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着中医调理脾胃虚弱
1
作者 韩冰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4期52-53,共2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脾胃虚弱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调理容易让肠胃承受很大的压力。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土系统,作用在于运化食物精微、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脾胃虚弱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调理容易让肠胃承受很大的压力。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土系统,作用在于运化食物精微、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叫“后天之本”。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二者共同形成一个太极圈,其中胃与脾同属中土,胃为燥土,脾为湿土。脾胃虚弱,为中医术语,其内涵比较笼统,包含了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等中医证候。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饮食不节、劳思过度等原因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谷精微 饮食不节 后天之本 脾不统血 胃气 脾胃 脾气 脾阳
下载PDF
“刺络放血补虚”渊源及机理考
2
作者 张董晓 付娜 +3 位作者 东浩 黄巧 赵文洁 周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80-283,共4页
刺络放血是中医特色治疗技法之一,既往其适应症主要为热证、实证、瘀证等。至金元后,刺络放血用于虚证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其观点及操作方法又呈现不同的派别。本文考证刺络放血疗法用于治疗虚证在各朝代的主要适应症,并对不同流派之间观... 刺络放血是中医特色治疗技法之一,既往其适应症主要为热证、实证、瘀证等。至金元后,刺络放血用于虚证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其观点及操作方法又呈现不同的派别。本文考证刺络放血疗法用于治疗虚证在各朝代的主要适应症,并对不同流派之间观点差异进行分析,对其治疗手法的差异及治疗原理的不同进行整理。笔者发现刺络疗法用于虚证、阴证从《内经》已有报道。这其中观点又分两派,一种以李杲为代表的刺络健脾补虚派;第二种是通过祛瘀,使瘀去新生而达到扶正的目的。两类观点在建国后临床应用均疗效确切。其操作手法存在差异,前者更强调“穴位的选取”,刺中络脉即可,并不强求出血;而后者除选穴外对局部放血的操作更加注重,除了刺络外还强调局部放血的重要性。前者机理在于增强免疫功能扶正补虚,而后者一定程度上改变微循环、局部血流动力学补虚。当代名家在临床和理论上进一步突破,如将刺络疗法用于阴证、虚证疮疡,提出“络以通为用”,刺络放血可“以通为补”,更好指导了刺络放血疗法在虚证类疾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放血 流派 机理 渊源 扶正补 祛瘀生新 赵炳南
下载PDF
从“虚气留滞夹火”探讨应激敏化所致抑郁症辨治思路
3
作者 陈旭 曹竟 +4 位作者 贾茜麟 郗凌云 白杨 庞浩宇 洪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中医学认为“虚气留滞夹火”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具有“虚气”为本,本虚在脾、标虚在脑,“留滞”为标,气滞、痰凝、血瘀留滞脑络,“夹火”灼脑络,郁生火热、火生虚滞的病机特点和演变规律。本文基于现代医学对抑郁症“应激敏化”发病机... 中医学认为“虚气留滞夹火”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具有“虚气”为本,本虚在脾、标虚在脑,“留滞”为标,气滞、痰凝、血瘀留滞脑络,“夹火”灼脑络,郁生火热、火生虚滞的病机特点和演变规律。本文基于现代医学对抑郁症“应激敏化”发病机制的认识,探讨其与中医学“虚气留滞夹火”核心病机的潜在关联,提出补虚、通滞、泻火是抑郁症的基本治法,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的应激敏化状态,发挥中药复方多靶点及多维度的治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应激敏化 气留滞夹火 通滞泻火
下载PDF
肾虚三证大鼠模型子宫血管构筑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苏先芝 陆华 +2 位作者 黎欣韵 强玲侠 杨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肾虚三证对雌鼠子宫血管构筑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精亏虚组、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每组12只。分别予反复超促排卵5次、甲状腺片联合利血平混悬液灌胃连续21日和4℃羟基脲混悬液灌胃连续21日构建肾精亏虚... 目的探讨肾虚三证对雌鼠子宫血管构筑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精亏虚组、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每组12只。分别予反复超促排卵5次、甲状腺片联合利血平混悬液灌胃连续21日和4℃羟基脲混悬液灌胃连续21日构建肾精亏虚、肾阴虚和肾阳虚模型。造模成功后观察15日,于动情后期处死大鼠,各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取血及子宫,ELISA法测定血清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谬勒管激素(anti-meulerian hormone,AMH)、雌二醇(estrogen,E 2)、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苏木精-伊红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并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计数腺体数。剩余大鼠采用硫酸钡溶液进行血管灌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观察并量化子宫血管构筑。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模型组大鼠血清FSH显著升高,E 2、P、AMH和血管体积占比均下降(P<0.05);肾精亏虚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子宫二、三、四级血管数减少(P<0.05);肾阴虚组大鼠子宫出血,一、二级血管平均直径和二、三、四级血管数减少(P<0.05);肾阳虚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子宫各级血管平均直径减少(P<0.05)。结论肾虚三证能够造成雌鼠子宫内膜形态改变、容受性下降,子宫血管构筑的变化可能是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精亏 肾阴 肾阳 子宫血管 血管构筑
下载PDF
资本脱实向虚矫正新思路:基于市场结构的非对称性
5
