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柴正群 朱建青 +2 位作者 夏体渊 陈泽斌 况荣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3-1136,共4页
为了弄清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测定了10、15、20、25、30℃5个温度下蚜虫宽缘金小蜂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了其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并测定了其在5个不同温度下的产卵量。结果表明:蚜虫宽缘金小蜂各虫态的发育... 为了弄清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测定了10、15、20、25、30℃5个温度下蚜虫宽缘金小蜂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了其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并测定了其在5个不同温度下的产卵量。结果表明:蚜虫宽缘金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即30℃时,卵至成蜂所需历期最短(10.5 d)。卵至成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16℃,有效积温为265.93日度。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的繁殖力也有明显影响,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卵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单雌平均产卵量在51.6~223.7粒,温度在25~30℃时,产卵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说明高温对蚜虫宽缘金小蜂的产卵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蚜虫宽缘金小蜂的存活率和性比都增高,由此可推测出30℃对蚜虫宽缘金小蜂的抑制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宽缘金小蜂 温度 发育历期 繁殖
下载PDF
烟蚜茧蜂和蚜虫宽缘金小蜂对不同味源的趋避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英 杨硕媛 +4 位作者 赵进龙 谷星慧 任伟 高艳飞 吴伟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5,共4页
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烟蚜茧蜂和蚜虫宽缘金小蜂对几种非寄主植物材料的趋避性。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茼蒿叶的选择呈显著负趋性;蚜虫宽缘金小蜂对花椒叶、茴香叶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负趋性,但葱叶对其具有引诱作用;烟蚜茧蜂和... 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烟蚜茧蜂和蚜虫宽缘金小蜂对几种非寄主植物材料的趋避性。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茼蒿叶的选择呈显著负趋性;蚜虫宽缘金小蜂对花椒叶、茴香叶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负趋性,但葱叶对其具有引诱作用;烟蚜茧蜂和蚜虫宽缘金小蜂混合组对薄荷叶、鱼腥草叶、紫金泽兰叶、番茄叶和姜叶的选择也表现出明显的负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蚜虫宽缘金小蜂 味源 负趋性
下载PDF
烟蚜重寄生蜂--蚜虫宽缘金小蜂的行为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柴正群 况荣平 朱建青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8年第3期25-28,共4页
蚜虫宽缘金小蜂为烟蚜茧蜂的体外寄生蜂。成蜂羽化的当天即可交尾产卵,雄蜂可多次交尾,雌蜂只交尾1次。未交尾的雌蜂进行产雄孤雌生殖。成蜂只在白天羽化,羽化高峰期为7:00~10:00,占羽化总数的63.6%。蚜虫宽缘金小蜂对烟蚜茧蜂的虫态... 蚜虫宽缘金小蜂为烟蚜茧蜂的体外寄生蜂。成蜂羽化的当天即可交尾产卵,雄蜂可多次交尾,雌蜂只交尾1次。未交尾的雌蜂进行产雄孤雌生殖。成蜂只在白天羽化,羽化高峰期为7:00~10:00,占羽化总数的63.6%。蚜虫宽缘金小蜂对烟蚜茧蜂的虫态具有选择寄生性,对老熟幼虫的选择性最强,相对寄生率最高,为66.8%。其次是预蛹期,相对寄生率为29.4%。成蜂具有趋光性、向上性和假死性,以寄主体液、蚜虫分泌的蜜露或花蜜为食物补充营养时,寿命可大大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宽缘金小蜂 烟蚜茧蜂 体外寄生蜂 行为学特性
下载PDF
烟蚜重寄生蜂—蚜虫宽缘金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柴正群 邓建华 吴伟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6-59,共4页
蚜虫宽缘金小蜂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完成1个世代需10~12 d.雌雄性比为1.9:1.0.成蜂羽化的当天即可交尾产卵,雄蜂可多次交尾,雌蜂只交尾1次.未交尾的雌蜂可进行产雄孤雌生殖.雌蜂产卵量为162~335粒,平均223.7... 蚜虫宽缘金小蜂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完成1个世代需10~12 d.雌雄性比为1.9:1.0.成蜂羽化的当天即可交尾产卵,雄蜂可多次交尾,雌蜂只交尾1次.未交尾的雌蜂可进行产雄孤雌生殖.雌蜂产卵量为162~335粒,平均223.7粒,其产卵量随雌蜂寿命的延长而增加.成蜂取食寄主体液的寿命可达24d.在烟田重寄生率最高达37.86%,其种群数量的高峰期仅晚烟蚜茧蜂5 d,是制约烟蚜茧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宽缘金小蜂 烟蚜 烟蚜茧蜂 重寄生蜂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放置时间和条件对空僵蚜中蚜虫和寄生蜂DNA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志文 杨帆 +2 位作者 吴月坤 魏洪义 陆宴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1-698,共8页
【目的】本研究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及初级寄生蜂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和重寄生蜂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Bouché)为研究对象,分析空僵蚜放置... 【目的】本研究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及初级寄生蜂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和重寄生蜂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Bouché)为研究对象,分析空僵蚜放置时间和条件对蚜虫、寄生蜂DNA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将空僵蚜放置不同时间(4,8,12,16,20和24 d),纯水浸泡(4 h)或不浸泡并放置在不同温度(16℃,24℃和32℃)和相对湿度(RH 40%和80%)组合条件下,定期取样并提取DNA,利用物种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检测空僵蚜中残留的蚜虫和寄生蜂DNA信息。【结果】随着空僵蚜放置时间的延长,两种寄生蜂的DNA检出率均逐步降低,在寄生蜂出蜂24 d后空僵蚜中,烟蚜茧蜂DNA在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空僵蚜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7%和86.7%,蚜虫宽缘金小蜂DNA在两种蚜虫中的检出率则都为66.7%。在浸泡处理以及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寄生蜂出蜂后24 d的空僵蚜中两种蚜虫和烟蚜茧蜂DNA检出率在76.7%~100%之间。【结论】本研究结果验证了空僵蚜中残留蚜虫与寄生蜂DNA的稳定性,说明空僵蚜分子检测技术可有效应用于蚜虫-寄生蜂食物关系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麦二叉蚜 烟蚜茧蜂 蚜虫宽缘金小蜂 空僵蚜 分子检测 放置时间 放置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