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蒙古族传统奶酪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1
作者 刘敏 林佳卫 +1 位作者 焦昱玮 杜浩月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传统木桶自然发酵生产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酵凝乳及不同成熟阶段奶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凝乳中细菌菌群多样性最高,奶酪成熟10 d时细菌菌群丰富度及真菌菌群... 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传统木桶自然发酵生产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酵凝乳及不同成熟阶段奶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凝乳中细菌菌群多样性最高,奶酪成熟10 d时细菌菌群丰富度及真菌菌群多样性最高,成熟30 d时真菌菌群丰富度最高。发酵凝乳及奶酪成熟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1%)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葡萄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优势真菌属为地霉属(Geotrichum)、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未分类双足囊菌科(unclassified_f_Dipodascaceae)、毕赤酵母属(Pichia)、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德克酵母属(Dekkera)。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发酵凝乳和奶酪成熟0 d时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真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奶酪成熟10 d、20 d和30 d时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综上,奶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丰富,且成熟过程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奶酪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优势菌群
下载PDF
蒙古族生态智慧的当代演绎——论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生态散文
2
作者 汪树东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鲍尔吉·原野是相当重要的当代蒙古族散文家,他特别喜欢大自然,他的许多散文都是典型的生态散文。他对蒙古草原的生态问题至为关注,竭尽全力地从蒙古族传统生态智慧中寻求精神资源,致力于批判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他尊重自然、敬畏自... 鲍尔吉·原野是相当重要的当代蒙古族散文家,他特别喜欢大自然,他的许多散文都是典型的生态散文。他对蒙古草原的生态问题至为关注,竭尽全力地从蒙古族传统生态智慧中寻求精神资源,致力于批判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他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对大自然之美、自然生命之独特性有着敏锐地感知、极富抒情气息的细腻书写。他既有全球意识又有明确的地方意识,他的生态散文中既洋溢着大自然般的淳朴与优美,又充溢着胸怀天地、悲悯众生的忧患意识。鲍尔吉·原野的生态散文有利于引导当今国人的生态意识的确立,更有利于生态文明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尔吉·原野 蒙古族生态智慧 生态散文 自然情结
下载PDF
蒙古族短调民歌即兴创作技法研究——以三首蒙古族散拍子短调民歌为例
3
作者 杨玉蓉 《戏剧之家》 2024年第7期95-97,共3页
民歌是能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历史,具有标志性的民族文化符号。蒙古族散拍子短调民歌是蒙古族音乐艺术的现实反映,也是蒙古族艺术创作的智慧结晶。散拍子短调民歌在表达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上既有短调民歌的共性特征,又有其个性特征... 民歌是能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历史,具有标志性的民族文化符号。蒙古族散拍子短调民歌是蒙古族音乐艺术的现实反映,也是蒙古族艺术创作的智慧结晶。散拍子短调民歌在表达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上既有短调民歌的共性特征,又有其个性特征。本文以蒙古族三首短调民歌为例,探析旋律发展,节奏、节拍布局等创作技法,为创作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短调民歌 即兴创作技法
下载PDF
新文科语境下的蒙古族传统服饰色彩创新表达与应用
4
作者 乌兰 吉乐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期33-35,共3页
蒙古族传统服饰色彩特征鲜明,传承价值很高,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从民俗学角度分析其寓意,缺少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文章在新文科的语境下,结合当前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研究蒙古族传统服饰色彩创新表达与应用。
关键词 蒙古族传统服饰 色彩 创新应用
下载PDF
蒙古族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参数X线测量
5
作者 李佳伟 张静 +7 位作者 李灿然 兰文杰 籍庆余 郭志勇 张云凤 刘启 陈清威 李筱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测量蒙古族人群股骨近端形态参数,为假体设计、改进及术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内蒙古自治区三所三级医院331例蒙古族人群的股骨X线片资料,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79例。利用华海PACS系统测量股骨头直径、股骨头偏心距、股骨颈... 目的测量蒙古族人群股骨近端形态参数,为假体设计、改进及术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内蒙古自治区三所三级医院331例蒙古族人群的股骨X线片资料,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79例。利用华海PACS系统测量股骨头直径、股骨头偏心距、股骨颈干角、小转子中点层面髓腔内径(T0)、小转子中点上20 mm层面髓腔内径(T+20)、小转子中点下20 mm层面髓腔内径(T-20)、峡部髓腔内径,计算股骨髓腔开放指数(canal flare index,CFI)、干骺端髓腔开放指数(metaphyseal canal flare index,MCFI)。