作者 彭宜钟 孟泽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7,共14页
资本“脱实向虚”严重制约着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资本配置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脱实向虚”现象的成因机制展开分析,探讨治理资本“脱实向虚”的新思路。运用动态优化方法推导出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最优垄断加价... 资本“脱实向虚”严重制约着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资本配置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脱实向虚”现象的成因机制展开分析,探讨治理资本“脱实向虚”的新思路。运用动态优化方法推导出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最优垄断加价率计算公式,并对比分析1998—2020年中国、美国、德国多部门最优垄断加价率与实际加价率间的量化关系。研究发现:(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资本“脱实向虚”的起点;(2)中国、美国、德国实体经济产品的实际利润率普遍低于最优利润率,并且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实际利润率低于其他国家;(3)美国和德国虚拟经济实际利润率的增长并未导致其实体经济实际利润率的相对(相对于最优利润率)下降,虚拟经济的发展并未以牺牲实体经济为代价,而中国存在生产性资本逃逸至虚拟经济现象。因此,应深化改革当前金融体系,调整市场结构非对称性,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拟经济 “脱实向 最优加价率 定价偏差
下载PDF
《伤寒论》虚实病机思辨理论探微
6
作者 刘玉良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虚实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重要纲领,虚实证候是邪正盛衰关系的具体体现。当病证发展到比较复杂的状态时,经常会出现虚实真徦疑似征象。中医诊断学各版教材中虚实辨证的内容,难免存在些许机械片面之处,有待进行系统深入的整理研究。《伤... 虚实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重要纲领,虚实证候是邪正盛衰关系的具体体现。当病证发展到比较复杂的状态时,经常会出现虚实真徦疑似征象。中医诊断学各版教材中虚实辨证的内容,难免存在些许机械片面之处,有待进行系统深入的整理研究。《伤寒论》中关于虚实辨证内容丰富深刻,精辟独到,亦有一些对于虚实涵义的特殊阐释,认真探索其中的原理法则和思辨规律,对于临床辨别虚实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恳请同道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实证 实辨证
下载PDF
心脾两虚证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庄欣 庄泽澄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心脾两 心血 心阴 心阳 心气 脾阳 脾气 证候
下载PDF
《内经》的阴虚气虚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广仁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2期215-216,共2页
主要讨论了《内经》中的阴虚、气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有三 :一是与阳气虚相对 ,是指阴气虚亏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二是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 ,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 ;三是与... 主要讨论了《内经》中的阴虚、气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有三 :一是与阳气虚相对 ,是指阴气虚亏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二是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 ,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 ;三是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内经》中的气虚概念 ,主要有二 :一是指人体之气虚亏及其各种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 ;二是指以针刺泻法使气得散的一种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 ,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虚与阳虚都是人体之气某一部分的虚亏 ,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 ,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气虚包括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 ,狭义的气虚是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气阴两虚与气阳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 ,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液亏 阴阳两 气阴两 气阳两
下载PDF
基于“虚损瘀毒”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机与治疗
9
作者 黄巧艺 马丽娜 +3 位作者 吴素素 陈温璇 裴卉 李浩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61-466,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多个认知领域的进行性衰退。课题组提出虚损是AD发生发展的基础,因虚致瘀、因瘀化毒、毒损脑络是AD病情进展和恶化的关键。针对AD“虚损瘀毒”的核心病机...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多个认知领域的进行性衰退。课题组提出虚损是AD发生发展的基础,因虚致瘀、因瘀化毒、毒损脑络是AD病情进展和恶化的关键。针对AD“虚损瘀毒”的核心病机演变特点,临床以补虚益智、活血解毒为主要治法,为中医学治疗AD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病机 损瘀毒 中医 活血 解毒
下载PDF
《不居集》虚损痨瘵证治思想钩玄
10
作者 张振坤 吕栢庆 +1 位作者 王翔 王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09-612,共4页
