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南坡微地形下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蓄水能力差异
1
作者 袁杰 曹广超 +3 位作者 曹生奎 袁有靖 张虔 蒲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7,177,共10页
[目的]探讨祁连山地区微地形形态下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蓄水能力差异性,为该区进一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微地形不同坡向青海云杉和高山草地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坡向对典型生态系... [目的]探讨祁连山地区微地形形态下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蓄水能力差异性,为该区进一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微地形不同坡向青海云杉和高山草地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坡向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结果](1)微地形高山草地所在阳坡区域,土壤水分贮存量随坡位上升逐渐呈减少趋势,坡中上(PZS)为土壤水分贮存量最低的坡位;坡位对土壤饱和蓄水量影响较小。(2)坡位显著影响着阴坡青海云杉土壤水分贮存量,土壤贮水量沿坡位上升呈增加趋势,坡顶处(PSD)土壤水分贮存量最高;坡位对青海云杉土壤潜在蓄水能力影响显著,坡中和坡中上土壤潜在蓄水能力最强。(3)两类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蓄水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高山草地(阳坡)土壤实际蓄水能力在不同坡位均高于青海云杉,青海云杉(阴坡)土壤潜在蓄水能力在坡位和土层尺度均显著大于高山草地(阳坡)。[结论]研究区微地形坡中上至坡顶段是该区保水增蓄的重点区域,坡中上以下区域是两类生态系统土壤蓄水能力核心区域,应继续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典型生态系统 土壤蓄水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基于谈判博弈的三峡梯级蓄水期多目标调度
2
作者 李英海 兰回归 +3 位作者 王永强 张海荣 李赟洁 何良哲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汛后蓄水期是三峡梯级防洪向兴利调度转换的重要时间窗口,不合理的蓄水调度将对梯级防洪、发电兴利、生态效益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发电量最大、防洪库容占用比最小以及修正流量偏差最小作为三峡梯级蓄水期调度目标构建优化调度模型,进... 汛后蓄水期是三峡梯级防洪向兴利调度转换的重要时间窗口,不合理的蓄水调度将对梯级防洪、发电兴利、生态效益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发电量最大、防洪库容占用比最小以及修正流量偏差最小作为三峡梯级蓄水期调度目标构建优化调度模型,进而引入谈判博弈模型将各个调度目标作为不同谈判主体,通过逐步缩减各调度目标期望效益值进行多轮谈判,最终得到纳什均衡调度方案。实例计算表明,应用谈判博弈模型能够求解得出三峡梯级蓄水期不同调度主体的最优蓄水调度方案,同时该蓄水调度方案也能够达到其他调度主体期望效益值,被其他目标主体所接受。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梯级多目标调度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梯级 蓄水 多目标调度 博弈论 谈判博弈
下载PDF
龙羊峡水库后汛期入库径流特征及可蓄水量分析
3
作者 刘龙庆 刘玉环 +1 位作者 张献志 沈延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0,48,共4页
以1956—2022年唐乃亥水文站实测水文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重点分析黄河源区后汛期径流特征,并结合龙羊峡水库满负荷发电流量,对龙羊峡水库在后汛期可蓄水量进行不同情景的分析讨论。研究表明:1)唐乃亥水文站后汛期径流量年际... 以1956—2022年唐乃亥水文站实测水文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重点分析黄河源区后汛期径流特征,并结合龙羊峡水库满负荷发电流量,对龙羊峡水库在后汛期可蓄水量进行不同情景的分析讨论。研究表明:1)唐乃亥水文站后汛期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丰枯不均,以正常偏枯为主,多年平均后汛期径流量占汛期径流量的29.1%;2)唐乃亥水文站后汛期日平均流量在1000 m^(3)/s以上的径流量平均为8.96亿m^(3),年际变化极大,以1000 m^(3)/s发电流量运用,龙羊峡水库蓄至正常蓄水位的保证率仅为10%,多数年份汛期结束后水位无法达到正常蓄水位2600 m。建议根据后期来水,适时调整进入后汛期的时机,优化和调整龙羊峡水库年度调度方案,为高效合理利用黄河源区后汛期水资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汛期 径流特征 水库可蓄水 龙羊峡水库 黄河源区