利用SPSS25.0分析各解剖参数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及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比较蒙古族人群股骨近端参数与国内外地区间的差异。结果性别间比较,MCFI均值女性偏大,颈干角、CFI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则男性偏大;T-20及峡部层面髓腔内径与年龄正相关,CFI、MCFI与年龄负相关,其余参数与年龄无相关性;蒙古族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参数与国内外人群均存在一定差异,与南方人群比较,蒙古族人群股骨头直径、股骨头偏心距、T0、T+20、T-20及峡部层面髓腔内径较大,颈干角、CFI及MCFI偏小。结论蒙古族人群相较南方人群拥有更大的股骨头直径、股骨头偏心距、更大的股骨近端髓腔内径、更小的颈干角及CFI、MCFI,假体选择及设计应考虑不同地区、民族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华南 性别 X线 股骨近段形态测量
原文传递
形状文法下蒙古族马鞍纹样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王雅茹 海英 王洋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推动蒙古族马鞍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保护和传承,以蒙古族马鞍纹样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野调查和形状文法理论对蒙古族马鞍纹样的题材构成、设色搭配、图示结构、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并运用形状文法的生成性与衍生性规则,推出了一种... 为推动蒙古族马鞍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保护和传承,以蒙古族马鞍纹样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野调查和形状文法理论对蒙古族马鞍纹样的题材构成、设色搭配、图示结构、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并运用形状文法的生成性与衍生性规则,推出了一种蒙古族马鞍纹样的创新设计方案,最后以女士箱包为载体对创新纹样进行了应用,结合纹样的色彩、构图、结构等视觉元素生成新的产品。将蒙古族马鞍纹样与现代设计有效融合,不仅拓展了蒙古族文化的创新设计维度,也为保护蒙古族马鞍文化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纹样 创新设计 蒙古族 贺·乌嘎拉吉 形状文法
下载PDF
汉字学视角下蒙古族刺绣信息转译与数字化研究
7
作者 刘美君 刘强 +2 位作者 尤立思 赵云彦 项姝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目的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 目的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族刺绣纹样进行分析、拆解和提取;随后,整理上述分析结论,形成基于笔画数据库与构件数据库的图文语言转译单元;最后,根据数据库生成蒙古族刺绣的汉字转译样本。结果总结蒙古族刺绣纹样与汉字转译路径,将数据库的部件进行汉字的组合及生成,形成具有蒙古族刺绣元素和特征的汉字形态。结论以汉字学和符号学构成的转译路径赋能蒙古族刺绣活态转化,以文化转化和再生的视角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传播性和多元性的蒙古族刺绣数字化研究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与构意 蒙古族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信息转译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MSRCR的蒙古族家具纹样增强研究
8
作者 廖瑞姬 刘强 +2 位作者 袁云梅 董霙达 多化琼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8,共4页
针对蒙古族家具纹样采集过程中,受到环境、设备、人为干扰以及纹样自身风化等因素影响,产生对比度低、亮度异常、纹样模糊、色彩失真退化等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MSRCR增强的算法。通过二次导向滤波、多通道多尺度卷积、线性... 针对蒙古族家具纹样采集过程中,受到环境、设备、人为干扰以及纹样自身风化等因素影响,产生对比度低、亮度异常、纹样模糊、色彩失真退化等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MSRCR增强的算法。通过二次导向滤波、多通道多尺度卷积、线性加权融合、白平衡等步骤,对MSRCR算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纹样图像质量,改善纹样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在相关评价指标中也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家具纹样 纹样增强 导向滤波 多尺度卷积 MSRCR算法
下载PDF
蒙古族团花纹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
9
作者 杨冰云 闫丽霞 +1 位作者 张甜 孙卓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5-243,共9页
目的解决蒙古族团花纹应用时,因卷曲纹样基元形态提取不规范而导致的应用效果不佳问题,为蒙古族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文以蒙古族团花纹为例,提出了一种数字化创新设计方法并加以实践。首先,从纹样的基元、结构、色彩... 目的解决蒙古族团花纹应用时,因卷曲纹样基元形态提取不规范而导致的应用效果不佳问题,为蒙古族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文以蒙古族团花纹为例,提出了一种数字化创新设计方法并加以实践。首先,从纹样的基元、结构、色彩三方面对蒙古族传统纹样进行艺术特征分析,解读不同纹样的文化内涵并归纳造型特征。随后,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取纹样基元,利用函数曲线替换其比例失衡的线条,进而规范纹样基元,提升纹样美观度。结果规范后的纹样基元运用形状文法进行创新设计,使纹样得到创新的同时在视觉形象上也有所提升。结论该方法既保留了蒙古族传统纹样的风格特征,又符合现代设计的审美需求,丰富了蒙古族传统纹样在进行当代产品应用时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团花纹 数学方法 数字化设计 形状文法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与USM的蒙古族家具纹样增强研究
10
