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在蔬菜发酵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超 侯信哲 +5 位作者 陈天花 刘彩丽 朱宗河 徐雅芫 周可金 张付贵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5-210,共6页
发酵蔬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乳酸菌作为蔬菜发酵中的关键菌,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影响发酵蔬菜品质和乳酸菌代谢的环境因素、蔬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对其他细菌的影响以及乳酸菌提高发酵蔬菜品质的作用,以期全面... 发酵蔬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乳酸菌作为蔬菜发酵中的关键菌,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影响发酵蔬菜品质和乳酸菌代谢的环境因素、蔬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对其他细菌的影响以及乳酸菌提高发酵蔬菜品质的作用,以期全面了解乳酸菌在蔬菜发酵中的作用机理,为其在发酵蔬菜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蔬菜发酵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对细菌群落积累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振勇 王严 +3 位作者 迟雪梅 孙全敏 迟乃玉 张庆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6,共9页
高通量测序(HTS)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对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研究,但是对相对丰度的分析忽略了不同样本之间细菌群落积累量存在的现实差异。该研究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与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 高通量测序(HTS)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对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研究,但是对相对丰度的分析忽略了不同样本之间细菌群落积累量存在的现实差异。该研究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与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将相对丰度与OD_(600 nm)值结合的方法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积累量进行量化,只修正分析相对丰度带来的偏差,进而更好地分析蔬菜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丰度的降低并不能代表其微生物积累量的减少;当相对丰度值没有明显波动时不能表示其菌微生物的积累量也没有波动;相对丰度上升或下降的比例也不能完全说明该菌的积累量也呈现相同比例的增加或减少。该研究中对相对丰度的量化方法还未见报道,对未来利用相对丰度对细菌群落结构研究的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进一步强调在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时,不能仅仅考虑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应该同时考虑微生物的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发酵 亚硝酸盐 相对丰度量化 群落积累量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技术在蔬菜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令 罗根 +2 位作者 杨岩 王泳俨 张美霞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8期71-75,80,共6页
发酵蔬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蔬菜发酵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不同代谢途径对产品的风味、品质与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通量高、准确率强等优势逐渐成为蔬菜发酵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重要... 发酵蔬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蔬菜发酵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不同代谢途径对产品的风味、品质与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通量高、准确率强等优势逐渐成为蔬菜发酵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技术为起点,综述了宏组学技术对四川泡菜、东北酸菜和东北辣白菜不同腌制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和潜在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以及各地区微生物菌群与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宏基因组学技术在蔬菜发酵行业中微生物的检测和产品品质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高通量测序 宏基因组学技术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蔬菜发酵专用乳酸菌的菌体高密度培养 被引量:21
4
作者 熊涛 徐立荣 +1 位作者 范镭 曾哲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45-350,共6页
菌体高密度培养是制备浓缩型蔬菜发酵专用菌粉的关键。采用缓冲盐法、化学中和法和补料培养法进行乳酸菌NCU0101的菌体高密度培养,分析研究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补料培养方式对菌体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葡萄... 菌体高密度培养是制备浓缩型蔬菜发酵专用菌粉的关键。采用缓冲盐法、化学中和法和补料培养法进行乳酸菌NCU0101的菌体高密度培养,分析研究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补料培养方式对菌体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蛋白胨1%、磷酸氢二钾0.5%、醋酸钠0.3%,适宜培养条件为培养液pH值6.3~5.8、培养温度30℃、振荡频率40r/min、培养时间20h,适宜补料培养方式为培养0、4和8h时各补加2.5%的碳氮源(碳氮比为5:1);培养结束后,培养液中乳酸菌菌体活菌数可达7.83×109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蔬菜发酵 高密度培养
下载PDF