下载PDF
遥感在高原湖泊蓄水量估算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于浩 王涛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青藏高原湖泊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以萨利吉勒干南库勒湖为研究区,采用高分二号遥感数据,利用可见光同时具水体穿透力和湖底反射特性,通过水深实地测量,建立湖水深度与绿波段之间的模型,生成湖... 青藏高原湖泊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以萨利吉勒干南库勒湖为研究区,采用高分二号遥感数据,利用可见光同时具水体穿透力和湖底反射特性,通过水深实地测量,建立湖水深度与绿波段之间的模型,生成湖底地形,水深反演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为0.23 m,相对误差均为2.84%。采用GIS水淹分析建立湖泊面积与蓄水量间的数学关系,估算当前萨利吉勒干南库勒湖蓄水量为6.179×10^(8)m^(3)。结果表明:结合野外实测数据,高分二号遥感数据能够较精细地反映湖泊湖底地形结构和纹理,能够满足对湖泊蓄水量估算需求,为水资源利用与保障、高原湖泊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原湖泊 蓄水 估算
下载PDF
龙云灌区新建水源工程正常蓄水位方案比选
5
作者 蒋华波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1期90-92,96,共4页
水库正常蓄水位方案比选是确定水库规模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工程实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本文以广西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为例,研究提出了串联水库正常蓄水位方案比选的原则和方法,得出了经济合理的正常蓄水位成果。
关键词 水源工程 正常蓄水 方案比选 龙云灌区
下载PDF
1987—2022年新安江水库(千岛湖)水面面积时空变化及其与水位、蓄水量的响应关系
6
作者 王嘉诚 李渊 +6 位作者 施坤 朱广伟 张运林 李慧赟 朱梦圆 郭宇龙 张芝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3-926,共14页
水面面积、水位、蓄水量是水库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遥感是湖库水体提取、水位和蓄水量估算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不同水体提取方法的适用性差异、测高卫星数据的有限时间覆盖度和开源数据集的时空分辨率不足等原因,湖库水面面积、... 水面面积、水位、蓄水量是水库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遥感是湖库水体提取、水位和蓄水量估算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不同水体提取方法的适用性差异、测高卫星数据的有限时间覆盖度和开源数据集的时空分辨率不足等原因,湖库水面面积、水位、蓄水量的长时序、高频率时空变化监测仍存在一定挑战。本研究以新安江水库为研究区,结合多源遥感、气象、水文和土地利用等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运用水体指数法,分析1987—2022年新安江水库水面面积时空变化特征,构建水位—水面面积、水位—蓄水量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响应关系,探究水面面积时空变化成因。结果表明:(1)Landsat 5、Landsat 8和哨兵2号数据的最佳水体提取指数分别为AWEIsh和GNDWI,F1-score分别为91.93%、91.03%和93.14%。相比于开放数据集GSWED(32.61%)、JRC GSW(76.17%)和ReaLSAT(69.76%),基于最优水体指数的水体提取结果具有最高的F1-score(91.26%);(2)时间上,1987—2022年新安江水库水面面积呈显著上升趋势(R^(2)=0.20,P=0.01),总体增长速率为0.96 km^(2)/a;空间上,永久性水体(淹没频率大于75%)面积占比为73.44%,主要分布在湖心等水体开阔区域;季节性水体(淹没频率>25%且≤75%)面积占比为10.17%,主要分布在湖汊区域;(3)三次多项式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新安江水库水位—水面面积、水位—蓄水量和水面面积—蓄水量的响应关系;(4)千岛湖流域上游降水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新安江水库水面面积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水库 水体指数 水面面积 水位 蓄水
下载PDF
峡谷型水源水库蓄水过程水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要素
7
作者 王思汗 李元来 +3 位作者 刘茜 黄廷林 李楠 文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3-571,共9页
