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困境与未来:兼评《公司法》三次修订草案的立法变动
1
作者 王凯莉 《中国证券期货》 2024年第2期86-96,共11页
当前,我国《公司法》中董事会定位不明、角色不清,存在三大症结: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权受制于股东本位思想而难以行权;董事会的监督权受制于双层监督机制而履职边界模糊;董事的权责体系由于信义义务不清、问责机制不足以至追责困难。对此,... 当前,我国《公司法》中董事会定位不明、角色不清,存在三大症结: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权受制于股东本位思想而难以行权;董事会的监督权受制于双层监督机制而履职边界模糊;董事的权责体系由于信义义务不清、问责机制不足以至追责困难。对此,需重新配置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的“三会”权力格局,在扩张董事职权范围的同时,完善以信义义务为核心的问责机制,加强董事对第三人责任承担,构建新《公司法》下权责一致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法律框架,回应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中心主义 董事会 经营决策权 监督权 权责一致
下载PDF
新公司法颁布背景下对重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思考
2
作者 姜睿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引发了对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争论,目前我国新颁布《公司法》事实上仍采取的是“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这种单一的公司治理模式忽视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差异,带来公司经营效率低...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引发了对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争论,目前我国新颁布《公司法》事实上仍采取的是“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这种单一的公司治理模式忽视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差异,带来公司经营效率低下、运营模式僵化等一系列问题。在现如今的中国经济运行模式下,“董事会中心主义”更加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董事会中心主义 股东会中心主义
下载PDF
董事会中心主义神话破灭后的董事会角色定位:兼评《公司法(修订草案二审稿)》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俊海 《财经法学》 2023年第4期3-22,共20页
董事会角色定位是《公司法》修改的重中之重。建议超越股东会中心主义、董事会中心主义与总经理中心主义之争,重构基于股东中心主义价值观的董事会制度,确认董事会是公司业务执行机构,并对股东会负责。董事会或总经理的中心主义均有悖... 董事会角色定位是《公司法》修改的重中之重。建议超越股东会中心主义、董事会中心主义与总经理中心主义之争,重构基于股东中心主义价值观的董事会制度,确认董事会是公司业务执行机构,并对股东会负责。董事会或总经理的中心主义均有悖信托关系与代理关系的基本逻辑。董事会职权不源于天授神赐或立法者恩典,而是源于股东委托授权。董事会(经理人)中心主义仅是美国大公司经历的三大治理模式之一。畸形的两权分离模式与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并非全球公司的标配模式。在不剥夺或减损股东会固有法定职权的前提下,章程可视公司具体情况适度扩充或缩减董事会职权。董事会职权的法律规定是任意性规范。章程与股东协议可限制董事会职权的范围与行使方式,股东会有权推翻董事会的不当决策,但不能对抗善意相对人。股东会特别决议可要求董事会实施或不实施特定行为,但这不导致董事会在特别决议作出前已实施的行为无效,也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限制董事会的章程、股东会决议只要在公司登记机构登记、备案或公示,即可自动对抗任何相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中心主义 股东中心主义 执行机构 最高权力机构 股东会
下载PDF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的公司实际控制人治理
4
作者 虞家宝 《法学(汉斯)》 2023年第5期3381-3386,共6页
股东本位的公司治理思路下,公司实际控制人治理出现主体定位模糊、责任规则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异化后的公司控制权以及公司控制权架构同工业时代的公司法制度脱轨。顺应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转型,引入实质董事规则成为兼容公司... 股东本位的公司治理思路下,公司实际控制人治理出现主体定位模糊、责任规则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异化后的公司控制权以及公司控制权架构同工业时代的公司法制度脱轨。顺应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转型,引入实质董事规则成为兼容公司法与实际控制人制度的桥梁,在此基础上从董事规则中提取控制规则,能够搭建起公司实际控制人权责体系,对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实质董事 董事会中心主义 公司治理
下载PDF
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被引量:30
5
作者 叶敏 周俊鹏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9,共6页
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被定位于向股东会负责的下属性机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弊端。现代公司法的发展趋势是公司权力重心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移,因为后者... 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被定位于向股东会负责的下属性机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弊端。现代公司法的发展趋势是公司权力重心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移,因为后者更能满足公司规模扩大和资本市场发展所提出的专业化和效率化的需求。这一变化趋势对公司法研究者和立法者的启示是公司董事的内涵和责任需要适当扩大、公司监管的重点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会中心主义 董事会中心主义
下载PDF
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权力结构的变迁及其评价 被引量:27
6
