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6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蚊虫肠道共生菌功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辉红 张崇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蚊虫肠道共生菌是指在蚊虫肠道内与其长期共同生活、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的菌群,其参与调控蚊虫生理功能的多个方面。本文简要综述了肠道共生菌的影响因素和其在蚊虫营养、免疫、繁殖以及抗药性等方面的功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蚊虫 肠道 共生菌 功能
下载PDF
新型驱蚊虫成分及制剂的研究概况
2
作者 杨晴晴 范开元 +1 位作者 郭锦 李灵芝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52-55,102,共5页
蚊虫可传播多种疾病,且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以化学合成药为主的驱蚊虫剂在使用中面临诸多严重问题,如对人体产生副作用、造成环境污染、蚊虫种群产生耐药性。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驱蚊虫活性成分受到全球广泛关注。... 蚊虫可传播多种疾病,且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以化学合成药为主的驱蚊虫剂在使用中面临诸多严重问题,如对人体产生副作用、造成环境污染、蚊虫种群产生耐药性。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驱蚊虫活性成分受到全球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石墨烯衍生物、环境友好型植物精油以及部分合成化学品在驱蚊虫方面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衍生物 植物挥发油 合成化学品 蚊虫 研究概况
下载PDF
以蚊虫叮咬超敏反应为首发皮肤表现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
3
作者 韩雪 林越 +2 位作者 钟大平 闫国富 何威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报告以蚊虫叮咬超敏反应为首发皮肤表现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患者男,49岁,因头颈部蚊虫叮咬后红肿伴瘙痒反复5年,再发1周就诊。皮肤科检查:右颊外侧、颈后部偏右侧、右肩胛下区域红斑、肿胀,局部见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水疱,少许渗... 报告以蚊虫叮咬超敏反应为首发皮肤表现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患者男,49岁,因头颈部蚊虫叮咬后红肿伴瘙痒反复5年,再发1周就诊。皮肤科检查:右颊外侧、颈后部偏右侧、右肩胛下区域红斑、肿胀,局部见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水疱,少许渗液,右颈部大片红肿。右耳后、右下颌、双侧颈部、双腋下淋巴结肿大,右颈部淋巴结肿大显著,轻触痛。右颈部淋巴结组织病理提示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见大量小淋巴细胞增生,细胞形态较为一致,胞浆少,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化:CD20(+),Pax-5(+),CD3(-),CD5(+),CD23(+),Bcl-2(+),Bcl-6(-),CD10(-),Cyclin-D1(-),SOX-11(-),Mum-1(-),CD4(-),CD8(-),CD56(-),Ki-67(约30%+)。原位杂交:EBER(-)。EB病毒DNA定量:1.08×10^(4)/L。EB病毒抗体:EB-VCA-IgG>750.0 U/mL。诊断: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②蚊虫叮咬超敏反应。予甲泼尼龙、头孢呋辛治疗后,皮肤红肿及瘙痒症状减轻。患者转入血液科,因暂无治疗指征,目前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蚊虫叮咬超敏反应 EB病毒 淋巴结肿大
下载PDF
2018—2022年合肥市蚊虫监测分析
4
作者 张磊 张燕婕 +3 位作者 徐红平 王文君 侯银续 仰凤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合肥市蚊虫种类、密度、年度消长趋势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使用Excel 2016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2018—2022年合肥市成蚊监测数据和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本地感染蚊媒传染病病例... 目的了解和掌握合肥市蚊虫种类、密度、年度消长趋势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使用Excel 2016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2018—2022年合肥市成蚊监测数据和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本地感染蚊媒传染病病例数据。结果2018—2022年合肥市国家级蚊虫监测点平均蚊密度为5.01只/(灯·夜),蚊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72.80%(59.80%~83.70%)。5类生境中,牲畜棚蚊密度最高,达11.85只/(灯·夜);农户次之,为7.21只/(灯·夜)。不同蚊种和不同生境的蚊密度均呈现以夏季为高峰的单峰曲线。5年内,仅发生3例本地感染蚊媒传染病,均为乙脑。结论合肥市蚊密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优势蚊种为淡色/致倦库蚊;农村地区,特别是牲畜棚是防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种群构成 密度监测 季节消长
原文传递
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所蚊虫监测
5