水源水库是城镇居民最主要的饮用水水源,新建水库选取引水水质一般较好,然而由于水库蓄水过程中水质受到降雨径流入库、水动力条件和分层结构变化的共同影响,库区水体水质仍可能呈恶化趋势.本研究重点探索水库蓄水过程中水质演变规律,... 水源水库是城镇居民最主要的饮用水水源,新建水库选取引水水质一般较好,然而由于水库蓄水过程中水质受到降雨径流入库、水动力条件和分层结构变化的共同影响,库区水体水质仍可能呈恶化趋势.本研究重点探索水库蓄水过程中水质演变规律,解析水源水库污染特征.以固定频率取样检测的方法,跟踪监测陕西省汉中市三河口水库蓄水过程上游河道及库区水质,分析上游来水水质、库区水体分层结构及水动力条件等要素的改变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21年6−7月三河口首次较大流量蓄水过程受来水温度影响,来流水体以底部潜流的形式进入库区,并在底部形成新的温度分层;双温跃层结构的形成导致在水体中部和底部各自形成厚度达15和10 m的厌氧水层.②9月初第二次特大流量径流入库彻底破坏水体热分层结构,水体在径流和气温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完全混合.③水源水库蓄水过程水质受入库径流与水体分层结构共同影响:6−8月水库入库径流量小且污染负荷低,库区氮磷及有机物浓度有较小波动,而热分层结构阻碍了污染物的垂向传递,温跃层水体总氮浓度和高锰酸盐指数在垂向上呈较大值,分别为1.78和6.0 mg/L;8月至9月初入库径流量大且污染负荷较高,全库区氮磷及有机污染物浓度升高明显,总氮浓度由1.07 mg/L升至1.56 mg/L,总磷浓度由0.021 mg/L升至0.029 mg/L,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由5.18 mg/L升至6.18 mg/L.水库蓄水过程中,上游径流入库是影响主库区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过程 热分层 水质变化 污染特征
下载PDF
考虑碳减排的水库多目标提前蓄水调度研究
8
作者 宁志昊 周研来 +2 位作者 林凡奇 周颖 罗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8-307,I0038-I0040,共13页
针对当前的水库提前蓄水调度研究尚未考虑碳减排问题,本文基于水库碳排放和有机碳埋藏因子法,构建了考虑碳减排的水库提前蓄水调度模型,采用基于熵权重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提前蓄水调度方案进行了多目标评价,以优选调度方案,... 针对当前的水库提前蓄水调度研究尚未考虑碳减排问题,本文基于水库碳排放和有机碳埋藏因子法,构建了考虑碳减排的水库提前蓄水调度模型,采用基于熵权重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提前蓄水调度方案进行了多目标评价,以优选调度方案,在三峡水库开展了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从9月1日起蓄,于9月30日逐步蓄至167 m的调度方案最优,相较于原设计方案,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多年平均发电量增加29.91亿kW·h(8.80%),弃水量减少26.03亿m^(3)(27.51%),碳排放量减少69.26亿g(3.94%),有机碳埋藏量增加1.93亿g(1.28%),温室气体的CO_(2)碳当量减少235.48亿g(3.85%),提前蓄水方案可显著提升三峡水库发电量、供水保障能力和减少碳排放量。本研究为水库提前蓄水的水碳协同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前蓄水 碳通量 水碳调度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三峡水库
下载PDF
2018-2022年青海省主要湖泊蓄水量时空变化数据集
9
作者 张怀文 曹引 +3 位作者 赵红莉 蒋云钟 严登明 赵慧子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314-327,共14页
青海省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且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湖泊长期缺乏监测。而湖泊作为地表水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影响的重要指示器。国... 青海省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且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湖泊长期缺乏监测。而湖泊作为地表水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影响的重要指示器。国产高分一号、六号卫星宽幅相机空间分辨率为16 m,组网运行可实现2天重复观测,可以高频次获取地表水体面积;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具备厘米级的测高精度,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表水体测高水位。本数据集基于GF-1/6WFV水体面积和ICESat-2测高水位构建青海省湖泊蓄水量遥感监测模型,通过遥感手段对青海省湖泊蓄水量进行时空变化监测。经验证,本数据集中湖泊蓄变量监测精度总体优于93%,满足湖泊蓄水量时空变化遥感监测需求。本数据集在时间尺度上涵盖2018-2022年,共计60期月度监测结果;空间尺度上覆盖了青海省面积大于30 km^(2)的33个湖泊,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省西部、北部、东南部,可为青海省湖泊、水文与气候变化过程监测、水资源动态评价、优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蓄水 GF-1/6 WFV ICESat-2 青海省 2018-2022年
