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徐永杰 吴强盛 +3 位作者 汪芳玲 徐雅雯 韩梦壮 肖之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探讨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油茶单作模式(Cam)、油茶+薄壳山核桃间作模式(Cam&Car)和薄壳山核桃单作模式(Car)3种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0~30 cm... 【目的】探讨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油茶单作模式(Cam)、油茶+薄壳山核桃间作模式(Cam&Car)和薄壳山核桃单作模式(Car)3种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0~30 cm林地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以及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间作模式林地土壤pH值和水解性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均居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之间。间作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降低了土壤有效钾(AK)、有效硫(AS)、交换性钙(ECa)含量。3种模式土壤真菌测序共获得1 084个OTUs,共有OTUs数量为111个,特有OTUs的数量表现为Car> Cam&Car> Cam。3种模式共鉴定出8门11纲56目131科201属257种真菌,其中Saccharomycetes、Sordariomycetes、Agaricomycetes是3种模式共有优势菌纲,Wickerhamomyces是共有优势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3种模式土壤真菌ACE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即Car> Cam&Car> Cam,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没有显著差异。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Cam&Car间作模式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均有交集,其中与Car单作模式交集较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属水平主要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与交换性钙含量、有效钾含量、有效硫含量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油茶与薄壳山核桃间作增大了林地养分消耗,但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建议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时,加大肥力管理,特别是含钙、钾和硫元素肥料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薄壳山核桃 间作 土壤 真菌 多样性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树体生物量构成及养分需求规律
2
作者 江迎春 杜拾平 +2 位作者 邹英武 杜洋文 刘晓武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目的】探明薄壳山核桃幼林植株生物量构成及养分需求规律,为薄壳山核桃幼株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开展薄壳山核桃幼株生物量构成调查和矿质元素含量测定,明确不同生长发育期幼株养分需求情况,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法测... 【目的】探明薄壳山核桃幼林植株生物量构成及养分需求规律,为薄壳山核桃幼株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开展薄壳山核桃幼株生物量构成调查和矿质元素含量测定,明确不同生长发育期幼株养分需求情况,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法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幼株不同器官的生物量以及N、P、K、Ca、Mg、Fe、Mn、Cu和Zn等矿质养分含量,计算幼株年周期内矿质养分需求比例。【结果】薄壳山核桃幼株生物量主要由根、茎、枝和叶构成,根生物量约占全株的1/2,枝生物量约占1/3,茎生物量约占1/7,叶生物量约占1/25,不同时期幼株干物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1月、3月、9月、7月、5月,不同器官相对干物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地下部分、根、地上部分、枝、茎、叶;幼株单株当年生物量中大量元素N、P、K、Ca、Mg分配比例为8.02︰1.00︰9.24︰31.15︰1.09,Ca的占比最大,达60.71%,微量元素Mn、Fe、Cu、Zn的分配比例为43.06︰28.31︰1.00︰4.96,薄壳山核桃幼株对Mn和Fe的需求远大于其他微量元素,在3月主要需求Fe,5月主要需求N、P和Mg,7月主要需求Mg和Fe,9月主要需求K,11月主要需求Ca,Mn在5—11月需求都较大。【结论】明确了薄壳山核桃幼株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构成比例,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配比,以及不同生长发育期对不同矿质养分的需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养分需求 矿质元素 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幼苗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和耐涝性评价
3
作者 蓝振歧 温建湖 +4 位作者 陈彩玉 谢代祖 赵志珩 黄晓露 廖健明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为给5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在广西的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绍兴、金华、贝克、卡多和波尼品种2年生薄壳山核桃幼苗为材料,设置半淹水和全淹水处理,研究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 为给5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在广西的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绍兴、金华、贝克、卡多和波尼品种2年生薄壳山核桃幼苗为材料,设置半淹水和全淹水处理,研究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并对幼苗的耐涝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及其交互作用对SOD、POD、CAT和PPO活性及MDA和SP含量均影响极显著。不同抗氧化酶均能在胁迫初期响应淹水环境;淹水胁迫进行到中后期,大部分品种的MDA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部分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和SP含量也均处于较高水平;薄壳山核桃幼苗通过积累SP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淹水胁迫造成的损伤。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全淹水和半淹水处理下,金华和卡多品种的耐涝性均较好,绍兴、波尼和贝克品种的耐涝性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响应 淹水胁迫 耐涝性 薄壳山核桃