作者 任志华 王鹏莉 +3 位作者 刘天 王玉峰 陈紫旖 朱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了解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举办场所蚊虫密度分布及动态变化等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诱蚊灯法、人诱停落法、诱卵器法、路径法开展监测。结果诱蚊灯法蚊密度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及9月下旬,密度... 目的了解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举办场所蚊虫密度分布及动态变化等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诱蚊灯法、人诱停落法、诱卵器法、路径法开展监测。结果诱蚊灯法蚊密度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及9月下旬,密度分别为0.47、0.37只/(灯·h);人诱停落法蚊密度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及10月上旬,密度分别为2.67、1.67只/(人·次);诱蚊诱卵指数高峰出现在8月上旬及9月下旬,诱蚊诱卵指数均为6.00;蚊幼路径法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及9月中旬,密度分别为1.20、1.11处/1000 m。结论掌握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区域内蚊虫密度变化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蚊虫 监测
原文传递
蚊虫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万发令 苏群 +2 位作者 陈金珠 姜志宽 王宗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7年第4期298-301,共4页
关键词 蚊虫驱避剂 化学杀虫剂 流行性乙型脑炎 蚊虫危害 蚊虫传播 病媒生物 潜在目标 抗药性
下载PDF
2022年江苏省牲畜棚蚊虫种群及重要蚊媒黄病毒携带情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星宇 吴治明 +3 位作者 高剑 陈红娜 杨维芳 褚宏亮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调查江苏省不同地区牲畜棚蚊虫种群分布及虫媒病毒携带情况,2022年7—9月选择江苏省南京、宿迁、连云港、泰州和镇江5个地区的牲畜棚生境,用诱蚊灯法采集蚊虫样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蚊虫携带的病毒,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 为调查江苏省不同地区牲畜棚蚊虫种群分布及虫媒病毒携带情况,2022年7—9月选择江苏省南京、宿迁、连云港、泰州和镇江5个地区的牲畜棚生境,用诱蚊灯法采集蚊虫样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蚊虫携带的病毒,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病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蚊虫4属5种共3795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采集蚊虫总数的85.71%。从南京、宿迁、连云港的三带喙库蚊样本中共检测出4株乙脑病毒,批阳性率为3.67%,其他病毒均未检出。对其中南京和宿迁2株乙脑病毒的E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均属于基因Ⅰ-b型,与基因Ⅰ-b型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5.4%、97.0%以上。与疫苗株SA14-14-2在E蛋白上存在14个氨基酸差异位点,但是不在影响抗原抗体结合的区域。在毒力关键位点上与SA14-14-2疫苗株完全不同,与近几年江苏分离株却完全相同。结果表明,江苏省蚊虫仍具有乙脑传播风险,应加强蚊虫监测与防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监测 虫媒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江苏省
下载PDF
蚊虫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8
作者 陶波 张大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昆虫抗药性问题使得杀虫剂的使用受到限制,驱避剂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文章结合天然蚊虫驱避剂和人工合成蚊虫驱避剂的特点及研究应用进展进行论述,同时介绍蚊虫驱避剂剂型方面研究进展,并指出蚊虫驱避剂... 昆虫抗药性问题使得杀虫剂的使用受到限制,驱避剂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文章结合天然蚊虫驱避剂和人工合成蚊虫驱避剂的特点及研究应用进展进行论述,同时介绍蚊虫驱避剂剂型方面研究进展,并指出蚊虫驱避剂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驱避剂 天然蚊虫驱避剂 人工合成蚊虫驱避剂 剂型
下载PDF
2021年和2022年成都大运会相关场所蚊虫监测分析
9
作者 刘朝发 胡雅劼 张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了解各场所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的蚊虫防治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成蚊采用诱蚊灯法,幼蚊监测选用诱蚊诱卵器法。结果 2021年和2022年成蚊总密度为0.25只/(灯·h),高峰期出现在8月,大运村密度最高,... 目的 了解各场所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的蚊虫防治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成蚊采用诱蚊灯法,幼蚊监测选用诱蚊诱卵器法。结果 2021年和2022年成蚊总密度为0.25只/(灯·h),高峰期出现在8月,大运村密度最高,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不同场所不同蚊虫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3.254,P<0.05),2年内不同场所蚊密度季节消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6.169,P<0.05)。总体幼蚊诱卵指数(MOI)为7.68,高峰出现在7月,大运村密度最高。不同月份M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2,P>0.05),不同场所之间M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87,P<0.05)。结论 大运会相关场所蚊密度较高且存在明显季节性,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蚊虫防治工作,确保大运会的顺利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会 蚊虫 密度监测
