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集聚视角下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1
作者 陈英葵 陈铭 康航瑜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31,共13页
农业虚拟产业集聚是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下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型模式,具有打破传统地理空间束缚,实现产业集群之间的跨区域合作,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等优势,是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基于农业虚拟产业集聚视角,对贵州省农... 农业虚拟产业集聚是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下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型模式,具有打破传统地理空间束缚,实现产业集群之间的跨区域合作,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等优势,是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基于农业虚拟产业集聚视角,对贵州省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各主体协同创新不足、集聚水平不高、数字技术融合度不强及高层次农业人才短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强引导产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夯实基础,打造农业产业链虚拟集聚共享平台;畅通通道,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层层把关,完善农业产业链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农业产业链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流通业虚拟集聚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
2
作者 范馨匀 邢赫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数字经济发展改变了居民生活,尤其是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桥梁,流通业能够以网络为平台获取知识、技术、商业信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地理空间上集聚的模式,形成了相互竞争、分享... 数字经济发展改变了居民生活,尤其是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桥梁,流通业能够以网络为平台获取知识、技术、商业信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地理空间上集聚的模式,形成了相互竞争、分享与合作的虚拟产业集群,从而促进了流通产业效率提升,进而有利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因此,本文利用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流通业虚拟集聚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同时流通业虚拟集聚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在消费乏力情景下,应着力将数字技术和流通产业相融合,以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产业虚拟集聚,最终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流通业 虚拟集聚 居民消费 消费结构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7
3
作者 段霞 张蔷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新冠疫情以来,线上虚拟集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组织新趋势。本研究探讨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程度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问题。基于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水平进行测度,通过中... 新冠疫情以来,线上虚拟集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组织新趋势。本研究探讨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程度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问题。基于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水平进行测度,通过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2)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改善技术效率的内在机制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通过数字服务的“市场规模效应”“劳动力涵养地效应”与“隐性知识显性化效应”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加快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进程,加强数字技术改造和人才培育,促进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将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 虚拟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虚拟集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娟 陈英葵 《现代管理》 2023年第1期39-47,共9页
虚拟集聚基于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地理位置束缚,实现产业集群之间的跨区合作,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本文依托虚拟集聚的内涵与特点,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角度,从创新能力、创新成本、创新效率等方面分析了虚拟集聚对科... 虚拟集聚基于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地理位置束缚,实现产业集群之间的跨区合作,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本文依托虚拟集聚的内涵与特点,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角度,从创新能力、创新成本、创新效率等方面分析了虚拟集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以虚拟集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中小企业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的虚拟集聚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来自我国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斌 何思思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92,共21页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之根本,加快推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是我国经济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一转变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为旺盛。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虚拟集聚正成为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将为我国...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之根本,加快推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是我国经济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一转变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为旺盛。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虚拟集聚正成为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将为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带来新动能和新引领。文章利用2014—2018年OEC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我国投入产出数据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城市群虚拟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虚拟集聚水平提升可促进城市群制造业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相比于单一的传统集聚,虚拟集聚与传统集聚叠加效应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2)从地理区位上看,相比东部城市群,中西部城市群虚拟集聚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加凸显;从产权性质上看,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对虚拟集聚效应更为敏感;从产业类型上看,虚拟集聚对一般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大于先进制造业。(3)当城市群整体虚拟集聚水平提升时,中心城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受益更加明显;相较于城市群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虚拟集聚水平提升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在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应加快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城市群虚拟集聚水平,促进产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有效融合,以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虚拟集聚 技术创新 城市群
