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藏族民居震害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潘毅 陈齐 +3 位作者 曹勇 龙立 琚诚可 周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为掌握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中藏族民居的震害情况,对地震灾区进行广泛的调查,总结藏族民居的建筑特点与结构特点,分析石木结构、木结构和生土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和破坏原因,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震害数量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进行统... 为掌握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中藏族民居的震害情况,对地震灾区进行广泛的调查,总结藏族民居的建筑特点与结构特点,分析石木结构、木结构和生土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和破坏原因,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震害数量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中,石木结构震害较严重,主要破坏特征为整体倒塌、局部倒塌、墙体破坏、梁柱破坏和屋盖破坏。木结构震害较轻,主要破坏特征为围护墙倒塌、开裂以及屋面溜瓦。由于距离震中较远,生土结构的震害最轻,主要破坏特征为墙体开裂。石木结构和木结构倒塌破坏占比分别为0.9%和0.0%,严重损坏占比分别为19.0%和17.2%。木结构多为非结构构件损坏,抗震能力强于石木结构。同时,地震诱发山体落石、山体滑坡,导致建筑被掩埋、道路中断、水利和通讯设施受损,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为663处。针对不同藏族民居的震害特征和破坏统计,建议在保留藏族民居建筑特色的前提下,发展受力机理清晰的结构体系,加强藏族民居的抗震措施,并重视该地区的震群型地震效应。根据次生灾害的破坏情况和统计,建议灾后重建中,藏族民居应合理选址,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并完善防治次生灾害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地震 震害调查 藏族民居 石木结构 木结构 生土结构
原文传递
藏族酒歌文化析微 被引量:2
2
作者 向琛子 陈君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07,共3页
一、简述 藏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 一、简述 藏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本里藏族自治县和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另外,邻近西藏的不丹、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也有一部分藏族人居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藏族自治州 天祝藏族自治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下载PDF
旅游发展背景下藏族社区居民生计适应的集体行动实践——以夏乌村为例
3
作者 孙九霞 王文慧 王钰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体行动的积极效能需要结合乡村发展的现实进行充分探讨.通过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更需基于有效的集体行动,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该文选择西藏夏乌村作为案例地,通过长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体行动的积极效能需要结合乡村发展的现实进行充分探讨.通过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更需基于有效的集体行动,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该文选择西藏夏乌村作为案例地,通过长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对虫草“挖三休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轮流打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社区旅游参与实践路径的研究发现,夏乌村集体行动实践具有强烈的自发性,组织上的村民小组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均质化、公平的发展理念,使得村民个体平等决策和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成为可能.该文结合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生计条件和社区文化,依托夏乌村集体行动的实践方式和集体行动的制度形成过程,呈现当前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解决集体主义困境的可能路径,重点讨论少数民族旅游社区在集体行动实践中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个体行动和集体行动在过程中产生策略性互动,并为旅游发展奠定充分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生计适应 藏族社区 集体行动
下载PDF
四川高海拔藏族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参与筛查情况分析
4
作者 陈萍 傅晓花 +1 位作者 薛康 李昌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709-1716,共8页
目的:了解四川高海拔藏族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参与筛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癌症防治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四川高海拔藏族居民489名,自行设计问卷。收集居民的一般情况、癌症防治知识及参与筛查情况。应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 目的:了解四川高海拔藏族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参与筛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癌症防治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四川高海拔藏族居民489名,自行设计问卷。收集居民的一般情况、癌症防治知识及参与筛查情况。应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1.3%,大于45岁者知晓率(63.7%)高于45岁及以下者(58.6%),大专及以上者(71.3%)高于高中及以下者(58.9%),医疗卫生行业(66.1%)高于非医疗卫生行业(60.3%),乡镇居民(62.4%)高于农村居民(6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2.4%的居民认可定期癌症筛查,86.3%的居民愿意听从和采纳医师的建议,但实际定期参加癌症筛查的居民为15.5%,筛查比例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相关;主动获取癌症相关科普知识的居民为32.3%,与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文化程度和居民个人月收入是影响癌症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居民定期筛查和主动获取癌症相关科普知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四川省高海拔藏族居民中开展的癌症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癌症防治知识及参与筛查水平仍较低,应进一步加强癌症防治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藏族居民 癌症防治 筛查
下载PDF
藏族文学翻译:策略选择、影响因素与译者网络——以葛译《格萨尔王》英译本为例
5
作者 刘怡春 杨林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藏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格萨尔》英雄史诗是中国古代藏族民间文学的代表,凝结了藏族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以葛浩文英译阿来“重述神话”小说《格萨尔王》为例,结合... 藏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格萨尔》英雄史诗是中国古代藏族民间文学的代表,凝结了藏族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以葛浩文英译阿来“重述神话”小说《格萨尔王》为例,结合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探讨了译者在译介藏族文学过程中担当的角色:显形、隐身与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文学翻译 译者的角色 葛浩文 《格萨尔王》
下载PDF
论康巴藏族作家群汉藏文化互融书写
6
