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蚌湖与鄱阳湖水位关系及滩地淹露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春华 姜加虎 朱海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7-623,共7页
根据1993,1994年蚌湖与吴城修水站水位同步观测数据及1951-1987年该站的水位资料,通过地形调查、对比研究及数学分析,得出结论:典型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存在高水位一致性、中水位相关性、低水位不相关性,此规律是由湿地地形与鄱阳... 根据1993,1994年蚌湖与吴城修水站水位同步观测数据及1951-1987年该站的水位资料,通过地形调查、对比研究及数学分析,得出结论:典型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存在高水位一致性、中水位相关性、低水位不相关性,此规律是由湿地地形与鄱阳湖水情所决定;三峡工程运行后湿地不会干涸;湿地水位相对鄱阳湖滞后效应不明显;利用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关系及其历史水位资料等,可以对湿地的淹露状况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 湿地 水位 滩地淹露 蚌湖 水位
下载PDF
典型湖泊边缘区丰水期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以蚌湖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胡春华 黄丹 +2 位作者 周文斌 金斐 郑兵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8,共7页
为探讨影响典型湖泊边缘区藻类生长的主要水质因子,于2011年7月测定了蚌湖的叶绿素a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Chl.a)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55~1.56mg/m3,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以入湖口处和湖尾区最大。... 为探讨影响典型湖泊边缘区藻类生长的主要水质因子,于2011年7月测定了蚌湖的叶绿素a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Chl.a)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55~1.56mg/m3,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以入湖口处和湖尾区最大。总氮(TN)为0.699~2.596mg/L,以湖尾区最高;总磷(TP)浓度整体较低,最大值仅为0.0318mg/L;N/P浓度比均大于30,表明蚌湖为磷限制性湖泊。根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丰水期蚌湖均处于贫-中营养水平,其中湖尾区条件最适宜藻类繁殖。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TN、TP、pH、COD和NO-3-N为藻类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Chl.a含量与COD呈显著正相关,一定浓度范围内的COD增长会促进藻类生长繁殖;不同于国内大多数淡水湖泊,Chl.a含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主要原因是蚌湖水体碱度较高,大部分区域pH值超过了藻类生长的最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 营养状态 边缘区 叶绿素A
下载PDF
蚌湖与鄱阳湖水量交换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姜加虎 黄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8-214,共7页
根据蚌湖和鄱阳湖修水站的水位同步观测资料,结合湖区地形,分析蚌湖与鄱阳湖的水量交换关系,并利用三峡工程对鄱阳湖修水、星子、都昌站水位影响的预测结果,讨论三峡工程对蚌湖水情的影响。结果表明:(1)丰水期蚌湖水位与鄱阳湖水位以... 根据蚌湖和鄱阳湖修水站的水位同步观测资料,结合湖区地形,分析蚌湖与鄱阳湖的水量交换关系,并利用三峡工程对鄱阳湖修水、星子、都昌站水位影响的预测结果,讨论三峡工程对蚌湖水情的影响。结果表明:(1)丰水期蚌湖水位与鄱阳湖水位以相同涨落率变化,呈现出高水位的一致性,三峡工程对鄱阳湖修水站丰水期的水位预测结果,可以用来表示丰水期三峡减泄流量对蚌湖水情的影响;(2)枯水期蚌湖与鄱阳湖之间,由天然堤几乎完全隔离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湖泊,进出湖水量很小,水位相对稳定在13.80m左右,枯水期三峡增泄流量、一般年份不会超过蚌湖13.80m的天然堤漫堤水位,因此对蚌湖水情影响较弱,不会对越冬珍稀候鸟构成严重威胁;(3)蚌湖相对于鄱阳湖的水位变化,总体上无明显滞后效应,仅当水位在13.80~14.50m之间时,其水位涨落率小于鄱阳湖水位的涨落率,表现出滞后现象,但历时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 鄱阳 水量交换 三峡工程
