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321》的虚构化行为:关于个人和集体史的新现实主义叙事
1
作者 李琼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4年第3期89-98,共10页
保罗·奥斯特在《4321》中描述了两种现实。一种是想象的,但也可能真实存在的平行世界生活,它符合多世界理论对于客观现实的看法,在个人或然历史的虚构基础上强调本体存在的多维性、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另一种是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 保罗·奥斯特在《4321》中描述了两种现实。一种是想象的,但也可能真实存在的平行世界生活,它符合多世界理论对于客观现实的看法,在个人或然历史的虚构基础上强调本体存在的多维性、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另一种是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的美国历史现实,尤其是反战运动和大学生校园运动,它揭露了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虚构性和阴暗面,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新左派政治立场。在小说里,奥斯特有机融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后现代叙事技巧,通过虚构化行为将个人或然历史与集体历史层层交织,既揭示了个体自我塑造的多重可能性,也表征了当代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社会批判功能和基本叙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行为 个人或然历史 集体历史 新现实主义叙事 保罗·奥斯特
原文传递
法国民法上的“表见行为”
2
作者 尹田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6年第2期41-43,72,共4页
对于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故意实施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的后果,法国民法作了一系列规定,其对表见行为的规定即是一种。本文作介绍。以为我国民法的完善提供借鉴。 一、表见行为的种类 法国民法上的表见行为(la simulation),是指当事人... 对于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故意实施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的后果,法国民法作了一系列规定,其对表见行为的规定即是一种。本文作介绍。以为我国民法的完善提供借鉴。 一、表见行为的种类 法国民法上的表见行为(la simulation),是指当事人将其真实意志掩藏其后的表面行为。如当事人双方在公开地签订一项协议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协议 当事人 法国民法典 隐藏行为 第三人 赠与行为 买卖行为 出卖人 虚构行为 特定财产
下载PDF
完善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立法的设想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英兰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39-40,共2页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调整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行为规范,在整个民法体系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之,我国民法通则用17个条文以及18条司法解释加以了规定,由于我国的有关立法相比之下过于简单以及立法技术等问题,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制...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调整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行为规范,在整个民法体系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之,我国民法通则用17个条文以及18条司法解释加以了规定,由于我国的有关立法相比之下过于简单以及立法技术等问题,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立法的空白点不少,已规定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少缺陷。笔者不揣浅陋,将于下文对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立法的完善提一些设想,以就教于大家。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表意人 伪装行为 民法通则 虚构行为 民事行为 传达错误 善意相对人 当事人
下载PDF
虚构与反虚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鸿卿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63-67,共5页
小说本质上是叙事的虚构作品。然而,在艺术全面反叛的20世纪,虚构这一古老的小说法则遭受到空前的挑战,甚至有被逐出、遗弃的危险。处于这一背景下的国内新时期小说,也于1985年前后出现此种征兆,而且日益彰明。这令人想起小说与虚构漫... 小说本质上是叙事的虚构作品。然而,在艺术全面反叛的20世纪,虚构这一古老的小说法则遭受到空前的挑战,甚至有被逐出、遗弃的危险。处于这一背景下的国内新时期小说,也于1985年前后出现此种征兆,而且日益彰明。这令人想起小说与虚构漫漫久长的胶漆之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 新时期小说 现实主义 “新小说” 真实性 理性主义 幻象世界 虚构行为 现代主义 因果关系
下载PDF
[王首先的夏天]从虚构到虚妄
5
作者 郝岩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3-103,共1页
新学期第一节课,作文题,《我的憧憬》。老师出了这样的题,叫学生去虚构自己的未来。其实,很多人连憧憬这两个宇都不认得。只有王首先知道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让他的老师有些惊讶。王首先,差生, 连课文都背不下来。当然。
关键词 电影 影片 导演 虚构行为 台词 老师 虚妄 文题 差生 少年
下载PDF
论《民法总则》上的通谋虚伪表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冉克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7,共9页
通谋虚伪表示属于非自愿的意思表示瑕疵,可以分为虚构行为与隐藏行为两大类型,在基本原理上涉及意思自治与信赖保护原则。通谋虚伪表示与恶意串通行为不同,后者是当事人通谋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具有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意图。在通谋虚... 通谋虚伪表示属于非自愿的意思表示瑕疵,可以分为虚构行为与隐藏行为两大类型,在基本原理上涉及意思自治与信赖保护原则。通谋虚伪表示与恶意串通行为不同,后者是当事人通谋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具有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意图。在通谋虚伪表示中,当事人之间虚构行为绝对无效,但是该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在存在隐藏行为的情形,不同的第三人之间有可能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应确认外在的表见行为有效。《民法总则》第146条并未规定"通谋虚伪表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应当通过司法解释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谋虚伪表示 虚构行为 隐藏行为 恶意串通 善意第三人