作者 钱玉林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从 1 9世纪到 2 0世纪 ,各国的公司法都经历了削弱股东大会权限 ,强化董事会地位的变迁。但这种变迁并非意味着“董事会中心主义”是现代公司的发展趋势。机关的分化不等于股东大会丧失了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 ;同时 ,经营者控制是一种现... 从 1 9世纪到 2 0世纪 ,各国的公司法都经历了削弱股东大会权限 ,强化董事会地位的变迁。但这种变迁并非意味着“董事会中心主义”是现代公司的发展趋势。机关的分化不等于股东大会丧失了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 ;同时 ,经营者控制是一种现象而不是立法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权力结构 股东大会中心主义 董事会中心主义
下载PDF
构建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被引量:8
7
作者 马振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80,共6页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公司能否健康、有效率地运作,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定位公司的权力中心。国外公司权力中心定位的历史沿革和我国公司运行的实际情况表明,股东大会中心主义让位于董事会中心主...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公司能否健康、有效率地运作,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定位公司的权力中心。国外公司权力中心定位的历史沿革和我国公司运行的实际情况表明,股东大会中心主义让位于董事会中心主义是现实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在现阶段我国不仅要在公司立法上,而且要在公司实践上,确立董事会的公司权力中心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公司更规范、更健康、更有效地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权力中心 股东大会中心主义 董事会中心主义 公司治理结构
下载PDF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的创始人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涛 李启明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84-86,共3页
现代社会中,由于股东会的非常设性和股东的非专业性,导致董事会实际在公司治理中掌握主动权,甚至由于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冷漠导致董事会实际完全控制公司,造成了董事会利用职权意图摊薄股东股权、擅自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等严重侵犯创始人利... 现代社会中,由于股东会的非常设性和股东的非专业性,导致董事会实际在公司治理中掌握主动权,甚至由于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冷漠导致董事会实际完全控制公司,造成了董事会利用职权意图摊薄股东股权、擅自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等严重侵犯创始人利益的情形,以国美事件为契机,为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提供一种思路和构想,以避免此种情形的发生,并充分发挥章程作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始人 董事会中心主义 股东会中心主义 创始人保护条款
下载PDF
迷失的董事会中心主义 被引量:2
9
作者 仲继银 《董事会》 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
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中,董事长由有关部门指定,大型国有公司总裁也是有关部门直接任命,这种情况下的董事长或总裁,及其所出任的法人代表权,就都独立于董事会而存在了,进而使法定代表人成为了与董事会并列的公司机关,且事实上比董事会的... 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中,董事长由有关部门指定,大型国有公司总裁也是有关部门直接任命,这种情况下的董事长或总裁,及其所出任的法人代表权,就都独立于董事会而存在了,进而使法定代表人成为了与董事会并列的公司机关,且事实上比董事会的地位还高。在国企改革中提出"建立以法定代表人为中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就谈不上是什么现代企业制度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法治和集体决策,法定代表人为中心事实上就是回归人治和个人独裁,回归到"朕即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中心主义 国有控股公司 现代企业制度 法定代表人 迷失 公司总裁 公司机关 国企改革
下载PDF
董事会中心主义:更优的制度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诗鸿 《董事会》 2019年第10期66-67,共2页
近年来ESG兴起,全球超60个国家、地区出台了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中国证监会在2018年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确立了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社会思潮的演变,促进了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修正,而股东至上的反面--董事会中心主义,则是实... 近年来ESG兴起,全球超60个国家、地区出台了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中国证监会在2018年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确立了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社会思潮的演变,促进了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修正,而股东至上的反面--董事会中心主义,则是实现社群主义价值观的最佳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至上 董事会中心主义 社群主义 信息披露 中国证监会 上市公司 ESG 基本框架
下载PDF
公司法修订草案——公司权力配置趋向董事会中心主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永珍 《董事会》 2021年第12期62-63,共2页