作者 吴道毅 吴行健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康巴藏族作家群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主要包括以茶马互市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汉藏通婚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民俗、建筑、宗教等为重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它不仅凸显了汉藏民族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了汉藏两个民族的友... 康巴藏族作家群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主要包括以茶马互市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汉藏通婚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民俗、建筑、宗教等为重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它不仅凸显了汉藏民族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了汉藏两个民族的友谊与感情,歌颂了汉藏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民族关系,而且对汉藏族等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与安定团结,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巴藏族作家群 汉藏文化互融 茶马互市 通婚
下载PDF
基于县域乡村振兴视角的甘青川藏族聚居县返贫风险研究
7
作者 金炳镐 崔慧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7,共14页
文章旨在对甘青川藏族聚居县的返贫风险进行研究。样本数据和资料源于对甘青川藏族聚居县精准扶贫及脱贫工作的田野调查。通过调研甘青川三省藏族聚居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从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如迭部县“特色产业模... 文章旨在对甘青川藏族聚居县的返贫风险进行研究。样本数据和资料源于对甘青川藏族聚居县精准扶贫及脱贫工作的田野调查。通过调研甘青川三省藏族聚居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从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如迭部县“特色产业模式”、泽库县“拉格日模式”、若尔盖县“跨地域协作模式”,发现在实践层面,甘青川藏族聚居县存在扶贫项目的立项随意性的问题、部分脱贫技能培训脱离实际的问题、易地搬迁扶贫模式带来的问题。文章通过返贫风险分析,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贫风险 甘青川藏族聚居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民族民间文学和舞蹈的交融及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例
8
作者 安奇贤 魏琳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民间文学和舞蹈是民族艺术文化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两个部分,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发展历史,且都用自己的方式确认着本民族的思想特质和精神信仰,所以它们彼此间有着天然的同一共融性。然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双方都还存在着... 民间文学和舞蹈是民族艺术文化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两个部分,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发展历史,且都用自己的方式确认着本民族的思想特质和精神信仰,所以它们彼此间有着天然的同一共融性。然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双方都还存在着一些缺口或者缝隙,需要彼此对照或者补充,才能向前健康发展。在对陇南白马藏族进行广泛调研后发现,它们在内容表达上可以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在意涵阐释上,无论是整体寄寓,还是细节、意象的局部象征,都能互融互解。总之,双方形成了一种密切的交融关系,并对旅游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既有能促动旅游发展、提高产业效率的积极方面,也有导致旅游肤浅化、过度商业化的消极方面,更有未来数字化技术广泛运用后可能产生的多面影响,都需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舞蹈 交融 旅游产业 白马藏族
下载PDF
西藏不同地区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陈婷 杜文娟 +2 位作者 梁蒙 程红 王佳娟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目的:比较西藏不同地区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试,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西藏民族大学3428名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测试藏族大学生3... 目的:比较西藏不同地区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试,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西藏民族大学3428名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测试藏族大学生3428名,身体素质总合格率为83.34%,其中山南市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率为95.53%,林芝为92.05%,日喀则为84.70%,昌都为82.33%,拉萨为78.34%,那曲为75.57%。山南、林芝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率显著高于日喀则、昌都、拉萨和那曲,日喀则合格率显著高于拉萨和那曲。藏族大学生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身体素质合格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者,肥胖者合格率显著低于低体重和超重者。单项指标合格率比较发现,立定跳远合格率最高为昌都(60.5%),最低为山南(46.8%);坐位体前屈合格率最高为山南(95.0%),最低为那曲(87.4%);800m/1000m合格率最高为山南(93.9%),最低为日喀则(76.7%)。BMI、地区均为身体素质测试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低体重、超重、肥胖是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的危险因素,而山南是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的保护因素。结论:BMI和地区是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区 藏族 身体素质 身体机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一带一路”框架下藏族赛马节的保护和传承研究
10
作者 朱亚成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一带一路”框架下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困境及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藏族赛马节保护传承提供参考。“一带一路”框架下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主要...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一带一路”框架下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困境及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藏族赛马节保护传承提供参考。“一带一路”框架下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保护和弘扬藏族赛马文化的重要利器,助力藏族赛马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藏族人民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搭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互动平台;推进体育赛事创新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概念中西藏及涉藏省份体育品牌。本文从政策、文化、经济、生态4个维度分别提出加强藏族赛马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融合、夯实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体育文化土壤环境、打造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赛马节保护区域共同体、健全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社会生态保障体系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藏族赛马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赛马文化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研究