下载PDF
万载县薄壳山核桃引种现状和产业发展思路
4
作者 龙成根 贺义昌 +3 位作者 黄建建 翟敏 翟茂根 左继林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与木本油料植物之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万载县引种栽培薄壳山核桃10余年,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发展相较于江苏与安徽等发达地区严重滞后。通过分析万载县薄壳山核桃引种历史、合作的科研...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与木本油料植物之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万载县引种栽培薄壳山核桃10余年,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发展相较于江苏与安徽等发达地区严重滞后。通过分析万载县薄壳山核桃引种历史、合作的科研成果及技术应用现状,阐明当前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以期为后续万载县薄壳山核桃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引种栽培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薄壳山核桃研究现状
5
作者 姜冰燕 蒋昕晨 +1 位作者 张涛 朱海军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为了解国内薄壳山核桃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薄壳山核桃未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10年(2012—2022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数据库的中文文献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了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量、主要发文期... 【目的】为了解国内薄壳山核桃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薄壳山核桃未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10年(2012—2022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数据库的中文文献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了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量、主要发文期刊、主要发文机构、论文被引用频次、高频关键词分布等。【结果】1)近10年是薄壳山核桃发文量快速增加到相对稳定的时期,与产业快速发展到相对稳定的趋势一致;2)国内薄壳山核桃研究的热点是育苗和丰产栽培技术,果实品质的研究逐渐增加;3)国内薄壳山核桃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总发文量占全国的50%以上。【结论】我国薄壳山核桃研究仍处于产业需求的初级阶段,主栽品种和栽培加工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目前仍然没有具市场地位的国产品种,缺乏成熟的区域良种配置组合,缺少成龄园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导致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和动能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薄壳山核桃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南京市六合区薄壳山核桃产业现状和发展建议
6
作者 储吴樾 刘瑜琛 杜佳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通过对南京市六合区9个街镇薄壳山核桃种植地进行调研,分析了六合全区范围内薄壳山核桃种植情况。针对六合区薄壳山核桃资源发掘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六合区栽植薄壳山核桃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潜力,并结合当前国内研究成果,提供相应的发展建... 通过对南京市六合区9个街镇薄壳山核桃种植地进行调研,分析了六合全区范围内薄壳山核桃种植情况。针对六合区薄壳山核桃资源发掘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六合区栽植薄壳山核桃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潜力,并结合当前国内研究成果,提供相应的发展建议。六合区薄壳山核桃种植虽然拥有企业基础及科研优势,但仍面临着经营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无规划,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建议结合市场建立多元化发展目标;以政府为主导做出相应的产业规划,引进资本投资,建立产业链条;科研单位总结推广适用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的栽培技术,栽培种植经济适用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产业发展 苗木种植 企业经营 调查 南京市
下载PDF
安徽:滁州薄壳山核桃面积约占全国三成
7
作者 葛德光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1期53-54,共2页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笔者近期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的安徽太禾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调研时了解到,受天气晴好、雨水适中、光照充足等有利因素的影响,2023年该公司种植的薄壳山核桃喜获丰收。据滁州市林业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薄壳山核桃...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笔者近期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的安徽太禾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调研时了解到,受天气晴好、雨水适中、光照充足等有利因素的影响,2023年该公司种植的薄壳山核桃喜获丰收。据滁州市林业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对于生长要素特别挑剔,如今却在皖东大地稳稳地扎下根来,且长势喜人、硕果累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滁州与薄壳山核桃盛产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土壤、气候、纬度等自然环境条件十分相似,是薄壳山核桃适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自然环境条件 林业开发 适生区 皖东 安徽省滁州市 有利因素 全椒县
下载PDF
迷向剂对薄壳山核桃蛀果害虫桃蛀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8
作者 董志斌 杨旭涛 杨克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88-91,共4页