下载PDF
江汉蚌湖含油系统油气分布及潜力 被引量:4
4
作者 汪仕忠 郭淑霞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是下第三系潜江组的沉积中心 ,是江汉盆地油气最富集的生烃中心。蚌湖含油系统边界条件清晰 ,研究范围 470km2 内勘探程度高 ,探井密度达到 1 10 4口 /km2 。已发现王场、钟市、广华等 13个油田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6 84...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是下第三系潜江组的沉积中心 ,是江汉盆地油气最富集的生烃中心。蚌湖含油系统边界条件清晰 ,研究范围 470km2 内勘探程度高 ,探井密度达到 1 10 4口 /km2 。已发现王场、钟市、广华等 13个油田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6 848× 10 4 t,占江汉盆地探明储量的 5 9 7%。根据潜江组盐系地层的特点 ,陆相含油盆地源控论和油气在生油凹陷呈放射状往四周运移的观点 ,将蚌湖含油系统划分为广华区块、王场区块和西坡区块。根据各区块的油气分布特点、勘探程度、目前认识及地质条件进行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作出了区块类比的经验性预测。潜力预测以勘探程度最高的广华区块为基础 ,王场区块与广华区块类比 ,西坡区块与王场区块类比。潜力分析结果 :蚌湖含油系统剩余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期望值为 (2 494~ 3 977)× 10 4 t,期望中值为 3 2 35×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潜江凹陷 蚌湖向斜 含油系统 油气分布 油气勘探潜力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蚌湖浅层土壤氮素含量的梯度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郁林 刘用刚 +1 位作者 林世滔 谢冬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63-267,共5页
以鄱阳湖湿地蚌湖为研究区域,根据湿地海拔高程梯度(10~17 m)采取浅层土壤(0~20 cm)样品,分析土壤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碱解氮含量的空间梯度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蚌湖浅层土壤氮素含量空间梯度特征明显,上层(0~10 ... 以鄱阳湖湿地蚌湖为研究区域,根据湿地海拔高程梯度(10~17 m)采取浅层土壤(0~20 cm)样品,分析土壤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碱解氮含量的空间梯度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蚌湖浅层土壤氮素含量空间梯度特征明显,上层(0~10 cm)、下层(10~20 cm)土壤的氮素含量呈相似的梯度特征,且上层土壤中氮含量较高。土壤中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14.5 m高程,铵态氮含量最高值出现在10.5 m高程。Pe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上层土壤中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碱解氮含量与高程、淹水天数平均值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铵态氮含量在0.01水平上与地上生物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下层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与高程、淹水天数最小值、地上生物量均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淹水天数最大值和淹水天数平均值均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碱解氮含量与高程、淹水天数、地上生物量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浅层土壤氮素含量的空间梯度与现有环境因素(高程、淹水天数、地上生物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显著,这反映了鄱阳湖蚌湖浅层土壤氮素含量的空间梯度特征是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 蚌湖 土壤氮素 梯度特征 泊湿地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蚌湖洼陷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琼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潜江凹陷蚌湖洼陷岩性组合复杂、储层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快,常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难以有效识别。