11
作者 朱亚成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了全面调查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整体情况,选取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共4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藏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3 662份《关于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现状调查》有效... 为了全面调查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整体情况,选取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共4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藏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3 662份《关于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现状调查》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整体得分较高,在4个维度中,情绪调控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环境适应、健康知识、锻炼意识,表明藏族大学生在锻炼意识和健康知识方面亟待加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藏族大学生在基础健康知识、科学健康知识、健康知识教学等多方面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据此,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及个人协同发力,丰富体育健康知识的获取方式、积极营造培养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家庭环境、加强对体育俱乐部和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藏族大学生积极培养锻炼习惯和意识等策略,以期为西藏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 藏族大学生 体育学科 核心素养 健康知识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环境指数的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12
作者 强德霞 季晓菲 +2 位作者 魏军 雷佩娟 谢敏茹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44-46,48,共4页
加强对甘南藏族自治州近年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监测,可对该地区生态坏境质量格局建设与保护提供参考。以Landsat8 OLI-TIRS陆地成像仪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构建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运用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 加强对甘南藏族自治州近年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监测,可对该地区生态坏境质量格局建设与保护提供参考。以Landsat8 OLI-TIRS陆地成像仪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构建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运用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和主成分分析,对比分析研究区2010年7月、2015年7月及2020年7月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研究评价。结果表明,虽然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是其生态环境质量格局演变程度较为明显,亟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 遥感生态指数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下载PDF
藏族传统体育的人文阐释
13
作者 罗帅呈 郑国华 刘青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8,共9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考古学知识,从人文视角对藏族适应低氧环境生理特征与体育的因果关系分析,认为藏民族在对高原自然环境认知、适应的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它...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考古学知识,从人文视角对藏族适应低氧环境生理特征与体育的因果关系分析,认为藏民族在对高原自然环境认知、适应的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它不仅积淀着藏民族过去全部的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还蕴含着与高原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体育 高原自然环境 人文内涵 和谐共生
下载PDF
短视频视角下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14
作者 潘有成 耿献伟 张航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网络的发展使得短视频异军突起,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藏族传统体育依托短视频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定势。短视频有平台用户年轻化、精准推送信息以及大量的用户基础等优势,为藏族传统体育传播与发展创造了良好坏境。但是,在抖音短视频中,... 网络的发展使得短视频异军突起,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藏族传统体育依托短视频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定势。短视频有平台用户年轻化、精准推送信息以及大量的用户基础等优势,为藏族传统体育传播与发展创造了良好坏境。但是,在抖音短视频中,藏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存在视频质量不高,运营力度不够,缺乏对内容深层次的挖掘等问题。因此,建议视频拍摄者和运营者提高视频质量,挖掘内容深度,充分利用抖音短视频传播的优势实现藏族传统体育长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藏族传统体育 传播路径
下载PDF
拉萨市藏族常见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血清胃功能水平回顾性研究
15
作者 李生隆 邢佳宝 +4 位作者 达娃卓玛 央拉 多吉卓玛 任明辉 巴桑卓玛 《西藏科技》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藏族体检人群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血清胃功能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西藏阜康医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藏族患者211例。对患者进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藏族体检人群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血清胃功能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西藏阜康医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藏族患者211例。对患者进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的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胃功能水平进行检测,以及应用胃镜技术观察患者胃黏膜情况。分别比较患不同胃部疾病患者Hp感染情况、各血清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根据患者胃镜下黏膜情况将患者分为CAG组与CNG组。CAG组患者PGI、PGR水平低于CNG组患者水平,G-17水平高于CNG组水平;Hp感染组PGⅡ、G-17水平高于阴性组,PGR水平低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ROC曲线得出血清胃功能水平诊断CAG的最佳临界值。结论血清PGI、PGR、G-17水平及可作为拉萨地区藏族人群CAG与CNG筛查的血清学指标,当地人群血清胃功能指标与胃黏膜萎缩情况相关性显著,临床需开展针对性干预,降低胃部疾病发生风险,保障西藏人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藏族 胃蛋白酶原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藏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伴高FeNO水平的临床预测因素