作者 院霖享 董霙达 +1 位作者 多化琼 王明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为提高蒙古族家具纹样图像的全局对比度、颜色和精细细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多尺度融合和USM的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对图像采用非锐化掩模技术增强纹样的细节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白平衡处理,然后根据对比度的需求定义权重,最后进行多... 为提高蒙古族家具纹样图像的全局对比度、颜色和精细细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多尺度融合和USM的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对图像采用非锐化掩模技术增强纹样的细节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白平衡处理,然后根据对比度的需求定义权重,最后进行多尺度融合能更好地体现出图像中有价值的信息和样式。结果表明:该算法能突出纹样的细节部位,图像颜色更加自然直观,有效地增强了蒙古族家具纹样的图片;该方法可为缺失纹路的蒙古族家具纹样复原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蒙古族家具纹样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融合增强 归一化权重 图像增强 非锐化掩模技术 蒙古族家具纹样
下载PDF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蒙古族传统马鞍色彩提取与设计转译
11
作者 赵惠俊 李少博 《设计》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引发大众对蒙古族传统马鞍色彩的心理认同感,将视觉显著性引入到蒙古族传统马鞍的色彩提取与创新色彩设计转译中。收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20世纪蒙古族传统马鞍高清图像,运用视觉显著性检测与k-means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进... 为引发大众对蒙古族传统马鞍色彩的心理认同感,将视觉显著性引入到蒙古族传统马鞍的色彩提取与创新色彩设计转译中。收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20世纪蒙古族传统马鞍高清图像,运用视觉显著性检测与k-means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进行色彩提取与分析;通过人对色彩的视觉感知层次及显著性特征构建赋色设计转译层级。以“雕花的马鞍”为题对马鞍中的纹样进行赋色方案呈现。运用此方法提取的蒙古族马鞍装饰色彩具有一定代表性;从人的视觉特性出发进行赋色,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情感纽带,为探索传统色彩的传承和设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显著性 蒙古族马鞍 传统色彩 色彩提取 设计转译
下载PDF
蒙古族传统酒具器具的艺术特点及创新设计策略
12
作者 谷一宁 李军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传统酒具器具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载体,已形成独特的设计文化,彰显出该民族豪放、淳朴的民族特征。本文基于艺术设计视角,多维分析蒙古族传统酒具器具文化底蕴,探索传统酒具器具所代表的实用性、艺术性和和谐性,设计人员应精准把握... 传统酒具器具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载体,已形成独特的设计文化,彰显出该民族豪放、淳朴的民族特征。本文基于艺术设计视角,多维分析蒙古族传统酒具器具文化底蕴,探索传统酒具器具所代表的实用性、艺术性和和谐性,设计人员应精准把握蒙古族传统酒具、器具艺术特点,创新应用设计策略,提升整体酒具器具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传统酒具器具 艺术特点 创新设计
下载PDF
蒙古族服装线上定制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13
作者 李融融 闫亦农 +1 位作者 周颖 马海景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文章采用K-means算法对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并锁定目标群体,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消费者定制的因素,提出以产品和渠道为中心,通过打造品牌IP及提高线上定制体验等方式,实现企业服务与消费需求的有效融合,为制定蒙古... 文章采用K-means算法对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并锁定目标群体,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消费者定制的因素,提出以产品和渠道为中心,通过打造品牌IP及提高线上定制体验等方式,实现企业服务与消费需求的有效融合,为制定蒙古族服装线上定制服务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服装 线上定制 服务营销 K-MEANS算法 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蒙古族小说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以《流浪的盘羊》为例
14
作者 李丹阳 秦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180-184,共5页
蒙古族文学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之一,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历史、地域特色与价值观。在全球化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蒙古族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蒙古族文学作品《流浪的盘羊》为例,文中包含大量蒙古... 蒙古族文学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之一,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历史、地域特色与价值观。在全球化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蒙古族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蒙古族文学作品《流浪的盘羊》为例,文中包含大量蒙古族文化负载词及其中文常用表达,该文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通过分析蒙古族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翻译,结合具体有效的翻译策略,考虑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有效传达文化的特殊信息,使原语和目的语读者产生相同的阅读体验,以维护生态平衡和文化多样性,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增进世界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文学 生态翻译学 文化负载词 “三维”转换原则 翻译策略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蒙古族马海靴刺绣文化的多样化表征