近年来,针对该区储层特点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通过设置不同反演参数,对比反演结果,并结合地质规律选取最优反演参数,精细描述了蚌湖向斜东斜... 潜江凹陷蚌湖洼陷岩性组合复杂、储层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快,常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难以有效识别。近年来,针对该区储层特点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通过设置不同反演参数,对比反演结果,并结合地质规律选取最优反演参数,精细描述了蚌湖向斜东斜坡潜32、潜33各小层砂体纵向和横向展布规律,经验证,反演结果可靠性较高。该方法弥补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缺陷,有效提高了储集层的纵向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洼陷 反演参数 地质统计学
下载PDF
广州新机场高速公路蚌湖监控区规划
7
作者 邓孟仁 郭秀瑾 《南方建筑》 2002年第2期25-26,共2页
为配合广州新机场建设而兴建的广州新机场高速干线已接近通车,而作为整条高速公路运行的心脏监控区已建成.该监控区位于快速干线蚌湖路段,面积达10公顷左右,由收费广场、监控中心大楼、蚌湖站站房以及供本区用的服务设施组成,是市政府... 为配合广州新机场建设而兴建的广州新机场高速干线已接近通车,而作为整条高速公路运行的心脏监控区已建成.该监控区位于快速干线蚌湖路段,面积达10公顷左右,由收费广场、监控中心大楼、蚌湖站站房以及供本区用的服务设施组成,是市政府年度重点工程之一,其能否按时投入运作,将关系到新机场高速公路乃至新机场的正常使用.我们设计的宗旨是以功能、经济、形象几个方面相互配合,创造当代新型公路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 机场高速公路 快速干线 服务设施 站房 收费广场 机场建设 公路建筑 建筑布局 主入口
下载PDF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带潜314沉积相特征研究
8
作者 付晓飞 《江汉石油科技》 2015年第4期42-44,共3页
蚌湖向斜带位于潜北地区,潜341为主力油藏,特殊的盐湖沉积中岩性、岩相类型多、变化大,砂岩成因类型多,滚动勘探风险大。通过综合物源分析、古地貌特征、沉积微相研究,表明蚌湖向斜带广北地区潜341水下分流河道改造型滩坝砂体油藏... 蚌湖向斜带位于潜北地区,潜341为主力油藏,特殊的盐湖沉积中岩性、岩相类型多、变化大,砂岩成因类型多,滚动勘探风险大。通过综合物源分析、古地貌特征、沉积微相研究,表明蚌湖向斜带广北地区潜341水下分流河道改造型滩坝砂体油藏岩性可作为下步滚动勘探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向斜带 沉积微相 升浪作用 沉积模式
下载PDF
蚌湖向斜砂质碎屑流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9
作者 王奕 《江汉石油科技》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蚌湖洼陷位于潜北地区紧邻潜北断裂带,作为潜江凹陷最富烃的洼陷,其洼陷带和斜坡带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仍然是寻找优质规模储量的重点地区之一。通过对结构构造、沉积和成藏的新一轮研究,认为在蚌湖向斜周缘存在孤立型砂质碎屑流沉积... 蚌湖洼陷位于潜北地区紧邻潜北断裂带,作为潜江凹陷最富烃的洼陷,其洼陷带和斜坡带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仍然是寻找优质规模储量的重点地区之一。通过对结构构造、沉积和成藏的新一轮研究,认为在蚌湖向斜周缘存在孤立型砂质碎屑流沉积,有望形成岩性油藏勘探新领域。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力求寻找有利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洼陷 地震响应特征 一维正演
下载PDF
潜江凹陷蚌湖地区潜江组超压成因机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宝生 李广福 +2 位作者 郭飞飞 张帆 张本书 《河南科学》 2014年第10期2074-2078,共5页
蚌湖向斜带位于潜江凹陷中部,其潜江组普遍发育超压系统.综合超压成因机理的各种分析方法,基于测井曲线特征和烃源岩成熟度特征,从压实不均衡和生烃作用两方面对蚌湖地区的超压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超压段泥岩声波... 蚌湖向斜带位于潜江凹陷中部,其潜江组普遍发育超压系统.综合超压成因机理的各种分析方法,基于测井曲线特征和烃源岩成熟度特征,从压实不均衡和生烃作用两方面对蚌湖地区的超压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超压段泥岩声波时差曲线偏离正常压实线,其拐点深度为2150~3180 m,蚌湖地区储层实测超压顶界面深度约为2200 m,在埋深较浅地区,超压成因以不均衡压实作用为主,在埋深较大地区,超压成因为不均衡压实和生烃共同作用;2超压顶界面埋深与生烃门限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在2200 m深度其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0.55%,说明生烃作用对蚌湖地区超压的发育亦具有一定的贡献,由此认为,压实不均衡和生烃增压作用是蚌湖地区超压发育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 超压机理 压实不均衡 生烃作用