与以往相比,此次修订的力度最大,尤其针对公司权力中心的条款,呈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倾向,为董事会基于公司整体利益而非股东利益而实施治理行为提供了合法性依据我国现行公司法于1993年制定,1999年、2004年对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改,2005年... 与以往相比,此次修订的力度最大,尤其针对公司权力中心的条款,呈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倾向,为董事会基于公司整体利益而非股东利益而实施治理行为提供了合法性依据我国现行公司法于1993年制定,1999年、2004年对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改,2005年进行了全面修订,2013年、2018年两次对公司资本制度等相关事项进行了重要修改。公司法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中心主义 公司资本制度 现行公司法 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经济 公司整体利益 治理行为 合法性依据
下载PDF
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兼论我国公司董事会的重构与完善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子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6-180,共5页
本文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演变入手,分析了这两种学说的确立过程、存在和发展的因由以及后者取代前者的必然性。文章指出,我国目前实行的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存在许多弊端,应当适应董事会中心主义... 本文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演变入手,分析了这两种学说的确立过程、存在和发展的因由以及后者取代前者的必然性。文章指出,我国目前实行的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存在许多弊端,应当适应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国际潮流,重构和完善我国的公司董事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中心主义 董事会中心主义
下载PDF
公司治理中“董事会中心主义”危机的完善——以“国美”控制权竞争案为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亚楠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0-23,共4页
2011年的"国美"控制权纠纷被认为是"董事会中心主义"危机的标志案例,它引发了许多我们对于公司治理完善的思考,本文以"国美"控制权竞争一案为视角来对"董事会中心主义"进行解读。通过对"... 2011年的"国美"控制权纠纷被认为是"董事会中心主义"危机的标志案例,它引发了许多我们对于公司治理完善的思考,本文以"国美"控制权竞争一案为视角来对"董事会中心主义"进行解读。通过对"董事会中心主义"理论的形成及价值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及"国美之争"背后所反映出"董事会中心主义"危机进行完整剖析,找出具体的解决路径,促进这种公司治理模式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美 董事会中心主义 代理危机
下载PDF
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在我国公司法中的重塑 被引量:17
14
作者 甘培忠 马丽艳 《财经法学》 CSSCI 2021年第5期92-107,共16页
公司治理是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衍生出的新问题,其核心在于如何配置公司权力及构建相应问责机制。随着公司股权分散化趋势在各国公司中的蔓延,域外公司法普遍确立了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治理模式,即以董事会为公司治理中枢,赋予其广泛经... 公司治理是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衍生出的新问题,其核心在于如何配置公司权力及构建相应问责机制。随着公司股权分散化趋势在各国公司中的蔓延,域外公司法普遍确立了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治理模式,即以董事会为公司治理中枢,赋予其广泛经营管理权并以完备的信义义务体系为董事合理履职背书。我国《公司法》忽视公司治理需求上的本质差异,将分权控制结构强制嵌套在所有公司权力配置中,造成公司治理规制失当与迟滞缺憾。未来我国公司治理的优化革新应当以公司治理发展多元化为主线,制定单行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和“股份有限公司法”并分别确定公司治理模式,其中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的全面确立是与时代并行、与现实契合的不二选择。此外,以权责相称为旨归完善董事信义义务体系并补缺董事问责机制,是确立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中心主义 信义义务
下载PDF
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以及“诚信义务”在公司治理中的制度归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渊洁 黄琳琳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8年第1期103-111,共9页
"董事会中心主义"可以使董事更好发挥"代理人"的作用,"诚信义务"则可以完善董事会义务以及制约董事会权力。我国上市公司采用了"股东大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导致董事会不能有效发挥其作... "董事会中心主义"可以使董事更好发挥"代理人"的作用,"诚信义务"则可以完善董事会义务以及制约董事会权力。我国上市公司采用了"股东大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导致董事会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不能对控股股东滥用控股地位侵害中小股东的情况做出制约,而诚信义务规制对象的局限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董事会也受到现有公司治理规则的"负面激励"。对此,我们可以将董事保护投资者的义务解释为"诚信义务",并且建立董事信息披露机制,让董事和投资者接受市场的检验,减少司法介入公司治理,使公司治理回到合理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董事会中心主义 诚信义务 董事信息披露
