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蓝莓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初报
1
作者 沈艳 祝友朋 《绿色科技》 2024年第7期217-220,共4页
为明确引起云南蓝莓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利用常规组织分离纯化方法对患病的蓝莓植株根部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疑似病原菌菌株的致病性,然后结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共... 为明确引起云南蓝莓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利用常规组织分离纯化方法对患病的蓝莓植株根部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疑似病原菌菌株的致病性,然后结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可引起蓝莓根腐病的发生,这是该病在云南省的首次报道。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碳源为淀粉和乳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硝酸钾和蛋白胨,最适生长pH值为6~9,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研究结果为云南蓝莓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根腐病 病原菌鉴定 共享镰刀菌
下载PDF
两种微生物与蓝莓根腐病菌在根表的竞争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志远 刘艳妮 +1 位作者 高琪 郭媛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0-78,共9页
为研制针对蓝莓根腐病的生防菌剂,从三叶草根表分离出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该真菌进行鉴定,将其与阿氏芽孢杆菌R-B-01(Bacillus aryabhattai)、禾谷镰刀菌R-F-02(Fusarium graminearum)接入蓝莓组培... 为研制针对蓝莓根腐病的生防菌剂,从三叶草根表分离出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该真菌进行鉴定,将其与阿氏芽孢杆菌R-B-01(Bacillus aryabhattai)、禾谷镰刀菌R-F-02(Fusarium graminearum)接入蓝莓组培苗根系,观察根系变化与菌株定殖情况,并结合体视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探究3种微生物在蓝莓根表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真菌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命名为R-F-01。阿氏芽孢杆菌R-B-01和棘孢木霉R-F-01在根表对禾谷镰刀菌R-F-0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阻止了禾谷镰刀菌R-F-02对蓝莓根系的侵害;显微镜观察发现3种微生物均有刺激根系分枝的作用,其中以棘孢木霉R-F-01效果最强;棘孢木霉R-F-01以空间竞争的方式抑制禾谷镰刀菌R-F-02。首次揭示阿氏芽孢杆菌R-B-01和棘孢木霉R-F-01通过空间竞争的机制在蓝莓根表发挥生防作用,为蓝莓根腐病生防菌剂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根腐病 阿氏芽孢杆菌 棘孢木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蓝莓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鑫钰 刘双 +3 位作者 李昌欣 黄军 陈丹 朱宏建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687-4691,共5页
为了解浙江蓝莓根部腐烂的原因及病原菌种类,从而控制该病在蓝莓生产上的扩散。本研究从浙江蓝莓种植区采集了蓝莓根腐病病样,通过分离纯化获得菌落形态相似的3个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观察、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菌株... 为了解浙江蓝莓根部腐烂的原因及病原菌种类,从而控制该病在蓝莓生产上的扩散。本研究从浙江蓝莓种植区采集了蓝莓根腐病病样,通过分离纯化获得菌落形态相似的3个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观察、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菌株的rDNA-ITS序列并进行测序,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7种不同的杀菌剂对F. oxysporum的毒力作用,测定各杀菌剂的有效中浓度(EC50),发现咪鲜胺和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显著,EC50分别为0.071 59 mg/L和2.832 9 mg/L。通过对蓝莓根腐病的病原菌的种类鉴定,明确了该病的病原菌,并进行了室内药剂毒力测定,本试验结果为研究蓝莓根腐病发病规律及病害综合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根腐病 病原鉴定 尖孢镰刀菌 毒力测定
原文传递
蓝莓根腐病生防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机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富美 尚晓静 +1 位作者 李思 侯瑞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73-1684,共12页
为筛选对蓝莓根腐病有良好防效的生防真菌资源,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从蓝莓组织中分离筛选蓝莓根腐病病原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拮抗真菌,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采用平皿培养法和液相色... 为筛选对蓝莓根腐病有良好防效的生防真菌资源,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从蓝莓组织中分离筛选蓝莓根腐病病原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拮抗真菌,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采用平皿培养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拮抗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成分,观察其重寄生现象,测定其胞外水解酶活性以及室内盆栽防效。结果显示,分离筛选到2株菌株G18和MG6对蓝莓根腐病病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0.24%和62.65%;结合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最终将菌株MG6鉴定为球孢瓶束霉Ascodesmis sphaerospora;菌株G18和MG6的发酵代谢物对蓝莓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9.85%和42.86%,挥发性代谢物对其抑制率分别为21.39%和18.50%;从2株菌株发酵液中检测到了芥酸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α-姜黄烯等13种已知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同时发现2株菌株均可以分泌β-1,3-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水解酶;显微观察发现2株菌株均使病原菌菌丝出现明显的溶解、裂解等现象;菌株G18和MG6对蓝莓根腐病的防效明显,分别为65.33%和61.33%;接种菌株G18和MG6后蓝莓幼苗根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最高,较清水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01倍和1.02倍,接种菌株MG6后蓝莓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最高,在根和叶中的POD活性较清水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10倍和1.09倍,先接种菌株G18后接种病原菌的蓝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最高,在根和叶中分别达559.61 U/g和422.68 U/g;接种菌株G18和MG6后蓝莓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036 mg/g和1.038 mg/g,均高于清水对照组。表明菌株MG6和G18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蓝莓根腐病生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根腐病 球孢瓶束霉 裂褶菌 鉴定 生防机制 防效
原文传递
贵州省蓝莓病害种类调查与鉴定 被引量:21
5
作者 金义兰 蒋选利 +3 位作者 黄胜先 王正文 候彪 李佳林 《中国果树》 2015年第4期80-82,I0002,共4页
对贵州省部分蓝莓种植基地的蓝莓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了4种真菌病害,即蓝莓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蓝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蓝莓枝条枯萎病(Phomopsis sp.)和蓝莓叶枯病(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同时发现了2种病毒... 对贵州省部分蓝莓种植基地的蓝莓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了4种真菌病害,即蓝莓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蓝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蓝莓枝条枯萎病(Phomopsis sp.)和蓝莓叶枯病(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同时发现了2种病毒病(蓝莓枯焦病毒病和蓝莓花叶病毒病)和1种生理性病害(蓝莓红叶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根腐病 灰霉病 枝条枯萎病 叶枯病 枯焦病毒病 花叶病毒病 红叶病
原文传递
蓝莓腐霉根腐病的病原菌 被引量:4
6
作者 周亚男 王博 +5 位作者 刘婧 李海珍 刘爱娜 王连刚 李晓东 梁晨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61-2267,共7页
在山东青岛新发现一种蓝莓根腐病害,症状最初出现在根部,病根腐烂坏死,根状茎维管束和皮层变黑,导致根数量减少,叶片变黄、变红,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叶片全部脱落,植株死亡。通过组织分离法和菌丝段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HMQAU180018,经柯... 在山东青岛新发现一种蓝莓根腐病害,症状最初出现在根部,病根腐烂坏死,根状茎维管束和皮层变黑,导致根数量减少,叶片变黄、变红,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叶片全部脱落,植株死亡。通过组织分离法和菌丝段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HMQAU180018,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综合形态学特征及ITS区和cox I基因序列分析,菌株HMQAU 180018被鉴定为畸雌腐霉Pythium irregulare。这是国内首次描述畸雌腐霉引起蓝莓根腐病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雌腐霉 形态学 分子鉴定 蓝莓根腐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