下载PDF
虚拟集聚对创意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及路径研究
6
作者 江瑶 陈旭 《当代经济》 2023年第9期3-18,共16页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创意产业地理集聚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催生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集聚这一新兴空间组织形态。作为核心参与者,越来越多的创意企业主动参与到虚拟集聚中,对其业绩表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创新性地采用文本...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创意产业地理集聚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催生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集聚这一新兴空间组织形态。作为核心参与者,越来越多的创意企业主动参与到虚拟集聚中,对其业绩表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创新性地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创意企业虚拟集聚参与度指数,并基于中国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系统研究了创意企业参与虚拟集聚对其绩效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创意企业参与虚拟集聚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创意企业参与虚拟集聚通过优化企业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两条路径,最终带来创意企业绩效的提升,不仅丰富了产业集聚相关成果,也为数字经济时代提升创意企业绩效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虚拟集聚 企业绩效 成本优化 运营效率 创意企业
下载PDF
数字时代虚拟集聚对推动地区突破技术锁定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郭潇睿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5期67-72,共6页
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的“痼疾”技术锁定、促进创新效率提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挑战。首先,本文将产业集聚外部性理论引入异质性企业创新决策模型,利用2013—2021年中国30个地区的... 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的“痼疾”技术锁定、促进创新效率提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挑战。首先,本文将产业集聚外部性理论引入异质性企业创新决策模型,利用2013—2021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虚拟集聚对技术锁定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集聚显著促进了技术锁定效应的解锁,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虚拟集聚解锁效应更加显著。其次,使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虚拟集聚对技术锁定效应产生影响的机制进行检验发现,虚拟集聚通过知识溢出外部性促进技术锁定效应的解锁,提高创新效率。最后,本文为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建设及中国高水平创新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数字经济 技术锁定 集聚外部性 企业创新
下载PDF
虚拟集聚联盟、知识资源整合与企业创新——对二元能力悖论治理的思考
8
作者 李立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54-58,共5页
二元能力悖论的束缚影响企业的创新,知识交流是探索新事物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可以依托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从知识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思考虚拟集聚下的联盟合作、知识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联盟参与单位的知识共享、共同学习与... 二元能力悖论的束缚影响企业的创新,知识交流是探索新事物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可以依托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从知识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思考虚拟集聚下的联盟合作、知识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联盟参与单位的知识共享、共同学习与合作共赢机制可以帮助高新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应对二元能力不平衡的问题。此外政府或相关机构应当作为该模式下的主导者,负责综合事务的处理、宏观层面的引导、扶持和具体的沟通协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二元能力悖论 知识整合 企业创新
下载PDF
服装行业中小零售商虚拟集聚探索 被引量:6
9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0,共2页
理论与调研分析表明,城市服装行业中小零售商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虚拟集聚,融合线上获取信息与线下消费体验的优势,进而构建与不同类型价值创造主体协同发展的"虚拟—实体"价值网络,能够克服其空间分散布局造成的弊端,获取分... 理论与调研分析表明,城市服装行业中小零售商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虚拟集聚,融合线上获取信息与线下消费体验的优势,进而构建与不同类型价值创造主体协同发展的"虚拟—实体"价值网络,能够克服其空间分散布局造成的弊端,获取分工深化带来的报酬递增收益,是中小型服装零售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突破点。在实践过程中,应通过政府推动搭建虚拟集聚平台,并循序构建虚拟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零售商 虚拟集聚 价值网络 报酬递增
下载PDF
虚拟集聚理论与应用研究评介 被引量:12
10
作者 田霖 韩岩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90,共14页
虚拟集聚作为新兴现象和新生学科增长点,颇为前沿且涉及学科广泛。文章详细梳理了虚拟集聚的内涵、特征、模式、诱因、影响及具体应用并分别予以评价,概括总结了虚拟集聚的学术分歧及未来拓展空间:空间理念各异、风险透析不足;主要针对... 虚拟集聚作为新兴现象和新生学科增长点,颇为前沿且涉及学科广泛。文章详细梳理了虚拟集聚的内涵、特征、模式、诱因、影响及具体应用并分别予以评价,概括总结了虚拟集聚的学术分歧及未来拓展空间:空间理念各异、风险透析不足;主要针对制造业,对新兴业态挖掘不够;多从微观企业、产业入手,缺乏区域视角、国际视野的拓展;量化研究及典型案例解析更有待强化等。指出应倡导跨学科的视域与胸襟,探索学科的包容性发展。未来需要贯彻六大双轮驱动机制(即集聚与分散双轮驱动、传统地理与新兴地理双轮驱动、微观和宏观双轮驱动、共性和个性双轮驱动、学科探索与实践运用双轮驱动)的精髓与理念,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虚拟集聚的学术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互联网+ 金融地理学 学术分歧 拓展空间 学术研究体系
下载PDF
新基建、产业虚拟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茹少峰 刘惠子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04-115,共12页