下载PDF
梯田蓄水效益估算方法探讨
10
作者 邱婷 沈雪 +1 位作者 蔡崇法 户小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目的]综合考虑梯田土壤性质、梯田形态及降雨雨型的差异,构建梯田蓄水保水效益的估算方法及框架。[方法]运用土壤水库计算模型与入渗模型,探讨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模式下梯田土壤水分的预测方法;基于Richards方程,分析不同田坎边界的土... [目的]综合考虑梯田土壤性质、梯田形态及降雨雨型的差异,构建梯田蓄水保水效益的估算方法及框架。[方法]运用土壤水库计算模型与入渗模型,探讨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模式下梯田土壤水分的预测方法;基于Richards方程,分析不同田坎边界的土壤水分入渗二维分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前峰型、均匀型、后峰型、阶梯型4种降雨雨型下产生的单一产流模式或2种产流模式均存在时土壤水分运动进行情景分析。[结果](1)提出梯田蓄水效益分布式估算方法,计算单个梯田田块土壤最大蓄水容量(W M);(2)对不同田坎类型的梯田而言,浆砌石坎梯田防侧渗效果最好,土坎梯田防侧渗效果最差,且孔隙大、密度小、修筑时间短的新土坎梯田比修筑时间长的土坎梯田在发生侧渗时损失水分更多;(3)得出不同雨型下蓄满产流的临界时间(t)。[结论]该估算方法可大幅度降低对野外设施、设备的依赖程度,降低投入成本,借助野外调查采样,基于模型模拟估算梯田蓄水效益。此外,该方法可根据单个梯田田块蓄水效益分布式计算数据,在区域尺度上估算梯田蓄水保水效益,以期为不同区域梯田的蓄水效益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降雨雨型 产流 蓄水效益 入渗
下载PDF
延长式地下蓄水结构专利技术现状
11
作者 张帆 陈国文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5期36-38,共3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构建“海绵城市”的关键工作点在于对雨水进行有效的疏通积蓄,地下蓄水结构是构件“...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构建“海绵城市”的关键工作点在于对雨水进行有效的疏通积蓄,地下蓄水结构是构件“海绵城市”的关键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术语 海绵城市 专利技术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城市雨洪管理 净水 渗水 蓄水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提前蓄水策略
12
作者 龚文婷 曹瑞 +4 位作者 谭政宇 邢龙 王玮玉 朱文丽 李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随着长江上游水库群汛末集中蓄水问题日益突出,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前抬升水库运行水位,有序衔接防洪与蓄水调度显得尤为重要。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选取发电量和水资源利用率为评价指... 随着长江上游水库群汛末集中蓄水问题日益突出,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前抬升水库运行水位,有序衔接防洪与蓄水调度显得尤为重要。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选取发电量和水资源利用率为评价指标,探究汛期7—8月份梯级水库提前蓄水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平水(50%频率)、枯水(75%频率)和特枯(90%频率)来水条件下,乌东德、白鹤滩梯级水库应尽可能提前抬升运行水位,且优先抬升乌东德库水位。②7月份平水、8月份平水或枯水条件下,应优先将乌东德库水位抬升至960 m以上;7月份枯水、8月份平水或枯水条件下,应优先将乌东德库水位抬升至954 m以上。③不同来水条件下,溪洛渡水库应尽可能抬升库水位,但最高不超过58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前蓄水策略 金沙江下游 梯级水库 防洪库容 综合效益
下载PDF
流域未来径流和蓄水量预测不确定性的量化评估
13
