-3p MAPK4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TGF-βRⅡ和Smad4蛋白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鹏程 张虹 +1 位作者 丁正平 胡燕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GFβRⅡ)及其下游的抑癌基因Smad4蛋白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瘤组织中TGFβRⅡ和Smad4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切片中,可...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GFβRⅡ)及其下游的抑癌基因Smad4蛋白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瘤组织中TGFβRⅡ和Smad4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切片中,可见瘤细胞TGFβRⅡ阳性12例(50%),Smad4阳性11例(45.8%),两者均阳性5例,两者均阴性6例。结论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存在TGFβRⅡ和/或Smad4的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Ⅱ SMAD4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立岩 鲜军舫 王振常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5例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行MRI横断面、冠状面、斜矢状面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5例黑色素瘤患者中27例在T1WI表现为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T2WI上均为低信号,增强后为中度至明显强化。2... 目的探讨MRI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5例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行MRI横断面、冠状面、斜矢状面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5例黑色素瘤患者中27例在T1WI表现为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T2WI上均为低信号,增强后为中度至明显强化。21例继发的视网膜脱离在T1WI上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或高信号,无强化。结论MRI可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同时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和信号特征,有助于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 黑色素瘤 磁共振成像 葡萄膜黑色素瘤 MRI诊断 T1WI T2WI 视网膜脱离 高信号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iR-34a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珂 朱豫 +1 位作者 王丽丽 王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6-331,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34a(miR-34a)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葡萄膜黑色素瘤M2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胞中分别转染miR-34a mimics和mimics阴性对照,分别记作miR-34a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设置不转染的细胞为... 目的研究微小RNA-34a(miR-34a)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葡萄膜黑色素瘤M2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胞中分别转染miR-34a mimics和mimics阴性对照,分别记作miR-34a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设置不转染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后miR-34a过表达效果,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靶基因预测库预测miR-34a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鉴定靶基因,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M23细胞中共转染miR-34a mimics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过表达载体,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试验分别检测细胞增生、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IT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转染miR-34a mimics后的M23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升高。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miR-34a转染组间细胞增生值、侵袭细胞数目和迁移细胞数目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000,P=0.003;F=20.345,P=0.002;F=15.717,P=0.004),其中miR-34a转染组较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增生值减小,侵袭细胞数目和迁移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基因预测库及荧光素酶活性报告基因载体显示,MITF为miR-34a的靶基因。miR-34a转染组MITF mRNA和MIT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0.06和0.36±0.04,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99±0.11和0.62±0.0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0±0.07和0.63±0.08,miR-34a转染组MIT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34a+MITF组细胞增生值(A570)、侵袭细胞数目和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0.35±0.02、(29.48±3.20)个和(41.87±5.82)个,明显高于miR-34a+Vector组的0.26±0.03、(18.53±1.47)个和(27.64±2.4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34a具有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恶性表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靶基因MIT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葡萄膜黑色素瘤 侵袭 迁移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MIR-34A
下载PDF
TGF-β1/TGF-βRⅡ和Smad4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犁 邢怡桥 +1 位作者 李鹏程 李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和Smad4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以及它们在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病过程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TGF-βRⅡ和Smad4在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瘤...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和Smad4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以及它们在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病过程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TGF-βRⅡ和Smad4在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瘤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并累计其表达的阳性率。结果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切片中,可见瘤组织TGF-β1阳性率为24/24,TGF-βRⅡ阳性率12/24,Smad4阳性率11/24,后两者双阳性率为5/24。结论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TGF-β1表达高于瘤旁组织;TGF-βRⅡ和(或)Smad4的表达异常与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 SMAD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