从产业虚拟集聚角度出发,在要素流动、规模经济、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四维视角下分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并根据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虚拟集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 从产业虚拟集聚角度出发,在要素流动、规模经济、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四维视角下分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并根据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虚拟集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则不显著,同时还呈现出“南强北弱”特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快产业专业化虚拟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产业多样化虚拟集聚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为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必须有效推动产业虚拟集聚形成,激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虚拟集聚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农户行为视角下农业产业虚拟集聚空间组织形态、运行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果业发展为例
12
作者 李鹏 张爱玲 +1 位作者 王晴 唐子璇 《现代管理》 2019年第6期771-781,共11页
农业产业集聚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新型空间组织形态,研究农户行为视角下的农业产业虚拟集聚空间组织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对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者在系统分析与梳理当前陕西省农业产业虚拟集... 农业产业集聚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新型空间组织形态,研究农户行为视角下的农业产业虚拟集聚空间组织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对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者在系统分析与梳理当前陕西省农业产业虚拟集聚现状及空间组织形态的基础上,阐述农业产业虚拟集聚运行机理,立足农户生产销售行为,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系统研究影响农业产业虚拟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 当前陕西省农业产业虚拟集聚空间组织形态主要有半传统式、电商平台驱动式、农业合作社引导式、微平台营销式;2) 性别、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是否认为网络销售将成为趋势、家庭成员网络销售经历、关系网和道路类型是影响农业产业虚拟集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他变量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究其原因,可能与样本数量、样本分布等有关。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资源集聚体系、创新复合型人才引进机制等等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虚拟集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行为 农业虚拟集聚 空间组织形态 运行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产业关联度、虚拟集聚与区块链应用
13
作者 潘宏 康芷姗 +1 位作者 彭鹏宇 贺冬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30-39,共10页
当下,为实体经济赋能成为我国区块链技术新阶段的发展目标。文章从区块链所实现的虚拟集聚效应出发,以Choice数据库“区块链概念股”中的235家上市公司为区块链应用场景样本,利用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产业关联度,进一步根据其所... 当下,为实体经济赋能成为我国区块链技术新阶段的发展目标。文章从区块链所实现的虚拟集聚效应出发,以Choice数据库“区块链概念股”中的235家上市公司为区块链应用场景样本,利用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产业关联度,进一步根据其所属实体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价值链来搭建联盟链。研究表明:(1)应用区块链的实体产业普遍具有高关联度的特点;(2)建议以内部消耗为基础的产业构建产业内联盟链,而以外部消耗为基础的产业构建产业间联盟链;(3)虚拟集聚是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的手段,不能替代传统产业集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实体经济 虚拟集聚 产业关联度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下虚拟集聚的现实基础与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如玉 梁琦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4-52,共19页
虚拟集聚是数字经济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数字经济下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已经渗入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集聚效应、新动能、新认识、新增长点等维度剖析虚拟集聚的现实基础,研究虚拟集聚对制造业的冲击及其在数字经济下的新应用。研究... 虚拟集聚是数字经济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数字经济下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已经渗入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集聚效应、新动能、新认识、新增长点等维度剖析虚拟集聚的现实基础,研究虚拟集聚对制造业的冲击及其在数字经济下的新应用。研究认为,网络空间的虚拟集聚是以“网”为基础、以“台”为依托、以“云”为支撑、以“端”为条件,虚拟集聚是集聚在数字经济下的演进,是在网络空间的集聚,具有智能物流、交易费用、空间范围、信息匹配、知识溢出、弱化黑洞、资源配置等集聚效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中国制造强国梦形成历史性交汇,促使虚拟集聚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动能,能够显著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带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顶端;虚拟集聚下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是互联,在应用中需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相辅相成,需要技术的支撑,表现为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和高度网络化,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到端的集成,虚拟集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都是在虚拟空间体现,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调、智能化变革;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虚拟集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国际供应链中的虚拟集聚显著增长,跨境电商兴起,外贸行业快速数字化发展,教育行业、学术会议借助网络和软件线上进行,线上办公、云端会展快速流行,网络与快递业、餐饮与外卖业、短视频与直播经济、云医疗与大健康迅猛发展,数字阅读、文娱产业线上流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也将推动科技发展带来经济新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虚拟集聚 集聚效应 制造业 数字产业化 虚拟空间 智能智造 在线教育 直播经济 数字阅读 元宇宙
下载PDF
“智能+”场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创新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继新 何海清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7-27,共11页
在现代社会中,社区公共服务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基础可概括为融合主体、资源、空间、内容、流程等服务要素的虚拟空间。这是"智能+"催生的新话题,也是社区公共服务在"地理-虚拟"集聚演进过程中的智慧化表达,本文揭示出... 在现代社会中,社区公共服务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基础可概括为融合主体、资源、空间、内容、流程等服务要素的虚拟空间。这是"智能+"催生的新话题,也是社区公共服务在"地理-虚拟"集聚演进过程中的智慧化表达,本文揭示出"智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呈现出的服务业态深度融合、资源价值比特化、服务风险新型化、服务系统逆向整合、载体与空间泛在等特征。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有服务集聚+智联网、智联网+服务集聚、社区服务生态共同体三种集聚类型,以核心主体带动、多元社区联合、主体联盟驱动为主要模式展开,有助于促进社区生活服务业集聚化、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全域化、培育社区公共服务消费方式现代化,这是再塑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的新路径,对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社区公共服务 虚拟集聚 社区治理 治理体系现代化