下载PDF
蚌湖沉积物总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根林 廖姝玥 +2 位作者 胡春华 匡荟芬 陈苗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解蚌湖表层沉积物总磷污染现状,于2017年1月(枯水期)在蚌湖采集代表性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测定其总磷含量,并利用ArcGIS空间插值的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蚌湖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为67.2~339.2 mg·kg^(-1),平均含量为... 为了解蚌湖表层沉积物总磷污染现状,于2017年1月(枯水期)在蚌湖采集代表性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测定其总磷含量,并利用ArcGIS空间插值的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蚌湖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为67.2~339.2 mg·kg^(-1),平均含量为171.8±64.4 mg·kg^(-1)。受入湖河流携带的外源磷输入影响,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空间分布呈入湖区(239.3±74.4 mg·kg^(-1))>湖心区(155.7±44.9 mg·kg^(-1))>湖尾区(142.9±51.9) mg·kg^(-1),周边表层沉积物TP含量高于湖区中央。赣修汇合入湖口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为402.5 mg·kg^(-1),低于鄱阳湖流域内其它河流入湖口,蚌湖表层沉积物与其它湖泊相比总磷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与其它湿地相比,总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表层沉积物 空间分布 蚌湖
下载PDF
蚌湖涨水前后水体中主要离子的变化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越 肖化云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69-174,共6页
蚌湖是鄱阳湖的一个边缘湖泊,每年丰枯水位变化较大,研究蚌湖涨水前后湖水主要离子的变化及其来源分析对鄱阳湖的水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分别采集4月(涨水前)和5月(涨水后)的水样,分析其中的主要阴阳离子及NH_4^+和NO_3^-浓度变化特征,... 蚌湖是鄱阳湖的一个边缘湖泊,每年丰枯水位变化较大,研究蚌湖涨水前后湖水主要离子的变化及其来源分析对鄱阳湖的水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分别采集4月(涨水前)和5月(涨水后)的水样,分析其中的主要阴阳离子及NH_4^+和NO_3^-浓度变化特征,并运用阴阳离子三角图和^(15)N同位素的方法分析它们的来源。结果显示,蚌湖涨水前后主要阴阳离子都是HCO_3^-,Ca^(2+)和Na^+,主要受碳酸盐岩的控制,涨水前离子浓度较高,涨水后大量河水输入湖泊,离子浓度与相邻河流的离子浓度相近。蚌湖NH_4^+和NO_3^-的浓度和^(15)N同位素值在涨水前后差异较大,显示涨水前氮污染主要来自于湖泊内部的氨化和硝化作用,涨水后主要来自于径流带来的农业、生活和养殖废水的混合污染。湖泊的水化学离子特征对于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较好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离子 变化特征 来源 涨水前后 蚌湖
下载PDF
碳氮稳定同位素示踪鄱阳湖流域蚌湖丰水期的氮污染 被引量:14
13
作者 梁越 肖化云 +4 位作者 刘小真 胡倩倩 谢亚军 曹彦圣 丁新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7-966,共10页
鄱阳湖边缘深水区是鄱阳湖水位上涨时扩散而成的低洼湖区,通过对其一典型边缘湖泊——蚌湖丰水期的氮浓度和同位素特征值的检测,分析这类洪泛湖泊在水位最高时期水体颗粒有机质及无机氮的氮同位素变化特征,并识别氮污染来源及转化途径.... 鄱阳湖边缘深水区是鄱阳湖水位上涨时扩散而成的低洼湖区,通过对其一典型边缘湖泊——蚌湖丰水期的氮浓度和同位素特征值的检测,分析这类洪泛湖泊在水位最高时期水体颗粒有机质及无机氮的氮同位素变化特征,并识别氮污染来源及转化途径.结果表明:6月悬浮颗粒有机质碳氮同位素值(δ^(13)C:-26.7‰^-23.7‰,δ^(15)N:2.6‰~6.2‰)介于土壤有机质(δ^(13)C:-25.21‰±0.52‰,δ^(15)N:3.79‰±0.37‰)和水生植物的碳氮同位素值(δ^(13)C:-28.8‰^-24.9‰,δ^(15)N:5.3‰~8.2‰)之间.7月相比于6月,降低的δ^(13)C(-27.6‰^-23.2‰)和升高的δ^(15)N(4.3‰~7.7‰)表明暴雨冲刷带来更多的周边陆地碎屑输入.