《不居集》乃清代新安医家吴澄所著。该著作承袭《内经》之言,又参合宋元明诸家之医理,结合吴澄自身临证心悟与对易学所思探讨了虚损类疾病的证治理论。吴澄先将“劳、虚、损、怯、瘵”五者作以分辨,认为五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五脏之火... 《不居集》乃清代新安医家吴澄所著。该著作承袭《内经》之言,又参合宋元明诸家之医理,结合吴澄自身临证心悟与对易学所思探讨了虚损类疾病的证治理论。吴澄先将“劳、虚、损、怯、瘵”五者作以分辨,认为五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五脏之火飞扬、男女声色过度与先天禀赋不足三种,在病情发展方面总属由轻致重的递进关系。吴澄又围绕虚损之嗽、热、血三证擘肌分理,将中医学与易学结合,以卦象比拟的方式讨论虚损发热、出血的症候,并提出以“三纲八目法”对咳嗽进行分辨。《不居集》治疗虚损痨瘵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亦有发新,吴澄善用柴胡、葛根,以“攻、补、托”或“理脾阴”的方法辨治虚损;治痨方面,其尊崇水北之道,提倡“明阴阳、行开关把胃”之法,又批判前人以天灵盖入药之理,以同气相求为原则,择选血肉有情之品入药。吴澄拨乱反正,纠正世人“不明朱丹溪而乱予滋阴降火法治虚损”之谬误。吴澄对于两病大体主张防患未然、既病防变的思想,并设“戒忌六法”“调摄十六诀”擒纲扼要。《不居集》有关虚损痨瘵的证治思想简明完备,不拘一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居集》 吴澄 肺痨 肺结核 损类疾病 治则治法 治未病
下载PDF
孟河医派周定华教授基于“肾督亏虚”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11
作者 李晴晴 金艳 周定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27-131,共5页
本文总结了孟河医派周定华教授基于“肾督亏虚”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周教授总结了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核心病机是“肾督亏虚”的理论。本文通过分析周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肾督亏虚、复感外邪”病因病机的认识,将其治疗该病的... 本文总结了孟河医派周定华教授基于“肾督亏虚”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周教授总结了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核心病机是“肾督亏虚”的理论。本文通过分析周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肾督亏虚、复感外邪”病因病机的认识,将其治疗该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以“补肾壮督、祛邪利节”为治疗大法,“活血通络、化痰散结”的思想贯穿始终,同时注意固护脾胃,擅用外治法。全程注重虚实兼顾,标本同治,内外结合。周教授对于该病的治疗充分体现孟河医派“和法缓治、气血调衡、脾统四脏”的学术思想及“内外兼治、治法灵活”诊治特色。文末附临床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大偻 孟河医派 肾督亏 补肾壮督 实夹杂 周定华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营卫虚滞理论探讨缺血性卒中的病机与证治
12
作者 罗政 李定祥 +3 位作者 蔡昱哲 刘艺璇 雷翰霖 邓奕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51-454,共4页
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主要病理过程为脑脉痹阻。本文结合理论及实践探讨分析,认为营卫二气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营卫既可化血,又可助血,亦能固护脉道,若营卫虚滞则气血化生不足、... 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主要病理过程为脑脉痹阻。本文结合理论及实践探讨分析,认为营卫二气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营卫既可化血,又可助血,亦能固护脉道,若营卫虚滞则气血化生不足、运行受阻,可造成气、痰、瘀、火、风、毒等邪气内生,构成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故从营卫虚滞角度探讨缺血性中风发病机制,并阐述营卫虚滞与缺血性中风内生邪气的关系,以补虚通滞、调和营卫为治法,论述防治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方药,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新的思路,并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营卫 调和营卫 通滞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证候表现与血清代谢组学的相关性
13
作者 黄晓巍 贾江维 +7 位作者 李锦巍 张译心 王鑫 刘博 纪凤兰 温富春 徐惠波 丁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证候表现与血清代谢组学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渴灵组,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消渴灵组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第4周末,模型组和消渴灵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证候表现与血清代谢组学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渴灵组,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消渴灵组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第4周末,模型组和消渴灵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1 w后选取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大鼠用作后续研究,消渴灵组于第6周开始给予消渴灵2.2 g/(kg·d)。实验期间监测大鼠运动、精神状态、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抓力及空腹血糖等体征与生理状态。实验持续至第21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麻醉大鼠,采血,采用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中CD4^(+)、CD8^(+)、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的代谢组学技术对大鼠血清样本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征表现符合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中医临床表现,CD4^(+)、cGMP、SOD、GSH-Px含量降低,CD4^(+)/CD8^(+)降低,cAMP、MDA含量升高,cAMP/cGM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消渴灵组精神运动状态、抓力明显改善,CD4^(+)、cGMP含量升高,CD4^(+)/CD8^(+)升高,cAMP/cGM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模型组和消渴灵组共有27个显著性差异代谢物,包括L-谷氨酸、花生四烯酸等,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为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结论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证候表现可能与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气阴两 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治虚三本”理论探讨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辨治