产细菌素乳酸菌在蔬菜发酵制品生物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饶瑜 常伟 +1 位作者 唐洁 李明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92-395,400,共5页
生物保鲜(biopreservation)是当今食品保藏和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致力于细菌素和产细菌素菌种在食品生物保鲜中的应用策略。本文主要介绍最新的产细菌素乳酸菌(LAB)在蔬菜发酵制品中的应用,通过将产细菌素乳酸菌作为... 生物保鲜(biopreservation)是当今食品保藏和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致力于细菌素和产细菌素菌种在食品生物保鲜中的应用策略。本文主要介绍最新的产细菌素乳酸菌(LAB)在蔬菜发酵制品中的应用,通过将产细菌素乳酸菌作为发酵菌剂(starter culture)、保护菌剂(protective culture)或共培养菌剂(co-culture)运用到蔬菜的发酵制作中,以稳定蔬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体系,控制腐败和病原菌的存活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细菌素乳酸菌 蔬菜发酵 生物保鲜菌剂
原文传递
蔬菜发酵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树庆 张瑞菊 +1 位作者 姜薇薇 房晓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99-100,106,共3页
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控制蔬菜发酵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对于提高蔬菜发酵食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蔬菜发酵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危害、来源,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亚硝酸盐 蔬菜发酵食品 控制
下载PDF
蔬菜发酵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婷 《科技资讯》 2020年第22期59-61,共3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高生活品质,自我保健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亚硝酸盐超标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蔬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其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制约了蔬菜发酵食品行业的发展。该文阐述了蔬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高生活品质,自我保健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亚硝酸盐超标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蔬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其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制约了蔬菜发酵食品行业的发展。该文阐述了蔬菜发酵食品和亚硝酸的关系,期望能合理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从根本上杜绝消费者过度食用亚硝酸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发酵食品 亚硝酸盐 含量控制 发酵生物菌群
下载PDF
蔬菜发酵剂乳酸菌产生物胺的检测与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田丰伟 孟甜 +3 位作者 丁俊荣 刘小鸣 张灏 陈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41-245,共5页
通过联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技术对本实验室筛选保藏的60余株拟准备用于蔬菜发酵的乳酸菌形成生物胺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价。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受检菌株中有3株组氨酸脱羧酶阳... 通过联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技术对本实验室筛选保藏的60余株拟准备用于蔬菜发酵的乳酸菌形成生物胺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价。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受检菌株中有3株组氨酸脱羧酶阳性菌和22株酪氨酸脱羧酶阳性菌;同时,利用HPLC法对受检乳酸菌在MRS培养基体系和模式蔬菜发酵体系中发酵形成生物胺的水平进行分析。受试乳酸菌在MRS培养基中组胺产生量在4.32~32.15mg/L之间,酪胺产生量在9.22~114.02mg/L之间。在发酵蔬菜体系中,组胺和酪胺的产生量均小于40mg/L。PCR检测结果与HPLC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蔬菜 生物胺 组胺 酪胺 氨基酸脱羧酶 检测
下载PDF
中外蔬菜发酵加工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郑恒光 陈君琛 +2 位作者 汤葆莎 吴俐 翁敏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71-175,共5页
简要对比分析了中、韩、德、美等几个世界典型发酵蔬菜的起源、异同点、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中国是世界发酵蔬菜技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外发酵蔬菜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尽管中外发酵蔬菜技术原理相同,但在制作方法方面差异较... 简要对比分析了中、韩、德、美等几个世界典型发酵蔬菜的起源、异同点、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中国是世界发酵蔬菜技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外发酵蔬菜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尽管中外发酵蔬菜技术原理相同,但在制作方法方面差异较大;我国传统发酵蔬菜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存。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世界发酵蔬菜技术的总体态势,找出了我国发酵蔬菜技术差距,讨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包括鼓励加工企业拥有自己的蔬菜原料基地、促进加工企业优胜劣汰、切实提高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国内外技术交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乳酸菌 加工工艺 产品特性 对比研究