下载PDF
“智能+”情境中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场景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继新 何海清 樊兴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7,共10页
完善“智能+”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应当着眼于制度完善、资源配置、体系构建、框架搭建、服务质量提升及供给方式智能化。社区公共服务与新兴数字化集成技术的融合,“智能+”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构建,为社区民... 完善“智能+”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应当着眼于制度完善、资源配置、体系构建、框架搭建、服务质量提升及供给方式智能化。社区公共服务与新兴数字化集成技术的融合,“智能+”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构建,为社区民众提供了更加智能、个性、丰富、创新的社区公共服务,在更高质量上提升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能。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是融合和嵌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移动通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集聚多元主体参与,为社区公共服务供需双边提供对接和匹配服务的虚拟空间和载体。它基于技术嵌入的社会价值、创新价值和人本价值的价值取向,通过社区服务互联和集聚,形成“内部+外部”互联的服务体系及多层次技术解析和多维度应用的服务框架,实现多点衔接、时空集聚、虚实交互的数据治理和服务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社区公共服务 平台创新 虚拟集聚
下载PDF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中供给主体的蕴含特质、关联机制及矛盾纾解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继新 何海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4-148,共15页
"智能+"场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正处于"实体+虚拟"的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市场、社会、社区依托联结共治的生态网络共同体,持续促进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创新发展。通过诠释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供给主体体系蕴含的多... "智能+"场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正处于"实体+虚拟"的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市场、社会、社区依托联结共治的生态网络共同体,持续促进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创新发展。通过诠释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供给主体体系蕴含的多元性、互赖性、虚拟性和平等性等特质,深入解读各主体在角色定位、责任体系、沟通协调和情境嵌入中的联动着力点,本文在构建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主体框架基础上,区分不同供给主体与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系统的关联机制,在虚拟集聚过程中发现供给主体间存在价值归一冲突、数据分配冲突、意识更新冲突和管理秩序冲突等矛盾关系,提出打破数据壁垒、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强化价值引导、制度配套发力等优化路径,实现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主体联动水平及系统集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 供给主体 虚拟集聚系统 关联机制
下载PDF
林业产业集聚研究进展--兼论虚拟集聚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燕 罗明灿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5-672,共8页
通过对林业产集聚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揭示林业产业虚拟集聚的水平,依据虚拟集聚的内涵与特征,从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信息匹配、选择成本、拥塞效应、产业升级等方面分析了虚拟集聚对林业产业的影响。提出林业产业走向虚拟集聚中尚待研... 通过对林业产集聚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揭示林业产业虚拟集聚的水平,依据虚拟集聚的内涵与特征,从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信息匹配、选择成本、拥塞效应、产业升级等方面分析了虚拟集聚对林业产业的影响。提出林业产业走向虚拟集聚中尚待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林业产业虚拟集聚内涵的界定与发展现状分析;林业产业虚拟集聚结构与功能的呈现;林业产业虚拟集聚政策支持研究;林业产业虚拟集聚实证和企业案例挖掘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林业产业集聚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虚拟集聚问题探究——以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佳嘉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0-97,共8页
虚拟集聚的概念日益引人关注,其集聚程度已经越来越高,研究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虚拟集聚机理和效应也变得越发必要。本文以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作为个案样本,通过对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近年来有关内容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美国华裔教授专家... 虚拟集聚的概念日益引人关注,其集聚程度已经越来越高,研究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虚拟集聚机理和效应也变得越发必要。本文以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作为个案样本,通过对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近年来有关内容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的活动状况和最新动态,客观分析其特点、优势与存在的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虚拟集聚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网络互动是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与中国进行互动的最大特点。本文将美国华人高层次人才与网络联系在一起,着重体现虚拟集聚互动方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 虚拟集聚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
下载PDF
金融虚拟集聚平台的区位选择
20
作者 王如玉 王志高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190,共14页
过往对数字金融的研究较少从集聚视角出发,本文以P2P平台为代表,探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等金融创新业态的地理与虚拟双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并构造含有金融创新与技术溢出的空间溢出模型,解释数字金融的双空间集... 过往对数字金融的研究较少从集聚视角出发,本文以P2P平台为代表,探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等金融创新业态的地理与虚拟双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并构造含有金融创新与技术溢出的空间溢出模型,解释数字金融的双空间集聚机制和区位选择;并选取P2P平台作为金融虚拟集聚的典型载体,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弱化了本地因素的影响,但金融虚拟集聚平台仍比传统金融行业更为集中,这是因为基于信息技术溢出的区位选择对其更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数字金融 网贷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