无机氮在6月以铵态氮(NH_4^+-N)为主要形态,7月以硝态氮(NO_3^--N)为主要形态.6月δ^(15)NH_4^+较负的特征值(-18.6‰±5.2‰)表明铵态氮主要来源于雨水,硝态氮(δ^(15)NO_3^-:1.4‰±3.0‰)主要来源于农业化肥和雨水.7月相比于6月,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和同位素值都大幅升高(分别升高了0.3和2倍,6‰和3‰),是暴雨冲刷陆地使农业化肥、城镇生活废水和畜禽养殖废水输入的结果.水生植物的δ^(15)N在7月(8.8‰±1.1‰)相比于6月(6.6‰±1.1‰)也升高了较多,是由于水生植物吸收了更高δ^(15)N废水无机氮的结果.通过颗粒有机质和无机氮的δ^(15)N分析可知,湖区水体氮的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较强,藻类对湖泊的内源氮贡献较弱,沿河湖的畜禽养殖在暴雨时对水域污染的威胁较大.本研究提供了洪泛湖泊氮污染治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氮污染 鄱阳 蚌湖 丰水期
下载PDF
蚌湖洼陷岩性识别的多解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琼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25-27,80,共4页
潜江凹陷蚌湖洼陷主要以岩性油藏勘探为主,随着勘探难度的逐步增大,该凹陷除广北、严河少数岩性油藏成功外其他油藏落空井很多。分析其原因,认为岩性圈闭地震识别多解性是造成该区岩性目标失利的主要因素。地震识别多解性主要包括地震... 潜江凹陷蚌湖洼陷主要以岩性油藏勘探为主,随着勘探难度的逐步增大,该凹陷除广北、严河少数岩性油藏成功外其他油藏落空井很多。分析其原因,认为岩性圈闭地震识别多解性是造成该区岩性目标失利的主要因素。地震识别多解性主要包括地震资料多解、地震波形多解和地震属性多解。开展宽方位地震资料采集,加强地震资料保幅性处理研究,攻关薄储层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和减少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蚌湖洼陷 岩性圈闭地震识别多解性 保幅性处理 薄储层预测研究
下载PDF
蚌湖周缘岩性圈闭的识别与评价研究
15
作者 吴慧英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10期57-59,共3页
蚌湖向斜作为潜江凹陷的主力生油中心,紧临西北方向的荆门物源,储层发育,具有形成岩性油藏的良好潜力。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及砂岩展布研究,结合沉积旋回对比,发现该区潜四段主要发育浅湖砂坝砂体,潜三段主要为三... 蚌湖向斜作为潜江凹陷的主力生油中心,紧临西北方向的荆门物源,储层发育,具有形成岩性油藏的良好潜力。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及砂岩展布研究,结合沉积旋回对比,发现该区潜四段主要发育浅湖砂坝砂体,潜三段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末端部分,发育向南、东方向尖灭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并在东斜坡相继尖灭,与局部往东抬升的构造相匹配,识别出一系列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目标圈闭经评价优选,现场实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向斜 岩性油藏 沉积旋回 圈闭识别与评价
下载PDF
蚌湖向斜潜3~4“泥膏陷阱”地震地质综合分析
16
作者 石良钦 《江汉石油科技》 2017年第3期26-29,共4页
针对蚌湖向斜“泥膏假异常”这一普遍现象,依托新农蛘湖高分辨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在岩石物理参数分类统计基础上,利用一维、二维地震模型正演,结合连井地震剖面,总结出储层变化引起的地震反射波组微弱变化规律,有效地区分砂岩异常和泥... 针对蚌湖向斜“泥膏假异常”这一普遍现象,依托新农蛘湖高分辨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在岩石物理参数分类统计基础上,利用一维、二维地震模型正演,结合连井地震剖面,总结出储层变化引起的地震反射波组微弱变化规律,有效地区分砂岩异常和泥膏岩异常;采用多属性识别、线描法等方法,精细刻画储层平面分布边界,发现和落实多个岩性圈闭,指导该区滚动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向斜 泥膏岩 重力流沉积 层拉平
下载PDF
蚌湖向斜周缘地层划分对比技术研究
17
作者 陈洁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11期30-30,共1页