下载PDF
9种蔬菜发酵体系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燕平梅 荆雪娇 +4 位作者 李艳琴 柴政 乔宏萍 赵文婧 王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85-189,共5页
目的:为了探究发酵蔬菜体系中真菌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方法:以市售9种发酵蔬菜为对象,提取其中所有微生物宏基因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离9种发酵蔬菜体系微生物混合真菌18S r DNA V(1-2)区基因片... 目的:为了探究发酵蔬菜体系中真菌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方法:以市售9种发酵蔬菜为对象,提取其中所有微生物宏基因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离9种发酵蔬菜体系微生物混合真菌18S r DNA V(1-2)区基因片段,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真核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9种发酵蔬菜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聚类分析。通过回收DGGE电泳中荧光强度强、不同时间差异的电泳带,经克隆后测定碱基序列、与Gen Bank库序列对比鉴定。结果:泡菜、榨菜、酱菜和酸菜真核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其中,泡菜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差异相对最小。四种工艺发酵蔬菜真核微生物相似性为20%,而酱菜与泡菜的相似性较与榨菜的高。同一工艺不同原料发酵蔬菜真核微生物相似性38%。同一工艺袋装与散装泡菜真核微生物相似性为51%。碱基序列鉴定结果:所有的测序条带均为酵母菌,Trichosporon mucoides sp.、Zyqosaccharomyces sp.存在于市售9种发酵蔬菜样品中,且为优势菌;Candida palmioleophila存在于泡菜、榨菜、酱菜工艺发酵蔬菜中;Dabaryomyces sp.为散装榨菜中所特有的真菌菌群。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泡菜工艺下制得的发酵蔬菜制品真菌区系相对于榨菜、酱菜和酸菜稳定;加工工艺对发酵蔬菜真核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较原料、包装条件的影响显著;同一工艺条件下原料较包装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发酵蔬菜 微生物群落结构 宏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山西地方自然发酵蔬菜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康建依 洪洁 +4 位作者 高逸 杨悦 陈孟 易欣欣 高秀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为探究山西地方自然发酵蔬菜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结构,采用Illumina HiSeq对不同发酵时期的发酵蔬菜样品中细菌进行测序,且对地方自然发酵蔬菜制作过程中细菌总数及乳酸菌数、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自然发酵蔬菜的... 为探究山西地方自然发酵蔬菜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结构,采用Illumina HiSeq对不同发酵时期的发酵蔬菜样品中细菌进行测序,且对地方自然发酵蔬菜制作过程中细菌总数及乳酸菌数、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自然发酵蔬菜的发酵前期细菌多样性丰富,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细菌种群结构趋于稳定,发酵中后期样品主要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pH值随发酵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总酸反之,成品发酵蔬菜中细菌总数和乳酸菌数分别为1.2×10~7 CFU/g和2.5×10~6 CFU/g,亚硝酸盐含量为0.15 mg/kg,pH值为3.22,总酸含量为1.98 g/kg,乳酸菌数与亚硝酸盐呈彼消此长趋势。本研究揭示了山西地方发酵蔬菜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差异,为地方自然发酵蔬菜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自然发酵蔬菜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乳杆菌属
下载PDF
蔬菜发酵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12
作者 薛营 《电子世界》 2018年第21期124-124,共1页
引言目前传统的发酵蔬菜大多采用手工作坊式进行生产,发酵周期长,产品质量不稳定。本课题针对蔬菜发酵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自动化发酵系统,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
关键词 发酵系统 发酵蔬菜 自动控制系统 设计 产品质量 生产效率 手工作坊 发酵周期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发酵蔬菜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品质形成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鑫 王家旺 +3 位作者 隋雨萌 孔保华 岳喜庆 陈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0-297,共8页
中国传统发酵蔬菜是以新鲜蔬菜为原料,通过微生物代谢和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发酵制品。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不同阶段的优势微生物发挥的作用不同,对发酵蔬菜品质、风味及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综述了中国... 中国传统发酵蔬菜是以新鲜蔬菜为原料,通过微生物代谢和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发酵制品。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不同阶段的优势微生物发挥的作用不同,对发酵蔬菜品质、风味及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综述了中国传统发酵蔬菜中微生物多样性对发酵蔬菜品质、风味及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影响微生物多样性的非生物因素,旨在为提升发酵蔬菜品质及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微生物多样性 品质 风味 安全性
下载PDF
发酵蔬菜微生物及其应用进展
14