16
作者 欧利 彭苒 +1 位作者 刘蔺 陈磊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探讨藏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增高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3年2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藏族AECOPD患者FeNO水平,及其人口学特征、生活环境、个人史、家族史、肺功能... 目的 探讨藏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增高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3年2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藏族AECOPD患者FeNO水平,及其人口学特征、生活环境、个人史、家族史、肺功能和血检指标。将患者分为高FeNO组(FeNO>25ppb)和低FeNO组(FeNO≤25ppb),行单因素组间比较,选取差异性变量,进一步采用广义倾向性得分加权分析,评价其与FeNO水平的关联程度。结果 共235例藏族AECOPD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高FeNO组71例(30.2%),低FeNO组164例(69.8%)。单因素分析提示,与低FeNO组相比,高FeNO组患者生物燃料的使用时间更长(P<0.001)、目前使用生物燃料者的占比更高(P<0.00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更高(P=0.040),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低(P=0.045),目前吸烟人数占比更低(P=0.011),居住海拔更低(P=0.016)。广义倾向性得分加权分析进一步显示,高FeNO组患者目前使用生物燃料者的占比更高(P<0.001),外周血EOS计数更高(P=0.032),身高更高(P=0.016),年龄更大(P=0.037);目前吸烟人数占比更低(P=0.001),居住海拔更低(P=0.023)。结论 本研究发现在藏族AECOPD患者中,使用生物燃料、外周血高EOS计数、较高身材、更大年龄,而非目前吸烟和居住高海拔,可能是高FeNO水平的临床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出气一氧化氮 嗜酸性粒细胞 藏族 广义倾向性得分加权
下载PDF
地域差异视角下藏族村寨聚落景观比较研究——以黑水河色尔古村与甲足村为例
17
作者 蒋思玮 曹赛新 李西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聚居格局中,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是常见的历史与现实状态。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共同作用下,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的聚落景观会产生些许差异,其反映着该民族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乡土文化的调整。以黑水河藏族聚... 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聚居格局中,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是常见的历史与现实状态。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共同作用下,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的聚落景观会产生些许差异,其反映着该民族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乡土文化的调整。以黑水河藏族聚居区的色尔古村和甲足村为例,从选址环境、景观格局、民居聚落等方面对比分析聚落景观物质形态和具体呈现方式存在的差异,并探讨地域差异视角下自然资源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和传统信仰文化对聚落景观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村寨聚落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丰富和加深对黑水河藏族村寨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村寨 聚落景观 地域性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华锐藏族地域性文化元素创新设计研究
18
作者 樊华 樊平 薛亚娣 《河北画报》 2024年第8期106-108,共3页
华锐藏族在长时间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其服饰等特色文化元素体现了华锐藏族独特的审美倾向。本研究通过挖掘华锐藏族独特地域文化,并运用OpenCV等创新技术方法,提炼当中的色彩因子、语义因子以及形态因子,以创新手段... 华锐藏族在长时间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其服饰等特色文化元素体现了华锐藏族独特的审美倾向。本研究通过挖掘华锐藏族独特地域文化,并运用OpenCV等创新技术方法,提炼当中的色彩因子、语义因子以及形态因子,以创新手段将华锐藏族地域文化元素与当地的交通设施相融合,使当地的基础交通设施既具有华锐藏族的特色文化韵律又能够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锐藏族 地域性设计 OPENCV
下载PDF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19
作者 钱娟 《科学咨询》 2024年第5期193-196,共4页
民族团结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本文遵循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在要求,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针对藏族大学生这一群体,我们专题研究了其国家认同教育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及其... 民族团结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本文遵循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在要求,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针对藏族大学生这一群体,我们专题研究了其国家认同教育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详细分析了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影响因素等,并针对藏族大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方法。这些方法旨在帮助藏族大学生全面认识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大学生 国家认同教育
下载PDF
四川高原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人血脂合适水平的建立
20
作者 钟培英 廖山莹 +2 位作者 高琪 王磊 李广权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 建立四川高原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人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合适水平,为该地区藏族成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 目的 建立四川高原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人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合适水平,为该地区藏族成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藏族人群2 262例,其中男1 322例,女940例,20~69岁,检测其血脂指标(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对结果进行正态性检验、离群值剔除,依据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文件及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相关要求,建立TC、TG、HDL-C、LDL-C的合适水平。结果 该人群中,纳入研究的血脂指标均存在男女之间的差异,TC、LDL-C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TG、HDL-C随年龄增长变化不明显。该人群中,TC男女合适水平分别为3.03~6.60mmol/L、2.84~6.09mmol/L;TG男女合适水平分别为0.56~3.94mmol/L、0.45~2.64mmol/L;HDL-C男女合适水平分别为0.66~1.49mmol/L、0.80~1.71mmol/L;LDL-C男女合适水平分别为1.51~4.56mmol/L、1.29~3.88mmol/L。结论 初步建立了四川高原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人血脂指标合适水平,实验室应针对此类人群建立自己的合适水平,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四川地区 藏族 合适水平 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