原文传递
深度学习下的病媒蚊虫分类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永新 余本国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3年第5期234-243,共10页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对病媒蚊虫的监测是预防蚊媒疾病的关键,针对传统病媒蚊虫的人工鉴定方法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提出深度学习下的病媒蚊虫分类方法,基于迁移学习,微调(fine-tuning)ResNet18、DenseNet121、MobileNetV2这3种Imag...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对病媒蚊虫的监测是预防蚊媒疾病的关键,针对传统病媒蚊虫的人工鉴定方法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提出深度学习下的病媒蚊虫分类方法,基于迁移学习,微调(fine-tuning)ResNet18、DenseNet121、MobileNetV2这3种ImageNet预训练模型,在900张少量蚊虫数据集下采用K折交叉验证,对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库蚊3种蚊虫进行分类,评估模型性能,平均峰值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5%、97%、97%.最后,利用在900张蚊虫数据集下重新训练后的模型,对344张蚊虫图像进行预测,其中轻量化模型MobileNetV2达到了最高0.95的精准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1 score.结合3种模型的最终预测准确率,得出轻量化的模型MobileNetV2在少量数据集下表现更优.实验改变了以往的模型微调方式,通过设置模型分类层学习率为前层学习率的10倍,与前人实验相比,对白纹伊蚊的预测准确率提高了5%–6%,解决了少量数据样本的训练收敛问题,进一步拓展了病媒蚊虫识别的适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分类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ImageNet K折交叉验证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蚊虫防制(一)——蚊虫的危害与形态分类 被引量:43
11
作者 徐承龙 姜志宽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6年第4期289-293,共5页
关键词 蚊虫防制 形态分类 危害 综合性措施 多种疾病 医学昆虫 环境治理 蚊虫控制
下载PDF
石家庄市西柏坡旅游景区蚊虫调查初报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志清 翟士勇 +2 位作者 江喜昌 贾亚萍 徐焕芬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1-431,共1页
关键词 旅游景区 西柏坡 蚊虫调查 石家庄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防病工作 分布调查 蚊虫种类
下载PDF
上海市金山区越冬蚊虫状况初步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峰 李澜 +1 位作者 许志隆 周毅彬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5年第3期272-274,278,共4页
目的调查掌握上海市金山区越冬蚊虫的种类、密度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3年12月上旬至2014年3月下旬,选择越冬蚊虫主要栖息场所,每旬1次,采用目测法估算越冬蚊虫密度,并使用电动吸蚊器捕捉成蚊带回实验室解剖,观察卵巢发育情况。结果连续1... 目的调查掌握上海市金山区越冬蚊虫的种类、密度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3年12月上旬至2014年3月下旬,选择越冬蚊虫主要栖息场所,每旬1次,采用目测法估算越冬蚊虫密度,并使用电动吸蚊器捕捉成蚊带回实验室解剖,观察卵巢发育情况。结果连续12次调查共捕获成蚊2 165只,均为淡色库蚊;在整个越冬期间,蚊虫活动状态经历了"骚扰即飞——触之能飞——触之能爬行——触之肢体可动——触之能爬行——触之即飞——骚扰即飞"的变化规律;其中配电房和垃圾房的越冬蚊虫较多,公共厕所最少;调查发现1月上旬雄蚊开始消失,3月中旬重新出现,2月中旬雌蚊体内脂肪体累积骤减,3月下旬消失,3月上旬开始捕捉到吸血雌蚊和卵巢发育的雌蚊。结论上海市金山区淡色库蚊以成蚊方式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蚊虫 淡色库蚊 蚊虫密度
原文传递
S-烯虫酯在新西兰根除输入性蚊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淦 吕旭峰 +3 位作者 李海燕 徐友祥 苏衡 褚宏亮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3期299-302,共4页
S-烯虫酯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它通过干扰生长过程来阻止蚊幼虫和蛹羽化为成蚊,对其他生物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被称第三代杀虫剂和非杀生性农药。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生物安全法》的国家。当南盐沼蚊从澳大利亚输入到新西兰... S-烯虫酯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它通过干扰生长过程来阻止蚊幼虫和蛹羽化为成蚊,对其他生物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被称第三代杀虫剂和非杀生性农药。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生物安全法》的国家。当南盐沼蚊从澳大利亚输入到新西兰后,对新西兰的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和潜在风险时,新西兰利用本国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强有力的管理体制、高效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运作、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国外区域合作,采用高效、环保、安全、经济的生物化学杀虫剂—S-烯虫酯,经历长达十年艰苦卓越的灭蚊工作,终于根除了输入性蚊虫,获得了良好的健康、环保和社会效益,在蚊虫防治史上堪称范例,对我国当前的蚊虫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烯虫酯 蚊虫防治 输入性蚊虫
原文传递