作者 殷晖 白福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水文模拟精度优劣与参与水文过程的多源不确定性相关,且其累积效应将会造成预测不确定性进一步扩大。因此,以黄河源区为例,利用极大似然不确定性估计法(GLUE)识别新安江模型有效参数组,通过耦合CMIP5下4种气候模式、3种气候变化情景、8... 水文模拟精度优劣与参与水文过程的多源不确定性相关,且其累积效应将会造成预测不确定性进一步扩大。因此,以黄河源区为例,利用极大似然不确定性估计法(GLUE)识别新安江模型有效参数组,通过耦合CMIP5下4种气候模式、3种气候变化情景、8种有效参数组,揭示了各源不确定性对流域径流量和蓄水量预测的影响,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ANOVA)量化分离了其对月尺度流域径流量和蓄水量预测不确定性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利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获得的降水量、最低和最高气温数据可较好的应用于研究区,其相关系数R^(2)均大于0.70,且均方根误差R_(RMSE)小于30%;参数和GCMs不确定性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前者对流域蓄水量的相对贡献高达0.98,且多源不确定性之间交互作用对汛前和汛后的贡献大于非汛期。研究结果对于流域防洪减灾、降低水文模拟过程认知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不确定性 径流 蓄水 水文模型 黄河上游
原文传递
新型单组分喷涂聚氨酯对改进蓄水大坝工程止水性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孙乙庭 孟昕 +4 位作者 李永林 刘传军 刘建新 刘加利 王树武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工程混凝土面板为例,采用新型单组分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改进大坝工程止水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涂料本身性能、涂层抗渗能力、涂层附着力以及耐候性能。结果表明,该新型单组分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拉伸性... 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工程混凝土面板为例,采用新型单组分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改进大坝工程止水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涂料本身性能、涂层抗渗能力、涂层附着力以及耐候性能。结果表明,该新型单组分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良好的耐久性能和优异的黏结性能,可有效改进蓄水大坝工程的止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大坝工程 混凝土面板 单组分聚氨酯 止水性
下载PDF
澜沧江苗尾水电站蓄水对倾倒变形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吴赟 陈梁 陈立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4期70-73,共4页
云南省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倾倒变形岩石发育程度较低,距上次勘测评估地质条件已过十余年,但在水库蓄水下,水下的岩体变形破坏,对上部极强倾倒变形岩体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为了解其影响规律,该文结合已知的勘察结果,采用变形检测手段,以... 云南省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倾倒变形岩石发育程度较低,距上次勘测评估地质条件已过十余年,但在水库蓄水下,水下的岩体变形破坏,对上部极强倾倒变形岩体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为了解其影响规律,该文结合已知的勘察结果,采用变形检测手段,以代表性倾倒变形岩体为基准,研究蓄水过程中对变形倾倒岩体累计变形量及相关的稳定性评价。从调查成果分析,距坝址58 km以外的倾倒变形体,前缘高于正常蓄水位,水库蓄水对其稳定无影响;距坝址33~58 km段的倾倒变形体,前缘高程在1390~1400 m,水库蓄水局部可能崩滑;距坝址33 km以内的倾倒变形体,蓄水后稳定性较差,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倾倒型崩塌,或局部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蓄水 倾倒变形 岩质边坡 滑坡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某山区河道蓄水堰砂卵石基础防渗处理设计
16
作者 刘聪 邱超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278-281,共4页
山区河道河底比降大,且常见砂卵石河床,河道蓄水堰坝的基础防渗处理难度高,常见的处理方式各有优缺点。文章依托青阳县九华河某蓄水堰工程,对常规坝基防渗处理方案进行了比选和分析,最终提出了一种就地取材的卵石混凝土截渗槽方案,并采... 山区河道河底比降大,且常见砂卵石河床,河道蓄水堰坝的基础防渗处理难度高,常见的处理方式各有优缺点。文章依托青阳县九华河某蓄水堰工程,对常规坝基防渗处理方案进行了比选和分析,最终提出了一种就地取材的卵石混凝土截渗槽方案,并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证明设计方案在满足坝基防渗效果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为以后的山区河道蓄水堰基础防渗处理设计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道 蓄水 基础防渗 砂卵石河床 PLAXIS