14
作者 方子豪 田华琴 +1 位作者 陈学彰 刘皓然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学“虚劳”的范畴,患者受肿瘤侵袭及放化疗、靶向治疗等药毒影响,机体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气血亏损,最终久虚不复而成劳。“治虚三本”理论来源于明代医家汪琦石所著《理虚元鉴》,强调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是... 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学“虚劳”的范畴,患者受肿瘤侵袭及放化疗、靶向治疗等药毒影响,机体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气血亏损,最终久虚不复而成劳。“治虚三本”理论来源于明代医家汪琦石所著《理虚元鉴》,强调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是虚劳发生的核心病机。本文以“治虚三本”理论为指导,从肺、脾、肾三脏出发探讨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三本 元鉴 中医辨治
下载PDF
基于“肝气虚”理论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辨治
15
作者 高劲 于慧博 +4 位作者 熊宏泰 杜炎远 陈欣 马苏苏 郑红刚 《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差。中医认为肝癌病机属本虚标实,多从虚、毒、痰、瘀等方面辨治。本文基于“肝气虚”理论,从肝气虚陷,正不胜邪始成癌、气血皆郁,痰瘀丛生促进展、癌毒鸱张,阳气亏...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差。中医认为肝癌病机属本虚标实,多从虚、毒、痰、瘀等方面辨治。本文基于“肝气虚”理论,从肝气虚陷,正不胜邪始成癌、气血皆郁,痰瘀丛生促进展、癌毒鸱张,阳气亏损阴血伤,三个方面论述肝气虚、肝郁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提出针对早、中、晚期分别采用益气解郁、理气活血祛瘀、回阳救阴等治法,期望能为肝癌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郁致癌 肝气 气郁 血郁
下载PDF
张仲景“缓中补虚”之浅谈
16
作者 李阳 樊蒙真 郝征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目的:浅论“缓中补虚”内涵,探讨张仲景临床思维。方法:对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大黄?虫丸条文及药味进行研究,加以现代“缓中补虚”治法相关临床文献进行补充。结论:“缓中补虚”作为虚劳干血的治则,其中“缓”为干血攻伐药味处方的核... 目的:浅论“缓中补虚”内涵,探讨张仲景临床思维。方法:对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大黄?虫丸条文及药味进行研究,加以现代“缓中补虚”治法相关临床文献进行补充。结论:“缓中补虚”作为虚劳干血的治则,其中“缓”为干血攻伐药味处方的核心法则,“补虚”为其目的,代表方大黄?虫丸现代应用广泛,提示张仲景临床思维至今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中补 金匮要略 大黄䗪虫丸 干血
下载PDF
基于“引阳入阴”理论的二部推拿配合五行音乐对围绝经期肝郁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王艳 郑秋霞 +5 位作者 叶咏菊 李建美 叶璟 廖婕茜 赖立英 方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 观察“引阳入阴”理论指导下的二部推拿配合五行音乐治疗围绝经期肝郁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肝郁肾虚型失眠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组、音乐组、推拿联合音乐治疗(联合治疗)组,每组27例。推拿组依据... 目的 观察“引阳入阴”理论指导下的二部推拿配合五行音乐治疗围绝经期肝郁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肝郁肾虚型失眠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组、音乐组、推拿联合音乐治疗(联合治疗)组,每组27例。推拿组依据“引阳入阴”理论给予头面部与背俞穴推拿治疗;音乐组采用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头面部与背俞穴推拿联合五行音乐治疗。疗程周期为2 w,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多导睡眠图指标、性激素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MRS)评分。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推拿组和音乐组(P<0.05)。治疗后各组多导睡眠图各项指标均好转。与推拿组和音乐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睡眠潜伏时间、觉醒次数、觉醒/睡眠比明显缩短,快速动眼时间、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明显增加(P<0.05)。与推拿组和音乐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性激素指标卵泡生成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下降更为明显,雌二醇(E2)水平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各组PSQI和MRS评分均显著降低,联合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引阳入阴”理论指导下的二部推拿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围绝经期肝郁肾虚型失眠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失眠 肝郁肾 二部推拿 五行音乐
下载PDF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苍术麸炒前后干预脾虚大鼠氨基酸水平变化的影响
18
作者 薛东华 徐宁阳 +7 位作者 金珈汐 凌嘉阳 李星宜 崔名杨 胡宇晴 赵煜 鞠宝兆 才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9,I0025-I0029,共12页