下载PDF
叙事文体学视角下的新闻与文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尚世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2-165,共4页
虚构文体与非虚构文体有着鲜明界限 ,却也有着相通之处。报告文学、历史传记正是这种相通的产物 ,这类跨类文体没有虚构意识 ,却有一定程度的虚构行为 ;现实是文体发展嬗变的最终推动力 ,在它的推动下 ,文体之间的融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 虚构文体与非虚构文体有着鲜明界限 ,却也有着相通之处。报告文学、历史传记正是这种相通的产物 ,这类跨类文体没有虚构意识 ,却有一定程度的虚构行为 ;现实是文体发展嬗变的最终推动力 ,在它的推动下 ,文体之间的融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传统文体理论的“防范性”存在一定的弊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文体 跨类文体 虚构 虚构意识 虚构行为
下载PDF
虚构网络交易行为入罪新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17条规定为依据的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安异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6,共13页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17条的规定为依据,笔者主张虚构网络交易行为入罪论。虚构网络交易行为破坏电子商务平台的信用评价系统,虚增网络交易量,对商品、服务进行虚假的及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时,即符合虚假广告罪的行为要件。...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17条的规定为依据,笔者主张虚构网络交易行为入罪论。虚构网络交易行为破坏电子商务平台的信用评价系统,虚增网络交易量,对商品、服务进行虚假的及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时,即符合虚假广告罪的行为要件。信用评价系统具有广告功能,损害信用评价系统即是对广告管理制度的侵害。要合理界定虚构网络交易行为的含义,须与一些'非典型的'刷单行为区分开来:反向刷单行为属假刷单,其实质是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该当损害商业信誉罪的行为要件;对侵犯信息系统安全的虚构网络交易行为也应考虑其对信用评价系统的损害,以便解决想象竞合、同案不同判及定性不准确的问题;对帮助虚构网络交易行为的行为,可以在做严格限缩解释的条件下适用非法经营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网络交易行为 反向刷单行为 虚假广告罪 信用评价系统 非法经营罪
原文传递
虚构交易骗取信用证行为性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姚诗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5年第3期35-38,共4页
虚构交易骗取信用证并不符合信用证诈骗罪的客观要件,将虚构交易骗取信用证的行为作为信用证诈骗罪处理会带来很多问题;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和第五节在处理金融犯罪问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虚构交易骗取信用证可以用伪造犯罪处理。
关键词 虚构交易骗取信用证行为 法律性质 金融犯罪 信用证诈骗罪 中国 刑法 犯罪构成
原文传递
《围城》入侵现象探微
10
作者 游金城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围城》 虚构的故事 钱钟书 虚构行为 《儒林外史》 塑造形象 小说人物 徐志摩 小说虚构 小说情节
下载PDF
论散布谣言的行政规制--基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第1项的适用
11
作者 张红晓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4-48,共5页
在对散布谣言进行行政规制的实践中,公安机关适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第1款对散布谣言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予以规制,具体行为名称为“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因此,正确认定被法律强制性手段惩戒的谣言的特征,厘清谣言治... 在对散布谣言进行行政规制的实践中,公安机关适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第1款对散布谣言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予以规制,具体行为名称为“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因此,正确认定被法律强制性手段惩戒的谣言的特征,厘清谣言治理与言论自由的界限,正确解读和适用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构成要件,厘清与相近违法行为、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区别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构成要件 编造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下载PDF
“虚构保险标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义年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4,共3页
虚构保险标的以骗取保险金是一种常见的保险诈骗行为。这样,“保险标的”的界定就显得至为重要。然而,保险标的的法定概念明显存在缺陷,亟需完善。虚构保险标的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对于保险实务中出现的几种特殊情形如何认定,需要探讨... 虚构保险标的以骗取保险金是一种常见的保险诈骗行为。这样,“保险标的”的界定就显得至为重要。然而,保险标的的法定概念明显存在缺陷,亟需完善。虚构保险标的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对于保险实务中出现的几种特殊情形如何认定,需要探讨。关于保险诈骗罪的着手从何时开始,众说纷纭,本文以虚构保险标的这一情形为切入点,对保险诈骗罪的着手认定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标的 虚构行为 着手认定
原文传递
虚构产品名称高价销售牟利如何处理
13
作者 李和仁 陈兴良 +3 位作者 郭立新 王文华 王金贵 周立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S期29-33,共5页
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带有欺骗性的破坏经济秩序、侵犯财产等犯罪多种多样,有的犯罪侵犯的只是单一客体,有的则是复杂客体,除财产关系外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或特定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等。加之相关犯罪行为模式差别不大,给实践中的司法... 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带有欺骗性的破坏经济秩序、侵犯财产等犯罪多种多样,有的犯罪侵犯的只是单一客体,有的则是复杂客体,除财产关系外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或特定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等。加之相关犯罪行为模式差别不大,给实践中的司法认定造成困难。比如,对于公司雇员与他人勾结,虚构产品名称高价销售牟取利益该如何处理,就存在较大分歧,本刊特邀专家对此进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模式 司法认定 虚构产品名称高价销售牟利行为 中国 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