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是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在滁州市来安县和南谯区两个地点进行了桃蛀螟迷向试验,旨在探究一种高效、对环境友好的桃蛀... 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是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在滁州市来安县和南谯区两个地点进行了桃蛀螟迷向试验,旨在探究一种高效、对环境友好的桃蛀螟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迷向区(悬挂迷向剂)桃蛀螟成虫迷向率可达92.9%~100.0%,迷向效果明显。在采收期蛀果率调查中,两个地点迷向区的蛀果率均低于对照区。其中,滁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龙亭口基地迷向区的蛀果率仅为15.3%。说明悬挂迷向剂可作为薄壳山核桃栽培中桃蛀螟防治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迷向剂 桃蛀螟 迷向率 蛀果率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程铁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18-220,共3页
薄壳山核桃果实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广阔。本文总结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建园、苗木选择、品种配置、整形修剪、水肥管理、土壤管理、... 薄壳山核桃果实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广阔。本文总结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建园、苗木选择、品种配置、整形修剪、水肥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种植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栽培技术 丰产
下载PDF
阜阳地区薄壳山核桃溃疡病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10
作者 任亚东 孟洁 陈雷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对阜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6个薄壳山核桃省级林业产业化生产经营龙头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薄壳山核桃溃疡病已成为阜阳地区危害面积、影响程度较大的病害,给企业大户造成了不少损失。通过不断观察、试验、总结,对阜阳地区薄壳山核桃溃疡病的... 对阜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6个薄壳山核桃省级林业产业化生产经营龙头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薄壳山核桃溃疡病已成为阜阳地区危害面积、影响程度较大的病害,给企业大户造成了不少损失。通过不断观察、试验、总结,对阜阳地区薄壳山核桃溃疡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情况等进行研究,探索出一些综合防治方法,对防治薄壳山核桃溃疡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今后薄壳山核桃溃疡病的防控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溃疡病 综合防治措施
下载PDF
皖北地区薄壳山核桃品种改良与组合优化技术研究
11
作者 任亚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26-31,共6页
本研究以7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材料,从薄壳山核桃适宜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改良、低产林品种更新和品种组合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波尼品种在抗旱性、果实产量与品质方面表现良好,适宜在皖北地区栽植;采用“波尼+威奇塔+YLC29”... 本研究以7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材料,从薄壳山核桃适宜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改良、低产林品种更新和品种组合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波尼品种在抗旱性、果实产量与品质方面表现良好,适宜在皖北地区栽植;采用“波尼+威奇塔+YLC29”3个品种组合配置的栽植方式,可改善主栽品种威奇塔的雌花授粉问题,同时采用高位嫁接授粉品种技术,在减少授粉树栽植的同时,扩大花粉传播半径,提高授粉率。皖北地区薄壳山核桃品种改良与组合优化技术研究可为薄壳山核桃林地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促进该地区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品种改良 组合优化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何俊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结合薄壳山核桃栽培实际,对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介绍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地选择、造林地整理、品种选择、栽植造林和栽植后管理等,为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丰产栽培技术 授粉树
下载PDF
96份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青果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计育 王刚 +4 位作者 王涛 宣继萍 李永荣 王晓勇 张凡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28,133,共5页
为了解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青果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对96份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青果的8个性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纵径/横径)、横侧比(横径/侧径)、青皮厚度以及鲜坚果(去除青皮)单果质量]进行了测定,对性状... 为了解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青果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对96份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青果的8个性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纵径/横径)、横侧比(横径/侧径)、青皮厚度以及鲜坚果(去除青皮)单果质量]进行了测定,对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成分进行分析,基于青果的8个性状对96份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青果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945%~34.62%之间,各性状依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青果单果质量>鲜坚果单果质量>青皮厚度>青果纵径>青果果形指数>青果侧径>青果横径>青果横侧比。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青皮厚度与鲜坚果单果质量相关性小。8个性状均可以作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和品种选育的衡量指标。96份种质聚类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具有青果单果质量大、鲜坚果单果质量大、果形指数大(长果形)的特征,第Ⅱ类群具有青皮厚的特征,第Ⅲ类群具有果形指数较大、青皮较薄的特征,第Ⅳ类群具有果实小、青皮薄、果形椭圆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种质资源 青果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萘乙酸与多效唑组合喷施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晔 杨林森 +3 位作者 黄铖 王兆成 杨浩 吴爱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69,共6页