下载PDF
灰色模型在蓄水池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魏周会 唐永鹏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35-38,59,共5页
为了确保蓄水池的安全运行,采用灰色模型构建了蓄水池变形监测的预测模型,并结合蓄水池GNSS监测点的实测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模型预测的结果逼近实际测量结果;灰色模型在蓄水池变形监测... 为了确保蓄水池的安全运行,采用灰色模型构建了蓄水池变形监测的预测模型,并结合蓄水池GNSS监测点的实测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模型预测的结果逼近实际测量结果;灰色模型在蓄水池变形监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有效地预测池变形趋势和变化规律,为蓄水池安全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预测模型 变形监测 蓄水
下载PDF
苏州中南中心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蓄水养护技术
18
作者 王帅亮 陈川 +3 位作者 钟世 宗秀金 张智勇 顾烨烽 《工程质量》 2024年第2期40-44,共5页
苏州中南中心项目塔楼底板超厚、超大体积混凝土,在夏雨季进行浇筑,按照先浇筑先养护原则,采用挡水墙将底板面分为若干区域,分区域分阶段蓄水养护,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具有“密闭性、匀质性、统一性”的特点,同时可以抵抗恶劣天气... 苏州中南中心项目塔楼底板超厚、超大体积混凝土,在夏雨季进行浇筑,按照先浇筑先养护原则,采用挡水墙将底板面分为若干区域,分区域分阶段蓄水养护,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具有“密闭性、匀质性、统一性”的特点,同时可以抵抗恶劣天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厚底板 分区分段 大体积混凝土 蓄水养护
下载PDF
兴隆水利枢纽蓄水阶段变形监测分析
19
作者 吕卫华 赵江鹏 +2 位作者 毛广维 李德睿 王翔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在蓄水阶段进行变形监测分析能为水工建筑物安全蓄水提供必要、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兴隆水利枢纽变形监测,分别通过泄水闸、电站厂房、船闸特征部位的变形观测数据分析各建筑物在蓄水阶段的安全性态和规律。从变形监测数据和变形监测... 在蓄水阶段进行变形监测分析能为水工建筑物安全蓄水提供必要、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兴隆水利枢纽变形监测,分别通过泄水闸、电站厂房、船闸特征部位的变形观测数据分析各建筑物在蓄水阶段的安全性态和规律。从变形监测数据和变形监测分析成果来看,兴隆水利枢纽蓄水阶段各监测部位的建筑物工作正常,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也在正常范围内,监测数据较好地反映了工程运行的实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水利枢纽 蓄水阶段 变形监测 建筑物
下载PDF
水库蓄水量动荡期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变化
20
作者 娄利华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2期32-34,共3页
以白石水库为例,全面探究了蓄水量动荡期库区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石水库蓄水量上升期浮游植物种属增加22种,其中硅藻、蓝藻、绿藻和其它藻类分别增加3种、10种、7种及2种;水体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优势群落结构和浮游... 以白石水库为例,全面探究了蓄水量动荡期库区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石水库蓄水量上升期浮游植物种属增加22种,其中硅藻、蓝藻、绿藻和其它藻类分别增加3种、10种、7种及2种;水体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优势群落结构和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但仍以硅藻、蓝藻和绿藻为主;蓄水量的上升降低了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50~0.91、0.74~9.92、0.82~2.45;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营养盐和水温的影响,其中磷元素的稳定和氮含量的上升为群落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蓄水量的上升会降低不同季节和时期的水库表层水温及浮游植物密度,为白石水库水生态变化分析和高水位运行调控提供一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蓄水量变化 生态学特征 白石水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