15
作者 苏紫薇 刘娜 《丝网印刷》 2024年第8期35-37,共3页
蒙古族马海靴刺绣的功能性大于装饰性,更注重防护、保暖、耐磨的穿用目的。蒙古族马海靴刺绣不仅材料技艺呈现多样性,刺绣文化也表现出多样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刺绣技艺风格。
关键词 蒙古族马海靴 多元文化 刺绣技艺
下载PDF
科尔沁蒙古族女性敖吉的装饰特征研究
16
作者 木斯 王赫德 郑国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科尔沁蒙古族女性敖吉多以黑色绸缎面料制作,缘边以库锦、织锦装饰,敖吉上以花卉为主的刺绣图案具有较强的识别性与代表性,与其他蒙古族部族的服饰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文章以实物样本为基础,从款式结构、色彩特征、装饰形式、图案寓意等... 科尔沁蒙古族女性敖吉多以黑色绸缎面料制作,缘边以库锦、织锦装饰,敖吉上以花卉为主的刺绣图案具有较强的识别性与代表性,与其他蒙古族部族的服饰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文章以实物样本为基础,从款式结构、色彩特征、装饰形式、图案寓意等方面对科尔沁女性敖吉的装饰特征进行解读。研究表明:科尔沁蒙古族女性敖吉以中华传统服饰“十”字形结构为缘,形成了以“十”字形中心为视角的局部装饰特征。“点”“线”“面”的图案构成形式,以一种看似“无秩序”构图分布,呈现“空”与“满”“虚”与“实”“繁”与“简”的强烈对比。以花卉为主的装饰图案虽受绣面布幅空间局限,但绣面内“满”绣的刺绣形式构成了主次分明、和谐有序的图案布局,凸显当地人以“满”为美、以“多”为贵的审美喜好,映射出科尔沁蒙古族女性敖吉在装饰形式上展现的独特灵动之美与感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蒙古族 敖吉 装饰艺术 花卉 感性之美 美学特征
下载PDF
基于眼动实验蒙古族服饰特征差异及分类研究
17
作者 郭晓芳 赵伟慧 张金滨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4,共11页
为更好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揭示内蒙古地区现存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特征差异并进行科学精准的系统分类研究,文章首先根据地方标准DB15/T 506—2012选取不同部落典型蒙古族女装服饰28个样本,然后通过眼动实验获得六个兴趣区内首次注视持... 为更好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揭示内蒙古地区现存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特征差异并进行科学精准的系统分类研究,文章首先根据地方标准DB15/T 506—2012选取不同部落典型蒙古族女装服饰28个样本,然后通过眼动实验获得六个兴趣区内首次注视持续时间、注视总时间、注视次数及热点图等指标。最后运用SPSS软件对28个部落服饰六个兴趣区的各项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多因素方差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的兴趣区主效应显著,三大地域服饰分类之间无显著差异,门襟、腰部与袖子兴趣区的民族和性别交互作用显著,不同兴趣区受不同因素显著影响,所有部落服饰最终可聚为集中感知、整体感知和头饰感知三大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服饰 特征差异 眼动实验 兴趣区 分类研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蒙古族谚语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18
作者 包苏日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亦是其流传民间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以和谐交错的韵律、生动形象的词语、短小精炼的形式、意蕴深远的修辞,深深扎根于蒙古族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本文对蒙古族谚语... 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亦是其流传民间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以和谐交错的韵律、生动形象的词语、短小精炼的形式、意蕴深远的修辞,深深扎根于蒙古族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本文对蒙古族谚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较为详尽地探讨,以求对蒙古族谚语认识得更全面,更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谚语 语言特征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蒙汉民族的民俗文化与多元融合——以内蒙古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为例
19
作者 张鑫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自古以来就有浩如烟海的民歌积淀和传唱传统,科尔沁的蒙古族民歌是一种拥有蒙、汉等多元文化参与创作流传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作为科尔沁蒙古族民歌的组成部分,整合了多地区、...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自古以来就有浩如烟海的民歌积淀和传唱传统,科尔沁的蒙古族民歌是一种拥有蒙、汉等多元文化参与创作流传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作为科尔沁蒙古族民歌的组成部分,整合了多地区、多族群民歌的风格特点,最终形成了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民俗文化的认同和音乐形态的多元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 蒙古族短调民歌 民俗文化 多元融合
下载PDF
传统刺绣工艺元素在现代蒙古族服饰中的设计应用
20
作者 王金美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刺绣作为我国广泛传承的传统民间工艺,具有悠久历史和较高艺术成就,是现代服饰的设计灵感源泉。文章基于此,先从题材、图式、色彩与技法角度分析传统刺绣工艺元素的主要特征,进一步阐明传统刺绣工艺元素在蒙古族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刺绣作为我国广泛传承的传统民间工艺,具有悠久历史和较高艺术成就,是现代服饰的设计灵感源泉。文章基于此,先从题材、图式、色彩与技法角度分析传统刺绣工艺元素的主要特征,进一步阐明传统刺绣工艺元素在蒙古族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原则。最后从色彩呼应、面料选择、图案设计三方面,阐述传统刺绣工艺元素的创新应用途径,旨在为民族服装设计、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绣 传统工艺 蒙古族服饰 图案 色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