以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波尼’品种的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选用萘乙酸(NAA)和多效唑(PP333)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设置3种质量浓度(萘乙酸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50、200 mg/L,多效唑质量浓度分别为200、300、400 mg/L),采用... 以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波尼’品种的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选用萘乙酸(NAA)和多效唑(PP333)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设置3种质量浓度(萘乙酸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50、200 mg/L,多效唑质量浓度分别为200、300、400 mg/L),采用正交试验设计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组合(蒸馏水为对照);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薄壳山核桃育苗基地温室大棚内定期喷施于薄壳山核桃幼苗根颈基部和叶表面,测定施用9种组合植物生长调节剂时的薄壳山核桃幼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叶面积及不同器官生物量,分析萘乙酸与多效唑组合施用对‘波尼’品种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施用“质量浓度200 mg/L的萘乙酸+质量浓度400 mg/L的多效唑”,对薄壳山核桃幼苗地径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P<0.05),比对照提高了35.53%;组合施用“质量浓度100 mg/L的萘乙酸+质量浓度200 mg/L的多效唑”,对薄壳山核桃幼苗主根长度、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86%、15.30%、20.86%。综合试验结果,萘乙酸与多效唑组合施用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抑制苗高、抑制叶生长、促进根系生长、促进地下生物量分配、提高根冠比,以组合施用“质量浓度100 mg/L的萘乙酸+质量浓度200 mg/L的多效唑”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容器苗 生物量分配 萘乙酸 多效唑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果实性状和种仁脂肪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张计育 王刚 +5 位作者 王涛 贾展慧 张凡 李永荣 刘永芝 宣继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7,共9页
以江苏省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内的42个品种和70份实生单株为供试样本,对10个果实性状和种仁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个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86%~32.59%,其中单个... 以江苏省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内的42个品种和70份实生单株为供试样本,对10个果实性状和种仁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个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86%~32.59%,其中单个坚果种仁质量变异系数最高,其次是单个坚果质量(28.83%)。在供试的112份薄壳山核桃样本种仁中检测到15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252.485 mg·g^(-1))最高,其次是亚油酸(133.952 mg·g^(-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96.105 mg·g^(-1),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3.528%,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254.919 mg·g^(-1))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41.185 mg·g^(-1))。15种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3.145%~57.143%,其中,十四烷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十七酸、花生酸、棕榈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也较大,都在30%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坚果质量、坚果横径、坚果纵径和坚果侧径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15种脂肪酸含量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10个果实性状可将供试的112份薄壳山核桃样本分为10组,其中Ⅰ组出油率最高,Ⅶ组果壳最薄、出仁率最高,Ⅸ组坚果较大;根据种仁15种脂肪酸含量可将供试的112份薄壳山核桃样本分为4组,其中A组绝大多数脂肪酸含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供试的112份薄壳山核桃样本果实性状和种仁脂肪酸含量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其中SD49和‘Pawnee’种仁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作为选育高油品种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果实性状 脂肪酸含量 多样性 育种
下载PDF