应用孕卵蚊虫粘捕法监测白纹伊蚊种群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令要 詹发先 +1 位作者 谭梁飞 雷朝亮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23-228,共6页
研究孕卵蚊虫粘捕法在白纹伊蚊种群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孕卵蚊虫粘捕器所捕获的蚊种构成中,白纹伊蚊为优势蚊种,占89.87%;完整蚊虫清晰可见率为60.53%,少雨时期孕卵蚊虫粘捕器捕获的蚊虫完整率高于多雨时期,99.70%的蚊虫的足跗节清晰可见... 研究孕卵蚊虫粘捕法在白纹伊蚊种群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孕卵蚊虫粘捕器所捕获的蚊种构成中,白纹伊蚊为优势蚊种,占89.87%;完整蚊虫清晰可见率为60.53%,少雨时期孕卵蚊虫粘捕器捕获的蚊虫完整率高于多雨时期,99.70%的蚊虫的足跗节清晰可见,胸侧部、腹部、喙和后头等部位清晰可见率为70%左右;86.67%的蚊虫被粘附在粘胶下部,粘胶中部粘附了10.10%的蚊虫,粘胶上部仅粘附了3.03%的蚊虫;孕卵蚊虫粘捕器指数与标准诱卵器指数存在明显的直线回归关系,试验表明孕卵蚊虫粘捕法在武汉地区可应用于白纹伊蚊种群动态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孕卵蚊虫粘捕法 标准诱卵器法 蚊虫监测
下载PDF
防蚊虫植物幕墙技术的应用
16
作者 魏西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建筑理念已深入生活,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态可持续性要求日渐提高。蚊虫的存在极大破坏了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常用的灭蚊虫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有害性或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植物幕墙的功能特性,选择驱蚊虫植物,以及优... 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建筑理念已深入生活,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态可持续性要求日渐提高。蚊虫的存在极大破坏了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常用的灭蚊虫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有害性或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植物幕墙的功能特性,选择驱蚊虫植物,以及优化植物幕墙基础结构、灌溉系统,探讨一种用于住宅建筑的生态驱蚊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幕墙 蚊虫植物 生态 住宅
下载PDF
成蚊糖餐行为及其在蚊虫防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保庭 黄舒奇 +1 位作者 丁艳梅 莫建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7-222,共6页
蚊虫作为重要的病媒生物,其大多数种类在成虫阶段需要取食糖餐,且对不同糖餐组分表现出不同偏好。同时,糖餐行为具有特定的时辰节律。野外条件下,不同成蚊对不同开花植物及其果实具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糖餐植物对成蚊的存活率、寿命、繁... 蚊虫作为重要的病媒生物,其大多数种类在成虫阶段需要取食糖餐,且对不同糖餐组分表现出不同偏好。同时,糖餐行为具有特定的时辰节律。野外条件下,不同成蚊对不同开花植物及其果实具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糖餐植物对成蚊的存活率、寿命、繁殖力的影响各不相同。成蚊对糖餐的定位与植物挥发物有关,目前已有多种糖餐植物的活性挥发物被鉴定。含毒糖诱剂对多种成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人们已将其用于多种病媒生物的防治及蚊媒病毒的检测。利用糖餐植物挥发物研发出蚊虫引诱剂,在降低蚊媒疾病风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成蚊取食糖餐的习性、成蚊偏好的糖餐植物相关研究以及如何利用成蚊的糖餐行为来进行蚊虫防制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成蚊 糖餐行为 糖源植物 偏好性 植物信息化合物 蚊虫防制
原文传递
蚊虫防治(六)—蚊虫调查与灭效考核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承龙 姜志宽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7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关键词 蚊虫调查 考核 灭效 防治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分析 蚊虫种类 种群数量
下载PDF
媒介蚊虫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甄天民 王怀位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1995年第1期32-36,共5页
蚊虫不仅叮吸、骚扰人类,影响休息及身体健康,并且可传播多种寄生虫病和媒介病毒病,几种重要的蚊传疾病如疟疾和丝虫病经过30多年的大力防治,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它们的传播媒介蚊虫依然存在,如果掉以轻... 蚊虫不仅叮吸、骚扰人类,影响休息及身体健康,并且可传播多种寄生虫病和媒介病毒病,几种重要的蚊传疾病如疟疾和丝虫病经过30多年的大力防治,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它们的传播媒介蚊虫依然存在,如果掉以轻心,发病率仍然有可能再度上升,甚至引起新的流行,因此,必须采取蚊虫防治措施,将蚊虫密度长期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在我国目前城镇地区蚊虫防治中,其意义除防治蚊媒传播疾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中剑水蚤 伊蚊幼虫 蚊虫密度 化学杀虫剂 蚊虫防治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淡色库蚊 身体健康
下载PDF
媒介蚊虫抗性的发生发展及其对策 被引量:22
20
作者 薛瑞德 《医学动物防制》 1991年第2期65-69,共5页
蚊虫抗性的发生发展是连年使用大量杀虫剂作为化学防治的必然结果。媒介蚊虫对杀虫剂产生的抗性是蚊虫化学防治中的严重问题,如何延缓抗性的发生与发展成为克服抗性的关键。
关键词 蚊虫抗药性 杀虫剂 媒介蚊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