下载PDF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改革——股东会中心主义和董事会中心主义之间的取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非同 《金融经济》 2022年第9期72-81,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改引发了对公司治理模式的新一轮讨论。国有上市公司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主体,是研究公司治理模式的绝佳载体,目前其治理模式是法律上的董事会中心和事实上的股东会中心,受到的行政干预较为严重。但是这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改引发了对公司治理模式的新一轮讨论。国有上市公司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主体,是研究公司治理模式的绝佳载体,目前其治理模式是法律上的董事会中心和事实上的股东会中心,受到的行政干预较为严重。但是这种事实上的股东会中心主义的治理模式自有其历史逻辑,曾经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公司经营效率低下、权力寻租、腐败等诸多问题,甚至可能进一步影响社会公平与稳定。因而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董事会中心主义是国有上市公司更为合理的选择且具有可行性,能够推进市场完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但也要认清在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董事会中心主义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通过完善董事选聘、决策、问责机制等路径逐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模式 国有上市公司 董事会中心主义 股东会中心主义
下载PDF
浅谈“董事会中心主义”
17
作者 丁一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Z期303-304,共2页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多边治理结构逐渐成为主流。在多边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但是,二者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我国法律上把股东大会定位为:最高权力机关,而把董事会只定位为:股...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多边治理结构逐渐成为主流。在多边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但是,二者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我国法律上把股东大会定位为:最高权力机关,而把董事会只定位为:股东大会的执行机关。实践表明这种立法模式并不能充分体现公司治理之精髓。笔者认为它的主要症结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关系,赋予董事会的权力过于狭窄。因为无论是在权力利用效率、人员素质等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中心主义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 权力机关 多边治理 执行机关 立法模式 利用效率
下载PDF
美国董事会中心主义历史溯源及其对我国《公司法》修改的启示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晶 《经贸法律评论》 2021年第3期123-141,共19页
以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为核心特质的董事会中心主义作为美国公众公司范式的公司治理形态,是美国经济发展和特殊政治国情下的产物,是美国各州公司法对经济政治发展的立法回应。19世纪末期,美国工业化和规模经济的高涨、深度流通证券市场... 以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为核心特质的董事会中心主义作为美国公众公司范式的公司治理形态,是美国经济发展和特殊政治国情下的产物,是美国各州公司法对经济政治发展的立法回应。19世纪末期,美国工业化和规模经济的高涨、深度流通证券市场的出现是董事会中心主义诞生的经济根源;在权利平等、权力分散的政治思想主导下,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弱化和分割机构股东,为董事会中心主义扫清了发展障碍;至此,董事会中心主义成为美国公众公司治理的商业现实。最后,美国各州公司法逐步进行了以“董事会中心主义”为内容的法律变革,其为商业实践的成果提供了合法化及正当化依据。与美国相比,我国正式的公司化治理开始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公司法的早期发展是自上而下推进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改革、国家与国有资产关系的重新建构催生了我国首部《公司法》,并且形塑了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权力分配格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迎来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外部环境,并且经历着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实践变革,公司法所确立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需要回应公司组织与商事关系的发展变化,并遵循商事法律自下而上的变革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中心主义 股东会中心主义 《公司法》修改 经济根源 政治土壤
下载PDF
被误读的董事会中心主义
19
作者 仲继银 《董事会》 2020年第8期43-45,共3页
坚持和完善董事会中心主义,有助于控制结构的稳定,有助于管理和高管团队的稳定,有助于公司管理和战略上的稳定。如何让董事会真正独立和有效,促进和而不同,而不是沦为对抗棋子.
关键词 高管团队 董事会中心主义 控制结构 坚持和完善 和而不同 公司
下载PDF
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在我国的构建
20
作者 裴文妮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第16期132-133,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司出现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现象。许多国家逐渐从原来的股东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变为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我国传统的“三会一层”治理格局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由于两权分离,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司出现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现象。许多国家逐渐从原来的股东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变为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我国传统的“三会一层”治理格局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由于两权分离,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建立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建立不同的立法,并完善董事信义义务与问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中心主义 股东会中心主义 公司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