自发气调储藏对薄壳山核桃坚果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王亚萍 姚小华 +4 位作者 梅阿军 常君 任国平 王开良 任华东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分别以30μm黄色聚氯乙烯保鲜袋、30μm白色聚乙烯保鲜袋和50μm白色聚乙烯保鲜袋为包装材料,研究了室温和4℃条件储藏期间薄壳山核桃坚果的生理及营养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气调保鲜包装(MAP)能使包装环境内形成低O_(2)、... 分别以30μm黄色聚氯乙烯保鲜袋、30μm白色聚乙烯保鲜袋和50μm白色聚乙烯保鲜袋为包装材料,研究了室温和4℃条件储藏期间薄壳山核桃坚果的生理及营养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气调保鲜包装(MAP)能使包装环境内形成低O_(2)、高CO_(2)环境,有利于保持薄壳山核桃中的总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和γ-生育酚的含量,延缓其呼吸速率、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的上升。在供试的3种气调保鲜包装中,以50μm白色聚乙烯保鲜袋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自发气调包装 储藏 生理 品质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7
作者 赵玉强 卓可儿 +5 位作者 郭云 朱灿灿 王行军 陆小美 田艳丽 胡白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疮痂病是薄壳山核桃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带菌植物材料是传播疮痂病的重要来源。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可为该病害流行规律调查和防控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通过比较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Venturia effusa及其近似种之间的ITS序列差异,... 疮痂病是薄壳山核桃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带菌植物材料是传播疮痂病的重要来源。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可为该病害流行规律调查和防控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通过比较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Venturia effusa及其近似种之间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不同地区的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菌株,而对其近似种以及薄壳山核桃上的其他真菌均没有信号。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对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DNA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5 pg/μL。该方法用于田间样品检测时,检测时间仅需1 h,远快于常规的分离培养法。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的快速检测和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 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江西薄壳山核桃主栽品种与丰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左继林 贺义昌 +1 位作者 黄建建 翟茂根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主要介绍了薄壳山核桃5个主栽品种,包括它们的选育过程、生物学性状、物候期和适应性等特征特性,总结了针对这些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薄壳山核桃适宜品种在江西的推广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主栽品种 丰产栽培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梅 任华东 +4 位作者 姚小华 王开良 吴霜 杨水平 常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4,共6页
为了更好地推动薄壳山核桃生物活性成分的相关研究,对薄壳山核桃不饱和脂肪酸、酚类化合物、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类胡萝卜素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薄壳山核桃及其提取物在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保... 为了更好地推动薄壳山核桃生物活性成分的相关研究,对薄壳山核桃不饱和脂肪酸、酚类化合物、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类胡萝卜素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薄壳山核桃及其提取物在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脏、抗癌等方面的保健作用。薄壳山核桃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基于其生物活性成分的新产品开发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生物活性成分 保健作用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种实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兵兵 姚小华 +3 位作者 张成才 邵慰忠 杨雨晨 刘林秀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6,共10页
【目的】探究薄壳山核桃成分组成、含量差异及各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为优良种质资源的挖掘和优良新无性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50个无性系的种仁含油率、脂肪酸、酚类物质含量、核果质量、核果高、核果径、仁质量等性状进行测定,... 【目的】探究薄壳山核桃成分组成、含量差异及各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为优良种质资源的挖掘和优良新无性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50个无性系的种仁含油率、脂肪酸、酚类物质含量、核果质量、核果高、核果径、仁质量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各性状之间相关性,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含油率均处于70.09%~79.99%之间,其中JD25、JD13、JD6、JH3、JD23、XS3、JD27和JD28含油率均值较大。(2)油脂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且脂肪酸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JH1、JD21、XS3、JD27和XS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无性系。(3)各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0.38%,最为稳定;总黄酮与缩合单宁变异系数为51.22%和49.88%,属高度变异。(4)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50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其中XS12、XS1、JD23、XS3、JH1、XS8、JD30和JD29排名靠前。【结论】综合含油率和主成分分析模型排名考虑,分别选择各自排名前3和两者共有的无性系,即JD23、XS3、XS12、XS1、JD25、JD13和JD6作为优良种质资源和优良无性系进行培育与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营养性状 经济性状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