作者 胡蝶 杨胜平 +5 位作者 郑好 祁勇刚 贺桉 吴勇超 柳志杰 刘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4期187-192,共6页
发酵蔬菜是蔬菜经过自然或添加发酵剂发酵形成的产品,具有风味佳、贮藏久、促健康的特点。来自环境和发酵剂中的微生物影响着发酵蔬菜成品的色泽、口感、营养价值以及食用安全,深入了解发酵微生物的演替和代谢功能有助于解决发酵蔬菜调... 发酵蔬菜是蔬菜经过自然或添加发酵剂发酵形成的产品,具有风味佳、贮藏久、促健康的特点。来自环境和发酵剂中的微生物影响着发酵蔬菜成品的色泽、口感、营养价值以及食用安全,深入了解发酵微生物的演替和代谢功能有助于解决发酵蔬菜调味、护色、保脆和防腐等生产问题。该文对蔬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以及演替进行介绍,详细阐述微生物对发酵蔬菜品质的影响,对微生物在发酵蔬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提升发酵蔬菜的品质及助力新型发酵蔬菜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微生物 作用机理 菌种选育 发酵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解析工业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形成及降解机理
15
作者 伍亚龙 杨姗 +6 位作者 陈功 张其圣 汪冬冬 唐垚 史梅莓 吕鹏军 王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0-67,共8页
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形成及降解机制对于控制亚硝酸盐含量,保证发酵蔬菜食用安全性至关重要。该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了4种工业发酵蔬菜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功能基因。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发酵蔬菜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形成及降解机制对于控制亚硝酸盐含量,保证发酵蔬菜食用安全性至关重要。该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了4种工业发酵蔬菜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功能基因。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发酵蔬菜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为优势细菌属,以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苏吉雅玛酵母属(Sugiyamaella)、毕赤酵母属(Pichia)和舍弗氏酵母属(Scheffersomyces)为优势真菌属。功能基因分析表明,4种工业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代谢途径包括反硝化作用、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和同化硝酸盐还原作用,硝酸盐还原酶、硝基单加氧酶、亚硝酸盐还原酶、一氧化氮还原酶[细胞色素c]、一氧化二氮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NADH]、铁氧还蛋白亚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NAD(P)H]是亚硝酸盐代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酶。微生物与功能基因关联分析表明,费斯莫尔德乳杆菌(Lactobacillus versmoldensis)、咸海鲜盐单胞菌(Halomonas jeotgali)、橙色盐单胞菌(Halomonas lutea)、反硝化盐单胞菌(Halomonas halodenitrificans)、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Virgibacillus halodenitrificans)等细菌以及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等真菌可能参与反硝化作用、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细菌解淀粉嗜盐碱球菌(Natronococcus amylolyticus)和真菌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食腺嘌呤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 adeninivoran)可能参与同化硝酸盐还原作用,从而促进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形成与降解。该研究为探究蔬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代谢途径、功能基因以及关联微生物信息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发酵蔬菜亚硝酸盐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亚硝酸盐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 功能基因
下载PDF
发酵蔬菜来源具抑菌活性明串珠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基因簇挖掘
16
作者 刘毕琴 陈骏飞 +6 位作者 罗义勇 赵勇 万幸 蔡英丽 唐蓉 史巧 李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50,共9页
为提高发酵蔬菜的安全性和保藏性,从来自云南传统发酵蔬菜的8株明串珠菌中筛选出1株对食源性致病菌和引起泡菜过酸化的细菌抑制效果好的肠膜明串珠菌AP7。通过排除酸和H2O2影响及蛋白酶敏感性确定AP7的主要抑菌物质,分析其酸稳定性和热... 为提高发酵蔬菜的安全性和保藏性,从来自云南传统发酵蔬菜的8株明串珠菌中筛选出1株对食源性致病菌和引起泡菜过酸化的细菌抑制效果好的肠膜明串珠菌AP7。通过排除酸和H2O2影响及蛋白酶敏感性确定AP7的主要抑菌物质,分析其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根据AP7的全基因组序列挖掘潜在的细菌素基因簇。结果表明:排除酸及H2O2的影响后,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仍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经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效果明显下降,推测AP7发酵上清液浓缩液中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该细菌素对pH变化敏感,热稳定性高,分子质量在6.51~14.4 kDa;全基因组测序表明,菌株AP7全基因组包含1条染色体(1948310 bp)和2个质粒(37366和20698 bp),GC含量37.7%;存在1个以Enterocin_X_chain_beta细菌素为核心的基因簇,其编码产物预测为带正电的亲水性稳定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三级结构主要由两端松散肽链和中间α-螺旋构成。综上,产细菌素的肠膜明串珠菌AP7具有优良抑菌性能,有潜力应用于酸性食品的发酵和防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肠膜明串珠菌 全基因组测序 细菌素
下载PDF