地层划分对比技术研究是油气田地下地质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蚌湖向斜周缘紧邻荆门物源沉积体系,蚌湖向斜作为主要的生油洼陷中心,单井沉积旋回变化较大,此次通过地层对比划分技术,对蚌湖向斜周缘潜三段地质层位进行了重新划分统层,进... 地层划分对比技术研究是油气田地下地质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蚌湖向斜周缘紧邻荆门物源沉积体系,蚌湖向斜作为主要的生油洼陷中心,单井沉积旋回变化较大,此次通过地层对比划分技术,对蚌湖向斜周缘潜三段地质层位进行了重新划分统层,进一步解决了蚌湖向斜周缘细分小层标准不统一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向斜 地层对比 地层划分
下载PDF
蚌湖向斜周缘岩性圈闭识别研究
18
作者 陈洁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12期66-66,共1页
蚌湖向斜作为有利的生油洼陷,该区物源为来自西北部的荆门物源,在该区形成三角洲前缘多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滨浅湖滩坝沉积,其周缘是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地区。根据蚌湖向斜周缘的地质特征开展的精细地质评价技术包括了沉积微相研... 蚌湖向斜作为有利的生油洼陷,该区物源为来自西北部的荆门物源,在该区形成三角洲前缘多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滨浅湖滩坝沉积,其周缘是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地区。根据蚌湖向斜周缘的地质特征开展的精细地质评价技术包括了沉积微相研究、油气差异分布控制因素评价、储层预测技术分析等3方面方法,对深化该区的地质认识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并明确了下阶段蚌湖向斜周缘部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向斜 沉积微相 储层预测
下载PDF
蚌湖向斜滩坝砂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19
作者 罗书行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13,共3页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在潜三段-四段沉积时发育滩坝岩性油藏,层与层之间成藏差异大,富集因素不清。以Eq4^(0)油组为例,通过对有效烃源岩识别及评价,分析出烃源岩厚度和有机碳含量与含油饱和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得出小层烃源岩控富,对于同类...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在潜三段-四段沉积时发育滩坝岩性油藏,层与层之间成藏差异大,富集因素不清。以Eq4^(0)油组为例,通过对有效烃源岩识别及评价,分析出烃源岩厚度和有机碳含量与含油饱和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得出小层烃源岩控富,对于同类型油藏高效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 烃源岩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蚌湖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冬明 周国宏 +7 位作者 周杨明 陈亚云 贾俊松 彭小英 卢锐 殷照华 熊晓龙 余明泉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1,共7页
于2016年1月21~23日,以蚌湖为研究区,在高程10~17 m区间,以1 m为落差,设置7个采样带,分别采集7个采样带0~2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蚌湖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0~10 cm深度土壤有机... 于2016年1月21~23日,以蚌湖为研究区,在高程10~17 m区间,以1 m为落差,设置7个采样带,分别采集7个采样带0~2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蚌湖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0~1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值出现在高程14~15 m采样点,最低值出现在高程16~17 m采样点,变化范围为6.36~23.32 g/kg;1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值出现在高程14~15 m采样点,最低值出现在高程15~16 m采样点,变化范围为4.74~8.88 g/kg;0~1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比1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梯度分布更明显。0~1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它因子不相关;1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它因子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梯度 相关 蚌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