目的研究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观察苍术麸炒前后对脾虚大鼠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变化,探讨苍术炮制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生苍术组(生低组)、中剂量生苍术组(生中组)、高剂量生苍术组(生高组)、低剂量麸炒苍术... 目的研究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观察苍术麸炒前后对脾虚大鼠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变化,探讨苍术炮制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生苍术组(生低组)、中剂量生苍术组(生中组)、高剂量生苍术组(生高组)、低剂量麸炒苍术组(麸炒低组)、中剂量麸炒苍术组(麸炒中组)和高剂量麸炒苍术组(麸炒高组),共8组,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通过过度疲劳、苦寒泻下和饮食不节法造模。对各组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颌下腺中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P-3)、水通道蛋白4(AQP-4)、水通道蛋白5(AQP-5)、水通道蛋白8(AQP-8)的含量,结肠中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2(AQP-2)、水通道蛋白9(AQP-9)、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s protein-1,ZO-1)的含量。对生中组和麸炒中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MS/MS)检测血清中24种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颌下腺AQP-3、AQP-4、AQP-5、AQP-8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中结肠AQP-1和AQP-2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AQP-9和ZO-1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生苍术和麸炒苍术对上述指标均有调节作用。经进一步同等剂量的生苍术和麸炒苍术相比,麸炒中组使上述指标含量升高更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L-缬氨酸等4种物质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L-酪氨酸等11种物质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经进一步比较,麸炒苍术对上述指标调节效果优于生苍术。靶向代谢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与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通路有关。结论苍术炮制后的增效机制可能与对脾虚大鼠血清中氨基酸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靶向代谢组学 氨基酸 炮制
原文传递
乌灵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9
作者 范青 贾峻 卢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水疗基础治疗+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和乌灵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针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和总体证候疗效,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scale,IBS-QOL)对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焦虑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的抑郁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BP)、5-羟色胺(5-hydroxyteyptamine,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综合疗效97.14%(68/70)高于对照组85.71%(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5);观察组的总体证候疗效98.57%(69/70)高于对照组82.86%(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0,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2,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5,10.534,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DAO、D-乳酸、I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9,13.046,7.016,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HT、CGR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0,2.02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6/70)高于对照组5.71%(4/70)(χ^(2)=0.431,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针灸可提升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同时对降低DAO、D-乳酸、IFABP、5-HT、CGRP水平,缓解胃肠道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针灸 肝郁脾证IBS-D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
作者 徐欣 高丽丽 +3 位作者 洪秀娥 张霖云 朱定钰 李文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持续用药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2 d治疗1次,持续治疗15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抑郁程度、生命质量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肠道菌群、不良反应、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血清5-HT水平、粪便标本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主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粪便标本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疗效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抑郁程度,提高生命质量,调节血清5-HT水平及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郁脾 肠道菌群 针刺 俞募配穴 疗效 5-羟色胺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