蔬菜乳酸发酵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生帅 钟秋 +4 位作者 姚瑶 郭恺宇 殷晓雨 邢亚阁 饶瑜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24-36,共13页
发酵蔬菜是传统发酵食品之一,深受人们喜爱。乳酸菌作为蔬菜发酵的主要优势菌群,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和生物活性成分,赋予蔬菜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本文梳理了不同发酵蔬菜(四川泡菜、东北酸菜、西北浆水菜、韩国泡菜... 发酵蔬菜是传统发酵食品之一,深受人们喜爱。乳酸菌作为蔬菜发酵的主要优势菌群,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和生物活性成分,赋予蔬菜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本文梳理了不同发酵蔬菜(四川泡菜、东北酸菜、西北浆水菜、韩国泡菜、美式酸黄瓜和德国酸菜)的发酵工艺,阐述蔬菜在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的动态变化,介绍了蔬菜乳酸发酵机制、生物活性物质(γ-氨基丁酸、生物活性肽、多酚化合物和胞外多糖)产生途径及其生理功能,并展望发酵蔬菜的发展趋势,可为发酵蔬菜工艺优化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发酵工艺 乳酸发酵 微生物多样性 活性物质
下载PDF
乳酸菌对发酵蔬菜风味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小艺 王建辉 +3 位作者 邓娜 李慧 张博 蔡勇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2-240,共9页
蔬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复杂多变,乳酸菌作为蔬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其参与调控多种代谢途径而影响风味的形成。文章阐述了蔬菜发酵过程中主要风味代谢物的变化及其与乳酸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内在关联,进而探讨乳酸菌... 蔬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复杂多变,乳酸菌作为蔬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其参与调控多种代谢途径而影响风味的形成。文章阐述了蔬菜发酵过程中主要风味代谢物的变化及其与乳酸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内在关联,进而探讨乳酸菌发酵产生风味物质的潜在机制,并对乳酸菌在发酵蔬菜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乳酸菌 风味 代谢
下载PDF
发酵蔬菜源食品用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降胆固醇能力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秋 周晓 +3 位作者 覃业优 胡嘉亮 刘洋 蒋立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73,共11页
为了从发酵蔬菜中筛选出具有降解胆固醇能力的食品用益生乳酸菌,作者以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RW作为对照,采用定向分离法结合16S rDNA分析不同来源的发酵蔬菜样品中得到5株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益生乳酸菌。结果表明,5株菌对pH ... 为了从发酵蔬菜中筛选出具有降解胆固醇能力的食品用益生乳酸菌,作者以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RW作为对照,采用定向分离法结合16S rDNA分析不同来源的发酵蔬菜样品中得到5株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益生乳酸菌。结果表明,5株菌对pH 2.0、质量浓度为3 g/L的胆盐以及模拟胃肠液均具有耐受性,降胆固醇能力强(54.79%~62.54%)、能够抑制病原菌且黏附于Caco-2细胞上,表现出优良的益生特性。此外,5株菌均无溶血现象,不产生物胺,对多数抗生素敏感,安全性高。通过16S rDNA鉴定5株菌分别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JCSMC-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SYB和JCSMC6-2、副干酪乳酸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SYD和XSMC-1。本研究获得的1株植物乳植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2株副干酪乳酸菌均具有食品用益生菌的基本特性,为开发食品用益生菌提供了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乳酸菌 益生菌 降胆固醇
下载PDF
发酵蔬菜中乳酸菌分离及其耐酸耐胆盐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秋霞 李自强 吴丽云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
为获得优良的耐酸耐胆盐乳酸菌菌株,从市售发酵蔬菜样品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糖发酵试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开展耐酸耐胆盐初筛及人工胃肠液复筛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18株乳酸菌菌株中,有11株具有较高的耐酸耐胆盐能力;... 为获得优良的耐酸耐胆盐乳酸菌菌株,从市售发酵蔬菜样品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糖发酵试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开展耐酸耐胆盐初筛及人工胃肠液复筛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18株乳酸菌菌株中,有11株具有较高的耐酸耐胆盐能力;经过人工胃肠液复筛后,存活率高于30%的有4株,其中cf12菌株在人工胃液中存活率达到95%,人工肠液处理4、8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73%、194%,菌液浓度未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说明该菌株对低酸性环境及高胆盐环境均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4株乳酸菌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菌株cf10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cf9、cf12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菌株cf18为副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brev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乳酸菌 分离 耐酸 耐胆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